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電影的美學傳統是下面哪一項
中國電影的美學傳統是下列哪一項?
a表現性或形象性
b紀實性或表現性
c紀實性或寫意性
d寫意性或表現性
選d
㈡ 求解 ,什麼是電影的敘事美學。請說的詳細點
依據文學敘事學或符號學原理研究影片表述元素和結構的理論。沿襲傳統小說敘事學的電影敘事學主要研究故事的情節安排、行動動機、人物性格和審美特性,關注電影劇作的技巧層次。20世紀70年代,建立在結構主義和符號學基礎之上的電影敘事學,突破了傳統電影敘事研究的界限,力求在影片的一般技巧元素中抽象出電影敘事的量化系統模型,為文本分析奠定基礎。電影敘事學從文學敘事學中獲得了一般的概念和方法,文學敘事學推動了電影敘事學的研究和發展。電影敘事學借鑒和自創的理論模型包括:普羅普從俄國民間童話中總結出的31種功能和七種故事角色;列維—斯特勞斯的「神話素」和二元對立邏輯結構;羅蘭·巴爾特的敘事作品三層次(功能層、行動層和敘述層);傑拉爾·熱奈特的五個敘事概念(1?敘述時間的「順序」;2?省略或連貫的「時間延續」;3?重復或單一的「頻率」;4?敘事「語式」,包括選擇的「視角」或「視點」;5?表示敘述者與被敘述者關系的「語態」)和「調焦」分類(全知型的零調焦、敘述者所見的內部調焦、敘述者只能觀察人物外部表象而不潛入人物意識的外部調焦);阿·格雷馬斯的敘事學模型;克·麥茨的八大組合段;美國電影理論家愛·布拉尼根的視點論;弗朗索瓦·若斯特的「目視化」系統(攝影機與人的目光相關的內部目視化和與人的目光無關的零目視化)等。
㈢ 1926年到1949年美國電影在中國是如何滲透和終結的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打響的時候開始,美國電影就開始全面進軍中國市場,到戰爭結束時,好萊塢已經取代歐洲,後來居上。
到了1937年與1945年間,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市場波動很大,這主要是因為爆發了抗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1941-1945)
當時的執政黨-國民黨期望同美國保持友好關系,希望獲得美國在經濟和政治上對它的支持,並沒有對好萊塢在中國市場的占據採取更為激烈的措施,而是默認其在中國電影市場所佔據的霸權地位。
美國的電影與中國政治結合起來,與政治勢力有著緊密聯系。好萊塢在中國市場的回收主要是通過兩種途徑實現的,即分賬制和包賬制。從好萊塢的角度出發,分賬制使他們得以更方便地控制影院,在電影放映的類型、市場營銷中的包裝方式,以及分配給每部電影的放映時間等方面都掌握著主動權。美國電影一向壟斷中國進口影片市場 ,戰後美國電影在一度銷聲匿跡後卷土重來 ,利用種種有利條件 ,重又占據了上海電影市場的壟斷地位。然而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並不長 ,隨著國產電影業的復甦 ,上海電影市場的情況也在逐漸變化 ,尤其是在當時特定的經濟環境下 ,美國電影原本賴以擴張的基石——拆賬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 ,並成為阻礙其發行的因素。因此 ,194 7年以後 ,美國對上海的電影輸出數量急劇減少 ,其在上海電影放映市場所佔份額也逐漸下降。這一趨勢與戰後美國對中國全方位的滲透與控制有所背離 ,於此可見歷史的復雜性與多視角觀察的重要性。盡管美國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大城市市民喜愛美國電影,但是從進步知識界和電影界的普遍文化立場看,中國電影人對絕大多數美國商業電影採取了抵制和批判的態度,這反映了中國電影知識分子在明確的民族情感下所表現出來的堅定的本土立場和清醒的文化理性精神。通過輿論這種民族情感和本土立場也在廣大民眾中逐漸蔓延。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證權的瓦解,,美國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帝國時代也隨之結束了。
電影初入中國,觀眾最先感受到的是新奇〔1〕早期美國電影帶給國人的感受大抵如此。
1926年,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拍攝了用唱片來配唱的由J.巴里摩爾主演的歌劇片《唐璜》(A.克羅斯蘭導演)。
1927年10月6日又首映了由A.克羅斯蘭導演、A.喬生主演的有歌唱、對白、聲響的《爵士歌手》,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聲故事片。
