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人物紀傳的電影影評

人物紀傳的電影影評

發布時間:2024-08-08 03:32:03

① 阿甘正傳觀後感1500字左右

《阿甘正傳》是很受歡迎的電影,據說它能鼓舞人心,給予觀眾奮斗下去的勇氣和決心。那麼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阿甘正傳》 觀後感 1500字,一起來看看吧。

《阿甘正傳》觀後感1500字

反復看過了幾遍《阿甘正傳》這部影片,每一次看總能或多或少有點收獲。這是一部人物傳記電影,而這部傳記影片又堪稱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影片以多人物線的手法展現了傳奇的一生:阿甘,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 橄欖球 健將,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電影以一片羽毛的飄落為電影的開始,這片羽毛的飄落不正是如同一個降落人間的生命,當這片羽毛在天空中飛行,經過高樓、樹、汽車等,你不知道它要去哪裡,會落在哪裡,這不恰恰說明了人這一生如同羽毛的飄落一樣都是未知數嗎?最後這片羽毛飄落到了阿甘的腳下,開始了阿甘著傳奇的一生。影片又以一片羽毛結束,這或許是一種結束吧,對阿甘傳奇人生畫上了一個句點,但我猜想,它未嘗不是一個開始,一個小阿甘的開始。這樣的開頭和結尾其實正是影片在暗示我們: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的人生,有一半是他母親締造的,而另一半是阿甘自己創造出來的。他註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而上天又是如此的公平——往往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中的真實。阿甘的母親給阿甘的是一筆精神財富,這樣的哲學理論在母親給他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轉化成他自己的東西。就如他坐路邊的長椅上和不相識的路上講述他的傳奇,他在每一個理論前面加上三個字:媽媽說。

阿甘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這些話他都記住了,他說,笨人有笨人的作為。當珍妮叫他快跑的時候,他跌跌撞撞地跑了起來,跑散了他記憶中第一雙神奇的鞋子,也發掘出了他的第一項潛質:跑。他一直在跑,開始是逃跑,後來他跑進了橄欖球隊,再後來跑進了大學,跑得了學位。在戰場上,他仍是牢記珍妮的話,跑回了自己的性命,也跑回榮譽和友情。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為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巴布,而干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於巴布的一句話)。

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著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斗,直到這一目標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

導演試圖通過珍妮說明到底該以怎樣心態面對人生,是面對命運的殘酷聲嘶力竭,還是自甘墮落,又或者像阿甘一樣,把上帝所賜予的做到最好?影片中還有一個關鍵人物--丹中尉。在越南戰爭中,阿甘救出了丹中尉,可是他雙腿中彈,成了一個沒腿的怪物。他怨恨阿甘,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帶著榮譽死去,而不是苟延殘喘。嗜酒,嫖妓便成了他麻痹自己生活的方式。其實在丹中尉的心裡,他想改變自己糟糕的狀況,不想被人罵作廢物。當他的妓女朋友罵阿甘是傻瓜的時候,他發怒了,但從那句:「阿甘,新年快樂」中,我們也能能體會到他深深地無奈。就在這個時候,丹中尉與阿甘一起捕蝦,最後他們幸運的躲過風暴,發了大財。就在這時,丹中尉對阿甘說:「這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沒有對你說一聲謝謝。」可以看出,正是因為阿甘,使得丹中尉學會了面對自己,他從阿甘那裡學來的使他能夠微笑著面對上帝,從容地在大海中 游泳 。

其實,阿甘終歸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影片只是想通過這個人物的經歷,教導人們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度,就像阿甘那樣,不管下一步要面對什麼,他總能平淡地接受,並把自己做到最棒,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自暴自棄,阿甘所做的,其實是最簡單,做最好的自己,別停下你的腳步。

阿甘正傳觀後感1500字

看過《阿甘正傳》這部電影,從中學到了很多。很再想看一看它的原著。抱著試一試的的心態去搜它的原著,果然在新浪愛問上搜到了電子書版的《阿甘正傳》。

小說版的《阿甘正傳》和電影版的有些情節不一樣。小說的風格和電影截然不同,很荒誕,要是 總結 的話就太多內容了,我只說一些簡單的電影中沒有的情節吧,阿甘經歷過 國際象棋 高手,職業 摔跤 手,登上過月球,並且和一同登月的黑猩猩(哪是猩猩啊,簡直就是個人)成為了一生的朋友,從月球返航途中因為事故掉入了原始森林和野人首領成為朋友,珍妮沒有得病死去,只是和別人結婚了並生了個孩子,阿甘和珍妮沒有糾結,活得都很好!但二者有相似之處,他們都突出了阿甘的優秀品質。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阿甘對自己,對愛情,對友情都懷著一顆赤子之心,這顆心透過文字,如一輪太陽,照亮每個人的心靈,散發無限光芒。

對自己,永不言棄,一直在努力

你知道奇跡的另外一個名字是什麼嗎?從阿甘身上我們知道,它就是努力。因為智商低而被學校拒之門外的低能兒,在母親的幫助下,進入了校園,他沒有自卑,也許他的智商不允許他自卑,他的學習成績我們可想而知,當你看到他努力狂奔的背影時,你會深深地被他的努力和執著而感動,並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敬佩感。珍妮讓他跑,所以他便沒止境的勇往直前,不含一絲功利的步伐是那麼鏗鏘有力,跑著跑著,腿上的支架再也困不住他了。因為永不止步,所以他原本缺陷的腳變得健步如飛,因為一路向前,所以他擺脫了智商低下的困擾而破格成為大學橄欖隊員,並加入全美橄欖球隊,並被美國總統接見,這一切源自他的認真。「疊好被子,把腰挺直,對長官說‘是的,長官,聽從你的命令。’」在別人眼裡困難重重的軍旅生活,在阿甘看來卻是如此簡單,他是這么簡單的想的,也是這么簡單的做,他做的比別人都好,同樣是抱著認真的態度,它成為全美最頂尖的 乒乓球 選手,並代美訪華,「小球轉動大球」推進了中美關系的友好。此後,他成為美國字蝦業龍頭,跑遍美國等傳奇的 故事 ,都歸功於他的執著。因為努力,平凡中孕育著輝煌。因為執著,不可能也變成了現實。從阿甘的身上折射出一個道理:什麼事大人物,大人物就是一直不斷努力的小人物。

對愛情,始終如一,未曾廢離

為了自己的音樂夢想,珍妮她漠視阿甘對她的關懷,她始終在奔波,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她進入充滿污垢的酒吧當歌手,濫情??慢慢開始墮落。阿甘對珍妮的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在信中寫道「不管她在干什麼,我都希望她快樂。」既是一次次被拒絕,阿甘依然會在珍妮被欺負的時候,第一個出現在現場保護她,會傻傻的告訴珍妮「我是你男友」。日子不停往前走,很多事情在改變,但唯一

不變的是阿甘對珍妮的愛,是質朴的,他愛珍妮,不求一絲回報。有聽說過這么一段話:安心的事莫過於三件事,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等你。我們可以說珍妮就是個這樣幸福的人,雖然小說中珍妮和別人結了婚,但阿甘如此愛過她。從我們讀者看來,她就是幸福的。我覺得電影的結局雖然悲了點,珍妮最後死了,但至少珍妮最後被阿甘感動,他們倆最後走到了一起。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電影的結局。

