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紫日》的簡介以及其內涵
這電影太經典了 我看過4遍, 光看介紹沒有多大用的,還不如看幾遍,很感人,三個人——中國的一個男子漢,一個日本中學生,一個俄羅斯女戰士, 互相之間聽不懂對方,有很多有趣的事,也有很多驚險, 最後的那一幕特別感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時刻,蘇軍坦克沖破大興安嶺日軍防線,途經一座集中營時解救出一名唯一的倖存者,蘇軍將他與—批傷員一同送往後方,但運送車誤入日軍防區,—場混戰後,僅剩二人逃入茫茫林海影片在中、俄、日三個角色身上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故事。三個語言不通、相互敵對的人之間充滿了戒備,甚至要殺死對方才能得到自己的安全,但在險惡的環境中,三個人又是靠相互幫助才最終走出了森林,同時無意中得到了戰爭已經結束的消息。當他們懷著活下去的希望奔向林外時,一場巨大的災難正在等著他們…… 影片以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探索了正義人性的偉大力量,正是這種力量才是人類戰勝法西斯的共同源泉。影片表現了馮小寧「戰爭與和平」作品的一貫主題:人類各民族之間本來都可以做朋友的,但侵略別人,就會造成人間悲劇,正如影片所述:太陽本來是人類共同的生命象徵,一旦蒙上法西斯的陰影,就會改變顏色、降臨災難,只有消滅了法西斯,鮮紅的太陽才會重新照耀人間。 作為著名的「馮小寧戰爭與和平六部曲」的高潮篇,馮導表示將在《紫日》中再次深刻揭露法西斯主義對於人性的荼毒,就戰爭與生命的主題進行反思,呼籲人類對於生命與和平的珍愛。
⑵ 電影《紫日》到底演的什麼意思啊沒看懂
1,你現在的好日子都是先輩用命換來的。
2,決不能原諒日本。
3,日本勞苦大眾也是受害者。
4,絕不支持戰爭。
5,對於發動戰爭的戰犯,必須乾死他。
⑶ 電影紫日事件是真實的嗎
是的,這是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的人大代表烏雲其格格的經歷所改編的。「秋葉子」的原型就是烏雲其格格。
她生父母是日本在海拉爾的僑民。1945年她父親被日本關東軍征入成為「文職人員」後來被飛機炸死,她母親和她妹妹與她在逃難路上失散她被一個蒙古族的牧民所救改為為烏雲其格格。烏雲其格格一度回日本後來又回中國,現在住在海拉爾。
拓展資料
《紫日》是由馮小寧自編自導,富大龍、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聯合主演的戰爭劇情片,該片於2001年4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為背景,講述三個不同國籍的青年,在經歷了重大的生死考驗後,如何從敵對變成朋友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名中國老百姓——楊玉福(富大龍飾)。在將楊玉福和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安娜·捷尼拉洛娃飾)的蘇聯女軍醫僥幸逃進了林區。中途他們遇見了在混戰中與大隊失散的日本少女秋葉子(前田知惠飾)。他們讓秋葉子帶路,可是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秋葉子卻一心要將他們置於死地,帶著他們走進了險境。
娜佳痛恨秋葉子的行為,讓楊玉福殺了她,忠厚老實的楊玉福雖然懷著殺母之仇卻也不忍心殺害眼前這個年少無知的女孩,於是,為了能從茫茫林區活著走出去,三個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見戰火硝煙的美麗林區里,三人一路上經歷了山林大火、沼澤、猛獸等一系列磨難,患難之中漸漸產生了友情,秋葉子也被娜佳和楊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對自己長期以來所接受的「教誨」產生了懷疑。
