⑴ 這部越戰電影叫什麼名
《我們曾是戰士》(We
Were
Soldiers)
《我們曾是戰士》取材自退役美軍少將哈若德·摩爾(Harold
G.
Moore)和約瑟芬·蓋爾威(Joseph
L.
Galloway)所著的自傳體暢銷小說:《我們曾是年輕的戰士--Ia
Drang河谷--一場改變越戰的戰役》(We
Were
Soldiers
Once..
and
Young:
Ia
Drang: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ar
in
Vietnam)。片中講述的是1965年越戰初期,美軍入侵越南中部高地Ia
Drang河谷時所發生的真實故事。
美軍第一騎兵師第七騎兵團第一營的450名戰士,在盲目的指揮下,竟毫不知情、毫無准備地降落在北越軍隊集結的中心區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點周圍早已部署有2000以上的兵力,第一營的戰士不得不面對近5倍於自己的敵人。盡管他們背後擁有強大的遠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畢竟眾寡懸殊,一營的官兵不得不展開一場異常慘重的生存保命戰。
所幸,北越部隊的情報有限,指揮也十分謹慎,沒有抓住乘虛而入一舉殲滅整個營地的機會。經過兩天傷亡逾百人的戰斗之後,第一營終於可以脫離戰場,與前來解圍的第二營返回基地。但是,途中由於第二營營長缺乏經驗,竟然只為了審訊兩名戰俘,而命令叢林中已拖至500碼長的縱隊停止前進。以火力薄弱面撞上了北越方面的生力軍,在激戰中一營幾乎被一掃而空。
當時的第一營營長、指揮官哈若德·摩爾和記者約瑟芬·蓋爾威親身經歷並記錄了這場戰役。這也是美軍在越南戰場第一次重大傷亡,對美軍日後對越戰態度的改變起了極重大的影響。不過本片並沒有著力突出對越戰大環境背景的描寫,而是從一名名官兵的眼睛裡,透視出美國軍人經歷戰爭時表現出來的勇氣與精神。這是導演兼編劇蘭道爾·華萊士和主角梅爾·吉布森所擅長表現的英雄主義風格。直面死神的大無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軍營友情,將成為這部以真實事件改編的越戰影片的主題。
類型:戰爭片
分級:R(暴力)
「你們正在向一個死亡之谷前進,在那你們將只能看到你身旁人的背影,他看你時也一樣。你不
要去管他是什麼膚色的,他叫什麼名字。我們將面對的是一些驍勇而且頑固的敵人。我不能承諾
將活著帶你們回家。但是我發誓,開戰以後,我將是第一個走進戰場、也是最後一個離開戰場的
人。我不會留下任何一個同胞,不管是已經犧牲的還是仍然活著的。我們所有的人將一起回
家」。在帶領士兵們進入戰場的前一天,哈爾-穆爾(Hal
Moore,梅爾-吉布森飾,Mel
Gibson)中
校向他的士兵們和家人們說了上述這些話。
在穆爾的面前是一幫對戰爭一無所知年輕人,以及一些早已經受過戰爭考驗、帶著傷疤和戰
爭的榮耀的老兵們。哈爾-穆爾中校的妻子朱莉也坐在人群中間聽著他丈夫的訓話。朱莉常常看到
他的丈夫伏案至深夜,研讀各種各樣關於戰爭的史書,為他的士兵們制訂最佳的作戰方案。哈爾-
穆爾所率領的是第七騎兵團第一營,與喬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將軍帶領的是同一支隊伍。
1965年11月14日(星期日)上午10時48分,哈爾-穆爾中校和他年輕的士兵們在Ia
Drang山谷的
X登陸區著陸,這個地方是越南著名的「死亡之谷」。作為言而有信的人,穆爾中校第一個踏上了
戰場,結果卻發現他和他所率領的400名士兵被大約2000名北越部隊士兵所包圍。接下來的戰斗是
美國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場戰斗,也是美軍和北越部隊之間的第一次正式交火。《我們是士兵》這
