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拍電影
把拍好的
片段剪切成一部電影
然後後期製作
到審批播放
『貳』 拍攝一部電影需要幾個步驟
1、首先是製片方找到一個願意投拍的劇本,與原作者簽署拍攝協議。
2、製片方尋找投資人,購買原著的拍攝權。
3、製片方尋找適合的導演、編劇等,組成劇組。
4、劇組成立後,編劇與導演編制分鏡頭劇本,副導演尋找演員,談好報酬;尋找合適的合作者,比如後期製作團隊、特技團隊等等。
5、投入拍攝。
6、後期製作,開展公映前的宣傳。
7、首映式。
8、公映。
9、分錢, 或者賠錢。
(2)怎麼樣拍電影擴展閱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為規范和改進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和電影片管理制度,提高電影質量,繁榮電影創作,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電影業健康發展,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對影片的內容和技術進行審查。
歐洲是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現有24個國家,先後舉辦144個電影節。其中義大利27個,法國26個,西班牙23個,三個國家共76個,占歐洲總數的一半左右。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亦稱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中最權威、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三個電影節,分別為: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叄』 電影是怎麼拍攝的
電影的拍攝是一項非常復雜和耗費心力的工作,特別是商業大片,需要各部門的共同協作才能最終完成。一般來說,電影拍攝離不開前期准備、現場拍攝、後期製作三個步驟。
最後就是後期製作,現在的電影很多場景和特效都要靠後期來完成,所以這部分工作量還是很大的。如果沒有現場收音,那就得配音,如果是同期聲,那也得處理現場的雜音等等,做到聲畫同步,碰到疏漏的地方,還要補拍補錄等等,特效團隊負責做影片中無法直接拍攝出的特效,這都是非常繁復的工作。
在我們外行人看來,這些事情想想都會覺得可怕,其實也只要有經驗的導演統籌調度,嚴格執行片場制度,各部門人員很快就能適應,然後就是默契配合,尋得最佳的拍攝效果。
『肆』 電影的拍攝比電視劇更加困難,那你知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拍出一部精彩電影
編劇記得之前看過一個黑澤明的采訪。他說,一個年輕人想做導演,就先寫劇本。因為寫劇本只需要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了。在寫的過程中,你會知悉電影的結構,人物,情節等各種內在的秘密。所以我覺得,對於零經驗的人,想要拍一部短片,首先學會寫劇本。在寫劇本的過程中,帶著樓上提到的景別思維,來用畫面講故事,中間調動聽覺。
剪輯完成後,再把視頻素材交給其他人來進行其他後期處理,比如對視頻調色,也就相當於「加濾鏡」以及後期特效,如片頭片尾,字幕,或三維cgi特效。
『伍』 用照相機如何拍攝電影畫面
如果想用照相機拍攝下電影某一個畫面,關鍵是如何選擇照相機的快門速度。
