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電影解說農村女人

電影解說農村女人

發布時間:2024-06-07 22:56:47

1. 農村女子丈夫被擊斃,情人不要她,為了生活哭喪,結局怎樣

女人雖然柔弱,但當生活的重擔迎面而來時,能在苦難中賺取一點甜頭的人,往往是女人。本世紀初,桂香和她的丈夫從海底向北漂去。他們是農民,沒有文化,受不了在土裡挖坑的生活。他們來到首都北京,想在這里碰碰運氣。

兩個人和一群人在一個破舊的小院子里合租。他們要排隊洗漱,上廁所還要上公廁。更可氣的是,她老公來了北京之後,沒有學到好東西,反而學會了和一群不懂玩錢的人玩。

在《哭泣的女人》中,王貴香的舊情人不可託付,丈夫神秘猝死,老鄉們的鄙視和仇恨,這些無處不在的挫折越來越讓人絕望,有時讓人覺得比在貪婪的城市更絕望。中國人最看重的所謂土地的根,在這里被割斷了。

家裡的死人,為什麼要請人打麻將,為什麼要請外人來弔唁,人們是否在堅守和維護當地的傳統文明?這種所謂的本土文化早就被塑造成了一個空殼,只是慣性維持的鬧劇,但最大的悲劇是無人可逃。城市拒絕他們的融合,農村也拒絕他們,所以哭變得沒有意義。

