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中國電影不如韓國電影
韓國電影市場狹小,只有森神努力開拓市場,不開拓,只有死,所以....
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國內市場較大,很多爛片也能生存下去,還有很多原因:
1、審核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2、技術水平上不如美國、韓國也是一個原因
3、演藝屆功利化。中國90年代以前,拍攝的都是經典,因為那時候,中國電影、電視都是藝術,最近這些年,電影效果提升了,電影質量卻沒有了。而且整個演藝圈都被香港給帶歪了。
4、體制上的原因。例如美國的電影有一個獨立的劇本審核制度,很多爛劇本,在劇本階段就被咔嚓掉了;所以,美國絕大多數片子,至少不至於賠錢。而中國,我們只能說制度還不成熟......
5、還有人情上的原因,我跟某演員關系不錯,指名道姓就要他演男(女)一號..(或者,我是演員答辯,我跟某某關系不錯,脫不開懇求,要我出演某個爛片的男一號)
6、還有演員的高片酬,據說佔了電影投資的一半甚至更高....
7、還有投資方.....某老闆之類的此舉虧,我們就是一點都不懂電影,我們就是有錢,我們就是要某某某當男一號.......
8、中國市場太大了,只要有辦法,就能賺錢。典型就是《天機.富春》,沒開機就知道是爛片,但是就是評價2.9的片子,通過合理營銷,最終收獲頗豐。
② 為什麼大陸的電影電視劇跟韓國差距那麼大
然而在國際票房上和大獎上中國還有日本是拿獎拿到手軟啊。
韓國是鳳毛麟角啊。
這叫事實說話。
怎麼說呢,這么說吧,以前的中國電影就是90年代00年代的,藝術性偏高商業性不足,意思
就是看起來比較燒腦費勁,不大眾化。感官上不刺激,比如紅高粱 大紅燈籠高高掛 活著
鬼子來了 霸王別姬 一個不能少,這些電影拍攝手法 劇本 道具 故事情節 演員的發揮 那都是
牛得一塌糊塗的,國際上拿獎也是拿到手軟。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商業性不夠,就是看起來
比較悶,不得勁。比如《活著》葛優 鞏俐的演技那真是無可挑剔的,但是整部片子看起來不
刺激。
就是這樣因為藝術性強而商業性不夠,所運碼以很多好片子票房上很慘淡,所以現在的導演就注重
在商業性上,而忽視藝術性,比如澳門風雲系列 小時代系列,這些電影有多爛就不說了卻偏偏
票房奇高,再加上中國人喜歡跟風的特性,很多導演和投資人一看真正低成本的爛片能這么賺
,而那些花心思製作的好片子卻沒人看,自熱而然的就跟風拍爛片了。說實話真心不怪真心導
導演,馮小剛的那句:垃圾片子 垃圾觀眾仔細想想其實說的沒錯。
中國人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意思就是不管你做過多少好事只要有
一件壞返悄嫌的,馬上所有人都記住你做過的壞事而忘記你曾經做過的好事了。
其實這幾年也出過一些好片子,比如 無人區 鋼的琴 。。等等,但是依照中國人的特性,沒人
關注,大家還是牢牢地記住中國只有小時代系列和澳門風雲系列 泰囧 港囧 唐人街探案 大鬧天竺。。。
其實你如果多看過幾部電影會發現,中國電影的藝術性要比韓國電影高得多多,韓國電影就是
商業性不錯,但是藝術性很差。劇情邏輯不通 演員表演刻意 劇情老套 模仿痕跡重這些就是韓
國電影的特點。韓國電影呢,套路漏手就是抨擊政府 煽情催淚。。。其實就是照搬美式套路。
③ 中國電影和韓國電影到底有什麼區別
韓國電影也經歷過低潮期,就是被美國大片沖擊的,後來他們搞了個光頭運動,要求每年給院線一定的國產電影配額,同時韓國電影是有分級制度的,分成不同年齡段的可觀賞類型,也就是說任何類型的片子,只要你說明是13歲以下不可觀看啊,家長指導啊,可以觀看啊這些,都可以在院線上映,所以從政府的角度來說,給予韓國本土片很多保護與優惠,他們對於拍各種類型的片子也沒有後顧之憂,所以他們的電影類型很多,不想中國很有很多限制,就那鬼片來說,中國電影是絕對不會將鬼神搬上銀幕的,所以最後都是神經分裂造成的……
韓國電影類型很多,他們很善於拍純美愛情片,不過看多了也就那樣,經典的也就那幾部;喜歡拍情色片,但是情色的程度怎麼比得上德國電影呢,呵呵;也有一批喜歡拍文藝電影的導演,總能得到較高的評價,想什麼李滄東啊、林權澤啊,金基德啊,外國貌似也比較吃這一套;還有就是偏愛的政治題材,就是南北分裂的話題,屢試不爽,或者跟民族情結有關的電影,一般都會比較吃香,因為韓國人很吃這套。如果有些想要效仿美國大片的,一般拍的都不怎麼地,比如那個爛片《龍之戰爭》,他們的演員進軍國際好像也僅限於試水而已,還是要拍攝很韓國,很朝鮮的東西啊
