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經典場景的拍攝地點都在台灣哪裡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故事發生在台灣純朴的彰化縣,還是純真的學生時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故事發生在台灣純朴的彰化縣,還是純真的學生時期,片中多個場景都在九把刀的母校-私立精誠中學拍攝,另外鏡頭也捕捉了彰化火車站、八卦山大佛、阿璋肉圓、中華陸橋、彰化漁市場與永樂街商圈等知名景點,藉著票房熱賣也間接宣傳了彰化的觀光,但除了片中的景點以外,鹿港老街、天後宮、軍機公園等歷史悠久的老景點也相當值得一游,這就前進彰化,回到「最初的起點」。
『貳』 台灣美景,你知道有哪些地方嗎
寶島台灣,物產豐富,風光怡人,有許多特色景點都值得一去,特別是秋天的台灣(約每年9月至11月),更是秋高氣爽,是最適合旅遊的好季節.
最常聽到的阿里山:
阿里山擁有珍貴的檜木原始森林,除了森林,阿里山還有日出、雲海、阿里山山櫻、晚霞等美景。
天公作美的時候,在祝山的「觀景樓」守候日出剎那的驚艷,欣賞如夢似幻的雲海。
阿里山登山鐵道為全世界僅存的3條高山鐵路之一,從海拔30多米的嘉義市區,爬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阿里山區,全程共經過49個隧道、77座橋梁,沿線景色秀麗。
阿里山鐵道小火車繞行山區的方式也是一絕,因為山勢陡峻,火車以罕見的Z字型前進,甚是奇妙。阿里山小火車之旅,絕對是畢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叄』 羅大佑鹿港小鎮的創作背景
《鹿港小鎮》的創作背景,是一個在經濟不斷成長中迅速變遷的社會。水泥牆所象徵的"現代文明",由台北之類的大城步步闖進鹿港之類的小鎮,逐漸取代而侵蝕了紅磚房所代表的傳統。在"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的強烈哀嘆里,我們聽到的,是從傳統到現代過渡中的彷徨與失落。爹娘的淳樸,情人的善良,媽祖廟里膜拜者的虔誠,在這對於傳統的眷戀與傷逝聲中,唱的其實就是對於所謂現代化價值的懷疑。
羅大佑見到現實中的種種問題其實也就是他們見到的問題。但光憑熱情不足解決問題,一是無社會地位,二是政治上的壓抑讓人卻步,不願輕易就作了個烈士。從此就有了苦悶,也更增加了原本的虛無性。故而羅大佑所有的苦悶、虛無、悲哀、憤怒,一切的喜怒哀樂,也就與那群年輕人所有的感情大致相合。至此可知,羅大佑在作品中忠實而深刻地反映了他自己,自然就為那一代曾經善感、曾經虛無、曾經多多少少認真過的台灣年輕人,唱出了自心靈深處最真實的聲音。
話說回來,今天的羅大佑早已脫掉了他那身黑衣,而我們也早過了那個沒事就愛哼著"飄來飄去"的慘淡少年期。
有人在默默耕耘默默種植
有人在過著他的太平日子
有人在大白天里彼此明爭暗鬥
有人在黑夜之中借酒澆愁
難道,這僅僅只是羅大佑的內心獨白嗎?