2.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炙熱》

這是一部讓人深思的影片。講述了三個農村女人生活慘淡然後又尋找出路的過程,與此同時,也暴露了在那樣一個男權社會,女性的苦楚。

3. 求視頻:農村題材電影講一個女人靠種大棚使全村致富!!她婆婆是盲人,她把她婆婆房子扒了,最後又給蓋一間

說電影《喜蓮》是描寫鄉村女人脫貧致富的故事,似乎不錯。但這並不就是《喜蓮》,甚至不是其主要的特色。看片時:人們很快被那位帶著濃郁東北鄉土氣息的、潑辣、賢淑時而又顯得柔弱的喜蓮抓住了。這是近期銀幕少見的現象。許多銀幕人物與我們無關,那些出沒於江湖、遊走於商場,那些華貴的、空虛的、性感的,談吐著「文化」又散發著痞氣的人物,讓我們無動於衷,而喜蓮卻不然。《喜蓮》是長影導演孫沙「鄉村女人三部曲」中的人物之一。據說,拍「三部曲」並非有意為之,自《九香》、《紅月亮》、《喜蓮》拍下來,便構成了一個特殊的視角。同樣以當代農村為背景,同樣以女人命運為焦點,奏響了一曲深沉的中國勞動婦女奉獻、自尊、自立的頌歌。《九香》沉鬱執著,《紅月亮》憂憤慷慨,到《喜蓮》則迸發出一股活潑豁達之氣。孫沙痛感浮躁、急功近利造成當前某些影片與廣大觀眾的疏離,他注重電影的民族精神,他追求返璞歸真的境界,認為沒有實感和真情就沒有電影。而在廣袤的鄉村與細小的家庭,透過古老生活方式的更新,他洞悉了生活的陰影,也找到了人的質朴與溫馨的棲地。喜蓮形象的鮮活在於她毫無雕飾。孫沙心目中的喜蓮女人味十足又風風火火,於慧的表演可以說出色地傳達了角色這種氣質。出嫁的喜蓮,不時撩開紅蓋頭左顧右盼,後來索性把紅蓋頭當圍巾系在脖子上,她的不安分,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穿著大棉襖和泥抹牆,背著瞎婆婆從西院跑到東院,又顯示了喜蓮的質朴與柔順。同村姚二虎偷牛被拘留,她想到自己也想到了命運相同的鄉親們,由此啟發她下決心改變活法,帶領全村人苦幹脫貧。農民的脫貧致富,不但是物質生活條件改造和提高的過程,更是一個文化更新和精神解放的過程。《喜蓮》並沒有低估這個過程的艱巨性。只不過它主要著眼於女主人公對習慣勢力的抗爭及其精神上的成長,而且以輕喜劇的方式降低了喜蓮與丈夫沖突的灼熱程度,這樣一來,似乎反倒更貼近生活,更能真實襯托喜蓮的心氣與眼界。喜蓮屬於那種敏於接受新事物、較少自私心的農村新人。生活視野閉塞時,她不乏善良與穎悟;一旦良知被喚起,踏上自立之途,她堅韌而通達,又不會喪失女性的溫柔與同情心。時代造就了喜蓮,是改革風潮把她推到了生活的前列。意識到經濟獨立對於婦女解放的意義,同時以開闊的襟懷尋求與公眾共同富裕之路,在復雜的社會轉型期,喜蓮的形象肯定會給人們許多寶貴的啟迪。流暢、洗練的敘事,已成孫沙電影的一個特色。旁白的妙用,有助於剖示主人公的心跡,從語言風味上也加重了影片的鄉村感和地域感。幾組人物關系中,喜蓮與婆婆(婆婆因喜蓮抓中葯治療由失明而復明,尚可推敲)、與妯娌、與村民的關系,著墨不多,恰到好處。喜蓮與丈夫的交流與碰撞,世德擺村長架子那憨態可掬的居高臨下,喜蓮不乏柔情與依戀又不乏自主與堅決,無疑是最富於生活情趣的。楊青這個角色的設置,也應說是頗具匠心的一筆。作為世德原先的對象,楊青舊情未了,夾在喜蓮與世德之間,形成某種尷尬的局面。這本容易落套的「三角」模式,在《喜蓮》中處理得比較自然,楊青介入與離走,不僅成為故事進展與轉折的重要情節點,而且從側面增添了男女主人公情感糾葛的波折。問題是喜蓮與世德之間精神隔閡的修復,應當說,影片的收束還是過於匆忙,直至結尾觀眾在心理上並未完全認同男女主人公達成諒解和重燃愛意。情感與人性的豐富而有深度的揭示,仍然是當前銀幕人物形象塑造的一個薄弱環節,尤其是社會主義新人形象。「鄉村女人三部曲」的人情表現,《紅月亮》顯得更有力度,《九香》和《喜蓮》稍嫌拘謹。缺乏激情的寫實往往歸於平淡。盡管孫沙的東方式含蓄在總體上是可取的,但看片之後,我仍有「功虧一簣」之感,由衷希望這類題材和格調的影片有更大膽的筆觸、更強烈的心靈沖擊力。

4. 一部簡單又真實的國內電影,《系紅褲帶的女人》講的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在以前農村的女人們,她們在自己的認知裡面就是照顧好自己的丈夫,照顧好自己的孩子,照顧好自己的一家人,而從情感上面來說,只有她們的這個家才是她們精神的寄託,而系紅褲帶的女人講述的就是當時那個年代女性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面,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她嫁給了村子裡面最窮的一個男人,而這個姑娘她非常的勤奮能幹。

在嫁到這個男人家之後,還是有很多人去窺探她的美麗,而這個姑娘她也不嫌棄自己丈夫家的貧窮,反而一直都在幫助自己的丈夫。在村子裡面有一個叫張二的人,因為她的丈夫在娶她的時候跟張二借了300塊錢,可以說當時300塊錢對於一個貧窮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了。本來這個錢是要在年底之前還的,但是因為這個張二他窺探姑娘的美貌,所以就想去騷擾姑娘。

在落後的村莊中,別人都一直在說這個姑娘的壞話,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她的老公還是沒有回來,村子裡面關於姑娘與單身漢的留言反而越來越強烈了。而最後這個姑娘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也就只能夠跑到小河裡面去宣洩自己的情慾,這個故事還是非常悲痛的,而講的就是得不到就要毀掉,真的是太可怕了。

5. 一部電影講一個四川逃荒的女人和一個窮男人的愛情故事

一部電影講一個四川逃荒的女人和一個窮男人的愛情故事?

