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戰鼓》各人物結局是什麼
《戰鼓》結局深度解析。李娜和胡媛媛互相交流著近況,另一邊,楊益忠在送外賣的時候看到了一個畫展的宣傳冊,於是決定請胡媛媛看畫展,在兒子的勸說下,胡媛媛去看了畫展,回想起了年輕的時候原來,楊益忠起早貪黑的送外賣是希望,能攢錢買下一個房子用來做咖啡屋,改造過程中不斷地咳嗽體力不支。
《戰鼓》
雖然同樣是講述青春殘酷與禪學思考的一部電影,但是戰鼓講述了更多更深沉的東西,父子情,世事,內心和外物;開始看的時候有兩個感覺,一是有些不倫不類,二是很擔心講述的東西太多而搞砸了,但是到了最後我發現我的擔心都不重要了世事變遷,斗轉星移所有情感,利益紛爭都象鼓點一樣敲打著你。
Ⅱ 斗鼓電影劇情介紹
電影《斗•鼓》改編自長篇小說《鼓魂》,由國家一級導演宋業明執導。該片以陝西安塞民間文化為背景,講述了上世紀辛亥革命之後發生在高石寨地區兩大家族間錯綜復雜的恩怨情仇故事,
該片呈現出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影片在拍攝中,大膽起用了當地的腰鼓手、民間藝人等非職業演員,展現原生態藝術之美。
導演:宋業明 山東榮城人 演員、導演、編劇。曾當過場記、做過副導演,先後跟著李俊、王蘋、韋廉等著名導演拍攝影片。1988年,宋業明開始在《忻口戰役》、《喋血四平》、《編外檢察官》、《彭德懷鐵血湘鄂贛》、《張學良》等電視劇中擔任導演。
在電影《大決戰·遼沈戰役》、《大進軍·席捲大西南》中擔任執行導演,在《北緯三八線》中擔任導演,其中有6部影視片在軍內外獲大獎。
Ⅲ 關於一個斗鼓的美國電影叫什麼名字
英文名: Drumline
中文名: 樂鼓熱線
導 演: ( 查理斯·斯通 Charles Stone III )
Ⅳ 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溫哥華華語電影節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 正式注冊,自2013年起每年一屆。電影節以推廣優秀華語電影、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中加文化交流為宗旨、集結海內外優秀青年電影人為特色、挖掘新生代電影為目標,通過影片展映、學術研討、創意創作、電影市場、文化演出,等活動為中外電影人、藝術家提供交流與合作的平台。
溫哥華華語電影節得到了加拿大三級 ***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的大力支持、全球媒體的密切關注、聚焦海內外華語電影人,是一場展映華語電影及展示中國文化的饕餮盛宴。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目前已成為加拿大主流的電影節之一,在國際上較有影響力。
2016年起,為推介國際新銳影人及傳播中國文化,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組委會每年選送5-10名加拿大優秀青年導演赴中國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文化體驗,並拍攝10分鍾的紀錄片於電影節展映。2016年7月,在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組委會的帶領下,5名加拿大導演順利的完成了《一品烏拉》、《重拾遺夢》、《水音》、《一品烏拉》及《蓮花落》(又名《寧舍一頓飯》)五部作品。五名年輕才俊的加拿大導演經歷了半個月中國文化深度體驗的同時,又積極的把帶有地方特色的中國文化展示給了加國關注,展映得到了一致好評。
