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們所說的電影長鏡頭是指什麼
長鏡頭就是一個時間很長,不切,不換,一直用這個鏡頭來拍一個場景。
一般10秒以上沒有切換場景,就算是長鏡頭,一般好萊塢電影長鏡頭就比較少,長鏡頭一般偏敘事,沉靜溫和,而一些好萊塢大片為了追求視覺刺激,鏡頭變換的非常快。舉個例子,比如,一個人在開車,這個鏡頭10秒左右一直拍他開車,但是鏡頭不一定是固定的,可能有推拉搖移等。
但是,人物場景等不變。如果是好萊塢電影一個開車的戲,它可能拍兩秒鍾車子,中間再穿插一些別的,混著剪輯。中國的導演里邊最最喜歡用長鏡頭的就是侯孝賢了。
影片鏡頭是:電影攝影機在一次開機到停機之間所拍攝的連續畫面片斷,電影構成的基本單位。簡稱鏡頭。
鏡頭由以下幾個因素構成:①畫面,包括一個或數個不同的畫面。②景別:包括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③拍攝角度,包括平、仰、俯、正、反、側幾種。④鏡頭的運動,即攝影機的運動,包括搖、推、拉、移、跟、升、降和變焦,有時幾種方式可結合使用。⑤鏡頭的長度。⑥鏡頭的聲音,包括畫面內的和畫面外的。
鏡頭的組接是電影構成的方式,又稱蒙太奇。組接基本上分為切分和組合兩種。它根據影片內容的要求、情節的發展以及觀眾心理合乎邏輯。
㈡ 電影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電影長鏡頭
作為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來給你回答這個問題。電影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電影長鏡頭?讓我用我的經驗來給你回答吧。
《職業:記者》
從根本上來說,《老男孩》追求一種打鬥情緒多過了打鬥快感,它在長鏡頭里拍出了蒙太奇的效果和感覺,讓整個鏡頭的感覺比實際時間長得多。這種外在「單純」而內在「波濤洶涌」的方法加強了本鏡頭的力度,使其作為幕高潮具備了應有的沖擊力。
㈢ 經典的長鏡頭電影有哪些
《戰爭之王》開篇就是一個長鏡頭,是電影的點睛之筆
《俄羅斯方舟》,一鏡到底,中間沒有動一剪子,堪稱變態。
《400擊》最後那個長鏡頭非常著名
《贖罪》太刻意了,為了長鏡頭而長鏡頭了
《人類之子》戰爭片,三個很長的長鏡頭
《蛇眼》從影片開始在長達13分鍾的時間里,鏡頭一直跟隨著尼古拉斯.凱奇移動
《不可撤消》99分鍾電影只有10個長鏡頭
其餘如《大事件》《悲情城市》 《戀戀風塵》 《海上花》 《霸王別姬》《撒旦的探戈》《奪魂索》《冬蔭功》等等。
㈣ 誰知道電影里使用經典長鏡頭和分鏡頭的各是哪些電影!有沒有什麼典型片子...
最喜歡運用長鏡頭的就是賈樟柯了,他《三峽好人》里有大量的長鏡頭。
㈤ 有哪些電影裡面有優秀的長鏡頭
《蛇眼》的開篇,從監視器中的記者做報道開始,到國防部長在拳擊場被暗殺而結束,整個鏡頭時長大約為12分31秒,部分配合著片頭字幕出現。我覺得這一段的長鏡頭還是挺優秀的。
㈥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運用長鏡頭的電影是
具體是那一部電影第一個運用長鏡頭的我也說不太清楚.知道這個我認為也沒有什麼意義,如果你想見識一下什麼是最牛X的長鏡頭,你可以買<<莫斯科方舟>>這部電影看看,這個電影2個多小時就用了一個鏡頭完成的,我相當的佩服.還有比較著名的就是<<不可撤消>>了,其中有一個2分鍾的強奸戲,是一個很著名的長鏡頭,電影學院課上就是用這個電影講解的長鏡頭!
