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中國電影發展史作文1000字
寫作思路:把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寫下來,包括起源,發展,現況。
由1896年至20世紀20年代,雖然外商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國電影活動的開始。1903年,德國留學生林祝三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回國,租借北京前門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
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但是最早嘗試拍攝這種電影類型的豐泰照相館只屬小本經營,算不上是電影機構。
直至商務印書局「活動電影部」的出現,才真正代表中國製片業的開始。在這段期間,除了「商務」之外,先後出現的電影製片機構還包括由美商投資「亞細亞影戲公司」、「幻仙」、「中國」、「上海」、「新亞」等。
由於他們的成員多是來自戲劇舞台,所以當時的電影題材和內容大多源於中國戲曲和文明戲。此外,他們也開始拍攝劇情短片和長片,對電影這種藝術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立體像(3D),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20世紀20年代拓荒時期,有《孤兒救祖記》等關注社會改造的進步電影;抗日救亡時期,有《狂流》《中華兒女》等鼓舞鬥志、弘揚愛國主義的影片;抗戰後,《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又深刻揭示社會矛盾和本質,形成現實主義的創作潮流。
『貳』 李少白簡介
李少白,唐太宗第四十七世孫, 當代著名書畫家,詩人,學者,藝術評論家,中國水墨書法的代表人物,中國新水墨畫派的創始人,當代新古文運動的推動者,中國書畫藝術價值體系的主要倡導者。 李少白現為中國藝術評估委員會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書道院院長、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網路畫廊》藝術總監。
人物生平:
李少白現為中國藝術評估委員會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書道院院長、中國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網路畫廊》藝術總監。
李少白是個學者型藝術家,其詩、書、畫、印皆精,很好的傳承了中國傳統文人大家的特點。
李少白將水墨的精髓運用到書法當中,使水墨書法這一表現力最豐富的書法門類歷時幾百年的萌芽和發展終於走向成熟。李少白對硬筆書法也很有研究。其獨創的硬筆書法字體代表著當代硬筆書法的發展方向。
『叄』 李少白的簡介!!!急~~
編輯本段1、中國著名攝影家
李少白,.1942年出生於重慶市,曾就讀北京體育學院足球專業,畢業於北京郵電學院無線電技術專業。先後任《大眾攝影》、《中國攝影》、《攝影與攝像》等雜志的編委,並任中央民族大學現代圖像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現中國知名地理雜志《中國國家地理》簽約攝影師。 李少白先生是一位堅持從人本主義的審美角度展現、詮釋中國傳統標志性建(群)的著名攝影家,出版了《李少白攝影作品選》、《神秘的紫禁城》、《偉大的長城》、《走進故宮》、《中國長城之最-司馬台長城》、 《長城野韻》、《看不見的故宮》、《看不見的長城》等多本畫冊,視角獨特,影響深遠。 長城和故宮攝影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台灣等地展出,並在法國、德國、日本、愛沙尼亞、瑞士、美國等國展出。
編輯本段2、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李少白,筆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寧鄉人,中國共產黨員。1960年畢業於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歷任長沙市劉正街小學教師,楚怡小學教導主任、副校長,長沙市青少年宮主任,長沙市文聯副主席、主席,文學創作一級。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出版有兒童詩集《長鬍子的娃娃》《捎給愛美的孩子》《小小蝌蚪會唱歌》《少先隊活動朗誦詩》《淡綠的月亮》,童話集《大尾巴奇遇記》《傻熊多多的故事》等。還寫過不少歌詞,由他作詞的兒童歌曲《我向黨來唱支歌》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二等獎;《來吧,來踢球》在1988年世界兒童音樂節中獲獎。還寫了一首詩歌:《中華少年》,收錄於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學期書中第8課。
編輯本段3、中國電影博士生導師
李少白,1931年7月1日出生於安徽太和縣的一個偏僻鄉村,他的中、小學朝代在戰爭的動盪中度過,其父是皖北一帶有名的醫生,其刻苦,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李少白產生很大影響,使李少白在艱苦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堅持學習,對他後來從事電影理論研究影響頗大。 1949年,李少白棄學從軍,1950年被分配到重慶西南大區影片經理公司工作,那時公司除放映國產片和蘇聯片外,還接收了大量美、英等影片,這樣使李少白對影片有了比較廣泛的接觸,開始了對電影的學習和鑽研,1951年底在《大公報》上發表《談蘇聯影片〈起死回生〉》,從這時開始,他經常在報刊上發表影評文章。 1954年李少白調到北京電影發行總公司宣傳處工作,還參加公司的選片工作,這一時期他又撰寫了大量關於《羅馬11點鍾》、《沒有留下地址的信》、《馬路天使》、《南海潮》等國內外影片的評論文章。1956年,他被《文藝報》聘請為電影方面的評論員,1957年他調到影協,1958年調到該會電影史研究室,參加了《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二卷)的編寫工作,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工作,1963年,我國第一部電影史終於問世了。此後,李少白著意於電影理論和電影美學的研究。1978年後,李少白發表大量理論文章及書籍。如《談影片故事性》、《論電影人物形象塑造》、《中國電影歷史及理論》,李少白一面從事中國電影史和電影藝術理論的研究,一面帶電影研究生和博士生,他是我國唯一的電影博士生導師。近年來,他還參與了大量的關於電影的專題片的監制工作。 2006年7月編著《中國電影史》,系目前對中國電影史研究最為完整和規范的一本教材。另有舊體詩詞選集《靈府軌跡》問世。還曾任北京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組第一、二、三屆初審會成員,首批通訊評議成員等。哇好厲害
編輯本段4、李少白:書畫家
人物生平:
李少白
李少白,北京人,原名李倫,唐太宗第47世孫,七十年代出生於書香世家。其祖父李言,為老一輩革命家之一。其伯父李文傑為著名的考古學家 善丹青、工詩文、喜金石。他七歲學書法,揩書臨於顏、柳、歐、趙,草書主攻張旭、懷素、王羲之、孫過庭、賀知章,進修於中央美院。三十年如一日,堅持揮毫。 現任世界華人書畫藝術家協會秘書長、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理事、中國書畫創作基地副秘書長、北京華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