有一個片段是女的被一個老人發現,女的說能不能給口吃的,後來老人跑去問男人要不要老婆,然後就自己做主把女的帶給了男人,還給他倆開了結婚的證明,家裡只有一碗粥都給女的喝,女的不說分著喝……

回答是朱時茂主演的電影

《牧馬人》

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講述了許靈均被打成「右派」,來到西北牧場勞動,得到當地牧民的關懷照料,並與農村姑娘李秀芝結成連理,文革結束後,他放棄了到美國生活的機會,決定留下來建設祖國

6. 有哪些農村電視劇好看

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其實也有很多,比如

《白鹿原》是根據陳忠實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由王全安執導,張豐毅、張雨綺、段奕宏等主演。該片籌備9年、拍攝3年,影片以「白家」和「鹿家」在白鹿原上的爭斗為背景,主要表達北方農民生存狀態中那種耐人尋味的原生態的東西。

《古村女人》由江西作家張芸編劇,南昌市委宣傳部,安義縣委、縣政府,北京利群影視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拍攝的我省首部現代農村長篇電視劇《古村女人》在地方台黃金時段熱播後,引起了強烈關注,創下了收視率前三名的好成績,被冠以贛版「鄉村愛情」。講述的是江南古村裡兩代女人的生活故事,劇中以謝蘭飾演的梁紅英的曲折愛情,和她經歷三個時代的命運變化為主線,展示了我國農村70年代末至21世紀初,近30年的滄桑巨變,闡述了不同時代婦女的不同命運。

好的,農村題材的電視劇,給我印象深刻,作家路遙,同名




小說改編的《平凡的世界》

上世紀的農村劇有,《籬笆女人和狗》《古船女人和網》《轆轆女人和井》《太陽淚》《鄉村愛情》《櫻桃》等很大一批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包括上世紀農村題材電影,《艷陽天》《金光大道》《青松嶺》《柳暗花明》《沙石峪》《春苗》等一大批謳歌集體主義的優秀農村影片。

鄉村爰情糸例劇,比較真實 搞笑 。[笑哭][笑哭][玫瑰]

近幾年,偶像劇、古裝劇、都市劇充斥熒屏,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卻日益落寞,《鄉村愛情12》雖然正在熱播,但熱度一般。

其實,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也有其「黃金」時代,這10部農村題材的電視劇,當時播出時,它們的熱度堪比《陳情令》!

《籬笆女人和狗》

就在前幾天,老演員田成仁去世,而老爺子比較經典的電視劇作品,正是這部《籬笆女人和狗》。

《籬笆女人和狗》播出於1989年,這部劇和《轆轤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網》被稱為上個世紀90年代的「農村三部曲」,即使已經30年過去了,劇中棗花、銅鎖、葛老漢等等這些人物形象,依然讓人記憶猶新。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

演員李琳飾演的比較經典的電視劇就是這部《趟過男人河的女人》。

《趟過男人的女人》播出於1995年,講述的是一個善良的農村女人山杏,不屈不撓和命運抗爭的故事。這部劇播出時,也是掀起了收視熱潮,李琳版的山杏深受觀眾喜愛。

《女人不是月亮》

《女人不是月亮》播出於1993年,她也是以農村為題材,講述的是農村孤女扣兒(趙明明飾演)的坎坷故事。

從懦弱到強大,從愚昧到覺醒,《女人不是月亮》這部劇,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演繹了一個農村女子的蛻變史。