雖然語言不通,三個年輕人卻幾乎忘記了戰爭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然而,就在他們即將獲得新生的時候,秋葉子卻被瘋狂的法西斯所殺害。悲忿的楊玉福和娜佳憤怒地沖向殘余的日本法西斯部分,為純真的少女秋葉子報仇雪恨。
⑷ 電影《紫日》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
《紫日》的故事完整,內蘊深沉渾厚,表達得收放自如。
文學作品中,常見白樺林的風姿搖曳,有玉樹臨風的君子之質,又有亭亭玉立的美人之態,而被電影人所遺忘的它,在《紫日》里成了鏡頭中反復出現、隆重登場的主角。還有那金黃的雛菊、紫紅的苜蓿、潔白的百合鋪陳在秋天的原野上,是在沉思,又像是表白。
一雙粗糙的中國鄉村老漢的大手,捧著繪有娟人的八音盒,這八音盒在日本少女的手上、在俄羅斯老嫗的掌心傳遞,最終安息在落葉繽紛的黑土地,那是對戰爭中死去的無辜百姓亡靈的祭奠,也是對狂妄的戰爭販子的詛咒,還是對和平與友愛的真誠企盼。即便是在戰火和硝煙的彌漫下,大自然依然有壓抑不住的驚魂動魄之美,具有油畫質感的畫面和適時響起的弦樂,襯托著人物簡潔卻不乏幽默的對白,顯示出電影作為綜合藝術的魅力。
導演馮小寧本人是這樣說的,「我是主張唯美的」;而他的影片也是這樣表現的,哪怕是在生活的慘痛中也有「野火燒不盡」的春草似的美感倔強地生長。唯美,與其說是一種藝術主張,倒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理想。
《紫日》中的三位主角,俱是有缺陷的人物,中國農民有掩飾不住的狹隘,俄羅斯女軍醫有與生俱來的孤傲,日本的少女戰俘在血液里有睥睨他人的遺傳,但是,所有這些,都不能阻礙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與相親相愛。
愛比仇恨更有力量,和平比戰爭更能持久。片中,當忠厚老實的農民楊玉福舉刀對准日本少女秋葉子時,他腦子里閃現出被日本兵殘殺的同胞,但卻不忍傷害一個手無寸鐵的敵國女孩。這種「不忍」之心,是古人所推崇的仁厚之心,也是現代人所贊許的愛心。愛心戰勝了仇恨,在那生死瞬間,得到拯救的是日本少女,更是人類那顆不向野蠻與獸性屈服的良心。
良心能夠煥發良知,日本少女秋葉子在聞聽自己的國家戰敗投降的消息後,情緒波動,不能自持,她端起槍對著楊玉福和娜佳,但她無力扣動扳機,她的那顆被軍國主義意識所熏染的心,終於有了些康復的跡象。在影片結尾,秋葉子為解救一個小弟弟而被她的同胞擊斃,她是為愛而飲彈,並死不瞑目。
《紫日》的分量,隨著劇終出現的二戰世界各國死亡人口的數字統計而加重。中國死亡人數是最多的,有3000多萬。「紫日」凄美,盡在不言中。 (長江日報 彭俐)
抗戰影片《紫日》簡評
馮小寧1990年執導的《戰爭子午線》頗有靈氣,時空剪輯手法也較為灑脫,甚至不乏神來之筆。該片曾榮獲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第4屆東京國際兒童電影節日本電影評論家獎、第二屆日本京都國際兒童電影節金獎。故事講述,在戰爭年代,一支革命隊伍沿長城西進,小戰士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跨越時空來到現代……張揚的形式感使《戰爭子午線》成為有史以來最好看的馮氏作品。此後,馮小寧突然染上了張藝謀式景觀癖,開始在《紅河谷》(1996)、《黃河絕戀》(1999)中大搞「視覺效果」,但山河美景無法掩蓋劇情缺陷和特效粗糙,注重外觀的馮小寧作品具有了更大的欺騙性,也屢屢暴露特技野心與特技水平發展嚴重不同步造成的尷尬。所以,在一連串國內政府獎項賜予的「花環」背後,表面風光的馮小寧已經和被過度贊美包圍的張藝謀一樣到了苦苦支撐乏人喝彩的地步,他們硬傷累累、低級弱智的作品往往讓人無法接受,每有新片問世,必將招來一片罵聲。
《紫日》的引起轟動,倒並非因為「中、日、俄演員聯袂」的國際陣容,而是劇中「日本兵刺殺老太太」的畫面引起學生觀眾笑場,據說這個完全違背作者初衷的結果讓馮小寧憤怒已極,他一邊申請電影管理部門和教育部門的紅頭文件做護身符,一邊指責青少年心理素質有問題,一邊對當前的教育現狀表示痛心疾首。其實孩子們笑這個情節的同時也在笑馮小寧,笑他代表的國產片電影導演特有的愚蠢。該段落並非有意製造喜劇氣氛,相反,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以日本兵不敢殺人的怯懦表演突出反戰主題,但導演並沒有真正從人性角度塑造人物而是按照國產片慣例刻意醜化了日本兵的形象,再加上嚴重誇張的表演,產生反效果並不出人意料。