部影片描述了戰火之中的這些士兵勇猛的場面,揭示了他們對國家、對戰友的忠誠,以及家裡和
海外男男女女們之間的英勇主義和他們所作出的無法想像的犧牲。
《我們是士兵》由派拉蒙影片公司(Paramount
Pictures)和圖標製作演示公司(an
Icon
Proctions
Presentation)聯手推出。影片是由圖標公司和舵手室娛樂製作公司(Wheelhouse
Entertainment
Proction)聯合製作生產的。蘭德爾-華萊士(Randall
Wallace)擔任了本片的編
劇和導演,梅爾-吉布森、馬德琳-斯托(Madeleine
Stowe)、格雷格-金尼爾(Greg
Kinnear)、薩
姆-埃利奧特(Sam
Elliott)、克里斯-克萊因(Chris
Klein)、凱瑞-拉塞爾(Keri
Russell)和巴
里-佩珀(Barry
Pepper)分別在片中飾演角色。影片的製片是布魯斯-戴維(Bruce
Davey)、斯蒂
芬-麥艾維迪(Stephen
McEveety)和蘭德爾-華萊士,吉姆-萊姆利(Jim
Lemley)和阿恩-L-施米特
(Arne
L.
Schmidt)擔任影片的執行製片。
⑵ 求一部電影名字
《戰場》
對我們而言,二戰美軍101空降師之名是從《兄弟連》得來,對美國人而言,是從巴斯托捏得來。《兄弟連》講的是這支連隊從集結到戰爭結束的整個過程,《戰場》講的僅僅是這次戰役,同《兄弟連》一樣,《戰場》反映的也只是一個連隊,確切的說應該只有一個排的士兵在艱苦的巴斯托捏的戰斗。
我在網路搜索「巴斯托捏戰役」未果,想起了小說《兄弟連》中的那個章節,搜了下「突出部戰役」,結果找到了,內容很長哈
1944年諾曼底登陸成功後,由美、英等國軍隊組成的盟軍迅速向西線防禦的德軍發起了進攻。1944年深秋,戰線向德國本土逼近,德國面臨絕境,為扭轉這一局面,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在西線發動一場使盟軍猝不及防的攻勢,奪回主動權。為此,從9月底,元首就和他的最高統帥部十分秘密地著手制定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阿登反擊戰計劃。這個計劃被命名為「萊茵河衛兵」。該計劃的主要設想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突破盟軍防線,在列日與那慕爾之間強渡馬斯河,奪取盟軍的主要補給港口安特衛普,把盟軍一分為二,切斷美軍第1集團軍和英軍第21集團軍群的後方交通線,並製造第二個敦刻爾克大撤退,穩定西線形勢。然後再轉過頭來對付東線蘇聯。
希特勒選擇的反攻地點在德國、比利時、盧森堡三國交界處,就是4年半之前(1940年)德軍突破法軍防線的阿登山區。他的計劃不可謂不大膽,如果他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做後盾,或許他能成功。但是他沒有。
盟軍在西線共計有87個師,其中25個裝甲師。然而在阿登一線卻只有6個師的兵力。而且盟軍高級指揮官們對德軍反攻的可能性預料不足,認為目前德軍的處境已不可能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了。
12月16日拂曉,德軍分兵分三路突然出擊。密集的大炮對幾乎所有的美軍陣地猛轟,蜷縮在睡袋中的美軍士兵從睡夢中驚醒,連滾帶爬地鑽入掩體,驚恐中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緊隨著炮火,幾百架探照燈又罩住了美軍陣地,為在暗夜中發起進攻的德軍提供照明。在混亂中,德軍突擊部隊在坦克的掩護下向美軍陣地發起了猛烈攻擊,美軍陣腳大亂,損失慘重。
