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一個戰爭片。講的是一個村莊和鬼子斗爭的故事。最後這個村莊徹底的在中國的地圖上消失啦。求片名。。
鬼子來了
抗日戰爭末期,故事發生在河北山海關附近的一座名為掛甲台的偏僻小村。一天夜裡,當村民馬大三正在和七爺的兒媳婦在床上翻雲覆雨的時候,有人把兩個裝著俘虜的麻袋押送進了村民馬大三的家裡,其中一個是日本兵,另一個是翻譯官。這個簡短的過程中,送人和接人的甚至連面都沒有見著。溝通他們的只有一把上了膛的手槍,頂在馬大三的腦門上。「合上眼!記著,把人給我看好了。死了或者讓日本鬼子發現了,就殺了你。順便你給我審審,三十我來拿人」。來人只留下這么句話,就把合著眼睛,驚魂未定的馬大三扔在了屋裡。本來答應好了三十來取人,結果此後就沒有音訊。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決意以死殉國,而翻譯董漢臣則卻利用語言上的障礙爭取了求生的機會。他將花屋罵人的話,全都翻譯成了「求求你們別殺他,拜託了」。並且交代了日本鬼子的一些裝備。善良的村民抱著一絲希望認為有人會來領人,但是始終沒有人來。這兩個俘虜在村子裡又關了會,村民們見此便商議將兩人處死以避免麻煩,但善良愚昧的村民誰也不敢下手殺人。大家七嘴八舌,想不出用什麼辦法來了結這兩個「不定時炸彈」。馬大三的五舅姥爺是村裡的主心骨,只說了一句:「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而看不慣兒媳和馬大三不幹不凈的七爺也說了句:「王八操的,我一手一個都掐巴死,刨坑埋了!」大家每個人都心懷鬼胎,謀求自己的平安無事,所以殺人的任務就在村民中推來推去沒有定論。或許每次當中國人處於兩難境地的時候都把決策權交到了老天爺的手中,五舅姥爺決定了用抽簽來選人——一葫蘆黃豆裡面有兩個紅豆。哪兩個人抓著紅豆,哪兩個人殺人。當豆子還沒有抓完馬大三就已經發現自己的手裡有兩顆紅豆,認命的他提出要找兩個人幫忙。這回到是有人奮勇爭先——只要不殺人,刨坑這種體力活勤勞的農民是不會推託的。但是善良的馬大三根本下不了手。他把兩個俘虜捆進麻袋裡面藏進了長城裡,每天去送飯。本來和他好著的七爺兒媳魚兒在那個晚上懷上了孩子,她怕自己懷上鬼胎所以對於手裡有兩條人命的馬大三敬而遠之。馬大三無奈之下將詳情告訴了魚兒,從此兩個人開始了長達半年對兩個俘虜的照顧。有一天,兩個俘虜碰巧遇見了到長城裡來玩的魚兒的大兒子,他們試圖教孩子說日語:「有日本士兵被關在長城裡面。」無數遍的重復後,孩子終於喊著這句不知道什麼意思的話離開了。他只知道說這句日語日軍會給糖吃。每天早上日本海軍都會列隊從村頭走過,孩子們蹲在牆頭等待日本軍官的賞賜。這天,大兒子喊著「日本士兵,日本士兵…」向路過的海軍軍官獻殷勤。機靈的六旺學過日語,聽出這事情不對便沖過去沖海軍軍官滿臉堆笑,手死死掐著孩子的屁股,阻止了災難的發生。這之後,村民發現了馬大三沒有殺死兩個俘虜,給大家帶了很大的隱患。所有的人不幹了,開始了瘋狂的爭吵。六旺、二脖子、八嬸子這些人仍然心懷鬼胎,他們不停地逼馬大三殺死兩個俘虜,不然就殺了他們。這里八嬸子這個村民公認的長舌婦更是言語中傷馬大三和魚兒,讓進退兩難的魚兒拉下臉皮和她爭吵起來。村民們仍然不想讓自己惹上臊,堅持讓馬大三殺人。無奈之下馬大三進城找到了劉爺——曾經給八大臣砍頭的老劊子手。經過朋友的再三吹捧,劉爺決定出手相助。馬大三燒香拜佛將劉爺請回了村子。劉爺看似身手矯健,但畢竟年齡在那,刀下人倒,但是只在脖子上留了道疤痕,人又沒死。在多次試圖處死兩人未果之後村民們認定他們命不該絕,就一直把這兩個俘虜秘密關押在村裡。
六個月之後花屋小三郎決定報答馬大三和眾村民的不殺之恩,提出與村民完成一筆交易: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譯送還給憲兵隊,而日軍方面則以兩車糧食作為交換條件。在馬大三的主張下,經過一番商議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條件並且簽字訂約。天真的村民以為日本人是朋友,從沒有真正意識到他們是侵略祖國的敵人。眾人一並護送兩個俘虜返回憲兵隊。到憲兵隊後,盡管隊長酒冢感到有辱武士道精神,還是同意履行那份約定並率部隊將糧食送往掛甲台。但他對於花屋的所作所為已經深深感到厭惡,認為他詆毀了日本民族的尊嚴玷污了日本武士道精神。他對於花屋的唯一要求就是他去死而不辱沒他已經供在靖國神社的牌位。糧食運抵村內,日軍召集全村老小飲酒歡慶共享吃喝。日軍快樂地載歌載舞,村民們也不斷地表演助興。