㈦ 解析《大決戰》黃維兵團行軍長鏡頭,為什麼說經典震撼,超越歷史
淮海戰役的廣角鏡頭,實際上是用9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整師拍攝的。
《大決戰》三部曲,包括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三部曲,是建黨七十周年的獻禮片,這三部電影中各大軍區全部軍隊都有一定的參加,聽說前後左右一共有幾百萬中國人民解放軍兵士參加拍攝。到這兒,你也就能想像,90年代我國商業電影並未啟航時,為什麼會出現這般氣勢雄偉的大場面了。
如今許多人一談起大場面,就想起印尼的史詩片《巴霍巴利王》,實際上《巴霍巴利王》的編導專業精英團隊,壓根不明白戰事,各種各樣腦洞大的軍用裝備實屬吵吵。反而是十幾年前的《英雄》,高寬比復原秦朝黑甲軍團,第一次用弩陣、箭雨,那才算是牛。
但是,這種相比《淮海戰役》來,或是間距太大。使我們十分看不起的黃百韜兵團,竟然沒有在大運河上構建大橋,以致於井然有序的國民黨到大運河邊就亂作一團(只有說中國人民解放軍當群眾演員當得好,無論是有紀律軍隊或是有程度錯亂,都井然有序)黃百韜被圍住,徐州市南進的能沖宿縣(今宿遷市)也被中野攔腰截斷砍斷,從華東競技場開回來的黃維兵團十二萬精英變成全部會戰的勝負手。
因此,長達2分鍾的黃維兵團軍隊開始了。從重型坦克底端逐漸,給人一種雄師來犯的無力感。隨後時五路縱隊迅速軍隊,重型坦克和車輛在群體中速率並挺快,也有坐騎在疾馳。團隊渡河,五路縱隊匯聚,全自動變成二路縱隊,或是車子在中國步兵團在上下。這般迅速的軍隊,並非一個說白了的知名導演帶上幾十個副導演可以指揮調度系統進行。這徹底便是一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常規軍演!
槍迷們看了這一廣角鏡頭,反響強烈,抗日戰爭中的國民黨絕對沒有很有可能擺脫那樣的陣容,抗日戰爭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不可以,乃至抗美援朝戰爭階段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不可以。就算到現在,也許也僅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等極少數部隊可以進行。
那麼,有些人要問了,作為一個兩小時的影片,必須耗重金打造出那樣一個廣角鏡頭嗎?我要告訴你!自然必須!由於,黃維兵團是淮海戰役的勝負手,也是唯一由中野主要解決的的一個雄師集團公司。一個一個而言。
但是,真正歷史時間則是,淮海戰役的總前委,彷彿並沒有具有綜合全局性,指引全部淮海戰役的功效。
總前委在全部淮海戰役期內,只是開過一次會,那時黃維兵團早已被殲滅,杜聿明集團公司也逃不了了,基本上連勝已定。因此 ,淮海戰役總前委開的唯一一次全會精神,並沒有探討淮海戰役難題,反倒時為渡江戰役做准備。倒是渡江戰役,的確是這一總前委指引的。
淮海戰役由華野的饒漱石、粟裕、譚震林明確提出時,中間不但願意了,還電令中野另外姿勢,相互配合華野行動。當粟裕明確提出「陳鄧統一指揮」時(一貫的讓帥行為),中間表態發言願意,但僅是在電報中規定陳鄧以中野主要相互配合華野戰斗。乃至,中野也沒有廣播電台,只有使用陳賡四縱的廣播電台對外開放溝通交流,即便 是想指引華野,也沒標准啊。
中央軍事委員會的電報中,25封給中野,29封給華野,沒有一封給總前委。華野中野給中間的電報,也也沒有以總前委為名傳出。中野華野相互之間中間的電報,都沒有總前委給委員會的電報,沒有說白了的上下級關系。因此 總前委沒有機遇在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幹部下指引全部淮海戰役。
講這么多,就想告訴你,黃維兵團的強勁,不僅有歷史時間真正,也是有宣傳策劃要素。
㈧ 電影中有哪些經典的長鏡頭
電影中經典的長鏡頭如下所示:
《站台》的二人世界:就我看來,《站台》是賈樟柯迄今為止最出色的一部電影,影片通過時代的變遷傳達出太多復雜的情緒,而賈樟柯的長鏡頭電影美學也在影片中得以完美的呈現。在那個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段落中。
長鏡頭沉穩地記錄著一切,城牆上的二人世界也不再是溫馨和甜蜜。尹瑞娟和崔明亮一人一句,一對一答,一出一進,呈現出一種情感上的疏離,也預示著兩人今後很難聚合在一起。
注意事項:
不同於其他勵志影片的形式,女主的一路艱辛並沒有所謂的上帝之手,面對千瘡百孔的生活,女主並未放棄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通過讀書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影片的句子有一定難度,但主人公常常有些帶有哲理性思考的語句,如果用來豐富自己的文章也一定會比較出彩。
㈨ 電影長鏡頭運用較多的例子
推薦你看《俄羅斯方舟》,整部影片就一個鏡頭,這個就是最純粹的長鏡頭。
研究長鏡頭的人肯定會看這部。
完成一部電影至少要用多少個鏡頭?