成就及榮譽: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展,獲得「國際著名書法家、世界藝術名人」等榮譽稱號。其作品被多位國家領導人收藏。 著有《商略》、《硬書要決》等書;
社會評價:
李少白擅長書法藝術理論的研究和探索,注重深入生活感悟人生,師古不泥,博採眾長,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行楷,清雋秀朗,風度翩翩,其境界、趣味、筆法,具有濃厚的書卷氣。其草書作品靜若處子,動如驚鴻,回峰轉筆奔放自如,韻態之中蘊藏極致美感。隸書章法有序,線條豐潤飽滿且富有很強的韻律感,另外,在金文和甲骨文方面亦有一定研究。他多年來臨池不綴,致力於繼承和發展的完美結合,因面得到名家贊賞和好評。
李少白的書畫作品選登:
三國演義開篇詞
對聯
隸書
天道酬勤
鴻圖大展
『肆』 誰能告訴我中國電影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中國電影發展史有4個階段。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
2、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
(4)中國電影發展史簡述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部電影介紹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
『伍』 十字街頭電影
《十字街頭》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UTsV9nNa1pYgxP4TaX95IQ
作品相關簡介:該片主要講述了四個失業的大學生處於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化的30年代,離開彷徨的十字街頭,走向革命時代的故事。
『陸』 有關於中國電影發展史的簡介
http://ke..com/view/2797686.htm網路
『柒』 中華少年的作者 李少白 簡介
李少白,筆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寧鄉人,中國共產黨員。1960年畢業於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歷任長沙市劉正街小學教師,楚怡小學教導主任、副校長,長沙市青少年宮主任,長沙市文聯副主席、主席,文學創作一級。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出版有兒童詩集《長鬍子的娃娃》《捎給愛美的孩子》《小小蝌蚪會唱歌》《少先隊活動朗誦詩》《淡綠的月亮》《永遠看不完的畫冊》,童話集《大尾巴奇遇記》《傻熊多多的故事》等。還寫過不少歌詞,由他作詞的兒童歌曲《我向黨來唱支歌》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二等獎;《來吧,來踢球》在1988年世界兒童音樂節中獲獎。還寫了一首詩歌《中華少年》,被收錄於人教版小學語文書六年級上冊第8課。曾獲「全國優秀少兒讀物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冰心圖書獎」、「文化部群星獎金獎」、「中宣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等30餘次獎勵。
『捌』 中國的電影發展史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了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於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於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於南洋市場。
1925~1927年間,上海先後成立140家中小型電影公司;廣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攝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開拍《火燒紅蓮寺》後又形成一股武俠片熱潮。此後的4年間上海各公司拍攝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燒」、「武俠」、「神怪」之類光怪陸離、粗製濫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華百合等影片公司組合成聯華影業公司,先後拍攝了《戀愛與義務》、《恆娘》、《桃花泣血記》等片。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聯影片公司試製成功蠟盤發音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華光片上有聲電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國第一部片上發音影片《雨過天晴》。到1935年,中國完成了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過渡。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用強燈光把拍攝的形象連續放映在銀幕上,看起來像實在活動的形象。[1]世界電影與電影業起源於19世紀末法國、英國、美國等地。
中國電影包括中國大陸電影、香港電影和台灣電影。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戲」,這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拉開了中國電影發展的序幕。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任慶泰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電影之父」。[4]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7年電影生產開始復甦,1980年至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2018年,中國電影年產量高達1082部,年總票房達到607億元人民幣,全國共有銀幕60079塊。
『玖』 中國電影發展史的作品內容簡介
電影是一種綜合性藝術,在成功發展過程中,它不斷地吸取著文學、戲劇、繪畫、音樂、舞蹈、雕塑、建築、攝影等各種藝術的成就與經驗。電影又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後的產物。高度的綜合性和生產上的高度技術要求,規定著電影藝術不同於其他藝術的許多特點。電影是一種最年輕的藝術,也是一種成長得最迅速的藝術。在一個短短的發展時期里,它不僅鞏固地確立了自己作為一種藝術的地位,而且正如列寧和斯大林所說的那樣,成為了一切藝術中「最重要的」和「最大眾化的」一種藝術。電影的歷史發展,雖然有它自己的特殊規律,但是歸根結底,它也仍然是社會階級斗爭的一種特殊反映,所以它也不能脫離這個一般的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世界電影的歷史發展和中國電影的歷史發展,都不斷地證明著毛澤東同志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論斷的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