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豆瓣這8部評分8.1+的教育類電影,你一定要看
每一個剛出生的孩子都會接受各種各樣的教育成長為人,嚴厲、呆板、散漫、不合理等等都有可能發生。這時,我們就需要其他媒介來為我們展現一個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情境、不一樣的例子、不一樣的傳授方式和不一樣的理解接受方式,以此給予我們啟迪,讓我們反思自己傳授的或者接受的教育是否合情合理,是否正確。
教育類電影有很多,但是真正能給人啟迪,讓人坐下來靜靜品味思考的電影,我推薦這8部,所有的影片均是時而讓人悲痛萬分,時而讓人歡欣鼓舞,又時而讓人潸然淚下。有些是學生時代老師在自習課上給我們集體放映的,有些是生活中自己尋找的,更有些是朋友力推的。當然,這些電影的主題不只有教育,變相來說,你花了一個半小時看一部精彩的電影,但是電影中的故事卻不止一個半小時。總之,意義非凡。
(一)阿米爾·汗導演的《地球上的星星》
第一個講述這部影片,是因為他在我的眼中是一個神聖的存在,這是我走上教育之路接觸到的第一部電影。小主人公伊夏有閱讀障礙,在他看來,每一個字母都在跳舞,父母、老師、同學都無法理解他,以為他只是搗蛋調皮,卻不知他真正存在的問題。學習差,天馬行空的點子往往讓周圍的人異樣看待。還好,遇到了教美術的尼克老師,他在發現伊夏的反常之後主動幫助並找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輔助伊夏克服障礙,挖掘他的長處。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耀眼的星辰,讓我們用愛與理解、包容與忍讓去發現他的美,或許你認為的白痴其實是一個天才。
(二)馬克·韋布導演的《天才少女》
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天才小女孩在被發現數學天賦後,舅舅和外祖母圍繞孩子的教育撫養問題產生分歧的故事。舅舅認為孩子需要自由的成長,需要同齡玩伴,需要和普通人一樣快樂的生活;而外祖母卻覺得天才不應該和常人一樣,他們的大腦應該接受高等教育以便於將來有大成就。
真摯情感和殘酷現實強大的沖突讓人有很強的代入感,同時,也很容易讓人在情感的宣洩中找到教育的真諦。這部影片中的小女孩非常可愛,主演克里斯·埃文斯是《美國隊長》系列的主演,插曲《The Wind》和《Pretty Bird》非常好聽。
(三)尼特什·提瓦瑞導演的《摔跤吧!爸爸》
這是本年度至今為止最經典的一部電影。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的馬哈維亞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希望讓兒子幫他完成夢想卻生了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驚人天賦,並讓她們練習摔跤,贏得一個又一個冠軍,最終贏來了成為榜樣激勵千千萬萬女性的機會。其中,馬哈維亞的教導方式雖然嚴酷,但頗有成效,為了女兒的將來,為了不讓她們和千千萬萬個印度女兒一樣過早嫁人生子,洗衣煮飯而瘋狂訓練她們。
這是一部賺夠了眼淚的電影,很多人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隱隱約約,我們自己是否也有這樣的一個爸爸。
(四)梁智強導演的《小孩不笨》
這部影片講述了三個讀EM3課程的小孩子,如何應付學業和家庭沖突的故事。用孩子的視角來反應父母、學校、制度的不合理性。三個孩子的父母各自用不同的棍棒教育、家長式說教和放任自流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隨後意外的發生,使三個孩子都發生了變化。每一個孩子的變化雖出於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深入淺出,在談話的瞬間就能讓人有所警醒,有悲有喜,有愛有恨,令人動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電影。
(五)格斯·范·桑特導演的《心靈捕手》
該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雖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最終打開心靈,走出陰影孤獨,消除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的故事。
這部影片的最大亮點在於用一個個細小的環節來串起整個故事,用智慧和誠懇的態度來促使問題少年自己發現問題並嘗試改進,既沒有咄咄逼人的規勸和說教,也沒有空泛泛濫的循循善誘,注重自我發現、披露和完善,實在是一部優質的教育類電影,值得一觀。
(六)羅伯特·懷斯導演的《音樂之聲》
該影片是部音樂片,歌唱貫穿全片,輕松幽默,雅俗共賞。年輕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以童心對童心,讓活在條條框框中的孩子們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讓頑皮的孩子不再只知道搗亂而是用積極的方式吸引父親的關注,嚴厲的上校也被她所感染並認同她教育孩子的方式。