2017年6月, 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組委會再度選派4名加拿大導演與5名美國青年導演共赴中國西北開展"一帶一路"的"看中國甘肅行"為期17天的拍攝。來自加拿大的導演邂逅了中國的母親河-黃河,到訪了中國著名雜著《讀者》的總部,采訪了民間藝術藝人,體驗了牧民的生活已經了解到了蘭州新城。共完成了《藝境》、《流輸》、《故紙躍然》、《真善美》、《向北四十英里》、《脈脈相通》、《永泰羊館》、《土城》、《山丹圃》9部記錄片。
2018年,溫哥華華語電影節在中國成功舉辦分會場,與四川師范大學聯合,首度舉辦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中國大學生主持人大賽,吸引了全國100餘所高校的學生參與,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參賽者受邀赴溫哥華擔任了第六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的主持工作。
2019年,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組委會攜手西南大學舉辦"第七屆溫哥華(國際)華語電影節中國大學生主持人大賽與微電影大賽,助推更多優秀的中國青年走向國際文化傳播的舞台。
最佳影片獎:《傾城》
最佳編劇獎:田卉群《唐卡》
最佳導演獎:黃宏《傾城》
最佳男演員獎:丁勇岱《傾城》
最佳女演員獎:林心如《傾城》
"紅楓葉獎"最佳影片:《無人區》
"紅楓葉獎"最佳導演:霍建起《蕭紅》
"紅楓葉獎"最佳編劇:劉赫堯《團圓飯》
"紅楓葉獎"最佳男演員:黃渤《無人區》
"紅楓葉獎"最佳女演員:宋佳《蕭紅》
"紅楓葉獎"最佳攝影:王啟蘅《戰牆》
"紅楓葉獎"組委會獎:《藍風衣》
"紅楓葉獎"評審會獎:《美好時光》
"紅楓葉獎"特別獎:《甜蜜十八歲》
"紅楓葉獎"紀念獎:《彼端》
"紅楓葉獎"最佳影片二等獎:《我的影子在奔跑》
"紅楓葉獎"最佳三等獎:《一個溫州女人》
"紅楓葉獎"最佳短片:《2064》
"紅楓葉獎"最佳影片獎:《全能囧爸》
"紅楓葉獎"最佳導演:金也《今天我媽要嫁人》
"紅楓葉獎"最佳編劇:忻鈺坤《心迷宮》
"紅楓葉獎"最佳男主角:黃河《下山》
"紅楓葉獎"最佳女主角:何沛珊《舞廳》
"紅楓葉獎"最佳男配角:王鑫峰《黃花塘》
"紅楓葉獎"最佳女配角:Christina Kydoniefs《彼岸》
"紅楓葉獎"最佳攝影:朱培基《將離草》
"紅楓葉獎"最佳美術獎:關傑《將離草》
"紅楓葉獎"組委會獎:《花鏡》
"紅楓葉獎"最佳短片:《糖》
最佳影片:《你在哪》
最佳影片二等獎:《珊瑚》
最佳編劇:堯天、杜鴻、刑國棟《500米800米》
最佳導演:樊昊侖《你在哪》
最佳男主角:王偉《大山深處的燭光》
最佳女主角:梁鏡珂《你在哪》
最佳男配角:趙魏《不一樣的煙火》
最佳女配角:宋欣潔《大山深處的燭光》
最佳攝影: 許之駿《你在哪》
最佳網路大電影:《不一樣的煙火》
最佳青年導演:連子《我的青春你來過》
最佳新人獎:李一君《我的青春你來過》(韓國)
組委會獎:《回暖》
特別獎:
《一品烏拉》加拿大導演:Michael Fuller
《金達萊花開》加拿大導演:Laura Arboleda
《蓮花落》加拿大導演:Austin Kvaale
《重拾遺夢》加拿大導演:Evan Luchkow
《水音》加拿大導演: Marc-Olivier Harver
"紅楓葉獎"(Maple leaf Award)
最佳影片:《紅剪花 》(red paper cut)
