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與媒體研究學什麼
媒體和電影研究專業主要學習的是對經典或標志性的電影進行探索和理解,把電影作為研究樣本進行一系列的研究的內容。在這個前提下,其研究主題不一定要和電影學相關,也可以是語言學、社會學、藝術相關領域的研究,這個專業往往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文化背景與興趣,切開一個深入的主題,或者深入某個時代的電影進行電影技術層面的研究。
電影與媒體研究專業是傳統的人文學科,涉及到電影和媒體歷史、理論和美學的批判性研究。反映電影與媒體研究領域的混合性質,我們的十字鏈表課程涉及學校的各個部門,包括非洲研究、人類學、通信、東亞語言與文明、英語、美術、德語、歷史、藝術史、近東語言與文明、浪漫的語言,斯拉夫語言和文學和婦女研究。這個真正的跨學科課程將向學生介紹用於研究電影和媒體的廣泛方法,這與其他學科的交集使得電影和媒體研究成為雙專業的理想組成部分。
材料補充:
電影與媒體研究專業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從事:廣播電視或電影製作、動畫製作、娛樂游戲軟體製作、科教影視製作、中小學課件製作等工作,可以在電視台、製片廠和影視公司、網路媒體公司、互聯網公司、廣告公司上班。影視多媒體的應用領域涉足很廣泛,比如廣告、藝術、教育、娛樂、工程、醫葯、商業及科學研究行業都能用到影視多媒體技術。
② 研究電影應研究電影的哪方面,也就是如何研究電影研究性學習要,拜託了
研究電影的畫面吧。。。視聽語言課就是研究電影的 就是分析它的畫面。。。
③ 研究電影有哪些方面
電影的起源,種類都是從宏觀方面看的。你可以試試其他的角度,比如電影的特效,無聲與有聲電影。電影與電視,第一部電影,等等。畢竟是談電影,又不是寫電影說明文。你還可以想一下電影今後的發展走向,從內容到形式都可以。
④ 影視領域創作,哪些角度來解析影片,用戶喜歡,有什麼技巧
電影解讀的解讀現在到處都有一大堆,我也看了不少這樣的自媒體公眾號,有做的好的,也有做的不行的,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不成熟的見解。
1,從電影故事,敘事手法,鏡頭運用,劇情處理,角色性格,電影原聲,服裝道具,取景地點等方面解讀,以及自己更深層次的理解,最好不要和別人雷同
2,必須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幽默詼諧,風趣搞怪,內涵深情之類的
3,對電影彩蛋或是拍攝發生的故事以及番外篇的解讀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4,對導演及演員過往作品分析,和與要被解讀的電影發生的有趣故事。
。
影視圖文創作有很多的主題可以寫,關鍵是你想那個主題。而電影分用戶喜歡這部電影,才回去看你的圖文,一般都是要有獨立的見解比較吸引觀眾。
你可以寫影評,這個的好處就是有很多的素材可以寫,不管是新上映的電影,還是已經播出的舊電影,都是很好的題材。
用戶喜愛什麼題材,那你要分享你的粉絲年齡,比如30-40歲的大多喜歡港劇,香港電影所以你可以寫經典的港劇,幫助大家回憶經典。
一般可以電影的道具,化妝,服裝,特效等等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個是常用的手法。另外一種就是以幽默方式的吐槽電影,達到一種輕松愉快的效果。
比如《風雲1》和《風雲2》都有什麼亮點,或者都有哪些驚喜。再或者這兩部電影之間哪一部更值得看?
在比如,周星馳的電影中為何都有「跳舞」的元素?這些都是大家沒發現或者感興趣的。都是可以寫的。
再或者《流狼地球2》的開拍,地球就去哪裡?等等,你說感興趣的,大多都是讀者感興趣的,寫圖文一定要明確主題,別人好奇什麼,你就寫什麼就可以了。
其實不是長篇文章就越好,而是合適是最好的,把你所要說的主題表述清楚,控制在1000字以上是最好的。
圖文並茂,而且觀點清晰,給讀者很好的閱讀感受,寫完之後反復檢查,修改達到最佳效果,不要抄襲和搬運,後果嚴重!
