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人物 > 亞當的六個女人電影

亞當的六個女人電影

發布時間:2022-05-22 07:03:57

Ⅰ 有誰知道下面這個美女叫什麼名字

怎麼可能是夢露?????她是英格麗褒曼。。。。。
檔案

英文姓名:Ingrid Bergman
中文姓名:英格麗·褒曼
生日:1915年8月29日
忌日:1982年8月29日
星座:處女座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爾摩
身 高:175cm
學 歷:瑞典皇家戲劇學院
婚姻狀況:有三次婚姻,四個子女
奧斯卡成就:第十七屆、第二十九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
瑞典女演員,是繼葛麗泰·嘉寶之後在好萊塢及國際影壇大放光芒的另一位瑞典巨星。孤兒出身,自小由親戚養大。中學畢業後加入職業劇團演出,不久即成為瑞典的大明星。
1936年以《寒夜琴挑》一片引起美國大製片家大衛·塞茨尼克的注意,決定將該片重拍成美國版,並請她主演,為她開啟了通往好萊塢的大門。到了美國後,佳作迭出,在美國影迷的心目中樹立了聖潔的形象。但是褒曼卻在1949年拋棄丈夫和女兒,與義大利名導演羅西里尼私奔,此舉激怒了當時的影迷,使她有7年之久絕跡好萊塢。直到1956年以《真假公主》獲奧斯卡影後,才返回美國,她的浪漫情史也在1958年宣告結束。1974年以《東方快車謀殺案》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掀起她晚年的另一波小高潮。
[編輯本段]生平介紹
英格麗褒曼1915年8月29日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二歲喪母,十二歲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對表演的濃厚興趣,常常一個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歲時就在日記中記錄下了她的夢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鄉的舞台上,觀眾們朝自己熱烈地鼓掌。1933年高中畢業後入瑞典皇家戲劇學院學習,在校其間便開始了她的表演生涯。不到一年登上影壇擔任主角,成為瑞典影壇最有前途的年輕女演員。1936年主演古斯塔夫·莫蘭多執導的《間奏曲》,(又譯《插曲》)引起好萊塢著名製片人大衛賽爾茲尼克的注意,1939年應戴維·賽爾茲尼克之邀前往好萊塢拍攝同名電影的美國版,與萊斯利·霍華德搭檔,導演是格利高里·拉托夫。在引好萊塢起轟動。於是塞爾茲尼克和她簽訂了七年的合同。次年登上百老匯舞台。
英格麗褒曼來到好萊塢以後,很快成為當時知名度甚高的明星。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長一段時間她都以本色出現在影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純朴,在她表演的角色中,你不太可能找到褒曼本人的影子,那種真實性吸引你去一遍遍地欣賞她的作品。在好萊塢其間,英格麗褒曼拍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薩布蘭卡》、《美人計》、《煤氣燈下》、《聖女貞德》等。這些影片如今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1948年,英格麗褒曼觀看了義大利導演羅伯托·羅塞里尼執導的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和《同胞》,被它們寫實主義的風格所折服,主動寫信給羅塞里尼要求與之一起拍片,羅塞里尼欣然接受。起先,他們只是合作夥伴,但漸漸萌生愛意成了情侶,她和彼得·林德斯特羅姆仍有婚姻關系,卻替羅伯托·羅塞里尼生了個兒子,這使舉世嘩然。美國人心中所謂的"聖潔偶像"破碎了,媒體和公眾對她辱罵唾棄,好萊塢排斥了她。她被逐出了好萊塢。褒曼為她那段沒有結果的愛情付出了她7年的黃金時光。與羅塞里尼合作的影片也均告失敗。直到1957年,褒曼才終於以《真假公主》中的傑出演技一舉成為紐約影評人協會和奧斯卡雙料影後。這表明美國人最終原諒了她並不得不接納這位真正的藝術家。
六十年代以後,英格麗褒曼仍然活躍在銀幕和舞台上,並享有極高的聲譽。《輕舉妄動》、《六福客棧》、《東方快車謀殺案》是她後期的代表作。晚年的她以頑強的毅力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秋天奏鳴曲》和《一個叫戈爾達的女人》的拍攝,並得到了影評界和觀眾的一致褒揚。
以美麗、聖潔、自然而著稱於世的英格麗.褒曼,是四十年代以來最受影迷歡迎的女演員之一,她幾乎受到觀眾和評論家的一致首肯,她曾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難忘的銀幕形象,盡管她也曾因一場丑聞而幾乎毀了她的演藝生涯,但她在世界電影史上的獨特地位卻並未有太大動搖,她那許許多多風格不同的銀幕形象活在了數以億計的影迷心中。
1982年8月29日,這位偉大的女演員逝世於倫敦寓所,終年六十七歲。但對許多熱愛她的影迷來說,英格麗·褒曼永遠活著---和賈利·古柏一起在積雪的西班牙山頭,或者和加利·格蘭特一起在間諜充斥的里約熱內盧。不過,也許最讓人覺得她音容宛在的還是《卡薩布蘭卡》中的伊爾莎。在那部片子里,英格麗坐在鋼琴邊喃喃地說: 「山姆,看在老朋友份上請再彈一遍『時光流逝』」,在亨弗萊·鮑嘉舉杯時盈盈淺笑,在薄霧機場上黯然送別......
與癌症搏鬥的最後兩年
英格麗-褒曼發現自己患有癌症是在1973年11月。到1980年,褒曼已先後兩次動了手術,割去了左右乳房。但兩次手術並沒有根除病灶,癌細胞已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這時,她接受了從影以來最大的挑戰:在一部電視系列片中飾演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她演的這個女人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婦,而且患著白血球過多症。這份工作對已經65歲的褒曼來說非常艱難。她的身體十分虛弱。一天緊張的拍攝結束後,回到住處,總是累得精疲力盡。但她仍以驚人的毅力堅持拍完了電視片。
[編輯本段]生死在同月同日
1982年8月29日,褒曼迎來了自己的第67個生日。這天早上,她感到十分不適,痛楚萬分。她雖不知道癌細胞已擴散到了脊髓骨,但明白自己的生命已到盡頭了。
她的前夫拉斯和親朋好友送來了一束束鮮花,祝賀這位瑞典籍的世界明星的誕辰。她強忍著劇痛,款待賓客,替他們斟滿香檳,舉杯共飲。不過,她再不能像過去那樣一飲而盡了,她只是把酒杯同嘴唇「親了親」,便放下了。就在當晚,她離開了人間。
[編輯本段]巨星的風采
在英格麗-褒曼的輝煌歲月里,她引領了一代人的風騷。她剪短發,會使短發成為當年流行的發式;她不化妝在銀幕上出現,化妝品銷售量便降低;她演修女,進修女院的人便增加;工業家侯活曉士有一次買下從紐約飛洛杉磯的全部機票,使她一定要接納乘坐他私人飛機的邀請;一個影迷親自把一頭羊從瑞典趕到羅馬去送給她;還有些信件的地址只寫倫敦,英格麗-褒曼收,便能送到她手裡。
[編輯本段]英格麗-褒曼情史
與攝影師卡帕的故事
英格麗-褒曼和著名的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之間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二戰結束前,他們在巴黎相識。那年褒曼29歲,丈夫是瑞典英俊的牙科醫生林德斯特羅姆,膝下有個女兒。
7月份,褒曼在德國巴伐利亞地區重遇卡帕,很快墜入愛河。
1945年秋天,褒曼開始公開談論要跟丈夫分手。
但卡帕是失業的戰地攝影師,需要如願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但褒曼按照傳統觀念,期望這場愛情帶來婚姻和家庭。卡帕在褒曼的勸說下來到好萊塢,卻無法適應這里的生活,也不能容忍褒曼繁忙的工作。他勸褒曼向別處發展。從那時起,褒曼開始對歐洲電影發生了興趣。卡帕告訴她,如果她想成為真正的藝術家,應該同羅塞里尼那樣的導演合作。
褒曼和卡帕終於沒能走到一起,但褒曼始終深深地感謝卡帕,因為正是他讓她知道了好萊塢之外還有新天地,打開了她的眼界。
三次婚變
1937年7月10日,英格麗-褒曼與瑞典醫生彼得-林德斯特羅姆結婚。早期,他們相處得很好,從瑞典遷居好萊塢以後,兩人的婚姻生活發生裂痕。彼得對褒曼在每部影片中和男主角的接觸都產生懷疑,並肯定他們之間有曖昧關系。這使英格麗-褒曼感到很委屈。
後來,褒曼不顧一切地和義大利導演羅塞里尼在一起促使她與彼得的婚姻走到了終點。
1950年,法院終於批准彼得與褒曼離婚。同年,褒曼與羅塞里尼在墨西哥由人代理舉行了一次離奇的婚禮,他們本人則同一時刻在羅馬遙相呼應,完成了這一法律程序。
1958年,褒曼和羅伯特正式離婚。同年聖誕節前,就與從事戲劇演出事業的瑞典人拉斯-史密斯結婚。婚後,拉斯-史密斯為戲劇演出奔走在世界各地,英格麗-褒曼卻要隻身去羅馬照顧女兒伊莎貝拉做大手術。他們經常是用電話和寫信保持聯系。兩人意識到這畢竟不是真正的婚姻生活方式,12年後終於分手。
這是英格麗-褒曼的第3次也是最後一次婚姻。
[編輯本段]獲獎榮譽
電影獎項:
■奧斯卡獎 Oscar/Academy Award
1944 提名 最佳女主角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戰地鍾聲
1945 獲獎 最佳女主角 Gaslight 煤氣燈下
1946 提名 最佳女主角 The Bells of St. Mary's 聖瑪麗亞的鍾聲
1949 提名 最佳女主角 Joan of Arc 聖女貞德
1957 獲獎 最佳女主角 Anastasia 真假公主
1975 獲獎 最佳女配角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9 提名 最佳女主角 Höstsonaten 秋天奏鳴曲
■金球獎 Golden Globe Awards
1945 獲獎 最佳女主角 Gaslight 煤氣燈下
1946 獲獎 最佳女主角 The Bells of St. Mary's 聖瑪麗亞的鍾聲
1957 獲獎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Anastasia 真假公主
1958 提名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 六福客棧
1958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 Indiscreet 釣金龜
1970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樂喜劇類) Cactus Flower 仙人掌
1979 提名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Höstsonaten 秋天奏鳴曲
1983 獲獎 最佳女主角(電視短片類) A Woman Called Golda 一個叫戈爾達的女人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NYFCC Awards
1946 獲獎 最佳女主角 Spellbound 愛德華大夫
1956 獲獎 最佳女主角 Anastasia 真假公主
1978 獲獎 最佳女主角 Höstsonaten 秋天奏鳴曲
■美國影評人協會獎 NSFC Awards
1979 獲獎 最佳女主角(劇情類) Höstsonaten 秋天奏鳴曲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NBR Awards
1958 獲獎 最佳女主角 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 六福客棧
1978 獲獎 最佳女主角 Höstsonaten 秋天奏鳴曲
■英國學院獎 BAFTA Awards
1959 提名 最佳外國女演員 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 六福客棧
1975 獲獎 最佳女配角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東方快車謀殺案
■法國愷撒獎 César Awards
1976 獲獎 榮譽獎(Honorary César)
■義大利國家影評人協會銀帶獎 Italian National Syndicate of Film Journalists Silver Ribbon
1951 獲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 Stromboli 斯特隆波里島
1953 獲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 Europa '51 51年的歐洲
■義大利電影金像獎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
1973 獲獎 最佳外國女演員 Höstsonaten 秋天奏鳴曲 【說明】與麗芙·烏曼(Liv Ullmann)同獲此獎
1982 獲獎 旅遊部長金質獎章(Golden Medal of the Minister of Tourism)
■ 金桂冠獎 Golden Laurel Awards
1958 女明星 第2位
1959 女明星 第5位
1960 女明星 第10位
■ 電影故事獎 Photoplay Awards
1946~1948 最受歡迎女明星
■ 德國班比獎 Bambi Awards
1951~1954 班比獎
■ 金蘋果獎 Golden Apple Awards
1946 獲獎 酸蘋果獎(Sour Apple) 最不合作女演員(Least Cooperative Actress) 【說明】該獎貌似為諷刺獎,一代影後也有犯糗的時候啊……還是保留做紀念
其他表演類獎項
■戲劇 托尼獎 Tony Awards
1947 獲獎 最佳女主角 Joan of Lorraine 洛林的貞德(後改編為1948年電影Joan of Arc 聖女貞德)
■電視 艾美獎 Emmy Awards
1960 獲獎 傑出女主角獎(劇情類) Turn of the Screw 施加壓力
1961 提名 傑出女主角獎(劇情類) 24 Hours in a Woman's Life 蒙地卡羅奇戀
1982 獲獎 傑出女主角獎(劇情類) A Woman Called Golda 一個叫戈爾達的女人
其他榮譽:
■ 好萊塢星光大道明星 Star on the Walk of Fame
好萊塢名人大道6759號(6759 Hollywood Blvd)紀念星
■ 美國電影協會百年百大明星 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100 Years... 100 Stars
1999 獲選 美國電影協會百年最偉大女明星第4名
■ 美國郵政總署紀念郵票
2003 紀念郵票 以褒曼的形象作為郵票圖案
【說明】獲得該項榮譽的少數幾個非美國人之一
[編輯本段]經典名作
《卡薩布蘭卡》(又譯《北非諜影》),《煤氣燈下》,《愛德華大夫》,《美人計》,《真假公主》,《東方快車謀殺案》,《聖女貞德》等。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年表
-1978-AutumnSonata(秋天奏鳴曲)
-1976-MatterofTime,(花開花落)
-1974-MurderontheOrient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
-1973-FromtheMixed-UpFilesofMrs.BasilE.Frankweiler(巴茲爾弗蘭維勒太太的混亂檔案)
-1970-WalkintheSpringRain(春雨中行)
-1969-CactusFlower(仙人掌花)
-1967-Stimulantia(刺激)
-1965-YellowRolls-Royce(黃色香車)
-1964-Visit,The(貴婦怨)
-1961-GoodbyeAgain(何日君再來)
-1958-InnoftheSixthHappiness(六福客棧)
-1958-Indiscreet(輕舉妄動)
-1956-Anastasia(真假公主)
-1956-ElenaandHerMen(多情公主)
-1954-JoanattheStake(火刑柱上的聖女貞德)
-1954-Fear(恐懼)
-1953-We,theWomen(我們女人)
-1953-ViaggioinItalia(游覽義大利)
-1951-GreatestLove,The(一九五一年的歐洲)
-1949-Stromboli(斯特隆波里島)
-1949-UnderCapricorn(摩羯星光下)
-1948-JoanofArc(聖女貞德)
-1948-ArchofTriumph(凱旋門)
-1946-Notorious(美人計)
-1945-SaratogaTrunk(風塵雙俠)
-1945-BellsofSt.Mary』s,The(聖瑪麗亞的鍾聲)
-1945-Spellbound(愛德華大夫)
-1944-Gaslight(煤氣燈下)
-1943-SwedesinAmerica(瑞典人在美國)
-1943-ForWhomtheBellTolls(戰地鍾聲)
-1942-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
-1941-AdamHadFourSons(亞當有四個兒子)
-1941-Dr.JekyllandMr.Hyde(化身博士)
-1941-RageinHeaven(天堂怒火)
-1940-JuneNight(六月的一夜)
-1939-Intermezzo(插曲)
-1939-OnlyOneNight(僅僅一夜)
-1938-Woman』sFace,A(女人的面孔)
-1938-FourCompanions,(四個女伴)
-1938-Dollar(金元)
-1936-OntheSunnySide(太陽那邊)
-1935-WalpurgisNight(聖約翰之夜)
-1935-Surf,The(暗礁)
-1935-CountoftheOldMonk』sBridge,The(門克橋的伯爵)
[編輯本段]英格麗·褒曼與蕭伯納
在英格麗·褒曼畢生的演藝生涯中,她演得最多的一個角色,就是法蘭西聖女貞德,先是舞台劇,最後拍成電影。在歐洲五六個國家和美國各地,褒曼先後用五種語言飾演貞德一角。後來,當她到貞德的故鄉多列姆訪問並沿著貞德的足跡旅行時,人們不是來看明星,而是把她當作聖女貞德的復生來歡迎,那熾熱的民族情感是她從來沒有享受過的榮譽。
為了演好貞德,褒曼翻閱了幾乎所有文獻資料,遍讀了有關貞德的著作和劇本。在美國演出時,蕭伯納曾把自己的劇本《聖女貞德》寄給褒曼,但她沒有採納。
她認為蕭伯納把貞德寫成了一個機警的、好鬥的女子,像個政治鼓動家。而她要表現的是歷史文獻中記載的真實的貞德、那個初涉社會不久因目睹戰爭慘象而哭泣的小姑娘。
一天,英格麗·褒曼接到過一個電話,說蕭伯納先生想請她到寓所來吃茶點。
褒曼開始感到意外,她久仰這位英國劇壇巨匠的英名,卻不曾有過來往。後來她想到了《聖女貞德》和《康蒂妲》(蕭氏名劇,褒曼亦曾拒演)的事來,便欣然地答應了。
當她和同伴驅車來到蕭伯納在農村的寓所時,發現這位92歲的老壽星居然站在大門口翹首迎客。褒曼的到來令他十分快慰,可是門還沒給客人打開,劈頭就問:你為什麼不演我的劇本?」褒曼禮貌地先致問候,然後俏皮地說:「能讓我先進去嗎?
當然你可以進去,我們要在一起吃茶點。為什麼你不演我的劇本?
多固執的老頭兒。褒曼只好回答:「我不演你的劇本是因為我不喜歡它。」
蕭伯納完全驚呆了,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人對他這樣講過話。褒曼暗付自己闖了禍。蕭伯納瞪著眼睛看著她,說:「你說什麼?難道那不是一部傑作嗎?」
不知道是什麼力量支持著褒曼,她既沒有語塞,也沒有懼怕,直言道:「我肯定它是一部傑作,但這個聖女貞德不是那個真正的法國姑娘。你把她寫得太聰明了。你重新寫了她的講話(指貞德在法庭上的答辯——筆者)。你讓她說了很多真正聖女貞德怎麼也說不出來的話。」
對話依然在門外,褒曼擔心蕭伯納會馬上下逐客令,茶點怕是吃不成了。不料,蕭伯納卻突然哈哈大笑地把客人讓進房間,待之以茶點,並且一起興致勃勃地討論起劇作、表演等問題來,其中自然也涉及到了貞德。褒曼絲毫也沒有減弱對蕭伯納《聖女貞德》的批評,她說:「據我所知,貞德是一個單純的農村姑娘。你的文字是了不起的,但是它們是蕭伯納的文字,而不是貞德的語言。」「她沒有受過教育,是本性自尊和覺悟給她帶來的勇氣。她蔑視那些曾經指教過她而後來又把她置於法庭上受審的那些人。」「你讓她說,『我愛和男人們在一起,我不願穿著裙子坐在家裡紡線』而事實上,這正是她所需要的:在家裡看守她的羊群,紡她的紗和織她的布。她本不想要到戰場上身先士卒……」一場關於生活與藝術關系的討論認真而熱烈地進行著。他們以對藝術的無私和忠誠深深地打動了對方;他們以率真和正直的品格吸引了對方。兩個年齡相隔半個世紀的藝術家編織了一曲藝壇軼事。