最佳導演:高尚《幸會了,爸爸》
最佳攝影:包芃、李世源《鸚哥嶺之盜獵禁區》
最佳女主角:鍾熠璠《紅剪花》
最佳男主角:姚俊誼《飛躍彩虹》
最佳男配角:趙傑《幸會了,爸爸》
最佳女配角:周穎《父母》
最佳編劇:周浩暉《禁錮之屋》
最佳美術:趙宇 《藝術也瘋狂 》
最佳新媒體電影 :《情人的眼淚》
評審會獎:《鸚哥嶺之盜獵禁區》
組委會獎:《浴血奮戰》、《回憶之城》、《缺失的愛》、《完美假期》
特別獎:
Selena Raskin (STORIES CRAFTED IN HANDS) (加拿大)
Jesse Pickett (STILL TURNING) (加拿大)
Kathleen Mann (PEACE BY PIECE) (加拿大)
Robert Duhaime (TRUTH KINDNESS BEAUTY) (加拿大)
新銳影人單元
最佳青年導演:程俊洛 《控夢師》
最佳新人獎:蒲萄 《飛躍彩虹》
最佳人氣獎:王晨邈 《幸會了,爸爸》
最受歡迎歡迎男演員:張岩 《藝術也瘋狂》
最受歡迎女演員:馬婧瑤 《幸會了,爸爸》
最佳處女座:陳潔宇 《再見女兒》 (中國台灣)
短片單元:
最佳短片:《拯救》
最佳短片二等獎:《魔探》
優秀獎:我是殺手
卡通片單元
最佳動畫獎 :it's a gift
最佳導演:郝慶汰《燃燒生命》
最佳創意獎 :it's a gift
最佳美術獎:honny bunny
優秀獎:bobo in the tub
紀錄片單元:
最佳紀錄片:《凡塵凈土》
最佳導演獎:陳慶玉 《變臉人生》
最佳攝影獎:Zhao, Hongxiang《般若之地不丹掠影》
最佳剪輯獎 :廖慶松 馮章順《我在故宮修文物 》
優秀獎 :阿卡貝拉
最佳影片:《李保國》
最佳粵語片:《一家親親過好年》 (馬來西亞)
最佳閩南語片:《漂港》(中國台灣)
最佳導演:施祥德《用心飛翔》(中國台灣)
最佳男主角:杜奕衡 《鬥法五湖鎮》
最佳女主角:藍燕《藍色金魚》
最佳攝影:牛輝《天意無縫》
最佳男配角:宋禹《識色,幸也》
最佳女配角:石玉鳳《不過奈何只為君》
最佳編劇:王興東《鄒碧華》
最佳原創音樂:衛偉《畫青春》
評審會獎 :
《七月之後》、《王明的故事》、《目擊》(中國香港)
組委會獎:
《九五二班》、《爺爺不太冷》、《鳳鳴木洞》、《北斗風雲》、《白夜俠》、《八卦風雲之河圖》、《九號重案》、《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戀愛契約》、《離歌》、《公主裙》
多元文化獎:
《大理愛情故事》、《斗鼓》、《一把掛面》、《雲上石頭城》、《黃金刀客》
新銳影人單元:
最佳新銳導演:葉田《勇敢往事》
最佳處女作:曾張粵紫《未來的你》
最佳新人獎:夏天《雙面新娘》
最佳人氣獎: Sushar Manaying 《怨靈》(泰國)
最受歡迎男演員:陳龍 《無法觸碰的愛》
最受歡迎女演員:劉思瑩 《雷霆行動》
短片:
最佳短片:《青陽》
最影片二等獎:《選擇》
最佳影片三等獎:《開場前的猴戲》
優秀獎:《愛》、《谷》、《掙扎》、《張家畔的守候》
紀錄片單元:
最佳紀錄片:《重走玄奘路》
最佳紀錄片二等獎:《鳥叔------任建國的故事》
最佳導演:六小齡童《重走玄奘路》
最佳攝影:張斌《蝸牛旅行者》
最佳剪輯獎:《藏北秘嶺》
優秀獎:《金塔古韻》
第七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紅楓葉獎"獲獎名單:
"紅楓葉獎"最佳影片:《情滿萬家》
"紅楓葉獎"最佳粵語片:《拾芳》
"紅楓葉獎"最佳導演:高志森《拾芳》
"紅楓葉獎"最佳女主角:胡杏兒《拾芳》
"紅楓葉獎"最佳男主角:連晉 《我的英雄》
"紅楓葉獎"最佳攝影:鄭高飛《第三人稱》
"紅楓葉獎"最佳編劇:周韶西《江孜未了情》
