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

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

發布時間:2023-03-28 00:28:55

台灣電影製片廠是出品過哪些香港電影

出品了《金瓶艷史》、《倩女性花開》、《天仙配》、《趕屍艷談》、《倩女銷魂》。

1、《金瓶艷史》:

故事講述了金蓮與瓶兒二人在西門府為爭寵而明爭暗鬥,金蓮的K身侍女春梅(楊羚)更受野扮金蓮利用而與瓶兒對立。原來,春梅也鍾情於武松,這樣的情愛糾纏,更增添了三個女人之間的摩擦與嫉妒,終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2、《念和倩女性花開》:

故事講述了晚上張盛因為餓睡了,起來找食物吃,突然聽到了笛聲,張盛跟著笛聲看到了一個漂亮的女人,原來那個女孩是女鬼小扇子,笛聲是用來吸引男人的,張盛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小風扇也愛上了張盛,兩人只愛嫉妒鴛鴦不羨慕童話,整天沉浸在性愛的海洋,即使在瀑布下,他們也不害怕做愛,真的是放棄世界上頑固的麻煩,只會讓愛永遠

3、《天仙配》:

故事講述了講述的是在一場曠世的情愛之爭中,凡人董永和與天上的七仙女沖破天上人間的種種障礙,面對人間的世俗行為而苦苦追尋,終於成就了自己非凡愛情的故事。

七仙女與張巧嘴見董永老實憨厚,深情厚誼便同時愛上了董永,在董永為賣身葬父而頌高灶成為傅家家奴時,便與七仙女結為了夫妻。

4、《趕屍艷談》:

電視講述了一段關於趕屍的傳奇香艷故事。《趕屍艷談》由林美嬌等主演,是一部比較經典的港台電影。一道士趕僵屍途中挑動一女屍,引起眾屍不滿。後行至一村子,道士未看緊眾屍便去風流快活。於是眾屍開始瘋狂殺人

5、《倩女銷魂》:

電影故事講述了窮途潦倒的書生因盤纏用盡無錢寄宿,只好夜宿一荒廢多年的鬧鬼寺廟,巧遇一艷麗女子用盡美色極盡挑逗,不知女子乃樹妖手下,受老妖使命前來吸取處男精魄,奉養老妖,本片不是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

㈡ 巔峰期的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哪個水平更高

香港電影吧,香港電影的巔峰時期在上世界90年代,當時的文化輸出也是相當厲害的,香港電影不僅是在國內地位高,在日韓的文化輸出方面也是相當厲害的,當時韓國誰還不知道張曼玉王祖賢啊,由此就能看出來,當時的香港電影是真的厲害,那一群港星基本上是拍一部火一部,很多電影放到現在都很經典。

但是最近幾年,香港電影的水平下滑很多,基本沒有什麼好作品出現了,還是重復十幾年前的套路,武俠搞笑也沒有了新意,觀眾不買賬,票房和口碑都很慘淡。但是台灣電影和電視劇最近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視線中,台灣的影視業正在發展,我還挺期待的。

㈢ 香港電影和台灣電影有哪些顯著區別

台灣電影最大的特點幾乎每部都哭哭啼啼,好像台灣的演員不會哭就不會演戲似的。香港電影寫實性比較高,將社會的黑暗面拍的觸目驚心。

㈣ 香港電影和台灣電影哪個比較發達。哪個比較受歡迎。

總體來說還是香港電影要發達一些,隨人近幾年有些萎縮,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㈤ 鬼片香港和台灣哪個好看

香港鬼片和台灣鬼片相比香港的鬼片好看。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旅茄息:台灣恐怖片更多採用刑偵案件的外衣講述一個個詭異所思的靈異現,香港是態褲有幾十年的悠久傳統了,而且不光鬼片,還有心理恐怖片,香港的鬼片好帆鎮簡看。