Ⅱ 艾曼紐.貝阿主演的電影,又名《八美千嬌》

導演:
弗朗索瓦 - 奧宗 Francois Ozon

主演:
達尼埃爾 - 達妮耶 Danielle Darrieux
凱瑟琳 · 德尼芙Catherine Deneuve
伊莎貝拉 - 於佩爾 Isabelle Huppert
愛瑪紐愛莉 - 貝阿 Emmanuelle Béart
芳妮 - 阿爾丹 Fanny Ardant
維吉尼 - 麗多茵 Virginie Ledoyen
露狄凡 - 莎妮耶 Ludivine Sagnier
費爾米妮 - 理查 Firmine Richard

國家:法國
類別:音樂/喜劇/犯罪
首映:2002年06月05日

故事發生在50年代某個聖誕節的一天,一個中產階級房主被謀殺,8個與死者非常親近的女人很快成為嫌疑犯,究竟誰才是兇手?柏林電影節「集體傑出演出銀熊獎」八大實力女星聯合演出。

影片以一個懸念風格強烈的故事匯集了8位法國最著名的女影星:芳妮·阿爾丹(新浪潮大師特呂弗的遺孀、愷撒影後、曾主演《隔牆花》)、艾曼紐·輩阿(莫斯科電影節影後)、達尼埃爾等。

影片將喜劇、懸念、劇情甚至歌舞片等風格融於其中,讓觀眾看完大呼過癮,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上贏得了集體傑出演出銀熊獎。

------------------------

《八個女人》(8 femmes)是一部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推理片。50年代的一個聖誕節,一棟鄉間大宅的男主人被謀殺,兇手就在別墅內的親友和女傭之中,一共是八個女人。

影片以一個懸念風格強烈的故事匯集了8位法國最著名的女影星:

芳妮·阿爾丹(新浪潮大師特呂弗的遺孀、愷撒獎影後,曾主演《隔牆花》、《玩笑》)

艾曼紐·貝阿(莫斯科電影節影後、愷撒獎最佳女配角得主,曾主演《碟中諜》、《一個法國女人》)

達尼埃爾·達妮耶(愷撒獎榮譽獎得主,曾主演《紅與黑》)

凱瑟琳·德納芙(柏林電影節榮譽獎得主、兩屆愷撒獎影後,曾主演《白日美人》)

伊莎貝拉·於佩爾(兩屆戛納電影節影後、愷撒獎影後,曾主演《鋼琴教師》)

維吉妮·勒德瓦揚(巴黎電影節影後,曾主演過《海灘》、《麻將》)

費爾米妮·理查和魯迪萬·薩格涅爾。

影片將喜劇、懸疑、劇情甚至歌舞片的風格共冶其中,讓觀眾看得大呼過癮,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上史無前例地贏得了集體傑出演出銀熊獎。常說3個女人一台戲,8個女人,更是好戲連台。

秘密武器:8個女人的造型分別模仿了8部經典電影的女性打扮,到電影院考考你的眼力吧。

評論:

視之為一部電影委實不合適,我更樂意把它看作一場以膠片記錄下來的話劇,一隻披著羊皮野心勃勃的狼。沒有什麼攝影技術的炫耀、也沒有什麼大型場景調度或者電腦特效,甚至連導演的存在與否都是了一個疑問。一切的支撐點全集中在8位女演員精彩絕倫的表演上,不是劇情引領著她們,而是她們控制著劇情,根本不給你餘力去猜測這其中哪裡有陷阱或者紕漏。所以當男配角「死而復生」時,你只來得及感嘆她們精妙的表演而不是去感謝劇本,像這樣的喧賓奪主,一點都不覺突兀。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電影是要先有好的導演,然後才有好的演員,導演支配著演員的棋著。現在看來這種觀點確實要翻一翻了,原來,演員也是可以做自己的上帝,主宰自己的命運的。這8位法國一線女星就成功地讓攝影機淪落為單純捕捉她們面部無盡風情和細微肢體動作的無腦工具,更何況她們還利用角色關系聰明地嘲弄了一把男權社會所謂的尊嚴,高高揮舞著手中女權主義的大旗。

我這么說可不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你看看她們之間時而互相刻薄挖苦、時而互相撫慰傾慕,表面上似乎是在為男人爭風吃醋,私底下卻誰都沒有把男人當回事、還不失時機地把他往死里推。而那個可憐的男人還一直以為自己能在女人堆里游刃有餘,最後只落得個假他殺變真自殺的下場。那些女人們呢,則手牽手,一臉陶醉地唱起歌、跳起舞來。

片中唯一的男人始終沒有一個面部可辨認的鏡頭,他虛化的形象恰好完整地標志了一個普遍的男性符號。他可以是任何一種式樣的男人,但都一樣要背負「受辱」的宿命。他搞大女兒的肚子、與親姐姐關系曖昧、在外與情婦偷歡、勾引妻子的妹妹、盤算著丈母娘的養老金,十足一個身著華服的老流氓、老淫棍。而女人們則是花枝招展、千姿百態、或明或暗、或動或靜,身著八部經典電影中的獨特女性造型,以妻子、女兒、丈母娘、小姑、姐姐、情婦、僕人的身份 -- 一個男人一生必經的幾乎所有女性形象 -- 與他一一有染。

這些女人們在理性與感性中徘徊掙扎、被透明的淚水托起與淹沒、她們脆弱的心靈渴望了解、她們顫抖的靈魂期待撫摸,卻仍被始亂終棄,為男人傷透了心、對男人失望至極,而選擇了另一個天堂。「因為孤獨,女孩愛上了女孩;因為孤獨,男孩愛上了男孩;因為孤獨,我們建造了教堂,裡面擠滿了孤獨的靈魂,如滿天繁星。」

然而女性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因為她們都能一人分飾兩角 -- 女人和母親。所以,對男人絕瞭望的女人都是令人恐懼和迷戀的,她們熱情似火、她們冷若冰霜,比如《末路狂花》中的塞爾瑪和路易斯。這樣的女人對男人而言,充滿了致命的誘惑力,因為男人看到了比自己更強大的生物時,不會抗拒只會屈從,她們開發了他們的受虐慾望。而在這美麗的8個女人之中,危險的力量軟化為自我意識的爆發和同性間微妙的情愫,奇妙而自然。在男人以各種方式背叛著她們的同時,她們也在以各種途徑結為牢固的同盟。這個時候,只有女人才懂女人;這個時候,只有女人才信得過女人。而男人看似高大的軀體也在一點點的崩潰、一點點的萎靡,比泡沫更不可靠。

但透徹的失望並不是女人的終極標靶,她們終究無法對男人完全摒棄、完全釋懷。她們並不希望完全摧毀男人,而僅只是想要動搖男人,使彼此能夠平等和互愛。她們始終以寬容的懷抱對男人心存憐憫,畢竟男人是女人的第一個孩子,哪怕他是多麼任性,只要他記得回來,她們還是願意敞開溫柔的雙臂來迎接他。或許,男女之間的愛,就是如此這般的不可捉摸和自作自受。

「男人既沒有優勢,也沒有弱點。當他們張開雙臂,試圖擁抱幸福時,幸福一觸即碎。而他們張開雙臂的背影,就是一個十字架。」

[ 劇情簡介 ]

皚皚白雪籠罩的小鎮里,一戶富裕人家忙著慶賀聖誕節,在歡樂的氣氛下,一家之主竟然意外被謀殺了!他身邊圍繞的八個女人全都是嫌疑犯,她們當中,至少有一名是罪魁禍首。

於是無止盡的調查展開了。爭奪、背叛、秘密、矛盾,在愛與恨之中搏鬥著,原來每個人都有意想不到的隱私與不得不說謊的理由。偽裝的面具逐漸褪下,偽裝的假象不能再粉飾太平,事件背後的真相是既殘酷又具悲劇性。

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 八個女人 ]

《八個女人》造型

凱瑟琳·德納芙、艾曼紐·貝阿、伊莎貝爾·於佩爾、芳妮·亞當、維吉妮·勒多耶、丹妮艾爾·達里艾、盧迪芬·薩格尼爾、菲爾米·理查德 ,各有各的韻味,她們集知性美與表演才華在一身,也都是當代法國影壇的傑出女演員。要是能將上述幾位全放在同一部電影里,肯定是法國影史上的創舉,對觀眾而言,光是看她們幾位同台演出就已經值回票價,但是要這些女明星能夠不記排名、戲份合作,根本是電影人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偏偏有一位年輕導演不信邪,勇於嘗試放手一搏,組合出當今法國影壇最閃亮的陣容,他就是曾經訪台的新銳導演歐容,他的新片《八個女人》不僅在演員陣容上、也在票房上創下驚人的紀錄。

《八個女人》最早以劇場形式呈現,因為一宗離奇的謀殺案,牽扯出八個女人各懷鬼胎的陰謀及糾結的情仇,當導演歐容決定將其改編至大銀幕,他腦中浮現的演員陣容就是如此,歐容開出橫跨三個演藝世代的漂亮演員陣容,憑著對電影的執著與熱愛,歐容逐一說服眾女星,完成夢幻組合。因為擁八美在懷,歐容更大膽地運用場面調度,電影場景的三度空間與劇場式的景深,從美術布景、攝影、服裝究極要求,要讓每一個女人都能無比嬌艷美麗。

凱瑟琳·德納芙說:「我一直都很喜歡歐容拍攝的短片作品,還有長片《殺人喜劇》、《乾柴烈火》,當他提出要將女星全放在一起的想法,一開始真的很令我訝異,後來想想這未嘗不是一種有趣的冒險,你可以與其他人一起分享,溶為一體」。

自從看過《殺人喜劇》之後,艾曼紐·貝阿一直想與歐容合作,她主動表達合作的意願,那時歐容已經有了《八個女人》的構想,當下艾曼紐·貝阿覺得歐容真是瘋了,竟然要拍攝一部沒有男人的電影,但又不得不為他的大膽與前衛鼓掌致意,對於日後其他女星全答應演出他的電影,一點都不訝異。

伊莎貝爾·於佩爾表示:「當歐容提出邀約,我毫無遲疑就答應了。我欣賞歐容的是,他可以在有條不紊的精良製片體系之下,又保有相當個人化的色彩,勇於突破類型,打破鏡頭語言的陳規,捕捉到既脆弱又殘酷的人性」。

《八個女人》沿著驚悚懸疑的推理敘事結構進行,淘氣導演歐容偏偏要加入歌舞劇的誇張表現手法,八位女演員不只要性感美麗,還要能歌善舞。歌舞戲對艾曼紐·貝阿雅來說也是輕松容易的,飾演女僕的她解釋歌舞戲對角色的重要性:「片中我是一個非常冰冷、嚴苛、情感不外露的人,情緒全都掩蓋在面具之下,當她開始唱歌的時候反而是種解脫,歌舞可以表現出人物的憤怒與苦楚,編舞指導為我設計的舞是比較野性奔放,完全釋放出我個人的能量。」

伊莎貝爾·於佩爾的形容十分絕妙:「我們像是歐容後宮的嬪妃」,稍後她對此做出解釋:「當戲開拍以後,才發現全然沒有爭寵這回事,並沒有所謂的女人小心眼,大家不求爭競,互以誠心對待,在我們之中只有和諧、友誼、以及優雅的溫柔,當我從坎城領獎回來片場,大家早已准備香檳幫我慶功,讓我有二次獲獎的無比喜悅,她們的分享就是最棒的禮物」。

為什麼電影一定要有男主角?為什麼女演員只能當花瓶?同性戀導演歐容用《八個女人》對電影及女演員進行反思,當夢幻落實成真時,他針對不同女演員的特質與形象重新修正劇本,歐容心中暗自許下承諾:要讓法國的優質女演員驚艷大銀幕,這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華麗性感之宴!