"紅楓葉獎"最佳剪輯獎:倪 旭、吳雅文《第三人稱》
"紅楓葉獎"最佳視覺效果獎:《噪樂江湖》
"紅楓葉獎"最佳音效獎:《我的英雄》
"紅楓葉獎"最佳原創音樂:《江孜未了情》
"紅楓葉獎"最佳動作設計:《我的英雄》
"紅楓葉獎"最佳美術獎:《陵水謠》
"紅楓葉獎"最佳女配角:白露娜(法國)《我的英雄》
"紅楓葉獎"最佳男配角:任子豪《愛上入殮師》
"紅楓葉獎"最佳新銳導演:汪洋 《無人知曉》
"紅楓葉獎"最佳處女作:蔣君君 《相親時代》
"紅楓葉獎"最佳新人獎:張源源 《人生之渡》
"紅楓葉獎"最佳人氣獎:郭羨妮 《拾芳》
"紅楓葉獎"最受歡迎女演員:景珂《我的英雄》
"紅楓葉獎"最受歡迎男演員:蓋達巍《羅曼蒂克振興史》
"紅楓葉獎"評審會大獎:《遠去的牧歌》《陵水謠》
"紅楓葉獎"藝術成就獎:梁丹妮
"紅楓葉獎"多元文化獎:《江孜未了情》《秦.火》《沉默的雪》
"紅楓葉獎"組委會獎:《四年二班》《火焰行動》《沉默的雪》《秦.火》《愛上入殮師》
"紅楓葉獎"最佳短片:《Sales Champion/銷售冠軍》(美國)
"紅楓葉獎"最佳實驗短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紅楓葉獎"最佳短片導演:董陽 《安全帶》
"紅楓葉獎"最佳短片攝影: LittleMILO
"紅楓葉獎"最佳短片剪輯:GEEN ZHU 《遇見》
"紅楓葉獎"短片優秀獎:《小月芽》《男孩小海》《危笑》《瘋狂桑塔納》
"紅楓葉獎"最佳紀錄片:《生命的循環》
"紅楓葉獎"最佳記錄導演:李伯紳 《三生有緣》
"紅楓葉獎"最佳紀錄片攝影: 吳昊天、夏鵬、廖威《探訪中國大陸"慰安婦"倖存者》
"紅楓葉獎"最佳紀錄片剪輯:武梓焰 董祥如 《春望三時》
"紅楓葉獎"紀錄片優秀獎:《蒸碗》、《光陰駛者》《一個人的城》《深探中國第一長洞》《跨一步,夢想》
"紅楓葉獎"最佳卡通片:《吃貨宇宙》
"紅楓葉獎"最佳動畫短片:《Where have the flower gone》
"紅楓葉獎"最佳卡通片導演:奚超《昨日青空》
"紅楓葉獎"卡通片優秀獎:《Peacock》
國駐溫哥華總領事劉菲在開幕式上致辭說,她很高興出席這次電影節開幕式,因為這是由年輕人主辦的一次電影節。溫哥華是多元文化得到充分展示的一個城市,她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為中加兩國的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貢獻。
特地前來出席電影節的霍建起在發言中介紹了《蕭紅》這部電影。他說,蕭紅是中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著名女作家,電影想表現作家寫作上的成績,她的坎坷人生經歷和對女性解放的追求。
加拿大總理哈珀為這次華語電影節發來賀信,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長簡蕙芝和溫哥華市市長羅品信均派代表在電影開幕式上致辭,對這次電影節表示大力支持和美好祝願。
Ⅳ 一部電影中一個黑人因為租房子認識白人教授,然後教白人教授打鼓,這個鼓跟桶一樣問下這個鼓叫什麼啊
哈,你看的是《不速之客》吧,那叫非洲鼓。
非洲鼓---Djembe 起源於西非部落,屬於土著民族的傳統樂器。通常是掛在脖子上邊走邊打,而並非放在地上敲打。最特別的是,這樂器一定要用手敲打,一手調整音調的高低,另一手敲出節奏。
非洲鼓演主要特色在於其音樂屬性可以廣泛被運用在特殊節慶場合,例如 Yagba Odienne即是音樂會、婚禮、節日慶典等之必備曲,而 Yankadi 乃是一首洋溢熱情的迎賓旋律。聆聽富饒節奏變化之非洲音樂,你會體驗到神秘而特殊的民族風格!