㈥ 內地香港台灣電影的異同

個人意見:香港電影起步較早,五、六十年代是百花齊放的時代,明星雲集,有趣的是,那時候銀幕陰盛陽衰,林黛、白燕一批女星照耀了香港的夜空。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到了七、八十年代,情況就反了過來,陽剛之氣充斥影壇,周潤發、成龍、周星馳,一顆顆巨星相繼涌現。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九十年代後期,香港電影一蹶不振,這與當時政治、經濟原因不無關系。九七回歸,各行各業的港人都持觀望態度,一些人才也流失了;另外,經歷了金融風暴和全球經濟萎縮打擊的香港影市尚未恢復元氣。
<br> 內地電影起步晚,但在近十年來呈現繁榮的景象,並且逐步走向商業化。內地電影發展仍然十分緩慢,劇本大都靠歷史題材改編,靈活運用能力不夠,明星的票房號召力不足等等。根本原因我認為是體制問題,中國人口眾多,但市場潛力沒有被挖掘出來,政府政策阻礙了電影市場化進程。
<br> 相比而言,我更喜歡內地電影,香港電影故事情節低俗,很多都是照搬照抄好萊塢大片,少有深刻的作品。內地電影雖多是小製作,但是故事深刻,意味雋永。演員的表演更加細膩感人。
<br> 對於台灣電影不甚了解。引用一位台灣導演的話:楊德昌:整個華語電影范疇內,台灣電影都是比較「導演個人主義」。這跟香港的公司制差別很大。內地的話,剛好是兩者結合,像王小帥、陸川他們的電影導演色彩濃郁,但他們同時也在走公司制的運作。而台灣之所以容易出現個人風格強烈的導演是因為在台灣做電影,你必須一個人能夠扛下包括資金、劇本籌備在內的所有事項。其實,提到台灣電影就想到我和侯孝賢,如果從積極的意義看,未必是件壞事,可以激勵那些年輕的電影導演,讓他們盡早趕上來,把我們的位置取代。

㈦ 巔峰期的台灣和香港電影哪個水平更高

在影視和娛樂業方面,香港和台灣一直是比較發達的,在科技沒有這么發達的過去台灣和香港的電影是領先於我們的。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導演和國際巨星大多數都是來自於香港和台灣的。那麼,同處巔峰期的台灣和香港電影哪個水平更高?

總結:巔峰期的台灣和香港電影哪個水平更高?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看法,從商業和盈利的角度上來看香港電影要優於台灣電影,如果是從藝術的角度上來看台灣電影又遠超於香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沒有高低之分,你更喜歡哪個呢?

㈧ 香港電影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

97回歸後,香港電影開始走向沒落,真的是這樣嗎?這樣的時間節點難免會讓人產生誤解,事實上從90年代中期開始,香港電影已經展現出了疲態。如果說香港電影是一種情懷,那今天他已經是過去式了,如果把香港電影看做地域發展的產業,時至今日香港電影依螞冊罩然是前進的。經濟危機,盜版,好萊塢電影的興起,韓國電影搶占市場,sars,本土電影票房劇降都是造成香港電影衰落的原因

香港電影的拐點,在1993年達到頂峰後,開始走下坡路,單從電影產量就開始下降了

電影市場對比

1993年發生了兩件事情,一是在美國 Turner 及Disney 購並New Line 與Miramax,二是中國電影改革的關鍵文件3 號推出,這都推動了香港電影走向衰落

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在1997年回歸之前,香港已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如何走向了沒落,至少有這幾個原因是起了決定性作用的

1、邵氏電影公司的轉型

從80年代悶鬧開始,邵逸夫的電影公司把重心轉移到了電視劇上面,這也是為什麼80年代電視劇如此火爆,而電影開始減產。曾經出品過很多精品電影的邵氏,不知道是窺探到了時代的脈搏,還是後起之秀電影公司的壓力,工作重心轉移。