至於他們的演員,只能說是僧多粥少的條件下,造就的敬業和比較便宜。人口也就四千萬吧,文化市場沒有那麼大,演員有很多,所以歌手不如演員,演電視的不如演電影的,除非你名氣很大,混到張東健那種級別,你才可以跳出來喊兩嗓子,大部分都是默默地,很多人演電視劇都沒錢賺的,所以才會有很長的家庭劇,為了保證片酬。所以他們但凡有演出機會,都是很賣命的,演技總體來說確實好,除過有些從歌手過渡的,或者從小熒幕上走出來的,表情略有誇張之外……
另外,想看出位的電影,建議你去看德國電影吧……
④ 在你看來中國電影和韓國電影的差距有多大
中國和韓國兩國的文化雖然相近,但也有差異性。在有差異性的情況下兩國各自拍攝的電影沒有可比性。天天朝沒有必要將韓國甚至是美帝的電影作為自己製作電影的標准,當然有的好的拍攝手法可以借鑒。
⑤ 韓國電影和中國電影的比較
從一個專業影迷,兼職影評的角度說。
中國和韓國同屬東方民族,而且歷史和生活方式相較於西方來說是比較傳統的。
但是,在倫理片上,韓國電影有更大的空間,拍的也更大尺度。且比較於日本av盛行的情況下,韓國的倫理片更注重於情感的注入。這也是韓國電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我更喜歡韓國在表達情感方面的細膩,和場景處理的唯美、而中國還正在努力中、~~~~~
所以愛情片的話,我喜歡韓國的。因為與西方那種開放,我更喜歡東方的含蓄。而韓國電影中 愛情表達的生動含蓄 讓人很想融入其中。一直會幻想著自己就是主角,正在經歷 那段或驚心動魄或平淡纏綿的愛情···
我覺得要有好的題材,好的導演,好的演員,才會有一部佳作,真正的視覺盛宴,心靈的碰觸。
但是前段的 山楂樹之戀 就拍的好令人失望···╮(╯▽╰)╭
說下喜劇電影。
中國喜劇電影,我說句不客氣的話,相較於十幾二十年前是 落後了。
現在的搞笑都好無厘頭。而且沒有內涵。雖然我不敢說韓國在這方面做的多好。但是我前段時間看了 一部他們的 奶奶搶劫團 就又搞笑又很觸動、。
還有驚悚的·我覺得這個日本在這個方面做的很好···因為他們「夠變態」,拍的場面夠血腥夠惡心···
然後中國,韓國的話 我沒有看到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呵呵···
當西方國家的吸血鬼 開始風靡全球時,中國應該想想咱們的僵屍大戰··也行的!只是缺少 拍攝技術 與好的題材。
只是個人觀點哈,僅供參考···
⑥ 韓國電影和國產電影的水準對比下你會怎麼評價
國產電影的發展是有局限性的,只能依託歷史,對未來的把握還在小學生階段,說白了只能縱向延伸,韓國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空間都比國產的要多的多,國產像西伯利亞寒流,風刮過去啥營養也沒有,說韓劇是肥皂劇的估計臉上戴了十層面具,很多韓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引領或興起了一堆的新產業鏈在亞洲的推廣,是真正的產業與電視相結合,促進了韓國度假,時尚等的經濟發展,國產的分的很清楚,電視是電視,產業是產業,你會因為看了巴厘島去旅遊,但不會因為看長城而去逛長城。
⑦ 中國電影究竟和韓國電影差在哪些地方
差距如下:
1、愛情、靚男美女是主題。這樣能吸引外國人來看。有利於電影輸出。
2、國家對文化產業支持,使電影能在不受限制的情況下發展。
3、電影演員無論多紅,都對老前輩非常尊重,而中國則不同。
4、韓國演員廝殺慘烈,如果一旦爆出負面新聞,就可能身敗名裂,而中國則不同。
5、韓國電影數量不多,缺質量很高,中國一年數百部電影,精品(如戰狼、紅海、唐人街)則很少。
6、對韓國來說,是政府鼓勵對電影投資,對中國來說,應該限制對電影投資,中國給電影投錢太多了,把一個個小鮮肉都捧得不知道天高地厚。
但是中國也有長處,就是動作和喜劇電影。因為中國人看電影,首重動作片(例如紅海戰狼),其次喜劇片(例如泰囧羞羞的鐵拳),再次奇幻(例如捉妖、西遊伏妖)。
這些電影方面,美國是強項,例如動作片,所以生化、變形、婦聯、速度、加勒比在中國大賣特賣。
而韓國由於市場原因,基本上以小投入為主,因為票房必須是投資的3倍才能收回成本。投資大了(例如美國動作片至少一億美元起步),那樣必然虧本。韓國片最大的投資是鳴梁海戰,1億人民幣投資。在今天的韓國,這就是絕對大手筆投資了,而在中國,這樣的投資也就適合文藝片。
