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百年孤獨電影完整版國語

百年孤獨電影完整版國語

發布時間:2023-05-23 09:06:15

A. 求百年孤獨的百度雲

你好,我是夢夢打醬油8,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提取碼:sdbw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3的分享

B. 百年孤獨 有沒有電影

沒有。

據說,馬爾克斯曾表示,好友黑澤明是唯一能執導此片的導演,所以黑澤明離世後,《百年孤獨》便被束之高閣,任憑門檻被人踏破也沒能在有生之年鬆口。

拓展內容: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C. 怎麼看百年孤獨電影

電影《百年孤獨》 原著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作碧閉譽品描寫了悔段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態灶,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D. 百年孤獨電影在哪裡可以看

優酷。《百年孤獨》電影畢嫌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在神唯優酷平台游數培可以觀看有版權,該電影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E. 求《百年孤獨》在諾貝爾獎上的授獎詞。要完整版的!!

「旦蔽猜加西亞-馬爾克斯用他的故事創造了一個他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微觀世界。在模型其喧囂紛亂、令人困惑但卻令人信服的確定的現實中,它反映了一個大陸及其人們的財富與貧困。他的小說以豐富的想像編織了一個現實與幻想交相輝映的世界,反映了一個大陸的生命與矛盾的象徵。死亡在加西亞·馬爾克斯創造和發現的世界中,也許是置身幕後的重要導演。他的故事往往圍繞一個死人——一個已經死亡、正在死亡或即將死亡的人。一種生命的悲劇意識體現了加西亞·馬爾克斯作品的特點——一種命運至高無上和歷並和史殘酷無情破壞的意識。但是這種死亡的意識和生命的悲劇意識被敘述的無限機智巧妙的活力沖破了,這活力代表了現實與生命本身的既使人驚恐又給人啟迪的生氣勃勃的力量。」

F. 百年孤獨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著名的作家馬爾克斯的巨著,寫的是布恩地亞一家七代人充滿神奇色彩的坎坷經歷和馬貢多這個小鎮一百多年來從興建、發 展、鼎盛及至消亡的歷史。作品內容復雜,人物眾多,情節離奇,深刻反映了歌倫比亞乃至整個拉美大陸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

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是西班牙人的後裔,住在遠離海濱的一個印第安人的村莊。成人後,他與烏蘇拉結婚了。由於害怕像姨母與叔父那樣生出長尾巴的孩子,烏蘇拉每夜都穿上特製的緊身衣,拒絕與丈夫同房,二人因此遭到鄰居阿吉拉爾的恥笑。霍塞殺死了阿吉拉爾。

從此,死者的鬼魂經常出現在他眼前。鬼魂那痛苦而凄涼的眼神,使人日夜不得安寧,他們只好離開村子,外出尋找安身之所。經過兩年多的奔波,他們來到一片灘地上。受到夢的啟示,二人決定在此定居。後來又有許多人遷移至此,建立村鎮,這就是馬貢多。布恩迪亞家族在馬貢多的歷史從此開始。

何塞·阿卡迪奧·布恩地亞和表妹烏蘇拉結了婚。烏蘇拉怕生下長有豬尾巴的孩子,不肯和丈夫同房。鄰居普羅登肖嘲笑布恩地亞不通人道,兩人決斗。普羅登肖被長矛刺中咽喉,頓時斃命。從此,死者的鬼魂纏著布恩地亞一家。夫婦倆只得遠走他鄉,村裡一些年輕人也跟著去了。他們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了兩年多,終於在人煙絕跡的一條小河邊定居建村,並取名為馬貢多。

幾年之後,馬貢多人口增至300人。每年3月,總有一夥吉卜賽人到村裡來,帶來村民們從未見識過的磁鐵、望遠鏡、放大鏡等新鮮玩意兒,最後,還送來了一座煉金試驗室。布恩地亞對煉金著了迷,成天足不出戶,埋頭搗鼓。

小兒子奧雷良諾跟著布恩地亞整天泡在試驗室里。大兒子何塞·阿卡迪奧不久跟一個經常來家幫活並用紙牌算命的女人庇拉發生了性關系。後來他又看中了一個吉卜賽姑娘,不辭而別,遠走高飛。烏蘇拉四處尋找,五個月後也沒找到,但帶回來一大群移民,還找到了與外界聯系的通道。

馬貢多從此繁榮起來。布恩地亞夫婦收養了一個小女孩,取名雷蓓卡。不料,這女孩患有會傳染的不眠症,不久,全家、全村的人都得了此病並喪失記憶。幸虧老吉卜賽人墨爾基阿德斯來到村裡,配製葯水,為人們治好了病。