Ⅲ 經典影片介紹

什麼是權力?當一個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這不叫權力,這叫正義。而當一個人同樣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於是赦免了他。這就叫權力。

——《辛德勒名單》

辛德勒是一位德國人,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國的戰爭,誘逼猶太人投資,再僱傭廉價的猶太人做工,在這讓充滿了殺戮與硝煙的年代大賺了一筆錢。但當他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個人的財富之後,他開始用戰爭期間賺來的金錢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卓斯納、維恩、羅斯納、費佛堡、費雪、夏法、伍蘭克、霍洛維茲……最後,倖存的猶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也是他們戰後僅存的唯一的財富所有,為辛德勒鑄成了一枚戒指,並在上面刻了一句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文:「救一條命等於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說:「我花掉了太多錢……我本可以……這輛車——十條命……這枚胸——兩條命……」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
――《阿甘正傳》

阿甘的智商只有可憐的75,但阿甘腦袋裡的世界卻是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世界。他代表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種刻意自我矮化的美國精神,笨拙但努力,只要活著便竭盡全力。他周遊著歷史,自己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他見證著一切,自己也變成了一切中的一份子。奔跑,奔跑,不停的奔跑,似乎已經成為了阿甘超然物外的精神體現。他就如一片羽毛,飛舞出自己的天空。
阿甘的青春里似乎沒有什麼遺憾,因為他很少回頭來估計自己的損失,對於他的人生,也許可以用兩段話來概括,"生命在於運動""永不停止嘗試!"

從前有個人對我說,別要任何附屬品,在你的生命中,不應該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內拋棄的東西。

——《盜火線》

警察與賊天生就是一對冤家,而他就是一個警察,他就是一個賊。他說:我不能任由你們縱橫霸道我終將為你們送葬。他說:我一定等到最後。兩個男人的故事是不乏溫暖的。

他們註定要在這個傷心的城市裡展開追逐的游戲,天生註定他們就背負了不同的使命,這讓他們只能各走各的,然後決一死戰。

電影中,劫匪之一基斯的妻子被警察拘禁變成誘餌,當基斯看見閣樓妻子,他的愛人卻含著淚擺了擺手讓他趕快走,那一刻基斯那種放不下的神情讓人過目難忘。

要麼忙著生存,要麼趕著去死!人總是要做點什麼的……

——《肖申克的救贖》

這是一個關於囚徒的故事。因為被誣告謀殺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輕的銀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終生監禁,在壁壘森嚴中,對自由的渴望時時刻刻磨礪著他的意志。「希望是人類最美好的擁有,只要自己不放棄,希望就會永遠相伴相隨」。安迪很認真地對幾個好友說出這樣的話,換來瑞的沉默,過了片刻,瑞才緩慢地說,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然後,瑞沒有再抬頭看安迪一眼,他離開了飯桌,安迪則靜靜地目送他離開。鏡頭上搖,看見鐵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終沒有放棄用自我救贖去尋雜自己的精神家園,他似乎始終在自由信念的引導下,在這不可逾越的高牆內,用自己的意志進行著艱苦的抗爭,於是,他用了19 年的時間,挖開了一條常人幾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糞坑中匍匐前進,魔鬼的黑暗與上帝的光芒如同壓在一層薄紙的兩端,而安迪知道,他所嚮往的海水與天空已經近在咫尺,他終於用自己對黑暗制度的背叛與追求自由的理想締造了一個現代的神話。

上帝會把我們身邊最好的東西拿走,以提醒我們得到的太多。

——《四根羽毛》

史詩式電影《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榮譽與恐懼的英國文學名著,從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銀幕。故事講述的是1898年英國與蘇丹開戰,一名即將新婚的貴族軍官哈利在接到開赴北非的命名後,懷著莫名的恐懼在出征前的一晚決定退役。這一舉動在民族主義高漲的英國上流社會掀起巨大波瀾。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給他代表著恥辱和藐視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別象徵著「自由、祖國、榮譽和激情(Freedom、Country、Honor、 Passion)」四種價值被臨陣退逃者拋棄。哈利四處流浪之後決定獨自前往北非,他化裝為阿拉伯人,在沙漠戰役中經歷磨難,克服恐懼,最終將他淪陷敵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職業軍人的命運與個人的榮辱形成了鮮明的比照,它讓人們驚訝地發現,剝離英雄尊貴的外衣,裸露與陽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顆世俗的心。

都市求生法則第一條——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要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

——《七宗罪》

人性本惡似乎一直是西方價值體系與文化觀念的主流。在電影里,七罪、七罰、七次下雨、故事發生在七天,甚至結局也被那個高深莫測的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時,無處不在的「7」彷彿一道蛛網暗示著觀眾:它是承載宿命的罪與罰。在自私、貪婪、充滿慾望的大都市裡,上帝曾發動過洪水來洗滌人類的靈魂,而那個罪犯卻似乎只想用鮮血來召喚那宿命的審判。

據說,「Seven」西方的在宗教上是個神秘的數字,這一點在舊約中有最充分的表現。上帝用七天造亞當,取出亞當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個頭的火龍(《啟示錄》第十二章第三節寫道:「有一條大紅龍,七頭,也戴著冠冕……」

千萬不要恨你的敵人,這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教父》

冷靜的法則與狂熱的慾望似乎永遠都是孿生的兄弟。哈耶克曾說,在這樣一個社會里,法律只具有「形式規則」
的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確定地藉此形式規則來達到自己的目標。但是教父卻似乎是可以自由遊走其間的駭客,只需要用很簡單的一段代碼,就可以催生出一個巨大的病毒。規則在他們的手中只是用來束縛凡人的工具,而只有「利己」才是最終目的。他們以自己所信奉的方式來決定取捨,以彌補法律在自由社會下的不足。

維托.科利昂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構建一個以宗教為掩護的家族,當然,這個家族裡,維托.科利昂有他的信仰,那就是他從來都是不動聲色地來貫徹他的主義。

道德似乎在這里變成了遮羞布,而手段才是決定一切的發家之路……

——《天堂電影院》

這是一部溫情的電影,每個畫面都可以帶你在記憶里翻山越嶺。

一位母親正因遠方的兒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離家的兒子現已是羅馬著名的導演。兒子回來了,他是來參加老放映員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禮的。

在他的童年時代,村民們都喜歡到鎮上的「天堂電影院」里看電影。慢慢的,還是小男孩的也與老放映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再後來,小男孩在一場膠片引起的火災中救了老放映員,老放映員的眼睛已經什麼都看不到了,小男孩當上了放映員。後來男孩長大了,他愛上了一個女孩,但結果女孩與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員的勸告,遠走他鄉。

三十年後,成名的Salvatore回來參加老放映員的葬禮。老放映員給他留了一份禮物,那是當初被鎮上的神甫勒令剪掉的吻戲膠片,每一場吻戲,每一場吻戲如走馬燈般在寬大的

選擇生命,選擇工作,選擇終身職業,選擇家庭,選擇 xxxx大電視,選擇洗衣機,選擇汽車,選擇CD機,選擇健康,選擇膽固醇和牙醫保險,選擇樓宇按揭,選擇買第一所房子,選擇你的朋友,選擇分期付款的三件套西裝,星期天傻乎乎收看無聊電視,邊看邊吃零食,選擇苟延殘喘,選擇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這樣的傢伙面前丟臉……

——《猜火車》

「我們生活的世界,就像一個垃圾場」,如果說何勇的高亢是一種醒著的痛,那麼馬克的憤怒更像是一種被麻醉後的蘇醒。

這是一場醞釀於青春期的暴動,一種叫揭竿而起的反骨,一次不願意回家,只願在冷冷的街燈下孤獨游盪的叛逆。

這電影彷彿有一種呼喊,要麼砸碎這萬惡的社會做一個徹頭徹尾的混蛋,要麼完全的融入其中,當一個隨波逐流的傻蛋。

他們尋找著他們自己的生活,用大麻或者鈔票去咒罵周遭的一切,你也說不清他們是睡著的,還是醒著的,「土豆」說:「時裝在變,音樂在變,迷幻葯在變,一切都在變。」

馬克終於「醒悟」,在出賣朋友後,大笑著撲入那個他曾經鄙視的世界。這也許只是一個開始,也許是一次結束,但影片早就已經告訴我們:當馬克鑽進那個骯臟的抽水馬桶,一個新的世界就已經誕生了。

世界上總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樂。

——《愛瑪》

根據簡·奧斯汀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愛瑪》是英國與美國1996年聯合出品的彩色片。

影片以愛瑪·伍德豪斯這一漂亮、聰明、性格開朗的年輕女子為主角並充作穿線人物,通過諸多男女之間的愛情、婚姻關系,向觀眾闡述了兩個觀點:

其一,婚姻應該建立在感情基礎上。其二,成功的婚姻必須門當戶對。

但什麼是愛情呢?在一部瑞典電影中,有兩個男人互相談論女人,A對B說:別傻了,她們根本不需要愛,她們需要的只是重視,獨一無二的重視。大仲馬曾說,其實世界本沒有快樂與痛苦的區別,有的只是一種狀態和另一種狀態的比較!死去的人不會欺騙我們。

自由就是這么來的可奴隸也是這么來的。

——《勇敢的心》

事實證明,人民的自由並不是靠法學家們精心編纂的字眼或者君主們大發善心而得到的。自由對於無產者來說,失去的是鎖鏈,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勇敢的心》以恢弘的手臂描繪了壓迫與自由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對抗,這種對抗大多是不能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他更多的是來自於社會結構的矛盾。

對於一個努力來說,自由的含義也許僅僅意味著他的脊樑不必再受到鞭撻,他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威廉·華萊士其實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種「天賦人權」,哪怕流干鮮血。這種精神令人敬畏。但時代的先行者們往往只能用眼睛洞穿那幾百年後的變遷,因為醒來得太早,他們大多鬱郁而不得志。在教條主義盛行的中世紀提倡自由意志,就如伽利略發現地球是圓的。威廉·華萊士追求的意義就在於,雖然註定失敗,但畢竟觸痛了那根神經。

蒼蠅不會恐懼,蒼蠅也不會感到羞恥......蒼蠅也不喜歡政治......"。
――《蒼蠅》

這部帶有科幻味道的電影曾該片被評為有史來最惡心的影片之一,故事講述的是一位科學家成功地完成了一項將有機物分解後異地合成的實驗。就在這位科學家拿自己進行試驗時,一隻蒼蠅混進了容器,合成的結果是科學家有了一個蒼蠅頭,而蒼蠅有了一個人頭。這種驚世駭俗的想像力加上一定的科學理論當做證明,顯然引起了人們心底深處的恐慌。而在另一個世界,重組一個自我,似乎更像是對什麼才是生命的本質作出的深刻探討,哪怕它的形式有點讓人無法接受。而對生活的思考,對政治的深刻理解,則更像是一個寓言故事。
據說鎮壓斯巴達克斯的大奴隸主蘇拉在涉足政治以前是個心地善良的青年,古希臘傳記作家普盧塔克在他的《希臘名人比較列傳》中說,年輕時的蘇拉天真活潑,臉上掛著笑容,極富同情心,常常會因為同情而潸然淚下。然而到了後來,他卻變得殘酷無情。盡管他以權力和榮譽會敗壞人性為由譴責過分地佔有權力和榮譽,但是他並不努力去限制自己的權力欲和榮譽感,而是拚命地去追求。他不僅使自己在追求權力榮譽時變得殘酷無情、喪盡天良與人性,也使他的競爭者們變得殘酷無情、喪盡天良與人性。
所以路易斯?博洛爾說,政治使人變得罪惡。

當你年輕時,以為什麼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時候,你可能又覺得其實人生並沒有所謂的答案。
――《墮落天使》

殺手將在明天死去,愛情只是寂寞的慰籍,《墮落天使》似乎只想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這世界沒有你真正要的堅持。
生活就像我們上小學時候的算術題:有一個水池N立方米,進水管每小時進水A立方米,出水管每出水B立方米,請問什麼時候水池是滿的呢?沒有任何一個公式可以計算生活。成年以後的你就會明白,進水管是你得到的人生體驗,出水管是你消耗的青春,而這個水池永遠不會注滿,它代表不可能完美的人生,裡面是空虛、掙扎與茫然。但是我們終究還是要面對!

我們要學會珍惜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因為,這每一天的開始,都將是我們餘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們即將死去。
--《美國美人》

中產階級的萊斯特.伯哈姆已經活不到一年了,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什麼跡象。
他就著在那個繁華的美國,一個溫暖而安靜的市郊,他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卡羅琳和一個未成年的女兒珍妮。該有的都有了,可他的家庭並不象外人看到的那麼幸福。他的工作沒有成就,他厭倦了他所做的一切,終於有一天,當萊斯特遇上了剛做完中學籃球賽拉拉隊的珍妮和安吉拉時,他立刻被安吉拉的美麗深深地打動,心中的那種久已死去的感覺好象又重新的復燃了,他的生活也慢慢開始發生了變化,中年的他落入了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愛情幻想中,事態逐漸地向著十分有趣卻無法預料的方向發展......
也許並不是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幻想而變得有意義,但起碼它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另外一種意義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可能不,愛一個人需要付出嗎?是的!而且是無怨無悔的!――《天使之城》

塞思是洛杉磯上空的一位天使,他終日奔走於生死之間,目睹著人間的悲歡離合。這天,他來到一家醫院,可惜他來晚了一步,接受心臟外科手術的病人已死在了手術台上。主刀大夫瑪吉?瑞絲認為這是她的責任,她失去了自信,精神也一下垮了。塞思決定留下來幫助瑪吉戰勝精神上的危機。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愛上了美麗的瑪吉。為了能真實地接觸到瑪吉,他冒險使自己顯了形。
天使的愛也許更帶著幾分人世間所未有的純凈,而塞思卻發現自己無法真正進入凡人的世界。面對著無法割捨的對瑪吉的愛,為了能與瑪吉一起分享生活的快樂,他毅然決定放棄天使身份,墮落於人間,從此做一個凡人。這對於他來說也許要付出相當大代價的願望,但是在願望與付出之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幸福。對於天使的愛情,在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每個女孩都曾是無淚的天使,當遇到自己喜歡的男孩時,便會流淚――於是變為凡人。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負女孩,因為女孩為你放棄了整個天堂!

《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

真實還是想像

無論是編劇還是導演,都在這里玩了一個大大的花招。本來這不成一個疑問,英文名字中"legend」本身就包含有 "傳說」之意(義大利原文是什麼呢?)。但是影片一開始導演卻讓邁克率先登場,而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讓大家相信1900是真實存在的。自然所有的聽眾都像我們,既對他的話抱有懷疑,又對他的故事充滿興趣。所以那個樂器店老闆最後才會站起來,伸伸腰懶懶地說:"好了,你的故事編得真好,可是我們的店要打烊了。」

沒有人相信1900是真實存在的——也許除了邁克和導演。但是導演真的相信1900存在嗎?其實他的這種拙劣的"伎倆」正表明了他是最懷疑的一個。真正的相信是不需要試圖對別人進行說服的。那麼他在這里實際上利用了人們的不相信作為了講故事的一個策略。但是我不能不說這種策略並不見得有多高明,因為這是已經被用濫了的一個手段。而到最後,導演還讓邁克試圖去挽救1900顯得更加的拙劣,導演弄得太"現實」了,以致於故事失去了傳說的那種美。

看到所有的人在邁克的努力中被弄得暈頭轉向,我不由暗自發笑。他們似乎最後都被邁克說服了,相信了有這么一個怪癖的天才存在。而我更吃驚的是,最後的邁克依然那麼年輕,而在此之前他的名聲早已遠播,為什麼似乎除了邁克沒有一個人知道他,而需要邁克那麼費神地去一個個說服?

