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加拿大電影女主是左派

加拿大電影女主是左派

發布時間:2024-04-15 19:22:35

Ⅰ 如何評價電影《007:幽靈黨》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評價這一部「007幽靈黨」,我大概會首先稱贊其炒得一手好冷飯。導演薩姆·門德斯甚至應該憑藉此片獲封「超級間諜片超級老梗王」榮譽稱號。

摸著良心說,這絕對是對此片的稱贊而非嘲諷,畢竟對於007邦德這樣已有足足50多年歷史的系列電影來說,如何炒好冷飯,把老梗炒出新鮮炒出滋味炒出爽片應有的格調,理應是頭等重要的技術活。

甚至可以說,這對所有商業類型片來說都是一樣,對傳統的重復和對新鮮噱頭的挖掘,二者對類型片的市場生命力來說永遠缺一不可。

那麼在此片中又有哪些老梗獲得了逆襲和顛覆重生的機會呢?

1. 「幽靈黨」?「魔鬼黨」?

此部007續篇的英文名叫SPECTRE,中文將其譯為幽靈黨,從字面的意思來說這翻譯並無大礙。但由於我所查得的幾部60年代及70年代初的邦德電影里,普遍都將SPECTRE譯作了「魔鬼黨」,(雖然豆友」馬爾他之鷹「在評論里提醒我說80、90年代出版的007小說里有將SPECTRE譯作」幽靈「 )所以這個翻譯上的差異就顯得十分有趣。

是的,即使幽靈黨聽起來蠻文藝又很新鮮,但SPECTRE在邦德系列中顯然不是個什麼新被發現的反派組織。即使在71年的「007之金剛鑽」之後幾乎沒再出現過,在伊恩·弗萊明的原著小說中和幾乎所有60年代的邦德片中,SPECTRE也一直是那個幕後終極大BOSS,基本上世界上所有壞事兒到最後都會追溯到它那兒去 - 類似福爾摩斯里Moriarty領頭的組織, 也類似復聯里的Hydra。

有意思的是,SPECTRE這個組織並不能算是完全虛構。很多人都樂意把前蘇聯的特務機構SMERSH當做SPECTRE的原型。不僅因為斯大林一手創立的這個特務機構跟幽靈黨/魔鬼黨的名字特別像,更因為弗萊明寫作和電影邦德系列伊始時的歷史背景:

彼時正值冷戰期間,國際基本格局就是西方諸國和前蘇聯的對立。那麼英國特工的眼中釘自然是前蘇聯特工,那麼SMERSH被文學加工妖魔化成終極大boss SPECTRE似乎也很說得通。

但是對於SPECTRE的解讀依然還有另一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弗萊明在邦德系列中虛構的這樣一個邪惡得純粹的機構,恰恰緩和了冷戰時西方與前蘇聯對立的緊張情緒。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通過陰謀論世界上有這么一個神秘組織,它是一切惡事的罪魁禍首,那麼現實中原本錯綜復雜,難辨是非的政治格局就得以簡化為簡單的善惡對立。在007系列的第二部「俄羅斯之戀」里,即使是前蘇聯的特務們也同樣深受魔鬼黨SPECTRE這個幕後大boss的陷害。SPECTRE因此也變成了使邦德和他的俄國邦女郎共同的敵人。

那麼就終於要說到在這最新一部的「007:幽靈黨」中,SPECTRE這個老油條到底經歷了怎樣的重新包裝。顯然,現在的世界格局跟冷戰時期已經大不一樣了:所以這部電影把SPECTRE跟全球化聯系在了一起。

好吧,其實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槽點。大家都知,全球化早已經是一個老掉牙的議題了,即使這電影講的是信息和安全系統全球化,那也只在20年前算是新鮮。 再退一萬步說,你說這電影是把大boss定位為全球聯網的監視系統。。。Excuse me? 。。美國隊長2里Hydra不是早已經承包了這檔子事了嗎,更不提還有美劇POI疑犯追蹤里的機器呢。總之,把SPECTRE總部重新包裝為一個大型網管基地,明顯不是一個很新鮮的嘗試。