對友情,信守承諾,誠心實意

贊美友誼的語言數不勝數,有人將它比作美酒,越久越醇,有人將它比作鮮花,芳香四溢。但與阿甘的友誼比起來,這比喻顯得太過溢美和浮誇。阿甘如一張白紙,給朋友的永遠是純真,如一捧泥土,給予朋友的永遠都是踏實。不管多麼漂亮的文筆,都不能淋漓盡致的描述阿甘的友誼。所以,在子彈滿天飛,炸彈連環炸的危急戰場,你依然可以看見阿甘奮不顧身解救戰友的身影。所以當布巴·逝去以後,你依然可以感受阿甘為完成朋友遺願,下海捕蝦,並幫助其家人的赤子之心。所以,當失去雙腿的甘中尉自暴自棄時,你依然可以聽見阿甘對他堅持不懈的鼓勵。阿甘說過一句話令我感受至深「我知道好朋友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阿甘對待朋友的態度——信守承諾,誠心實意,,不都是我們這個時代所渴望的友誼嗎?

阿甘的金錢觀也值得我們學習,他不求有太多的財富。把多餘的錢捐給需要的人。雖然他的財富變少了,但誰又能說他不是一個精神上的富翁呢?如果當今中國的權貴富豪商人有這樣的金錢觀,又哪能有那麼多貪腐,又哪能出現那麼多偽劣食品。

「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了不起的女人」阿甘的身後也有一位這么偉大的女人——他的母親。阿甘母親的支持和 教育 是分不開的,大家都知道阿甘小時候的智商只有75,但是他的媽媽常常鼓勵他,讓他自強不息,讓他和正常人一樣生活,而且為了讓他入學校,甚至委身於校長,讓阿甘受到教育,她所做的一切都堪稱一個智者,而且令人尊敬~

其實,我們身邊也存在著和阿甘一樣平凡甚至是身體存在缺陷的人,他們每天都以高昂的精神追求者自己獨特的價值,它們帶給我們平凡卻溫馨的感動,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尊敬,更值得我們學習!

《阿甘正傳》電影觀後感1500字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下面是《阿甘正傳》電影觀後感,一起來看看!

一年前的某一天,我的一個好友,給我講了他很喜歡的一部電影《阿甘正傳》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電影觀後感1500字[智庫]。當時他先是問我有沒有看過,而我看他興致正濃,也就沒太好意思掃他的興說自己沒看過,於是含糊地說自己貌似看過。於是,他就開始了他的長篇大論,跟我大談特談其中的精彩內容。說實話,依照當時他的那個勁兒,就是我說沒看過,估計他也不會介意和我分享他的那份獨特的感受的,因為他實在是太認可那部影片了。不過,說實話,現在想想,其實自己挺對不起他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當時盡管他很有激情,繪聲繪色地給我分享那部影片的精彩瞬間,可我卻一個字也沒聽進去,他完全是對牛彈琴。

直到今天,時隔一年,我才把他當時給我推薦的電影給看了。看到快結束的時候,我突然變得急不可耐起來,當時我唯一的想法就是等電影一結束,就給他打電話。說時遲,那時快,當電影就剩下最後的一分鍾,而我也即將拿起電話撥打他電話時,突然他的頭像亮了。於是,我們自然而然地就聊了起來。我興奮地告訴他我終於看完了《阿甘正傳》,他隨即問我感覺怎麼樣,我沒有說,而是把問題直接又拋給了他。本來以為他會將當年的話再說一遍,讓我彌補過去的遺憾,怎奈,我想錯了,這一次他並沒有滔滔不絕,甚至連簡短的評價都沒有。問他,他只是說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說。

好吧,我尊重他,所以我決定不再問他了。他不說,那就由我代言吧!其實,我很能理解他的感受,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部影片。關於這部影片的影評,早在1994年,就鋪天蓋地,漫天飛舞了起來,各種專業影評人的觀點遍地開花,包羅萬象,似乎讓後來人很難再挖出其他的任何更有意義的東西了。所以,今天我在此,並不是想寫影評,只是就其中的某一點 說說 自己的觀後感。

這部影片的大的背景,反映的主題,目的,意義,我都不是很了解,也不想了解,但其中的友情和愛情卻讓我的心久久也不能平靜。

首先,阿甘和丹.中尉、阿甘與桑巴的那種情同手足的深情厚誼,讓我深深地為之動容。在當今這個爾虞我詐,朋友雖多,真心沒有幾個的社會里,我尤以為阿甘能收獲到那麼兩個交心的朋友,阿甘,無疑是最聰明,也是最幸福的的。

其次,阿甘與珍妮之間的愛情。對於阿甘,幾乎所有人都是持支持態度的,這點是不容置疑的。但對於珍妮,褒貶不一似乎是註定的。很多人認為珍妮是個自甘墮落的女人,不配或者不值得阿甘這樣一個真誠的老實人為之付出全部的感情。然而,我則對珍妮大家贊賞。我不僅欣賞珍妮追求自我的人生態度,也欣賞她敢作敢當的氣魄。首先,不得不承認,有夢想,誰都了不起,而珍妮無疑是懷揣巨大夢想的----她想在閃光燈下 唱歌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多次離開她的摯愛----阿甘。有的人會懷疑珍妮到底對阿甘有沒有真感情,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問題,有,那是肯定的。我從來就沒有懷疑過珍妮對阿甘的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愛意,否則珍妮就不會在阿甘還不懂男女之情時就想把最完美的自己無條件地給予阿甘;否則珍妮就不會在當自己已經不再純潔如雪時說出那一句「我想你不會願意娶像我這樣的女人的」;否則珍妮就不會在阿甘極度思念自己時突然地出現,然後在與阿甘發生 關系後的第二天早晨一個人黯然神傷地離開。

整部影片看下來,好多人都會說一句話,那就是阿甘是個傻瓜。獨於我,則不然。我一點已覺察不到阿甘哪點比別人傻,反而覺得阿甘特別的聰明,超出常人很多倍的聰明。否則他斷不會取得那麼多的成就,也不會收獲那麼真的友情與愛情。在阿甘身上,讓我看到了灑脫人生的活法。他可以很愛很愛一個人,但是他只是那麼遠遠地,深深地愛著,並不會去強行干涉對方的生活。他給予對方足夠的自由,足夠的私人空間,心中有著一份至真至誠的愛。他在任何時候,都只做最真的自己。他心裡比誰都明白,何為傻子?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顯然他從沒做過傻事,所以他從來就不是個傻子。就是這么個簡單的問題,卻讓很多聰明人回答起來顯得異常的笨拙。孰傻,孰不傻,由此可知已。

阿甘正傳觀後感相關 文章 :