無主題變奏

這部影片很難讓人找到一個合適的主題去分析。從一開始1900就存在於船上,並令人神奇地無師自通地掌握了彈鋼琴這樣一個高難度的音樂本領。他一開始沒有下過船,我們無法分析原因,我們只看到了導演給我們的呈現。這時他還沒有看過陸地,所以他不可能產生最後的那個念頭,要不就無法理解他曾經產生過到陸地上轉轉的念頭,並幾乎把它付諸於實踐。這時我們只能把他沒有下過船這個事實解釋為他沒有想過下船,或者是他相信了他那黑人爸爸的話,岸上有吃人的大鯊魚。但是很顯然,後者除了在他不懂事的時候有可能產生效果外,在他成年後恐怕是無法再產生那樣的影響的——否則我們只能把他解釋為白痴。所以這時他的不下船隻能說是一種偶然,而沒有原因,沒有原因也就沒有意義上的價值。他後來聽到了那個農民詩人(他能聽到海的歌唱,並說出那一席話,不是詩人是什麼?)的話,開始對岸產生了一種嚮往,這更與整個影片的精神主張相悖逆,此處岸反倒顯得更有神秘感,而意義重要。再到後來,他遇上了那個女子,愛情產生了,他上岸的沖動更加強烈,終於他要下船了,這讓我們的心懸了懸,我們興奮而緊張,然而就在這時出現了那經典的一幕,在船舷上,他瀟灑地把禮帽扔到了大海里,然後重新回到了船上。我們說,直到這個時候他不下船的想法和行為才具有了真正的哲學意義,並凸現了價值。然而此時他的人生已經臨近結束,影片也即將結束。那麼從整個影片來看,我們怎麼分析它始終貫穿統一的主題呢?

真誠還是虛偽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段可能就是1900與爵士樂鼻祖的那段比拼。但是那段太戲劇化了,也就顯得太做作了。先不說爵士樂手,1900那似乎真誠投入的感動也讓我不是十分舒服——但我不能不承認那一刻他感到了我,能為自己的對手鼓掌的人是值得人欽佩的。一對一的比拼進行得很激烈,導演運用了各種能夠想得起來的手法對整個氣氛進行了烘托(但是我要說這些手法都沒有新意,比如說通過觀眾的表情來側面表現),等1900被迫彈起《聖誕之歌》時我的心很激動,我以為真正的精彩就要出現了,等到1900重復爵士樂手的演奏時我依然對導演抱有期待,但是等最後1900彈起那首令觀眾激動萬分,也讓銀幕下的影迷激動萬分的樂曲時,我卻感到了失望。導演還是無法自拔地落入了俗套。他以為彈得快就是好音樂嗎?那麼大家都比快好了!這讓我想起金庸的武俠世界,在那裡,真正的高手往往是不屑於用武器的,或者是用最鈍,如未開刃的黑鐵,或小孩子用的玩具,如木劍,甚至樹枝、木條等等作為兵器。而他們的武功往往也是溫和的,如太極拳,但是因為他們是高手,所以他們釋放出來的力量又是最強大的。我本來以為1900也會是這樣的高手,他彈最簡單的《聖誕之歌》,彈爵士樂手彈過的樂曲,外行人是吃驚的,不理解的,但是高手如爵士樂鼻祖者他應該是能聽得出平凡中的不平凡的,同樣一首曲子,在1900的手裡卻像獲得了新生命,正是這讓他黯然認輸。我想這總比讓1900拿跟香煙燃鋼絲要有意思的多吧。

還有1900一開始是退縮的,他似乎不能理解爵士樂手為什麼要同他比賽,他"真誠」地為爵士樂手鼓掌,並感動得淚水長流。但是他似乎忍受不了爵士樂手的一再相逼,終於暴露了真面目,有點惡狠狠地對爵士樂手說:"混蛋,這是你自找的!」這句話讓我吃了一驚,一瞬間他開始的真誠在我的大腦里都化為灰燼,只留下了他此刻的表情,他剛開始的真誠此刻彷彿帶了點陰暗的色彩。我不喜歡他這樣,我倒寧願他一直傻傻地傻下去。他不要跟人爭斗,他就是他,一個純粹的與世無爭的只愛音樂的天才!

愛情小插曲

看到一半的時候,1900還沒有表現出一絲對女人的興趣,這讓我有點暗自著急。我認為一個沒有下過船的人,愛情對他來說可能更富於傳奇。以他當時的名氣,他的身邊應該環繞著數不盡的美麗的女人,她們應該為他著迷,他也沉浸其中,享受愛情的甜美。但是不,導演似乎忽略了這一點,只讓一個肥胖的小號手追隨在他的身邊。然而到了後半部,導演似乎終於覺得有必要關注關注這位傳奇年輕人的私生活了,於是給他安排了一次奇遇,而碰巧的是這個女主人公正是曾給他過影響的那個農民詩人的女兒。她也正好是要去找她的父親。因為她的出現促成了以下幾件事情:第一,1900完成了他唯一一張唱片中的那首樂曲,從這一點上來說,她,或者愛情,給了他靈感;第二,因為她沒有能接受他的禮物(奇怪的是她說的話他都聽到了,而且那時她離他更遠,且她的聲音肯定不如他的大。唯一的可能的解釋是他處於下風口。但是從常識上判斷,他處於上風口的可能性倒更大一點。),所以他把那唯一的一張唱片毀掉了(邁克把它修整好,塞進了鋼琴里,但是也許他應該把它收藏起來留個紀念更好,他不怕1900再把它毀掉嗎?);第三,因為她(當然也因為她的父親),1900准備上岸去生活,去聽聽大海的聲音。並間接促成了他那個偉大的念頭。從這里來講,那個女孩子的出現是恰當的,但是他們的愛情總讓我有一種可有可無的感覺,彷彿只是為了完成一個儀式,或者如上面所說推動故事情節的一些發展。因此在這里她只是起到了一個道具的作用,愛情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要去死?

1900 最後的死讓人心裡很難接受。如果要怪的話,我認為應該怪導演。因為1900完全是可以不死的。不是嗎?1900懼怕上岸,只是因為他感到陸地太遠了,城市遠得看不到盡頭。這讓他心裡發慌。他怕自己陷入到這種無窮無盡中去,從而無法再純粹地沉浸於音樂之中。因而套用一個朋友的話來說,"他要的是純粹。」他熟悉——也是他感到最舒適——的世界就是一條那樣的船,每次人再多也不過2000人。他就生活在琴鍵上,而琴鍵也是有限的。從始至終,他表達的都是一個"空間」的概念,他不是天生喜歡船的,也不是天生就要生活在船上的,只是他習慣而且不得已。並且他表達的"船」並沒有強調必須是"此船」,那麼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換一條船他同樣可以快樂地生活下去。那麼我們為何不給他換條新船,而必須讓他跟這條舊船一起死去呢?

這樣的質問也許會讓導演、也讓所有的觀眾尷尬,這將使故事的結局急轉直下,並失去那一層人為抹上去的浪漫色彩。

也許我這樣的分析太冷酷,也太不藝術化了!

一個浪漫化的結尾想像

盡管我說這是一次非浪漫化的旅程,但是並不表示我就那麼反對浪漫化。事實上,不管是對《海上鋼琴師》,還是對《樹上的男爵》,對他們的結尾我都抱有遺憾。我想,如果是我的話,我絕對不會那樣去處理,在我的想像中,1900應該神秘地消失,也就是說邁克不應當找到1900,而是在他最絕望的時候,突然聽說在某個船上有一個天才的鋼琴家,他的演技無可挑剔,他的樂聲美妙動人,而且——據說他從不下船。從別人的描述里,邁克意識到那個人很有可能就是 1900,這時一絲甜蜜的微笑悄悄地在邁克的臉上綻放,於是音樂響起,是1900狂風暴雨似的鋼琴聲,在琴聲中鏡頭轉向大海,海上有美麗的船隻,船隻背後是美麗的晚霞,船隻成了一個個美麗的剪影。琴聲像是從每隻船上飄出來的,那麼多,那麼急驟,彷彿有多個1900在一起彈奏似的。於是字幕升起……

同樣,男爵沒有必要拉上那個熱氣球,他應該在某一天,突然沿著樹向遠方爬去,越爬越遠,漸漸地在眾人驚訝的視線里變成了一個小點,最後連這個小點也看不見了。後來人們再也沒有見到過這個終生沒有下過樹的男爵……

Ⅳ 這是哪個電影裡面的情節

◎中文 名 超時空效應/似曾相識/時凶感應/時空線索
◎片 名 Deja Vu TC XViD-mV
◎年 代 2006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動作/冒險/愛情/科幻/驚悚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英字幕
◎IMDB評分 6.9/10 (7,535 votes)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53467
◎視頻尺寸 960X540
◎文件大小 3CD 845M
◎片 長 128 Min
◎導 演 托尼·斯科特 Tony Scott
◎主 演 瓦爾·基爾默 Val Kilmer ..... Agent Pryzwarra
詹姆斯·卡維澤 James Caviezel ..... Oerstadt
丹澤爾·華盛頓 Denzel Washington ..... Doug Carlin
亞當·戈德堡 Adam Goldberg ..... Denny
寶拉·巴頓 Paula Patton ..... Claire Kuchever
◎簡 介

◇ 劇情:奇異的時空線索

新奧爾良州,一艘輪船靜靜地停泊在港口。突然,瘋狂的爆炸聲轟然而起,濃煙滾滾,火光映紅了大橋,ATF(專管酒類、煙草和槍械)特工道格·卡林(丹澤爾·華盛頓飾)迅速被派往調查爆炸現場。雖然經驗老道,然而,到達現場的卡林卻對現場的景象和人物有著奇怪的莫名熟悉感。

跟蹤調查的卡林逐漸發掘了更不可思議的東西--不論是現場、照片、房間,在渡船爆炸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一切彷彿與他的過去和未來不可分割,而這些又似乎將引導他走向另一場驚駭的犯罪事件!受邀加入新組成調查小組的卡林,開始接觸政府的秘密時光實驗室,在這里,他們能監視過去4天內任何地方發生的事件。

卡林意外發現自己與一個名叫克萊爾(寶拉·巴頓飾)的女人有著謎一般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個他似曾相識的女子的過去更與摧毀他們未來的大災難息息相關,而很可能,只有探究過去才能阻止災難的發生。不容半刻遲疑,卡林必須相信引導自己的時空線索,改變一切!
◇ 幕後:什麼是「Déjà Vu」?

「Déjà Vu」源於法文,是在美國頗為流行的法語詞,其意思相當於中文當中的「似曾相識」,指的是人們在經歷過一段場景之後,會突然覺得自己曾經在某個地方、某個時段經歷過相同的場景,而且印象深刻;或者明明是第一次到某地,卻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到過這個地方、感覺非常熟悉等等,這是一種很多人都會遇到過的心理現象。

對於「Déjà Vu」,人們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有人說是夢境的再現,也有人說就是所謂的「第六感」。也有科學界對此的解釋是人腦中負責控制情感的部分,同控制邏輯的部分的速度出現了及短暫的不一致,控制情感的部分在很短的一個時間片比控制邏輯的速度快,就會造成這種情況。Discovery中曾經有人兩個腦子Speed不一致的病例,比如去超市買東西,在結帳的時候才發現買了很多自己根本不該買,又無法付帳的東西。

◇ 看點:驚心動魄的時空記憶

Deja Vu,似曾相識的感覺,幻覺記憶--當你遇見某個陌生人,你覺得你自己好像認識了對方一輩子;當你到達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卻找到了熟悉的感覺;生命像是按照一個既定已知的道路前行,一切像是在某時某刻某地早就發生過,又會在某時某刻再次發生。

這種奇異而不可解釋的感覺總是迷惑著人類,它到底從何而來為何出現?只是大腦的盲點還是真是隱藏的現實?它在向我們傳達怎樣的信息?對於票房保證、金牌製片人傑瑞·布魯克海默和動作大導托尼·斯科特來說,這種感覺就將成為來自過去的警示和通往未來的線索,邏輯可靠性咱暫且不論,這出超時空效應的動作驚悚至少能保持驚心動魄。

第六次合作的布魯克海默和斯科特自然合作無間,繼兩部北美票房均過億的影片《紅潮風暴》和《怒火救援》之後再攜手的導演與黑人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搭檔也必然亮點多多。獨特的時空轉移,超現實的神秘現象,倒敘交疊的情節,罪案調查的驚險,還將同線發掘一場情意綿綿的愛情故事,這趟不可解釋的冒險經歷將挑戰一切不可能。

◇ 花絮: 颶風來襲

劇組於2005年進駐新奧爾良市,開始進行拍攝前的准備工作。但是,就在影片准備開拍之前的一個星期,卡特里娜颶風襲擊了美國南部海岸,整個新奧爾良市,包括劇組的攝影棚、布景等等均變成了一片廢墟。鑒於這種情況,劇組決定另外尋找新的外景地來拍攝電影。但是,幾個星期過去之後,便有傳言說要取消電影的拍攝計劃。最終,在颶風來臨的三個月後,整個劇組又回到了新奧爾良市,開始了電影的拍攝。

托尼·斯科特、丹澤爾·華盛頓、方·基默,以及詹姆斯·卡維澤爾在劇組再次到達新奧爾良後馬上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宣布劇組將要僱用更多的新奧爾良當地的人員,以便能幫助這些人來解決由於颶風所帶來的經濟方面的問題。並且要在影片中相應的增加一些災後重建的場景,幫助劫後餘生的新奧爾良做宣傳。由於災後重建的需要,路易斯安娜州颶風救援立法委員會要求《超時空效應》的投資方削減25%的投資,用以為劇組當地的雇員增加10%的工資。

劇組在准備及拍攝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幫助和支持,這其中包括新奧爾良港、美國海岸警衛隊、美國海軍、新奧爾良防洪碼頭、西傑菲遜防洪區,以及眾多的當地市民。

15秒鍾撞毀5輛靚車,漫天蓋地的爆炸轟鳴,掛上軍隊、特工、破案的標簽,托尼·斯科特的凌厲剪輯又重出江湖了。這位史詩大導雷德利·斯科特的弟弟,一貫在商業動作片的范圍內有張有弛,流暢的敘事和凌厲的節奏控制可圈可點,盡管上次虧掉了賞金獵人《多米諾》,但這次有票房金童丹澤爾·華盛頓作保,頗有新意的故事想來會賺回不少得分。

有時空反轉的娛樂性,有愛情甜蜜的浪漫,更不會缺興奮的動作場面(監制布魯克海默可是拍胸口表示片中高水準高速的飆車戲能帶來史無前例的視覺享受,至於是造勢還是事實,那可就不得而知了),在丹澤爾時空混亂的魅力之下,引人入勝、爭分奪秒的上天下地改變一切大挑戰將迂迴閃現。唯一警告:如果想進入超時空效應的世界,最好不要執拗地分析時空線索的可能性!

