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式大片的特徵
弱肉強食
大片時代
自然界生存法則的核心,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越大越強越具殺傷力。
狼與鹿的生存斗爭例子最為人所知:面對敏捷的鹿,只有最狡猾的狼才能獲得最好的生存機會;另一方面,弱小病殘的鹿最容易成為狼的佳餚,結果是敏捷的鹿才能存活。
中國式大片將「弱肉強食」發揮至極致,在將自己不斷做大做高的同時享受政策性的保駕護航,成為最巨大的「強者」。其他電影,只有是「敏捷的鹿」,才能在它們的刺眼光芒之下散發微光。
在中國講「大片」,應該有兩種大片。一個是自中國首部進口分賬大片《亡命天涯》而開始的「引進大片」。另一種大片,就是中國娛樂這十年最荒誕和最巨大的主角,自《英雄》始的「中國式大片」。
中國式大片的前三個字「中國式」,是後來才加上去的。我們本來都天真地以為大片無須定語,即使加上「國產」二字,也不過是一種等同於「madeinchina」的民族工業自豪感(《英雄》上映前,一評論員曾經策劃大型專題報道《英雄贊歌》,並在前言里歡呼:「《英雄》是國產電影中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直到漸漸地,不知從何時起開始稱之為「中國式大片」(下文所提「大片」如無定語,皆為中國式大片的簡稱),我們終於明白,有中國特色的大片之種種特色。
迄今為止,中國生產了五部大片,2001年,《英雄》,2004年,《十面埋伏》,2005年,《無極》,2006年,《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五部中國式大片自然各不相同,但除了相似的豪華陣容,鋪張的昂貴預算之外,卻呈現出驚人相似的一些特徵:
一、都在高票房同時遭遇狂歡式的惡評
一部電影遭遇批評不奇怪,遭遇猛烈的批評也時有發生。但頗為奇怪的是,五部大片所遭遇的是狂歡式的惡評。除了觀眾發出令創作者意想不到的笑聲外,在網路上,可以稱之為謾罵式的惡評浪奔浪流,洶涌澎湃。在表達對影片反感的同時,也似乎能感覺到表達者的快意。
碼明如果說《英雄》引發的「笑潮還令當時的大片製造者有些措手不及的話,到了五年後的《夜宴》,「笑潮已成為看大片的慣性行為。而大片頂級之作《黃金甲》更把杜絕笑場列為創作追求的目標。它基本上達到了,報道顯示,這部升級換代的大片只引發了一次笑常可是,《黃金甲》在為大片贏得難得的口碑的同時卻也收獲了更激烈的抨擊。批評者的措辭遠甚前幾部大片。對《黃金甲》引起的兩極反應,或可作為接受美學的經典案例,有待理論家深入分析。我個人的解讀是,也許正是因為《黃金甲》對杜絕笑場的追求,卻使觀眾在受到影片「侵犯」的同時卻無法通過笑場紓解,繼而引發空前的憤怒。
二、都有主旋律性的美學特點
大片何以「侵犯」了觀眾?這大概是大片制衫拆造者最不能理解的事情。張藝謀曾經用給了觀眾三分鍾漂亮畫面為其作品辯護。大片不約而同地都表現出對漂亮畫面的追求。本來這種追求可以說是對觀眾的討好。這里暫時擱一下觀眾被「侵犯」的話題,先討論一下大片在美學追求上的一致性。
兩位電影學者對大片有如下描述:
「唯漂亮主義」的美學品位在目前中國是很有主旋律性的,它的視覺和聽覺呈現方法是逐步規范化、定型化、程式化的,它的一些固定意象就是在各種申請片(申或模棗奧片、申博片)和中央電視台的重大節日宣傳片和主旋律電影、MTV、春節聯歡晚會中發展起來的。(郝建評《十面埋伏》,《將唯漂亮主義推向世界》)
「對於高山大川的那些激情描繪,從一個中心散發開去的構圖(不止一次),沒有面孔的整齊一律的軍隊,木偶似的面無表情並服裝統一的元老們,包括這部影片中沒有一個閑雜人員,沒有出現一個日常或市井生活的場景,不存在一個噪音和雜音,再次令人想起蘇珊·桑塔格筆下對於一度是希特勒御用導演瑞芬斯坦的分析。」(崔衛平評《無極》:《一部反對觀眾的影片》)
說的是其中兩部大片,但其實亦可以涵蓋另外三部。尤其是《黃金甲》,完全可以視為這種風格的集大成作,極端之作。
三、都對普羅大眾做出拒絕的姿態
五部大片不約而同地呈現出同樣的有中國特色的美學面貌,而這種面貌表面上訴諸感官愉悅,實則對個體性的訴求卻是排斥的。我個人把這種風格起名為「團體操美學」。在《黃金甲》中,這種風格達到極致,以至於走向它的反面。所以有人從反面出發贊揚該片,也有人對這種極致表現出極端的反感。
表面上,大片似乎在追求最廣泛的受眾,但實則相反。有影評人這樣評論《無極》:「一部反普羅的電影;它本來就不是拍給『人』看的,它是拍給神(或者自以為是神的人)看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極》也算是一部曠世奇片了。當《角鬥士》 、《魔戒》、《天國王朝》這樣的巨片都在講述個體的抗爭和蘇醒時,只有《無極》,敢於逆潮流而動,不把精神落點放在人間。」(虞曉毅《陳凱歌一個人在天上》)這個論述用在其它大片身上,一樣貼切。
與好萊塢大片相比,中國式大片都未將精神落點放在人間。好萊塢大片里通常都會存在的普世價值觀,比如愛與自由,人性的解放,中國式大片卻基本上表現出了貴族氣的漠視,甚至嘲諷。這樣的訴求,輔以團體操美學,勢必令觀眾感覺受到「侵犯」(普世的訴求得不到釋放),受到侵犯必須要尋找缺口,看大片時不願意跟隨創作者進入其預設的情境,反而去尋找破綻尋找笑場,這種尋找越來越主動。而到了大片極端之作《黃金甲》,尋找卻碰壁了。於是沒有笑場,批評卻演變成了痛斥。
四、主角都是王
因為無法從國內市場收回成本,國際市場的需求變成主導。因為《卧虎藏龍》的示範作用,古裝+武俠成為大片的例牌選擇。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同樣是武俠加古裝,《卧虎藏龍》的主人公是江湖俠客,而大片的主角卻變成了生活在宮廷內外的王或王身邊的人。
五、創作者都是「王者」
這些生活在宮廷的主角們是否創作者的心理投射,不能妄斷,雖然評論者很容易發生這樣的聯想。大片的創作者,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是當今中國電影位置最高的三位導演。這順理成章,位置高才能夠運用巨額資金、調度大量資源完成中國電影的大片工程。
相信在行政部門的眼裡,大片已被視為中國電影工業的重點工程,其影響遠遠不止票房話題那麼簡單。電影局領導亦多次公開正面闡述大片對中國電影工業的意義,享受到政策性的保駕護航,符合中國國情,不足為奇,但不意味著不會有反效果。比如數字院線之爭,《黃金甲》片方強調市場選擇的自由,但問題是,數字院線當初建設的初衷就有保護中小投資電影的公益性質,市場選擇在這樣的背景下面已站不住腳,欺行霸市的指責其來有自。