1928年7月6日華納公司又推出了「百分之百的有聲片」《紐約之光》。自此,有聲電影全面推開。至1930年,除卓別林繼續拍攝了幾部無聲片外,全部故事片均為有聲片。從1905至1949年中國電影的發展,認為這是從確立現實表現形態到建立電影美學傳統的重要階段,它以對現實生活的「疏離→接近→參與→批判」的過程,確立了中國電影現實主義的發展路徑;它以「娛樂性喜劇→古典傳統悲劇→現代社會悲劇」的變化,確立了中國電影的審美形態。它對中國電影傳統及藝術風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本世紀20年代起,國人對美國電影的感受由新奇而轉向批評,並逐漸發展為泛政治化的觀照.20年代已佔
世界各國放映節目的60%-90%。中美電影交流中的矛盾沖突,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展開的.中國對美國電影的批評,首先源於道德的沖突,它包含了三個主題,邪惡、色情與辱華。
㈣ 電影藝術的特徵
世紀之交電影藝術的特徵
摘要 世紀之交,數字技術迅速介入影視領域,網路不斷對影視媒體產生沖擊,如何在新的形勢中總結經驗,把握規律以求得更好的發展。是電影工作者面臨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 電影傳播 數字技術 多媒體 網路
進入21世紀。數字技術介入電影領域,不僅意味著製作方式和傳播方式上的革命,更帶來了電影理論與電影美學觀念的更新;而網路等媒體的快速發展,也給電影帶來了挑戰與新的變化。
一、傳統電影藝術的變化
作為一種伴隨著技術發展而誕生的藝術,電影與文學、繪畫、戲劇、音樂等藝術相比更容易受到科技革新的影響,這種革新使傳統電影理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可能顛覆既有的美學基礎。
1 傳統電影美學的解體
經典電影理論認為,電影影像具有照相的本性,通過攝像機和膠片捕捉現實世界中物體的運動,經由藝術家不同風格的創造呈現在觀眾面前。多年以來巴贊的影像本體論觀點一直是人們理解評析電影的起點,然而數字技術的出現改變了一切,如《阿甘正傳》中來自阿拉巴馬的年輕人與已故總統握手言歡,《角鬥士》中恢宏的古羅馬城,《變相怪傑》里的百變超人,更不要說《玩具總動員》和《最終幻想罩銀》等拋開攝影機、膠片和演員,而由計算機直接生成畫面的影片了。科技的無窮威力使得數字技術成了「影像造物主」,影像與物質、影像與現實的聯系變得越來越脆弱,影像不再是物質現實的復原,數字技術模糊了時間與空間、現實和虛擬的界線,讓觀眾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中,使電影這個「真實的神話」變成了「真實的謊言」,巴贊的影像本體論也宣告解體。除了影像,數字技術還使電影的傳播性質發生了轉變,巴贊曾認為作為電影唯一載體的膠片是「現實的一面永恆的鏡子」,《星戰前傳》、《女巫布萊爾》等數碼電影的誕生和數字影院、網吧院線等的建設,使這一論斷顯得過時。
2 電影語言系統的裂變
視聽語言是電影藝術的表意手段,影像的創造需要依靠編劇、演員、攝像師、剪輯師、美工師、化妝師等人的共同努力,而「合成影像技術不但使創作者擁有著自由處理空間關系、運用速度和明暗效果的能力,甚至也掌握著對人物型貌與表情的控制手段,從而使電影書寫獲得了一種真正的自由。電影美學在這種變革面前不能不重新思考自身的位置和使命。」據調查,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運用,美國有90%以上的特技演員面臨談旁失業的危險,因為以前表演人物從150英尺高空躍入水中的場面需要1.5到2萬英鎊,現在只需花2000英鎊讓演員從50英尺的高度跳下,計算機會完成後續的工作。許多主人公在銀幕上大展身手的場景不過是數字化處理的結果,不用演員、燈光照明師、美工師、攝影師的純數字電影照樣擁有很好的票房成績。
3 藝術審美價值的迷失
數字技術豐富了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但過度的炫耀崇拜技術、追求感官刺激,影片就會顯得蒼白無力。製作精良的電影當然更能吸引觀眾,特別是數字技術營造的視聽盛宴帶給觀眾極大的感官刺激,使電影越來越具有愉悅性和消費性,但高科技、大投資的製作並不等同於優秀的電影作品。今天的銀幕上充斥著很多模式化、平面化、世俗化的產品以適應觀眾的大眾娛樂消費心理;另一方面,電影的圖像化語言表情形態消解了觀眾的想像力,尤其好萊塢電影用流物侍宴暢曲折的故事給大眾提供消遣,看他們的影片只須要投入影像而不須要費心思索,「在這圖像的盛宴之中,合理的壓抑的閥門被打開,非理性的感官的享樂左沖右突」,而無法沉下心來思考社會及人性的價值與意義。我們須要藉助科技的力量呈現內心期盼卻難以實現的畫面,來表達一定的真情實感和精神內涵,一旦電影失去了這種最寶貴的藝術品質,即使畫面喧囂華麗、美輪美奐,也只是一具缺乏生命力的軀亮。
