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拍攝電影人物素材

拍攝電影人物素材

發布時間:2025-02-04 09:13:00

1. 最喜歡的影視人物寫一篇作文 是寫電視劇或電影裡面的人物不是寫明星 謝謝了

《亮劍》成功地塑造了李雲龍這個角色,把他好戰、善戰、直率、蠻橫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是一個有血有肉、性格多面、打仗勇猛、鬼點子特多、不按照戰爭游戲常規作戰、敢於抗命、尊重戰場實際、有點歪邪的主角,也是一個注重生活注重情感的人物,更是一個精忠報國視死如歸赤膽忠心的真實的中國軍人形象的再現。在李雲龍身上是有一股「匪氣」和「霸氣」,他酗酒、罵娘、臟話常掛在口頭,「老子」不絕於耳,這看上去不符合革命軍隊軍人的作風行為,可他不失為一個真正的軍人,這都是在特定的戰爭環境下產生的一個軍人的毛病。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十全十美的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用「高大、完美」的眼光來審視電視劇中的主角人物是可笑的,電視劇也應該尊重現實生活,更要尊重人格的發展人性的張揚。為什麼一些人就那麼的委曲求全呢?為什麼總要按照「文藝標准」的那一套路子來欺騙觀眾欺騙自己呢?李雲龍身上的缺點只是玉之瑕疵,並不會暗淡他身上熠熠生輝的中國軍人之勇猛智慧愛國的光芒。

難道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中就不存在這樣現象?一個軍人就不能在戰斗之餘休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放鬆一下自己的精神?李雲龍這個人物非要塑造的完美無瑕不可?如果是這樣的話,這部電視連續劇那就看頭不大了!不要說其他人,我就是不看這樣的電視劇,像那些個談情說愛、整天無所事事、只會耍嘴皮子、人能飛天、氣功如炸彈之劇我是絕對不敢苟同的。李雲龍在戰場上竟敢膽大包天「抗命」,這在許多人眼中就是大逆不道,君不知「軍令如山倒」?!但是也確實存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在抗戰時期,戰場上敵我雙方戰況瞬息萬變,對於在那個血雨腥風在戰場上捨生忘死的軍人們來說,根據戰場實際情況爭取最大限度地消滅敵人消耗敵人,那將有利於保存自己壯大自己的力量,難道我們作期貨就沒有可借鑒之處嗎,偶爾有過「抗命」也是在戰爭中允許的也就是說確實存在這種狀況。這並不是《亮劍》的敗筆,而恰恰是《亮劍》區分其它按照常規邏輯鋪就的電視作品之亮點。

「明知不敵也要敢於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中國軍人的軍魂。」這就是本劇導演所要向觀眾傳達的一種「亮劍」精神!現在的中國,我們的中國,千真萬確需要這種精神!何嘗不是呢?現階段的中國雖然如日東升一路凱歌,但是危機伴隨著機遇如洪水猛獸般襲來,內在的外來的威脅時刻在考驗著中國人。面對威脅面對危機我們中國人怎能安步當車?怎能不居安思危枕戈待旦?「敢於亮劍」這就是我們的回答!我們的精神!是的,李雲龍是草莽出身缺少文化涵養,他不知鋼琴不曉洋畫不懂花前月下的浪漫,但這不是他的錯,而是特殊歷史環境所造成的。在我們解放軍將軍行列里,像他這樣的將領很多,憑著他們頑強的毅力,憑著他們對國家對民族對黨的忠誠,他們通過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戰爭中學習文化,在戰爭中升華自己,最終成為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這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我們有什麼理由去責備他們缺少文化涵養,有什麼理由說他們張口「老子」閉口「弟兄」的呢?