創作者往往委屈,尤其製作了三部大片的張藝謀,他的每一部大片其實都頗有誠意地吸取了一些評論的意見。比如《黃金甲》與《英雄》在主題上的完全相背,矛頭直指統治者。但批評仍然刺耳,惡搞依然「猖狂」。
這是因為誕生於新世紀的中國式大片,身上帶有那樣明顯的當下中國的胎記。它被當成一個過渡的載體,對現實的憤怒與不滿,對威權的不屑與厭棄,都情不自禁地發泄於此。這也是有中國特色的觀看,看一部大片太沉重。
鈄江明
大投資
《英雄》2.4億人民幣
《十面埋伏》2.5億人民幣(另說是2.7億)
《無極》超過3.5億人民幣
《夜宴》2億人民幣
《滿城盡帶黃金甲》3.6億人民幣
高票房
《英雄》2.35億人民幣
《十面埋伏》1.5億人民幣
《無極》1.8億人民幣
《夜宴》1.4億人民幣
《滿城盡帶黃金甲》兩周票房逼近2億人民幣
保護
2002年:《英雄》為滿足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報名條件,破天荒在公映前兩個月——9月24日在深圳小范圍公映一個星期。到了12月中公映時,原計劃12月推出的國產片《天地英雄》和《綠茶》則推遲到次年2月上映。在國產片史上首次出現「躲避大片」的現象。
2004年暑假:《十面埋伏》原定安排在7、8月上映的進口大片《蜘蛛俠Ⅱ》、《特洛伊》、《哈利·波特Ⅲ》都給《十面埋伏》讓道。整個暑期檔的黃金時段被這部國產大片佔領,並且出現了「8月國產片保護月」一說。
2006年12月:《滿城盡帶黃金甲》發行方與全國數字院線簽署壟斷放映協議,從2006年12月14日到2007年1月14日,整整一個月時間內全國數字院線只能放映《黃金甲》,而不得放映包括《傷城》、《三峽好人》、《面紗》在內的任何賀歲影片。
直接引語
這種為市場而拍的電影必須滿足最廣大人群的喜愛,但《英雄》里對秦始皇的認識、《夜宴》中散發的價值觀,大部分中國人會深有同感嗎?——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2006年12月(《新京報》)
將所有的「大牌明星」集中在一部電影中,人為抬高了製作成本和投資風險,不是健康的行為。希望中國的電影產業能夠發展得「非常正常」,「不要垮在幾部大的片子上」。——香港電影人吳思遠2006年10月(新華網)
如果說這幾年這幾部大片對電影市場確實產生了影響,就是在新投資人心中打了一針雞血:投就投大的,全球分賬,進主流院線,一千萬美元以下的,上房不帶劍的,叫人瞧不出咱們從前心裡其實挺狠的,不叫電影。……全國一年只放幾部電影。還不如樣板戲呢,那還八個呢。好像天陰太陽忽然出來了,大家一起指著一幫古代人喊:這是電影。——王朔2006年《收獲》第5期
中國電影已經全面進入國產大片時代,市場化程度普遍提高的國產電影,正在結束對國外大片難望其項背的被動局面。——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2005中國電影百年媒體通氣會
這是一個大片時代,但不是一個大片彌漫和大片充斥的時代。從《英雄》到《滿城盡帶黃金甲》才4年多時間,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大片,並且獲得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熱效應,這就是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在特殊階段所做的特殊貢獻。_——電影局局長副張宏森2006年12月(《南方周末》)
商業電影「叫座不叫好」比「叫好不叫座」更有價值。——北京新影聯院線新聞發言人高軍2006年12月(《新京報》)
❷ 電影的審美特徵主要有哪4種
影視藝術是多片種,多形式的藝術,一般分為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四大類,而每一類別又有多種形式.不同的片種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審美要求,但又都有一些共同的審美特徵,這些特徵是:
(1)直觀視象性.
影視藝術主要提供的是由銀幕或屏幕所顯示的直觀視覺形象,"看"是影視觀眾的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影視藝術所要表現的一切東西,包括思想,情感,夢飢跡昌幻等等,都應該轉化為可見的視覺形象,為了不破壞"可見性",人物對話語言(比起戲劇)都應壓縮,高度精練.這是因為影視藝術是與攝影分不開的,而攝像機所處理和完成的僅僅是世界的"象"(包括未經改動的客觀物象和經過選擇,加工,改造過的物象),即影視藝術的主要材料就是物象的真實紀錄,因而,法國電影理論家馬塞爾·馬爾丹才明確地指出"畫面是電影語言的基本元素","電影的存在是由於畫面的不可替代的必要性,由於電影的視覺特性絕對要比電影作為思想或文學容器的性質更為重要."
影視藝術所展示的直觀視象,幾乎可以是無所不包,從宏觀到微觀,從物質世界到精神活動,人們能見到的一切,以及人們難以或不可能見到的,都能用畫面的形象來表現.例如,它能將內心活動具象化,可以通過外在物象的變化來反映(如天旋地轉,可以用房屋,樹木等的旋轉來表現),也可以通過人物動作和面部表情來表現(如《魂斷藍橋》中的經典性鏡頭——女主人公在火車站突遇男主人公時的長達幾秒鍾的面部大特寫).即使是潛意識,它也能用畫面形象來表現,如伯格曼②導演的《野草莓》,費里尼導演的《8》等,在這方面都作出了有價值的探索.影視藝術的這一特性,使它更易於被接受和理解,易於超越國界和民族,因而,讓·愛潑斯坦才認為"電影是一種世界性語言",即它是一種"象形符號"式的國際語言.
(2)幻覺逼真性.
銀幕和屏幕上的形爛扒象是一種"影子",一種"幻相",這些形象所組織構造出來的具有統一性的時空,也是一種幻覺,但是它們卻都具有高度的真實感.影視藝術是以視覺形象的逼真性為生命的,它無法容忍對自己的本性——視覺可信性的絲毫破壞.正如巴贊所說:"電影中的幻景與戲劇中的假象截然不同,它不是以觀眾默許的假定性為依據,相反,它是以表現給觀眾的事物的不可剝奪的真實性為依據的".
比起其他藝術,這種幻覺逼真性,是影視藝術的優勢所在.它能最大限度地酷似生活原貌和自然形態,它擁有繪畫和雕塑所失去的運動,音樂失州皮去的造型,突破了戲劇的時空局限,把文學形象轉化為直接可觀的形象.雖然,銀幕在瞬間給觀眾展示的是世界的一個片斷,但它卻能使人信服這個片斷是與世界的其他部分聯為一體的.銀幕不是畫框,而是窗戶,是將事件的局部展示給觀眾的窗戶.影視空間不像繪畫空間和舞台空間那樣是嵌入世界之中的,而是代替世界而產生,存在的.