相比之下,這部電影對Christopher Waltz演的SPECTRE頭頭的重新塑造就要有趣多了。在弗萊明原著及60年代的007電影中,SPECTRE的頭頭叫Blofeld,大多數時候觀眾都看不到他的正臉,一般他不是背影出鏡,就是鏡頭對准他坐著的下半身(不好意思聽起來污),然後他抱著膝蓋上的一隻白貓一直撓它毛。白貓這個梗在這一部新007電影中也出現了,只是這回它跳上了James Bond的膝蓋。

而導演和編劇顯然也好好地玩兒了一把「大boss正臉一般人看不到」這個間諜片老梗: Christopher Waltz作為SPECTRE頭頭出場的時候,很有逼格的坐在逆光中,講話也磨磨唧唧地通過他身邊的保鏢傳達,看起來十分神秘。但就在觀眾大概都以為不能見到其廬山真面目的時候,他輕易的就從逆光中轉臉過來,大喇喇對著邦德say了個hello。

大boss這個超出007預期的行為,顯然也顛覆了大部分觀眾的預期。在這個信息「透明」,視覺超載的大時代,連大boss也不屑掩藏自己的臉了。

片中還有一處明顯向1967年的"007之你只能活兩回」的致敬:「你只能活兩回」中的SPECTRE頭頭露了正臉,那時候他就是一個半邊臉有傷疤的男子。

只不過弗萊明的解釋是Blofeld作為反派大BOSS的自我修養就是應該像怪盜基德那樣時刻偽裝自己,即使作整容手術也在所不辭,所以60年代電影里臉上的傷疤大概只是此BOSS的私人美學。

而在新007中,Christopher Waltz的左臉上在後半段也出現了長長的傷疤,有趣的是,這次倒不再是因為偽裝,而是真的受傷了。

2. 我是誰?我為什麼是我?

整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內涵其實可以簡要地用M對他的上司C說的一句話來概括:特工被賦予的殺人的權力,同時也是不殺人的權力 (the license to kill is also the license not to kill)。 所以最後邦德選擇不殺大BOSS,既是在回應M說的中心句,也是在同時點明主題:真是十分標準的高考高分作文格式。

更具體一點說,如果說天塌揭露了隱藏在一個被神話的「超級特工」形象背後,邦德作為「人」的童年和過去;那麼幽靈黨就是在強調超級特工的「人性」有怎樣的力量。如果冰冷無情的遠程監視機器對應的是極權,那麼007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對應的就是民主和對個人獨立意志的尊崇。

與現代科技戰爭中無差別殘暴的遠程殺戮武器相比,他能親歷現場,切實的感受暴力;他有判斷復雜情境,而非只懂非黑即白的思維能力;他不是冷血的殺人機器,他有「溫情」和「人性」。這種"實地偵查」(ground work) 相對遠程監視的優越, 也在劇情中得以體現,無論是在這部電影里復制了一遍復聯局長Nick Fury遁地大法的M,還是money penny和Q醬,都不再枯坐在辦公室里,只盼著007去出生入死。

這部電影嘗試回答一個略嚴肅的問題:特工這個行業到底有什麼社會意義?

這某種程度上是隔空回應了諜影重重1(Bourn Identity)里所體現的特工身份危機。作為超級間諜類型片歷史中顛覆傳統之作,諜影重重系列總是用晃到觀眾吐的手持攝像和深切的左派懷疑主義,專注給007系列插刀。失憶的傑森波恩不斷找尋自己是誰的過程,其實也是在不斷地理解特工/殺手存在的意義:作為特工,聽從指揮不斷殺戮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真的永遠是代表正義消滅邪惡么?怎麼確定那個不斷給出專斷指令的上司和特工機構就一定是正義的,而不是腐敗而殘暴的?

007這部新片,給出了一個相當樂觀和理想主義的回答:即使你所在的機構腐敗了,你還有愛你的耿直上司(M),愛你的同事(moneypenny和Q醬),你還有頭腦清晰的你自己。所以不管那個上級權力機構怎麼編排你,特工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有自己判斷和決定到底殺還是不殺的權力。

至於 「沐浴在愛的教育下的特工一定能反抗權威,做出正確的判斷」,到底是不是過於理想化,大概也就看眾影迷願不願意把007永遠當做值得信任的英雄了。

3. 邦女郎和女權主義之間的虐戀情深

這僅僅是我猜測,稍微有點女權主義傾向的觀眾在看此片片頭的時候,心情大概都猶如嗶了dog:即使朱迪丹奇這個強女人版「M」已經不幸領便當,我也是沖著蕾雅賽杜那張帥T臉來的,你就給我看這個?