鼓是黑非洲普遍流行的樂器,又被稱為非洲傳統音樂之魂。
鼓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用於音樂外,有時還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徵,或用來傳遞各種信息,即所謂「會說話的鼓」。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無論是制鼓的材料、形狀和演奏技巧都是獨特的。
一般說來,在非洲存在幾十種基本鼓型和數百種鼓的變形。鼓,大如水缸或小如茶杯。鼓身的形狀既有陀螺形、圓錐形、台柱形、正方形的,還有各種飛禽走獸形的,甚至還有人形的。有的鼓身上還畫上各種幾何圖形,雕刻花草、人獸,突出了黑人文化的特色。鼓皮也是多種多樣的,除常用的牛皮、羚羊皮外,還採用豹皮、斑馬皮、蜥蜴皮、鱷魚皮,甚至還有大象的耳朵。在非洲鼓上還常常增加一些裝置,以獲得某些特殊的效果,如在鼓腔內裝一些珠子或乾的植物種子,或將金屬片、貝殼,色彩斑爛的串珠裝在鼓邊上,當鼓手擊鼓時,就會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持鼓的方式也很多樣,把鼓置放在兩腿中間很常見,有時也把鼓夾在腋下,或掛在頸上,挎在肩上。擊鼓的手法也很多,人們在鼓的各種部位用拳頭、手掌拍打,甚至還有用腳後跟擊鼓,從而奏出不同的音響和效果。也有用鼓錘敲擊的,過去曾經用象牙、人骨做過鼓錘。還有一種用小棍子磨擦噴有某種粉末的鼓皮而發聲的磨擦鼓。在奈及利亞有一種夾在腋下演奏的小鼓,隨著手臂對鼓身皮條的壓力大小,鼓的音高可以隨時變化。
鼓的演奏方式有獨奏、重奏和合奏。獨奏和重奏鼓的節奏復雜多變,抑揚頓挫、鏗鏘有力。集體擊鼓或一個人同時擊多隻鼓時,鼓聲氣勢磅礴,有如萬馬奔騰,雄壯激越。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而舞蹈又離不開鼓。在東非的斯瓦希里語中,「鼓」和「舞」是同一個字。在多哥的歌舞活動中,何時奏樂,何時起舞,以至於節奏的快慢、旋律的進行都要聽從大鼓的指揮。茅利塔尼亞的的女鼓手則是邊舞邊擊鼓,她們時而用手指輕彈鼓皮,如行雲流水,時而猛烈敲擊,如江河奔騰。她們一面擊鼓,一面用雙手輪流拍打臂、腿,作出各種姿態,非常動人。又如在蒲隆地,10名男舞蹈演員頭頂大鼓,邊敲邊上場,圍成半圓形,然後演員們各自取下大鼓,放在面前。在圓圈中再放上另一面大鼓,由演員們輪流上前擊奏。他們時而凌空跳躍,時而旋轉舞蹈,並且伴以歌唱,強烈的節奏、密集的鼓點、熱烈狂歡的場面,十分精彩。 鼓在非洲常常還作為國家、民族的象徵。如在烏干達的國徵中就有一面鼓,它表明了一種古老的傳統。因為烏干達在成為共和國前,為四個王國,每個王國的王室都有一套大小不同的鼓,各有不同的名稱和音色。這種鼓只有王室的婚喪嫁娶、新王登基、對外宣戰時的隆重場合才能使用。對屬於不同權力等級的人來說,鼓的數字是有規定的,在原布干達王國,巨大的儀式性的鼓,國王有93個,各級酋長依此遞減,在換鼓皮時還要用人或動物作犧牲。這種鼓是當作神物來尊崇的。
非洲鼓還常用來傳遞信息和語言,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擊鼓面的不同部位,能發出各種不同的音響,加上急緩有別的節奏,形成各種各樣的鼓點,作為一種信號語言,來傳送各種信息。在清晨、傍晚比較安靜的時刻,鼓聲可以傳到15公里以外,鼓手們一個接一個地重復著鼓聲,這樣可以用驚人的速度准確地傳「話」--一百英里以外的的地點可以在兩小時內達到。過去,當奴隸販子捕捉黑人時,非洲人就通過鼓語通知人們迅速逃離,使奴隸販子一無所獲。鼓語還常常用來號召人民參加公益勞動、抵禦敵人來犯、報告火警等。
非洲人還常用鼓勵來表達不便用語言表達的事物,如迦納的阿肯人,丈夫習慣在舞會上用鼓語贊美自己的妻子,鼓語還可用來宣布一個人的出生、死亡和婚姻。