2、台灣市場的流失:台灣市場是香港電影的主要輸出對象,台灣本地電影的崛起以及香港電影的泡沫化導致香港電影在台灣的影響力銳減,台灣民眾的重心回歸本地電影。這個理由十三少是不贊同的,在1989年開始推行一年一度的"國片製作輔導金",大力扶植本土電影,確實是在逐漸壓縮外來影片,香港影片在短期內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姿旁但由於台灣本身的電影基因不夠,本土片很難盈利,香港電影擁有更強的明星號召力和電影賣埠價值,於是大量的台灣電影製作公司紛紛將資金輸送到香港拍片,然後以'出口轉內銷"的方式將這些影片以港片的形式再進口到台灣上映,這就是所謂的"台產港片",所以總體而言,香港電影並未由於台灣的本土化政策而受到大的沖擊,所以這種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3、電影人才的流失:90年代很多的香港導演以及明星前往美國好萊塢發展,導演有吳宇森、徐克、洪金寶、林嶺東、袁和平、於仁泰、唐季禮等,演員有成龍、李連傑、周潤發、楊紫瓊等。我們必須弄清楚香港電影由繁華走向沒落的轉折點具體是在93年,而大導演,大明星的流失幾乎都是在95年之後,舉幾個例子,95年成龍憑借《紅番區》成功打入好萊塢,李連傑和徐克在96年合作的《黑俠》上映,這才引起了美國電影公司的關注,周潤發的好萊塢**作《替身殺手》更是在98年才出現。吳宇森93年赴美國發展,直到97年才靠電影《變臉》正式在好萊塢站穩腳跟,這樣的例子大家可以通過翻閱他們的履歷來分析,所以十三少想指出的就是:不是由於大批名導和明星趕赴海外發展才導致香港本土電影的不景氣,而是由於香港電影的萎靡讓他們失去了信心這才選擇走向國際,同時作為已經在本土達到事業巔峰的他們何嘗不希望走向更大的舞台?

4、盜版橫行:把盜版泛濫歸結為香港電影市場萎縮的罪魁禍首更是無稽之談。當時的電影製作公司大多有黑幫背景,很多的影迷朋友都應該清楚。盜版商部分是有些後台,但誰也不敢得罪電影幫幕後的老大,他們經常會換著地方偷偷出售,一段時間內也讓電影發行商虧了不少。後來電影製作公司就找到了這些盜版商,二者商議在電影放映的前兩周,不允許在香港本土傳播盜版,電影製作公司給予盜版商一些錢作為補償,那拍好的盜版碟怎麼處理?那還不簡單,抬頭望去,對面就是大陸,直接派幾艘走私船一船一船地運到大陸去賣。所以其實很長一段時間里電影製作公司和盜版商是和睦相處的,有錢一起掙,他們是利益共同體,彼此之間的利益並未受到實質性的影響,所以這種說法也是不成立的。

5、好萊塢電影的發展

90年代好萊塢的電影可以說已經波及了全球熱愛電影的影迷,派拉蒙、華納等一大批電影公司相應美國尼克松政府對電影業實行了一系列稅收減免政策,電影產業逐漸恢復,1994年電影品質可以說是電影史上最好的一年

2000年後,無間道的出現似乎預示著香港電影的復甦,但這更像迴光返照一樣,內地電影市場的崛起,電影人的相繼北上,香港電影的港片也不再有真正的港片的味道,香港電影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把更多的期待放在華語電影上或許是影迷的最好選擇,當韓國電影,泰國電影,美國電影發展如此迅猛時候,我們應該堅定的支持華語電影的影人。

㈨ 巔峰期的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哪個水平更高

首先感謝您的邀請~

我認為在巔峰時期的台灣電影和當時的香港電影是不可比擬的!在80年代的香港電影既有各大公司的相助,又有眾多奇才導演的策劃,經典佳作層出不窮,這段時間可謂是香港影壇的黃金歲月也不為過!

比如鬼才導演王晶!這個相比大多數的人都知道,王晶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的一個導演,雖然王晶身上有很多標簽,賭片,情色片,晶女郎等而它們的一個共同點便是, 娛樂 。在九十年代,當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這些90年代的明星在王晶的喜劇片里嬉鬧耍寶時,這其實是香港電影 娛樂 化的一個巔峰縮影!

接下來再從地位上看,在巔峰時期的香港電影可是有著一個「東方好萊塢」的這樣一個稱號,而香港電影金像獎則是一直用來衡量華語電影的標准!而反觀台灣電影,好的電影也有,但和香港電影比起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其次,論經典台灣電影根本不是香港電影的對手,要知道多少人的童年都是些《英雄本色》、《阿飛正傳》等等.....