電影膠片並不是連續的,一般每秒鍾放映24張畫面,由於人的視覺暫留,才不會感覺有中斷。因此,在用照相機拍攝電影畫面時,必須選擇合適的快門速度。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一般選擇1/50秒(或1/60秒)。在這一瞬間,電影只放1~2個畫面,能夠被比較清晰地拍攝下來。
若選擇1/1200秒,1/500秒,就有可能正好攝取了畫面經過半格的位置,得不到完整的畫面。如果選擇1秒、2秒,必然把許多畫面的內容重疊起來,造成畫面模糊不清。
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實踐一下。
『陸』 如何自己拍電影
1.寫劇本:根據要表現的故事先寫出劇本,最好是分鏡頭劇本,然後規劃出場景,確定演員(基本上找同學及朋友)。
2.確定演員、道具、場景:提供劇本或劇情給預定演員,尋求他們是否願意出演,並准備道具,再到預選場景踩點,最好試拍看看效果。
3.開拍:每拍一場必須將視頻物料(拍好的視頻)存檔並備份,若有時間可以一邊拍攝一邊剪輯,對不滿意的鏡頭可以重拍、補拍。拍攝時盡量減少手持,可使用三腳架或放置在物體上,以防畫面抖動。
4.剪輯及後期:剪輯使用Edius軟體(sony機器拍攝的MTS格式使用sony vegas),對電腦配置要求低,可流暢剪輯和輸出高清視頻,配樂直接加在音頻軌道即可。視頻剪輯完成後,先導出低解析度成片或音頻,導入小灰熊製作外掛字幕srt,字幕校對無誤後,導出高清視頻成片,將成片和外掛字幕導入格式工廠壓縮輸出。
『柒』 如何拍好一部電影
拍好電影要素其一:前戲。前戲就是電影的開端,就是你展現一切東西的鋪設。
還有劇本,一部電影的基礎,非常重要。當然,有些大神導演可以把一個爛俗的故事拍的很棒,化腐朽為神奇。但畢竟這樣的神來之筆很少、這樣的導演很貴。
演員表現,對電影很重要。
剪輯,非常重要的一環。希區柯克說過,相比拍攝,真正讓他無與倫比的是他的剪輯魔力。
鏡頭的運用及場面調度如此可以出彩的一幕應該讓它一路順滑下來,一氣呵成。效果絕對更好。
光影色彩的運用,成片時不同調色處理,可以進一步表達影片的情緒。
細節處理。來自群演的優秀細節。
配音。
服裝道具,重要道具是推動劇情或預示劇情的不可或缺的環節。
『捌』 小成本電影如何拍才能顯得不廉價
要想把電影拍的顯得不廉價,首先,類型風格要非常突出,爭取做到極致。就是要爭取這種類型片的觀眾。可以交叉一兩種類型,但是切忌花里胡哨,雲里霧里,裝腔作勢。電影首先是一種大眾傳媒產品,藝術屬性附屬於技術產品屬性。
其次,要干凈。鏡頭里的東西要干凈。也就是說要各個部門幹活非常用心。缺錢不能幹活廉價,更不能缺心眼兒。只要出現在鏡頭里的東西,都要精心挑選, 精心布置,精心的色彩搭配。比如一個雜貨店,你可以胡亂找一個,也可以花個多半天時間,布置的像重慶網紅那個雜貨店似的。不會多花多少錢,但是要多花好多心思。電影是生活的漸近線,也同時意味著它必須和生活有一個距離感。很多INS風的東西,其實都很廉價,做好了一樣能夠顯的很高檔。關鍵看你願不願意畫10個小時去拍攝一張滿意的照片。演員台詞也要干凈,嘟嘟囔囔那種特別讓人討厭。
第三,問題盡量在拍攝時解決,別都指望後期。寧可拍十條,二十條,也要拍到滿意為止。這也就意味著,你找的演員,攝影,場工等等都是需要很聽調度的。拍電影是個很系統的活兒,很累但是快樂。祝願早日成片。
『玖』 怎麼樣才能拍出一部高分的電影
我曾經拍過一部叫做《功夫》的魔獸電影。這一部充滿情懷的魔獸故事片也贏得了大多數人的好評。從我的製作經驗來看,要拍出一部高分電影,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創意和劇本。因為一個好的故事,是一部電影里最容易打動人心的地方。其次是要找到合適的演員來完全的表達這個故事。最後是要在拍攝過程中和後期製作里要精益求精。這一部分也是拍攝電影的過程中最漫長和最痛苦的過程。我的電影裡面,這一部分沒有做得足夠好,所以因此被人指責為粗製濫造。現在想來,這實在是很可惜的。
『拾』 如何拍電影啊拜託了.