二、視聽表現力的豐富
數字技術的發展為電影藝術提供了強大的物質支持與保證,電影藝術對真實與美的追求反過來又刺激了數字技術的不斷開拓。
數字技術開發了人類創造影像的無窮潛力,造就了新的電影時空。今天,藝術家們可以突破限制天馬行空,過去認為無法實現的、匪夷所思的想法都可以變幻成銀幕上的生動影像。也難怪詹姆斯·卡梅隆不無得意地說:電影的困難不再是能否拍攝,而在於能否想像。
數字技術更新了電影語言,帶來創作手法和創作觀念的變化。計算機控制的攝影機能夠以人無法到達的角度和動感進行拍攝;數字化的燈光照明、布景道具、色彩聲音、服裝化妝等電影表現元素可以創造出更為精美的畫面;鏡頭組接剪輯更加靈活自如;數字高清晰攝影機使電影離開膠片製作的年代;計算機三維動畫、計算機生成圖像等技術更讓攝影機毫無用武之地……這一切意味著傳統電影創作觀念的變革。
對於觀眾來說,數字技術不僅能夠讓人經歷驚心動魄的視聽刺激,也能傳達人類的美好情感,讓觀眾在視聽和心靈上感受電影的魅力,同時形成新的觀影方式和觀影習慣。例如像《羅拉快跑》這樣的影片,震撼的音樂、快節奏的剪接、鮮活的三段式敘事結構、Flash與動畫的結合等等,共同製造出一個有著無窮答案的游戲模擬世界。電影傳播渠道的多元化,也改變了在電影院群體看片的觀影習慣,電視、電腦、網路、手機等載體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三、技術與藝術的雙面性特徵
科學技術只是電影表現的工具和方法,藝術家的思想性和創造力才是電影藝術和科技發展的源泉,前蘇聯電影理論家B.日丹進行過精闢的論述:「無論技術元素對擴大和加深我們對生活的認識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這一元素本身卻不是也不可能是形成藝術形象的獨特形式和決定因素。藝術與技術、詩學與材料之間的關系不可簡單化對待。不管超感光度的膠片對於銀幕多麼重要,還是藝術家超敏感的目光和思想具有更大的意義。在藝術中起決定作用的,開拓通向觀眾道路的,是藝術家的目光和思想,而不論膠片的質量和規格如何。」
現代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拓展增強影視藝術的表現力,也可以在感官刺激的同時降低藝術表現的深度。如果忽視藝術創作。只能使自己迷失在數字技術的虛榮之下。電影藝術家們應該把技術與藝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強化電影的敘述內容,提升思想性和藝術性,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用那支高科技的萬能筆描繪出感動人們靈魂的電影藝術精品。
四、多媒體時代的電影傳播
現代科技的發展引發了電影從本質、形態到內容的一系列變化,使電影可以從製作工藝、製作方法到傳輸、發行及播映形式實現全面數字化,也影響著電視以錄像磁帶採集、處理、傳遞信息的方式,這種以計算機為交互中心,以數字為共識符號的新系統的出現加速改變著影視技術和影視觀念,促進電影、電視與網路等傳播媒體不斷融合與滲透,形成一個信息共有、共享、共同前進的多媒體環境。
電影開創的數字特技、三維動畫等製作手段,正在電視中推廣使用,高清晰數字攝像機已是不少影視工作者的共同選擇,這種從前期攝錄到後期製作過程的趨同,使二者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
網路早已成為影視工作者的樂園,無論是前期的搜集資料、聯絡人員還是傳送信息、後期處理、宣傳推廣發行都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第18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在線影視收看及下載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4500萬,互聯網為電影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已成立兩年的「中國網吧院線」目前積累了上萬部擁有合法版權的影視作品,將影院播放發行與網吧經營相結合,利用P2XP傳輸技術與數字加密技術可以把最新影片同步或超前提供給網吧,供消費者觀賞。在國外,著名的BT已與4家美國獨立電影製片公司簽署版權授權協議,將在BT的網路上銷售它們的1600部電影。網路商參與正版電影的發行,必然也會大大減少盜版電影的生存空間。