布恩地亞因孩子長大,人口增多,決定擴建新房,門面漆成白色。這時新任鎮長莫科特命令所有房子都要刷成藍色。老布恩地亞一怒之下,把鎮長趕走。後來雙方妥協,莫科特一家住了下來。

奧雷良諾愛上了鎮長未成年的小女兒雷梅苔絲,兩人結了婚。但雷梅苔絲不久病死。此後,奧雷良諾便天天和岳父打牌,消磨時間。其時,適逢保守黨和自由黨競選。莫科特傾向保守黨,奧雷良諾同情自由黨。自由黨和保守黨打了起來。

保守黨軍隊開到馬貢多,占據學校做司令部,嚴厲搜查武器,槍斃自由黨分子。奧雷良諾帶人沖進學校,殺了保守黨軍官和士兵,委派侄兒阿卡迪奧(即其兄何塞·阿卡迪奧之子)鎮守馬貢多,自己則投奔自由黨梅迪納將軍的部隊。不久,成為全國聞名的奧雷良諾上校。

自由黨戰敗,奧雷良諾上校被捕並被判處死刑;正要執刑之際,被其兄何塞·阿卡迪奧救出,然後兩人一起再去解救梅迪納將軍。他們趕到軍中,將軍已經被害。大家便推選奧雷良諾為加勒比海革命軍司令。但是何塞·阿卡迪奧卻在家裡突然被槍打死,不知是他殺還是自殺。

10月初,奧雷良諾率兵打回馬貢多,守軍司令蒙卡達被俘。革命法庭將所有參與抵抗的保守黨人判處死刑。奧雷良諾這時忽然厭煩戰爭。經過一年多的斡旋,保守黨和自由黨終於簽訂了停戰協定。奧雷良諾卻用手槍自殺,但僥幸重傷未死。傷愈後,他閉門不出,在家裡做金制的小魚。

這時,奧雷良諾上校在外從軍時生的17個兒子都到馬貢多來了,他們帶來了外地的工業技術,辦起了工廠。他的侄孫何塞·阿卡迪奧第二也招了一批工人,從事挖河道、修碼頭等工程。馬貢多逐漸現代化,通了火車,有了電燈。

有一個美國人到馬貢多來,吃了這里生產的香蕉,研究了這里的土地和氣候條件之後走了。不幾天,來了一大批帶著家屬的外國技術人員,鐵皮屋頂的房子蓋起來了,土地被鐵絲網圈起來了,馬貢多變成了一個香蕉種植園。

美國佬在馬貢多專橫跋扈,草菅人命。奧雷良諾上校極為氣忿,心想總有一天要把孩子們武裝起來趕走這群外國佬,但這時掌握市政大權的美國老闆布朗已下令把他的17個孩子統統殺掉。總統致電慰問,鎮長送來花圈。奧雷良諾上校極為頹喪,從此關在屋子裡做金制小魚,做滿17個化掉再重做。一天,到一棵大栗樹下小便,死在那裡。

工會組織香蕉工人舉行大罷工。政府派兵鎮壓。他們殺了3000人,把屍體裝上200節車皮,運到海岸,丟進大海。之後,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兩天的大雨,香蕉園一片汪洋,馬貢多回到田園荒蕪的狀態。末了,布恩地亞家族最後一代人———個長有豬尾巴的嬰兒被螞蟻吃掉,而馬貢多也在一陣旋風中消失。

(6)百年孤獨電影完整版國語擴展閱讀

1950年,馬爾克斯滿23歲的前一個月,媽媽喊他一起去把家裡的唯一一棟房子賣了。這棟房子是馬爾克斯外公外婆的老宅,馬爾克斯出生於斯,8歲以後再沒去過。

賣房子是件大事,賣掉家裡唯一一棟房子,則是比大更大的事。這可能意味著,這家人的生活已陷入窘境,到了非賣掉房子不可的地步。

當此之時,將滿23歲的馬爾克斯剛從法律系輟學,每天所做,是與謀求生計無關的文學活動。比如讀書背書,比如給《先驅報》寫寫稿子,賺些聊勝於無的稿酬,比如繼續跟朋友創辦一本窮途末路的雜志。他一心想著積累小說創作技巧,盡管囊中羞澀。

他興奮於在報紙增刊上發表的六個短篇所贏得的好友贊譽和評論家關注,無視於自己野草般的胡須,雞窩似的頭發。牛仔褲,花襯衫,是他每日標配。無論是誰,見了他這幅尊容,都會像那個他認識的女孩兒一樣,在背地裡跟人嘀咕:可憐的加比托沒救了。