在非洲的許多地方,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舉行一次評選鼓手的集會。在迦納舉行的「賽鼓會」上,鼓手們分為兩組擂鼓對陣。先用明快、熱烈的鼓聲頌揚酋長的美德、功績,然後用徐緩、清新的鼓點敘述遠古的神話、傳說,接著又用急驟的鼓點宣布族內的新聞趣事。鼓聲中復雜多變的節奏表達出人們各種不同的感情,時而使人悲憤填膺,時而引人開懷大笑,人們屏息凝神,就怕漏聽一個鼓點。「賽鼓會」的高潮是「斗鼓」。先由一組鼓手提出問題,另一組必須用鼓點回答並提出反問,否則就算輸。觀眾們則圍在鼓手旁幫助出謀劃策,參戰助威,想方設法擊敗對方。
總之,非洲音樂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節奏,鼓正是非洲音樂節奏的基礎及表達音樂語言的一種最重要樂器,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樂器無法比擬的。
在非洲的各種鼓中,最常用的是一種被稱為達姆達姆的中等尺寸的鼓,它一般被置於雙腿中間用手敲打,演奏常常帶有很強的即興性。近年來,非洲鼓也已進入了專業音樂創作領域。非洲辛巴威的作曲家多米沙尼·馬拉里在1990年創作的「諾茲波媽媽」就是用非洲鼓與弦樂四重奏一起演奏的新作品,由世界著名的科諾斯四重奏組演出,效果很好。
Ⅵ 誰看過電影《戰鼓》結局怎樣沒看懂~!
電影《戰鼓》的結局就是房祖名扮演的黑社會老大的公子在擊鼓裡找到了自我,放棄了仇恨,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而是選擇和鼓隊一起生活。
《戰鼓》是一部由香港導演畢國智執導,房祖名、梁家輝、李心潔等主演的黑幫片,本片2007年11月22日上映。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原先詭譎叛逆、玩世不恭的青年邂逅了一群愛打鼓的「世外高人」,從此由江湖恩怨轉向「道藝合一」境界的傳奇故事。
劇情簡介:
20來歲的Sid是一個魯莽沖動的年輕人,成長在一個香港黑幫家庭,父親關爺是個傳統硬漢,對子女管教嚴厲。Sid 由於得罪了黑道中人,被迫潛逃到台灣,隱匿在深山之中。其間,他遇上紅豆與一群「禪鼓山人」。
不知天高地厚、亂闖亂撞的Sid,與鼓者祥和平靜的性格形成強烈對比。Sid與他們朝夕相處,並加入他們團隊,透過鼓的敲擊、回響,還禪鼓中所蘊含令人著迷的藝術、嚴格的體魄鍛煉與簡朴的生活態度,潛移默化了Sid,並讓他領悟到新的人生體驗。
然而,當命運交錯又讓Sid必須回到香港的家時,Sid 擺脫過往的處境,顯然又將受到挑戰。他被迫須在對家人的忠誠與嶄新自我之間做出選擇,與他人戰,還是與自己戰。
Ⅶ 《斗鼓》演員表是什麼
《斗鼓》演員表:宋禹,孫濛濛。
《斗鼓》是由宋業明導演,宋禹、孫濛濛主演的電影。壺口斗鼓是陝西陝北地區傳統民間傳統鼓舞藝術中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源於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於陝西省宜川縣黃河沿岸的壺口鄉、高柏鄉一帶。
劇情介紹:
故事通過主人公跌宕起伏的革命與愛情故事,充分展現了生活在黃土地上陝北人民淳樸、強悍而富於創造的優秀品質。
壺口斗鼓融舞蹈、武術、打擊樂為一體,具有高亢昂揚,粗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剛烈等特點。表現了黃河兒女征服困難的豪情,融合了黃土高原人樂觀奔放、堅韌不拔的性格。
Ⅷ 電影《斗鼓》演員表
樂鼓熱線 Drumline (2002)
導演: 查爾斯·斯通三世
編劇: Tina Gordon Chism
主演: 尼克·卡農 / 佐伊·索爾達娜 / 奧蘭多·瓊斯/ 萊昂納德·羅伯茨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 音樂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2-12-13
片長: 118 分鍾
又名: 鑼鼓喧天(台) / 鼓浪青春
IMDb鏈接: tt030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