《夜深人不靜》

說起這部《夜深人不靜》,很多人依然印象深刻,這部劇是由趙本山、高秀敏、范偉領銜主演的一部農村喜劇。

《夜深人不靜》播出於1996年,算是趙本山農村喜劇最初的代表作,或許正是這部劇的成功,趙本山的農村喜劇,才接連的拍了一部另一部。

《馬大帥》

《馬大帥》播出於2004年,這部劇依然是由趙本山、范偉這對喜劇搭檔領銜主演。

從春晚的喜劇小品開始,趙本山和范偉這對搭檔,他們的喜劇就像開了掛一樣,不管是小品還是電視劇,都深受觀眾喜愛。

《鄉村愛情》

《鄉村愛情》算是趙本山農村喜劇最成功的作品,這個系列,第一部開播於2006年,之後每年拍一部,如今,這個系列已經拍到了第12部。

值得一提的是,《鄉村愛情》趙本山並非主角,但是,憑借著這個系列劇,趙本山不僅僅將東北農村喜劇推上了一個高潮,而且,他也捧紅了自己的一眾徒弟。

《劉老根》

依舊是趙本山的作品,依舊是東北農村喜劇,但是和《鄉村愛情》不同,它的聚焦點,是農村的發展,是農村中、老年人群的精神面貌。

《劉老根》是趙本山挑大樑,目前這部劇也是拍到了第三部。因為這幾年,趙本山的小品已經退出春晚,喜歡趙本山的觀眾,對《劉老根》系列,更加情有獨鍾。

《暖春》

在趙本山的農村喜劇霸屏時,這部由田成仁、齊如意、於偉傑領銜主演的《暖春》,它能吸引住觀眾的眼球,著實不容易。

《暖春》這部劇,主要是對親情的詮釋,劇中善良的爺爺和苦情的小花,他們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他們的故事,卻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女人的村莊》

《女人的村莊》由王茜華、閆學晶領銜主演,這部劇播出於2009年,它也是聚焦於東北的新農村,講述農村留守女人自強不息、拼搏努力做出一番事業的故事。

《老農民》

《老農民》是陳寶國領銜主演的電視劇作品,該劇播出於2014年,也是講述東北農村變遷的故事,它的特點是時間跨度比較長,這部劇將東北農村隨著時代變遷的變化,演繹得很到位。

現在農村題材的電視劇觀眾越來越少,喜歡這個題材的觀眾也越來越少,但是,曾經的經典作品,卻著實叫人難忘!

《我的父親母親》很好看

《我的父親母親》展現了上世紀70年代一段頗具代表性的「中國式婚姻」,編劇趙冬苓把自己對婚姻與愛情的諸多感悟放置其間,呼喚中國人 情感 的真正解放。

電視劇《我的父親母親》展現了上世紀70年代一段頗具代表性的「中國式婚姻」,講述了知識分子陳志與農村姑娘張翠花的坎坷婚姻歷程,懷舊色彩濃郁。張翠花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姑娘,陳志則是位溫和儒雅的下鄉知青,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生活志趣和理想追求都截然不同,卻陰錯陽差走到了一起,在柴米油鹽中摸爬滾打,演繹了一場跨越30年的「婚姻保衛戰」。在編劇趙冬苓看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張翠花與陳志這種「城鄉結合式」婚姻頗具代表性,「我也下過鄉,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在我的身邊就有著很多類似的婚姻,引人唏噓。特殊時代造就的境遇,讓兩個性格、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人走到了一起,但彼此的心靈卻始終無法契合,只能在婚姻中苦苦掙扎,尋求出路,這其實是很多中國人婚姻的縮影。」編劇趙冬苓把自己對婚姻與愛情的諸多感悟放置其間,在這部戲中,她呼喚的是中國人 情感 的真正解放,也就是在婚姻中真正尊重對方的 情感 與自己的 情感 。