眼下,他和媽媽去賣房子。

去老宅,需要兩天的旅費。媽媽說錢不夠,馬爾克斯說,我的那份兒我自己出。這樣說,只是礙於面子。

路費問題沒法解決。他想預支薪水,報社經理告訴他,你已經債台高築,還是想想欠下的50多比索什麼時候還吧。

他轉身來到經常路過的書店旁的一家咖啡館,在門口,截堵了書店老闆,伸手借10比索。這是一次不那麼成功的行動,老闆全身上下,只有6比索。

謝天謝地,32比索,他和媽媽湊到了這個錢數。如果不能按設想將房子賣掉,這個錢數,無法保證他們回到生活之地,巴蘭基亞。

前往出生地阿拉卡塔卡的路途有些遠,他們需要坐汽艇穿過航道,穿過沼澤,轉乘列車。

汽艇上的見聞讓這個將滿23歲的小夥子印象深刻。吃人的蚊子,和汽艇上做皮肉生意的姑娘們一樣,精力充沛地飛來飛去。鄰近的客艙縱情聲色,折騰到半夜。船身抖得厲害,讓人無法入睡。

船上的馬爾克斯捧著此時他心中最牢靠的精神導師福克納的一本《八月之光》,如飢似渴。精疲力竭後,坐在媽媽身邊抽煙。接下來,迎接他的是地獄般的時刻。

「你爸爸很傷心。」媽媽說。

這他是知道的。爸爸一直希望馬爾克斯能幫他圓了大學夢,拿回一張畢業證,好掛在牆上。但馬爾克斯卻中途輟學,放棄學業。

「他當年也放棄了學業,去拉小提琴。」大概還是礙於面子,馬爾克斯開始揭父親的短。

「那不一樣。」爭論就此開始,爭論就此離題。

汽艇顛簸,按既定路線,穿過沼澤。母子二人登上列車,媽媽舊話重提。兒子給出的回復斬釘截鐵:「告訴他,這輩子我只想當作家,也一定能當上。」這個想法,媽媽沒興趣。無論當什麼,先拿個學位。話題就此終結,事情就此開始。

因為賣房子,他要途經貫穿《百年孤獨》之始終的香蕉園馬孔多,回到出生地,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他感激自己離鄉多年,卻並未將鄉愁理想化浪漫化。眼前的故鄉一如往昔。鎮子前那條湍急的河流流淌依舊,光滑潔白的卵石鋪在河床。一幕幕景象,鑄就了多年以後他在《百年孤獨》中起筆寫到的那段享譽世界的句子: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那時的馬孔多是一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蘆葦蓋成的屋子沿河岸排開,湍急的河水清澈見底,河床里卵石潔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沒有名字,提到的時候尚需用手指指點點。

這輩子我只想當作家,也一定能當上。這句預言,從脫口而出到成為現實,經歷了不少時日。這些時日,其實都是對以往生活的再次照亮。回鄉賣房子的經歷,則為照亮日子提供了契機。

下了列車,他和媽媽看到了十幾年後的阿拉卡塔卡。

「天啊!」

鎮子死寂,空無一人。沒走幾步,燙腳的塵土卷進涼鞋。馬爾克斯看著自己和媽媽,想起了小時候在阿拉卡塔卡看到的一個小偷的妹妹和媽媽。小偷被人在某天凌晨三點擊斃於一戶人家的門口,當時他正准備行竊。那是馬爾克斯見過的第一個死人。一個星期後,年幼的馬爾克斯趴在窗口,看見小偷的媽媽帶著一個12歲左右的女孩,手捧花束,走在前往墓地的路上。

十幾年後,再次走在故鄉滾燙道路上的馬爾克斯,看著自己和媽媽,回想起這一幕,「我才意識到當年那對母女厄運之下,尊嚴猶在。」後來,故事被他寫成《禮拜二午睡時刻》。這是一個短篇,不足以涵蓋這一次回鄉給他的全部震驚。他的野心是,為「童年時代所經受的全部體驗尋找一個完美無缺的文學歸宿。 」