1. 關於阿甘正傳的觀後感1000字

2. 英文電影觀後感及其翻譯

3. 勵志影片觀後感 勵志短片觀後感

4. 阿甘正傳觀後感兩篇500字800字

5. 阿甘正傳的觀後感100字左右

② 《一生只為一事來》支月英老師事跡改編電影觀後感悟【五篇】

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以投資軟體園需要拆除一所愛國華僑捐建的陳舊小學為故事脈絡,講述了八十年代初以來,幾個農村孩子坎坷不幸卻自強不息的成長歷程,來詮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支月英老師為大山裡三代孩子們帶來的重大命運變革的故事。關於觀看《一生只為一事來》電影觀後感以及影評,我准備了以下文章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生只為一事來》影評觀後感【1】

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正式定檔9月9日,這部由張亞海導演,穆婷婷、譚凱、鞏漢林主演的電影,作為一部慶祝「新中國第35個教師節」的獻禮影片,根據「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師的真實事跡改編而來,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展開,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

本片是支月英老師的事跡第一次被搬上大銀幕,其中由演員穆婷婷飾演支月英老師,譚凱飾演成功企業家、支月英老師的學生董大山,而廣為觀眾熟知的鞏漢林在片中飾演了一位率真、善良的村支書。

「感動中國」真實事跡改編 支月英一生只為一事來

《一生只為一事來》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剛滿十九歲的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來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鄉村女教師。剛到此地,支月英就被大山深處難以想像的艱苦條件深深震撼,但是一腔熱血懷揣支教理想的支月英並沒有退縮,她時刻記著「我們不是因為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我們堅持了才有希望」這句話,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改善環境,幫助每一個孩子。

38年來她用教育幫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深山,實現自己的價值,時至今日,支月英還在以最質朴的信念堅守著初心與大山的希望……

一件事做的久了就成了專家,支月英在鄉村支教的崗位上堅持了38年,真正的詮釋了「一生只為一事來」,這種奉獻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楷模。2017年2月8日,支月英老師獲得「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榮譽稱號。《一生只為一事來》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而來,相信這個真實的故事一定能感動每一位觀眾。

催淚電影定檔9月9日獻禮「新中國第35個教師節」

作為一部橫跨30多年、展現鄉村教育變革的教育題材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怎樣把上個世紀80年代的鄉村教育情況,以及怎樣把上個世紀80年代的支月英老師進行影視化呈現,導演和演員都下了很大的功夫。穆婷婷飾演了19歲到50多歲的支月英老師,跨年齡的表演難度很大,但是通過和支老師的接觸,以及在泥洋小學的體驗生活,穆婷婷早已找到飾演角色的竅門,從青年到老年的角色刻畫與反差既形象又具體,穆婷婷的表演讓人信服。

此外演員譚凱飾演了支老師的學生董大山,據演員透露,董大山的角色在片中起到「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從目前曝光的物料來看,譚凱飾演的董大山更像是一個「霸道總裁」式的角色,具體人物的故事,片方沒有過多透露,譚凱「特殊身份」的謎底還留待後續解開。鞏漢林在片中飾演了一位朴實、善良的村支書,根據劇照可以看出,鞏漢林的裝扮一下子就把大家帶到了那個時代,一位接地氣的老支書形象躍然紙上。

《一生只為一事來》影評觀後感【2】

只要心中藏著一條下山的道,就誰都擋不住他。

好的電影總會給人帶來非同一般的震撼,給人非同一般啟發。讓人久久不能忘記,他會深入人心來回飄盪。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就是——真實。生活就是這樣子的,或者說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就是這樣子的。朴實而平淡的場景,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我竟然想起了自己的小學老師和中學老師,我找到了他們的影子。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我一直覺得,老師應該是個有情懷的職業,他離不開道義也離不開愛的傳遞。從小到大都知道一個好的老師對學生的成長會起到莫大的作用。看完這部電影後,支月英老師的身影一直未能在我腦海中散去。她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來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鄉村女教師。默默地教書,一代接一代,也熱愛自己的學生和事業,為此奉獻一生到底。她真的是《一生只為一事來》。她在一個看不到光明到處都是問題學生的鄉村小學支教,從一開始的她就選擇用真心真誠面對孩子,對待他們的錯誤,她選擇感化,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做錯了要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無疑,孩子們是幸運的,碰到這樣慈母般的老師。

鞏漢林老師演的董支書為人朴實、善良、樂觀,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大山裡的孩子們得到更好的教育。可是由於深山的條件實在太差、太苦,苦於現狀卻無力改變是他的真實寫照,但是支月英老師的出現帶給了他希望,他成為支月英老師教學理念的堅定支持者。說到這里又讓我想起一個老套的問題,關於奉獻於收獲。有的人總是奉獻多,不在乎個人收獲。我們爸媽那輩人就是這樣。即使他們沒有高樓,沒有豪華的珠寶,但他們卻過得很滿足。有的人在追求收獲,現在的很多人都這樣。這也許是一種進步吧?不好說。

電影情節感人至深,回首我們當年上學那些快樂的時光,也許我們是問題小孩,也許我們並不完美,也許我們成績很爛,功課差勁,但是,只要我們願意相信,堅持熱愛,一直等待,就會有希望出現。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熱枕,榮耀之巷。童年的歡樂,轉瞬消逝被遺忘,一道絢爛金光,在小道盡頭閃亮。」平凡的一生,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也許正是這樣一種平凡,在如今喧囂繁華、紙醉金迷的環境里,讓我們更加懂得去珍惜。在我們還年輕的時間里,學會愛,愛生活,愛身邊的人,不要在生活的最後一個畫面里留下一片空白。

我選擇一個特別的日子來看這部電影,因為今天是新中國第35個教師節,祝天下老師節日快樂!身體健康!你們辛苦了!

《一生只為一事來》影評觀後感【3】

這是一部以支教為題材的鄉村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電影拍的非常淳樸,自然,人物刻畫鮮明。雖然是主旋律電影,但是並沒有太多煽情的地方。

女主角我只能說演的還可以,她給我的感覺就是無論是年輕還是老了,都是一個表情。對於歲月所賦予她的那種滄桑感,表達的淺了。 帥哥譚凱出演成年的董大山,不得不說他老了很多,雖然氣質還在,帥氣依舊。 老演員王姬和鞏漢林也奉獻了不俗的表演。雖然說戲份很少,但是很動人。

這部戲有一個演員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扮演少年董大山的那位小演員。他明顯的長了一副城市少年的面孔,但卻要扮演一個鄉村少年。剛開始看,感覺很不自然。隨著電影的不斷深入,慢慢的感覺他演的越來越好。實際上,會演電影的男孩子,是非常少的,演得好的就更少了。不可否認這位小演員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用一張城市少年的面孔,把一個鄉村少年演的活靈活現。一雙大眼睛,很會說話,能夠用豐富多變的表情來勾勒人物特點,感情真摯自然,相當動人。只是可惜,童星演的再好,也是要長大的,很多童星長大之後就失去了靈氣。希望他成年之後,仍然能夠保持這種感覺。

就這部電影的思想高度上來說,還不是很震撼人心,沒有把那種平凡而偉大的感覺充分表現出來。在教師題材的電影中,前蘇聯電影《鄉村女教師》,是一座遙不可及的高山,無論是思想性,還是演技。女主角更是在幾乎沒有化妝的情況下,將人物從十幾歲演到了60多歲,相當自然流暢,揮灑自如。當年這部電影在中國的影響力很大,國內放映之後,無數的女孩子走上了教師的崗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老師。