是的,雖然片頭曲里騷姆的假音銷魂入骨聽得我跪了,但不可否認,這個片頭真的無比的復古無比的老梗:女郎們裸露的,柔軟的手臂像章魚的觸須一樣在丹尼爾克雷格同樣裸露的壯碩肩頭上起舞,再加上一些五毛火焰特效,氣氛堪比夜總會。

特別是,導演(像被漫威傳染了一樣)在片頭特意加入了皇家賭場中的女神Eva Green柔弱地墜落這一虐心鏡頭;那位看不清臉的新邦女郎,在跟邦德的剪影瓊瑤式纏纏綿綿時,似乎也身姿綽約小鳥依人。

這一切無不讓我驚恐地想起了觀看幾部最早期邦德電影里女性角色的尷尬回憶:比如在1964年票房大賣的「007之金手指」,裡面名叫Pussy的金發邦女郎幾乎總是搖晃著豐腴的身姿等待著邦德的解救。

不可否認,我們欣賞邦女郎的時候肯定期待她有美麗的身體和臉蛋,但我相信即便不是所謂的女權主義者,現在的大眾影迷對總是等著被解救的,無腦花瓶式女主的忍耐度也已經十分有限了。

我們期待看到性感的邦女郎同樣有性感的大腦,最好還能有點兒能打的武力值。所以,之後的劇情中,當邦德答應邦女郎的父親會「保護」他的女兒,當邦德告訴蕾雅賽杜她父親的死訊,面部線條硬朗的法國姑娘甚至還面露脆弱差點兒梨花帶雨,講真我的內心確實是有點兒崩潰的。

但大概因為蕾雅賽杜剛在電影」龍蝦」中扮演了燒死異性戀的酷炫FFF團團長,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她的臉還是讓人無法相信她可以是一個柔弱無骨,始終被保護的花瓶。果然,關於她人設的反轉終於在她和邦德在火車上的一段對話中降臨了:

邦德給了她一把槍。

她說:我討厭槍支。

邦德皺眉,似乎一副「拿你這個聖母心的柔弱小女子沒辦法」的樣子,接著耐心教她槍的構造,和開槍時不要閉眼。

她又重復了一遍:我討厭槍支。

但隨後,邦德無奈地勸她一定開一槍試試,蕾雅賽杜卻帥氣地挑挑眉,熟練地卸下彈夾和槍膛里的兩顆子彈,對著天花板放了一記空槍。

當邦德露出刮目相看的表情,並戲謔道「你其實並不需要別人教你用槍對不對」的時候,我也正式地對此片導演刮目相看了:他其實也並不需要被按頭科普直男癌的危害。他之前一系列對蕾雅賽杜柔弱,需要保護的一面的塑造,明顯不是在復辟花瓶邦女郎的老傳統。

相反,他恰恰是在通過重演和反轉的模式,來調戲,諷刺,最終顛覆這種傳統。

這樣的反轉在臨近結尾的時候又出現了一次:

當邦德需要離開蕾雅賽杜去執行最終任務的時候,蕾雅賽杜為難地小聲說道:我不能... (I can't) 。這時候,相信大多數觀眾都會像電影里的邦德一樣,第一時間誤解她是在說她不敢一個人呆著的:就像出現在電影前半段,在交歡後懇求邦德不要離開的寡婦(莫妮卡貝魯奇)一樣,她是在驚惶地請求邦德的陪伴。

然而當邦德結巴著安撫她,建議她留在這兒之後,他的大男子主義保護欲瞬間就被打臉了:因為隨後邦女郎立刻表示她完全不是在求他留下,而是在提出永遠的分手。那麼這次,邦女郎的經典台詞「我不能」,暗示的不是依賴,而是獨立。

當然,再之後的劇情還是沿襲了傳統的發展,邦女郎還是需要被彷彿阿湯哥附體的丹尼爾克雷格以完成mission impossible的方式解救: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在幾乎是邦德和邦女郎的標配「船戲」中(起碼「俄羅斯之戀」和」皇家賭場「里都有邦德和美女一起乘船的橋段),蕾雅賽杜起碼是站著而非躺著的,看上去還能讓人有點兒她在跟邦德並肩作戰的幻覺。