這部電視劇以展現李雲龍的命運為主,但並不單憑一個李雲龍打動觀眾。給我感動和震撼的居然全是那些無名英雄。騎兵連的奮勇殺敵、王喜奎的寧死不屈、小分隊的自我犧牲幾度讓我落淚。這是《亮劍》的魅力,它的魅力在於壯烈,在於軍人的膽識和骨氣,在於充盈其中的英雄氣,也就是劇中所說的「亮劍」精神。《亮劍》的熱播的確牽動了不少人的心,不用論人物的真實性,可能是一個人的身影,也可能是多個素材合成的人物,不必深究。無論怎樣畢竟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英雄的硬漢形象,為這個人感動,為這個集體感動。一個大老粗的帶兵者,形象的在劇中靈活表現,給人的印象

2. 電影的作文素材

一些耳熟能詳的電影也能夠成為我們的作文素材,下面來看看我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吧:

1、《辛德勒名單》

辛德勒是一位德國人,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國的戰爭,誘逼猶太人投資,再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在這讓充滿了殺戮與硝煙的年代大賺了一筆錢。但當他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個人的財富之後,他開始用戰爭期間賺來的金錢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卓斯納、維恩、羅斯納、費佛堡、費雪、夏法、伍蘭克、霍洛維茲……最後,倖存的猶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也是他們戰後僅存的唯一的財富所有,為辛德勒鑄成了一枚戒指,並在上面刻了一句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文:“救一條命等於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說:“我花掉了太多錢……我本可以……這輛車——十條命……這枚胸——兩條命……”

感悟 :什麼是權力?當一個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這不叫權力,這叫正義。而當一個人同樣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於是赦免了他。這就叫權力。

2/《肖申克的救贖》

這是一個關於囚徒的故事。因為被誣告謀殺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終生監禁,在壁壘森嚴中,對自由的渴望時時刻刻磨礪著他的意志。“希望是人類最美好的擁有, 只要自己不放棄, 希望就會永遠相伴相隨”。安迪很認真地對幾個好友說出這樣的話,換來瑞的沉默,過了片刻,瑞才緩慢地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 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後,瑞沒有再抬頭看安迪一眼,他離開了飯桌,安迪則靜靜地目送他離開。鏡頭上搖, 看見鐵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終沒有放棄用自我救贖去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他似乎始終在自由信念的引導下,在這不可逾越的高牆內,用自己的意志進行著艱苦的抗爭,於是, 他用了19年的時間,挖開了一條常人幾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糞坑中匍匐前進,魔鬼的黑暗與上帝的光芒如同壓在一層薄紙的兩端,而安迪知道,他所嚮往的海水與天空已經近在咫尺,他終於用自己對黑暗制度的背叛與追求自由的理想締造了一個現代的神話。

感悟 :要麼忙著生存,要麼趕著去死!

人總是要做點什麼的……

3、《黑超特警隊》

猶太民族有一句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黑超特警隊》是一部講述捍衛地球安全的秘密特警,與企圖引發宇宙大戰的邪惡外星人抗爭的科幻動作片。片中千奇百變的外星人和超眩拉風的武器裝備讓人耳目一新。故事的主人翁是兩名{黑超特警組}的成員湯姆李瓊斯的老鳥形象與威爾斯密斯的鬼馬也恰成鮮明對比,在影片中,最意味深長的一句話竟來自於那隻八哥犬,它說:“你們人類呀,為什麼總是要以大小來決定它的容量呢?”看來,人是不可能研究自己的思維的,需要一種比人更高級的動物才能研究,就象人研究豬一樣。

感悟 :湯姆李瓊斯讓威爾斯密斯考慮是否要加入MIIB時 說:“一千年前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五百年前人們認為地球是平的,而十五分鍾前你認為地球上只有人類……”

4、《天堂電影院》

這是一部溫情的電影,每個畫面都可以帶你在記憶里翻山越嶺。

一位母親正因遠方的兒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離家的兒子現已是羅馬著名的導演。兒子回來了,他是來參加老放映員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禮的。

在他的童年時代,村民們都喜歡到鎮上的“天堂電影院”里看電影。慢慢的,還是小男孩的也與老放映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再後來,小男孩在一場膠片引起的火災中救了老放映員,老放映員的眼睛已經什麼都看不到了,小男孩當上了放映員。後來男孩長大了,他愛上了一個女孩,但結果女孩與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員的勸告,遠走他鄉。