標題是重中之重,住著看不看你的文章,標題就是門欄,看了你的標題有興趣才會點進來。很多的大咔寫的文章水平也不高,但是標題非常的吸引人,閱讀量非常的高。
有幾種方法,一種是數字模式,比如9.2分的某某電影,40億票房真的值得看嗎?
第二種是好奇疑問,比如《鬼吹燈》精絕女王的詛咒從哪來的?
第三種是 情感 式。心痛,這部電影中黃渤被戴綠帽,被無情拋棄。
等等都有很多標題方式,你要選擇電影中的某一個點,進行創作,非常有效。
以前我都是閱讀數個位,後來自己研究之後,推薦都是幾十萬的,非常有效。
大家好,我是 @隔壁村黃大爺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影視領域創作有哪些解析影片的角度?又有什麼技巧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不太同意前面幾位的觀點,好的影評不只是要記錄下自己的觀點感受,更需要對電影的內容和形式做更深的思考,否則你真的會錯過太多精彩的東西。
同時對好的電影還要從細節入手,一點一點去分析它的妙處,舉個例子,閃靈這部片子用了一種很厲害的手法。導演在電影中故意設置了很多穿幫鏡頭來表現旅館的詭異,比如小男孩騎車子的長鏡頭,他在沒有上樓的情況下,就從1樓直接騎到2樓,還有那個著名的不存在窗戶以及沒插電的電視機,導演用這些bug來告訴我們這個旅館是有問題的,它本身有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後來的禁閉島也用了這種方法來表現一種不現實感,而如果你忽略了這些,就像是讀書只讀出了作者的表層含義,而對於一些雙關語則置若罔聞。
最後再回到故事上看電影,不只是在故事中得到一種情懷體現,更是要對劇情作出深刻分析,這個故事深層含義是什麼?這個角色有什麼象徵意義,影片中的意向都有什麼意義,比如電影一念無明,看完之後就要思考為什麼電影里有那麼多的俯拍鏡頭。而看完電影八月,也要想曇花雙節棍在影片中的象徵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最後一段畫面變成彩色,這與導演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有什麼關系?你越想就會越覺得有趣,就會覺得電影真的是很精緻的,藝術觀影的過程固然有樂趣,但更大的樂趣永遠在觀影之後的思考和回味。
我覺得既然是喜歡一個事物,就不要總是以局外人的眼光來看待,他總要學內行人都看出點門道,如果影評只涉及主觀感受,那也就和觀後感沒區別了。
主題,人物,情節是 一部好的影片的重中之重,有深度的主題,給人以不同的意境和內涵,人物的塑造決定一部影片是否成功,情節的發展中,又交織著人物的喜怒哀樂,命運軌跡,甚至於電影中各種矛盾沖突。但同時,情節也分主要情節和次要情節這些情節有時平行有時相交,但最終都是意在表現電影的主旨。
技巧是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
下面想主要來介紹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手法是一種過程或技法,它選擇、剪輯、或者拼接電影中單獨的部分,使之構成一個有連續性的整體。
蒙太奇句型
1.前進式句型:遠——全——中——近——特 2.後退式句型:特——近——中——全——遠 3.復合敘事蒙太奇(插入式):順序式+插入式4.呼應式(連貫式):前一個「呼」+後一個「應」 5.過渡式:兩個鏡頭(段落)之間有過渡點(過度鏡頭) 6.倒敘式 如影片《即日起程》開始鏡頭即是倒敘式等等
事實上文學也好戲劇音樂美術等等這些各類藝術門類無一不蒙太奇的重要與,只不過相對而言電影所使用的材料更加的豐富結構更靈活。手法與技巧的發展完善是由美國導演格里菲斯來完成,我知道在觀影的時候您是否會有站一種懷疑的體驗,的主人公面臨比如手握倒計時的定時炸彈,目前一線的誰拿遇險。學者和困境的時候,例如一邊是十九八七的倒計時一邊呢是紅黃藍縣的選擇的遲疑,主人公常常能在最後一剎那和血和就,這些會讓我們的觀眾腎上腺飆升的緊張。當然更重要蒙太奇重現了觀眾在現實環境當中感知客觀事物的內心過程,不方便了為開啟不僅按照觀察事物的習慣順序來組合進口他還有另外一種形態也就是把各種。那你配合和對比從而產生更深一層的一頭,毀銷骨才能走得兩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實驗是所謂的創造性地理學,也就是把不同時空的動作片段有邏輯的連接在一起。
如果是在自媒體上迎合受眾,那就好辦了,風趣幽默,把電影劇情講清楚就好,挑電影要挑一些有特點的電影
影視領域創作解析全套!