下載地址:http://search3.btchina.net/btsearch.php?query=%CA%B1%BF%D5%CF%DF%CB%F7&type=0

Ⅳ 《亞當的六個女人》中故事開始時的背景是什麼

一個位於丹麥鄉間的小教堂,只有一個牧師,懷有對信仰的堅守與對上帝無盡的愛還有三位被派到教堂從事社區服務的犯人.當牧師在上面佈道時,下面的聽眾有四個,一個是已86歲高齡的前納粹分子,他總是打斷牧師的佈道,借口總是要上廁所;

Ⅵ 想找幾部電影看,有沒有介紹一下,

1、無頭騎士(斷頭谷)
這是一部票房超過兩億的恐怖片,好萊塢製作的經典恐怖片,電影是一慣的蒂姆.波頓的哥特式電影,畫面陰暗,情節詭異,充滿中世紀歐洲風格。無頭騎士手起刀落,一顆人頭響當當落地,眼神依然是死亡瞬間的驚恐。脖頸的斷裂處鮮血淋漓,皮肉緊縮,有燒焦的痕跡,為了逼真地表現電影的恐怖氣氛,獨特風格的斬首場面,絢麗迭起的情節,史詩般的畫面,這部電影的亮點。

2、短柄斧1、2
編劇兼導演亞當•格林創造了維克托•克羅利這個角色,一個從小被詛咒出生的孩子,長相太過醜陋,從小就被欺負,終於在萬聖節之日被小孩放火,他父親去趕去救他,被其父無意殺死。這些知識背景鋪墊,電影真正的核心在於殺戮!一群群無辜的人被殺,殺的方式極其恐怖與逼真,尤其記憶猶新的是把人砍成兩截之後,手提撥批。很逼真和恐怖,應該是目前看過血腥變態殺人的電影。個人認為電鋸驚魂和死神來了和這部的血腥程度是無法比擬的,呵呵

3、驚心食人族1、2
這並不是一部單純的食人恐怕片,而是一部宗教類得食人片,片中的劇情起伏,當大家看到警察護送姐弟兩,以為安全只是,殊不知,食人族早已站到警車上,隨即,用拳破車,抓起警察的頭,一刀砍下去,頭掉了,撿起來,吸食舌頭。

4、隔山有眼\深山大屠殺
由於米國核試驗,試驗區的平民全部變異,奇醜且性格暴斂,不斷殺戮經過沙漠的旅人。一個家庭旅行的車隊,加油時,女人看到了不該看的,結果被老闆指上了死亡之道,車到土路即被變異人爆胎,老頭被燒死,女人被強暴。

5、驅魔人
電影的靈感來自於1949年幫一位14歲小男童驅魔的真實事件。 故事描述一個被惡靈附身的小女孩,她的母親試過各種途徑來治療小女孩,但都無效,最後只好請牧師來為小女孩進行驅魔儀式,最後惡魔附身於牧師,牧師最後一刻自殺與魔鬼同歸於盡。情節簡單而老套,開頭看似無趣、灰暗的鏡頭,前半個小時風平浪靜的以為是一部劇情片,後期魔鬼附身於女孩,一系列變態恐怖的作法,小女孩突然坐起,頭翻轉180度,此鏡頭後期被無數恐怖片效仿。這部電影與其它恐怖片的區別在於,別的恐怖片過於脫離現實,雖然恐怖,但是讓我感覺離我遙遠;正因為沒有使用太多的特技,驅魔人拍得太平凡,太貼近現實,以至於我相信故事就在我眼前發生著。

6.、3D食人魚
對於歐美恐怖片一般分為以下幾類,一類是前期的環境塑造,抑或是被壞境污染,導致大批的變態殺人的,但終其而言,仍為人類的,如隔山有眼、恐怖蠟像館。二類是受詛咒的怪物或鬼魂,如猛鬼街與短柄斧。三類是僵屍類的,如生化危機類、活跳屍、群屍玩過界,此類一般被咬之後都很快變異為同類。四類是變異生物,如早期的大白鯊、狂蟒之災,近期3D版的食人魚。

7、致命彎道123
茂密的森林、年輕的俊男美女,優美的畫面,一開場就有美女被劈成兩瓣,腸子流了一地。然後有人被砍死,有人被炸死,有人被射死,有人被斬首,有人被粉碎機粉碎。。還很神奇地看到了變異人親吻,生孩子。男女主角最後還被食人族帶到家中,女主角甚至被作為嘉賓與其家族共同進餐,只不過進餐中的是人類肢體,頭骨。食人族開一輛破拉車,此車在123中均出現過,2中男女主角殺死了食人族,最後的鏡頭是,但食人族生下的嬰兒未死,正覓食看下的手指。

8、幽靈船\鬼船
幽靈船,這部片子最經典的是片頭,鋼絲百人斬太爽了,絕對可以存在我記憶中常年作為一個最喜歡最
恐怖經典的片段。

9、異次元殺陣123
該片談不上很恐怖,更多的是對人性的探討及思考。警察、醫生、建築師、數學學生、痴呆兒、越獄高手,其中代表了不同的階層和意識,由最初的互相協助,到厭惡,到最後的自相殘殺。一部構思巧妙的電影,其巧妙之處在於:以隱喻的手法、數學的知識和實驗的角度解釋了一個社會學的原理。

10、電鋸驚魂系列(1-7)
當身患絕症「Tobin Bell」用略帶沙啞的語音講出上述話時,意味著一個游戲即將開始,游戲的結局,只有「生或死」。初看片名很多人都以為會是電鋸橫飛,殘肢血液滿地的畫面面,看完後才發覺並不如想像中那麼恐怖,而後會有很多的思考。

11、小島驚魂
一部沒有任何血腥、暴力的電影。故事從頭至尾都被一個強烈的懸念牽引著,我們的思維如同主人一家三口,被囚禁在一所大房子里,百思不得其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一直以普通恐怖片的思維去考慮,最終的結局卻是出人意料。但結局卻又能完美的解釋了故事的懸疑。

12.劈頭士
7個大學生走捷徑來參加派對,不幸地,她們最後去了Wormwood鎮,那是一個不知道在甚麼地方的「迷失」 的鎮。那裡氣氛古怪而邪惡,大街上有古怪和骨頭的裝飾。當地有個傳說,100年前的萬聖節前夕,一個瘋狂男子折磨鎮上的年青人,砍下她們的腦袋,居民為報復而砍掉瘋子的腦袋。每隔7年,他就會回來報復,會砍下7個年青人的頭,現在無頭騎士以大學生們為目標,會逐一殺死她們。

13.殉道者
鑒於天涯網友多次點名此片,若不將此片列入,唯恐網友又措施一大經典。前半部分有些落入俗套,會讓人想起美式虐殺復仇恐怖片,法國恐怖片沒美國恐怖片純粹,這部殉道者有著好萊塢恐怖片的剪輯節奏也有著日本近乎壓抑絕望的視覺虐待,再加上宗教信仰帶來的神秘,一個一打著宗教旗幟,而專門尋求年輕女子,用毆打、釘腦釘、剝皮等殘酷手段,通過不斷的折磨讓人超越痛苦而終極見證將死未亡時所看見的邊緣神跡,作為一種見證。

14.死神來了1234
多麼經典的片子,情節不在雷述,大家已熟知。談談自己的感受,閻王判你三更死,不得留人到五更 ,故事簡單卻拍得扣人心弦。大難不死」未必「有後福」,如若死神選擇你,日常生活中的用水、用電、開車、過馬路、燒水、坐電梯,都可以致你於死地。

15、針孔旅社1、2
故事情節相對簡單,沒有僵屍、沒有變異人、也沒有變態的殺人狂魔,似乎很難再從其他方面找出來恐怖的源泉,然就是這樣,這部恐怖電影里的恐怖源自於人類,看完這部《針孔旅社》,感觸很深的一點就是,恐怖最好能夠源自於生活,激發觀眾的想像,引發觀眾內心的恐懼,故事情節並不需要多麼離奇曲折,只要抓准人的心裡,一個簡單的故事也能拍出一個好的電影來。

16、恐怖游輪
一部很值得思考的恐怖片,原以為只有游輪部分是循環的,女主角逃出遊輪循環後,將回歸正常生活,殊不知又已踏入另一循環,故事的開始就是起點,結尾揭示了循環的原因,這點有點類似與小島驚魂的敘述方式,女主角其實早已在車禍中喪生了。

17、閃靈
《閃靈》取自是shinning的音譯,意為第六感之類的意思,《閃靈》的恐怖來源於心理的刻畫和對人性的拷問,來源於情節的巧妙設計與把握,以及兩位主演入木三分的刻畫,恐怖在不經意間滲入你的脊骨。 整部電影當中,無論是封閉的旅館,漫山的大雪,神秘的迷宮或者是丹尼眼中可怕的幻覺和尼克爾森漸漸癲狂的眼神都似乎在暗示或者敘述一個
幽閉環境中弒妻殺子的瘋狂行徑.

18、外殼
美國恐怖片比較一般都於公路、玉米地、烏鴉稻草人,這不片子典型的結合了這些因素,算是比較典型的美國恐怖片,當一隻被殺死的烏鴉掉到一群朋友正在行駛中的汽車擋風玻璃上時候,車駛進了田裡並報廢了,這群年輕人不得不放棄這輛車。而且他們被困在了荒涼的玉米田裡,當他們迷茫的走著時,他們看見了一扇亮著燈的窗戶,並打算進去尋求幫助。在他們穿過玉米地想要到達那個亮著燈的避難所的時候,他們看到了驚恐的一幕,自己的同伴,已被殺死,形如喪屍般的來到,破舊小屋,用針訂手指,用麻布縫合稻草人面具,然後熄燈。尋找存活的同伴然後殺死、倒掛,然後喪屍又去破舊小屋,縫合屬於自己的稻草人麻布,然後繼續虐殺。

19、魔窟
喜歡鑽洞探險的戶外朋友,以後去探險未知山洞一定要小心了。此片是一部感覺很真實的探險恐怖片,製作班底還有環境拍攝都很逼真。 傑克(科爾·豪瑟 飾)與泰勒(艾迪·斯比安 飾)是一對喜愛驚險刺激的專業洞窟探險家,他們徵集世界最頂尖的專家組成探險隊,帶著最先進的設備(包括一種可以在水中潛水長達24小時的呼吸器)前往羅馬尼亞進行勘測。這座洞窟內隱藏的不僅僅是一個全新的生態體系,還蟄伏著一個全新的物種。

20、恐怖極限
絕對值得推薦看的電影,血腥程度和暴力程度,超出你的想像。 開頭就很特別,在墓地里。女記者去采訪墓地管理人。在陰暗的背景下,墓地管理人被女記者的突然到訪嚇了一跳。演到這個時候,我絕對沒有猜到下面會發生什麼。因為它和好萊塢的套路太不一樣了。緊接著,女記者跟著管理員走進屋子,聽他講一些發生的事。相當血腥暴力而又感到真實的電影,值得一看的冷門恐怖片。

21、寂靜嶺
寂靜嶺恐屬於壓抑的恐怖,恐怖游戲翻拍的經典之作。

22、非禮勿視
仍然是鐵鉤殺人,但這部卻暴力血腥了很多。身高七英尺,體重四百磅,手拿鐵鉤,鋒利的指甲足夠戳穿對手眼睛,本片最大的優點在於能直接切入主題,沒有人皮客棧那幾乎整整半部片的拖泥帶水,影片的開頭非常贊,沖擊力極強,對女受害者雙眼的推鏡更是很快就讓觀眾難以安坐。片中多鏡頭的描寫暴力摘眼,葯水浸泡的眼球等。用值得一提的是結尾墜樓那一幕也很血腥與暴力。

23、恐怖南瓜頭
部片子色調都比較陰暗,開篇就是無數的骷髏和未腐蝕的屍體,屍體和未腐爛的骷髏貫穿了整個片子。開篇講述一個陌生的旅者,闖入火葬場附近,看到了一名醫生利用火葬場的屍體做器官倒買的勾當,結果被醫生殘忍的把腎取下,鏡頭很血腥。

24.黑暗侵襲1、2
一部與魔窟類似的英國探險類恐怖片,故事情節差不多都是,喜歡戶外探險隊進入山洞探險,遇到未知食人生物,與其展開搏鬥,2中唯一存活一女主角,才出洞,就被陰險之人襲擊,為黑暗侵襲3埋下伏筆。

25.身在其中
這是我有史以來覺得最血腥的片子,建議心臟不好的不要看。不同於美國血腥片所用的道具,據傳此片為力求真實,所用的道具是真的血漿,此片的視覺效果可見一般,此片血液特有的粘稠感和流動性。

26.、伊甸湖
強烈推薦這部電影給各位,前提是你要有過硬的心理承受能力。 伊甸湖很美,天很藍,草很綠,景色很迷人,但此片太過壓抑,英國恐怖片不同於美國,與法國片相類似,除掉開頭美景、和男女主人公相愛的過程,壓抑與沉悶占據了整片。

27、血色月亮\顫栗
導演把這對抗過程通過影像展現在我們面前,並嘗試讓我們相信善與
惡是獨立存在的,然而結局向我們揭示,人性永遠不能通過善惡來劃分,他們往往是共同存在,只是有些時候,「惡」不幸佔了上風甚至屠殺了「善」。

28、邊域之城
一部與政治選舉、新納粹、右翼分子的法國恐怖片,能看出該片仍然有許多模仿人皮客棧的影子,畢竟人皮客棧太過經典,導致很多跟風,不過該片仍然有些看點,與人皮客棧鮮明的色彩不同,陰沉的灰色調一值延續著,血腥鏡頭尚有可取之處,如挑腳筋,男孩在鍋爐里被燙死。

29、孤堡驚魂\孤兒院
如果你認為血腥、暴力、變態殺虐是歐美恐怖片的組成,那麼你錯了,早期的德州電鋸殺人狂,血腥鏡頭,眨眼即逝,但營造的那種氛圍堪稱經典。唯美的小島驚魂,整片沒有任何的血腥及暴力,但卻顛覆了正常的思維,西班牙出品的這部「孤堡驚魂\孤兒院」也重新詮釋了歐美的恐怖片。

30、沉默的羔羊
經典是毋庸置疑的,經典是經的起時間的考驗的,但嚴格來說該片並不屬於恐怖片,故事繼承了好萊塢恐怖片的傳統,然而影片的敘事方式卻突破了恐怖片的模式,它頗具匠心地將恐怖片與偵探片巧妙地結合成一體。這是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心理懸念片,兩位主角的鬥智戲扣人心弦,一個想利用後者越獄,另一個想利用對方的心理分析去搜尋另一名殺手。

31、七宗罪
「暴食」、「貪婪」、「懶惰」、「嫉妒」、「驕傲」、[淫慾]、「憤怒」,這是天主教教義所指的人性七宗罪。第一天.暴食者者死了;第二天,貪婪者死了;第三天,懶惰者死了;第四天,淫慾者死了;第五天,傲慢者死了;第六天,嫉妒者和暴怒者死了;這是一部在形式上給觀眾看到驚悚,在情節上讓觀眾感到懸念,在結局上讓觀眾感到意猶未盡,在思想上使觀眾共鳴的宗教類驚辣片,談不上恐怖與血腥,卻是樓主最愛的驚辣懸疑片。

32、靈異第六感
沒看到結局的時候,以為這是一部關於信任、親情、友誼、靈異的電影。而結局又一次感受到了小島驚魂的震撼。在發現他的結婚戒指從熟睡的妻子手上滑落的那一刻,他才知道自己早死了。 而這時,小男孩的話縈繞心頭,讓他徹底絕望。 「我可以看到死人」 「他們不知道他們已經死了,他們像我們一樣的走來走去,只能看到他們想看的東西」。一部與小島驚魂並列的經典恐怖片。

33、禁閉島
這並不是一部開放式結局,抑或是陰謀式的電影,而是一部忠於原著的電影。 現實中泰迪的真名是安德魯·利蒂斯,是一名聯邦執法官,他的妻子多洛蕾絲·恰娜爾患有一定程度上的精神病,但深愛妻子的泰迪,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認為妻子只是身體虛弱而已。

34、迷霧
《肖申克救贖》在各大電影論壇都被奉為經典之作,天涯談論電影排名第一的,也經常會提及,殊不知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也曾執導了科幻類恐怖片《迷霧》,該片改編自著名恐怖小說家史蒂芬.金的《被詛咒的手》),史蒂芬.金的也是電影《閃靈》和《1408幻影凶間》原作者。

35、幻影凶間 1408
斯蒂芬·金出品必屬精品,1408房間和整個故事梗概符合史蒂芬金原著里的描述;畫面質感一流,顏色美麗,;約翰庫薩克從傲慢到驚恐、到絕望再到平靜~成熟流暢的獨角戲。血腥恐怖鏡頭點到即止,但電影恐怖氛圍的營造是不錯滴。

36、萬能鑰匙
這是一部相當讓人絕望的恐怖片,誠然該片恐怖氣氛並不濃烈,但該片卻很絕望,眼見不一定為實;青春可以比我們想像的以更快更不可思議的方式流失。 這部片子的情節很好,不同於一般的恐怖片,的確懸念迭出、引人

Ⅶ 這個是哪個電影

《MBC我們結婚了》

星座:處女座

身高:173CM

體重:55KG

血型:A型

學歷:韓國慶熙大學PostModern音樂專業(在讀)

所屬組合:2AM(擔任隊長,其成員:任瑟雍、鄭珍雲、李昶旻)

隊內職位:隊長、主唱、抽風&淘氣代表

家族狀況:爸爸、媽媽、自己(獨生子)

妻子:孫佳仁(共同出演MBC「我們結婚了Ⅱ」,夫妻稱謂:亞當夫婦)

愛好:聽音樂、看電影、上網、唱歌

特長:唱歌、模仿、抽風、彈鋼琴

擅長語言:韓語、日文

外號:權才、權兒、瘋權、嚇人權、淘氣權、抽權、香港虱子、國際瘋、趙女婿、兔子公、家公、

性格:可愛、愛玩、孩子氣、但在工作中能收斂自己,表現出穩重的一面。

親近的藝人:孫佳仁、2PM(好兄弟)、Wonder Girls(友達以上&同公司的藝人)、

Brown Eyed Girls(娘家)、金泫雅4Minute(同校出來的好友)

理想型:可愛、好玩並很會做菜、又有智慧的、要有魯莽並溫柔的感覺、外表看起來很安靜但

是內心是十分性感的、有意外型的女人(孫佳仁)

喜歡的演員:崔江熙

喜歡的音樂人:朴振英、Rain、林貞熙、Usher、Beyonce、Justin Timberlake、Ra.D

座右銘:為了我的自信,什麼事情都總是盡力去做吧。Keep going!