1.企劃
2.文字劇本
3.故事腳本
4.造型與美術設定
5.場景設計
6.構圖
7.背景
8.原畫
9.動畫
10.品管
11.影片描經
12.定色與著色
13.總檢
14.攝影與沖印
15.剪接與套片
16.配音、配樂與音效
17.試映與發行
一制(此部份仍由人工製作)
1、企劃:企劃是做一部卡通前的准備工作,包括舉行企劃會議和製作會議。
企劃會議---就是把出錢要做這部片子的人和卡通公司的人、以及負責將來要把這部片子賣出去的發行公司,甚至玩具製作商等相關的人都召集在一起,討論要怎麼樣做這部片子,要怎麼樣發行這部片子,有沒有周邊的商品可以開發等,當然最好的狀況就是把片子做得又好看、又賺錢,這就必須要靠不同專長的人結合在一起規劃,才能將片子做成功。
製作會議---在前面的企劃會議當中,其實也要把一些製作的基本內容方向畫出來,然後再由卡通公司召開技術、進度、設計方面的會議。
2、文字劇本:不論是自己發明的故事,或將別人寫過的故事拿來加以改編都可以,一定要具有卡通的特色,就是有一些好笑、有一些誇張、有一些緊張、又有一些感動,那麼這個故事就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當然,不要忘了要把對白和動作、場景寫出來。根據製作會議所得到的資料,作家開始編寫劇本:
人物出場要寫清楚、位置環境、形狀大小都要正確明白
對白要准確的透露角色個性
動作也要明白的寫出來,才能提供文字畫面給腳本畫家
絕對要能使動畫家有所發揮之處
歷史劇要有考據
服裝、道具、建築、自然物…等都要將形狀寫出來
3、故事腳本:文字寫好之後,就要畫成畫面,但它並不是真正的動畫圖稿,它只是一連串的小圖,詳細的畫出每一個畫面出現的人物、故事地點、攝影角度、對白內容、畫面的時間、做了什麼動作等。這個腳本可以讓後面的畫家明白整個故事進行的情形,因為從「構圖」之後的步驟,就開始將一部卡通拆開來交由很多位畫家分工繪制,所以這個腳本一定要畫得越詳細越不會出差錯。
將文字劇本詳細讀過,經由動畫家以卡通語言再整理消化後開始繪制分鏡腳本
人物位置,地理環境都要畫出
場景要十分清楚
對白、動作、音效、秒數都要寫好
鏡頭運用、特效(如透過光、高反差…)也須註明
腳本繪制工作最佳人選應當由對電影十分了解的卡通導演擔任
視線、進出場方向、觀點都要畫得很順暢
4、造型與美術設定:造型設計就是根據故事的需要,將人物一個個設計出來,而且還要畫出他們之間的高矮比例、各種角度的樣子、臉部的表情、他們使用的用品等。
美術設定就是一種視覺上的感受,包括色彩、明暗、透視感、線條等,這整個就構成了一部片子的「美術風格」,像「龍貓」的感覺就很溫馨、青翠、舒適,這種風格很適合用來表現親情之間的故事,而「蝙蝠俠」就是一種誇張、壓迫、強烈的感覺,用這種風格來表現正義與邪惡間的對抗非常的適合。
主角、配角與丑角要有很明顯的差異(比例或服裝、顏色、五官…)
應考慮動畫或下游作業是否會有困難(不可太復雜、瑣碎)
造型與美術風格要配合(形狀、色調、考據)
美術設定乃根據故事朝代、文化、背景,設定出該時代文化的建築裝飾、器物、都市街景…等,或不必考劇歷史時,則可根據故事需要設定出不同風格的內容
服裝和人物個性要配合,並需同時將顏色配合美術設定色系指定好
