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香港電影沒有以前拍的好看了
原因如下:
1、沒有市場。
香港人口也不過700萬。而大陸觀影人數每年都是以10億來計算的。靠這么小的市場,支持電影業根本不可能!縱觀現在的電影市場,其實英國、法國電影也沒落了。就是因為人口不足以支撐市場。
2、時代變了。
當年中國沒有什麼好電影,美國大片也過不來,自然香港電影就高大上。現在每年網路劇這么多,中國大片也不少,美國大片都可以通過網路看到,香港電影自然也就不算什麼了。
3、市場變了
當時的香港電影可以走國際化道路,因為當年韓國電影沒有起來,日本市場也比較開放,東南亞市場也可以進入,所以香港電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但是隨著韓國文化崛起,泰國電影崛起,這樣所有國家都開始保護國內市場,所以香港電影頹勢就來了。而且香港也沒有強大本地市場可以依託。
4、香港沒落了。
香港電影的崛起是站在香港崛起的潮流上的。香港現在已經沒落了,所以電影業沒落是可想而知的。
5、電影成本提升了。
香港電影有一個口號,叫做千萬票房俱樂部,意思是一部電影,獲得千萬票房,就是很成功了。而按照行業規律,千萬票房,拍片和宣傳成本不能超過300萬港幣。現在用300萬港幣,連二流演員都請不來。所以,90年代後拍片成本劇增,導致香港小成本電影無法維持,而香港沒落,又使電影從業人員北上,使香港電影人員斷檔。
4、香港電影作為一個概念逐漸在中國崛起的大潮中消亡了,而標志著大陸、香港、台灣乃至東南亞華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華語電影」概念在這幾年逐漸形成。
② 如何比較韓國電影《新世界》與香港電影《無間道》
看了很多評論,基本上都是把《新世界》比喻的跟林志玲,《無間道》比喻的跟鳳姐一樣。。。
說實話,我對希特勒的那句話又深信不疑了一次:「民眾都是愚蠢的」
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蠢貨和聰明人構成的,但是中國好像蠢貨確實不少。
先談《無間道》。我個人讓我《無間道》三部曲是華語影壇的巔峰之作,與葛優的《活著》姜文的《鬼子來了》張國榮的《霸王別姬》以及杜琪峰的《黑社會》兩部曲 都是名載中華電影史上的最佳之作。
很多人認為《無間道》裡面的角色太虛幻,不現實。現實中的沒有那樣的。陳永仁的父親被黃SIR殺了,陳永仁還跟黃sir合作,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不現實的。
我就想問問你們,還記不記得文X革啊?多少人含冤入獄?多少人被莫名其妙的折磨致死?又有多少人秉持著心中的那份信念苦苦支撐到結束,最終平反,10年啊,整整10年,被侮辱 被不理解 被折磨。你們還認為陳永仁那種人現實中不存在嗎?
還記得朝鮮戰爭中志願軍那種環境嗎?明知道死還拿命往上沖,這是什麼?這就是信念的支撐。
陳永仁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想當個好人好警察。這種信念支撐著他當卧底三年又三年又三年,每次快撐不住的時候,想起自己的信念,我想當個好人好警察。然後繼續苦苦支撐。
反觀《新世界》一個線人和上司。上司不信任線人也不在乎線人的死活。各位大神大仙。。。不管哪個國家的警察機構,卧底必定是接頭人最信任的人這是常識好不好。要不然卧底工作根本沒法開展。
一個根本沒有辦法開展的工作,做了8年,你逗我呢?不過這是也是棒子電影的通病,只管一個宏觀的立意,根本不在乎邏輯上的硬傷。
再說《無間道》的剪輯 細節設置還有場景轉換,哪一個不是業內標范?