劇中,陳小藝與辛柏青首度搭檔。陳小藝飾演的張翠花從憨厚能乾的農村姑娘,成為跟隨丈夫進城的家庭主婦,在婚姻出現危機後覺醒,成為自主創業的女強人。在陳小藝看來,張翠花其實格外簡單、直接,甚至在某些時候「二」得可愛,「她這輩子就認准了一件事情,就愛了一個人,一輩子都只為了這一個人而活,這一點其實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也是張翠花這個人物最吸引我的地方。對我來說最難的就是要把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姑娘演繹得真實可信,而不是讓觀眾覺得我只是一個梳著農村女人發型、穿著農村人衣服的城市人。為此,我要擺脫很多自身的東西。」陳小藝透露,她在進組第一天就和化妝師打好了招呼,化妝時要加黑膚色,同時在服裝的選擇上也拒絕了女演員偏愛的修身款式,從各個方面靠近人物。「我覺得自己在這部戲里肯定不太好看,不過導演也說了,這部戲里就沒想過我能是一個好看的狀態,這些都在幫助我更好地找到人物的狀態。」在陳小藝看來,劇中張翠花對待婚姻的態度,格外值得觀眾深思,「張翠花與陳志的這段感情,會讓人們意識到,給予對方愛的同時,也要注意愛的方式,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他是否能夠接受。在這一點上,張翠花會給很多面臨同樣困惑或境遇的女性帶來思考。」

農村電視劇這幾年沒什麼好作品,總覺得沒有以前的深入民心,不夠經典。我也給大家介紹幾個老電視劇,看看是不是能夠引起大家共鳴。

老電視劇《怪王外傳》《怪王別傳》雖然看上去荒誕滑稽,但也狠狠的諷刺了當時農村中的一些不正之風。



《老農民》好看.陳寶國、馮遠征、蔣欣等主演的、講述了當時農村解放前後的生活、以及土改、文革時期的階段斗爭、的確很明顯一套農村回憶電視劇!

《花開時節》
敘述了朴實勤勞的農村婦女,外出打工到新疆摘棉的方方面面。
既有 情感 糾葛,又有雨過天晴。同時也表達了民族團結的友愛之情。
劇情貼切生活,真實動人。

7. 為幫哥哥還債,供弟弟讀書,農村姑娘進城當保姆:80年代老電影

《黃山來的姑娘》是一部於1984年上映的老國產電影,第一個鏡頭是一個農村姑娘拎著一塊肉,著急忙慌地從老式樓梯上跑下來,一路趕到賣肉的櫃台,懇切地說稱少了一兩肉,鏡頭一轉,是一臉精明的女主人,用手提稱錙銖必較地驗稱著菜的斤兩。

挺戲劇化的開頭,塑造了一個農村與城市、僱主與保姆的對立,有點臉譜化的老套,以為會是個有時代印記的「階層壓迫」的故事,但是整部電影看下來,卻很驚喜,從黃山去北京做保姆的玲玲, 代表了在初步開放的80年代中,鄉村對城市的試探與融入,在見證城市飛速發展的同時,還有鄉村經濟的蘇醒與崛起。

電影至始至終,都沒有農村的實景部分,導演的設計十分巧妙,以暗寫明的春秋手法,農村的一系列變化,通過保姆玲玲的家信、以及同鄉的攀談中逐層表現。作為電影主語的「黃山」,最終定格在玲玲與城市女孩星星共同歸鄉的展望上: 「到時候農村和城市都一樣了,到處是高樓大廈、電燈電話……」

電影有個鏡頭是一段節奏強烈的音樂傳來,一個穿牛仔褲、燙卷發的「時髦」青年載著女友,騎著摩托車親親熱熱的經過,背景是紅白色的無軌電車以及自行車,玲玲很新奇地駐足觀望,眼中閃著驚訝、新鮮、好笑又難以接受的光芒。

這份復雜的情緒表達非常細致真實,從保守的農村走入繁華的城市,局促不安的同時還有一份「本份」的自知,時代更迭,城市和鄉村依舊存在難以融合的落差,放在今天,一個農村姑娘初站在摩天大樓之下,也會有這種未見過世面的無所適從。

不過電影並非在製造這種對立,而是通過玲玲的幫工生活,走入城市最為真實的煙火氣里,呈現出復雜豐富的人性,有自私市儈的小市民,有熱心相助的街坊;有知識分子的認真自律,還有老幹部家庭的平等互愛。在立體的城市影像中,展現出玲玲的自尊自愛以及人與人間流動的溫情。