而另一方面,精明警惕的酒冢卻發現四處尋不見大三的影子。五舅姥爺獻上了一曲將隊長酒冢誇贊一番。而八嬸子當時也不知趣地來了首調情的小曲,唱得全場男人不論來自日本還是中國,都對這個已經五六十歲的老婦淫聲笑語,場面令人作嘔。五舅姥爺還自作聰明地對隊長酒冢說:「你們日本人唱歌都是一起唱,我們都是單的,你要不要來一個單人的節目助助興?」這句看似無足輕重的台詞深深地刺痛了我。日本當時團結一心,這部電影裡面的海軍陸軍更是相親相愛,而當時這個掛甲村的村民僅因為兩個俘虜就大吵大鬧,人心分散各懷鬼胎。這句話後形勢出現突變,酒冢突然聽見了花屋在得意忘形地跟中國村民說中國話,而那句中國話就是漢奸董漢臣在吵架時教給他的:「大哥大嫂新年好,你們是我的爺,我是你們的兒。」在實質上不佔上風的村民也同樣開始得意忘形,他們因為這句話捧腹大笑。隊長酒冢終於忍無可忍,認定這次換糧是整個村布置的一個圈套,而大三就是領頭的,而他不在則定是因去帶兵。他下令讓日軍士兵槍斃這個沒腦子的花屋「助興」。周圍安靜了,笑容凝固在了每個村民的臉上。而已經喝多的六旺根本嗅不到空氣中的緊張,還得意忘形地跟隊長酒冢稱兄道弟拍肩搭訕,最後甚至摸著酒冢的頭說:「你害怕了吧?你別怕,跟我一樣把心擱肚子里頭。」這樣不知趣的行為刺激了花屋,他抓住機會,突然像發瘋一樣將刺刀刺向六旺。六旺的倒下後,日軍開始殺戮無辜民眾,整個村落化成屠場,最後日軍縱火將這一山村化為灰燼。就在屠殺將近結束的時候,酒冢突然向部下宣告天皇已經向盟軍投降——日本戰敗的消息。在這一滅項之災中被認為去搬兵的大三則實際上是去魚兒娘家接快要分娩的魚兒。當大三和魚兒還在小船上計劃著分糧食的時候,岸邊沖天的火光映在了馬大三的眼睛上。不久,國民黨軍隊接管了日軍大部俘虜,花屋所在部隊也在其中。一個雨天,馬大三假扮成煙販手持利斧沖進日軍俘虜營,見人就砍,鬼子死傷數人。而他最終被國民黨士兵所擒,被判處死刑。執行死刑的正是那個與他們曾經朝夕相處的花屋小三郎,當花屋手起刀落的時候惻隱之心無法壓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刀下得利索一些。馬大三的腦袋就這么滾落了,在地上轉了九圈半,眼珠子沖花屋眨了眨,嘴角子上翹如劉爺形容自己殺人一樣——「含笑九泉」了。
「日人花屋小三郎,去年臘月來吾鄉。挾風帶雪,神色驚惶,衣容不整,兼有槍傷,何人送之,我等不詳。六月有餘,寒來暑往,我等村民,仁義心腸,鼎力相幫,節衣縮食,悲苦難當,著急上火,沒齒不忘。花屋感恩,允我口糧,兩大車整,報答有方。我等笑納,各得所償。花屋漢臣,歸還日方,自此之後,兩不相傷。立下此約,中日兩方。」當聽到這段契約的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有種哭泣的沖動。我感覺自己的血管里,留著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軟弱和愚昧。「中國的老百姓,向來不憚於反抗的。只要你給他們地種,讓他們活,他們就像陷入沼澤的人,只要鼻子還露在外面,能喘氣,就不願意動一動。中國人,只要做穩了奴隸,就知足了。真是萬劫不復。」魯迅先生的這段話說的正是。遇事推諉、善良軟弱、愚昧無知。我相信,這就是在亂世當中另一種真實的生存姿態。中國的農民是淳樸而且安於現狀的,他們被諸多的勢力欺壓了兩千年,形成的秉性卻溫順賢良。可以想見當小鬼子們沒有進行燒殺戮掠的時候,老百姓雖然會心有不甘,但真的是尚不至於奮起以命相搏。最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幾度不敢動手殺鬼子的馬大三為村民報仇被擒,在接收大員的命令下,居然死在已經投降的日本人——自己救過的軍曹花屋手裡。而圍觀者的擁鬧和應和形同魯迅筆下麻木不仁的看客,可悲、可憐、可嘆!
虛偽的國民黨高官,身後嚼著口香糖的美國大兵,周圍起鬨歡笑如同過年一樣的民眾和跪地等待解脫的馬大三形成了一幅鮮明的黑白畫面。我突然想起了電影中兩次出現的大鼓唱段:日本人還在的時候,大鼓先生唱著:「……八百年前咱是一家,使的一樣方塊字,鹹菜醬湯一個味兒。有道是:打是喜歡,罵是愛,八嘎牙路我不見怪,往後啊,咪吸咪吸,皇軍他給呀……優西優西,大大地優西,就笑開顏啊……」當日本人投降以後,大鼓先生又唱到:「硝煙散去萬民歡,中國人抗戰整八年……打得小日本,掘著屁股跑……聯盟是中英美蘇,大哥是我中華民族……」如此「太平盛世」,馬大三你可以真正地合眼了。
㈡ 有一部美國拍的科幻電影,裡面時不時說幾句中國話
螢火蟲(電影版 寧靜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