無間道裡面演員的演技流露也讓我置身場景之中,深深的吸引著我繼續看下去的願望。
角色的設定以及性格變化,都給了充足的說明。讓我們明白這個角色為什麼是這個性格後面又為什麼變成另外一個性格。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陳永仁是好人,劉建明不是好人,都是他想當個好人,但是他本性上就是個混混,所以即使他想當好人但是辦事手法還是混混的手法。比如劇中有交代,警察開槍是想制服犯人所以第一槍都是打不重要的位置比如手腕,而混混不存在這種思維,所以第一槍都是會打頭。所以第三部裡面劉建明一槍就打中了黎明的頭,正中黃金爆頭。所以從一開始到最後劉建明雖說想當個好人,但是他的本性就沒辦法當個好人。
說人性這就是人性,什麼叫人性?人性就是當他做了一件壞事之後總會繼續做壞事來掩蓋前面的壞事,企圖不讓別人發現,但是只能自己騙自己,因為紙終究包不住火。劉建明最後還是百密一疏。他一開始就以及掉入了無間道之中,不停地為自己做壞事報應巡迴之中在痛哭的深淵無限輪回。
他最喜歡的女人是韓琛的老婆MARY,但是當MARY得知琛哥未死想去泰國找老公,但是劉建明阻攔,並表白MARY。但是MARY很愛琛哥,明確拒絕劉建明。劉建明知道自己永遠得不到MARY,所以通知了倪永曉的人在機場撞死了MARY。從這一刻開始,劉建明的本性以及顯露無疑。他就是個壞人,但是長期卧底警察的時間里,他是正規警校里出來的警察,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警察,但是他同時也是韓琛的卧底,所以長期迷離於兩個身份之間。他是警察所以他認為自己是好人,但是他做事的手法以及他卧底的身份又註定要做很多壞事來掩蓋這個身份。所以他又不可能真正的當個好人。所以第三部中,劉建明長期在這兩種身份中掙扎之後得了幻想症精神分裂。
現實中也有這種人,比如張國榮。張國榮拍戲和梁家輝不一樣,梁家輝拍戲是開放的心態,不會把自己代入角色。而張國榮恰恰相反,他只有把自己帶入到角色里才能完全發揮出百分百的演技,把角色演繹出來。長期這樣所以得了一種演員才能得的抑鬱症,就是分不清現實還是在戲中。最後接了一部《異度空間》徹底掉入角色的漩渦分不清現實還是在戲中,最後自殺身亡。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張國榮最後的這部戲。
陳永仁雖然在黑幫卧底,但是他是個好人,他做事的手法以及他的身份都是好人。他忍了很多年,將近10年的卧底,他知道自己是好人,他也只想當好人當一個好警察。所以他不停的忍耐。但是他也很無助,所以他在混混里打架最狠。因為他在發泄,所以黃秋生說:『你不要忘記你是個警察,真的把自己當個古惑仔啊?』但是就在這種發泄中慢慢熬了10年。最後事出有變,黃秋生被殺身亡,他徹底綳不住了,唯一知道他身份的人被殺,這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能證明他是警察了。所以他綳不住了,去找了劉建明,並且得到了,劉建明就是韓琛卧底的證據,最後無奈可惜還是被殺了。
黃志成警司這個角色是個好人,他怕倪家做的太大,所以讓MARY幹掉了尼坤。別問我為什麼他一個警察要跟黑社會合作幹掉另一個黑社會老大。因為當年很多事情他警察的身份出面不方便,而且沒有證據也干不掉尼坤,所以只能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也不稀奇,當年解放戰爭,我黨中原野戰軍還有三萬日本降兵呢。國軍也有日本兵。互相利用罷了。
黃志成在第二部開頭和韓琛的對話當中就已經明白為什麼要幹掉尼坤了,他不想倪家做的太大,把尼坤幹掉,攪渾這潭水,然後把他最中意的韓琛扶上位,因為他對韓琛說的那句話你們還記得不?「如果尖沙咀是你的地頭,我就省心多了。」