宗教:基督教

出道時間:2008年07月11日

出道經歷:小學六年級參加選秀比賽被選中;做了八年的練習生;練習生期間和

Wonder Girls的閔先藝一起,出道比先藝晚

所屬公司:Big Hit Entertainment(JYPE旗下所屬公司)


2009年11月7日播放的《MBC我們結婚了》中,因為2AM隊長趙權和brown eyed girls成員佳仁兩人都很嬌小,在韓語里「嬌小」和「亞當」發音相同,所以由此「亞當夫婦」成為他們的昵稱。

Ⅷ 急需經典影片的介紹

《純真年代》
如果不是米歇爾·菲佛,如果不是這個年華正在老去的女人在這部電影中的風華絕代,Ellen,我們不會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女人,她們表面上獨立,堅強,叛逆,可在內心深處蘊埋著火熱的感情,又守護著道德的法則;那個時代的紳士與淑女,或許是這個時代的迂腐,馬丁·斯科塞斯在這部電影里用唯美與簡約的鏡頭不遺餘力的贊頌了自己心中的純真年代。不能忘記米歇爾·菲佛在海邊的橋頭佇立的那個遠景,夕陽碧海,米歇爾·菲佛的背影在余暉中光彩照人。
2.《芳芳》
記得前幾天跟可是聊天,我說你該穩定一下,不能總是漂泊不定,他說不,他要帶著他未來的老婆一起蹦達,還說他的老婆應該是一匹活潑的小馬駒。如此看來,芳芳就屬於他心目中小馬駒一類的女人,開朗,奔放,渾身充滿讓男人心跳加速1/4的能量,她對愛情充滿憧憬,一旦愛了就不輕言放棄。蘇菲·瑪索出演此片時正值花樣年華,熱力四射。
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一個15歲的女人,小明。身體對她來說只是用來交換的工具,在一個紛亂而沒有安全的時代里,用自己來交換安全,交換保護,交換自己的生存,一個女人的生存智慧被她發揮到了極致。有的女人和我們這個世界的理想一樣的不可信任,這兩者最共通的特點就是當她們欺騙你的時候,往往溫情脈脈。
4.《鋼琴課》
女人與孩子,原本都來自神界,她們和世界有著最直接的溝通。《鋼琴課》中的Ada就是一個用心靈和天空交流的女人,靜默如斯,惟有指尖跳動的時候,她才能感到身體里充盈的色彩,才能扇起天使的翅膀。只有女人才可以拍的出這么純粹又絕望的畫面,美麗的事物永遠會消失在這個世界的傷害里。Ada終於還是落回了凡界,事實上這是幸福還是懲罰,永遠分不清楚,砍去了一根手指,折斷了天使的翅膀。女人是靈性的動物,是美的象徵,她們卻被力量所牽引,在這種牽引與掙扎的過程後遭受了力量的破壞,又接受了力量的保護。
5.《蘇州河》
女人應該是天生的懷疑主義者,不然她總要問:你真的愛我嗎?這句話最合適在初纏戀後的夜晚,對傷害的敏感,對世界的恐懼。這個時代讓女人的夢破碎,是薄情的男人們,也是薄情的世界,一個轉身就能扔下許多的過往,王子與公主只能出現在童話里。所以周迅扮演的兩個女人,牡丹就是單純的象徵,是女人最初的懷想,而美美,在馬達的追問面前閃躲,閃躲的對象不是馬達,而是自己心中那一條清澈美好的河流。
有人說這部電影矯情,我不知道矯情是什麼,可是我知道這個時代,矯情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6.《她比煙花寂寞》
恕我直言,女人應該是天生受到呵護的,她們需要愛,其實她們根本不想投入這個世界,投入到用善與惡的力量支撐起來的天下。如果你聽到一個特別獨立的女人跟你說她不需要愛,只需要自己的事業和個把男人,你千萬不要相信她的話,她們要麼是找不到真愛,要麼是被愛傷害到絕望失去勇氣,其實如果有一個她愛又愛她的男人,有一個溫暖的碼頭,她一定會停下腳步。Hilary是一個音樂天才,然而怎麼也不能擺脫女人的屬性,她需要愛,需要關懷,可是每個人都用大提琴在界定她的身份,她痛恨提琴,又依賴提琴,得不到凡俗的愛情痛苦,背離它又不能甘心。所以她掙扎,反復,惟有姐姐能理解她那種不知善惡的單純指向的是這個不能愛她的世界。我為所有不能品嘗愛情的女人扼腕。
7.《霸王別姬》
男人的懦弱會在女人的寬容與愛面前變的特別猥瑣。段小樓在戲台上扮演氣吞山河的霸王,可在生活的重壓面前卻失去了男人應有的氣勢。菊仙直到在段小樓被眾人壓倒在時代的廣場上仍然不顧一切的去解救自己的男人,這些有情有義的女人,往往不懂得一些世故,她們只懂得去愛自己的男人,去保護自己的愛情,這種直接讓我觸目驚心,時代變遷歲月流逝,不變的是女人從身體里迸發出的愛與母性。
8.《媽媽,再愛我一次》
在對女人的一詠三嘆中,我仍然忍不住要略略的懷舊。看這部電影時我還在上小學,記得坐在電影院里跟著小孩和女人一起哭。時至今日,我已然記不清電影的情節,只記得被女人天然的母性所感染。這個時代很多人不願意麵對孩子。不知道還有沒有人在象齊豫一樣吟唱剎那與永恆,可是我總覺得,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經歷培育生命的過程,奢談不了永恆,甚至連剎那,都會消失在這種對靈性的割斷里。

說到這里,我最好還是坦白我的心跡,各位能看的出我坐在這里大談電影,其實是打著電影的幌子表達自己對女人的看法:道德,責任,愛,母性,單純,直覺。這就是我心目中女人應該有的形象。我不是男權主義者,可是我知道一定有女權運動員會對我表示不滿:你一個小男人,有什麼資格談論女人,還把女人置於柔弱的形象里。
恕我直言,請你們不要問我,去問上帝,上帝說要有女人,於是就有了女人,就好象亞當註定要為夏娃奉獻一根肋骨,這個世界本就是在力量與美的調和中得以前進。
這種事情,就好象河水註定要流動一樣,簡單而又自然。
最讓女人心馳神往的影片——《歲月的童話》
日本動漫大本營,是宮崎峻,高火田(注意:火田本為一字,電腦上沒有而已,下同)勛共同主持的「吉卜力工作室」——吉卜力的意思,就是沙漠上吹過的熱風。熱風也分兩種,一種來自九天之上,是從飛機上俯瞰著院子里玩耍的小孩子的心情,是對塵寰眾生的哀惋眷顧,那就是宮崎峻的系列——《風之谷》《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一種呢,則是來自階旁檐下,是草蟲游魚都能感受的微風,是身邊細碎生活的溫暖回憶,那就是高火田勛的世界——《再見螢火蟲》《百變狸貓》《歲月的童話》。
《歲月的童話》,是此刻最想提及的作品。那是一個小女孩子的回憶,回憶自己的挑食歲月,賭氣歲月,逃課歲月,那時候是何等的苦難深重——盼了那麼久爸爸才買回來的菠蘿一點也不好吃,數學卷子的低分數讓媽媽和姐姐懷疑她是白痴,陌生男生的名字居然會跟她名字一起寫在牆上,遭人圍觀被人八卦,臟兮兮的同桌男生還敢對自己傲慢,轉學告別的時候竟不跟自己握手……說來說去最大的苦難卻是,那個名字和她寫在一起的男孩子,守在她回家的路口,厚皮厚臉地問她:「晴天、雨天和陰天,你最喜歡哪一種天氣?」他問得很快,她答得很輕,心中羞的不知如何是好,更羞的卻是他因為自己跟他一樣喜歡陰天而興高采烈,狂奔而去。她自己呢,好好的轉身回家,卻走得越來越輕快,索性走著走著就走到了空中,於是在空中翻著跟斗,游著泳,一直游到可以容納所有青春秘密的自家床上。
那是動畫片才能容納的美麗景象,那是朦朧中才能保存的少女情思。
最讓女人默默心痛的影片——《卧虎藏龍》
一個人,要多久才能在塵世人海中認出自己愛的人,有時候是一瞬,有時候是一生。
孤傲莫名的少女玉嬌龍,她不知道自己的芳心要寄託給什麼樣的人,她偷去了大俠李慕白的青冥劍,卻不貪戀這俗世豪傑們貪戀的神兵利刃,她其實只是看不得李慕白俞秀蓮那久而彌篤萬事心照的情分,才將他們的信物當作自己的戰利品。其實,女孩子,你自有你的宿命在前方等待,你在大漠上結識的青年馬賊,他已經拋開他的大漠他的兄弟,進京來尋你。
但是,羅小虎註定要徒勞往返了,因為他想的是要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讓你爹娘看得起我」。玉嬌龍聽不得這樣的混帳話(賈寶玉曾經如此命名),做出了事業又怎麼樣,說穿了不過光宗耀祖蔭子封妻,她既是從似海的侯門一躍而出,就不想再遇見一個二十歲的英豪,三十歲的庸人。
真正懂得玉嬌龍心思的是李慕白,他知道這女孩的難馴野性,其實是她最後的指望,她不想過娘的生活,就不能嫁爹一樣的人。他在夜空穿行,在竹海佇立,一心只想讓這女孩子學會對成長的感恩,對真情的愛惜,他不是來捉拿白骨精的齊天大聖,他內心深處何嘗不祈禱這孩子能逃脫俗世塵網。
最後,一件暗器,一個偶然,割斷了一切。李慕白之死,未曾點化玉嬌龍什麼——她也沒有什麼差池悖謬需要點化,玉嬌龍最後的平靜內斂,僅僅是因為一個自己剛剛愛上的男子此刻已經離去。
青冥劍入水,你可以找得到,懂你的人去了,你追得上嗎?
最讓女人期待成長的影片——《鐵道員》
高倉健,那是個多麼遙遠的名字。我們記得他的沉默如金,記得他的堅忍如鐵。他沒有展露過他的脆弱,我們也不相信他會有一份脆弱。可是,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高倉健如今也著實老了。《鐵道員》這部片子,要不是他老人家主演,我們也許會當作一個中國大陸的主旋律影片來看待,因為講的不過是一個風雪小車站上,一位老站長兢兢業業的生涯。他為了工作,耽誤了給襁褓中的女兒治病,小生命就此夭折,妻子也因此離他而去……留下他與風雪凝結在一起。這一天,站台上來了一個小女娃娃,站長陪她玩的高興,卻不知這是誰家的孩子,再過兩天,來了那小女娃的姐姐,再往後,來的是姐姐的姐姐,白雪飄舞的站台開始有了別樣顏色,老站長不再打聽「你是誰家的女孩子」,因為他漸漸已經明白,這就是他自己的女兒,三四歲的女兒,十一二歲的女兒,還有十六七歲的女兒。那是已經與他人天永隔的孩子,想讓老父親看看,他自己的骨肉長大以後是什麼樣子。
「我們家的孩子,要是活著,也該有這么大了。」這是文藝片中常見的台詞,聽得耳朵生繭,可是,人家降旗康男導演真的把這句話拍成了一個這么長的電影,我們卻發現,這句話有何等的摯愛深情,讓我們恨不得時時長大,長大給他們看。哪怕他們與我們已經不在同一個世界,我們努力長大的樣子,一定是他們眼前最美好的景象。
最讓女人冷暖自知的影片——《麥兜故事》
《鐵道員》讓女人懂得怎麼做女兒,而香港有史以來最美好最明亮最傷感最樂觀的動畫片《麥兜故事》,讓女人開始捫心自問,我能不能也做個那麼偉大的母親。
麥兜是一個生長在香港的小朋友,他長個豬頭,因為他媽媽麥太也長個豬頭。麥太開美食網站,做美食節目,推銷保險經紀,一專多能,成天「多勞多得」地給自己打氣。她和麥兜一樣嚮往水清沙幼的馬爾地夫,可是麥太知道這樣奢侈的事情是做不得的,只是——她不想讓自己兒子那麼早明白生活的真相。於是,麥太帶麥兜在港島的高空纜車上實現了出國夢,麥兜沒覺出自己吃得津津有味的飛行套餐,其實是媽媽早上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罐頭魚,而一天的「馬爾地夫游」結束後,哄睡了麥兜,麥太自己在電視前出神地看起馬爾地夫的風光片,她也好想去那個「椰林樹影,水清沙幼」的地方……後來麥兜想學「搶包山」,想讓這種古老的運動列入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想成為香港的金牌師姐李麗珊的天才師弟,想讓媽媽高興,因為他看到了媽媽寫給奧運會主席的一封信:「雖然我不過是什麼微末的東西,但是我看到我的仔,很大很大,我看到他搶到一個奧運金牌……」
結果,李麗珊第二次沖擊金牌則未果,「搶包山」也沒列入奧運項目,屬於香港人的夢想一個個破滅,媽媽化作了殯葬場上空的白煙,麥兜就此長大,他再難維持童年時開始的天真自信,他開始知道——原來胖不一定就力氣大,力氣大不一定就得到,原來笨不是好玩的事情,笨會失敗,笨會輸……他還知道自己有過一個偉大的媽媽。
《麥兜故事》——香港人自己的《阿甘正傳》,麥台不象阿甘的母親那樣,說得出深刻的格言,她只在自己的美食入門里告訴大家,如果想把雞燒得好一些,那就要,用一點心來燒。
最讓女人理解男人的影片——《薄荷糖》
韓國電影中,我最喜歡掛在嘴邊的,就是李昌東導演的《薄荷糖》。這部影片里沒有薄荷的清涼,純是灼痛,因為通篇講述的是一個鐵石心腸的警察追憶自己是如何走到這一步,他站在隧道口面對呼嘯的火車,不閃不避,喊的卻是「我要回去「!
回哪裡去?象我這樣玩慣了游戲存慣了進度的糊塗蟲都知道,生命中沒有哪個進度容你載入之後重新開始——他是想回到愛人還沒死去的那一刻,回到膠卷還沒曝光的那一刻,回到自己當了警察卻沒學會狠下心腸毒打犯人的那一刻,回到自己當了士兵卻沒有色厲內荏誤傷無辜的那一刻,甚至乾脆回到未被現實威脅未被未來玷污的一九七九年,他想在那春遊的歌聲中,從從容容地對第一個愛人說:我做了一個夢,夢到我以後的生活。
女人們常常不知道男人為什麼會那麼鐵石心腸,現在她們可以懂一些了。宛如香港電視連續劇《武則天》中的主題歌:「誰人做我公正,靜靜聽我心聲,易地換處境,你說應不應。人從熱漸化冰,冷麵是我承認,誰能再假定,知我無情有情!」
最讓女人如釋重負的影片——《甜蜜蜜》
看了陳可辛導演黎明張曼玉主演的這部電影,也許很多女孩子都對自己說著同樣的話:「從今以後可以放心失散了,因為有情人總會相聚如初。」
黎小軍和李翹,兩個來香港淘金的大好青年,本來是沒想過在這里成雙作對,一個有愛人在家鄉,一個有理想在遠方,可是春去秋來多少急景凋年,總有些夜晚催人相互取暖。到後來,他們怕看對方的眼睛,也怕松開對方的手了。他們想簡單地生活,於是各自男婚女嫁,他們也想誠實地生活,所以還是走到了一起。可是,造化弄人,從香港到紐約,他們失散了,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這個在帝國大廈遠眺的時分,那個就在自由女神像旁徘徊。黎小軍在異邦的街頭,將自行車騎得象飛一樣,讓我們見識了勞動者的從容爽利,可是,他知不知道,在他的身後,李翹正在徒勞地追趕著他呢。
好在,還有一個曲終人聚的好結局——紐約的街頭回響著華人的的旋律,鄧麗君的訃告讓櫥窗前走過的黎小軍和李翹駐足,他們相隔咫尺卻沒有彼此發覺,他們都在目送著溫暖過他們千百夜晚的女歌星,目送著有鄧麗君相伴的青澀歲月。
最後,「在哪裡,在哪裡遇見你」,驀然回首,那人卻在,此情不必成惘然了。
最讓女人悚然自警的影片——《阮玲玉》
在影片的開頭,主演張曼玉聽導演關錦鵬講述阮玲玉的生平,講起她剛進明星公司的時候,怎麼只能撈到些花瓶角色,張曼玉訝然失笑:「那不是很象我?」
是的,很象,所以我們看到張曼玉在影片中幽幽演繹著自己,自己的美麗與哀愁。也就是在拍攝期間,張曼玉自己的情書被人家在報章上惡意公開,她體味著與阮玲玉一般的被出賣的感覺,這是天意嗎?如果是,也是太刻薄的天意。
難忘的是舞廳斜暉之中,阮玲玉在那裡陶然獨舞,秦漢扮演的大亨唐季珊走過來,要與她共舞,她哪裡理會,籍著音樂的力量,她支撐著,沒有再容忍這個男人的靠近。
更難忘的則是,梁家輝扮演的蔡楚生導演,在片場與她談起中國的老百姓,說他們總是蹲著受壓迫,蹲著等解放,他問她是不是很久沒有試過這樣蹲著了。阮玲玉淺淺笑著,沒有說話,可是回到家裡,關上門,她一個人站到鏡前的凳子上,緩緩蹲下,她在體味一個她尊重也尊重她的男人所給予的啟示。
最後,在世人眼中,已是姦夫淫婦的面目了,她卻跟所有的同事和好朋友談起,自己明天要去女子中學做三八婦女節的講演——「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們在慶祝什麼呢,我們是慶祝我們從兩千年的男人歷史中站出來了!」她笑著跟每個人乾杯,問每個人——「我算不算好人?」費穆,卜萬蒼,史東山,孫瑜,蔡楚生,每個人都承認她是好人,於是,好人阮玲玉滿意了,渾忘了自己會在明天早上服下安眠葯,留下「人言可畏」四個字。
最讓女人隔岸觀火的影片——《春光乍泄》
王家衛的影片中,只有這一部沒有女角參演,只有張國榮和梁朝偉星輝交映。這是一部同志影片,或者如張國榮所說,這是一部講述「逃情」的電影。要逃就逃得遠一些吧,於是我們看到了黎耀輝和何寶榮在尼亞加拉大瀑布前,囁嚅著:「或者,讓我們重新開始?」
這個故事的外景地,是南美洲最南端的城市布宜諾斯艾利斯,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天之涯,海之角了。天涯海角沒什麼新鮮,一樣盛產著專情與背叛,割捨與糾纏。梁朝偉的守候,未必能夠換來張國榮的回心轉意,所以,我再來時人已去,涉江為誰采芙蓉。這邊已是笑漸不聞聲漸消,那邊還是挑燈意恐遲遲歸。
看著梁朝偉那樣的帥哥作繭自縛,有哪個女人自信能夠幫他解脫,讓他釋然嗎?
看著張國榮那樣的鬼魅負心薄情,有哪個女人自信能夠讓他回頭是岸,立地成佛?
他們兩個糾纏到了天涯海角還不能下決心重新開始,我們這些彼岸之人能做什麼呢?
最讓女人心急火燎的影片——《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一個婚禮連著一個婚禮,紅地毯,鬱金香,風琴,戒指,婚紗,親吻,盟誓,這些字眼難免會讓女人們迷亂心神。
那麼多的男人在這里穿梭,遠看是狂花浪蝶,近看也不過是血肉之軀,想上床的怕放不下,想結婚的怕走不脫,一個個的在那裡掩耳盜鈴,刻舟求劍,拔苗助長,守株待兔,削足適履,買櫝還珠,肆意地行使著當傻瓜的權利,見一個槍口就忙不迭地往上撞。
其實呢,我們總是經由對方遭遇失敗,經由失敗學習感情。
休格蘭特心情復雜地躲在聖器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罵著三字經,他罵的是促狹的命運,讓心愛的女人在自己的婚禮上才驚鴻一現。婚禮中可以出很多岔子,戒指忘帶,新人遲到,賓客頑皮,牧師失禮,但是最恐怖的事情,還是發現那個要與你山盟海誓的人,與你各是一座山上的鳥,各是一片海里的雲。
那麼什麼是幸運呢,就是你被怒氣沖天的未婚妻一拳撂倒之後,外面下起蕭索的雨,有人撳響門鈴,你開門時看到的是你希望看到的人,她的頭發被雨淋濕,她的笑羞怯無遮,美得那麼寒酸又那麼親切,讓你知道,愛,就象你此刻鼻子上的淤血一樣真實存在。
最讓女人回頭是岸的影片——《東京日和》
竹中直人扮演的攝影師,一直在給自己的妻子陽子拍照片,但是,他撳動快門的瞬間,總能清晰地感知,她的眼睛沒有往這里看,她徑自望著不可知的地方。
他眷愛著自己的妻子卻不知道她下一分鍾會不會從自己身邊走開,因為,她已經不止一次地夢游般地出門,他知道她不是保守著什麼秘密,她只是需要獨自的清靜。
他們一直想有一個孩子,所以,午夜的街頭,他們兩個有一搭沒一搭地踢著一個空罐頭,漸漸竟覺得有個點緣分在裡面,於是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罐太郎」,於是覺得留它在街頭看著真不落忍,於是你一腳我一腳地,想帶它回家。
他們之間說話是少的,遊山玩水的時候,看到一塊像是鋼琴的石頭,丈夫便走過去彈奏,妻子有點好笑地聽著,想必是聽到了什麼,要不就不會笑得那麼心領神會。
後來,陽子又不見了,丈夫找尋了整條河岸,最後在一條破船里看到了熟睡的妻子,他那一刻感動得不想出聲,悄悄拍下了這張照片。
人們常說回頭是岸,這不只代表著改過自新,有時候還是一種幸福的感覺——
歲月長流,驀然回頭,發現她是岸,她在這里,她一直在這里呢。
十大二戰經典影片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Ⅸ 求歐美血腥片