這個歸宿他找到了。沒有懸念,正是《百年孤獨》。

G. 誰能告訴我<百年孤獨>的大概內容

百年孤獨》是一部極其豐富的、多層次的小說,它可以有多重解釋。它是一部關於霍塞·阿卡狄奧·布恩狄亞幾代子孫的家庭編年史;它描寫了一個象徵著馬爾克斯故鄉阿拉卡塔卡的小鎮馬孔多的時代變遷;同時也是哥倫比亞、拉丁美洲和現代世界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神話般的歷史。從更深遠的意義上說,它是西方文明的一個總結,從它的源頭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創世紀》中的創世神話開始,帶著對蒙昧狀態的伊甸園和凈土世界那種質朴和純潔的深深的懷念。讀者從作品中讀到,這部編年史是一個吉卜賽智者用梵文寫的手稿只有布恩狄亞家族的最後的一個男人才能譯解,並且只有在每一個讀者單獨讀它時,才能理解它的含義。這是一個充滿神奇與狂歡的故事,是這個世界和它的困境、迷信的一面鏡子。但它也是一個充滿虛構的世界,吸引每一個讀者步入令人浮想聯翩的幻境。《百年孤獨》也反映和評價了哥倫比亞和拉丁美洲被西班牙征服以來的社會歷史事件。19世紀自由黨人與保守黨人之間的戰爭和20世紀不斷重演的暴力事件得到了生動的描繪;它還詳細地記述了外國香蕉公司的發展與剝削導致的破壞與騷亂(有1928年果品聯合公司的罷工為依據)。
1967年,《百年孤獨》出版後,加西亞·馬爾克斯得以全力投身寫作,並為他心目中的重要的政治和社會問題大聲疾呼。1972年,他的又一部非凡的短篇小說《一個難以置信的悲慘故事——純真的埃倫蒂拉和殘忍的祖母》出版。1975年,他又發表了《家長的沒落》,這是一部關於一個獨裁者的長篇小說,馬爾克斯花了很長時間才寫完它。

70年代,加西亞·馬爾克斯仍活躍於新聞界,支持人權運動,譴責迫害和獨裁。1974年,他開始在哥倫比亞主編出版政治性刊物《抉擇》,旨在為討論和促進積極的社會改革提供論壇。他出版了早期的新聞作品集,包括一次海難事件的系列報道《水兵貝拉斯利歷險記》(1978)。1977年,他發表了一篇論述古巴在非洲的作用的文章——《卡洛塔行動計劃》。1981年,《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發表,寫的是一件發生在哥倫比亞一個小鎮的多線索的、神秘的兇殺案。1985年,《霍亂時期的愛情》發表,它被加西亞·馬爾克斯稱為「一個老式的幸福的愛情故事」。1986年,他的報告文學《里丁智利歷險記》第一版被智利政府在聖地亞哥公開銷毀,不過這一事件保證了它後來幾版的暢銷。小說描述一個流亡國外的著名電影導演,秘密地回到他的祖國智利,拍攝一部皮諾切待政府統治下的人民的生活紀錄片的經歷。

無論是他的報告文學還是《霍亂時期的愛情》——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都顯示出加西亞·馬爾克斯仍然具有超凡的才能。隨著諾貝爾文學獎而來的是一系列的社會義務和公眾對他所有著作重新產生的興趣。他早期的文章和短篇小說的許多版本問世了,他的主要長篇小說的銷售量之大,打破了拉丁美洲出版史的紀錄。現在拉丁美洲有許多著名的多產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仍然是最傑出者之一。《百年孤獨》一直被認為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小說之一。讀者常常稱贊瑞典文學院,是他們獨具慧眼,發現了加西亞·馬爾克斯對拉丁美洲的遠見卓識,而這種遠見卓識永遠有著重要意義。