三十年後,成名的Salvatore回來參加老放映員的葬禮。老放映員給他留了一份禮物,那是當初被鎮上的神甫勒令剪掉的吻戲膠片,每一場吻戲,每一場吻戲如走馬燈般在寬大的銀幕上跳躍著。Salvatore沉吟無語,他那些生命中曾經懵懂的時光,在一次次重溫中閃回。

感悟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

5、《霸王別姬》

是為了自己而活?還是為了別人而活。似乎已經成了自私與無私的界限。而事實上,大多看上去正確的真理其實卻充滿了謬誤。《霸王別姬》是一段關於特殊歷史時期的紀錄,這紀錄雖然有著幾分的不真切,但是卻足以成為歷史的外延。一場是戲里的《霸王別姬》,一場是戲外的《霸王別姬》。它彷彿是在告訴我們,人生若是真的只唱好一出戲,其實也真的不容易。在電影中,我們看到的是個人力量在強大的歷史進程里的卑微,甚至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歷史就如同一駕橫沖直撞的馬車,註定只有少數人可以駕馭它,而大多數乘客能做的只是抓緊車轅,不至於被甩到車外。

那些年代、事件、人物,鮮活得如一個個字正腔圓的唱腔,於生旦凈末丑中演繹著那輪回其間的曲目討無聊看客的一二聲喝彩……

關全發說:講這出戲,是里邊有個唱戲和做人的道理,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感悟: 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3. 邵逸夫的作文素材

篇一:邵逸夫作文素材

邵逸夫作文素材

做人當如邵逸夫

作者/山東 畢泗建

人物簡介

他曾拍攝過1000多部經典電影,打造了一個無法重現的電影王國神話,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導演和名編劇,在中國電影史上寫下了諸多「第一」和升答尺「之最」。香港富商豪賈雲集,但以經營影視而登上香港富豪排行榜唯他一人。他在英國舉鉛、美國、新加坡及香港、內地等地都有巨額捐贈,合計金額早已超過30億元。在古今中外捐資助學史上,他當之無愧可稱為第一人。他就是邵逸夫。1990年,為表彰他對中國科學教育事業的傑出貢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其名字為一顆新發現的行星命名。這顆行星的名字叫「邵逸夫星」。 美國舊金山政府則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香港特首梁振英對TVB榮譽主席邵逸夫離世表示哀悼,他贊揚邵逸夫長期大力推動演藝事業發展,又在香港及內地從事公益慈善事業,特別值得尊重。

傳奇經歷

創建「無線電視」

上世紀70年代,邵逸夫的電影事業進入了黃金階段,1973年開始,邵吵高氏公司每年都有40到50部影片問世,當時,香港電影中最賣座的,有一半以上都是邵氏出品。可是精明的邵逸夫感受到了電視對電影的威脅和挑戰,他開始逐漸收縮電影業務,轉投無線電視。

1987年,邵逸夫正式對外宣布停止了所有電影製作,正式將事業的重心轉向電視業。事實上,早在1967年邵逸夫就和朋友利孝和等人聯手創建了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也就是現在大家熟悉的無線電視,英文簡稱TVB。

由他成立的無線藝員>培訓班先後培養了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張曼玉等大批頂尖巨星,幾乎撐起了整個華人演藝圈的半壁江山。

內地觀眾對於香港的記憶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於TVB的電視劇,比如《上海灘》《射鵰英雄傳》《流氓大亨》《鹿鼎記》等等。40多年來,TVB推出的電視劇近1500部,超過8萬多小時。

多維解讀

1.成功需要「變」。從20世紀20年代從事電影業到現在,邵逸夫目睹了中國電影

和電視的成長與興衰,在中國影視史上寫下了諸多「第一」和「之最」。成功需要「變」,一成不變與坐享其成的保守思想,註定讓你成為時代浪潮中的犧牲品。革新,才有機會。

2.善於抓住機遇。能否善於抓住機遇,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機遇往往是偶然的,稍縱即逝。邵逸夫感受到電視對電影的威脅和挑戰,轉投無線電視。因此,要抓住機遇,就必須有精明的頭腦,詳細地研究,細心地觀察,捕捉機會。