影視藝術的幻覺逼真性來自攝影的本性——客觀物質視象的復現.繪畫細致地描繪出事物的原貌,但它們卻不具有攝影那樣使我們相信原物確實存在的力量.此外,影視的幻覺逼真性還來自於影視藝術家的努力,來自他們自覺地按照這一特性來進行創作.例如,鏡頭的組接,就要根據人們觀察外在世界的習慣,按照視覺邏輯來進行.而演員,為了逼真性,也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如電影《甘地傳》的主角為了逼真性,甚至絕食數日,使形體和精神體驗更接近原型,來滿足觀眾對逼真性的審美要求.影視藝術的技術發展史,也可以說是為了追求更高的逼真性的發展過程史,如寬銀幕的出現是為了更好地適應人類的視覺性質.而立體電影,以及正處於試驗階段的"有感電影","嗅覺電影"等等,把這種逼真性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3)時空再造性.
其他藝術也能進行時空重組,戲劇藝術更是必須再造時空,但是由於舞台和劇場的限定,其再造的能量是有限的.而影視藝術在這方面有著其他藝術所無法比擬的自由度.攝影技術和剪輯技巧的發展,使得保持在膠片上的影像可以自由地分切和組合,實質上這就意味著可以從特定的藝術材料中抽取出時間和空間來重新構造.這就是所謂的"蒙太奇"技巧.這樣,影視藝術就能打破現實時空和上演時空的束縛,既可以集中,壓縮,又可以延伸,擴展;既可以自由地轉移,反跳,又可以靈活地跨越,並列,可以說能用心理時空代替物理時空,引導我們自由地穿越時間和空間.
影視藝術再造時空,構建起符合心理的審美空間,可以有多種方式和手段,例如可以在兩個因果性鏡頭之間建立起一種純虛擬的空間連續關系,這種聯接的合理性通過內容的呼應而獲得.例如,在英國影片《燈塔看守人》中,一個發高燒者呼喚著他未婚妻的名字,緊接著出現的是遠在他方的未婚妻突然驚醒,就像聽到了他的叫聲一樣.還可以按照視線(內在的)與內心活動來進行空間組合.例如美國影片《黨同伐異》中,一個婦女雙手捧頭,然後驚愕地轉向正面,下一個鏡頭則是她關在獄中的丈夫.甚至還可以直接按照主題,理性地組接空間.例如蘇聯影片《十月》中,一尊大炮正從吊車上下降到工廠的大廳中,下一個鏡頭便是壕溝中的士兵低下頭…….這些組接的空間,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是無法感知的,但是在心理上卻是合理的.而"任何電影表現手段只要它在心理上是合理的,不論它在物質上是否真實,都是有價值的."
如果說,影視世界作為一種構造的時空連續體,其空間的性質與真實空間相比,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那麼,它重構的時間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然時間的性質.在影視中,時間可以加速和放慢,幾天才能完成的花朵開放,數秒即可,而幾分之一秒的時間流程,卻可以用較長的時間來顯示,如子彈的射出.也可以將時間顛倒,如各種各樣的"閃回"手法,阿侖·雷乃導演的《廣島之戀》,在這方面就取得巨大的成功.甚至,可以讓時間停止(定格),讓時間消失(跨越)等等.其實,影視藝術的空間重構,常常是按時間的重構來進行的,如果說繪畫和雕塑是將時間空間化,那麼影視則是將空間時間化了.
當然,影視再造時空,也不是可以無限自由的,作為藝術,它再造時空的方式必然受到所表現的內容所制約,也應該符合觀眾的心理活動規律.
(4)畫面運動性.
從本質上看,電影是一門採取空間形式的時間藝術."空間形式"決定了造型性(畫面)在影視藝術的重要地位;而"時間藝術"又決定了運動性的重要地位,所以,畫面運動性是影視藝術的主要審美特徵.正是連綿不斷的運動著的畫面,給影視帶來了巨大的魅力,抓住了觀眾的感知和注意力.法國電影藝術家雷內·克萊爾說過:"如果確實存在一種電影美學的話,那麼,這種美學是在法國,在盧米埃爾兄弟發明攝影機和影片的同時誕生的.這種美學可歸結為兩個字即'運動'."可以說,沒有畫面的運動,就沒有影視藝術.
這種畫面運動性有兩重含義,一是指被拍攝對象自身的運動,只有影視才能完整地,真實地展示事物的運動,而影視也對運動著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其次是指包含著因攝影機的移動以及鏡頭焦距的變化所造成的運動感.所謂"攝影機的移動",不僅可以追隨正在運動著的人物和其他物象,也可以使物象活動的背景不斷變化,這就可以造成一種特殊的運動感.這種運動感並非在於事物自身的運動,而是由於鏡頭的推,拉,搖,移與變焦所造成的運動的幻覺.
畫面的運動,是一種有節奏的運動.這種節奏主要是由蒙太奇技巧和長鏡頭的運用所製造出來的,是將鏡頭按不同的長度(這既取決於鏡頭的實際長度,又取決於內容刺激觀眾所產生的時間延續感)和強度(景愈近,心理沖擊愈大)關系將其聯接起來而產生的.影視畫面運動的節奏,是情節發展的脈搏,能夠創造出不同的情緒氣氛,或緊張,興奮,恐怖,喜悅,或沉悶,壓抑,傷感等,能修飾和強化情節內容所表現的情感.畫面運動的節奏,不僅僅是根據拍攝對象的運動速度和強度來確定,也不只是根據情節進展來確定,而更重要的是要根據畫面內容所激發起的觀眾的興趣的程度來確定.例如,鏡頭短,不足以展示內容的內蘊,但鏡頭冗長,就使人厭煩.如果鏡頭正好在注意力降低時切斷,並由另一個鏡頭所替代,注意力就會不斷被抓住.因此,所謂影視藝術的節奏並不僅僅意味著抓住鏡頭的時間關系和景深的變化,更是鏡頭的延續時間和畫面的強度與他們所激起並滿足了注意力運動的一種結合.應該指出,影視藝術的配音也對節奏的形成有較大的作用.