影視領域創作一直是一些自媒體人的追捧對象,運用一部成功的影視作品通過自己的剪輯修改,就可以拿上屏幕供大家欣賞,只要你夠努力,做出特點,收益粉絲不會少!
分解說和不解說兩種創作方式!簡單的片段剪輯加時下最火的背景音樂!這是比較簡單,但是作品質量比較低,往往需要發布很多才會湊巧有那麼一個上熱門。
有兩點需要注意
1、端正態度 2、知識儲備
關於端正態度,堅決不能有影視領域創作門檻低的思想。
隨便推薦幾部電影,復述一遍劇情就是圖文作者?
胡亂剪輯幾個片段,加上片頭片尾就是視頻作者?
大錯特錯!這樣的作品沒有靈魂,意義不大。
關於知識儲備,說通俗些就是大量閱片。
因為大部分創作者不是影視專業的科班出身,沒有經過系統的理論學習,所以只有通過後天的電影儲備來「無師自通」。
當然,所謂無師自通,並不是說達到多麼高深的造詣,而是於無形中學會有的放矢。
對影評類的圖文作者來說,廣泛涉獵各種題材的影片能夠大大提高解讀電影的能力。
比如電影的架構,幾條人物線和幾個故事板塊。
比如電影的套路,沖突的不斷堆積和高潮的最終爆發。
比如電影的技巧,鏡頭運用和畫面處理。
對於解說類的視頻作者來說,閱片無數的最大好處是能夠鍛煉提取劇情精華的能力。
比如哪些人物是可以放棄的,哪些段落是可以舍棄的。
比如繁雜的線索是怎樣整理的,打亂的情節是如何捋順的。
電影評論的七個指導
一篇高質量的影評文章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以下七個指導意見供大家參考。
1.內容稀缺、角度新穎
一部電影由多個元素構成,導演、演員、編劇、鏡頭、台詞、幕後等等,挑選一個自己擅長的方向深入挖掘,要好過面面俱到,泛泛而談。切忌做表面文章和口水文章,切記要另闢蹊徑和與眾不同。
2.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作者看過一些影評,長篇累牘都是生硬晦澀的專業詞彙和理論知識,乍看感覺高大上,實際閱讀量卻慘不忍睹。
為什麼?是因為文章寫的不夠干貨嗎?
並不是!而是因為自媒體的用戶群體是普羅大眾,大眾不關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了什麼!專業性和易讀性,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但孰輕孰重要心裡有數,寓教於樂才是王道。
3.邏輯自洽、結構清晰
這一點涉及文章的具體寫作技巧,簡單來說就是上下文的關聯性要強,切不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天南海北想到哪寫到哪。
作者想說,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勤於動筆,善於思考,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寫文章這事兒——無他,但手熟爾。
4.論據要硬、引源可靠
文章中多引用一些經過考證的數據和與主題相呼應的案例,使論據具有公信力和權威性。由此可見,影評絕不是張口就來,前期的准備工作尤為重要。
5.分析深入、觀點可行
文章中提出的觀點須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得出的個人見解,要具有實際意義,不能信口開河,更不能胡編亂造。
6.不偏不倚、公正客觀
大家在寫影評時往往會帶入強烈的感情色彩,過度渲染個人情緒。
但是,一味的吹捧和貶低影片會讓文章失去讀者的共鳴。
一篇合格的影評要做到就事論事,保持中立。這一點需要格外注意!