黃sir對尖沙咀這幫人很痛恨,因為這幫人無惡不作。但是因為尼坤的存在,這幫人成一個體系很穩固,警察也拿他們沒有辦法,所以他殺掉尼坤來扶持自己相信的覺得還像一個人得讓韓琛上位,然後通過韓琛來壓制這幫人的勢力,把這幫人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圍之內。穩定社會的安寧。
第二部當中韓琛開始還沒有變壞,最後通過一件件的事態的發展以及最愛的女人MARY的死才慢慢的變成了第一部和第三部當中的模樣。
但是事態的發展超出了黃sir的預期和可控范圍,倪永曉的手腕太厲害,查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最後黃sir在第二部當中的最後殺掉了倪永曉,一槍爆頭,從這里可以看出黃sir已經也開始掉入到無間道之中了。這一槍第一為了胡軍的那個角色報仇,第二倪永曉也必須死,因為倪永曉控制事態的能力很強,留著他後患無窮。
倪永曉的最後死之前的那句話,「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這句話其實就是想說,從我第一個開始殺的人開始,遲早有一天我也要被殺。從出來混的那天開始我就已經有心理准備了。你黃秋生殺我,那麼你遲早也會被殺。你韓琛殺我全家,你也會被殺。
出來混無論做過什麼遲早都要還的。這句話把中華五千年的思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的核心思想就這么說出來了。
這世界好像冥冥之中有天意。無論我們得到什麼或者失去什麼,好像冥冥之中註定了一般。
另外說一下,吳鎮宇的演技實在是屌的飛起。裡面的倪永曉絕對是華語電影當中最經典的角色。那眼神 那動作 那台詞 那神態。。。嚴絲合縫一點都不出戲,讓人深深迷戀這個角色。包括最後死時,一隻眼睛留下眼淚,而不是兩隻眼睛。。。這都是神來之筆。
包括最後第二部,黃秋生看完倪永曉全家被殺的報紙,把倪永曉的照片換成了韓琛的照片,這個設定都是神來之筆。太牛逼了這導演。這一小段就直接把後面的主題引出來了,看完這個就知道後面的大BOSS就是韓琛了。
其實《無間道》三部曲,把韓琛 黃秋生 倪永曉 劉建明 MARY 陳永仁 這些角色,的特徵以及這些年的變化,以及為什麼這么變,都給展現出來了。
這三部電影,應該是滿分才對。中國難得這么好的電影。
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才16歲,那時候年紀小看不懂,當成垃圾片,現在29歲。再看,這三部電影實在是完美的電影。除了道具組有點不給力,殺尼坤和電梯里殺陳永仁都出現了穿幫。其它的比如劇情 剪輯 場景轉換 演員的演技 配樂。。。哇。。真的是完美。陳光榮先生的作曲實在是太完美了。
跟影片是無縫銜接。完美無瑕。
再看《新世界》滿目瘡痍。。。
首先棒子黑幫片砍殺都喜歡用棒球棍和砍刀,很少用槍。為什麼呢?因為棒子那邊屬於東北北方人,尚武,而且因為受中國支配超過千年,現在還保留著很重的中國古老傳統,那就是大男子主義,雖然實際上棒子男人其實是越來越朝娘炮的方向發展,但是棒子血液里還是留著大男子主義,而且好勇鬥狠。什麼事都想自己是第一,心態在這里沒辦法。
所以為什麼用棒球棍和砍刀呢?第一畫面感不錯,很吸引觀眾眼球,砍得血肉模糊。第二看上去男人血勇拼殺,很MAN很陽光很霸氣,這是棒子最喜歡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英雄本色》小馬哥這么在韓國受歡迎的原因。棒子就是喜歡這種很MAN很霸氣的這種,雖然實際上韓國他們男的臉上粉比大姑娘都厚。
再說劇中兩處黑中國的地方。
第一處,就是在車上丁青和那個李子成,丁青送給李一個手錶,李說是山寨的。在國外中國一直是被當成山寨之國。可能我們覺得沒什麼,山寨很實用啊。但是在國外山寨是當成不尊重知識產權的竊賊的象徵,是鄙視和嘲笑譏諷。