另外這部電影還有一個遺憾,就是鞏漢林扮演的角色,王姬扮演的母親還有很多人物,後面沒有交代得很清楚,前後的關聯不是那麼強。從結構上來說,枝椏稍微多了一點,需要精簡,需要前後呼應做得更好一點。

同時對於女主角的心路歷程刻畫得簡單,如果能深刻一點就更好了。 說來我也是一名業余的老師,從2012年到現在,我也教了不少的學生,給同學們上話劇表演課。有大學生,也有初中生。以前學生叫我老師的時候,我都會感覺到誠惶誠恐,努力的去跟他們解釋說我不是正牌的老師,但是到了今天當同學們再一次叫我老師的時候,我已經比較習慣了,因為我教過的學生也不少了。

對於教育,我的突出感受就是:不要問太多的得失,要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到極致。不是因為對方錢給的多,你就去努力教學,而是因為你教學的質量高,排演出來的節目好,教學認真負責,人家才願意給你更多的錢,更多的投入,更好的條件。

每次下課我都會問同學們一句話,今天你有沒有收獲?我不大喜歡敷衍自己的學生,我希望他們能夠從我教學的話劇表演中獲得藝術的享受。對於電影中很多感人的情節,我雖然很感動,但和我做老師的感覺是不同的,因為我基本上和同學之間是沒有課後來往的,我不大主張發展私人關系,那樣會把教學變得很不純粹,而且我本身也不完美,不是每個同學都喜歡。這是我個人的觀點,當然也有幾位同學和我保持了很長的聯系,2016年我還出席了一位同學的婚禮。

老師對於孩子的身心成長是很重要的,一個好的老師,會令同學終生難忘,為人師表,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在這里,我也向曾經教育過我的老師們致敬,問一聲節日快樂! 也向影片中的原型:支月英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老師,您好!節日快樂!

《一生只為一事來》影評觀後感【4】

這個其實更適合在CCTV播。

一向不喜歡歌功頌德的電影,尤其是歌頌個人犧牲的。不過我並反而不反感電影的立意。

相對於一味的歌頌,這里表現了感動中國的人,其實用是苦了自己,讓自己的母親心疼,讓自己的孩子少了關愛,讓丈夫半輩子遷就,不僅是個人,而是一家人的犧牲最後才成就出來的。

電影中並沒有出現太多的歌功頌德,反而是會有村民的不了解,會有下山了的學生的遺忘,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狀況貫穿於生活和工作。他們山裡的人一個個努力地就是要離開,但她偏偏要進去。

電影用一個功成名就的人去回顧一位鄉村教師的一生,其實挺好的。他第一次回鄉的心酸,剛好就是我的感受。他已經見過城市的繁華,就更懂得從城市來到他們大山中意味著什麼。他沒有因為當初那個城裡來的姐姐變得跟家鄉的人一樣而感到親切,反而是陌生,因為這不是她應該有的樣子。他第二次回鄉是感動和心疼。講述者說希望他輸掉賭約,老師離開山村回到城市。甚至希望當初的自己能勸她走。為了陌生的山村孩子去犧牲自己和家人的一輩子,於個人而言是不值得的。但有些人就是偉大,偉大到我們心疼,於是我們只好歌頌他們,給予他們我們崇高的敬意。

《一生只為一事來》影評觀後感【5】

我不得不承認雖然這部電影不夠完美,但它確實打動我了,它把我拉回了90年代末的某個小鄉村,那時候我所在的小學只有3個老師,兩個60多歲還沒敢退休的老教師,還有一個沒有入編制的代課老師,一個老師教兩個年紀,在同一個教室,常常老師給另一個年級上課的時候,我們就上自習,我因此得以聽了別的年級的許多課,除此之外,教室甚至都不是固定的,我們的教室一直在變,從村裡的辦公處搬到別人剛蓋好的還沒來得及裝修的房子里,那個時候我們像是躲避計劃生育的超生游擊隊,那個時候我並沒覺得苦,我以為全天下的鄉村學校都是這樣,兩個老老師嘴裡每天都會說馬上會調新老師過來,可是從來沒有出現過新老師,終於有一天,真的來了兩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其中一個穿著當時很流行的牛仔喇叭褲,搭配干凈整潔的藍白條紋襯衫,笑起來有兩顆虎牙,身高180以上,那個時候,這樣的形象我們以為只有電視上才能看到,這個老師後來教了我們,他來了以後我們班除了班長和副班長之外,還多了各科課代表,宣傳委員,文藝委員,體育委員,各個職位不再是老師直接任命而是通過選舉,之後我們每天還會有早操,每周還會有音樂課體育課美術課,甚至,過節還有晚會,這些我們都以為只有城裡才有,我們感激遇到了這樣一個老師,告訴我們外面的世界,告訴我們外面的世界真的跟我們不一樣,它是有多精彩,我們每個同學都愛戴著這位老師,哪怕是之前調皮搗蛋的學生,我難以形容我們對他的感情,我在想大概這種感情就像狗狗對人的感情一樣,信任,愛戴,離不開,他給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在那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90年代,可是不到一年,在我們五年級的最後一個學期,有一天這個老師沒有來上課,老教師騙我們說他請假了,可是等了幾周他還是沒有來,最後老師告訴我們,這個老師托關系調走了,當時我覺得那個指引我們走向更好世界的人他走了,我當時對他有過諸多的抱怨,甚至想有一天見到他一定要當面質問他為什麼拋棄了一群這么愛戴他的孩子,一群等著他指引去往外面世界的孩子,多年後,我大學畢業了,我們班也成為了我們那個落後鄉村唯一一屆考上了10個大學生的一屆,在此之前,一個大學生都沒有,我現在想想,他做到了他該做的,告訴我們外面世界的精彩,雖然他沒有像支老師那樣一輩子呆在了深山裡,我沒資格要求他也一樣偉大,現在的我,尊重並支持他當初的選擇,像長大的大山想讓支老師離開一樣

回歸電影本身,雖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電影的多處地方都很打動人,扮演大山的小演員非常靈動,還有揮舞著棍子為妹妹抱不平的羅初九,都非常打動我,電影的色調我也很喜歡,場景布置的也很美,唯一的就是大山這個角色換了三個人演,有些回不過神,總之,於我而言,好片子跟技巧無關,只要它打動了我,並讓我有所思有所想,它便是一部好片子

③ 求 《喜劇之王》的影評!