玲玲一共服務過三個家庭,這三個家庭也是八十年代北京市民階層的一個縮影。 第一家齊家,家庭成員是齊母、在國外出差的齊父、哥哥大力和妹妹小娟。這家人工作於國企,居住的是帶有電梯的高層。

第二家柳家,家庭成員是產婦紅榮、嬰兒以及未曾謀露面的丈夫。這是一個典型的工人家庭,居住的是熱鬧、逼世鋒仄的胡同大院;第三家周家,老爺子是退休老幹部,老太太知名書法家,還有個高中畢業醉心考歌舞團的孫女星星,住寬敞的四合院。

三個家庭非常具有代表性,是時代的一個切面。同時玲玲在三個家庭里的境況,亦是一個慢慢融入、感受到關愛的過程。

一、第一任僱主齊家,加深了玲玲對城市的隔閡

齊母與小娟對玲玲的態度,是高高在上傲慢。齊母總是懷疑玲玲手腳不幹凈,更談不上對她人格上的尊重。中午吃飯,大力將一顆雞蛋夾給玲玲,齊母迅速地截下,並把雞蛋送入女兒小娟的碗里,說:「玲玲不愛吃雞蛋,她在鄉下早吃膩了。」體面的外表下,卻對勞動者心存鄙夷,諷刺的是如齊母這樣的人,現在仍舊存在。

小娟對玲玲頤指氣使,在玲玲放過衣服的床上噴香水,要求玲玲幫她按摩,蘆脊同時還控訴歷任保姆的「劣跡」。玲玲試穿她的馬甲,小娟讓玲玲立刻將馬甲洗了,沒好氣地說: 「農村姑娘就要有農村姑娘的樣子,不要打扮。」

盡管僱主對玲玲百般刁難,但為了掙錢她消化了這份委屈。直到有一回小娟的毛衣「丟了」,齊母一口咬定是玲玲偷的,將她的行李翻了個底朝天。後來發現是落在單位了,齊母叮囑小娟不要告訴玲玲。

純朴又倔強的玲玲花了快一個月工資買了件新毛衣給小娟,說自己洗的丟了她需要負責,但她毅然決定辭職,就在她出門的時候,聽到小娟腹痛難耐痛苦地在床上呻吟,這個善良的姑娘二話不說,背起小娟就往醫院趕去,幸虧送治及時,小娟才脫離了危險。

手術後的小娟滿心愧疚,坦白她的毛衣沒有丟,讓玲玲不要走,玲玲第一次體會到城裡人對她的真誠,還有工作帶給她的被需要感,但之前的誣賴觸碰到她的底線,她答應等小娟康復再走。

作為80年代從農村走入城市務工的保姆,在當時人口流動尚未解凍的背景下,不啻於是第一批出來闖盪的冒險者。城裡人與農村人其實都在相互的想像壁壘中,互相都給對方貼了標簽。

玲玲搜嘩晌這樣的人,正是將兩個不相交的對立面相互融合的存在。齊家母女印證了玲玲想像中城市人的不近人情,而她們亦先入為主地給玲玲貼上缺乏教養的標簽, 玲玲與第一個家庭的磨合,其實也是農村與城市的磨合,玲玲與小娟的和解,穿透的是城市第一層堅硬的外殼:偏見。

二、第二任僱主柳家,是玲玲對城市多面的認知

紅榮條件並不寬裕,住在胡同大院一個小間里,丈夫工作未歸,她咬牙請了玲玲來照顧月子。紅榮和丈夫都是工人,平時都喜歡文學,因志趣相投而結合。丈夫的文章被一家雜志社青睞,聘請他去工作。從車間工人到雜志編輯,紅榮很為丈夫自豪,和玲玲說起「柳大哥」,一臉幸福溢於言表。