『肆』 泰國的清邁,是鄧麗君「小城故事」里的小城嗎
午餐後,我們冒著細雨沿著度假村裡的河流閑逛,在異國他鄉,在泰國的清邁,在這種環境下,人的感覺更加飄渺。
『伍』 鄧麗君的小城故事多 小城指的是泰國清邁嗎
小城指的是台灣鹿港三義小鎮。
鹿港原名鹿仔港,隸屬台灣彰化縣,位北緯24度至24度10分、東經120度22分30秒至120度30分;東接秀水鄉,西臨台灣海峽,南與福興鄉以福鹿溪為界,北與缐西鄉、和美鎮相臨,為台灣三百年史中的一個歷史重鎮。
鹿港早期漢人移民未大量遷入之時為平埔族之巴布薩族(Babuza)之居住地,當時屬馬芝遴社,其住民過著較原始的生活。在荷蘭人占據台灣之前,傳說是原住民獵鹿的地方。
於清光緒八年時有一位叫黃逢昶的人曾來台游歷,寫了一本「台灣雜記」,並寫了一首「鹿仔港熟番打鹿詩」,曰「山環海口水中流,番女番婆夜盪舟;打得鹿來歸去好,歌喧絕頂月當頭。」其中我們不難想見當時原住民生活於此的悠閑景況。
(5)台灣電影鹿港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79年,導演李行把鍾鎮濤、林鳳嬌帶到台灣鹿港三義這個木雕聞名的小鎮來拍攝電影《小城故事》,想為這部電影配上主題曲,於是找到翁清溪負責主題曲的配樂,作詞人庄奴寫下歌詞。
導演在選擇歌曲演唱者的過程中並不順利,一些歌手因為旋律過於簡單平緩,難以唱好而放棄演唱。最終作曲人翁清溪向導演推薦鄧麗君演唱,並說鄧麗君是頭牌(歌星),錯不了。
最終鄧麗君被曲作者的誠意打動,答應演唱。果然,鄧麗君不負厚望,將這首曲調平常的歌曲唱得充滿魅力。
社會影響:
這首原本描寫台灣鹿港三義小鎮的歌曲,因為鄧麗君甜美以及非常具有江南水鄉畫面質感的歌聲,從而被很多歌迷喜愛。鄧麗君在這首歌曲中所展現出的溫婉清麗、典雅多情的演唱風格可以說達到了「完美」的境界,雖然此歌被諸多歌手所翻唱,但鄧麗君這一版本仍是後人難以逾越的高峰。
鄧麗君為電影演唱主題曲成為了電影《小城故事》最好的廣告詞,直接帶動了電影票房的飆升。精明的片商乾脆把鄧麗君的影像印在電影海報最突出的位置上吸引觀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城故事
『陸』 鄧麗君小城故事中的小城指的是哪個地方
是指:鹿港
鹿港原名鹿仔港,隸屬台灣彰化縣,位北緯24度至24度10分、東經120度22分30秒至120度30分;東接秀水鄉,西臨台灣海峽,南與福興鄉以福鹿溪為界,北與缐西鄉、和美鎮相臨,為台灣三百年史中的一個歷史重鎮。
鹿港早期漢人移民未大量遷入之時為平埔族之巴布薩族(Babuza)之居住地,當時屬馬芝遴社,其住民過著較原始的生活。在荷蘭人占據台灣之前,傳說是原住民獵鹿的地方。於清光緒八年時有一位叫黃逢昶的人曾來台游歷,寫了一本「台灣雜記」,並寫了一首「鹿仔港熟番打鹿詩」,曰「山環海口水中流,番女番婆夜盪舟;打得鹿來歸去好,歌喧絕頂月當頭。」其中我們不難想見當時原住民生活於此的悠閑景況。
鹿仔港之地名在中國歷史中首見於清康熙34年(1695年)高拱乾所修之台灣府志卷四武備志:「台灣水師左營......一分防鹿仔港,系報部本營官兵輪防......」。而鹿仔港被首稱為「鹿港」則見於清乾隆48年(1783年),福建將軍永德奏設正口,曰:「......至北路諸羅彰化等屬,則由鹿港出洋......」。光緒年間,因港口漸漸淤塞,航運漸被鹿港街西方4公里處之沖西港替代。日據初期,鹿港曾一度又稱沖西港。
鹿仔港地名之源有四說:
因地名似鹿,故名為鹿仔港。
因台灣中部昔日多鹿,鹿港為鹿群經常聚集之地,從荷蘭據台至清初,鹿群遍布,鹿的買賣非常興盛,故漢人便稱此地為鹿仔港。(此說較受普遍認同)
平埔族語 Rokau-an 之閩南語音譯,但此語原意已經不明
TERESA TENG 唱的《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
唱一唱說一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作客
人生境界真善美這里已包括
唱一唱說一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作客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
唱一唱說一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作客
把小城故事說
把小城故事
人生境界真善美這里已包括
唱一唱說一說
小城來作客
小城故事真不錯
小城來作客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作客
來作客
『柒』 鄧麗君的小城故事中的小城是指哪個城市