首先,從人物的角度分析,它對於小人物那種卑微而又渴望獲得尊重的心理的把握是非常的准確的,從它設定的男女主角身上可以看得出:
尹天仇。這個人物毫無疑問也是個小人物,但與星爺以往塑造的人物又有所不同。星爺以往塑造的人物身上多多少少會有小人物市儈、好色、貪婪的缺點,而星爺以往塑造的角色中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誇張,甚至有點神經質的人物性格在這個角色身上也比較少看到。這個人物突出的一個性格特徵就是執著、單純和善良。例如,他僅僅只是一個臨時演員,卻總是報著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對於出演機會一次一次的爭取,一次一次的失敗,甚至一次一次的被人羞辱,最後他仍然堅持他那句:「其實,我是一個演員。」他單純,其實單純與執著總是相伴的,復雜的人必定會有很多的思考,也自然會有很多的顧慮。想想看,現在許多嚮往演藝道路的年輕人,有多少是僅僅因為熱愛表演呢,如今考中戲、上戲、北影的人遠遠比過去要多,除了物質條件的提高給予考生們的支持外,另外的一份動力就是來源於鋪天蓋地的娛樂資訊中大家可以看到的明星們的那份風光與榮耀,以及成為明星所能獲得的經濟利益的誘惑,所以,如今想成為明星的比想成為演員的多。而尹天仇,還記得那兩場戲嗎,他第二次去找那個副導演Sunny哥,說演什麼都行,不要錢也行,只要有個便當;另一場,娟姐告訴他讓他作男主角,問他有沒有什麼問題,他說:「是不是每天都有便當可以吃?」多麼單純的想法,多麼執著的信念:只要有一口飯吃,就要為自己的理想堅持到底。關於他的善良,劇中的表現也許不是很多,有這樣一個情節,那位洪爺的手下被尹天仇踩了幾腳,洪爺帶著他去找一位老太太要錢,老太太僅有的一百塊被他拿走,看到這一切的尹天仇走了過去,扔了一百塊在地上,還說,老太太你錢掉了。這一細節可以看出,這個人物身上的善良。這樣看來,尹天仇這個人物身上確實有許多優點,但他仍然是一個小人物,他仍然卑微。他熱愛表演,卻始終沒有機會,他生活潦倒,想拿個便當卻也被吳孟達(抱歉,不記得他在裡面演的那個人叫什麼名字)扔給了狗。而他仍然渴望獲得尊重,最明顯的一場戲,就是他第一次和柳飄飄見面時,對方不斷的叫他「死跑龍套的」,他卻笑著、似乎不經意的強調著:「其實,我是一個演員。」在多次遭飄飄嘲笑後,他也有他的情緒,他說了一句:「其實你們出來賣的,如果懂得尊重別人一下,那別人……」當然,這句話沒說完,就被飄飄打斷了。其實小人物就是這樣,他們渴望獲得別人的尊重,在自尊受到傷害時,他們往往會選擇以傷害別人的方式來尋求心態上的平衡。這句「出來賣的」,就是對飄飄的「死跑龍套的」的回應。當然,尹天仇始終是善良的,當飄飄憤怒的站起來說:「你說什麼?」時,他立刻說:「對不起。」
記得王家衛的《東邪西毒》里張國榮所扮演的西毒有這樣一段開場白:「很多年以後,我在江湖上有個綽號,叫做西毒。其實,每個人都可以變得很毒,只要你嘗試過什麼叫做嫉妒。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我只是不希望看到別人比我更開心。」人格的扭曲,便是由此開始。當然,王家衛的電影大多描繪的是人性中比較陰暗的一面。《喜劇之王》中的柳飄飄便有這樣的心態。她是個妓女,可以說是社會最底層的人物。她們卑微、輕賤。飄飄之所以不斷叫尹天仇「死跑龍套的」,正是因為她自己卑微,就不希望看到別人比她高尚。什麼研究表演藝術,什麼教人家演戲,不就是個「死跑龍套的」嗎,憑什麼要我們把你當老師一樣尊重。她自己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不止是得不到尊重,妓女是沒有人把她們當人看的,因此她同樣以傷害別人的方式來尋求心態上的平衡。然而,就是這一點,體現了她與其他妓女的不同。記得魯迅先生的《故鄉》,裡面有這樣三個人物:我、潤土和楊二嫂。我,辛苦輾轉;潤土,辛苦麻木;楊二嫂,辛苦恣情。如果說,尹天仇是辛苦輾轉的人,那些妓女就是辛苦麻木,飄飄,當然並不是辛苦恣情。辛苦恣情的人必然也麻木,而飄飄則是一個還沒有麻木的人。因此,當尹天仇說出那句「出來賣的」時,飄飄憤怒了,其他的妓女卻沒有,甚至有一個妓女還拉住憤怒的飄飄說道:「別這樣,我們本來就是嘛。」不錯,飄飄不甘心,她並不願意作一輩子妓女,她仍然渴望尊重,嚮往愛情。而太多的苦難使她扭曲。在終於找到一份真愛時,她仍有她的惶恐。因此,在尹天仇說:「我養你啊。」時,她拒絕了:「你還是先顧好你自己吧。」但是她感動了。終於,為了這份真情,被打得遍體鱗傷的她仍然說著:「不行。」寧死都不願意再去做妓女接客。當她再次來找尹天仇時,她仍然沒有馬上說出她來的目的,那句:「喂,你上次說你要養我是不是真的?」是她股足了多大的勇氣才開的口。最後一場戲中,尹天仇晚歸,飄飄一連串的罵中,同樣體現著她的卑微與惶恐。「你上哪去了,這么晚才回來,煮不煮你的飯呀!怎麼穿成這樣,你不是演主角的嘛,告訴你,不管你是主角還是跑龍套的都要養我一輩子的。」其實,她是惶恐,害怕又遭到拋棄,但她的言辭中似乎是在恐嚇,這便是飄飄的特點,飄飄的表達方式。
而她也真的很愛尹天仇,為他織了圍巾,坐在門口等他回家。後來她看見尹天仇領口上的血跡以為是唇膏印,說:「紅的,唇膏印?你出去鬼混?這次放過你,下次不許了。」其實,任何一個女人,在看到這種情況都要鬧得天翻地覆,可飄飄卻是「這次放過你,下次不許了。」同樣是因為她卑微,她不敢對對方要求太多,畢竟她曾是一個妓女。而後來又加上一句:「干嗎,不服氣,打我啊?」同樣是飄飄的表達方式。她卑微,又不想讓人察覺。
關於這部戲的兩條主線——理想與愛情。
理想。尹天仇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演員,這也是星爺的理想。據說這部影片有傳記的性質。但凡傳記,往往會描寫一個成功人士從默默無聞到一鳴驚人,但這部影片僅僅只描述了默默無聞,結尾處更給人以狗尾續貂的感覺。但我不認為這是該片的敗筆。恰恰相反,正是這樣的一個結尾才成就了本片的偉大。成功的光輝每個人都看得到,但奮斗的歷程卻有幾人知曉。人生往往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選擇才有這樣的結局,沒有人可以看著結局做出選擇。如果今天的星爺不是星爺,而仍然是這個尹天仇,他會不會堅持下去?又或者說,當年的星爺難道是預見到自己會有今天才堅持下來的嗎?我最崇拜的人物是國父孫中山,盡管我生活在內地,從小受毛主席是救世主的熏陶,但我最敬仰的人仍然是我們的國父。我敬仰他,不是因為他的歷史功績,要說到功績,以我所受的教育而言,誰能比得上毛澤東、鄧小平?我敬仰他,正是因為他教會了我什麼叫做理想,什麼叫做執著。按照孫先生當年的理想來看,中國走到現在,他的理想其實都沒能實現。換句話說,他到死也沒能成功。但是,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是達到了目標才叫做成功嗎?還是那個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過程呢?《喜劇之王》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過程。這樣一個過程,如孫先生的奮斗歷程一樣,震撼我心。如今已經少有講述理想與奮斗的故事,印象之中也只有那麼一部《灌籃高手》。
愛情。《大話西遊》中的愛情確實震撼而經典,但它畢竟是空中樓閣。而《喜劇之王》講述的卻是一份可以讓你認為真的會發生的愛情。而這份愛情的偉大之處在於它的純潔。尹天仇的單純築就了這份純潔,飄飄那未泯滅的對人生的希望築就了這份純潔。還記得當尹天仇終於有機會做男主角時,被打得遍體鱗傷的飄飄來了,她對著遠去的轎車喊到:「喂,你上次說你要養我是不是真的?」尹天仇是怎麼回答的:「是啊。」飄飄:「你不會騙我吧?」尹天仇:「當然不會了,正等著你呢。」其實每個人都清楚,尹天仇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機會?而他的那句「是啊」將斷送他的前程。可他卻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之後還興致勃勃的去找娟姐。事實上,他根本想都沒想過,這些社會中存在的一些現象。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尹天仇單純的只知道這條正道,也只認定這條正道,想都沒想過別的渠道。而飄飄呢,她跟著尹天仇,難道真的只是希望有個人可以養她,老實說,作妓女一定比跟著這個「死跑龍套的」生活要寬裕。可她要的正是這份尊重與這份真情。還記得那句「不管你是主角還是跑龍套的都要養我一輩子的」,飄飄不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女人,她跟著尹天仇,不論他是功成名就,還是一文不名,她都會跟著他。這份愛情是純潔,這份愛情也是難能可貴。還記得在飄飄和尹天仇過完夜的那天早上,尹天讎問洪爺外面的小姐過夜是什麼價位,然後將自己所有的積蓄都給了飄飄。他為什麼會這么做,源自於他小人物的卑微。一個連吃飯都有問題的人,憑什麼相信自己能擁有愛情。而飄飄在看到那些錢時的反應是:「謝了,老闆。」多麼自暴自棄的話。而前一刻,坐在窗檯上的飄飄,不施脂粉,是那般的純凈與美好。直到這一刻她才又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妓女,又憑什麼去擁有一份愛情。愛情,在這些小人物眼裡,是那麼高尚和遙不可及。我看到《喜劇之王》時正是《流星花園》熱播的時候,奇怪的是,我看了那部戲,除了覺得那幾個男孩子張的還不錯,並沒有感受到這部戲所要表達的主題——愛情。他們都太富裕,愛情於他們而言,是茶餘飯後需要去考慮的問題;他們又太有社會地位,有權利去講高尚,當然也有權利去擁有高尚的愛情。而柳飄飄與尹天仇呢,以他們的生活狀況和社會地位而言,還能相信愛情,是不是很難能可貴呢?想想看,一個擁有金山的人,願意與你分享他的金山,比起一個只剩下一個饅頭卻還願意分一半給你哪一個更令你感動。至少對於我來說是後者。所以童話故事中,我向來不喜歡《灰姑娘》,而惟獨鍾情《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常常在想,王子為什麼要娶灰姑娘,而不幫助一下賣火柴的小女孩呢。很高興,尹天仇和柳飄飄最終突破樊籬,突破自己,股起勇氣說:「我養你啊?」股起勇氣問:「你上次說你要養我是不是真的?」這份愛情真的很偉大。
關於這部戲的兩個關鍵詞彙——卑微與偉大。
「屎,我是一灘屎。命比蟻便宜,你坐賓士,我挖鼻屎,自知死也再難移。」當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真的很心酸,尤其是那句「自知死也再難移」,全世界有那麼多人,成功的、偉大的有幾個?人的一生又那麼短暫,有些人到死都只是一灘屎。有一部電視連續劇,叫做《難兄難弟》,感覺裡面的李奇、謝源,有點象生活中的星爺和梁朝偉。當然,星爺沒有李奇那麼倒霉。在我們這,《難兄難弟》只放了20集,據說後面,聲名狼籍、前途盡毀的李奇成了計程車司機。還記得《烈火雄心》李的司徒拔,就因為他爸爸不會寫出類拔萃的萃字,他就只叫了個司徒拔,而他的人生也是一樣,始終在「拔」,卻永遠不曾「萃」過,他到死也沒有拼清楚success。他們的一生是如此的卑微。尹天仇就是如此。可他又是偉大的,他對於理想的堅持與執著,對於愛情的純潔與珍惜,成就了他的偉大。偉大不因你所從事的事業而有分別,孫中山偉大,尹天仇一樣偉大,每一個堅持自己的理想不懈奮斗的人都很偉大,每一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堅持正道實現理想的人同樣偉大。
我之所以說《喜劇之王》是星爺最好的作品,因為它賦予的意義更多,它是一部值得回味和讓人有所收獲的影片。