影片開頭的「大型戰爭場面」體現出好大喜功的國產片導演與生俱來的「廋驢拉硬屎」精神,拼湊式鏡頭比比皆是,完全沒有場面調度、多機拍攝的空間美感,幾乎每個鏡頭都讓人懷疑影片的製作成本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大,寒酸的爆破與音效更使人啼笑皆非。影片結尾的海空大戰特效製作同當年的電視劇《北洋水師》一樣「狂妄自大」,以為觀眾不辨真偽很好蒙騙,破綻百出的鏡頭再三重復之後就構成一種對觀眾智商的非禮——這類「走過場」式的戰爭圖景既缺乏觀賞性,又難帶來心靈震撼。技術方面處處敗筆、乏善可陳,猶如「電視新聞攝影」的推拉鏡頭也證明馮小寧導演技藝已經全面倒退。尤其令人無法容忍的是,曾在《戰爭子午線》中讓人眼前一亮的「時空閃回」、「時空交錯」手法在《紫日》中運用的極其機械、生硬,幾乎沒有一個段落能夠超越觀眾的想像力。
馮小寧的「戰爭與和平」系列拍到第六部,革命浪漫主義、愛國主義、人道主義的旗幟越舉越高,按說如此重視思想性的作品理應得到觀眾的尊重,但觀眾很難為《紫日》興奮起來,因為電影的表現形式實在令人垂頭喪氣。
⑸ 看過電影《紫日》的進來評價下感受(最高分獎勵)
被人用濫了的抗日題材。卻沒有英雄、沒有游擊隊、沒有槍林彈雨、沒有地下工作者。一個中國農民、一個日本女孩、一個俄羅斯女軍官,當三個生活軌跡文化背景政治態度完全不同人的命運在同一片土地上被緊緊捆綁到一起的時候,在涉及生與死的瞬間,每個民族最純朴的個性不可避免的被顯露無遺。在紫日面前,也許迷茫,也許嚮往,生命的路上很長很寬闊,需要堅持。電影從一個側面看抗日。
戰爭,對任何一個民族都是一件極具摧殘的事。
⑹ 電影《紫日》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影片想表達什麼主題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45年抗日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蘇聯紅軍偶然從日軍屠殺中救下一個中國漢子--楊玉福。在把他和傷員一起往後方轉移的途中,軍車誤入日軍軍營發生了一場激戰,楊和蘇聯女軍醫娜佳僥幸逃進了林區。途中他們遇見了在混戰中與大隊失散的日本少女秋葉子。他們讓秋葉子帶路,可是秋葉子卻帶著他們走進了雷區……
娜佳痛恨秋葉子的行為,讓楊玉福殺了她,忠厚老實的楊玉福卻不忍心殺害眼前這個女孩。為了能從茫茫林區走出去,國籍不同、語言不通的三個人只得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見戰火硝煙的大森林裡,他們經歷了沼澤、山林大火、猛虎等一系列磨難,患難之中漸漸產生了友情。
這時,傳來了戰爭已經結束的消息,正當他們滿懷希望奔向林外時,秋葉子卻不幸在一場恐怖的大屠殺中被她的同胞射殺……
《紫日》以抗日戰爭最後階段蘇軍進入東北對日作戰為背景,講述一位被蘇軍解救的中國勞工、一位蘇軍女軍官與一個被俘的日本女孩,在激戰後進入深山的生死經歷。角色間的沖突折射出正義的力量、對生命的珍愛和人性的崇高。
作為著名的"馮小寧戰爭三部曲"的高潮篇,馮導表示將在《紫日》中再次深刻揭露法西斯主義對於人性的荼毒,就戰爭與生命的主題進行反思,呼籲人類對於生命與和平的珍愛。馮小寧導演曾經向媒體透露過《紫太陽》一片將展現中國電影難得一見的坦克激戰大場面。
⑺ 電影<紫日>的故事是否來自真實事件
真實的歷史事件經過藝術加工拍成的。「秋葉子」的原型目前在中國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人大代表烏雲其格格,她生父母是日本在海拉爾的僑民。1945年她父親被日本關東軍征入成為「文職人員」後來被飛機炸死,她母親和她妹妹與她在逃難路上失散她被一個蒙古族的牧民所救改為為烏雲其格格。烏雲其格格一度回日本後來又回中國,現在住在海拉爾。《紫日》的女主角前田知惠采訪過她。
順便說一句,好電影!