❸ 請問電影畫面的美學特性
電影的綜合性,還表現在它對科學技術的依賴。電影本身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眾所周知,電影是在照相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誕生到發展,電影始終是一門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的藝術。技術的進步,對於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於電影語言的創新,甚至對於電影美學觀念的演變,都有著不容忽視的重大影響。科學技術對電影的這種影響體現在各個方面。從膠片來看,愛迪生與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最早的電影膠片,由於具有單色性(感光性能弱)、正色性(明暗對比強烈)、顯微性(被攝物體輪廓清晰)等特點,直接影響到攝
影方式和畫面的美學特徵,決定了從1895年到1925年前後的故事片的美學傾向。直到1926年,柯達膠片公司研製成功一種新型膠片,這種膠片被稱為「全色膠片」,比起過去的膠片來,這種「全色膠片」由白至黑的層次更加豐富,有光更加均勻,可以表達出演員表情上千變萬化的細微差別,非常符合戲劇化電影美學的需要,為好萊塢戲劇化電影的繁榮做好了物質技術方面的准備。當然,聲音的引入更加重要,它可以說是現代科學技術在電影史上的第一次大革命。早在默片時期,人什就深感電影無聲的缺陷,為了說明劇情和劇中人物的對話,當時的影片不得不在鏡頭中間頻頻插入字幕。於是,有時就採用現場配音方式,包括現場真人配音、插入錄音音響效果、樂隊現場伴奏等方式,這種效果自然不能令人滿意。雖然在本世紀底片、各種投影用的避器和高質量微型錄音機等的產生,使得實景攝影、運動攝影成為可能。總而言之,電影從誕生到成長始終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綜觀電影藝術發展史,無論是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盧米埃爾的固定攝影到運動攝影,從攝影棚內的人工光源到實影拍攝,從定焦鏡頭到變焦鏡頭,從單聲道到多聲道,從低感片到高感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立體電影、球幕電影,乃至全息電影,沒有一項不是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可以說,隨著現代科技革命的飛速進展,電影藝術也將有重大的變化與發展,我們很難設想下一個世紀的電影會是什麼樣子。藝術和科學的綜合,正是影視藝術退異於其它藝術的鮮明美學特色。
電影的綜合性更加集中地反映在美學層次上的綜合,體現在再現性和表現性的統一,記實性和哲理性的統一,敘述因素和隱喻因素的統一。人類思維發展的本身,就經歷過由原始綜合到學科分析,再由學科分析進入全面綜合的三大階段。電影藝術由最初的綜合——將電影的逼真性和戲劇的假定性綜合利用,再進一步發展到電影和哲學。心理學的綜合,形成電影的紀實化、哲理化、心理化等風格不同的審美趨勢。隨之而來的必定是,探求如何將以上三種不同的美學風格巧妙地加以綜合化,形成更新的美學發展趨勢。縱觀世界各個電影生產大國進入叨年代以來出品的影片,實際上已經在美學追求上進行了新一輪綜合化的探索和實踐。1998年一舉奪得十一項奧斯卡金像獎的影片《泰坦尼克號》,以其宏偉的氣勢和生動的故事贏得觀眾的青睞。如果要分析一下該部影片為什麼會名利雙收,可以說它的綜合化審美追求是其最大的成功之處。綜合化審美首先表現在文化藝術與科學真實高度統一。影片一開頭,藉助打撈「海洋之心」鑽石這一故事情節的展開,編導用了相當長的記福對沉入海底的泰坦尼克號進行了掃描式的審視,它猶如一部科學紀錄影片一般,對這艘巨輪的內外結構,以及沉沒時船體怎樣斷裂,斷裂在何處等問題進行了必要的考察和分析,它巧妙地把真正的科學紀錄影片的某些美學因素引入到藝術片的拍場中,將文化藝術和科學原理「文理合一」地綜合到一起。《泰坦尼克號》抓住了現代觀眾對科學真實美感的渴求,不惜成本,投入二億五千萬元巨資,拍攝了這部影片。綜合化審美其次表現在哲理與詩情的統一。《泰坦尼克號》的沉船事件,對人們所引發的理性思考是相當多又復雜的。影片的編導注意到了這一主題復雜多久性的開掘,尤其是對於人們往往不尊重科學,盲目地沉溺於自信的弊病進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評:由於盲目自信不會沉沒,船上必備的救生小艇意減少一半;由於盲目自信不會沉沒,擔任瞭望的船員竟然不帶望遠鏡;由於盲目自信不會沉沒,明明看到泰坦尼克號發出的求救信號,還以為是「鬧著玩」……影片編導似乎有把泰坦尼克號比作人類生存空間象徵的意思,提醒每一個善良的地球居民,「危險」隨時都存在,過分的盲目自信只會導致自身的死亡。標坦尼克號》的編導還依照一般觀眾的審美情趣構思了一個「富家大愛上窮司、子」的浪漫愛情故事穿插手整部影片中,真正地做到了「寓教子樂門。即使沒有得到「過於盲目自信將會導致失敗」的哲理啟示,享受一次「愛情故事」的熏陶也是值得的。雖然「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了,但泰坦尼克號上的愛情是「永不沉沒」的。當觀眾看到男主人毅傑克將生的希望讓給女主角露絲,自己卻沉入冰冷的海水,冷靜地接受死亡,能不為之動容嗎?又如《辛德勒的名單》,其明顯的美學特徵是紀實性,但它在刻畫人物心理方面也同樣達到很高的審美層次,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編導選擇了許多有個性特徵的細節、語言,進行細致入微的描述。同時,這部影片給予每個人的思想啟迪也是很深的。
它不只是單純揭露和控訴了法西斯納粹在二戰期間所犯的大屠殺滔天罪行,同時還深刻地分析了形成這一世界性大悲劇的歷史淵源。影片中的法西斯軍官阿蒙·戈特就曾說過這樣的話:「六百年前,猶太人就是一場歐洲大瘟疫的罪魁禍首,是當時的波蘭國王批准猶太人在這座克拉科夫城市定居下來的,來時他們一無所有,赤手空拳,可他們落下根後,在商業、科學、教育、藝術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如今已是腰纏萬貫,遍地開花……」他的這一說法正是希特勒上台執政以來大肆宣揚煽動清除猶太太,進行所謂種族凈化的大日耳曼民族情
緒的自我暴注。這種民族凈化思想,被希特勒用來挑起民族間的矛盾和仇恨,並已滲透到德國普通百姓的靈魂中。戰爭更使這些被扭曲了心靈喪失了起碼的人性,從而導致了一場旨在滅絕猶太民族的慘絕人寰的民族大屠殺歷史悲劇。影片的哲理性思考和分析,使《辛德勒的名單》超越了以往一般的反法西斯影片的主題意義,在藝術上達到了一個新的美學境界。
從整個世界范圍來看,藝術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綜合式藝術教育成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在此背景下,影視文化教育必然應當成為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