最後的最後,當她和邦德坐上那輛007標志性的戰斗車,似乎開往幸福的新生活的時候:我認為其實這也是在致敬007系列中的一個經典老梗。

Ⅱ 她是一部沒有人能觀賞到的電影女主角,忠誠地守衛自己的秘密

法國前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素有美男之稱,在他步入政壇初期,有人送他一個雅號:「英俊的費朗索瓦」,其含義有褒有貶。這個雅號給他打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1 /

那時的密特朗活躍、熱情、充滿朝氣。他那雙濃眉大眼威嚴而炯炯有神,在女性面前又不時地顯露出溫柔的目光,不知征服了多少崇拜他的女子。

雖然他終日忙碌,為自己的政治前途不停地奔波,但為了女人,他總有時間。他常對周圍的人說,政治在他的生活中並不佔第一位。

60年代初的某一天,著名實業家皮埃爾·潘若先生和密特朗打高爾夫球。當晚,密特朗應邀出席了潘若府上的招待會,認識了潘若先生的愛女安妮。

安娜小姐當時18歲,是巴黎羅浮藝術學校的高材生。她那迷霧般的輕盈體態,雲彩般的面容,深深地把密特朗吸引住了,他目不轉睛地盯著安妮。

年輕的女學生旦伏團為有這樣英俊瀟灑的男士注意她而感到得意,臉上洋溢起羞澀的微笑。在她身上有一種藝術家的氣質,這同密特朗的文學素養很合拍。

安妮和密特朗的私情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他們年齡相差懸殊,密特朗又是有婦之夫。但不管家人如何反對,安娜在密特朗的身模橘邊感到無比安全和踏實。

密特朗也真心誠意地愛著她,每當離開家中那位倔強的夫人,躲到安妮的庇護所時,他就感到舒坦、輕松。

/2 /

1974年,瑪麗扎娜·瑪麗·潘若出生,密特朗秘密地組織起他的「第二家庭」。

他們的婚外戀對外是絕對保密的。對密特朗的家人,特別是夫人達尼埃爾更是諱莫如深。密特朗結識的朋友和他身邊的親信都知道內情,但誰也不提這件事。

密特朗的婚外戀情就這樣維系下來。安娜在藝術學校畢業後,進入奧爾賽博物館工作,研究19世紀的雕塑藝術。她聰慧、謹慎、朴實無華,每天騎自行車上班,中午在職工食堂就餐。