俄國大導演蘇古洛夫告訴你,一個就成。全片96分鍾,這個牛人就只用一個鏡頭就拍成了,並且不是安迪沃霍爾的《帝國大廈》之類拿攝影機對著拍攝物就算完事的那類玩實驗的片子,也不是固定機位場景單一之類的片子。
整部電影是在聖彼德堡的隱士盧(Hermiage)故宮博物館里拍攝,攝影機穿梭全館三十三個展廳,走了一共兩公里多的路,動用了二千名演員出演。
過去用膠片拍攝,完成一部90分鍾的電影最少要用九個鏡頭,現在是數碼時代,從頭至尾,只要導演的場面調度與協調管理演職員的能力夠強,就有實現的可能。
整部影片,導演狂人肩扛數碼攝像機,「追隨著」一位「神秘」的敘述者,在隱士盧博物館穿梭。沒有了「生澀」的推拉搖移,也用不著後期的剪輯,只有如行雲流水般的「穿梭」、「行進」,在不同的時空。
整部影片看下來,給我的總體感覺就彷彿是,蘇古洛夫借用肩上的攝影機在與「時空」調情,曖昧而意無窮;又彷彿是,蘇古洛夫抱著攝影機在翩翩起舞,優雅而迷人,在古典音樂中,在人類無比豐富的藝術品當中,在浩浩盪盪的歷史事件當中,迷失。沉沒。
㈩ 中國電影最擅長用長鏡頭拍攝的五位導演
1侯孝賢 的電影,他最擅長也最喜歡用長鏡頭了
2杜琪峰 為了突出《大事件》開場的整體感和真實感,設置了一段6分47秒的長鏡頭,為了這組鏡頭杜琪峰專門請來了電影《指環王》的攝影師,後者卻在研究劇本後以「無法勝任」為由打了退堂鼓。事實證明杜琪峰不是異想天開,攝制組在隨後自食其力,完成了這一段極其復雜和炫目的長鏡頭開篇。
3李志毅 的《不夜城》
4朴贊郁 的黑色風格總是包裹著前衛,譬如《老男孩》里最經典的「錘子鏡頭」(或者叫長廊鏡頭),就被他做成了類似電玩風格。這段戲由崔岷植單挑幾十名混混,雙方各使兵刃打鬥,中間不能有絲毫懈怠。由於鏡頭中人數眾多,操練起來極其復雜,稍有差錯就要返本重來,這一個鏡頭最終拍攝了3天才宣告結束。
5吳宇森 《冬蔭功》讓人見識到長鏡頭拍攝功夫場面的效果,那麼槍戰戲呢?事實上吳宇森早在《辣手神探》中給出了答案,在雲來茶樓和醫院的兩段爆裂火拚中,吳宇森都運用了長鏡頭的表現手法。說起來雲來茶樓的一段是周潤發的個人秀,醫院的長鏡頭反而更見功力,這段長鏡頭拍的異常流暢,而兩名主演的配合同樣天衣無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