指的是台灣鹿港三義鎮. 「小城故事」是一個部台灣文藝片,鄧麗君的這首歌是這部片的插曲,鍾鎮濤、林鳳姣主演,很質朴感人。鹿港原名鹿仔港,隸屬台灣彰化縣,位北緯24度至24度10分、東經120度22分30秒至120度30分;東接秀水鄉,西臨台灣海峽,南與福興鄉以福鹿溪為界,北與缐西鄉、和美鎮相臨,為台灣三百年史中的一個歷史重鎮。
鹿港早期漢人移民未大量遷入之時為平埔族之巴布薩族(Babuza)之居住地,當時屬馬芝遴社,其住民過著較原始的生活。在荷蘭人占據台灣之前,傳說是原住民獵鹿的地方。於清光緒八年時有一位叫黃逢昶的人曾來台游歷,寫了一本「台灣雜記」,並寫了一首「鹿仔港熟番打鹿詩」,曰「山環海口水中流,番女番婆夜盪舟;打得鹿來歸去好,歌喧絕頂月當頭。」其中我們不難想見當時原住民生活於此的悠閑景況。
鹿仔港之地名在中國歷史中首見於清康熙34年(1695年)高拱乾所修之台灣府志卷四武備志:「台灣水師左營......一分防鹿仔港,系報部本營官兵輪防......」。而鹿仔港被首稱為「鹿港」則見於清乾隆48年(1783年),福建將軍永德奏設正口,曰:「......至北路諸羅彰化等屬,則由鹿港出洋......」。光緒年間,因港口漸漸淤塞,航運漸被鹿港街西方4公里處之沖西港替代。日據初期,鹿港曾一度又稱沖西港。
鹿仔港地名之源有四說:
因地名似鹿,故名為鹿仔港。
因台灣中部昔日多鹿,鹿港為鹿群經常聚集之地,從荷蘭據台至清初,鹿群遍布,鹿的買賣非常興盛,故漢人便稱此地為鹿仔港。(此說較受普遍認同)
平埔族語 Rokau-an 之閩南語音譯,但此語原意已經不明
TERESA TENG 唱的《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
唱一唱說一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作客
人生境界真善美這里已包括
唱一唱說一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作客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
唱一唱說一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作客
把小城故事說
把小城故事
人生境界真善美這里已包括
唱一唱說一說
小城來作客
小城故事真不錯
小城來作客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作客
來作客
『捌』 羅大佑說的鹿港小鎮是哪裡
鹿港小鎮位於台灣中部西海岸,人口八萬,卻曾有著顯赫的文化歷史。「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早期台灣漢文化鼎盛發展的標竿,分別指的是台南、鹿港和台北萬華,其中鹿港是當時文化與商業的港埠重鎮。
《鹿港小鎮》歌曲是羅大佑1982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又名《台北不是我的家》,不同於同一時期台灣歌曲的吉他彈唱風格這張唱片帶著鮮明的搖滾風,由此迅速成為台灣搖滾第一人,同時也是羅大佑最早的、最深刻的政治歌曲之一。
『玖』 鹿港小鎮的創作背景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1982年首張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據業內人士評價,這首歌也是羅大佑第一支政治歌曲。詞曲皆由羅大佑本人包辦,但是他本人卻未曾到過歌曲中唱到的鹿港小鎮。據羅大佑本人描述,歌曲的靈感源於一個洗車的小伙,在兩人的交談中羅大佑了解到小夥子來自鹿港小鎮,當時的台灣經濟正處於崛起和發展中,百廢待興,但與此同時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迫使一部分勞動力從貧窮落後的小地方集中到發展迅速的城市中,祈求能找到好的機會,但現實卻總讓人傷。歌詞朴實真實干凈,娓娓道來像洗車小伙一樣的年輕人尋夢和夢碎的心境,搖滾的曲風又生生批判和揭露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長之痛,淳樸的民風和鋼筋混凝土的撞擊,其中我最喜歡的歌詞是「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 砌上了水泥牆;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 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一首老歌,讓錯過了羅大佑的我感受到大師的魅力,也多少告訴我什麼是羅大佑,歌曲的走向應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