許多國家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如在法國,1987年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藝術教育法》,決定在今後十年裡為藝術教育投資19億法郎,決定設立法國藝術教育高級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國民教育部和文化交流部主管,由國家有關官員和藝術界知名人士組成,負責發展藝術教育的行政、財政方面的工作,該法還決定把每年5月18日至23日定為法國中小學藝術周。而在美國,則是用另一種形式確立了藝術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1994年美國政府以法律形式通過了《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這項法令把藝術課程(包括音樂、視覺藝術、舞蹈、劇院藝術)增列為美國基礎教育中的核。心課程,並在量近出台了《國家藝術教育標准》。自60年代重視「新三藝」即數學、自然科學和英語,到1990年初布希政府宣布,上述三科加上歷史、地理為中小學教育中的核心學科,柯林頓政府把藝術增列為核。心學科。從此後,美國多數學校都把藝術作為必修課,學生必須拿到學校規定的學分,才允許畢業。在那些將藝術作為選修課程的高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相關學科,選修課程計學分,沒有修到學校規定的學分,同樣不允許畢業。各國藝術教育向普及化方向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一方面人們對藝術的追求和需要越來越高,藝術教育成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教育正式列入學校教育之中,確立了藝術教育的目標、計劃及課程。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被明確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藝術素質發展、入格的完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藝術教育對藝術哲學、審美心理研究成果的運用使得綜合性藝術教育成為國際上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首先是重視各種藝術門類的綜合。舉例說,在音樂教育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奧爾夫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等,都比較注重各藝術門類之間的融合。奧爾夫說,從來就沒有孤立的音樂,而只有與動作、舞蹈、語言同時存在的音樂。因此,在著名的德國奧爾夫學院中,綜合性教學成為其最顯著的特點也就不難理解了。這種教學的綜合性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注重音樂與舞蹈、動作、語言的綜合。比如該院開設的舞蹈、動作課,就是
在音樂聲中展開的,實際上也是動態的音樂課,二是注重每門課程本身的綜合,像「普通音樂」這門課,就是一門包括聲樂、器樂、節奏訓練、合唱、指揮等多種內容的綜合性訓練課。達爾克羅茲也說,任何樂思可以轉譯為動作,任何動作也可以譯成與之相對應的音樂。據此,他創立了「作態律動學」。律動,就是人隨著音樂的節奏,通過身體動作來感受音樂要素和表現情感,實際上就是把音樂和舞蹈高度地融合了起來。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正是採用節奏性的動作,伴之以聲樂、打擊樂或鋼琴即興伴奏,以身體的運動來反映音樂的要素和情緒的。邊塞爾提出,「音樂教學在兩個意義上必須注意相互的關系,即內部的相互一致,和學校工作的其他方面建立起自然的聯系。」對於內部的相互一致問題,穆塞爾解釋說,欣賞課必須同其他音樂教學工作結合起未,把它滲透到一切音樂創作和演出計劃里去;而聲樂和器樂的教學工作必須融合成一個密切而有效的統一體。他認為,音樂同廣泛的文化領域有著天然的密切關系,因此音樂教學應該同其他領域互相交織在一起,這樣可以互相增強活力。否則,音樂教學將是貧乏的,不可能作為發展學生個性的一種媒介而獲得它的全部價值。雷默則提出了「綜合審美教育」這一概念。他所指的綜合審美教育關心的主要是所有藝術共同的行為范疇。他認為,「每種藝術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樂中有旋律、和聲、節奏;繪畫中有色彩、線條、質感;詩歌中有比喻、形象、韻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種藝術都可以借用其他藝術的要素,再與自己的領域同化,而許多藝術又可以借用非藝術界的要素,藝術地加以運用,轉化成表現素材。」雷默還認為,藝術多學科課程與單學科課程相比具有下面幾點優勢,其一,通過與同族的其他科目對照,每門科目的特色更為鮮明;其二,弄清了同一族所有科目的基本原則;其三,既可從局部,也可從全局看待每一料。霍斯曼曾扼要地提出過類似的建設,他告訴了讀者「一個不需要增加學習時間、教師數量和設備,卻能擴充藝術課程的方法」,就是使整個藝術教學課程一體化。這種教學強調所有藝術之基礎的、共同的東西,即藝術的審美性、創造性、表現性的東西。雖然霍斯曼沒有對藝術教學課程一體化給予必要的論證,但他確信,「就像語言教學能把聽、說、讀、寫綜合起來一樣,藝術教學也可以把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觸覺藝術等融為一體。」受上述思想的影響,美國部分學校的藝術教育採用了把各種藝術學科結合起來的綜合藝術教學形式,即利用繪畫、音樂、舞蹈、刺綉以及其他不同的藝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去啟發學生。被認為最有代表性的是明尼蘇達州羅維爾地區的中小學藝術課程,川教育當局規定綜合藝術課程在,總課時中的最低限度的比例分別為:幼兒園佔10%,小學佔8%,初中要求達到150學時,高中列為選修,各校還可以自行增加課時比例。除必修的美術、音樂、舞蹈外,還要選修七八種可供選擇的姐妹藝術課程。
影視戲劇等綜合性藝術,在世界一些發達國家的藝術教育中得到高度重視。現代社會中,藝術媒介迅速向網路化方向發展,以藝術廣告、電視和多媒體網路為主體的媒介已日益成為社會大眾的藝術文化知識的來源和基本生活內容,並日益重構大眾藝術。心理感知的格局。它徹底超越了時空的阻隔,有力促進了世界藝術一體化格局。另外,大眾傳播的作用正在向社會生活所有領域滲透著,深刻地改變著社會的面貌,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行為,大眾傳播成為社會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藝術教育提供了新的物質技術手段。19世紀末現代科學技術在聲學、光學、電子學等方面取得重大的成果,使電影藝術等新興藝術種類不斷發展和完善。二十世紀中葉以來,隨著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不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電聲樂器,還出現了電子音響合成器和電腦音樂,大大擴展和豐富了音樂的表現能力。近10多年來,電腦繪畫、光效應藝術與激光藝術更是發展迅速,為影視藝術教育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展示了廣闊的發展天地。前蘇聯庫茲涅左夫主編的《青少年審美教育》一書,對於從幼兒到大學生對何利用影視戲劇進行審美教育,作出系統的明確的規定,提出詳細的可操作的指導意見。《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准》(以下簡稱《美國標准》,劉沛翻譯,尚未正式出版)是美國學校藝術教育有史以來,第一套在聯邦政府直接干預下,由四門藝術教育的全國性組織研製的藝術課程標准。《標准》的研製工作從1992年開始,1993年曾分別公布四門藝術學科標準的初稿和討論稿,最後於1994年定稿並出版。《標准》可以說是美國藝術教育界在總結美國學校藝術教育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按照1994年通過立法程序的《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的要求制定出台的。其根本宗旨,是為了從一個方面改進和提高美國的教育質量,使美國的教育到2000年時達到美國總統柯林頓和教育部長賴利提出的「世界級水平」。在《美國標准》中,對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學生的戲劇影視等綜合性藝術學習,都提出了系統的、明確的比較高水平的要求。