美軍在戰鬥打響後的開始兩天里,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盟國遠征司令艾森豪威爾急調第82和第101空降師火速趕往巴斯托尼——聖維特一線進行增援,阻止德軍西進。麥考利夫將軍指揮的第101空降師馳援巴斯托尼。
19日,艾森豪威爾在凡爾登召開高級將領會議,商討對策。會議決定採取南攻北守的方針。具體部署是: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北上攻擊德軍的突出部;德弗斯的美第6集團軍向北靠攏保護巴頓的右翼;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必須頂住從北面和南面突入阿登地區的德軍,扼住西去的咽喉要道,堅守陣地,並准備由北向南反攻,與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合圍德軍。
德軍曼陀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在20日包圍了巴斯托尼的美軍第101空降師後,第47裝甲軍以兩個裝甲師又繼續向馬斯河沿岸進攻。德軍南面戰線上的第7集團軍右翼的第5傘兵師繼續向前推進,並構成了對美軍防守的巴斯托尼的合圍。第5裝甲集團軍進展迅速而第6裝甲集團軍的攻勢遠遠落後。希特勒決定把原計劃由第6裝甲集團軍但任的主要進攻任務轉移到第5裝甲集團軍。
12月22日,巴頓率美第3集團軍從南面發起了攻擊。德軍也在當天要求被圍在巴斯托尼的美軍投降,但只得到第101空降師代理師長麥考利夫一個詞的回答:「有病!」(英文原文:「Nuts」,也可譯為「該死!」)。這個美國俚語含意頗深,從此在二戰史上傳為美談。巴斯托尼成為阻擋德軍推進的一個釘子。德軍只得饒過巴斯托尼向前推進。18000名美軍死守孤城,抗擊德軍的進攻。直到聖誕節德軍也沒能突破第101空降師的防線。由於作為交通樞紐的巴斯托尼被美軍占據,導致德軍的後勤供應大量被堵塞在道路上,使突出的德軍裝甲師腹背受敵,補給困難。巴斯托尼防禦戰成了盟軍整個防禦計劃取得勝利的決定性環節。第101空降師因此獲「優異集體嘉獎」,這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唯一的全師獲此榮譽的部隊。
12月24日,巴頓的第3集團軍摧毀了德第7集團軍在左翼建起的保障中央進攻的屏障依託。緊接著,巴頓命令加菲將軍的第4裝甲師「拚命狂奔」,全力解救陷入德軍重圍的巴斯托尼。12月26日凌晨,加菲的第4裝甲師的戰斗群突破了德軍對巴斯托尼的包圍。次日,大部隊沿打通的道路駛入城內,加強了該城的防禦力量。25日以後,德軍又重新開始了對巴斯托尼的爭奪戰,許多師陸續被調到這一地區投入攻城戰。
24日開始,天氣逐漸轉晴,盟軍的飛機大批出動,對敵人運輸道路進行地毯式轟炸,使德軍後勤供應機構幾乎癱瘓。與此同時,盟軍的空軍對已前出到塞勒斯的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的第2裝甲師及裝甲教導師猛烈轟炸。塞勒斯是德軍推進的頂點,距馬斯河只有5英里。於是中部戰線形成了一個凸出部(阿登戰役因此又稱為凸出部戰役或凸角之戰)。在聖誕節那一天,德軍第2裝甲師與剛趕到的美第1集團軍之第7軍第2裝甲師爆發激戰,到該天結束,德軍第2裝甲師陣亡2500人,1050人被俘,損失81輛坦克(原有88輛)。是役美軍第2裝甲師獲得了「活動地獄」的稱號。26日,德軍遂開始後退。德軍強渡馬斯河的希望落空了。
1945年1月1日,德軍出動1000多架飛機對盟軍機場進行了幾個月以來最猛烈的轟炸,盟軍的260架飛機被毀。接著,德軍地面部隊向巴斯托尼發起了圍攻。