6、構圖:「構圖」顧名思義就是畫面的構成,也是一部卡通要正式生產的第一關,前面的企劃是屬於設計部分,這些設計好的造型、場景和腳本,要交給構圖師作畫面的設計,根據腳本的指示和說明來畫出詳細的作來圖,包括人物從哪裡移動到哪裡、人物簡明的動作表情和站的位置(背景鉛筆稿)、鏡頭的角度和大小、鏡頭如何移動,也就將來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
有了腳本造型、場景設計,就要請一位有經驗的動畫家,擔任導演統籌運作這部片子的風格與品質管制。首先,他要將腳本上的演出詳細告訴構圖師,並發給上述資料,每一位構圖師約要完成數十景的構圖設計(即將腳本畫面移轉到可供生產製作的動畫紙上):
畫出和腳本上所示同樣的角度或姿態的人物,並依照對白長短增加人物姿勢(POS.)這些姿勢都具代表性,可表達出該一景的表情、動作、位置、角度、進出場方向…等
畫背景圖,讓人物可以自由的在背景中運動,並標出和人物組合的位置,白天或夜晚,有沒有前景(O.L)、傢具、飾物、地板、牆壁、天花板等結構都要清楚畫出
使用多大的畫面(安全框),鏡頭推拉等也要標示出來
7、背景:前面說過的構圖師所畫的那張背景鉛筆稿,就是交給背景部門來完成彩色的繪制工作,背景會根據「美術設定」的風格和要求來畫,他不是隨自己意思畫的。構圖將人物部份交由原畫根據構圖上所示的人物代表性姿勢與表情、位置…等作動感演出,而背景(BG)部份則交由背景師去繪製成彩色稿,並由顏色演出的動畫家來控制色調變化。
8、原畫(含第一次鉛筆稿試拍):畫面由構圖設計好了,就要分兩部份作業,前面的那張「背景鉛筆稿」要交給背景師畫成很漂亮的彩色稿,而人物的那一張就交由原畫師作一連串精彩的動作表演,原畫就是演員,要將卡通人物的七情六慾和性格表現出來,但原畫不需要把每一張圖都畫出來,只需畫出關鍵張就可以,其餘交給動畫師去畫。
構圖完成後須經導演檢查(CHECK),修改到符合故事要求為止,再將完成的構圖、腳本、造型資料,分段(每段約數十景)發給原畫師去演出動作的部分,並指示原畫師該表演的重點:
視線、動作方向、誇張、速度(TIMING)、人物透視、人體力學
運動的距離、推拉鏡頭的速度與距離都要算出
將演出的動作和畫面的處理寫在律表上(EXPOSURE SHEET)
在律表上也須註明淡出(F.O)淡入(F.I)、重疊(X-DISS)的位置與長度、使攝影師能依據律表拍攝
原畫呈現出來的,是將平面的人物賦予生命與個性,並配合背景(BG)使兩者結合在一起
將原畫所完成的草圖交由拍攝人員進行第一次鉛筆稿試拍,再請導演審核。
9、動畫(含鉛筆稿試拍):動畫師就像原畫的助手一樣,要替原畫完成所有動作的連貫(也就是中割或分割),動畫師還要將所有的動作圖稿作「完稿」。
所謂的「中割」就是原畫與原畫之間的插入張作來,因為原畫只把一個動作拆成幾個重點姿勢,所以是跳著畫的,因此中間會有中斷動作需要插入,動畫就是負責把間斷的動作補起來,這個補起來的工作,就叫「中割」。
原畫通過導演檢查後就由「製片進行」。工作人員將原畫分成一景一景交由動畫師去完成原畫所設計的動作,例如,原畫將一個動作只畫了開始和結束這二張,中間的過程就是動畫, 動畫一方面要根據標准造型作畫,另一方面在原畫所示的動作空間中去作演出,畫好後再由動畫檢查去作審核:
是否變型了?中割是否正確?動作是否順暢?
有沒有正確的傳達了原畫的原意?