《紅海》投資5億,女兒國也是5億,長城是1.5億美元,捉妖記第一部3.5億,第二部9億。 所以,韓國的動作片,在中國根本連水漂都打不起來。
⑧ 中國電影和韓國電影的異同點是什麼
相同點都是聲光色的藝術表現。區別是韓國的電影尺度更大,更敢拍。
從內容上來看,最成功,最受歡迎的韓國電影只有三類,就是曾被電影審查制度禁止的:政治、情色與暴力。中國電影的崛起事實上比韓國要早,也更早的拿到了歐洲三大節的獎項。
從目前來說,中國電影最輝煌的時代是第五代接過大旗之後掀起的高潮,在那一波高潮之後,中國電影被迅速推向了市場,因為沒有建立分級制度,廣電總局在審查方面也卡的比較嚴,所以電影投資人為了收回成本,大都不會去觸及敏感題材,所以現實主義影片較少,拍的好的就更少了。
在第五代導演的極盡輝煌之後,近幾年,新一代的導演也成功接棒,出現了徐崢、陳思成這樣的商業導演,同時不乏婁燁、賈樟柯這樣的文藝片導演,同時,政策也在逐步解禁,像今年的《人民的民義》,相信在將來,我們也會有更多優秀的現實題材的電影。
從商業片來說,中國目前並不輸於韓國,甚至可能還領先半個身位。我們輸在了關心社會現實上,我想這個問題問的應該是我們為什麼很少有像《熔爐》《素媛》這樣的影片,而不是像《奪寶聯盟》這樣的影片。
我發現中韓電影人似乎都不會拍勵志影片,中韓的電影人都沒有拍出《墊底辣妹》《當幸福來敲門》這樣的電影。
⑨ 如何評價國內與韓國拍的電影的差距
技術上,韓國電影應該是亞洲電影范疇內最接近好萊塢標準的——注意,這里的「好萊塢標准」是指商業類型片以及具體製作水準。所謂的技術,包括編劇技巧、視覺、聲音、特效、剪輯、製片流程,等等。雖然中國電影在最近幾年奮起直追,但之前欠的賬實在太多,短期內很難填完之前的虧空。技術環節的完善,不是靠錢多就能解決的。最重要的還是人本身。中國電影在這方面虧欠的實在太多,而人才的培養又是需要時間和實踐的。這一點,如果中國電影還按照目前的這種市場趨勢繼續涸澤而漁的話,韓國電影會把中國電影甩的更遠。韓國電影的整體技術進步,不僅僅是因為起步早,而且他們基於本土市場製造了大量需求。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我們把電影看成是一種製造業,它是需要多個高度專業化和細分化的子系統才能完成最後的高質量成品。這種細分化和專業化環節,必須要給本土市場足夠的市場空間和需求,才能培養出足夠多的本土化專業公司。因為韓國電影在這方面給本土電影提供了大量的應用和嘗試,所以韓國電影有機會基於本土市場的需求建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技術體系和標准,並最終完成了標准體系的建立。這種技術標准體系再反饋回產業,就呈現出韓國電影在整體製作技術水準上可以說是亞洲一流。藝術上,韓國電影在題材方面的解放,導致了他們的電影能夠有機會探索類型化敘事和本土文化的結合。從目前的韓國電影整體水準而言,他們基本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本土化敘事策略,以「漢江怪物」為代表,韓國電影做到了國際化的類型片模式內打通本土觀眾的內心情感。這一點,中國電影在未來十年內我都持悲觀態度。
⑩ 韓國電影和中國電影比較
韓國電影已經領先中國一大截了,雖然聽起來很刺耳。
中國電影現在進入了一個商業片低能弱智文藝片曲高和寡的節奏,國產商業片只為圈錢不為電影,拿一個初中生作文的水平的劇本請一兩個大牌,照樣可以賣個幾億票房,錢這么容易賺誰還用心搞電影。文藝片如賈樟柯的作品又是極富中國特色的,不說外國人看不懂,連中國人也只有小部分人看賈樟柯的電影,這類藝術片導演也許把一生奉獻給電影卻沒有從電影里賺到半毛錢,這就是中國電影的悲哀。
而每年幾百部國產電影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爛片的現實情況下,電影的回收成本院線盈利卻在節節攀升,營造出一個假大空的電影盛市,盛市下隱藏著的腐朽就是國產電影的止步不前。
說回韓國電影,雖然每年也有很多速食電影問世,但是從來都不缺乏誠意之作,回顧韓國電影這十幾年,很難找到哪一年是沒有經典作品的。現在,韓國電影對商業片的把握已經超過日本了,就像90年代的香港電影,你明知道它是商業片,可你不會覺得它膚淺,只會覺得故事精彩節奏流暢。
韓國的文藝片導演是相對「親民」的,使這些文藝片的受眾面不再那麼窄,不會像一些小語種文藝片,文藝到費解。
純國產商業片這些年唯一讓我感覺比較好的只有《瘋狂的石頭》和《李米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