網民們不僅可以在個人化的時空中欣賞自己挑選的影片,既當放映者又當觀看者。還可以參與到影片的製作中去。例如,《天使的翅膀》是內地第一部互動式網路電影,採用網友參與的制播方式,邊拍攝邊播出,網友可以為影片推薦演員,修改網上發布的劇本內容,在網上與影片的創作人員溝通交流,網站也會及時報道劇組的拍攝計劃和拍攝進程。
近年來,數字電影與數字影院的建設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話題。
數字電影是指從前期拍攝到後期製作到發行放映等各個方面全部數字化的影片。數字電影降低了電影製作和發行過程中的費用,拓寬了電影藝術的創作天地,而且畫面清晰、音質優良,可以無限次地播放。截至2007年8月已有140部電影以數字技術拍攝。數字電影已成為國產電影製作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2007年3月,全球電影業界最大的電影技術展示盛會ShoWest大展的最新數據顯示,2006年數字影院在全球增加了350%。以美國為例,2006年有超過2000家新影院安裝了數字影院放映系統,總數超過3000家,而在2002年全美只有38家數字影院。美國國家劇院所有者協會主席約翰·菲安斯認為,「這將是自有聲電影出現以來最大的技術轉變」。我國電影的數字化放映「膠轉數」一直以來在低端和高端分兩個層次推進。在低端層面,攜帶與傳輸方便的小型數字放映機被廣泛用於農村廠礦,進行流動放映。在高端層面,城市主流影院中數字影院呈急速增長趨勢,由2002年的34塊倍增到2005年的211塊。國家廣電總局領導人的發言也明確了中國數字電影發展的方向:「中國電影將在未來5至10年內完成膠片放映向數字放映過渡的戰略目標。」
高科技支持下的多媒體時代,電影的營銷渠道和盈利模式日趨多元化,除了傳統的影院、廣播、電視之外,電腦網路、樓宇電視、公交和列車移動電視、航空器電視、酒店VOD點播、手機視頻等視聽終端不斷增多,廣電總局已正式將手機視頻命名為「移動數字多媒體廣播」。中影集團已與R2G(源泉)達成合作協議,共同開發中影500部影片的原始視頻、圖片、音樂、鈴聲等無線增值業務,傳統製片廠在新媒體業務領域終於邁出了一大步。雖然這些新媒體的開發利用還存在很多問題,盈利模式尚不明晰,但將會有廣闊的前景。
㈤ 有哪些電影展現了獨立的中國電影美學
張藝謀和王家衛的電影配色一直是很喜歡的,然後個人感覺張藝謀更喜歡大場面 ,王家衛細膩一些,主觀的講,王家衛的每一部電影都覺得是中國電影美學本學了,最後表白我Leslie,盛世美顏。
應該是《香水》吧,我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就被畫面沖擊到了,特別是結尾部分被男主調制的香水蠱惑的人們瘋狂……(此處省略N個字)的時候,真的太美了,完全沒有一點色情的感覺,只有美。原諒我貧乏的語言實在沒法描述那種美。
㈥ 電影的意境美主要變現手段或途徑是什麼
一提到電影的意境,還是先要從東西方的詩電影談起。西方詩電影的基本元素為隱喻、象徵和節奏;與之相比,中國詩電影具有更鮮明的美學特色,這些都源於中國電影創造性地繼承了豐厚的詩詞以及繪畫傳統。中國詩學之精粹在於情與景的交融,並由此創造出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在電影這種敘事意境中,意境主要體現為環境與人物的交融,外部景觀滲透著人物心緒,延伸著人物性格;兩者相互轉化、相互融合、從而大大拓展了美學時空,以有限的在場景物升華出無限高遠而空靈的境界。
意境是中國傳統美學特有的理論范疇。意境是藝術家的獨特創造,多見於詩詞和繪畫作品。它由藝術家的心靈和世間萬象在接觸、碰撞中所獲的妙思靈感釀作而成。借用於銀幕視象的創造,則應是電影藝術家通過對畫面造型、光影、色彩、聲音等藝術元素的和諧、有機的配置,營造出的特有藝術境界。
㈦ 電影美學包括什麼
電影美學的具體內容包括:電影藝術的審美本質的審美特徵;電影藝術的創作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及其形象描繪過程;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和電影藝術觀念、流派、風格的興替嬗變過程;電影藝術的創作規律和應具有的美學品格;電影藝術與其他藝術的關系;電影藝術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功能;鑒賞電影藝術的心理機制、過程、特點、意義和方法等。
電影美學是電影審美意識的抽象和升華,它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規律從事電影藝術的創作以及創作主體、客體、本體、受體之間的關系和交互作用為基本任務。