第二處就是那些延邊老棒子出廠的時候,背著編織袋,像鄉巴佬進城一樣,也是描述棒子對中國一直以來的印象。這點你們覺得沒什麼,其實是在黑中國。棒子一直自視甚高,一直很鄙視中國,認為中國人是窮土臟無知愚蠢野蠻的象徵。
再說說這個電影的故事主線,就是一個集團的大佬掛了,然後手底下最有競爭大佬位子的幾個人拼殺的故事,其中一號種子就是李子成,其實是警方的卧底。二號種子丁青,三號種子是那個叫什麼來著,就姑且叫X吧。
這個故事說白了其實就是古代皇子爭帝位的故事。爭位子的故事強加上一個卧底的故事。。。
真他媽狗血啊。
用一句話說,就是一個卧底被組織不信任最後索性破罐破摔在自己最好兄弟2號種子被幹掉的情況下,取代2號種子幹掉3號種子然後成功上位黑化的故事。
但是其實這個故事是虛幻不成立的,也根本扯不上人性這些宏達的立意。
首先為什麼說這個故事不成立呢,因為首先線人和接頭人是絕對互相信任的,這個是沒有否定的,因為如果否定那麼這個工作根本開展不起來,作為接頭人肯定是選自己最信得過最了解的人來當線人。而片中是接頭人根本不信任也不關心線人,那麼你們說卧底8年豈不是屁話?根本不信任還能卧底8年?我去你麻痹的。別說8年,半年都不可能。
再一個就是基友情,這個丁青和李子成的基友情,這倆人的感情。。算了不說了,看劇是感覺得到他們之前的感情的,但是因為影片的緣故,給人的沖擊不大,而且港片的影子很重。我看過基友情最感人的就是《喋血街頭》里梁朝偉和張學友。那個才是真感人。
再就是最後老警察被老棒子幹掉的情形。一個老警察帶著手槍,居然被一個只帶著刀的匪徒從十米開外的距離走過來然後給幹掉了。。。不要跟我說老警察故意不想活了,明明就搏鬥了。
而且一個從警幾十年的老警察,出生入死N次,一個危險來臨的直覺都沒有?
再說棒子這個電影的拍攝手法。。。丁青和大隊人馬用砍刀搏殺的這個片段,看上去很博眼球,但是在我看來真的是不倫不類,模仿當年港片手法,但是又模仿的不倫不類。看這個片段和看無間道3裡面陳道明的演技一樣,總感覺格格不入。
最後總結,無間道三部曲我個人看來是中華電影名留青史的經典作品。
至於《新世界》。。還是棒子的老套路,一個很普通的故事先給一個宏大的立意命題,然後用看上去很牛逼的場面拍,但是拍攝手法又很生硬。編劇編的情節很多又有邏輯硬傷。裡面所表現的黑幫兄弟情和你們所謂的人性現實,在我們看來除了兄弟情還能拿出來說說之外,其它的根本就是浮誇空洞的,不值一提。
最近幾年韓國電影進步的很快,原先一直都是模仿港片的手法和很多梗還有很多題材。現在就模仿國際上很多熱門題材,比如政界 比如喪屍片 科幻片 諷刺現實的這種題材的片子。這些題材的片子呢,中國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不能拍,拍了也審核過不了。所以在國內是看不到這種題材的片子的。因為這些國際上熱門的題材,以及韓國的特效公司成長的很快,做出來的特效有美國八成的水平,所以導致很多韓國片看上去有那麼一絲美國大片的味道。
再加上國內觀眾早就受夠了《小時代》等等爛片的折磨,所以當韓國拍出這些題材的電影的時候,國內的哈韓狗們一下子就找到了它們最喜歡的屎。
但是無論你們怎麼埋汰大陸的電影,請不要侮辱港片,純正的港片。不是韓國能比的。無論哪一方面。雖然現在香港已經不具當年的輝煌了。
另外說一下韓國電影的特點。演員浮誇做作的表演,過於注重面部表情。動不動就眼睛睜的老大就快掉下來的那種。。嘴巴張的可以塞進牛屌。台詞最多的就是「呀。。啊。西八」然後演員對戲的時候,就是吵很吵,倆人比賽誰嗓門大誰更凶。。大吼大叫。而且韓國電影分成一段一段看感覺都還可以,場面啊什麼的都還可以,但是合起來之後很多地方邏輯上都有硬傷。包括你們心中的名片《黃海》《辯護人》《老男孩》《媽媽不哭》《素媛》《流感》。。這些我都看過。這些片子很多都有邏輯硬傷。
好了我話說完了,誰贊成 ?誰反對?