各發達國家對影視文化教育的重視,表現在影視教育與各學科教育的綜合。許多發達國家在課程標准中已經沒有「視聽教學」一項,把視聽教學與影視文化教育結合起來。《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市文學區英語語言藝術課程標准》中對「視聽教學」要求規定如下:「在結構方面,學生將能夠:1.識別作者的風格;2.識別正確、恰當的語法、措詞和句法;3.通過視聽不同的媒體擴大詞彙量;4.欣賞不同形式創造性表達的美。在釋義方面,學生能夠:1.發展評判媒體和評價口語表達所必需的批判性思維技巧;2.認識到節奏、方言、沉默、抑揚頓挫對提高演講和文學作品質量的重要性;3.在視聽中集中注重主題或情節;4.從視聽活動中獲取信息。在運用方面,學生將能夠:1.形成主動的聽力技巧:1)聽且理解指令性說明;2)在班級討論中傾聽同學的意見,並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2.別人朗讀時認真聽講;3.利用媒體激發學習和思考;4.培養欣賞藝術、音樂和文學的能力;5.利用電子媒體加強和促進語言學習;6.進行娛樂性視聽活動;7.藉助科技手段和其他媒體表達思想。在跨學科方面,學生將能夠:利用批判性視聽促進跨學科學習;參加個人形式、小組形式、大組形式的視聽活動;合作完成語言藝術課題練習;通過視聽活動了解語言和文化的差別;積極參加群體聽力活動。」這一方面反映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給語言教學帶來得革命性變化,一方面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影視文化教育、整體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的思路、方向。美國的坎貝爾等人所著的《多元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卜書以大量的篇幅介紹了如何把戲劇影視等綜合藝術與語文教學乃至於其他各科教學結合起來的理論與實踐,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示。戲劇影視不僅涉及文字語言和多種「藝術語言」(音樂語言、繪畫語言、形體語言等),同時涉及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和動作思維,與語文結合起來,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真是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我國,新的《藝術教育課程標准》充分體現了對「綜合性」的重視,可能因為考慮到現實條件的限制,影視文化教育尚未獲得應有的重視。至於影視文化教育與其他各科教育的相互鏈接、相互融合,還有廣闊的未開墾的「處女地」。我們江蘇省揚州中學 1993年以來,先後申報、組織、實施了「系統開展學科思維教育」、「全方位系統開展審美教育」這兩個研究課題。1997年這兩個課題分別被立為教育部「九五規劃」的重點課題與規劃課題,並於2001年通過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小組組織的專家評審。影視藝術在兩個課題的實施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通過每年一度的藝術節、電影藝術周,組織學生觀賞影片;通過專題講座,提高學生影視欣賞的能力和情趣;藉助於「新苗文學社」和《新苗》月刊,組織學生開展影視欣賞、評論;在各科教育教學中,我們激勵教師充分利用影視手段和多媒體設備(每位教師配備一台「惠普」手提電腦),極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學的效益。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影視文化教育與各科教育教學的綜合,必將為影視文化教育開拓無限廣闊的天地,必將為各科教育教學帶來無限美妙的風光。
綜合式藝術教育,其目標具有綜合性:既重視藝術素養的培養,又重視人文素質、完善人格的培養。綜合藝術教育,其方式方法具有綜合性,有各種門類藝術的綜合;有藝術欣賞、藝術創作、藝術史、藝術批評、美學理論等教學活動的綜合;有藝術教育與其他各科學習的綜合;有藝術活動與廣泛的社會活動(科學、人文的)綜合,有藝術與生活、社會、人生的綜合。「綜合性課程」、「綜合性藝術教育課程」的核心是科學、人文精神的綜合。新世紀呼喚科學素質、人文素質相互融合的新型火材,新世紀呼喚科學、人文精神相互結合的基礎教育、藝術教育。科學主義要求以自然科學的眼光、原則和方法來研究世界,它把一切人類精神文化現象的認識論根源都歸結為數理科學,強調研究的客觀性、精確性和科學性。人文主義則強調以人為本,把人當作研究的核心,出發點和歸宿,希望通過入本身的研究來探索世界的本質與其他問題。科學、人大主義則是二者的辯證統一。事實上,教育哲學中的「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之爭,是以思想史、教育史上的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兩大思潮之爭為背景的。李德順在《價值論》一書中指出:人類的活動有兩大原則:一是真理原則,一是價值原則。前者是說:人類必須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和規律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後者是說要「按照人的尺度和需要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兩大思潮之間的關系,究其實是真理與價值、客觀性與主體性之間的關系問題。「孤立地看待真理或價值,都是片面的。它們各自作為矛盾的一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規定的。」真理論與價值論的統一是科學主義、人文主義相互融合的哲學基礎。主張科學、人文相互融合的實質就是要在以人類文化「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正出現科學主義、人文主義相互融合的趨勢。黃濟先生指出:「如何吸取二者之長,克服二者之短,把二者溝通起來使之協調發展,始終是哲學與教育哲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鍾後泉先生在其《現代課程論》中,詳細論述了以科學為特徵的學問中心課程與以入文主義為特徵的人文主義課程的長短,而他所建立的課程編制理論,恰恰地體現了科學、人文精神的融合。建立科學、人文相互融合的課程體系,必須既重視「以社會文化對人的塑造」,又重視「人的潛能的充分開發」;既重視「教育內容的科學的系統的構成」,又重視「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內在條件(發展階段、個體經驗、生活現實、實習動機、意志、信念、價值觀等)的認識與洞察」;既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技能、能力、智力的培養,又注重非智力因素、健康個性、人格的培養;既重視科學精神、科學素質的培養,又注重人文精神、人文素質的培養。據研究,創造力與智力之間存在正相關的趨勢,同時與動機、興趣、熱情、自信心、堅毅性和能吃苦耐勞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關,因此,科學、人文精神的融合,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利條件。馬克思指出:「自然科學住後包括人的科學,正像關於人的科學將包括自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科學。」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一體化發展、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同樣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培養具有科學素質、人文素質的綜合性人材、創新型人材是新世紀的要求;建立培養這種人材的課程體系,是新世紀的呼喚。