電影美學的兩大派流:一是蒙太奇(或稱技術升培頃主義)傳統;吵陸一是紀實性(或稱寫實主義)傳統。
(7)中國電影的美學傳統是擴展閱讀
電影美學的重中粗要著作有貝拉·巴拉茲的《電影美學》、安德烈·巴贊的《電影是什麼?》、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的《電影的本性》、魯道夫·愛因漢姆的《電影作為藝術》、歐納斯特·林格倫的《論電影藝術》、斯坦利·梭羅門的《電影的觀念》、馬賽爾·馬爾丹的《電影語言》、朱小豐的《現代電影美學道論》、路易斯·簡尼絲的《理解電影》。
約瑟夫·V·馬色里的《電影術的五個C》(這本講解電影攝影技術的著作實際上也講出了很多電影美學道理)、朱小豐的《電影美學》(這本書被視為最新的電影理論的巔峰著作)等等,介紹早期(20世紀60年代之前)電影美學發展的簡要情況的有亨利·阿傑爾的《電影美學概述》。
㈧ 影》電影的內核結合了中國古人的美學觀所強調的哪幾點
意境,情緒。
1、影這部電影結合了中國古人美學觀以水墨為主調,講求以形寫神,更為強調意境和情緒。
2、中國古代美人觀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拘束,一開始讓觀眾沉浸在陰郁情緒中,可以讓觀眾想像身在意境,非常精彩。
㈨ 中國電影藝術的思想
中國電影理論
電影作為一種傳播媒介,是西方現代科學技術發明的產物;但電影藝術作為一種觀念形態,還要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約。因此,電影理論無論就其研究對象還是就其本身作為一種觀念形態,都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相關聯,這就使得中國電影理論形成了自身的傳統和歷史。這一傳統和歷史有以下3個特點:
①中國是一個注重實踐的民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帶上了一種實用理性精神。實用理性精神的影響使中國的電影理論不是發展成為一整套抽象的思辨美學,而是形成一種和批評實踐與技巧總結理論相結合的實用美學。
②中國人倫理型的文化精神,在文學藝術中形成了「文以載道」 的思想傳統。這使中國電影理論相對注重電影功能的研究,並且不是停留於抽象的載道功能,而是和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結合起來,成為一種以社會功能為核心的電影本體論。並具體演化為對電影和時代、電影和社會、電影和人民、電影和政治等一系列關系的研究。
③中國傳統的理論思維方式側重於直觀整體的把握方式,所以中國電影理論在對電影基本結構的研究上側重於情節——劇作水平的研究,而不是影像——鏡頭水平的研究。劇作是中國電影理論本體論的基本出發點。正是在這一水平上,中國傳統的電影理論提出了其核心概念「影戲」 。這一概念強調電影的戲劇本性,而把「影」 看作是完成「戲」 的手段。
早期中國電影理論早期中國電影理論的產生可以1920年第一家電影刊物《影戲雜志》創刊為標志:當時許多有影響的電影創作人員都曾在上面闡述過自己對電影的看法。徐卓呆的《影戲學》(1924)和侯曜的《影戲劇本作法》(1926)是中國最早出版的、有一定理論色彩的專著。由於早期電影創作和文明戲的密切關系,人們在理論上也強調電影和戲劇的聯系。周劍雲說:「影戲是不開口的戲,是有色無聲的戲,是用攝影機照下來的戲。」 侯曜說:「影戲是戲劇的一種,凡戲劇所有的價值它都具備。」 有的人即使承認電影藝術在形式上有獨特性,但仍認為就其本性來說它是戲劇。徐卓呆說:「影戲雖是一種獨立的興行物,然而從表現的藝術看來,無論如何總是戲劇。」
中國早期的影戲理論不強調電影對現實的紀錄和復制功能,而強調通過影片故事對作者人生態度的主觀表現和對社會的教化作用。鄭正秋的「戲劇者,社會教育之實驗場,優伶者,社會教育之良師」 的主張,洪深的要求影戲「以普及教育表示國風為主旨」 的聲明,在當時是最有代表性的。其次,影戲理論注重對電影情節——劇作水平的研究。認為「電影的劇本是電影的靈魂」 。人們在這一前提下,對電影劇作的選材、結構、沖突、高潮、語言等不同方面進行了理論探索,要求劇情曲折有趣、耐人尋味,要求保證敘事的「調和」 、「流暢」 。和情節因素相比,造型因素主要被看作一種「扶助」 的成分。
在20年代的電影理論探討中,除了占據主導地位的「影戲」 理論,還有一些其他主張。例如史東山等人注重電影與美術的聯系,強調電影的「視覺美」 和「形式美」 ;田漢則認為電影應「以純真之態度,借膠片宣洩吾民深切之苦悶」 。但這些理論的影響都不及「影戲」 理論深遠。