7.積極向上、人文關懷
影評的最後,一定要回歸現實。
把電影的啟迪通過文字傳達給讀者,傳播正能量。
影視領域創作,作為一個觀眾的角度來講,我自己有幾點看法。
1.《無雙》我在觀看前半段覺得這部片子真的平淡無奇,只知道畫家是個心狠手辣的人?但最後的反轉簡直太驚艷了,讓人拍手稱贊,可能大家覺得畫家就是李問,可結尾又給大家留下了伏筆。
2.
《利刃出鞘》拍案叫絕,很多情節的讓人峰迴路轉,彩蛋不短,一步一步推理把觀眾帶入劇情,本以為一場普通的自殺案,確實一場謀殺案,本片也反應了 社會 上層富豪的生活有多現實。
3.影視創作貼近生活,給人以警示,感動身邊,帶來正能量的,應該是初衷!
一.針對爛片的吐槽型
其實這種並不算是標準的影評,但是他能煽動觀眾的情緒,帶動觀眾的參與,有一些觀眾,他自己想要吐槽,他但是不知從哪裡開始吐槽,然後你去寫這個影評吐槽,就替他過了這個嘴癮,並且在你吐槽的這個影評中,會有很多人支持,或者有人反對,然後這就會有人加入進來一起討論,這會增加你的點擊量和評論,但其實這個方法並不是非常的好,它只能作為前期的過度和增加粉絲的作用,因為後期還是需要文章的優質才能夠把粉絲留下,這樣得來的粉絲,他的粘合度不高,容易流失。說個比較簡單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這部劇就議論挺大的,就和影迷之間的討論,影迷覺得劇情邏輯不行,而粉絲覺得偶像最好。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沖突點,一些影視中哪些地方值得吐槽?好,你再去吐槽,要有理有據,也不能瞎吐槽,帶著情緒化去寫。
二.開腦洞類型
首先你要對你要寫的東西比較熟悉,然後就會有一些腦洞,你可以去想,比如最近比較火的網劇,《傳聞中的陳芊芊》這部劇不就有很多腦洞大開的問題,你可以寫嗎?例如你可以寫芊芊如果回不來了怎麼辦?也可以寫韓爍沒有穿越過來了怎麼辦?也可以寫他們一起過來了,又怎麼辦?一部網劇就有很多個方面可以讓你開腦洞可以寫的東西。這個方法的話是需要你想像力豐富,勸你一定要對自己說,寫的東西很熟悉,有細節的依據,也不能憑空寫。然後他還需要你長期積累的素材夠多,腦洞足夠大。
三.盤點劇情+聯合生活+自我感受。
這類的電影需要通過影片的大概概括把內容講解完,再結合生活中的事情把它給連接起來,由此你可以寫出你看完以後的感受,然後來引發讀者的共鳴感。這類的影評你是需要去看電影的過程中,你要隨時注意截圖,注意找你需要的那個點。舉個例子,《我們天上見》部片子就有很多個點,你可以去寫,祖孫倆之間的親情,文革時代人們的無知,還有上山下鄉對老一輩的影響,這些棋子只要你找對了點還是蠻吸引人的。
總結:以上三點都是通過大量的學習和總結出來的,比較容易寫的。
1 .是否讓觀眾感覺不到剪輯的存在
2 .是否感染了觀眾的感情,即使經過多年,也會記住幾個場景的「泰坦尼克號」「沒有道路」
3 .試著讓觀眾感興趣。 觀眾能否完全置身於屏幕世界
4 .能否通過時空交錯讓觀眾感受到電影藝術的魅力
5 .能否使觀眾緊張放鬆,最後離開快樂的電影院學習電影,最好的剪輯就是這部電影 想看看別人,抓住別人的壞夾子,尷尬,尷尬,困惑觀眾,想休息一會兒再看,心情不能放鬆。 如果你在學電影,剪輯1 .是否平滑,是否符合無縫剪輯法則,是否有強調段落,是否有蒙太奇的表現,是否有情緒表現段落,是否感動,時間和空間的轉換是否平滑,是否懶散
建議你從三點開始。 如何拉動,看具體的電影,我總是通過分析故事的邏輯,來看編輯是以怎樣的切入點開始這個故事的。 分析第二故事的高潮部分,看編輯如何積累和釋放感情的第三有趣段落,有時也分析過渡和剪輯風格。