她從不涉足社交活動,把全部的業余時間都獻給了她最心愛的女兒。在館內,她從不對她的同事們談她的女兒。

長期以來,「英俊的弗朗索瓦」就在秘密狀態下過著他的雙重生活。

夫人達尼埃爾是思想深刻的左派,一位出色的女戰士。情人安娜屬於藝術界,是一位極具天賦的審美藝術家。

在整整30年期間,密特朗一直在這兩個女人中間搞平衡。如果有一天他同達尼埃爾呆在一起,那是為了換取同安妮相聚。

/3 /

隨著歲月的流逝,「第二家庭」的地位越來越呈上升趨勢。

密特朗就廳燃任總統後不久,便把安妮母女倆接到了布朗利碼頭11號住宅樓,那裡附屬於愛麗舍宮。樓里裝修了幾套豪華住房,像總統府一樣戒備森嚴。

在密特朗的整個總統任期內,他常借口有公務活動,躲到布朗利碼頭11號,同安娜共度良宵和周末。他們一起騎馬、散步、打高爾夫球。

密特朗對女兒寵愛有加,他甚至一反常態,趴在地上讓女兒在他背上騎馬。安娜在一旁,喜滋滋地欣賞著父女相聚的熱鬧場面。

瑪麗扎娜是密特朗最後的愛。他的兩個兒子無法給予他的東西,他在女兒身上找到了。她長得酷似父親,目光也是那樣深邃而狡黠,連在光線下眯眼的神情也一樣。

她美得純真,氣質高雅、端莊、沉穩,引人注目。她母親培養了她對藝術的愛好,她父親又讓她分享了對文學的激情。

密特朗為他的女兒驕傲,她是密特朗的未來和希望,沒有這個孩子在他眼中投下的光輝,世界可能只是一座墳墓。

盡管安娜和瑪麗扎娜的存在在總統的私人圈子裡和深宮內是公開的秘密,但他們寧可保持沉默,因為這畢竟屬於私生活范圍內的事。

作為總統,他既然過著雙重生活,就想過的安穩,不出差錯,更不能造成丑聞。因此,密特朗像保護「國家機密」那樣,竭盡全力保護他的「私人秘密」,甚至不擇手段。

/4 /

1981年,密特朗上台前後,國際恐怖活動猖獗,世界各國元首的安全都受到嚴重威脅。面對如此局勢,密特朗成立了反恐怖主義小組。

這支安全衛隊本來是為對付最危險的恐怖分子而成立的,但其主要任務之一是保護一位小姑娘–密特朗的私生女瑪麗扎娜。

從1981年起,雖然瑪麗扎娜當時無正式身份,但她就這樣享受到由幾名憲兵組成的個人保護,其中一名憲兵在整整10年中從未離開過她。

記者阿耶曾經支持過密特朗,為他競選總統效盡犬馬之勞。但沒有得到任何回報,因此一直懷恨在心。

他廣泛搜集材料,涉及到密特朗的過去,只要有一點線索,便刨根問底。很快,他把這些分散的線索編成一本書。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他正式宣布,書即將出版。阿耶立刻變成了頭號公敵。阿耶先後聯系了巴黎幾家主要出版社,均被拒絕接受。

難平心頭之氣,他把列印稿寄給了總統夫人達尼埃爾,並在信中告訴她:「我把這本不能出版的書稿寄給您,希望您能了解發生的一切……」

總統夫人達尼埃爾是一位寬宏大量的女人,她一直採取高姿態。但與丈夫相反,她無懈可擊,在法國民眾的眼裡,她是聖母。

因此,密特朗怕她發怒,始終不敢在她面前道出實情。其實,從瑪麗扎娜出生的那一天起,她就知道這個女孩的存在。就是從密特朗有了女兒那天起,達尼埃爾就寬恕了丈夫。

/5 /

瑪麗扎娜長期過著隱蔽的生活。她雖貴為總統的親生女兒,卻只能喝她母親在那棟豪宅里過著默默無聞的生活。

1974年,她誕生,1994年,世界真正認識了她,她第二次誕生。

當年,《巴黎競賽畫報》周刊上,一副聖女般的面孔映入法國人的眼簾,法國人這才知道,她就是瑪麗扎娜·潘若 – 密特朗的私生女。

很明顯,密特朗決定在死神悄悄來臨的時候,把他的事情安排妥當。在那期畫報發行的頭一天,達尼埃爾在醫院里准備做心臟手術。

密特朗打電話給達尼埃爾德姐姐,急促地對她說:「你快去看看達尼埃爾,別讓她為這事受刺激。我知道她清楚這事,但我不知道這事公開以後她會怎樣。請你呆在她身邊,我求您了。」

密特朗被廉恥困擾著,無力去對抗,但又怕傷害別人。實際上,他的所作所為早已傷害了別人。

/6 /

1996年1月11日上午,法國巴黎聖母院為法國前總統密特朗舉行了下葬儀式。下葬前,法國人從電視屏幕里第一次看到密特朗的夫人、兒子、孫女與安娜·潘若女士和瑪麗扎娜站在一起。

密特朗逝世前,遺囑中表達了讓瑪麗扎娜和安娜與「第一家庭」一起出席他的葬禮的願望。他的遺願得以實現,「兩個家庭」終於走在了一起,密特朗的夫人流著眼淚擁抱了瑪麗扎娜。之後,她寫了一本自傳《我終於可以說出一切》。

2005年,瑪麗扎娜也出版了一本書《守口如瓶》,書中寫道:

「我的母親因為愛情拋棄了一切,沒有人能吸引她,也沒有社交生活能使她感興趣。我的母親是一部沒有人能觀賞到的電影女主角,她忠誠地守衛自己的秘密。對她來說,否認自己的存在就是她的生活。」

崇拜一個人人都愛戴的人,是一種巨大的幸福。但是,與此相伴的是同樣強烈的不幸,因為這段路走得太艱難。

Ⅲ 2018年你看了哪些好電影

又到了年末了,按照慣例,對今年看過的一些印象深刻的電影進行總結推薦,電影均為個人向偏好,不代表所有人,看個樂呵樂呵。

《西線無戰事》

《西線無戰事》是Netflix出品的電影,改編自德國作家雷馬克的同名小說,這部小說可能是描寫一戰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電影同樣具有非常濃烈的反戰氣息。故事以一戰中西面戰線為歷史背景,以主角保羅的視角,講述了他與一群德國小青年異常興奮地被忽悠著上了前線,期間發生的戰場故事。