精彩人生

曾經一天看9部電影

邵逸夫是精通業務的電影企業家,盡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干一樣,專一樣,從不懈怠。他從最卑微的職位做起,一步步奮斗,最終成為電影公司的大老闆。他熟悉電影製作的每個環節。從>劇本、攝影到導演、演員的選聘以及化妝、剪輯,他樣樣在行,而在影片推廣、發行、劇院管理方面更是行家裡手。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過人,他看電影之多,也堪稱一最。中國的外國的,文的武的,好的差的,他逢片必看。他藉此了解電影動態,以確定題材,制定拍攝計劃。邵逸夫說: 「我天生喜歡看電影。」邵逸夫每天早晨6點鍾准時起床,一天的工作時間在16小時以上。幾十年來,邵逸夫每天至少要看兩三部電影,最高紀錄是一天9部,一年700部,邵逸夫可謂是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

為了樹立邵氏影業的良好形象,他對影片的質量嚴格把關。出現劣片,往往親手燒掉,毫不手軟。他說: 「在早期,我整日燒片,沒有好的戲,我寧願燒。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邵逸夫自己製片相當嚴謹,絕不拍劣片。據稱,邵氏在37年間,燒掉的影片以十部計。

多維解讀

1.事業成功需要執著地投入。執著是鍥而不舍的追求,是百折不撓的探索。執著是熱情地投入,是無私地付出。邵逸夫被稱為看電影最多的中國人即為明證。人生因執著而精彩,世界因執著而美麗。40多年來邵逸夫干勁沖天,被譽為「香港精神」——「能吃苦」的代表。

2.追求完美。邵逸夫曾說: 「我做事的態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細的部分,也要徹底做好。一樣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絕對不放鬆的。」你是否發現,走到最後的勝利者,都有追求完美的性格?追求完美不是缺點,而是嚴格要求自己,給這個世界一份最好的>禮物。

魅力人格

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人格境界

60年代,邵逸夫聘用有「宣傳鬼才」之稱的鄒文懷當他的《電影周刊》主編。鄒氏

跟隨邵逸夫11年,常令邵氏影片「起死回生」、「化腐朽為神奇」,平淡無奇的影片也能賣個滿堂紅。其後,他大膽起用年僅30歲的李翰祥,拍攝了賣座率極高的影片《貂蟬》。該影片囊括了第五屆亞洲電影節五項大獎。

邵逸夫自己每天九點鍾一定到片廠,開會、試片等,他一定比別人先到,其他人員偶有遲到也不深追究。值得一提的是,邵氏的「金牌導演」李翰祥1963年在事業高峰期離開邵氏到台灣另謀發展,並帶走大批技工好手,幾乎動搖了邵氏根基。但邵逸夫愛才如命,70年代允諾他重返邵氏,這或許只有邵逸夫能夠做到。

多維解讀

1.學會知人善任。作為領導,要掌握一批人才,把他們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充分地發揮聰明才智,你的事業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邵逸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與他的知人善任有關。

2.要大度寬容。胸懷博大,能善待他人,能悅納他人,是一個優秀人才的可貴品質。寬容大度是黏合劑,能容人就能團結各種人,受人擁戴;心胸狹窄,不能容人,結果必是孤家寡人。

大愛無疆

散盡千金濟眾生

多年來,邵逸夫一直穩居香港超級富豪排行榜,他樂善好施,熱心公益,是港島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這位以「大丈夫貴兼濟,豈獨善其身」為人生信條的影視巨子,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2002年,邵逸夫捐資創立的「邵逸夫獎」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類的傑出科學家。該獎每年頒發一次,獎金100萬美元,頒獎始於2004年。由於其設獎宗旨和巨額獎金足以媲美聲名顯赫的「諾貝爾獎」,因而被稱為「東方諾貝爾獎」。美籍華人楊振寧說: 「『邵逸夫獎』的設立,是人類歷史上一件大事。」