哈韓的狗兒們速度來咬吧。
哦,《無人區》你們真的可以去看一下,真的很不錯,主要就是講你們很喜歡的人性的。
哈韓的狗兒們不是很喜歡討論什麼人性嗎?什麼釜山行人性,流感人性。。。哈哈哈去看看無人區和喋血街頭。
③ 為什麼香港電影沒以前好了
經濟危機,盜版,好萊塢電影的興起,韓國電影搶占市場,sars,本土電影票房劇降都是造成香港電影衰落的原因。這個理由十三少是不贊同的,在1989年開始推行一年一度的"國片製作輔導金",大力扶植本土電影,確實是在逐漸壓縮外來影片,香港影片在短期內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由於台灣本身的電影基因不夠,本土片很難盈利,香港電影擁有更強的明星號召力和電影賣埠價值,於是大量的台灣電影製作公司紛紛將資金輸送到香港拍片,然後以'出口轉內銷"的方式將這些影片以港片的形式再進口到台灣上映,這就是所謂的"台產港片",所以總體而言,香港電影並未由於台灣的本土化政策而受到大的沖擊,所以這種理由是站不住腳的。電影人才的流失:90年代很多的香港導演以及明星前往美國好萊塢發展,導演有吳宇森、徐克、洪金寶、林嶺東、袁和平、於仁泰、唐季禮等,演員有成龍、李連傑、周潤發、楊紫瓊等。我們必須弄清楚香港電影由繁華走向沒落的轉折點具體是在93年,而大導演,大明星的流失幾乎都是在95年之後,舉幾個例子,95年成龍憑借《紅番區》成功打入好萊塢,李連傑和徐克在96年合作的《黑俠》上映,這才引起了美國電影公司的關注,周潤發的好萊塢**作《替身殺手》更是在98年才出現。
2000年前大陸觀眾沒有什麼機會看到世界性優秀片,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現在基本世界性的優秀影片都可以觀看到,一對比,自然覺的差勁了
以前大陸是封閉的,香港接觸工業化文化比較早。大陸人透過香港這扇窗戶看外面的世界什麼都新鮮。再加上香港比內地先發達,就像鄉下的暴發戶進過城見過一些世面,所以比較迷香港電影。主要是圖個新鮮。現在大陸人全世界跑,互聯網又大大的讓人開了眼界。所以香港電影的文化底蘊相比大陸的電影文化沒有了以前那麼大的落差。這樣一來就見怪不怪。再加上香港電影產業一直沒有被重視和健康規劃,一直沒有提高,始終是商業化,這樣一來大陸觀眾水平和眼界在提高,相比之下香港電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漸漸地大家就不待見了,也就沒有以前那麼火了
④ 為什麼電影中韓國的黑社會和中國香港的黑社會相差這么大
其實香港黑社會現在還是存在的碼孫模 不過香港的治安是非常好的 並不是像電影電視劇那樣嚇人
其實對於樓主的疑惑我遲緩可以這樣說凱圓 香港以前的都是拿刀的 記得古惑仔系列不 不都是用刀之類的 10年前的香港用的是刀 現在用的是槍 說明在進步 而韓國本來就比我們影視業差 所以現在才到舞刀弄棒的地步
⑤ 今日就說:香港電影和韓國電影哪個水準高
以前是香港電影厲害,畢竟發展得早,顛峰時期像李小龍的電影在國外也是家喻戶曉
現在是韓國電影厲害,畢竟都發展起來了,韓國電影代表的是國家的電影水準
香港電影代表的是香港,一個城市怎麼跟一個國家比
⑥ 韓國電影和中國電影比較
韓國電影已經領先中國一大截了,雖然聽起來很刺耳。
中國電影現在進入了一個商業片低能弱智文藝片曲高和寡的節奏,國產商業片只為圈錢不為電影,拿一個初中生作文的水平的劇本請一兩個大牌,照樣可以賣個幾億票房,錢這么容易賺誰還用心搞電影。文藝片如賈樟柯的作品又是極富中國特色的,不說外國人看不懂,連中國人也只有小部分人看賈樟柯的電影,這類藝術片導演也許把一生奉獻給電影卻沒有從電影里賺到半毛錢,這就是中國電影的悲哀。
而每年幾百部國產電影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爛片的現實情況下,電影的回收成本院線盈利卻在節節攀升,營造出一個假大空的電影盛市,盛市下隱藏著的腐朽就是國產電影的止步不前。
說回韓國電影,雖然每年也有很多速食電影問世,但是從來都不缺乏誠意之作,回顧韓國電影這十幾年,很難找到哪一年是沒有經典作品的。現在,韓國電影對商業片的把握已經超過日本了,就像90年代的香港電影,你明知道它是商業片,可你不會覺得它膚淺,只會覺得故事精彩節奏流暢。
韓國的文藝片導演是相對「親民」的,使這些文藝片的受眾面不再那麼窄,不會像一些小語種文藝片,文藝到費解。
純國產商業片這些年唯一讓我感覺比較好的只有《瘋狂的石頭》和《李米的猜想》
⑦ 為什麼中國電影不如韓國電影
韓國電影市場狹小,只有森神努力開拓市場,不開拓,只有死,所以....