1933年,由夏衍等人組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電影小組成立。他們在參加編劇創作的同時,亦著手建立新的電影理論批評工作。他們從革命的功利目的出發,要求電影成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輿論工具。他們闡述了電影與時代的關系、電影的階段性等問題,亦涉及了主題與題材、形式與內容、真實性與傾向性等廣泛的文藝理論問題。這些主張超越了抽象的「為人生」 和「教化社會」 ,而把電影放到更廣闊、更嚴峻的社會現實中,奠定了中國電影理論進步的現實主義思想傳統的基礎。另外,對蘇聯電影理論的介紹也給中國電影理論帶來了新鮮血液。這種介紹是從1928年洪深翻譯С.□.愛森斯坦等人關於有聲電影未來的宣言開始的。1930年,劉吶鷗撰文介紹蘇聯的蒙太奇學派和電影眼睛派、歐洲的先鋒派等理論觀點。在這些理論中,最為中國影人所熟悉和樂於接受的是В.И.普多夫金的敘事蒙太奇理論。他的《電影腳本論》、《電影導演論》、《電影表演論》等先後被夏衍、鄭伯奇、陳鯉庭等人譯出,影響廣泛。洪深此時則撰寫了《電影術語辭典》、《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電影戲劇表演術》等專著和論文,其他人亦有《電影導演論》、《電影攝影論》等相繼問世。
抗戰爆發後,理論上的活躍局面漸趨沉寂。40年代電影理論的最主要收獲,是陳鯉庭編著的《電影軌范》(1941)。它是在30年代理論譯介和探索基礎上出現的一部比較系統的電影藝術形式和技巧理論專著。它第一次自下而上地從影像和鏡頭的具體因素出發逐漸過渡到對電影的綜合把握,為中國電影理論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點。他指出,電影「在技術上有逼肖自然的特徵」 ,而在藝術上又努力超越自然「寫真」 的狀態,「正是在這種超越自然的『真『的地方,才存在著電影藝術家的表現手法和藝術」 。他從自然對象與銀幕映像之間的差異入手,分析了電影表現的性能及運用方法。
中國電影理論的演變1949年後,研究電影如何貫徹為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總方針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理論界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這中間,曾產生過不重視藝術規律、過分強調電影直接為當時政治運動服務的偏向。對此不少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見。
盡管如此,中國的電影理論仍在許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進展。在電影特性和技巧理論的研究上,這一時期最有價值的成果是史東山的《電影藝術在表現形式上的幾個特點》(1954)和張駿祥的《關於電影的特殊表現手段》(1959)兩本專著。史東山從分析小說、戲劇和電影的異同入手,一方面強調「注意電影在故事情節發展中整場整景的結構形態,以及場與場、景與景之間的結構形態,而不被分鏡頭的形式所迷」 ,一方面把電影視像的具像性和小說描寫的相對抽象性作對比,強調電影「直感直覺」 的視覺藝術性質。把電影的故事敘述和影像表達兩個層面有機地結合起來了。張駿祥針對當時電影創作中存在的不重視和不熟悉電影特性的問題,著重從藝術技巧角度對電影藝術特性進行了相當深入的歸納和論述。他闡述了電影具有的具像形像和時空可跳躍的優點與它「一次過」 及畫面視野局限等缺點,指出正是這些優缺點相反相成,互相制約,構成了其藝術形式的特性,即「鮮明的動作性」 、「結構上的簡捷鮮明」 、「依賴視覺形像,依賴造型表現力」 、「要求在生活邏輯之外對蒙太奇邏輯的遵循」 等一系列原則。另外解放初期出版的阮潛的《電影編導簡論》(1949)和顧仲□的《電影藝術概論》(1950)也是這一方面的專著。
電影劇作理論的研究是中國電影理論中一個很受重視而且富有成就的領域。這首推夏衍在1959年發表的《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夏衍根據自己豐富的電影創作經驗,詳細闡述了自己對電影劇作規律的認識。他特別強調電影創作的通俗化和形像化。要求電影「准確、鮮明、生動」 地「訴之於觀眾的直覺和聯想」 。他很重視電影創作的革命功利目的,提出「目的性決定了體裁、結構」 ,認為「電影和戲劇一樣需要戲劇性和人物性格的鮮明性」 。因此他特別強調戲劇或情節的重要性,並在此基礎上對電影劇作結構和技巧進行了詳盡的闡述,以傳統文藝中「剪頭緒」 、「密針線」 等許多經驗豐富自己的劇作理論。另外,陳荒煤的《關於電影文學劇本的特徵》(1956)、柯靈的《關於電影劇本的創作問題——視覺形像的創造》