④ 美麗心靈 影評

眼淚和耀目的光芒伴隨著他們,他們覺得這一切都來的心安理得。而荒謬的是,這部由Ron Howard導演,由Akiva Goldsman編劇的影片,其中生發出的看似純真的情感卻幾乎全是虛造的。

首先,將要嫁給納什的麻省理工的學生Alicia Larde (Jennifer Connelly飾)愉悅的跑進nash的辦公室,揮舞著手中的稿紙,她剛剛證明出了一個極端變態的假設。她的導師同時也是未來的丈夫把目光從剛喝過的紙咖啡杯挪開,瞥了一眼Alicia的證明,「很精妙,但是錯了。」他說,給出的評判挺符合一個「美麗的心靈」。

讓我們退後了看,從錯誤到精妙。納什先生今年73歲,這個尷尬而天賦異稟的人擁有他們這代人中最出眾的數學才能。他三十齣頭的時候一場精神疾病極大的打擊了他的創造能力,而他曾經在博弈論、量子力學、數論等諸多領域有著傑出的成就。經過三十多年的與精神分裂症的抗爭,他好象是得到了上帝奇跡般的寬恕,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紀念獎,以表彰他在40年代末於普林斯頓大學所作出的經濟學成就。

總體上看,納什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剛好符合電影所渴望敘事結構:光彩照人的生活慘遭不幸最終又依靠頑強的精神獲得了勝利。但是,就像Nasar小姐在之前為《紐約時報》做的經濟學報告中所說的那樣,細看他的生活,其中夾雜著諸多迷人或者糟糕的故事。在數學這個具有古怪名聲的行業中,納什先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質數。他反社會的暴躁脾氣以及他那些殘忍而危險的侮辱和惡作劇在他的同事中可算得上是臭名遠揚了。