第一名《電鋸驚魂》

導演:詹姆斯.溫、達倫.林恩.鮑斯曼、戴維德.哈克爾
主演:雷.沃納爾、卡利.艾維斯、丹尼.格洛弗、莫妮卡.波特等等
出品公司:獅門影業公司
目前已推出五部,這應該是歐美目前最成功的最受人追捧的恐怖電影了,本系列電影的成功不僅僅在於它逼真的特技效果,更在於其精彩的故事內容和出人意料的結局,特別是第一集看到結尾真的叫人忍不住大呼過癮。幾部續集電影也相當出色,充滿了步步緊逼、環環相扣的懸念,這估計是歐美同類恐怖片中唯一需要叫人邊看邊思考的電影了,有人甚至認為如果本系列早出來10年,那一定超過了名片《七宗罪》!如果談到血腥,本系列電影可謂想盡了世界上一切刺激人感官折磨人的方法了,特別是越往後拍越血腥!我看這類片子從來臉不變心不跳,但是看這個系列的電影時,我稍微有些心理不適了,外國導演真能折騰人!
《電鋸驚魂1》(2004年)由詹姆斯.溫導演,此後由於大受歡迎,每年推出一集,從第2集到第4集由達倫.林恩.鮑斯曼執導,2008年第5集由戴維德.哈克爾執導。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二名《德州電鋸殺人狂》(2003年)

導演:馬庫斯.尼斯派爾
主演:傑西卡.貝爾、李.艾米爾、喬納森.圖克、安德魯.布琳希爾斯基、埃里克.巴佛等等
出品公司:新線影業公司
這部電影可以用慘絕人寰來形容!這是1974年版的《德州電鋸殺人狂》的翻拍之作,由大導演邁克爾.貝擔任監制。我沒看過1974年版的,但我覺得這個新版本已經非常不錯了。特意的略顯粗糙的畫面陰暗沉鬱,彷彿遠去的上世紀70年代,充滿了滄桑感。對惡魔的住所則使用了長鏡頭的拍攝,顯得十分詭異,特別是在情節上居然把一個誰看都知道結果的電影處理出跌宕起伏的感覺來,實在難得!當艾莉無奈地殺死被掛在鉤子上無法忍受痛苦的安迪時,那種無助恐懼和絕望的氛圍叫人充滿了同情和對犯罪事實的震驚!那戴著人皮面具揮舞著電鋸的惡魔把那幾個倒霉蛋象豬肉一樣,任意切割,斷肢殘臂,隨處可見,哀嚎之聲不絕於耳。活生生的人象死豬肉一樣,咔嚓一下就掛在了鉤子上,你想吧......據說這電影本來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阿彌陀佛啊,那現實中的殺人犯真變態,這電影中的導演也真能折騰人!這部電影因為賺錢了,於是又拍了一部《德州電鋸殺人狂前傳》(2006年),導演是喬納森.理貝斯曼,講述了電鋸惡棍的產生以及他們這個家族的關系,還告訴我們前集的假警長的牙是怎麼掉的,那輪椅老頭為什麼變殘廢,更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家變態在吃人肉時還要禱告:感謝上帝給他們食物,除此之外除了血腥還是血腥!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三名《隔山有眼》(2006年)

導演:亞歷山大.阿加
主演:凱斯琳.奎倫、泰德.列文、文內薩.肖、湯姆.鮑文、亞倫.斯坦福德等
出品公司:20世紀福克斯公司
這是1977年《隔山有眼》的翻拍之作。老警察卡特和妻子帶著兩個女兒和兒子,以及大女婿和剛出生不久的小外孫一家七口,穿越新墨西哥州去旅行。不料在荒涼廣袤的沙漠里,他們落入了因為核試驗變成畸形人的沙漠殺人家族的勢力范圍,於是一場血腥的屠殺和反屠殺開始了!文弱的大女婿和卡特的二女兒、小兒子目睹了父母姐姐被虐殺之後,奮起反抗,救出了被搶走的嬰兒。片中利斧劈頭、尖錐刺顱、掏心剁手、剔骨嗜肉,無所不用其極。美國政府的一次次核試驗卻讓無辜的卡特一家付出了代價,最後當僅存的三個年輕人相擁在沙漠中,讓人對生命逝去產生無限悲涼的感覺!拍攝於2007年的《隔山有眼2》導演換成了馬丁.威茲,這次的受虐者是一群來這里執行任務的士兵,即使是全副武裝的他們也免不了被屠殺的命運,搞笑的是這集中的食人惡魔居然學會尋找女性來傳宗接代了。和所有的續集電影一樣,這第二部繼續將暴力和血腥進行的更徹底更令人反胃!只能要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靠」!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四名《恐怖蠟像館》(2005年) 文章出自yatour.cn

導演:傑姆.塞拉
主演:艾麗莎.庫伯特、查德.邁克爾.莫瑞、帕里斯.希爾頓、賈德.帕達里克
出品公司:華納兄弟影業公司
本片是翻拍自1953年同名電影,但是利用現代電腦技術,創造了很好的視覺效果,相信好多人都看過了。六個男女青年外出野營,誤入一個小鎮,這個鎮上有個蠟像館,他們無意中發現蠟像里居然是真人,原來這是一對畸形兄弟的罪惡勾當!這群青年無路可逃,他們終於陷入了困境。本片出現了剝皮、割頭等血腥鏡頭,我覺得最具視覺沖擊的鏡頭是女主角之一被兇手以鐵管飛擊刺穿頭顱的那段。我老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在西方電影總是會存在一些這樣的變態的殺手?而且的確在西方的現實世界中也存在著這樣的殺手,比如著名的「開膛手傑克」!這是否能反映出西方文化中的冒險探究精神,比如把熱衷於旅遊冒險的青年人和殘忍的殺手聚集到一起,是否就是試圖對生命承受能力進行一種試驗呢?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五名《致命彎道》

導演:《致命彎道1》(2003年)羅布.施密特;《致命彎道2》(2007年)喬.林奇
主演:《致命彎道1》德斯蒙德.哈林頓、伊萊扎.達什庫、伊曼紐爾.克里奇、傑瑞米.西斯托;《致命彎道2》艾里卡.里爾森、亨利.羅林斯
出品公司:20世紀福克斯公司
這次是幾個年輕人為了躲開塞車而走上了一條僻靜的土路,這條土路是一條很長的彎道,他們的車和另外一個年輕人相撞,於是在尋求幫助的過程中,落入了幾個骯臟而變態的獵人的陷阱里。自然又是充滿了血腥的屠殺,他們驚慌逃命,徒勞地反抗,特別是其中一女生在樹上被利斧砍頭的鏡頭很驚人,由於殺手的力量大,斧頭鋒利,此女頭部還在樹上,而和頭迅速分離的身體卻墜落樹下。《致命彎道2》劇情也差不多,殺手變成了更加畸形的家族,也更加血腥,還出現了絞肉機,把人直接放進去,出來就成了血漿和肉末!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六名《人皮客棧》系列

導演:伊萊.羅斯
主演:德里克.理查森、埃瑟.加德中森、巴巴拉.內德爾加科娃、迦納.卡德拉波科娃等等
出品公司:獅門影業公司
目前出了兩部。《人皮客棧1》拍攝於2006年,來自美國和冰島的三個男青年在歐洲背包旅遊,途中聽人說在斯洛伐克有家旅店,提供非常周到的色情服務,於是色膽包天的他們直奔那裡,但是等待他們的卻是死亡。原來這家旅館是專門為一些空虛變態的有錢人尋找目標,以供他們虐殺取樂的,於是斬手、鑽肉等慘絕人寰的酷刑上演了!本片最具心理沖擊的鏡頭是男主角之一被割斷腳筋的那幕。《人皮客棧2》拍攝於2007年,故事內容緊接上集,只是主角換成了女性,這次被虐殺的是女人,但是血腥程度不減。本系列電影故事性較強,告訴你不要貪圖美色,不要貪圖享樂,否則有可能被嘁哩喀喳!只是美國人把斯洛伐克說成了人間地獄,不知道斯洛伐克人怎麼想?
觀賞指數:★★★☆
七名《血色月亮/顫栗》(2003年)