早在1973年他就設立邵氏基金會,致力於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從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都拿出1億多元用於支持內地的各項社會公益事業,對於中國教育事業更是情有獨鍾。正如他所說: 「國家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培養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需要。」教育為立國之本,邵逸夫為此多年來盡心盡責,不遺餘力。20多年來,他僅向內地的捐款就已經超過30億港元,興建了5000多個教育和醫療項目。如今以「逸夫」兩字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及其它文化藝術、醫療設施遍布全國各地,遍布全國的逸夫樓幾乎成為中國大學的標志性建築之一。在古今中外捐資助學史上,邵逸夫當之無愧可稱為第一人。

多維解讀

1.邵逸夫曾說,我的財富取之於民眾,應用回到民眾。一個企業家的最高境界就是

慈善家。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若不是滿懷服務大眾的精神,而只是站在雲端俯視,邵逸夫便無法走進老百姓的心。

2.熱愛國家,熱愛香港。有錢卻不奢侈揮霍,成功但從不自負。他生活簡單,習練氣功,還自帶盒飯參加宴會。他不專橫,更不輕易批評和否定他人。作為回報,社會也向這位成功而慷慨的人士奉上欣賞和尊重,尊重他對國家和家鄉的熱愛,尊重他的美德善行和他事業的成功。

結束語

2011年12月7日,104歲的邵逸夫宣布將卸任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TVB)董事局主席等職務。在很多人心中, 「邵逸夫」的名字就像個符號一般不可磨滅。

與邵逸失一起退隱的,是香港電影一去不回的黃金時代;不會與這位老人一起離開的,則是他帶給我們的黃金般的高尚品格與慈善理念。

這位老人所經歷過的百年,遠比他所拍攝的任何一部影視作品都要精彩動人。 《邵逸夫作文素材》

篇二:高考作文熱點人物素材:邵逸夫

高考作文熱點人物素材:邵逸夫

押題素材

百年傳奇邵逸夫:人生比戲更精彩

華語電影發展至今,電影圈涌現出的大佬數不勝數,不過能配得上「大亨」之名的卻是鳳毛麟角,而邵逸夫絕對是其中最閃耀的一位。

邵逸夫1907年生於浙江寧波鎮海,其父是舊上海有名的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但他沒有繼承父業,反而投身娛樂圈。他中學畢業後就赴新加坡協助兄長創業,並拍出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1958年,邵逸夫移師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先後拍攝了1000多部電影,獲得了幾十項大獎,創下中國電影史紀錄,開創了邵氏電影的輝煌時代。1967年,邵逸夫創辦香港無線電視(TVB),高調進軍電視業,笑傲香港四十載。 此外,邵逸夫還樂善好施,熱心公益。1973年他設立邵氏基金會,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他對教育事業更是情有獨鍾,以「逸夫」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等遍布中國各地……2014年1月7日,邵逸夫百年人生圓滿落幕,但他的人生遠比他所拍攝的任何一部影視作品都要精彩!

多維解讀

1.人生要活出自己。邵逸夫沒有繼承父業,而是自己創業,並通過努力打拚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開創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他拍出了中國

第一部有聲電影,打造了邵氏電影、香港無線電視兩個娛樂帝國,培育了無數影視巨星他拒絕平庸、敢想敢做、勇於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將奮斗進行到底。邵逸夫不到20歲,就下南洋艱苦創業,成為華語電影的開拓者;50歲移師香港,繼續為開辟事業新天地而搏命,成立「邵氏兄

弟」;近60歲,創辦TvB,成就娛樂帝國;百歲之時,還在為教育和醫療事業鞠躬盡瘁。他的一生為我們詮釋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3.工作當精益求精。邵逸夫的一生,都精益求精,致力於打造個人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乃至華人文化品牌。「邵氏出品,必屬佳片。」這是邵氏電影最著名的一句宣傳語,也是邵逸夫的工作態度和藝術准則。其「即使是最微細的部分,也要徹底做好」的認真態度,對影片質量嚴格把關的嚴謹作風,使其電影上座率居高不下,讓邵氏影片立於不敗之地。

4.上善若水。邵逸夫坐擁億萬財產,卻不追求個人享受,而是慈善為懷,熱心公益,心懷祖國,造福他人。他不遺餘力地投身教育和醫療事業,遍布中國的「逸夫樓」便是見證,其承載著無數人的求學記憶,記錄著邵逸夫高尚的人格和偉大的精神。 聲音&觀點