然而剛上戰場前線,就被法軍一頓狂轟亂炸,與男主保羅一起走上戰場的新兵蛋子,此時已經死了一大片,戰爭的殘酷無需多說。剛上戰場的保羅是猶豫的,對s死的敵軍士兵產生愧疚,死去的戰友要讓他久久不能釋懷。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沖鋒,經歷了身邊同伴一個個死去,以及好戰的長官威逼之後,保羅的麻木了,漸漸成為了戰爭機器。

值得一提的是原著小說作者雷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是真的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電影里很多情節設置,都讓人嘆息,電影戰爭場面血腥,也讓人感慨戰爭的殘酷。

《樂透大作戰》

《樂透大作戰》這部電影,個人覺得是今年最佳喜劇電影之一(或許沒有之一),先前也曾寫了一篇單獨的文章介紹,但是因為ZZ原因,無法發出,無法講更多,只能說,值得一看,情節設置得很有趣,非常搞笑。

《子彈列車》

《子彈列車》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電影,是一部很難用三言兩語講清的電影,但是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爽!一群殺手,登上了同一班次的列車上,看似各個毫無干係,但是實則相互牽連,所有人的命運都在成龍式的喜劇打鬥中逐漸交織在一起。

懸疑、動作、喜劇元素出彩,且電影的色彩繽紛明亮,節奏快速,觀感十分舒適。

《瞬息全宇宙》

《瞬息全宇宙》在國外可謂是十足火爆,最近更是提名了多項金球獎,其餘獎項也拿了不少。這是一部設定無敵有趣的電影,主角團們可以在各個平行世界中進行穿梭,使用其他宇宙中自己的能力來對抗本宇宙中的邪惡。故事講述楊紫瓊扮演的伊芙琳是美國洗衣店的一名老闆娘,日常忙碌枯燥的生活,已經讓她沒有多點時間相處,丈夫又懦弱貪玩,女兒叛逆,父親又頑固刻薄,一切的一切,讓她暴躁無比,影片最開始給人的感覺就是無窮無盡的焦慮。

然而某一天,丈夫突然成龍上身,並告訴她有邪惡力量正在追殺他們,伊芙琳在被逼無奈之下,學會了獲取平行宇宙自己的能力,並巧妙運用各項能力打敗敵人。

然而最終卻發現,邪惡勢力竟然是自己的女兒,為了拯救女兒,伊芙琳拼盡全力。影片風格可謂天馬行空,也有不少成人情節,彩蛋一堆,有關家庭與愛,值得一看。

《巴黎夜旅人》

一部較為文藝的電影,講述1981年法國大選,左派首次推翻保守派的長期執政,人們歡欣湧上巴黎街頭慶祝祖國新生。女主伊莉莎白卻經歷著人生中最痛苦的時期,丈夫出軌離婚,乳腺癌切除乳房,擊潰了這個毫無工作經驗的家庭主婦。

閱讀全文

與加拿大電影女主是左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國外電影好看 瀏覽:579
外國監獄里結婚生孩子的電影 瀏覽:99
超級好看的免費騰訊科幻電影 瀏覽:490
青春劇電影內地 瀏覽:205
好看電影網倫理電影網 瀏覽:731
中國電影博物館訂票 瀏覽:712
白蓮邪神電影國語版 瀏覽:131
十大經典冷門國產電影 瀏覽:215
科幻電影動畫神族 瀏覽:377
好看不要錢的籃球電影 瀏覽:366
電影演員歐豪的個人簡歷 瀏覽:262
淫娘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163
美女迷倒所有人的電影 瀏覽:366
騰訊付費電影有哪些渠道充值嗎 瀏覽:587
香港電影功夫 瀏覽:741
有陰陽人的電影叫什麼電影 瀏覽:163
有關青春的電影電視劇 瀏覽:492
老電影暴風驟雨里金典歌曲集 瀏覽:8
電影開拍喊的英文准備 瀏覽:932
新飄花倫理電影網 瀏覽: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