❹ 中國電影有什麼特點
中國電影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
1、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環》、《血,總是熱的》、《傷逝》、《駱駝祥子》等影片。
2、尊重藝術的客觀規律,創造出各種真實生動的銀幕形象,塑造了各類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義》、《西安事變》、《廖仲愷》等影片對革命領導人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對蔣介石等歷史人物能實事求是地按照歷史本來面目表現。
3、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如《黃土地》、《青春祭》、《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獵場札撒》、《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別姬》等。在電影創作繁榮的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空前活躍,並在相當多的創作人員中發生影響。
❺ 中國電影的美學傳統是下列哪一項
選D 保證正確
❻ 影視藝術具有哪些審美特徵
影視藝術作為人類所創造的一種嶄新的文化形態,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僅獲得了自身的文化意義,同時也形成了不同於其他藝術樣式的獨特的藝術特徵。了解和掌握這些特徵,有利於提高影視藝術審美的感悟能力。
1.動態的造型性
影視既是空間藝術,也是時間藝術,時空復合的多維結構使它不僅能夠再現運動的客體空間和這個空間中運動的一切,而且能夠創造新的銀幕(屏)時空存在,並因此使自己成為運動的物質。
2.整體的虛構性和細節的真實性
文學、藝術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這一創作規律,一方面規定生活對藝術創作的客觀制約性,同時也規定了創作主體必須對現實生活進行藝術概括。
3.情節化與故事性
故事和情節是構成敘事類作品的重要元素。著名小說家和理論家福斯特在他的《小說面面觀》中說:「我們對故事下的定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事件的敘述。情節也是事件敘述,但重點在因果關繫上。」簡單地說,故事是事件發生的過程,是作品的內容;而情節則是對內容的敘述,是故事進展的因果關系。故事離不開情節,而情節則有著相對的獨立性,它並不等同於故事本身,但在具體作品中,二者又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著敘事的作用。故事生動的作品,其情節性則強;故事性弱化的作品,其情節性則較差。
4.藝術手段的綜合與融會
影視是綜合藝術,作為藝術殿堂里的後起之秀,它曾毫無顧忌地吮吸姊妹藝術的營養,比如,它借鑒了繪畫、照相藝術的構圖和光影,吸收了戲劇、小說的表演和敘述,又從音樂那裡學來節奏和流動……也正是從這個角度,德國電影理論家愛因漢姆稱電影為「雜種的手段」。人們說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電視更是一門雜糅眾多藝術樣式、元素的藝術新品種。對姊妹藝術的兼收並蓄、吸精納粹,使影視藝術獲得了表現生活的多種藝術手段。
❼ 電影的美學本性、美學特徵,作為一門藝術最吸引人的特徵
1、電影藝術的真實性
藝術的審美個性都具有真實這一特徵,真實是藝術審美的首要前提。所謂真實,是藝術的真實,是藝術對生活准確的提煉和概括。它包括有內容的真實和形式的真實。內容的真實是藝術對社會生活內在規律的深刻反映,是社會生活本質規律的揭示。形式的真實是藝術對社會生活外在規律的反映,是社會生活外表的再現或是表現。
內容的真實,對於每個門類藝術來說,都是一樣,都要深刻地反映出社會生活的內在規律,揭示出社會生活的真正本質。而形式的真實就不一樣,因每個門類藝術的個性的差異,在表現形式上,每門藝術的真實表現特徵就會大不相同。就以電影和戲劇相比較,同是表現威武雄壯的戰斗場面,中國的戲曲可以用四個龍套一跑園場,兩軍將領用刀槍把子按規定動作對打一陣子就交待了;中國的話劇舞台可以通過若干演員模擬表演,通過導具的運用和聲響效果的配合再現出來。電影戰場的再現就與上面大不相同,必須真實地再現,像攝影機拍攝到的真實戰場一樣,讓人親臨其境。在電影里雖然也是在表演,也有導具類代用品,典型環境中也可能有布景之類,但顯露出的畫面是不易看破的,讓人感到真實,逼真。
藝術美學上的「似」的理論,在不同的藝術門類中有不同的尺度和標准。在藝術的感覺中,觀眾自有公論。在電影藝術表現里,凡是給觀眾所能感知到的,都必須是生活的真實,即在生活中所感知到的一樣。人的社會生活行為和語言都是在生活的邏輯中進行的,違反了生活邏輯就會不正常或是鬧笑話。在中國戲曲舞台上就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不按生活邏輯進行表演,如《三岔口》的表演就可以是在燈火通明的舞台上表現黑夜中的行為,而在電影藝術中就不可以這樣,黑夜的行為必須發生在黑夜的典型環境中。這里附帶要說的是,有的電影導演過於死板,在黑夜發生的情節戲里,過於黑暗,乃至看不見,不能形成藝術知覺,也是錯誤的。
電影藝術表現的真實,體現在我們的藝術感知上,它與生活的感知基本上是相同的,這一點與其它的藝術感知是很不一樣的。不管電影表現手法中有多少技法在掩飾虛假,在模擬真實,但給觀眾的感知就如生活的真實一樣。所以電影演員與戲劇演員所掌握的表演技法是很不一樣的,「隔行如隔山」,一個表演者要做幾棲演員,又演戲,又演電影等,是很難做輕易到的。一個戲劇演員的舞台行為表演習慣,還有導演的戲劇表演風格的傾向,因而在電影藝術表現中顯露出來,就會影響電影藝術表現的真實性,這是無用置疑的。
另外,電影藝術表現除了藝術典型的真實外,還有絲毫不可忽視的細節真實,可以這樣說,細節的真實是電影藝術再現現實生活的必要和重要的手段。更具體的說,在電影的視知覺范圍內,每個細節都必須真實的,真實的細節,可使電影藝術語言的表現特別顯得流暢自然,使觀者不自覺地進入電影所創造的生活畫面里,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而戲劇藝術表現則著重於藝術典型的真實,對細節真實由於舞台小和距離的關系,一般都是忽視的。我們看戲主要在觀賞戲劇名作名家高超藝術表現功力,在一些精彩的典型化的表演程式中,藝術家們將表演形式與內容的巧妙地結合,使每個觀眾能獲得所需要的藝術享受。
二、電影藝術的價值性
電影藝術的審美價值和其藝術的審美價值一樣,它們都不具有物質的功利的價值,只有觀賞的藝術價值和凈化心靈、移風易俗的教育價值。但是,由於電影藝術的本性決定,電影藝術的價值性,除教育價值和各類藝術都基本相同外,在觀賞的藝術價值方面,電影藝術又有自己的特性。
電影觀賞藝術價值的特點,就是它能讓人們座在電影院里,以最好的視覺享受觀賞到你想看到或希望看到,在現實生活里必然要發生,或是可能要發生的一切事情的真實情景,讓你達到自己的目的。讓你親臨其境,親身感受,進入到你想像中,或是未曾想到、未曾看到的世界中去體驗,在其中,你是旁觀也好,或是完全投入也好,你的思想感情都會隨著影片中的思想情感和主人翁的命運而起伏。從中受到沖擊、凈化、啟迪和教育,好的影片看後,還會讓你回味無窮。
電影藝術要達到這個目的,按電影藝術規律製作是個關鍵,這裡面涉及到以導演為中心的電影製作的方方面面的技能問題,有演員、攝影師、化裝師、美工師等等許多方面的專業能力和技巧。這個創作集體必須是各個方面精通和駕馭自己本職工作的能手、專門家。如導演,就必須是真正懂得電影特性的導演,而不是一般的戲劇導演所能替代。演員也必須是真正懂得演電影的演員,也不是一般的戲劇演員所能輕易的替代。在這個電影創作集體中,無論是那一個方面,如沒有嚴格按照電影藝術的規律辦事,都會給電影的製作帶來疵瘕。其中,尤其是導演與演員是關鍵,來不得半點馬虎。誰在這方面違反了電影的規律,誰就會給影片製作帶來滅頂之災,這就是說,影片是製作完了,但無觀賞價值,製作的效應等於零。