最後可以總結出,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懸殊太大了,或者說根本沒有可比性!

這個其實很容易看出,也不難回答,在電影領域中,肯定是香港電影絕對優於台灣電影。在6070年代香港電影和台灣電影都有所發展,拍的影片各有所長。到8090年代香港電影基本達到頂峰,邵氏,嘉禾等眾多香港公司出品了眾多的優質的電影。那時候的武俠,槍戰,鬼片等等都是很多優質的影片的。一大批的巨星從那時候的香港誕生,雖然台灣也有很多電影,但是拿的出手的一直不多。

我做視頻剪輯,往往是發的邵氏電影,嘉禾電影等等港片特別受歡迎,很多的經典情節真的讓人記憶深刻,頂峰時期的武俠功夫,槍戰動作,賭片,鬼片,愛情片,都是香港片,台灣片很少能拿出手的。就的發的剪輯,大部分電影看起來不真實,有點浮躁,動作設計浮誇,情節有點不太合理,也不太受觀眾喜歡。

那時候也是發展的頂峰時候,電影也極度繁榮。沒有那麼多的商業化在裡面,電影還是拍出來的,還不是慢動作做出來的,那時候的明星很少有大牌,都是好演員,兢兢業業,認認真真的。又說跑題了。。。回到這個問題上來,其實比下香港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還有數量,就佔有碾壓的優勢了,根本也不用比。

我覺得倆者不存在可比性,如果硬要對比的話,那我肯定是會選擇香港電影。並非我全盤否定台灣電影,而是從許多方面來說,台灣電影確實比香港電影差多了。

首先,從香港電影的 歷史 地位和台灣電影的 歷史 地位來說。香港電影從上個世紀以來就作為東亞電影的主要出產地之一,被稱為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金像獎一直以來都是衡量華語電影的一大重要指標。而反觀台灣電影,雖然也有著許多出色的電影。但相比香港電影就要失色太多了。

其次,從電影的經典性來對比。香港電影的巔峰期存在於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經典電影層出不窮,從以鄭伊春、張耀、陳小春、為代表的古惑仔電影系列,以周潤發、劉德華為代表的英雄人物電影系列,再到以林正英為代表的僵屍恐怖電影系列,以及以周星馳、麥嘉、黃百鳴為代表的喜劇電影等等。經典的香港電影可謂是數不勝數。而台灣電影雖然也有不少出色的電影,但是由於地區的特殊文化影響,導致台灣電影大多都是描述本土文化的,具有太大的局限性。總體來說,台灣電影確實是比香港電影遜色太多了。

最後,從電影的總產值以及影響性來說。香港電影從八九十年代開始就一直影響著我們這幾代的華人。而台灣電影由於地區文化的影響,在八十年代之前一直都是以閩南語為基礎來製作電影,存在著太多太多的局限了。雖然偶爾也有好看的台灣電影在華語世界傳播,但與香港電影的影響相比就差太多了。從總產值上看,香港電影的總產值一直位居華人世界的第一位,台灣電影與之相比差的太多了。

總而言之,我覺得香港電影的巔峰期比台灣電影的巔峰期強太多了。或者說,是倆者壓根不存在可比性。

謝邀回答:

香港電影這幾年枯竭得厲害,翻來覆去就是拍警匪片間諜片,看過一部這種電影就好像看過全部一樣了。

唯獨愛情電影還算得上不錯。你要是看大陸的愛情電影和台灣愛情電影,媽的那都是些什麼完蛋玩意。

要我說,台灣和大陸的愛情電影都是偶像劇,只有香港的愛情電影才是真的愛情電影。

主要是台灣和大陸把生活拍得太浮誇,不真實。不是香港這類題材拍得好,全靠同行襯托

香港 娛樂 業的發達舉世聞名。尤其1997年以前,經歷過一個巔峰時期。現在已經是衰勢了,不過底子還是很厚。

那時香港 娛樂 事業無論是電影、唱片、電視劇、經理人公司、 娛樂 刊物等都非常成熟。其中香港電影更是香港 娛樂 業的代表,甚至香港文化。在鼎盛時期,電影出口曾高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好萊塢,是亞洲的夢工廠,甚至被稱作「東方好萊塢」。