為了省錢,整個月子里,紅榮就吃了一隻雞,還捨不得地說「等柳大哥回來一起吃」,玲玲實在看不下,將雞燉了「強硬」地讓她喝湯。

轉眼孩子滿月,丈夫仍未歸,還斷了生活費,捉襟見肘的紅榮已付不起玲玲的保姆費,心事重重地去找丈夫。深夜歸來,紅榮看玲玲和衣等睡著,替玲玲脫了鞋蓋上被子。她將細心珍藏的定情手帕燒了,伏在書桌上低聲啜泣。

玲玲明白了紅榮的處境,介紹她來工作的同鄉大媽給她另找了戶人家,正好玲玲家裡催促要錢,那戶人家出錢比紅榮高了近一倍,但善良的玲玲不願離開拮據困難的紅榮,情願在休息日再去做一份工賺錢。

紅榮知道了玲玲家裡缺錢,讓玲玲另找工作,她將自己的毛衣送給玲玲,感激她這段時間的照顧,兩個互相心疼的女人相擁而泣。 繁華摩登的北京城,有許多像紅榮一樣艱難生存的底層群體,城市並非遙不可及的盛氣凌人,它有落定到地面的煙火氣,有悲歡離合、有人生疾苦。

最令人感動的,是紅榮背著孩子上班後,本就缺錢的玲玲買下一隻雞燉好在爐子上才離去。紅榮下班看著那鍋雞湯,溫暖到淚流滿面。 紅榮的溫柔隱忍,玲玲的情深意重,有著那個年代的人特有的「傻氣」,胡同里街坊鄰居們的互助互愛,也讓人看到冰冷的城市表象下,沉澱在市井生活里的「中國式的溫情」。

三、第三任僱主周家,帶給玲玲精神層面的升華

周爺爺是離休老幹部,曾為祖國浴血奮戰過的那一代人。他與周奶奶都有著知識份子經歲月積淀的溫和內斂。對玲玲也像待晚輩一般疼愛。孫女星星是一個典型的追逐夢想的城市青年,對愛情、事業都有自己清晰的規劃與追求,與第一個家庭物質虛榮的小娟形成鮮明對比。

在周家,玲玲感受到家人般的平等關愛,周奶奶每日教玲玲寫毛筆字,對她嚴格要求。周爺爺從黃山 旅遊 回來,特地給玲玲帶來家鄉的零食。星星藝考前,一直要求爺爺利用關系幫她打通門路,可能一個電話就能改變孫女的命運,但這個有原則性的老人,反對一切走後門行為,教育星星要通過自己的能力贏取未來。

但因為別人走了關系,星星最終未能如願。家庭教育的熏陶養成了星星積極的心態,她很快調整情緒,答應居委會的聘請,成為國營飯店的經理,將生意經營的風生水起。 星星身上有80年代青年特有的朝氣與熱忱,有理想有情懷有拼勁。

玲玲在周家耳濡目染,不僅在文化素養上有所進步,精進了廚藝,更開拓了思維與眼界,隨著哥哥戒賭經營養殖場盈利後,她在北京的工作不再成為家庭經濟的主要供給時,玲玲也開始思量自己的人生規劃……

安徽是八九十年代出了名的保姆之鄉,尤其是無為盛產保姆,這也和 歷史 原因不可分割。當時有很多如玲玲一樣的農村女孩融入城市,不乏有被僱主關照,重新獲得教育機會,徹底改寫人生的人。不過電影旨在表達玲玲的回歸,並非是消極層面的城鄉二元對立,而是通過新時代風貌的洗禮,重塑獨立人格,為建設鄉村經濟添磚加瓦,在理想與拼搏之下,城市與鄉村都是平等的。

相較電影的敘事脈絡,個人覺得更為珍貴的是富含時代特性的影像 ,將時間定格,讓我們得以看到三十多年前的北京所特有的城市和人文風貌。 老北京流動的街景,各個階層居住的建築特色,帶有時代印記的生活氣息,故宮、北海、長城,地鐵車站、公車立交、鍾樓大院……沒有經歷過八十年代的觀眾,也可以具像感受到那跨過時間縱度的熱氣騰騰、朝氣蓬勃。