從上的分析,可以這樣來概括:電影藝術的價值就是一個「善」字。這個字包含有兩方面內容,一是道德思想的教育;二是對電影藝術規律的精通與駕馭。前者是藝術價值的共同特點,後者則是電影藝術所獨具的。電影藝術價值創造,除了要求電影藝術家有好的思想境界,好的職業奉獻精神,還必須是善於駕馭電影藝術規律的能手行家。好的導演就要像格里菲斯、愛森斯坦等那樣,成為大家所喜愛的名導演;好的演員就要像馬麗蓮夢露、鄧波兒那樣,成為大家所喜愛的名演員。總之,善於或擅長駕馭電影藝術規律是電影藝術實現其價值的關鍵環節。
何謂電影藝術規律,這是電影藝術家和評論家的專業問題,在這里,我們不去討論,作為一個普通觀眾,也是不會去關心它的。好的電影,觀眾只知道好看、耐看、愛看,為滿足自己的目的與要求,因而經常有人去看,這樣的電影就有存在價值。這樣的電影肯定是符合電影藝術規律的,它的規律性有評論會去總結。而且看後,觀眾印象深的是電影里的故事情節與人物,誰導演,誰演,觀眾也許並不關心。導演和演員的成名,那是因為演出的好片多了,在評論家和公眾的輿論下而自然形成的。如果一個演員只顧表現自已的表演才華,不顧電影藝術的規律,結果有損人物形象。雖然表演者出盡風頭,大家暫時知道某某演員了,對電影而言,這是一種失敗的表現,因而毫無價值。壞的電影,觀眾不愛看,很少去看,存放在片庫里自然消耗而無價值。一般而言,這樣的電影肯定是違反了電影藝術規律。從理論上說,這是一種不善的結果。壞的電影,好有一比,就如一個「歌唱家」唱歌就荒腔走板,不入調,誰還願意去聽。
3、電影藝術的娛樂性
電影屬娛樂行業這是眾所周知之事,但為什麼它具有娛樂性,這里我們從審美的角度來闡釋它的理論依據。
其一,電影藝術的快感。它是以現代化的科技手段為藝術工具而區別於其它的藝術門類,作為一種特有的精神產品進入社會精神生活,進入文化的商品流通領域,吸引人們來享用、消費,首先它給人一種特有的快感,帶來精神的享受和精神的調節。其中包括有漂亮舒適的影劇院及其觀賞的環境,如封閉,與世隔絕的影廳和舒適座位等;有現代化科技帶來的高級視聽享受,如音畫,甚至於高保真、立體聲的音響,高清晰的畫面;還有令你感興趣的內容等,總之心身愉悅。
其二,電影藝術的美感。美感是在一定的快感基礎上產生的。沒有快感的美感,除少數特有原因外,基本上是不成立的;沒有美感的快感是低級趣味,和動物式快感相類似。在美學上,美感與快感是統一的,電影藝術的美感毫不例外。
電影藝術的美感可分以下三個層次來說:一是電影的形式美,其中包括有視聽中的繪畫美和音樂美,還有電影藝術本身的電影語言美,即蒙太奇運動表現的美。電影藝術形式美是很復雜的,它是綜合的「化學」反應,有音樂和說話語音的樂音運動美;有電影美術的聲光色影交織和造型運動美;還演員形象、氣質、風格、表演的美;還有整個電影語言的敘術表現的美;導演的表現手法美等等,所有這些外在的形式,都是按照美的基本形式法則,以生動的感性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供人享用,產生各種美的愉悅。二是電影的內容美。它是指電影故事內容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發展規律,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善良願望而產生的美。由此讓觀眾在感性的現實面前,為人類的美好前景;為伸張正義,除惡務盡;為了人類相互的關愛等等而感到無比欣慰思想境界美。總之,內容的美是合乎客觀規律,又合乎主觀目的的統一,是真與善的統一。三是形式與內容最佳結合而產生意境美。這就是指在某些電影語言敘術後,給人感覺意蘊深遠,意味無窮而造成的一種更高境界的美,還包括有蒙矓美。
總之電影的娛樂性,是體現在電影藝術給人所造成的快感與美感相結合的感性生活美,其中包括有感覺的愉悅,心身的愉悅,還有高尚的情趣等等。
❽ 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現純正中國美學,中國美學有什麼特點
中國美學的特點是含蓄有內涵。
中國美學作品給人的感覺就是朴實無華的同時又端莊大氣。這里的端莊大氣就是中國美學作品所蘊藏的內涵所展示出來的。一件成功的中國美學作品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是可以深度解讀和賞析的。中國這種美學特點和中國的文化背景是分不開的。中國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崇尚禮制,遵循自然規律的文化氛圍,所以就呈現出這種內斂而又溫潤如玉的寧靜之美。
3、中國美學深受儒學文化的影響:中國美學也崇尚中庸之道,具體表現在:不尚奢華,不好奇巧,不貴金玉。所以中國美學作品在朴實無華中隱隱透露出康莊大氣。這具體在中國瓷器中有具體體現。中國瓷器線條簡明又耐看,沒有繁縟的形制。而色澤細致溫潤。色彩並不顯眼奪目,卻有一種獨特的收斂之美。所以中國文化熏陶除了獨特的中國美學。
❾ 中國電影理論的特點
Film Theory in China
這一傳統和歷史有以下3個特點:
實用美學
中國是一個注重實踐的民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帶上了一種實用理性精神。實用理性精神的影響使中國的電影理論不是發展成為一整套抽象的思辨美學,而是形成一種和批評實踐與技巧總結理論相結合的實用美學。
以社會功能為核心
中國人倫理型的文化精神,在文學藝術中形成了「文以載道」的思想傳統。這使中國電影理論相對注重電影功能的研究,並且不是停留於抽象的載道功能,而是和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結合起來,成為一種以社會功能為核心的電影本體論。並具體演化為對電影和時代、電影和社會、電影和人民、電影和政治等一系列關系的研究。
戲劇本性
中國傳統的理論思維方式側重於直觀整體的把握方式,所以中國電影理論在對電影基本結構的研究上側重於情節──劇作水平的研究,而不是影像──鏡頭水平的研究。劇作是中國電影理論本體論的基本出發點。正是在這一水平上,中國傳統的電影理論提出了其核心概念「影戲」這一概念強調電影的戲劇本性,而把「影」看作是完成「戲」的手段。
❿ 請問中國二十年代電影有什麼藝術審美特徵
二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類型,尚處於類型形態的初始階段,由於是以
風潮的形式出現,決定了其最顯著的特徵:即不成熟性。與同時期的美
國電影類型相比,不論就其人物型造、主題,還是沖突的展開,都沒有
達到一種高度的自覺。
二十年代中國的電影類型一經產生,便顯示了它強大的功能作用,
具體表現在如下幾點:
1、由於類型的存在, 使二十年代中國影片的創作隊伍得以形成並
迅速獲得發展。
2、促進了電影觀念與技術的進步。 使電影製作人員其本身素質獲
得了空前的提高,電影觀念的逐漸成熟(如擺脫戲劇化)以及電影技術
研究上的飛速發展,二十年代後期出現的神怪片電影特技的運用,便證
明了這一點。
3、使公眾消費更為順暢,文化深入人心, 將社會民主化程度加以
擴大。
4、 使二十年代的中國人產生了一種凝聚力:社會片通過家的重新
建立,穩固了危機中的社會秩序;愛情片通過青年男女的結合,完成了
秩序的沿續,宣揚了封建的忠貞觀念;家庭倫理片通過倫理的再次整合
,穩固了封建倫理道德觀念。
二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類型意識形態效果的獲取,實際上是對正統思
想的認同,不能僅僅把它視為一種文化現象或商業現象,實際上是整個
二十年代主流意識形態在大變革之前的一次「類化」,在觀眾和意識形
態機器之間起了調節作用。
由於類型的存在,使得二十年代的電影創作顯得生機勃勃,雖然還
不很成熟,但正是由於類型的運動,才使得三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類型形
態漸趨成熟並最終得以形成。
二十年代的中國電影類型,雖處於初始形態,但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