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無聲電影的知識
1927年,美國著名的華納製片公司推出了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片,給世界電影帶來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這之前,電影(1895年12月28日為世界電影發明日)全是無聲電影,電影史上稱這個時期為「默片時代」。
無聲電影的主要成就表現在喜劇片、西部片和歷史片3個方面。喜劇片的佳作首推卓別林的《尋子遇仙記》(1921)、《淘金記》(1925)和《馬戲團》(1928),基登的《航海者》(1924)和《將軍》(1926),H.勞埃德的《大學新生》(1925);西部片主要有《篷車》(1923)、《鐵騎》(1924)和《小馬快郵》(1925)等;歷史片有C.B.地密爾的《十誡》(1923)和《萬悔賣王之王》(1927),格里菲斯的《暴風雨中的孤兒們》(1922),R.英格蘭姆的《啟示錄四騎士》(1921)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少歐洲導演陸續來到好萊塢,他們和美國導演一道,拍攝出無聲電影的最後一批重要影片,如F.鮑沙其的《七重天》(1927)、C.勃朗的《肉與魔》(1927)、H.金的《史泰拉恨史》(1925)和K.維多的《大檢閱》(1925)等。R.J.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納努克》(1922)則為紀錄電影奠定了基礎。
而中國電影默片的黃金時代如果從1913年的《難兄難弟》開始算起,到1934年的《神女》、《上海24小時》等為止,幾乎延續了整整20餘年。
但是,應該說,電影從來都不是無聲的。因為在聲音進入電影之前,人們藉助樂師給電影配樂;在日本,甚至有專門的說唱演員,當影片放映時,他們以說唱形式講解影片的內容。所配樂曲一般是由樂師根據銀幕展示的劇情即興演奏;但有些影片,例如1908年的法國影片《吉斯公爵被刺》,則由著名的作曲家聖-桑專晌前鍵門為它作曲。放映時,樂師根據作曲家提供的總譜演奏。不用說,演奏宴巧的規模視條件而定:大多數是由一位樂師獨奏(鋼琴或小提琴),有時由幾位樂師合奏,偶爾則出動交響樂隊。
到3O年代,聲音已成為電影藝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默片時代已經出現的類型片,由於聲音的出現而更趨成熟,更多樣化;至於音樂喜劇片、警匪片,如果沒有聲音就無法出現和發展。聲音也為電影表現提供了更具寫實效果的條件。
『貳』 電影一秒多少幀
每秒放映24幀,每秒遮擋24次,刷新率是每秒48次。
早期的無聲電影已經規定了每秒16到24幀(fps)的幀速率,但是由於攝像機是手搖的,因此在場景中頻率變化以適應心情。投影儀還可以通過調節變阻器來改變影院中的幀速率,該變阻器控制為投影儀中的薄膜承載機構供電的電壓。
電影公司經常打算讓影院以更高的幀速率展示他們的無聲電影。這些幀率對於運動感度來說足夠了,但它被認為是不穩定的運動。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感知到的閃爍,投影儀採用了雙刀片和三刀片百葉窗,因此每幀顯示兩次或三次,將閃爍率增加到48或72赫茲並減少眼睛疲勞。
(2)美國無聲電影機怎麼用擴展閱讀
現代視頻標准——
現代視頻格式利用各種幀速率。由於電網的電源頻率,模擬電視廣播的幀速率為50 Hz或60 Hz,有時視頻交錯,因此可以在相同的可用廣播帶寬上發送更多的運動信息,有時視頻會在25或30 fps,每幀加倍。
電影幾乎普遍以每秒24幀的速度拍攝,無法以其原始幀速率顯示,這需要下拉轉換,通常導致「抖動」:將每秒24幀轉換為每秒60幀,每個奇數幀加倍,每個偶數幀三倍,這會產生不均勻的運動。其他轉換具有類似的不均勻幀加倍。
『叄』 一部國外的無聲電影
活寶三人組
『肆』 黑白無聲電影是用什麼拍的
黑白無聲電影是用膠片攝影機拍攝的。
最早的攝影機只有拍攝照片的功能,利用無數的黑白膠片來記錄影像的,並沒有其他的設備來記錄聲音,所以最後用放映機播放出的影像都是黑白無聲的。直到1889年,美國的愛迪生發明了一種可以帶動留聲機的攝影機,才開始了有聲電影的時期。
『伍』 無聲電影與有聲電影的區別是什麼
一、出現時間不同
1、無聲電影:出現於1860年左右,但在1880至1900年期間,當單卷電影的製作已經變得容易時,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東西。
2、有聲電影: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
二、特點不同
1、無聲電影:沒有任何配音、配樂或與畫面協調的聲音的電影,默片非常依賴大量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好讓觀眾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內心思想。
2、有聲電影:觀眾既能在銀幕上看到畫面,又能同時聽到劇中人的對白、旁白,以及解說、音樂。
三、製作方法不同
1、無聲電影:早期電影只有畫面,影片本身不發出聲音,劇中人物的說白通過動作、姿態以及插入字幕間接表達。拍攝和放映無聲影片的運轉速率為每秒16格畫幅。無聲電影時期,電影發展為純視覺藝術。
2、有聲電影:有些默片是演得頗為含蓄的,這取決於導演的取向和演員的演技。默片中的過態演出通常都是演員在舞台表演中培養出來的習慣,很多知道新媒體的取向的導演都不鼓勵這種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