交由拍攝人員進行鉛筆試拍(PENCIL TEST),再請導演做最後審核。
二制((目前此部份已由電腦取代,即一般所謂的2維動畫)
10、品管:「品管」就是品質管制,其實卡通里的每一個過程都有負責把關的人。例如:
製片:負責片子能如期的完成,並掌握個每個畫家的進度,以及擔任畫家和行政部門之間的連絡協調,使製作部門和行政部門間能順利的運作。
導演:就是負責指導畫家們所畫出來的畫面,能夠符合的要求,因為一部卡通要幾百個畫家來繪制,如果沒有導演來領導的話,就會變成個人畫個人的,每一個人畫的都和別人不一樣,那這部片子就會失敗,所以導演的工作就非常重要,當初,要當到導演,通常都是很有經驗的畫家才有這個能力的,例如構圖導演、原畫導演、美術導演等都是。
指導或組長:例行動畫指導、攝影指導、著色組長、特效組長、剪接組長、總檢等也都是負責不同的范圍的品質管制。
品管員(CHECKER)完成的動畫再經由品管員作非技術性的檢查:
1)原畫所寫律表是否正確無誤,如:拉背景的距離、動畫的層次、有無遺漏了什麼與腳本核對是否都正確等。
2)標示動畫上的一些名稱與不同層次的顏色,以利著色。
11、影印描線:檢查好的動畫一景一景的交給影印部門,將動畫紙下的線條影印在透明的賽璐璐片)上,如有某部份須以色線表現時,則必須用人工手描線描上色線(用沾水筆),印好或描好的賽璐璐片,必須用酒精擦拭乾凈,然後再用很薄的一層透明紙保護好,送到著色部准備塗上顏色。
12、定色與著色:即噴修或刷的特殊處理。描好線的賽璐璐片要按照動畫號碼排好,然後交由著色部先定好顏色(在每個部位寫上顏色代表號碼),再用壓克力顏料不是透明的,如果塗在正面的話,就會把動畫線條蓋過去,為了保留線條,所以必須將顏料塗在背面。
13、總檢:就是將塗好色的賽璐璐片和彩色背景套在一起檢查,看看有沒有瑕疵或錯誤,也就是送往攝影之前的最後把關。 顏色塗好的CEL,再和畫好的背景彩色稿,一起交由總檢人員作最後的檢查,將CEL套在背景上一張一張的檢查:
顏色是否正確?和背景的組合是否正確?
定位孔是否正確?張數缺失了嗎?
畫面都干凈沒有刮傷嗎?
14、攝影與沖印:現在可以將所有的完成品交給攝影師,進行每個畫面的拍攝工作,攝影師完全根據前面的畫家所寫的「拍攝表」(律表)拍攝,只要拍錯其中一格,就要整段戲重拍,所以要非常細心。拍好的底片要送到沖印公司沖洗出來,就可以看到畫家畫的動畫變成影片里一格一格的35mm畫面,這時候沖洗出來的片子因為只有畫面沒有聲音,而且有些畫面的順序還需調整,所以這只是「毛片」。檢查無誤的CEL、背景和律表一起交由攝影人員去拍攝完成,某些特效處理如:FADE IN(淡入)、FADE OUT(淡出)、DISS(疊影)、SS(震動)、WIPE(掃)、透過光、高反差、旋轉畫面、TRUCK IN(推入)、TRUCK OUT(推出)、PAN(拉BG)等效果均由攝影師依據律表指示加以完成。
15、剪接和套片:接著把這幾千呎長的毛片交給剪接師,按照正確的畫面長度接好成為一標準的版本,這就是剪接。一標准版本,再沖印一套不需再剪接的標准版,也就是所謂的「套片」,這次沖出來的膠卷就叫「A拷貝毛片」,是只有畫面沒有聲音。
16、配音配樂與音效:終於到了最後一關的聲音部份,為了讓每一位卡通明星擁有最棒的聲音,往往要重金聘請知名的大明星來配音,像「玩具總動員」的伍迪警長就是由湯姆漢克斯配音。接下來就是配上音樂部份,為了能讓觀眾享受最好的電影配樂,也要聘請音樂家創作能流傳下來的主題音樂,並由交響樂團演奏一流的背景音樂。而「音效」就是各種效果的聲音,像風聲、雨聲、開門聲、走路聲還有揮出拳頭的聲音等。把這些聲音和畫面合成在一起之後,再請沖印公司沖出有畫面也有聲音的「B拷貝正片」或稱「正式拷貝」,就完成了這件大工程。美式作業通常為事前配音,日式作業則為事後配音,事前配音須以對位法准確的將動作配合聲音演出,配樂即片中的音樂部份也有事前事後之別,音效通常都是事後配音。
17、試片與發行:配好音樂的片子邀請導演、製片、資方、畫家等…觀賞有無需作RETAKE(修改)的地方,一切都完成後則交由電視網或電影院線排檔上映。試片的目的就是要讓媒體記者和影評、文化、娛樂界等人士先看過後,能發表對這部片子有利的評論,可以說是一種正式上映前的暖身,然後就是發行到市場上,例如上院線或發行影帶等,如果不發行出去的話,就不能回收這部影片的成本,所以找到很好的發行商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