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大反貪電視劇有哪些
十大反貪電視劇有:人民的名義、罪域、國家公訴、人大主任、絕對權力
1、人民的名義
《人民的名義》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出品,由李路執導、周梅森編劇、李學政等擔任總監制,該劇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行動為敘事主線;
講述了當代檢察官維護公平正義和法制統一、查辦貪腐案件的故事,於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收視率突破8%,刷新了近十年省級衛視收視的最高紀錄,同時入選2017中國十大事件。
5、絕對權力
《絕對權力》是改編自周梅森的同名長篇小說,由成浩、蔣紹華執導,唐國強、斯琴高娃、高明、施京明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了在當代改革生活背景下,鏡州市發生的一場驚心動魄的反腐大案,塑造了以省委副秘書長劉重天、鏡州市委書記齊全盛、副市長周善本為代表的一批優秀共產黨人的形象。
❷ 關於和政治,歷史有關的電影
建國大業,建軍大業,建黨偉業,重慶談判,
❸ 有關中國軍隊或者政治的電影
有關中國軍隊後者政治的電影有很多,比如,《南征北戰》、《兵臨城下》、《打擊侵略者》等等。
❹ 介紹幾部關於 政治 的電影,要典型的哦
韓國:《早安總統》
歐美:《三月十五日》《特殊關系》
中國的話:《建黨/建國偉業》《東京審判》
上樓的《歡迎來到東莫村》的確很好看。
❺ 政治性的電影有哪些
開國大典。應該是最具代表性的。政治性的電影了。
❻ 有哪些政治諷刺類的電影
有很多政治諷刺類電影,我介紹幾部,都非常精彩。
1 《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是美國系列影片,從2008到2011年,共拍攝三部。導演為皮特·約瑟夫。
基督教, 911事件和聯邦儲備系統有什麼共同點?《時代精神》以基督教的歷史開端,分析了當代地緣政治格局的歷史由來,並討論當代各國政府的形態和終極目標。社會控制伴隨著恐懼和分裂的產生,人們因為對權利和現實的不同觀點而徹底分道揚鑣。
希望您能喜歡。
❼ 中國大陸有沒有諷刺社會的電影
很多,其中最經典的就是《霸王別姬》《活著》這是本人最喜歡的兩部。
❽ 究竟有哪些關於中國近代史政治的電影或電視劇
《末代皇帝》
我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前前後後看了數遍,也因此去了幾次故宮。
影片以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為藍本,拍攝了以末代皇帝為中心點的歷史變遷。整個故事,用「門」來比喻被權利禁錮的皇帝。用「蟈蟈」來形容起一生至死才能逃脫的溥儀。和大多數的皇室題材不同,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看到的是一個生而為傀儡的人。溥儀從天下的皇帝、紫禁城內的皇帝、一心求學的皇帝、滿洲國皇帝、罪犯、平民到植物員職工。這一路過,都在那一首「where is armo」里。
而影片本身是:
一段沒落的中國帝王史;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情感故事;一個巨大時代的政治變遷;一個在紅色城牆下孤獨的少年;一扇永遠打不開的門;一隻至死才逃出牢籠的蟈蟈;一個充滿謊言的世界。何苦當皇帝。
3:解放戰爭時期:給國民黨傷兵唱戲
遇到了沒有文化的土老冒傷兵團,程蝶衣在舞台上演出《霸王別姬》,卻遭無禮對待,戲到了這里,令人哭笑不得。小樓與傷兵沖突,被扣上「漢奸罪」的帽子,最終卻又因國民黨官員嗜好京劇,再度以一曲 《杜麗娘閨怨》的生動表演獲得滿堂彩。這一段完全承上啟下,戲劇從「是人就得聽」,有了大幅的轉變。
4:解放後共產黨執政時期:給共產黨唱戲
蝶衣在舞台上再次表演《霸王別姬》啞聲,小樓惟恐再招致兵員們的抗議,而出來道歉。誰知共產黨兵員們非但沒有責難,卻熱烈地鼓起掌,忽然集體唱起了《解放區的天》。拋出了戲劇是舊社會產物論,並讓小樓在鞭刑下「背叛」了老祖宗,「背叛」了戲劇,「背叛」了蝶衣
整個影片透過這四個歷史階段反應到現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沒落。從喜愛、尊敬、褻瀆到冷漠。反應到蝶衣和小樓二人身上就呈現出不同的戲劇效果。反應到我們身上,則是看到了文化的逐漸遺忘。現在的年輕人,誰還看個戲?