個人對於八十年代的了解來自於文學作品,感覺那是個美好又理想的時代。方興未艾、百家爭鳴,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承前啟後的一個關鍵過渡。近現代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家,大多崛起於八十年代,詩歌與文學甚至是屬於大眾的,而不是現在的曲高和寡。比如劇中紅榮的丈夫,就是一個因為熱愛文學而被雜志社發掘的工人, 感嘆80年代雖然物質並不豐富,但理想是有滾燙的去處和回應的。

電影純凈舒緩的節奏,鏡頭平實,並沒有什麼炫技的拍攝手法,但卻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身為保姆的玲玲,並不恥於自己的職業性質,而是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地對待工作。大媽對同鄉玲玲事無巨細的幫助與照顧,玲玲哥哥創業缺錢,同做保姆的小姐妹雖沒什麼錢卻慷慨解囊。

像大力、星星這樣的有志青年,有堅定的精神追求,律己律人,那種積極向上是心中有火、眼裡有光。胡同大院里的人共賞一盆菊花,紅榮熱心的鄰居們,主動幫她照顧孩子。老幹部周爺爺清廉守正,周奶奶這樣的老藝術家謙順平和。 知識備受尊重、人情高於利益,精神比物質充足,難怪這樣的80年代會被幾代經歷過的人集體懷念。

影片的結尾有些刻意的理想化,玲玲哥哥從沉迷賭博到踏實創業,也是從側面反映自改革開放後,農村青年在精神方面從混沌到覺醒的過程,亦是傳統農村 社會 結構與經濟結構奮進中的嬗變。鄉村經濟的發展,讓玲玲這樣走出去的農村人又走回來,鎮上開了第一家飯店,「見過世面」的玲玲被邀請回去做廚師。星星陪玲玲踏上歸鄉的火車,她將目光瞄準鄉村更便宜、綠色的菜蔬肉禽,准備與玲玲合作貨源。

星星與玲玲這兩個分別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女孩,代表了年輕的女性群體,她們亦在時代的紅利中受益,自強自立,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追尋與價值實現。衡量一個 社會 的文明進步,就是自女性從經濟至精神上的完全獨立。從這一點來看,《黃山來的姑娘》是對時代的一曲誠摯謳歌。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對於未來的展望與想像,現在基本都實現了。星星提到以後農村人富裕了會到城裡 旅遊 ,甚至走出國門,中國最早的出境游是1983年,不過短短三十多載,理想早已照進現實。1984年,上海才有私人電話安裝,1988年第一條高速「滬嘉高速」始建成通行……

我們現在輕易擁有的一切,都歷經過過於宏大的驚心動魄,時代所經歷的,遠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多。

突然想到狄更斯在《雙城記》里所寫的一句:「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當我們突然開始懷念逝去的年代時,就意味著我們已經在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比如 《黃山來的姑娘》中,一個小保姆帶給我的質朴與 淳真 。

-End-

與電影解說農村女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204基地手機看電影你懂 瀏覽:161
窗外有男天電影高清 瀏覽:699
古風電影經典對白 瀏覽:779
騰訊什麼電影好看推薦恐怖電影 瀏覽:10
乳酪陷阱電影版歌曲alone 瀏覽:528
哪個網站可以無廣告看電影 瀏覽:786
孫雅旗袍吃飯是哪個電影 瀏覽:136
五一適合小孩子看的電影 瀏覽:688
今年上映的電影有哪些電影2021 瀏覽:901
美女加微信聊電影投資 瀏覽:459
小女孩逃出學校的電影 瀏覽:216
2021今年春節檔電影有哪些 瀏覽:473
找下科幻電影 瀏覽:749
東北話配音電影叫什麼 瀏覽:903
稻草人電影在哪裡下載 瀏覽:908
網路電影古代女主死亡 瀏覽:310
學生喜歡老師的電影港片 瀏覽:889
是個孩子們看的勵志電影 瀏覽:969
經典反黑電影 瀏覽:694
電影平安中國演員 瀏覽: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