這樣強大的 娛樂 產業鏈條,成就了一大批影視歌明星,他們的名字膾炙人口,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幾代人的精神偶像。很多作品也確實堪稱經典。

內地和台灣的 娛樂 業則要稚嫩很多,藝人和作品各方面都難以望其項背。

80年代的香港電影既有各大公司的短兵相接,又有眾多奇才的各出其謀,經典佳作層出不窮,實在是香港影壇的黃金歲月。我們會發現到80年代的香港電影由於太過側重劇情堆砌,明星包裝,因此電影類型單向化,更遑論什麼作者論了。有人認為這時期的電影造就明星、扼殺導演、編劇的創作,使香港電影走上窮途沒落,加上1989年經濟、影帶市道不發達等種種因素下,令80年代末期的香港電影市道滑落。盡管如此,若不以電影質素或創意來衡量,單看票房成績及投資者的態度,說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飛黃騰達的時期實在不為過。80年代的電影,我們看的還是比較多的,那個時候影碟開始流行了。你們有租碟的經歷嗎?那時大街小巷都是音像店,如果有新電影上映,我們就回去尋找我們喜歡的電影。我那個時候的經歷是一本碟的租金是一元,押金要十元,如果這個影片看的很好,商家會多備幾本的。通過影碟,我們認識了帥氣的周潤發,武打 搞笑 的成龍,還有僵屍片鼻祖的林正英等等。

英雄本色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港台影視文化最讓人無法忽視的顯著標簽。正是它一舉開創了香港江湖片的先河,劇中小馬哥的形象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最酷的代表。吳宇森更是憑藉此片風光無限,奠定了他一代宗師的地位.這部影片反映出來的親情,友情,生命的意義我想每一個人都會體會的到。人生是矛盾的,生活是矛盾的,沒有矛盾的知識只能算做是一種權力,可惜,我們都不具有這種奢侈的權力。有的時候,生命只能算做是一種附加品,在必要的時候就應當舍棄。勇氣?不是每個人都有的,要看你怎樣的看待她。在影片中,小馬哥向我們闡釋了一個男人的定義:成熟,穩重,責任,執著,超脫和理解。不是理解別人,是理解我們自己。

60年代70年代的台灣電影,應該算是瓊瑤的天下,多以女性婚戀為題材。接下來的80年代,台灣電影因為愛情文藝電影的衰落,開始走向疲軟之勢。此時,電影界的後起之秀也正在長成,他們多為70年代電影製作隊伍中的編劇,場記,或是攝影。他們義無反顧地拿起台灣電影的接力棒,憑著對電影事業的熱愛與敏感,開始走向電影發展的 探索 道路,掀起了一股為期30年的台灣新電影運動。這其間的代表人物為侯孝賢和楊德昌,以及為國際影壇所熟知的李安。按照台灣影評人焦雄屏的說法,侯孝賢是中國的,傳統的,感情飽滿而豐富的;楊德昌是西方的,現代的,感情冷靜而內省的。而李安則游刃於他們之間。

侯孝賢先生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沒有留學經歷,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濃濃的台灣本土的人文氣息與鄉土清香,正是後來台灣小清新電影誕生的一個前奏。

楊德昌先生的電影風格更具有後現代派感覺,這與他所處的年代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的(楊德昌出生於1947年,大學時期正是各種新思潮湧動的時期,受西方思想影響深遠,後來求學於美國)也與他個人的成長經歷分不開(幼年時期深受日本文化影響),所以他的作品始終比較小眾化。

而李安,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濡染,從小又生活在書香門第四代同堂的舊式父權家庭中,使他比同時代的其他中國人更有機會接觸到中國文化的核心。後來求學於美國,艱難地謀生,對文化差異的適應,使他更能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也更能把握這兩種文化的精髓,創作出了一篇篇溫情款款同時又緊緊契合時代脈搏的電影。他的作品,更為大氣包容,同時也更有現代氣息,所以能夠感覺上楊德昌先生的作品太過於尖銳了。我想,這也許就是大家更多的知道李安,知道侯孝賢,而不太熟悉楊德昌的主要原因吧,為更多的人所接受並理解。