呆板與輕快靈活相互碰撞,理解與信任並存,深刻而有內涵,經典而又愉悅不失趣味。
(七)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導演的《放牛班的春天》
該影片講述了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並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節奏輕快,詼諧幽默,用一個說爛了的主題講述了一個純真的故事,沒有帥男靚女,沒有黃色暴力,亦沒有更多噱頭,單單一個綿長輕柔的故事就能體現出對教師的尊重以及對問題學生的關懷。
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們不會大喜大悲,不會嗟嘆吐槽,有的只會是心靈的共鳴和回味無窮的感動。
(八)羅伯特·澤米吉斯導演的《阿甘正傳》
該影片講述了一個有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在母親的培養教育下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志故事。阿甘的母親並沒有因阿甘智商低就放棄對他的培養,讓他入學收到好的教育,並教育阿甘從小樹立信心,告訴阿甘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會得到什麼。面對一個智障兒子,阿甘的母親沒有灰心喪氣,而是積極耐心教導,用她特有的方式把阿甘培養成材,用生命去愛他。
當然,這些影片的主題不僅僅是教育,我只是選取了其中一個視角來講述這些電影。更精彩的,只有當你自己去觀看才能體會到。
結語:每一部影片都是由不同的情節故事組成的一個趨同化的主題電影,殊途同歸,最終講述的都是一個又一個的人生夢。教與學往往能夠在多數影片中表現出來,無論其以何種形式展示,目的只有一個:體驗自己無法經歷的事,完成自己無法做到的夢,丟給人們一個未曾深思過的問題。希望以上電影能給你啟迪,無論你是學生還是老師,家長還是領導。
『貳』 鍗板害澶╂墠灝戝コ錛屾壃璦蹇冪畻閫熷害姣旂數鑴戝揩10縐掞紝鍗庣綏搴氭庝箞璇寸殑鍛錛
榪樿板緱澶氬勾鍓嶇殑涓閮ㄧ數褰卞悧錛熶竴浣嶅ぉ鎵嶅皯濂籌紝鍒╃敤鑷宸辯殑鏅哄晢甯鍔╁悓瀛﹁冭瘯榪囧叧鑾峰緱閲戦挶銆傚ぉ鎵嶆槸寰堝氫漢鍙鏈涜屼笉鍙鍙婄殑瀛樺湪錛屼粬浠鐢熸潵灝辨瘮鎴戜滑鏅閫氫漢鍦ㄦ煇浜涢嗗煙鑳芥洿鍔犲揩閫熷湴鎺屾彙鐭ヨ瘑鍜屾妧鑳姐傚傛灉璇翠粬浠鐨勬妧鏈鍜岀煡璇嗚兘鐢ㄥ埌姝g『鐨勫湴鏂癸紝灝嗕細涓哄浗瀹剁敋鑷蟲槸紺句細甯︽潵寰堝氳繘姝ャ備粖澶╃殑涓諱漢鍏涔熸槸涓浣嶅ぉ鎵嶃
鎴戜滑鏁板︾晫鐨勬嘲鏂楀崕緗楀簹鍦ㄧ湅浜嗘矙鏄嗗旀媺緇欏嚭鐨勭瓟妗堝悗錛屼粬璇達細浣犵畻閿欎簡銆傚洜涓哄湪鏁板﹁勫垯涓婏紝浠諱綍鏂規牴鍜岃寮鏂規暟鐨勫熬宸撮兘鏄涓涓鏁存暟銆傛墍浠ユ矙鏄嗗旀媺緇欏嚭鐨勭瓟妗堜腑絎10浣嶆暟瀛楁槸閿欒鐨勩傝櫧鐒惰繖涓閿欒鍦ㄥ緢涔呬互鍚庢墠琚鎸囪ゅ嚭鏉ャ傚綋鏃剁殑姣旇禌錛屾病鏈変漢鎸囧嚭濂圭殑閿欒銆傚ス渚濈劧鏄閭d釜澶╂墠蹇冪畻灝戝コ銆備笉榪囧湪閭d箣鍚庯紝涔熷緢灝戠湅鍒板叧浜庢矙鏄嗗旀媺鐨勬姤閬撲簡錛岃繖浣嶅ぉ鎵嶅皯濂崇幇鍦ㄤ篃鍙鏄涓浣嶅崰鍗滃笀浜嗭紝闅懼厤璁╀漢涓嶇佸攺鍢樸
『叄』 如何評價印度電影超級30(super 30)
如何深度解讀印度電影《超級30》:一段教育的傳奇與啟示
不容置疑,《超級30》是一部極具價值的電影作品,它以真實與感人的故事,叩擊著觀眾的心弦。電影講述了一個來自貧民窟的數學天才,憑借卓越才華被劍橋錄取,但貧困與現實的壓力讓他面臨抉擇。然而,機遇與挑戰並存,一個富有遠見的教育企業家看到了他的潛力,將他打造成教育界的明星,引領他走上改變命運的道路。
故事的轉折點,是主人公阿南德老師的自我覺醒,他意識到自己的使命——打破階級壁壘,為底層孩子創造機會。他放棄個人幸福,創立了「超級30」培訓班,目標是讓30名學生進入印度最頂尖的理工學院。這個過程充滿了艱辛,但阿南德老師以獨特的方法將知識融入生活,讓知識變得實用,最終實現了他的教育願景。
電影的亮點之一是赫里尼克·羅斯漢的出色演繹,這位印度影壇巨星以其陽剛魅力和深情微笑,賦予了阿南德老師角色以非凡的魅力,使「教師」這個職業在銀幕上閃耀著明星般的光彩。他的精湛表演,無疑為電影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層次。
而電影的正能力,體現在它延續了印度電影一貫的勵志風格,如《摔跤吧!爸爸》和《最初的夢想》一樣,激發觀眾的內心熱情,讓人相信平凡人也能創造奇跡。音樂和劇情共同營造出一種鼓舞人心的力量,讓人在觀看過程中倍感振奮。
然而,對於電影的價值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劇本有瑕疵,有人質疑插曲安排,甚至有人將其視為理想化。但不論怎樣,《超級30》傳遞的核心價值是關於奉獻與改變,它告訴我們,即使在黑暗中,也應堅守信念,為了他人的未來燃燒自我。
這部影片引發的思考並未在此止步,它只是教育主題的一扇窗口,讓我們看到更多關於教育、夢想和人性的故事。不妨藉此機會,一同探索其他類型的教育電影,如馬特·羅斯的《神奇隊長》和陳凱歌的《孩子王》,它們同樣能為我們帶來深度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