他同alicia結婚之前,他們有了一個叫John的孩子。同時,他還是另外一個也叫John的孩子的父親,這是他同一個叫 Eleanor Stiers的女子生下的,納什後來離棄了他們。他與許多男性有著強烈而明顯的性關系,他甚至因為在加州聖莫妮卡(Santa Monica)的男衛生間中要求與人發生性關系而被捕,並且因此丟掉了他在研究與發展公司(RAND)的職務。當他的病症越來越嚴重、行為越來越無法忍受的時候,alicia與他離婚了(他們於去年6月復婚)。

上述這些我們在電影中都看不到。更糟的卻是那些被粉飾的學術和政治經歷把他的天才和瘋狂一起塑造成了一座豐碑。電影《美麗心靈》開始於一個虛構的 Helinger 教授(Judd Hirsch飾)的演講,演講上說美國的數學家在抵禦納粹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要把注意力轉向抵抗蘇聯共產主義。

這一場景以及接下來的故事將冷戰時期疑神疑鬼的學術界過分的簡單化了。當時,許多的數學家和科學家同情支持社會主義,這也包括納什離開普林斯頓之後去任教的麻省理工(而不是象電影中所說他之後在領導一項有關防禦的機密研究),當然更多的人對社會主義表示懷疑(這包括後面提到的 Robert Oppenheimer)。而nash不在其中,他被Howard導演和Goldsman先生描繪成了一個無畏的冷血戰士。即使在國防部的智囊團——研究與發展公司(RAND),他也更樂於進行純理論的研究而非實際應用,1960年他甚至嘗試著放棄自己的美國國籍並建立一個世界政府。

顯然,所有的這些對於觀眾來說都太難以承受了,任何會減少觀眾同情心的真實事件均被塗抹掉,留下了一個害羞而可愛的天才形象。當然,任何一個源自傳記的電影都會將原著修改、粉飾、強調或者壓縮,但是《美麗心靈》走得更遠,變成了同《肯尼迪》(J.F.K.)或者《阿甘正傳》一樣的歷史修正主義影片,並另人沮喪的表現出了對觀眾智慧的低估。

電影所聲稱的真實到底有多少是歷史的本來面貌?對於這個問題,寫電影的人比拍電影的人更感興趣。不過無論如何,這都沒有難倒Howard先生。但是,如果沒有以上這些令人窒息的異議,或者不相信這些事情,甚至無知的反駁說這只是一部電影,那麼這部電影就值得用它自己的語言作評判。也許,借用一下數學符號上的規矩,這部電影可以叫做《納什質數》或者乾脆叫Nashi(i代表虛數)。這個納什的故事沒有喪失它的美麗。

一方面,Connelly小姐在劇中是一個敏銳而活潑的角色,她最初是一個數學愛好者之後又成為了這個不安而難處的男人的妻子。而其他的演員,包括Ed Harris演的聯邦特工、Christopher Plummer 飾演的精神病醫生、Paul Bettany演的英國紈絝子弟、 Josh Lucas演的喜歡數學的校運動員等,都在努力不讓自己在戲中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Roger Deakins用其優雅的電影手法,將戰後的普林斯頓大學變成了一個甜蜜的世外桃源。

但是,羅素克勞能夠堅持,他拒絕了每一個能把角色演的過火的機會。太多用來賣弄的機會反而不能很好的表現一個天才或者一個瘋子,即使像達斯汀-霍夫曼 (''雨人'') 和傑弗里-拉什(''Shine'')這樣有天賦的演員也很難辦到。

羅素克勞用他過人的專注精神,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幾乎完全生活在自己內心世界中的人,他對人物心靈的戲劇化展現處理的旁若無人:一個模糊的微笑掛在納什的嘴邊,演講時聲音輕微而吞吞吐吐,帶有南方音韻的口吻(納什正在西弗吉尼亞長大)。隨著羅素克勞的表演,你不會認為這是演員有意為之,反而會認為這是對人物性格的深入吸收後自然生發出來的。

對於怎麼把觀眾帶入納什的內心世界,Howard導演帶來了一個就像它本身一樣簡單而聰明的想法。當問到納什為什麼會相信那些導致他疾病的幻想時,納什說,「那些想法出現在我頭腦中的方式和數學的一樣」。比起評論Howard導演編造的巧妙驚喜,我更願意認為他是找到了一個操作性強的電影的方式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他還找到了一些娛樂的方式來表達約翰納什的數學方面的見解:讓納什贏得諾貝爾獎的理論就在學生酒吧挑選女友的策略中表現了出來。)

納什的幻覺一天天變得真實,精神分裂症不會像它所帶來的痛苦那樣宣告自己的到來。Howard先生在沒有任何預示的情況下,慢慢帶領我們進入納什地獄般的生活中,這個角色的表現似乎至少已經接近現實生活中納什先生的描述。納什在他1994年發表的自傳中寫到,「我開始理性的避免一些幻覺的影響,其中有些幻覺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環境中的一部分。」

就像現實生活中一樣,電影中的納什對於瑣碎的事情沒有耐心,更樂於研究「統治力量」。《美麗心靈》中的統治力量是一種熟悉而不令人很反感的傷感的類型。這部電影實在並且也應該被理性的拒絕掉,但是你並不會完全從你的心裡排斥它。

⑤ 怎麼樣寫影評啊看完很有感受,但不知道怎麼寫

我覺得就寫些故事的要點和你看了以後的感受就可以了

一)思想評論:

1.評主題。力求有獨到見解,深入挖掘。《秋收起義》一片多數文章都認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義歷史,成功地刻畫了毛澤東的形象,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為中國革命找到了斗爭方向。而我根據列寧關於領袖的論述和中央關於毛澤東思想的界定中認識到,影片反映了毛澤東作為一個傑出的革命領袖在斗爭中成長的歷程,也揭示了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原因與過程,從這一新的視角展開評論(見《銀海珠光》)。

2.評現實意義。也與主題有關,但更側重於現實作用,現實題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對你說》的評論重在黨員幹部的廉政愛民方面,評《離開雷鋒的日子》的《大寫的人》重在新時期學雷鋒的積極意義。歷史影片的評論也要觀照現實。

3.寫觀後感。要聯系現實,融進自我,或是褒揚先進,批語落後,針貶時弊;或是進行自我觀照,尋找差距,激勵鞭策。中小學生的影評文章多屬此類。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寫成「故事簡介+自我對照」,二是要緊扣影片,而不是從影片中抽出一個話題,離開對影片的評論。如評《甲午風雲》的《透過甲午的硝煙》不是泛泛而談「落後挨打」,而是扣緊影片中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內容,聯系歷史事實,結合世界著名海戰,對比聯想,針對當前社會不良風氣發出呼籲。評《南京大屠殺》的評論《城的斷想》圍繞「城」字做文章,從「屠城」、「紙城」、「不設防的城」、「鋼鐵長城」和「國防之城」,扣得緊、放得開、收得攏。

(二)人物評論。

這是較為普遍的評論樣式,可分為單一人物評論、同一類人物評論、不同人物的對比評論。收錄在《銀海珠光》中的評《背起爸爸上學》的4篇人物評論各有特色。《細節描寫與宏偉意象》展開了毛澤東與蔣介石的對比評論。《在炮火中升騰的雪蓮》對《紅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個性特點,作出由表及裡、逐層深化的評析。在人物評論寫作中,最好力求不僅評析人物形象的意義,而且要結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獨有的個性,如人物特有的行為、動作、理想、志趣、才幹,從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義,如評《炮兵少校》的《一團寂寞的火》改變了單純著眼於對英雄人物的熱情贊頌,而更多地溶進了新時期知識分子命運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學評論(樣式、風格、審美特性等)