◇以前我們說有飲水的地方就有柳永詞,後來演變成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讀金庸小說。我覺得這句話也可以放在邵逸夫身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看過邵氏電影、TvB電視劇,他是華人世界的文化巨子。 ——劇評人李星文

◇邵老先生走了,全國各地「逸夫樓」的階梯總和,足夠您登上天堂。 ——網友

時文佳作

邵逸夫改寫的不僅是電影 ◎劉巽達

2014年1月7日,香港TvB榮譽主席邵逸夫先生駕鶴西去,享

年107歲。雖如此高壽仙逝,卻依然引來一片嘆息。邵逸夫的知名

度和社會影響力太大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不僅是一個香港知

名電影製作人和娛樂業大亨,更是一個卓越的慈善家,全國許多學校里,都矗立著以他名字命名的「逸夫樓」;而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獎」,更是在表彰科技拔尖人物、促進科學研究方面居功至偉。就筆者而言,求學時泡在逸夫圖書館里,就業後又頻頻出入逸夫舞台。像我一樣,受其澤被者可謂不可勝數。

邵逸夫的電影傳奇,常常成為人們的談資。從最初的天一電影公司,到20世紀30年代新加坡成立的邵氏電影公司,再到20世紀50年代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他漸漸建立起一個電影王國。當年的香港電影是貧乏的代名詞,而自從1932年邵逸夫搗鼓出一部《白金龍》後,香港電影才被關注起來。隨著「邵氏兄弟」成立並推出一大批港產影片,香港影界一躍成為「東方好萊塢」。從一個在洋學堂念私塾的小孩成長為影壇大亨,他的人生經歷,讓我們窺視到個人成長與民族企業成長之間的正相關聯系。他的事必躬親,他的精力旺盛,也讓每個人感受到理想和細節的和諧共振。

也許人性比較偏戀八卦,對邵逸夫先生的解讀,還有很多的是他的童言無忌、生活趣聞。我們無數次看到他西裝筆挺地行走在紅地毯上,香檳美酒與美女圍繞左右。在筆者看來,這既是他娛樂業的身份使然,也是他瀟灑人生態度的盡情展示。他的「永遠年輕」的生活方式,絕不是簡單的物質主義的`炫耀,而具有精神層面的啟示意義。對一份事業凝聚高度的熱情,永不停歇地站在業界的巔峰,才能讓他的電影王國一直製造傳奇、新意迭出。

我們常常喜歡用「他雖然是個商人」的句式,好像商人天生具有某種缺陷。但論一個人的貢獻,商人捐獻的真金白銀往往具有貨真價實的意義。他的確是個商人,他的企業航船離不開利潤的支撐,但這不正是社會規律的一部分嗎要緊的是看他的財富是否取之有道,乃至「散之有道」。當邵逸夫先生用超過100億港元用於公益和慈善事業時,這樣的慈善為懷,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邵逸夫不僅改寫了香港電影,還改寫了香港電影以外的很多東西。他的個人形象、他一手打造的「四大天王」形象,已經走進了無數人的記憶中。甚至可以說,他的仙逝,是香港乃至中國文化產業的巨大損失。此刻,我們對他表達一份懷念和敬意,也可以藉此在邵氏作品中,尋找我們曾經有過的心靈慰藉。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瘋狂點擊

文章採取總分結構,開頭一段總寫邵逸夫電影製作人、娛樂業大亨、慈善家等身份和其對教育、科學方面的貢獻,然後依次從電影傳奇、生活態度、公益慈善、文化影響等方面進行闡述,高度評價了邵逸夫精彩的人生。文章敘議結合,詳略得當,真誠地表達了一個「受其澤被者」的無限懷念和敬意,謳歌了邵逸夫的光輝人生和高尚品格。

篇三:邵逸夫個人案例高中作文素材

關鍵詞:

選擇與放棄

素材:

在南洋放電影的經歷鍛煉

出邵逸夫敏銳的市場嗅覺,

他開始興建電影院。時值大人生,自己的青春。 邵逸夫曾說:「我做事的態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細的部分,也要徹底做好。一樣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絕對不放鬆的。」你是否有發現,走到最後的勝利者,都有追求完美的性格追求完美不是缺點,而是嚴格要

求自己,給這個世界一份最好的禮物。 陸黃梅戲風靡,邵逸夫迅速

挖掘人才,當黃梅戲出現審

美疲勞時,他又果斷放棄轉

戰武俠戲,使香港成為東方

的好萊塢。

論點:

邵逸夫,斯人已逝,但他留

下的娛樂王國和慈善事業

仍在繼續。107年的傳奇人

生,他無條件開辦培訓班,

讓許許多多有夢想的人走

進了娛樂王國。

段落:坐在窗明幾凈的樓里讀書時,我也曾會想,逸夫

到底是誰,為什麼他可以給

我們捐贈一整棟教學樓。逸

夫逸夫,便是邵逸夫。30年

的時間,他捐建了5000多個教育、醫療項目,讓「逸夫樓」遍布中國。不僅如此,

邵逸夫晚年更撥出資金,成立有「東方諾貝爾」之稱

的「邵逸夫獎」,支持科學研究。悼念邵逸夫,為記住

是這樣一個人,讓教育慈善在中華大地遍地開花

我們今天看到的邵逸夫,或

許是一個王國的背影,一個

時代的終結。然而他在我們

生命中留下的邵氏烙印,卻

將久久不被磨滅。悼念邵逸

夫,也是為記住我們自己的從20世紀20年代從事電影業到現在,邵逸夫目睹了中國電影和電視的成長與興衰,在中國影視史上寫下了諸多「第一」和「之最」。成功需要「變」。一成不變與坐享其成的保守思想,註定讓你成為時代浪潮中的犧牲品。革新,才有機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樓,每一座逸夫樓背後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1985年開始在浙江大學建立逸夫樓,這是邵逸夫對內地捐獻的開始。19歲離開故鄉浙江寧波的他,在外闖盪半生後,選擇自己特有的方式回報故鄉。從那以後,一棟棟逸夫樓,一座座逸夫小學,在長達30年的時間里,從星火終至燎原。 邵逸夫對社會福利和公益事業樂此不疲,他曾說「寬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鑰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葯」,這位頤養天年的百歲老人用一生證明了這句話。在跨越兩個世紀的歲月中,邵逸夫所展現出來的謀略智慧和樂力慈善,值得一代代中國企業家學習效仿。

4. 我需要幾個電影片段素材,就是人物考慮一下的表情,比如手放在嘴上進行思考的表情

變相怪傑1和2,金·凱瑞的喜劇代表作,裡面表情很多,可以看看;偵探電影的抽煙動作等(比如,神探夏洛克);2046里梁朝偉抽咽和看窗外的動作;老電影《十二怒漢》裡面也有,就是黑白畫面能用嗎;動畫電影的話,裡面台詞是「嗯」的表示思考。
其實電影中的思考回和其他的意識活動聯系在一起表達,所以單純思考的表情並沒有。上面的說的可以試試看。

閱讀全文

與拍攝電影人物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渤金灶沐電影名字 瀏覽:554
青春動漫有三個組成部分的電影 瀏覽:143
播放奧特曼電影搞笑 瀏覽:677
張小斐黃渤新電影換人 瀏覽:84
鴨粵語電影 瀏覽:946
高清迷霧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840
打六萬梁詠琪是什麼電影 瀏覽:880
王寶強經典台詞說電影 瀏覽:654
北京經典電影取景地 瀏覽:716
李佳航青春校園電影 瀏覽:890
江江油哪裡可以看電影 瀏覽:790
怪物先生電影口碑如何 瀏覽:849
2021年柯南電影中文 瀏覽:2
適合情侶看電影軟體 瀏覽:610
電影霸氣台詞對口型怎麼製作 瀏覽:463
拍攝電影人物素材 瀏覽:972
電影資源的英文怎麼說 瀏覽:206
粵語電影滅門慘案 瀏覽:604
電影中的英語演講 瀏覽:833
香港電影兩女冰塊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