當然,這種情況的第二個問題是,覺得有些情況有可能在上映電影,為了表演某種氣氛,感覺很多時間會到來,很快就會收到。 例如,在以前的紅色經典電影中,大篇文章用來演繹勇敢的紅軍,結果過去了,相反,觀眾厭倦了,撒謊了,懶散了。 第二場景的意思重復了。
例如,我們總是表示一個人很有錢。 我們這個人很有錢,他很任性,他很大……那邋遢的表現,他很有錢,他很有錢……你把場景變成文字表現出來容易發現問題。 當然,需要有意識地看具體情況的第三個記述很吵。 比如「以前有山,山上有寺廟,寺廟里有僧侶」,簡潔的表現就是山,和尚。 許多東西可以在畫外表現,細節表現,聲音表現是編輯有意把一切搬到桌子上描繪,那部電影又懶又臭又長。 第四多餘的信息,剪輯不像魔術師那樣操縱人,像調教師那樣玩弄猴子
⑤ 本科非電影專業,想考電影及相關方面的研究生,要如何做
引言:當許多人高考之後,會選擇一些專業,有的人會選擇一些電影專業,當你是本科電影專業畢業之後想繼續提升學歷去讀研。這個想法是非常好的,因為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優秀的高學歷人才。當你本科是非電影專業,想考電影方面的研究生需要該怎麼做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所以這個時候你想通過考研轉專業,而且想上電影方面的研究生學校就需要更加的努力了。首先你要把自己的英語和政治學好,而且要過分數線,過分數線之後才能選擇學校和專業,並且只可以考一個學校一個專業,所以這個時候需要自己慎重考慮。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據專業考察的內容從而進行行。專業方面的學習,所以在課余時間一定要對這個專業有所了解,將其掌握才能有希望考入電影方面的大學。
⑥ 什麼是電影研究
電影研究產生大量類型研究,檢驗它們的主題、形式特徵、地位等。
對於電影製作者而言,類型框架提供了一個生產決策的樣板,類型的相對穩定推動了片廠生產的標准化。"類型熟悉度"能夠減輕拍片的風險性,考察世紀之交十年(1991—2000)間發行的好萊塢電影我們會發現:熟悉度越高的類型電影(如劇情片和喜劇片),明星力量與批評家的評論效應對於票房的影響就越小;相反,熟悉度越低的類型電影(如科幻片和外語片),越強的明星力量與越正面的評論對於票房的影響就越積極。
同時,基於文化產品的快速廢棄,為了確保重復消費,類型需要革新。因此在一個"消費者需要熟悉度來理解他們所看但是又需要享受新奇"的電影工業中,類型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令人詫異的是,這些年來缺乏好萊塢電影類型趨勢的分析。
電影研究產生了大量類型研究,檢驗它們的主題、形式特徵、地位等的演變,但是沒有提供一種對電影類型的頻率與流行度的短期及長期趨勢的統計學概覽。電影工業內部對於類型趨勢的經濟學研究也是極少的,盡管許多國家電影局對類型與票房收入都做了數據收集。
關於當代好萊塢電影製作的兩項研究,曾經分析了1967—2006年四十年間美國票房前二十名的不同類型的出現頻率。研究發現:最常出現的五種類型是動作、冒險、喜劇、驚悚和劇情片。但是在研究時段以外,劇情片從1967—1971年間出現頻率最高的類型衰落為2002—2004年間出現頻率最低的類型;西部片、戰爭片、音樂片、浪漫喜劇的出現頻率也在下降;與此同時,科幻片與動畫片廣為流行。