導演:亞歷山大.阿加
主演:西西.迪.法蘭絲、麥溫.勒.貝斯柯
出品公司:Alexandre Films/歐羅巴影業公司
這是一部法國電影,導演執導過《隔山有眼》,能不血腥?愛麗絲和瑪麗是好友,他們周末去愛麗絲位於鄉下的家裡去度周末,誰知道一個嗜血殺人狂在夜裡闖到了她們家裡,於是血腥的殺戮在月圓之夜發生了!這個惡魔先是用桌子把愛麗絲的父親的腦袋給擠掉,然後又把母親的喉嚨和手割斷,後來又殺了她的弟弟和一個加油站店員,令人發指啊!劇情發展到最後原來居然是瑪麗乾的,為什麼呢?原來瑪麗是個精神病,而且有同性戀傾向,劇情漏洞百出,不合常理,去接受感官刺激就可以了。原來這個位置是英國電影《黑暗侵襲》的,但是覺得與嗜血殺人狂這一類型不符合,所以又找出了這部來代替。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八名《非禮勿視》(2006年)

導演:格瑞高利.達克
主演:肯恩、米歇爾.培根、克雷格.奧納爾、克里斯蒂娜.維達、蒂凡尼.蘭姆
出品公司:獅門影業公司
這部電影的編劇是《千屍屋》的導演羅布.佐姆比。八名感化院的問題少年男女被兩名男女警察帶到一座荒廢多年的破旅館進行勞動改造,誰知道這里住著一個幾年前曾被警察追捕在逃的殺人惡魔。這個殺人惡魔現在的腦袋裡居然還留著一枚警察留下的子彈,而本次擔任押送和看管任務的男警察就是當年留下這顆子彈的人,而他本人當年也被這狂魔砍斷了一隻手。於是冤家路窄,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殺手扮演者是身高2.13米的美國著名摔跤運動員,他對付這群人如果老鷹抓小雞一般,使一枚鐵鉤,咔嚓一鉤,直接插入胸腔,提上就走,如同鉤一扇豬肉一般,也不管他手中的「豬肉」怎樣疼痛哀嚎,在他眼裡這群人根本沒有生命!於是幾乎所有的人都被虐殺了,有一個女孩被倒吊在空中,居然是被聞到血腥的狗給啃了!殺手是變態的,但是造成他變態的居然是他的母親,他所有行為的幕後指使者居然是他同樣變態的母親。最後的結果是尚有一絲人性的殺手一怒之下用鐵釺把自己的母親給釘到了牆上,當然這一絲人性的恢復只是暫時的,只不過是為了告訴觀眾,他的變態是他母親的虐待造成的!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八名《千屍屋》(2003年)

導演:羅布.佐姆比
主演:西德.海格、比爾.莫斯利等等
出品公司:獅門影業公司
又是獅門影業的電影,好像這家電影公司就好這口!這部片子我覺得很猥褻,看上去很臟的那種電影,劇情很垃圾,四個年輕人(靠,又是幾個年輕人)在萬聖節的時候去旅行,在鄉村公路上遇到大雨,然後誤入歧途,在這里撞上了一個變態家族,這家人倒沒有畸形,而且居然有一個性感尤物,這個尤物也不是個好鳥,又騷又狠!當然畸形人是有的,他們都躲在屍集如山的地下室里在吃人肉呢,嘿嘿!這四個年輕人開始倒霉了,最後連來找女兒的老父親也被剝了皮,還搭上兩個警察的命!和前面的電影一樣,這部也有續集,叫《千屍屋2屍骨如山》(2005年),兩年前看的,詳細內容記不太清楚了,只是記得裡面的警察也變態得很嗜血,不用說更猥褻更變態更血腥!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第十名《短柄斧》(2007年)

導演:亞當.格林
主演:喬.摩爾、派瑞.申、托尼.托德等
出品公司:High Seas Entertainment、ArieScope Pictures、Radioaktive Film
我真的不知道這部片子想要說明什麼?搞笑弱智的情節,糟糕的劇情,無聊的表演,甚至還有兩個不知所謂的低級女演員裸露著互相謾罵。本片講述的是在萬聖節一幫男男女女在新奧爾良的一個沼澤湖裡旅遊,結果遇到一個隱居在此的殺手,被一個個幹掉了。我對這電影的劇情和表演嗤之以鼻,放在這里的唯一原因就是血腥,撕嘴,電砂輪磨臉,鐵杴削頭,生拽胳膊等等虐殺手段都有,反正是一部哭笑不得的電影!
觀賞指數:★
血腥指數:★★★

Ⅹ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譯名:史詩電影/史詩大電影
原名:Epic Movie
導演:傑森·弗瑞德伯格 Jason Friedberg
亞倫·塞爾澤 Aaron Seltzer
編劇:傑森·弗瑞德伯格 Jason Friedberg
亞倫·塞爾澤 Aaron Seltzer
主演:亞當·坎貝爾 Adam Campbell
卡爾·潘 Kal Penn
詹尼弗·克林澤 Jennifer Coolidge
類型:冒險/喜劇
片長:103分鍾
級別:PG-13(性笑話、粗口和有喜劇效果的暴力)
發行:20 世紀福克斯 20th Century Fox
上映日期:2007年1月26日
官方網站:http://www.epicmoviethemovie.com/

劇情介紹:

本片是一部惡搞喜劇電影,其中至少惡搞了《超人歸來》、《X戰警3》、《加勒比海盜2》、《納尼亞傳奇》、《查理與巧克力工廠》、《瘋狂的神父》、《達芬奇密碼》、《航班蛇患》、《哈利波特》和《波拉特》等片。

本片講述的是四個年紀並不小的「孤兒」:一個被盧浮宮館長撫養長大(盧浮宮里潛藏著一個白化病刺客),卻因為館長被刺客暗殺而四處流浪。另一個是曾是一名墨西哥摔跤手的墨西哥難民,第三個是把蛇帶上飛機的女嫌犯,還有一個是「正常」的X變種人。威利的巧克力工廠使他們聚集到一起,在工廠里他們進入了一個魔衣櫥,從而進入了「Gnarnia王國」。在那裡他們見到了一個招搖的海島船長和一個熱心的魔法學生波特。

一句話評論:

沒有沉重思考也沒有所謂的人生意義,唯一的標准:搞笑.

你應該感到欣慰,因為影片只有短短的90分鍾,導演傑森·弗萊德博格與艾隆·塞爾澤的上一部作品《約會電影》惡評如潮,本應該為他們敲響警鍾,遺憾的是,他們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類惡搞電影已經讓觀眾產生了膩煩心理。

—— 《城市電影檔案》

都是《驚聲尖笑》系列惹的禍,其實這種純惡搞類的電影受眾范圍是非常之小的,能拍出新意更是難上加難,隔幾年一部剛剛好,現在的拍攝密度有點過大。

—— 《好萊塢生活》

幕後製作:

【小電影有大智慧】

《史詩電影》是一部真正的「大」製作,因為它包含了所有「史詩」應該具備的元素--明眼人從劇照中就能看出這一點。新晉的惡搞大師傑森·弗萊德博格(Jason Friedberg)和艾隆·塞爾澤(Aaron Seltzer)在《約會電影》中捉弄了所有的浪漫愛情喜劇之後,又將拙劣模仿與惡意搞怪的目光放在了票房大製作上:包括史詩片、電腦特效堆砌出來的科幻片以及動作片。作為《驚聲尖笑》系列六位編劇中的兩位、《約會電影》的編導,弗萊德博格和塞爾澤組成的二人組算是紮根於「開采」這種范圍非常小的類型影片中了,至於這一次為什麼選中了好萊塢夏季和秋季狂斂票房的強檔大片,則源於去年一年過於密集的大片「扎堆」現象。兩人一再聲明,他們致力於讓觀眾看到這些耳熟能詳的影片的「另一面」,並為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

在最近30年裡,從《逢凶化吉滿天飛》(Airplane)到《反斗神鷹》(Hot Shots)再到《驚聲尖笑》系列,那些擅長惡搞的天才喜劇專家們,最喜歡下手的就是某種特殊類型的電影,而去年沖擊票房榜的大製作更是尤其地多,幾乎已經變成了暑期檔、聖誕檔的一種潮流和標准,所以編導傑森·弗萊德博格和艾隆·塞爾澤覺得現在的時機剛剛好,是時候去關注一下這個電影業不太正常的大製作「超負荷」現象,因此,他們將最近的動作電影、漫畫改編電影和奇幻電影統統一網打盡,足以讓觀眾笑個過癮。

弗萊德博格和塞爾澤在拍攝《約會電影》的時候,就萌生了再製作一部類型相似的影片的想法,他們與製片人保羅·施夫(Paul Schiff)一合計,覺得這個想法非常可行:「製作影片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很多樂趣,我們想繼續這種樂趣,並繼續把它們傳達給觀眾,所以不想停止。於是我們盡可能地轉動腦筋,開始將影片分門別類,看看還有哪種電影類型更適合被用來惡意模仿。」

他們商量過後,決定以《納尼亞傳奇》的故事作為新作品的基本框架和內容大綱,因此,這里才會有四個名叫愛德華、彼得、蘇珊和露西的角色--不同的是,他們是四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孤兒,在尋找的過程中,他們無意間來到一個名叫「蓋尼亞」的神奇國度,並在那裡與「白色婊子」以及她手下的一群邪惡打手鬥智斗勇。整個過程中,他們還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皆來自於最近廣受好評的票房大製作中,包括《達·芬奇密碼》、《超人歸來》、《X戰警》和《瘋狂的神父》……對於弗萊德博格和塞爾澤來說,能將這么多完全不一樣的故事元素全部揉進同一部電影中,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經歷吧,不過故事的主線,是不能脫離開《納尼亞傳奇》的。

由於在《約會電影》中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亞當·坎貝爾(Adam Campbell)、詹妮佛·庫里奇(Jennifer Coolidge)、托尼·考克斯(Tony Cox)以及佛萊德·威拉德(Fred Willard)都被鄭重地邀請回來繼續出演《史詩電影》,而圍繞著他們身邊的,則是「人多勢重」的新面孔為影片助陣。兩位導演表示,之所以讓《約會電影》中的四位演員「回歸」,與「吃老本」沒什麼關系,主要是為他們所奉獻出的表演而傾倒,而他們能夠悉數接受邀請,也是影片的幸運。就像編導之一傑森·弗萊德博格說的那樣:「影片與個人無關,而是需要非常強大的集體表演力量,而穿插在其中的,則是演員能夠帶來的不同的人物個性。」確實,稍微有點腦子的導演,稍微正常一些的電影,肯定不會將這四個人弄成主角,因為他們看起來不僅相當地平凡,而且長得還有那麼一點點古怪:卡爾·潘(Kal Penn)的角色是愛德華,他被「白色婊子」的魔咒所迷惑而走上歧途;亞當·坎貝爾飾演彼得,這個一直想成為真正領袖的傢伙,其實天生膽小又怕事;芳妮·A·錢勃絲(Faune A。 Chambers)成了蘇珊,過於嚴謹、實際,自我控制的能力非常強;傑瑪·梅斯(Jayma Mays)則飾演露西,不做過多描述,整個就是一白痴。

【關於演員與角色】

從名字我們就能看出,愛德華這個角色基本上是以《納尼亞傳奇》中的愛德蒙為原型的,他妒忌哥哥彼得,卻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嚴格說來,這個角色代表著「背叛」與「不忠」,他相信「白色女巫」會讓他成為這片神奇土地的國王,盡管他的所作所為傷害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但因為一直以來的無歸屬感,讓他最終選擇了這條被萬人唾棄的艱難之路。好在故事發展到最後,愛德蒙與家人重新團聚,一起打敗了女巫。而對於其扮演者卡爾·潘來說,能夠出演這樣一部惡搞影片,真正的意義就在於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奚落一些曾經被認為非常偉大的事物,而《史詩電影》之所以受人尊敬,正是因為它肯對那些占據了主流電影業的流行文化說「不」。

而在《約會電影》中成為浪漫愛情男主角休·格蘭特的「分身」的亞當·坎貝爾,這一次則繼續了自己的英國腔,飾演了喜歡裝模作樣的彼得。但是,與《納尼亞傳奇》不太一樣,這里的彼得步步為營,是一個小心謹慎的膽小鬼,容易焦慮,容易緊張,容易受驚,是一個「變種」男孩,不過最終的結果卻是一樣的,他找回勇氣,成為一個偉大的人物。

傑瑪·梅斯曾在瑞秋·麥克亞當斯(Rachel McAdams)主演的《紅眼航班》中擔任過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而在這里,她則飾演露西,原型是《納尼亞傳奇》中年齡最小的那個女孩。露西發現她生命中惟一的親人被殺死了,順著兇手留給她的線索,露西發誓要找出事情的真相,而她最終找到的,卻是家人,原來一直是孤兒的自己,也是可以擁有溫暖的家庭的。在傑瑪·梅斯看來,露西是個簡單的女孩,只是相對反應比較慢而已。在接受新鮮事物方面,也要比其他人花上更長的時間……

蘇珊是四個孤兒中最有責任感和實踐精神的角色--兩位導演最終把這個角色給了芳妮·A·錢勃絲--她曾在《小姐好白》和《啦啦小野貓2》(Bring It On Again)中有過精彩的表現,至於為什麼會選擇錢勃絲,主要就是想平衡一下傑瑪·梅斯飾演的露西的傻勁。錢勃絲覺得蘇珊是個可憐的女孩:「從她懂事起,就知道自己是個沒人疼沒人愛的孤兒,所以她不敢奢望美好的事物。當她發現了那張鑲著金邊的車票時,我們能夠感覺得到她是多麼地興奮。最終,她找到了一個自己從未擁有過的溫馨小家庭,並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詹妮佛·庫里奇飾演的「白色婊子」,靈感來源於《納尼亞傳奇》中的主要反派--白色女巫。雖然庫里奇也有份參與《約會電影》,但是她最著名的作品當屬《供您決定》(For Your Consideration)和兩部《律政俏佳人》。而在她看來,扮演壞女孩,遠比善良的角色要有趣得多。

約翰尼·德普到底有多火?從他頻率極高的曝光程度就能猜出個一二,所以對於他,兩位導演下了血本,找來兩位演員分別詮釋:最善模仿的喜劇演員戴若·漢蒙(Darrell Hammond)惡搞的是德普「流氓」的一面,原型當然非《加勒比海盜》系列中的傑克船長莫屬了。而克利斯丁·格拉夫(Crispin Glover)則代表著德普「怪誕」的一面,將他在《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飾演的威利狠狠地糟蹋了一番。

至於最後要提到的佛萊德·威拉特(Fred Willard),他的表演則僅限於舌頭,因為他的角色是一隻由電腦生成的數碼獅子阿瑟蘭,同樣來源於《納尼亞傳奇》。不過威拉特版的阿瑟蘭是一頭好色的獅子,總是偷偷地瞟著漂亮女人……為了更好地表達獅子與人之間的迥異,威拉特走訪了多家動物園,就差沒跟獅子吃在一起、睡在一起了。

花絮:

·同樣接演了不少大製作的尼古拉斯·凱奇曾經有心在影片中惡搞自己。

閱讀全文

與亞當的六個女人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喀什搞笑電影第6集 瀏覽:197
老電影湖潘 瀏覽:750
太極氣功電影大結局 瀏覽:972
車成俊電影有哪些 瀏覽:321
新冠病毒抗議電影 瀏覽:781
有關收養30多個孩子的電影 瀏覽:830
看電影開票 瀏覽:692
在哪看新電影不要錢 瀏覽:865
劉憲華演廚師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313
小人物成長史類電影 瀏覽:559
蛇變女人的香港電影 瀏覽:885
美女被吸血鬼咬的電影 瀏覽:393
國產cg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771
類似怦然心動的青春電影下載 瀏覽:98
劉德華電影歌曲英文歌曲 瀏覽:748
刺馬電影國語在線播放 瀏覽:755
555kkk的所有想看電影 瀏覽:601
怪物獵人電影院怎麼不放了 瀏覽:436
搞笑貓和老鼠電影 瀏覽:299
好看的兒童電影名字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