(1955)和《電影文學三講》(1958)、袁文殊的《電影中的人物性格和情節》、於敏的《本末——文學創作的共同性和電影文學的特殊性》等論文和專著也都對這一領域內的藝術規律進行了積極和富有價值的歸納和總結。
60年代初,探索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電影道路這一新的課題在理論上引起了重視。袁文殊、羅藝軍在《主題、真實性、傳統》(1962)一文中把「向傳統學習」 作為一個重要的理論課題提出。他們闡述了電影藝術「具有向民族傳統學習的極其廣闊的可能性」 ,認為這是電影藝術「進一步提高質量的關鍵之一」 。他們主張「電影藝術向民族傳統學習,主要是向傳統的姐妹藝術學習」 ,認為這種學習包括創作方法和具體的藝術技巧等不同的層次。徐昌霖的《向傳統藝術探勝求寶——電影民族形式問題學習筆記》以及韓尚義的《環境.情景.情境》、姜今的《論形式美》等文章,分別從敘事和造型等不同方面探討了電影創作中如何對傳統的敘事藝術(特別是說唱藝術)、傳統美術和畫論的經驗進行借鑒的問題。
1963年,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編著的《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二卷)出版,這是中國電影史研究的開拓性工作,它也從一個側面為電影理論研究提供了幫助。
總之,新中國的電影理論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於歷史條件的影響,也存在嚴重的形而上學傾向,出現了創作道路的狹隘、構思公式化概念化的現象。周恩來同志在1959年和1961年兩次就電影工作講了話,強調解放思想和尊重藝術規律。1962年,瞿白音發表《關於電影創新問題的獨白》,提出了「去陳言」 、「創一代之新」 的主張。這篇文章不僅要求在思想內容方面沖破禁區的宣言,而且提出了在藝術思想上革新的主張。他把「陳言」 歸結為主題、結構、沖突「三神」 ,認為它們都在應破除之例,主張創思想、形像、藝術構思之「三新」 。
但隨著左傾錯誤逐漸向全面發展,電影理論研究出現了停頓和倒退。「文化大革命」 中,林彪、「四人幫」 全盤否定了中國電影的歷史傳統,把「三突出」 的樣板戲經驗強行推行到電影中來。這些理論無視電影藝術的特性,扼殺藝術家的創作個性,使得中國電影在思想上、藝術上都出現了極大的倒退。
新時期中國電影理論「文化大革命」 以後,中國重新開始了電影理論的建設。特別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電影理論的研究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面。標志這一時期電影理論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的是對電影本性的探討。
從20年代「影戲」 觀念確立以來,戲劇式電影觀念和劇作理論的研究一直在中國電影理論中占著統治地位。1979年,白景晟首先發表文章《丟掉戲劇拐杖》,向傳統的戲劇電影觀念提出了挑戰。他認為:「不可否認,電影藝術在形成過程中,確實從戲劇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東西,電影依靠戲劇邁出了第一步。然而當電影成長為一種獨立的藝術之後,它是否還要永遠依靠戲劇這條拐杖走路呢?」 作者對此作了否定的回答。他強調,「電影和戲劇最明顯的區別,表現在時間、空間的形式方面」 ,並在文章中對此作了具體的論述。接著,張暖忻和李陀、鍾惦□也先後發表文章,提出了「電影語言現代化」 和「電影和戲劇離婚」 等口號。這些文章發表以後,關於「戲劇性」 在電影藝術中的地位問題,很快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邵牧君等人對以上觀點表示了不同意見。邵牧君在闡述了戲劇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後提出:「戲劇化並不等於典型化,但典型化必須要戲劇化。」 針對以上兩種意見,張駿祥提出了「一夫多妻」 的主張,他說:「電影文學對敘事文學、戲劇文學、抒情文學要兼收並蓄,就叫做『一夫多妻『吧。」