縱觀其發展史,香港電影無疑成就最高。

台灣電影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整體來說影響力有限的「文化輸出」上。其實在本世紀以前,台灣電影,主導的都是政府,台灣電影長期以來作為香港電影的主要出口市場被壓製得體無完膚,成功的商業化作品寥寥可數,直到08年的《海角七號》才開始迎來一點轉機。

而香港電影方面,從上世紀電影工業引入,至二十年代默片、三十年代有聲片、戰爭時期湧入的上海電影人主導的黃梅調電影,以及後來的全粵語電影,整個電影工作發展有條不紊,大公司、技術、人才、設備亦逐漸完善。70年代末的香港電影業的「新浪潮」雖未形成商業上的成功,但儲備了一大批成熟的導演,終於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迎來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80年代,香港電影無論產量、票房、還是質量,藝術性均創造出驚人奇跡,是少數能在好萊塢龐大勢力下任然能夠茁壯成長的電影基地,電影總產值一躍為世界第二,更作為亞洲第一電影生產出口基地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當時在香港以及附近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地,不論戲院還是影帶租賃市場香港電影皆地位非凡。

香港電影最大的成功在於以商業市場為導向,注重迎合觀眾口味,因此能用成熟的類型片打開市場。最經典的如70年代的李小龍與80年代的成龍,洪金寶共同帶的吹襲西方電影市場的功夫熱,以及針對華語市場的警匪片(成龍,周潤發)、喜劇片(許冠傑、周星馳、黃百鳴)、古裝武俠片(王祖賢、林青霞)等等。

當然90年代以來由於種種原因香港電影由盛轉衰,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香港電影曾經創造的偉大成就,台灣電影從未有過,現在看來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擁有。

電視劇的話是台灣,電影的話是香港

文藝片台灣的不錯,武打槍戰片還是香港很好的呢。

編劇的話台灣出了不少人才,導演的話香港大師不少。

很多台灣資本的片子都是掛名香港公司出品的呢,因為台灣政治原因不好掛名在海外推廣的呢。

但是片子在海外拍攝有黑 社會 騷擾,明顯台灣黑幫更給勁一些的呢,在海外發行受阻跟發生很多外交問題,都是台灣溝通的多吧?

沒辦法比,香港拍黑幫,武俠,台灣拍劇情文藝片,香港出了徐克,杜琪峰,王家衛,台灣出了楊德昌,侯孝賢,李安。都是話語電影的驕傲。

㈩ 推薦些香港或者台灣的電影

1.08最新動作大片《花花型警》
2.港台德打造《戰鼓》
3.動作大片《神探》
4.曾志偉陳奕迅大片《野·良犬》
5.火爆巨片《神槍手與智多星》
6.三大名導巨制《鐵三角》
7.《葬禮揸Fit人》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鬼片電影高清免費觀看 瀏覽:57
七八十年代農村電視劇老電影 瀏覽:225
電影院行業如何找工作 瀏覽:772
能讓孩子重拾信心勵志的電影 瀏覽:989
怎麼裁剪電影封面 瀏覽:504
最好的我們電影演員表電視貓 瀏覽:63
美團電影票買貴了怎麼退 瀏覽:976
最早的黑白4級老電影 瀏覽:878
今日李煥英電影時間 瀏覽:40
電影明天會更好的經典語錄 瀏覽:831
跟面具有關的電影國產恐怖 瀏覽:341
電影票的座位號怎麼有名字 瀏覽:318
把人做實驗的電影外國特別能打 瀏覽:970
美國超級英雄電影歌曲 瀏覽:582
我們已經決定周末去看電影翻譯 瀏覽:653
美團哪裡能約人看電影 瀏覽:38
孟婆投胎是什麼電影 瀏覽:692
電影天河電影高清在線觀看 瀏覽:420
電影皮毛高清未刪減版下載 瀏覽:83
老電影怎麼拍的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