1.藝術樣式評論。如《不庄不諧 笑從何來》結合喜劇樣式對影片《甲方乙方》展開評論;《屏幕涌動紀實潮》從紀錄片美學特色分析紀了優秀錄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紅河谷:動人心魄的視覺交響樂》就該片所具有的交響詩式的結構樣式進行評論。

2.藝術風格評論。如《充滿詩情的戰場寫意》通過影片《大轉折》中幾個主要戰斗場面的不同詩意內涵的分析,對該片以潑墨的方式抒發的濃郁的詩情,給人以震顫心弦的視聽感受。對於引起較大爭議的《紅色戀人》,《詩電影的意象美》從電影風格和創新的角度給予肯定。

3.審美特性評論。《對親情與人倫的呼喚》從當代悲劇審美特性入手,指出當代悲劇重在探索人類精神生活的復雜性,喚起人們對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棗親情與人倫的珍視。評《小鬼當家》的文章《「小鬼」為什麼逗人喜愛》結合兒童審美心理的分析。

(四)電影特性的評論。

這類評論寫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如對電影的語言、結構、修辭、懸念、音響、色彩、音樂、攝影、特技、表演、導演等方面的評論。試舉例如下:

1. 電影語言評論。《<紅高梁>――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起點和成功之路》。

2. 電影結構評論。《復合交融 巧織經緯棗<平津戰役>的結構藝術》。

3. 電影修辭評論。電影修辭包括多種手法,如對比、誇張、象徵、擬人等,如《<開天闢地>中的象徵手法賞析》。

4. 電影節奏評論。《滿懷深情的韻律美棗談電影<周恩來>的節奏藝術》

5. 電影懸念評論。《懸念迭設扣人心弦棗談美國片<碟中碟>的懸念技巧》

6、電影音響評論。《摹聲會音皆有情棗<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音響》

7. 電影色彩評論。《張藝謀為何偏愛紅色》《在「形式」中強化「意味」》。

8. 電影細節評論。《耐人尋味的「納銀密賬」》、《一串閃光的項鏈》。

9. 電影表演評論。《眼之魅》

10.電影音樂評論。

以上評論角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互滲透、兼容的。評論的視角可以是復合的,如評論人物,除了上述的評一個人,評一類人,或對立人物的對照分析,也可以就幾部影片或某一類影片中同類人物進行綜合分析,或對某種創作傾向進行評論。如《憂患意識與英雄主義》對美國影片普遍性的主題的分析;「新時期軍人銀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員為什麼不能長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為什麼走紅」等論題是綜合某類影片創作傾向選的。

電影評論的文體樣式可以多種多樣,一般以論文體為主,也可以用書信體、對活體、問答體、隨感錄。近年也有散文體,散文體多以抒發情感為主,輕靈活潑、文筆優美,但一般缺少嚴密的論證,較少邏輯力量,理論色彩較單薄,在影評百花園中應當允許各種文體樣式存在。

四、影評寫作要求

(一)緊扣「電影」與「評論」。

所評論的內容必須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從說明書和報刊故事中尋找。

要抓住電影藝術的特質,評論的對象有畫面感、運動感。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也能獲得對影片的大致了解,認同你的觀點。

要展開評論,明確中心,嚴密地進行說理與論證,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觀點而無論證。

(二)總體把握,細部突破。

首先對一部影片有正確的總體評價,在此基礎選擇一個較小的視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鑒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雲亦雲。

另一方面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樹林。力求寫出鞭辟入裡的專論,不要寫泛論、散論。目前各類報刊包括專業電影報刊為了搶時效,搞「炒作」,發表的大多是新聞記者根據編導散發的資料摘編的綜合評介,陷入「故事情節+主題思想+藝術特色+演員介紹+拍攝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側重於社會意義的評論要注意兼顧影片的藝術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銀幕形象進行說明與論證。有一學生寫《火燒圓明園》的影評,只是對這一歷史事件抒發感慨,全文與影片毫無關系,嚴格講這樣的文章不是影評。

側重於藝術價值的評論要把握藝術表現中體現的思想內涵。

要講究評論文章自身的藝術性。

(四)注重思辯、講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力求新穎、深刻,寧可是「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不要趨同,說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確觀點」。構思立意如同兵家謀略,「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耳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奇制勝。

注意評論語言的生動活潑、形象鮮明,注意句式長短得當、音韻和諧,既要有理論色彩,又要明白曉暢,讓理論文章給人語言美感與動情力量。

PS:

有很多人認為看電影就看電影唄,評什麼?論什麼?但事實上,在你寫影評的同時,也是讓自己回溯在這一個半小時中,你到底看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再爛的片,也是有辛苦培育的工作人員,他們又是用什麼眼光來看?沒人願意製造一部人人唾棄的大爛片,那麼大家口中的爛片是否有可取之處,是否製片.導演.演員們用著不同的想法來拍攝?

這些,當你開始用心寫影評時,你的思路會愈來愈清明,想的范圍愈來愈廣大
不但可以有比他人更多的體會,也能將你的體會帶給大家
在一篇又一篇的影評中,你將會發現自己的文筆進步了,看電影時能看到更多的細微末節,能感動到心靈的深處,那麼,你成功了

當然,沒人是一蹴可磯的(除了你本身是文學創作者外),當我自己回顧一開始寫的文章,也覺得自己的文筆生澀,眼光不夠深入,但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發現自己很自然的就長篇大論了起來,當然,現在依然不夠好

最好的一句話是----

「深刻的片面、偉大的偏見,創造性的誤解」

不是一定要中規中矩的寫影評,正面.反面.側面的見解都是很獨到
化簡為繁,化繁為簡,字字都是精采 。

閱讀全文

與人物紀傳的電影影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看待中國的科幻電影 瀏覽:214
30歲小女孩電影 瀏覽:324
在學眼中的女老師電影 瀏覽:428
香港民國時期電影大全 瀏覽:988
香港電影戀人 瀏覽:666
10月份最新上映電影外國 瀏覽:449
櫻唇電影怎麼看不了 瀏覽:233
電影尋龍訣演員表 瀏覽:650
伐木者恐怖電影中文字幕 瀏覽:129
句號演李會計的老電影 瀏覽:542
低俗的故事電影 瀏覽:45
如何把手機電影在電視上播放 瀏覽:659
北極熊和小女孩是什麼電影 瀏覽:65
15排電影院哪個位置好 瀏覽:5
哪裡可以觀看胭脂扣電影 瀏覽:938
國產動畫電影的評價是否應該多些包容 瀏覽:864
哪個電影軟體可以設置代理 瀏覽:516
10句外國電影經典台詞 瀏覽:573
四個小故事組成的香港電影 瀏覽:822
哪個微電影沒打車就去賓館 瀏覽: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