在關於電影戲劇性問題的論爭稍後,又爆發了另一場關於電影文學性問題的論爭。電影文學性命題的提出,既是在戲劇電影觀念面臨挑戰時,探索電影本體論的一種新的努力,也是對那一時期創作實踐中過於追求新形式、新技巧偏向的批評。在1980年初召開的一次導演總結會上,張駿祥提出了「文學價值」 說。張駿祥說:「針對某些片面強調形式的偏向,我們要大聲疾呼:不要忽視了電影的文學價值」 。「文學價值」 首先是指「作品的思想內容」 ;其次是「關於典型形像的塑造」 ;第三是「關於文學的表現手段」 ;第四是「節奏、氣氛、風格和樣式」 。這些都是應由劇本所「提供」 和「決定」 、而由導演用電影手段來「體現」 和「完成」 的「文學價值」 。張駿祥的發言在電影界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和反響,許多刊物圍繞「文學性」 和「文學價值」 以及和電影的關系展開了討論。陳荒煤撰文提出「不要忘了文學」 ,許多文章從不同角度強調了電影的文學性。和以上意見相對,鄭雪萊發表了《電影文學與電影特性問題》的文章,對「文學價值」 說提出質疑。他說:「我很懷疑,『電影文學價值『如果作為一個嚴格的文藝概念,它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可以這樣來界說。」 「如果一定要用『價值『這字眼的話,那麼各種藝術所要體現的可說是『美學價值『,而未必是『文學價值『。」 「我認為,不可以脫離電影美學特性和電影特殊表現手段來談論電影的本質。」 鍾惦□也在《電影文學要改弦更張》一文中提出「諸種藝術均須發展其自身」 的觀點。
在另一方面,一種並非以論爭面目出現的更為深入具體的電影理論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那就是對於影像(包括聲音)結構特性的研究。它們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從影像結構的本身,即電影的具體手段出發的。倪震在《電影造型》一文中提出:「一個被拍攝下來的戲,和一個有著戲的因素的『電影『,這是性質不同的兩件事。所以,一部電影在它最初構思的時候,就應該是由視覺的(或視聽的)元素構成其骨肉之軀。」 從這個基本認識出發,作者在文章中結合電影創作中劇作、導演、表演、攝影、美工各個環節詳細闡述了造型元素的重要性及其運作方式。周傳基在《電影時間結構中的聲音》一文中強調了電影的聲音對於電影的重要意義。首先,「聲音給電影帶來了更豐富的內在運動,電影增加了內在的理性思維運動——言語,和內在的感情運動——音樂。因此電影可以形成更復雜的時空結構」 。其次,「出現了一個聲音空間」 ;並且「聲音和視覺畫框之間出現了張力」 。另外,周傳基還對電影從無聲片到有聲片的歷史以及電影聲音的各種構成因素、運作方式進行了研究。對於影像結構特性的另一個層次的研究是從有關的經典理論,即蒙太奇和長鏡頭之爭出發的。1980年,周傳基、李陀發表《一個值得重視的電影美學學派》一文,較為系統地介紹了A.巴贊的長鏡頭理論,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中國歷來「對蒙太奇是很重視的,這當然無可非議。但我們今天是否可以兼采眾長,不一定再保持一邊倒?例如蒙太奇理論比起長鏡頭理論,對鏡頭的內部結構,對單個鏡頭的表現力,注意得就不夠。」 鄭雪萊、俞虹則撰文對蒙太奇和長鏡頭之爭表示了另一種觀點,他們在強調「以辯證思維為基礎的蒙太奇理論並沒有過時」 的同時,對紀錄派理論表現出更多的批評意向。之後,又有許多文章對影像理論的這兩個層次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
關於電影民族化問題的研究在60年代的基礎上得到了新的發展,這一方面表現在對這一主張的具體和深入的闡述上,另一方面表現在對這一口號本身的反思上。其中,堅持電影民族化口號並對其內涵作了較為系統闡述的有羅藝軍。他在1981年發表《電影的民族風格初探》及其以後有關文章中提出:電影的民族風格是內容和形式的辯證統一,既表現在對社會生活的民族特色(人物的民族氣質、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民族風貌)把握上,也顯現在民族審美經驗、審美習慣的追求中。這不是對古典文學、戲曲、國畫的某些技法、程式的生吞活剝,而是按照電影藝術的特性吸收傳統美學的精神。不贊成提電影民族化口號並對自己觀點作出有力表述的有邵牧君。他在《「異中有同」 辯》及一些文章中認為:「民族化」 是一個針對外來文化的口號,它要求把外來文化的影響置於民族文化傳統的管轄之下。在文化問題上鼓吹走「民族化」 的道路,必然意味著今隨古制,崇尚國粹,與現代化步伐是不合拍的。
新時期電影理論的發展,一個共同的傾向是對傳統命題全面反思,開創了中國電影理論史上一個空前活躍的時代。
㈩ 你期待在未來的中國科幻電影中,看到哪種美學風格
在未來的中國科幻電影中,能夠看到的美學風格,個人認為應該還是那種超現實主義的風格了,畢竟來說,科幻電影中超現實主義的風格是很常見的,這種風格相對於科幻電影的整體設計,構思相匹配的也是很受年輕人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