本研究在票房趨勢上將著重參考的一項研究,是尼克·雷德芬引入統計學分析的《美國電影票房的類型趨勢(1991—2010)》,對二十年間每年美國票房收入前五十名所做的樣本分析,這是目前類型研究中非常匱乏的一種實證研究。聚焦在不同類型出現的頻率及排名、不同類型的票房收入與發行模式以及好萊塢大片廠的發行規律等。旨在考察新世紀美國最賣座影片的類型趨勢,類型如何塑造了美國電影市場,尤其是不同類型問鼎票房榜的頻率;通過考察票房排名的趨勢,來確定特定類型上升或下降的模式。
5. 喜劇片在票房前五十名中的數量有小幅回落,在票房前二十五名中的比例也持續保持在50%以下,但是在票房前十名中的比例急劇下降,從14%降至7%。因此,進入票房前十名的喜劇片比例也減半,在2005—2010年六年間這一下降趨勢更為顯著:2006年之前,喜劇片只有一年未能進入票房前十名;但是2006年之後,五年有四年沒有一部喜劇片進入票房前十名。因此,我們可以說此類電影數量還像以前一樣多,但是在票房榜上下降。
6.恐怖片沒有特定趨勢,大部分歸因於它們在票房前五十名上出現的頻率低。票房前二十五名中的恐怖片數量下降了一半,由1991—2000年間的14部降至2001—2010年間的7部。電影數量保持穩定,但是這一類型自2005年起就沒有一部電影進入票房前二十五名。很少有恐怖片進入票房前十名,1000部樣本中只有4部。
7.浪漫愛情片在美國票房榜上的數量也很少,二十年間只有11部進入票房前十名,包括《泰坦尼克號》。11部電影中,7部是2001年前上映的,4部是2001年後上映的;2000—2010年間十年有六年沒有浪漫愛情片進入票房前十名。
8."其他"由四種不同類型組成,因此對於言說這些電影在票房榜上的趨勢意義不大。但是《拯救大兵瑞恩》在1998年高居美國票房榜首;《珍珠港》在2001年票房排名第七;《芝加哥》在2002年票房排名第十。除此之外,沒有影片進入票房前十名;這一類進入票房前二十五名的頻率也很低。9.狹窄類型主導了美國票房。
進入每年票房榜的數量是明顯的,進入1000部電影的票房前二十名的數量也如此。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中有8部奇幻/科幻類型,而許多其他電影也有很強的奇幻或科幻元素:如《怪物史瑞克2》《阿拉丁》《聖誕怪傑》被歸類在家庭電影,但是明顯也可被視為奇幻電影,許多動作/冒險電影如《蜘蛛俠》《黑暗騎士》等也有很強的科幻主題。
⑦ 電影是根據什麼原理製成的是誰發明研究的
我們也會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去看電影,那麼對於電影來說,很多人想要去探究電影到底是怎麼才能夠製作而成的。而且對於這樣的一些拍電影的人來說,他們通常都是掌握了什麼樣的技巧。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電影其實是由視覺暫留這樣的一種技術製成的。而且他製作電影的時候,這樣的視覺暫留的確是具有的一種性質,而且我們自己人眼在觀看的時候成像於上。
而且能夠讓我們自己在進行一系列的光學刺激下,對於這樣的一些視覺有著暫留的跡象。這對於我們自己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面,那麼最先發明的人就是法國人保羅,他在1828年就發明了這樣的一個留影盤。而對於這樣的一個圓盤來說,是促進我們自己現在電影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