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國內市場較大,很多爛片也能生存下去,還有很多原因:
1、審核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2、技術水平上不如美國、韓國也是一個原因
3、演藝屆功利化。中國90年代以前,拍攝的都是經典,因為那時候,中國電影、電視都是藝術,最近這些年,電影效果提升了,電影質量卻沒有了。而且整個演藝圈都被香港給帶歪了。
4、體制上的原因。例如美國的電影有一個獨立的劇本審核制度,很多爛劇本,在劇本階段就被咔嚓掉了;所以,美國絕大多數片子,至少不至於賠錢。而中國,我們只能說制度還不成熟......
5、還有人情上的原因,我跟某演員關系不錯,指名道姓就要他演男(女)一號..(或者,我是演員答辯,我跟某某關系不錯,脫不開懇求,要我出演某個爛片的男一號)
6、還有演員的高片酬,據說佔了電影投資的一半甚至更高....
7、還有投資方.....某老闆之類的此舉虧,我們就是一點都不懂電影,我們就是有錢,我們就是要某某某當男一號.......
8、中國市場太大了,只要有辦法,就能賺錢。典型就是《天機.富春》,沒開機就知道是爛片,但是就是評價2.9的片子,通過合理營銷,最終收獲頗豐。
⑧ 香港 日本 印度比較,誰的電影國際地位更高大陸 台灣 韓國比較,誰的電影國際地位更高
印度有個寶萊塢,山寨版的好萊塢,但在印度本國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印度電影年產量很高,偶爾能在國際上獲幾個獎,是嘎納還是什麼電影節上把英雄擠掉獲得最受歡迎外語片獎,印象中印度電影也經常獲獎的.反觀日本和香港,日本片獲獎挺少,宮崎峻的動畫獲過最佳動畫片獎,再就很難想起來有什麼獲得大獎的電影了.香港,出了些不錯的導演和演員,但這些人都直接去美國拍了,留在香港並獲得大獎的好像也沒有什麼.所以覺得印度地位高些. 第二個比較肯定是大陸嘛,台灣只會拍些上百集的電視劇,又長又枯燥.棒子就跟不用說了,地位比我們差太多,看我們的武俠片火了,他們也拍,然後說中國武術源於韓國.這里肯定是中國地位高.
⑨ 香港電影和韓國電影哪個水準高
香港電影水準高很多。
韓國電影只是相對來說比大陸電影題材上更開放。
他們能拍攝諷刺政府的電影,但是大陸就不行。
但是香港屬於特區,不存在這個問題。
韓國電影跟香港電影比起來簡直就是渣。
就拿《無間道》來說,韓國再過50年也拍不出來。
編劇功力 導演水平 演員演技 後期剪輯製作 都能爆韓國電影
另外在海外票房上更是把韓國電影摁在地上摩擦。
我從沒有見過哪個國家的職業影評人有高度評價過韓國電影
但是對香港電影可是有高度評價的。港片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都不小。
曾經最輝煌的時候能夠跟好萊塢分庭抗禮。
釜山電影節和韓國的青龍獎也是自娛自樂鬧著玩似的。
韓國電影特色很明顯,電影沒有邏輯,情節設計很不合理,演員演技浮誇,過度煽情,劇情刻意,導演對於劇情的把控也很糟糕。
韓國電影最明顯的一個特色,就是吵,韓國電影不管哪一部電影,肯定是有吵架的,哇哇哇大喊大叫的那種,然後倆人對哄比賽誰凶。動不動就是呀。。啊。。西八。
煽情片段也很刻意,過度煽情。
⑩ 以前的香港電影對韓國影響有多大
以前香港電影特別火爆,因為韓國離香港比較近,所以大部分韓國人民都喜歡香港電影,使得韓國模仿香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