1945年1月3日,盟軍轉入反攻,巴頓的第3集團軍由巴斯托尼向東北出擊,霍奇斯的第1集團軍由北向東南出擊。德軍也在這一天對巴斯托尼發動了最猛烈的攻勢,從而展開了阿登戰役中最激烈的戰斗。雙方血戰了5天,最終德軍仍未能拿下這個重鎮。雖然德軍停止進攻,但仍然控制著在盟軍防線上的突出部,盟軍在攻勢剛開始時,在嚴寒天氣以及德軍抵抗之下進度受到限制進度十分緩慢,多數德軍以邊戰邊撤的方式成功的撤離戰斗區域,因為油料的缺乏使德軍大多數的裝甲車輛被放棄。
1月8日,希特勒終於下令德軍撤退。1月12日,蘇軍在東線提前發動進攻配合作戰,希特勒不得不從西線抽調兵力到東線作戰。盟軍迅速乘機推進。1月16日,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和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勝利會師,到1月28日,德軍被徹底趕回到原來的陣地。
《兄弟連》剛開始播放的時候,曾經有影迷在網路上寫過相關評論,認為美國人拍攝的電影是「戰壕真實」,而前蘇聯和我國的戰爭電影則是「司令部真實」,上面這一段關於巴斯托捏的描述,應該是不折不扣的「司令部真實」了吧,而《兄弟連》和《戰場》則是標準的「戰壕真實」
我個人以為,「戰壕真實」還是「司令部真實」,不僅僅取決於拍攝者的立場和態度,還要看製片方的能力。
「司令部真實」其實不僅僅是只反映高層領導人的作品,它也有相當刻畫底層士兵的畫面。前蘇聯和我國的「司令部真實」電影其實也就是80年代以後才開始出現的,以前拍攝的大部分也是普通士兵的故事。計劃經濟下拍攝此類電影相對容易,可以用國家形式投資,召集各類演員,而且動輒都篇幅很長,我們沒有《解放》這樣5個小時的長篇,但是把《大決戰》全部加一塊也差不多這個時間了,這樣的電影在描繪歷史的背景下,也是國家的一種政治歷史教育
而好萊塢這樣的商業製片公司,在1949年是不太可能花大錢去投拍一部反映戰役全景的電影,畢竟能不能收回投資才是他們重點考慮的原則,而這樣一部全男星電影,已經匯集了當時米高梅旗下比較出色的男星陣容(並不是一線男星,因為戰爭電影投資大,只能在二三線中找演員,而恰恰就是這一批演員才可以真實反映戰場上普通士兵的心理)。縱觀當時的二戰電影,幾乎沒有脫離這樣的模式,直到60年代,被電視業沖擊的電影界才有了反映全景的戰役電影,而當時的明星制度已經由大製片廠簽全約,變成了「演員個體戶」,製片方不必為他們付周薪,而是改成了片酬,這也保證製片方可以在一部電影里選擇最適當的明星陣容,而不要考慮太多跨廠問題。到了現在,「司令部真實」又成了電影個性化的障礙,於是反映人性的戰爭電影電視(《兄弟連》是電視劇)才成了潮流
⑶ 這個電影名字叫什麼
決不撤退! Retreat, Hell!
【劇情簡介】1950年11月,美軍沖過三八線追擊潰敗北朝鮮軍隊的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和第七步兵師,在中朝邊境進攻清津水庫地區時,遭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優勢兵力的猛烈反擊,陷入中朝軍隊的重圍之中。美軍總部下令全面撤退。美軍海軍陸戰隊史密斯將軍卻公然違抗總部命令,下令部下反擊中朝部隊。海軍陸戰隊斯提夫上尉率領一個營擔任掩護任務,經過浴血激戰,終於和主力部隊一起沖出對方的包圍圈。
影評界認為這部影片是正面描寫朝鮮戰爭雙方的少有影片之一。它一方面以正面手法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初期排山倒海的反擊規模,同時也歌頌了美軍海軍陸戰隊頑強作戰的鬥志。影片中一個美軍下士,剛滿17歲,但是在一次夜戰中身負三處槍傷的情況下堅守陣地,保證了主峰的安全。該片的另外一個獨特之處是大量使用戰場實地拍攝的記錄片片段。當炮彈在鏡頭里爆炸時,攝影機劇烈抖動,使觀眾有如臨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