⑻ 如何評價《紫日》這部電影
《紫日》是由馮小寧編導,富大龍、前田知惠、安娜-捷尼拉洛娃主演的戰爭電影。影片於2001年4月11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大致講述了在看不見戰火硝煙的美麗林區里,三人一路上經歷了山林大火、沼澤、猛獸等一系列磨難,患難之中漸漸產生了友情,日本女孩秋葉子也被前蘇聯娜佳和中國男子楊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對自己長期以來所接受的教誨產生了懷疑。
《紫日》沒有以往抗戰電影的強烈主觀性,從完全不
劇照同於以往的視角講述故事,觀眾對他們的表演還是比較認可的,三位年輕新秀演繹角色都鬆弛自然。影片對白極少,緊湊情節和人物內心變化成全了該片驚心動魄的觀看魅力。而且,沒有了對明星先入為主的印象,觀眾的情緒似乎更容易入戲。
影片開頭的「大型戰爭場面」體現出好大喜功的國產片導演與生俱來的「廋驢拉硬屎」精神,拼湊式鏡頭比比皆是,完全沒有場面調度、多機拍攝的空間美感,幾乎每個鏡頭都讓人懷疑影片的製作成本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大,但是缺乏美感並不影響反映影片的主題,戰爭與和平在此片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跟很多人一樣第一次是CCTV電影頻道看到的,這從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視角講述故事,雖然都是抗日題材手段,卻沒有偉大英雄、沒有游擊隊、沒有槍林彈雨、沒有地下工作者,更沒有現在的熒屏充斥的全是那些雷人的抗日神劇,手撕鬼子,褲襠藏雷......
幾個鏡頭最為深刻——一是日本女孩掉進泥坑,楊的幻想和現實的對比。
第二個是最後葉子聽到戰爭結束沖下去對同胞說,「戰爭結束了,我們可以回家了」的時候被自己的同胞一槍斃倒的鏡頭。
⑼ 《紫日》看了之後有什麼感悟
時間的沉澱會涌現那些真正的經典電影,也許當時不被人看好,然後通過時間的打磨,讓人不得不贊嘆。已經不只一次的談到《紫日》了,可以說中國關於抗日反戰的電影,唯獨這一部是最深刻的。別的電影,只有路線的正確,正義的光芒。如今正義的癲狂,幾乎到了變態的程度,那手撕鬼子的現實,印證了這個的浮躁當代。《紫日》是一部走心的電影。
電影的名字起的就有幾分文藝范,以往的抗日電影,我們總是在感嘆大時代下偉人們的決策、場面宏大的震撼。反不如通過戰爭的側面,來反思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一個普通中國農民、一個花季的日本學生、一個普通的俄國女兵,在日本投降前夕橫穿日本的佔領區。美麗大森林裡,襯托戰爭的殘酷。破敗的村落,血染的鋼刀,冷漠的軍國主義。這個日本女學生,可謂是整個電影的點睛之筆,因為以往的電影里很少這樣的角色。正是因為她是學生,人性里質朴的純真還在,誰不我想要安穩過日子呢?故事的開始,當她遇到在那個中國農村和俄羅斯女兵娜嘉的時候,腦海里徘徊著軍官教師的訓誡:「為了大東亞帝國,殺掉那些中國人,美國人,俄國人!」,她看到在訓練殺人時,有個年輕的日本兵哭了起來,他們也不願意戰爭的。
她救了這個農民和蘇聯的女兵。後來的發展結局烘,托出了整個影片的高潮,她得知日本天皇已經宣布投降,她太開心了,在金色的夕陽下,絢爛的草原上,她手捧著鮮花,奔往那著載有同胞的軍車,她大聲喊著,「不用殺人了,戰爭結束了,我們可以回家了!",可惜如此唯美的畫面卻只持續了幾秒鍾,一聲槍響,她的同胞握著鋼槍,一副的猙獰的臉,在漫天飄散的野菊花中,她香消玉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