❾ 推薦一些關於政治陰謀的電影。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
《滿洲候選人》:講總統候選人被洗腦的
《總統班底》:記者揭露水門事件
《竊聽風暴》:這個很有名了,不介紹
《國家要案》:也是將議員參選陰謀的
《華爾街》:跟政治搭點邊
這些都是比較寫實風格的,也是比較直接揭露政治陰謀的
其他比如《全民公敵》、《生死狙擊》這些以主人公的劇情為主,陰謀只是點綴
另外美劇《24小時》里邊也有很多這種素材
❿ 好看的政治電影
《總統班底》,導演:艾倫·J·帕庫拉 (1976)
真實改編自「水門事件」的電影《總統班底》之所以入選,不僅是因為該片詳細描述了明星記者鮑勃·伍德沃德和卡爾·伯恩斯坦揭露「水門事件」的全過程(記者分別由羅伯特·雷福德和達斯汀·霍夫曼飾演),更重要的是,它作為一部引人入勝的政治驚悚片,同時將尼克松當政時期的政治腐敗大白於天下。
《戰艦波將金號》,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 (1925)
《戰艦波將金號》誕生於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的思想洪流之中,講述了一艘戰艦上的水兵進行起義的故事,並且對現代電影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雖然有些觀眾可能會因該片濃厚的蘇聯政治宣傳痕跡而對其嗤之以鼻,但是我們可以轉而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在我們今天所看的電影當中,又有多少是不含有絲毫政治宣傳的呢?
《戰艦波將金號》奠定了影響至今的電影蒙太奇理論,影片中的「敖德薩階梯」段落經常出現在電影教科書中。——譯者注
《哥斯拉》,導演:本多豬四郎(1954)
大導演庫布里克的粉絲們或許會抗議,庫氏關於原子彈的諷刺劇——《奇愛博士》(1966)——為什麼沒有上榜?這是因為《哥斯拉》取代了它的位置。在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不到十年後,本多豬四郎執導的科幻電影《哥斯拉》,對核武器戰爭進行了毫不掩飾的批判。更何況,電影裡面還有一隻大怪獸!
《靈通人士》,導演:阿曼多·楊努齊 (2009)
這部獲奧斯卡獎提名的政治諷刺劇(根據英劇《幕後危機》改編),不但證明了英國電視喜劇可以成功的轉戰至大銀幕,而且其中犀利的對白,更揭示了政客們在權力的追逐中,是如何通過操控冠冕堂皇的政治辭令來達到其目的。
《卡多什》/《禁城之戀》, 導演:阿莫斯·吉泰 (1999)
《卡多什》的故事發生在耶路撒冷一極端保守的猶太社區。影片詳細刻畫了兩姐妹在嚴苛的猶太風俗下所遭遇的生活困境。導演阿莫斯·吉泰強烈的現實主義風格,直面以色列嚴峻社會現實的創作態度,讓他在自己的祖國成為備受爭議的人物。
《中國姑娘》 ,讓-呂克·戈達爾 (1967)
作為一名法國新浪潮《電影手冊》派的畢業生,戈達爾在六十年代末成為了高調的政治電影人。《中國女人》以陀思妥耶夫斯基1872年小說《群魔》為原型,描摹出心懷革命理想的法國青年學生們的群像,既展現了青春理想主義的激情,又流露出其無可奈何的挫敗感。
「《電影手冊》派」是指,從1955年開始聚集在以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為首的《電影手冊》雜志編輯部周圍的一批青年影評人,他們後來從影評工作過渡到拍片,成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主將。——譯者注
《以祖國之名》,導演:肯·羅奇(1995)
跟隨一名英國青年從利物浦啟程,志願參加西班牙內戰的旅程,《以祖國之名》所涉及領域與喬治·奧威爾的《向加泰羅尼亞致敬》一書類似。導演肯·羅奇從西班牙反西斯運動下不同思想派別的激烈爭斗中取材,打造出扣人心弦的劇本,讓《以祖國之名》成為一部無出其右者的偉大影片。
英國小說家喬治·奧威爾也曾以志願者身份參加西班牙內戰,並於1938年寫成描述西班牙內戰的《向加泰羅尼亞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發表。——譯者注
《納什維爾》,導演:羅伯特·奧爾特曼 (1975)
這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史詩以美國的鄉村音樂,以及心懷鬼胎的總統競選活動為中心,於1976年美利堅建國兩百周年前夕,對美國社會精神危機進行了洞若觀火的全面考察。
《草莓與巧克力 》,導演:托馬斯·古鐵雷斯·阿萊 (1994)
支持祖國的革命,還是冷眼旁觀古巴的社會現實,世界知名的古巴導演托馬斯·古鐵雷斯·阿萊在二者之間進行著謹慎的創作。《草莓與巧克力》講述一名大學生結識了一位同性戀藝術家,後者極力反抗卡斯特羅統治下對同性戀者實施的迫害。
《阿爾及爾之戰》, 導演:吉洛·彭特克沃 (1966)
《阿爾及爾之戰》是一部毫不妥協的,爭取民族獨立的政治宣言,義大利導演彭特克沃用堅韌的黑白影像記錄下阿爾及利亞針對法國的反殖民主義戰爭。此外,它也為任何試圖粉碎游擊隊運動的軍隊敲響了警鍾——2003年,五角大樓在伊拉克戰爭開始後不久,曾給所有人員放映了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