加西亞·馬爾克斯談《百年孤獨》

1982年,哥倫比亞黑綿羊出版社推出了加西亞·馬爾克斯與另一位哥倫比亞作家兼記者普利尼奧·阿普萊約·門多薩的談話錄《番石榴飄香》。這部談話錄具體、生動而詳盡地敘述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生平、文學修養、創作實踐和社會活動。這里選登的是其中的一章:《百年孤獨》。譯文中加西亞·馬爾克斯簡稱為「馬」,門多薩簡稱為「門」。
門:你在著手寫《百年孤獨》的時候,請問,什麼是你的創作初衷?
馬:我要為我童年時代所經受的全部體驗尋找一個完美無缺的文學歸宿。
門:許多評論家說,你隱肆神這部作品是對人類歷史的一種隱喻或諷喻。
馬:不是這么回事。我只是想藝術地再現我童年時代的世界。你知道,我的童年是在一個景況悲慘的大家庭里度過的。我有一個妹妹,她整天啃吃泥巴;一個外祖母,酷愛占卜算命;還有許許多多彼此名字完全相同的親戚,他們從來也搞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幸福,為什麼患了痴呆症會雹散感到莫大的痛苦。
門:評論家總會在你的作品裡找到更加復雜的創作意圖的。
馬:要說有什麼更加復雜的創作意圖的話,那也是不自覺的。不過話說回來,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那就是灶虧:評論家和小說家完全相反,他們在小說家的作品裡找到的不是他們能夠找到的東西,而是樂意找到的東西。
門:一談到評論家,你總帶有尖刻的嘲諷口氣,你為什麼這么討厭評論家?
馬:因為他們總是儼然擺出一副主教大人的臭架子,居然不怕冒大放厥詞的危險,竟敢承擔解釋《百年孤獨》一書之謎的全部責任。他們沒有想到,《百年孤獨》這樣一部小說,根本不是什麼一本正經的作品,全書到處可以看出,影射著不少至親好友,而這種影射,只有他們自己才能發現。
我舉個例子。我記得,有一位評論家看到書中描寫的人物加布列爾帶著一套拉伯雷全集前往巴黎這樣一個情節,就認為發現了作品的重要關鍵。這位評論家聲稱,有了這個發現,這部作品中人物窮奢極侈的原因都可以得到解釋,原來都是受了拉伯雷文學影響所致。其實,我提出拉伯雷的名字,只是扔了一塊香蕉皮;後來,不少評論家果然都踩上了。
門:評論家高談闊論我們可以不加理會,不過,你這部小說倒不僅僅只是你童年時代的藝術再現。有一次,你不是也說過,布恩地亞家族的歷史可以說是拉丁美洲歷史的翻版嗎?
馬:是的,我是這么看的。拉丁美洲的歷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勞的奮斗的總結,是一幕幕事先註定要被人遺忘的戲劇的總和。至今,在我們中間,還有著健忘症。只要事過境遷,誰也不會清楚地記得香蕉工人橫遭屠殺的慘案,誰也不會再想起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
門:上校發動的那三十二次慘遭敗北的武裝起義總可以表示我們的政治挫折了吧。請問,如果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打了勝仗,那將會是什麼樣子?
馬:他很可能變成一個大權在握的家長。記得我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我還真有一次想讓這位上校掌權執政呢。要真那樣,就不是《百年孤獨》,而變成《家長的沒落》了。
門:由於我們歷史命運的播弄,我們是否應該認為,誰要是為反抗暴政進行斗爭,一旦上台執政,誰就有變成暴君的危險?
馬:在《百年孤獨》里,一個被判處死刑的人對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說:「我擔心的是,你這么痛恨軍人,這么起勁地跟他們打仗,又這么一心一意地想仿效他們,到頭來你自己會變得跟他們一模一樣。」他這樣結束了他的話:「照這樣下去,你會變成我國歷史上最暴虐、最殘忍的獨裁者的。」
門:聽說你在十八歲的時候就打算寫這部長篇小說了,確有此事嗎?
馬:確有此事,不過小說的題目叫做《家》,因為我當時琢磨,故事應該在布恩地亞家族的家裡展開。
門:當時你這本小說有多大的規模?是不是從那時起這本小說就計劃包括一百年的時間跨度?
馬:我怎麼也安排不好一個完整連續的結構,只斷斷續續地寫出幾段零星的章節,其中有些章節後來在我工作的報紙上發表了。至於年代的久長,倒從來沒讓我操過心。我擔心的是,我對《百年孤獨》的歷史是否真能經歷一百年感到不太有把握。
門:你後來為什麼不接著寫下去了呢?
馬:因為當時要創作這樣一部作品,我還缺乏經驗、勇氣以及寫作技巧。
門:但是這個家族的興衰史一直縈繞在你的腦際。
馬:大約過了十五、六年我又想起來了,但是我還是找不到至少寫得使自己信服的好辦法。有一天,我帶了梅塞德斯①和兩個孩子到阿卡普爾科②去旅行,途中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我應該象我外祖母講故事一樣敘述這部歷史,就以一個小孩一天下午由他父親帶領去見識冰塊這樣一個情節作為全書的開端。
*******************************************************
①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夫人。
② 阿卡普爾科,墨西哥港口,旅遊勝地。
門:一部粗線條的歷史。
馬:在這部粗線條的歷史中,奇特的事物和平凡的事物極其單純地融合在一起了。
門:你曾經停過筆,後來又接著往下寫了是不是?
馬:是的,阿卡普爾卡我到底沒去成。
門:那梅塞德斯有什麼看法呢?
馬:你知道,我這種瘋瘋癲癲的作風她總是默默在忍受。要沒有梅塞德斯,我永遠也寫不成這本書。她負責為我准備條件。幾個月之前我曾經買過一輛小汽車,後來我又把它抵押了出去,把錢如數交給了她,心想還夠用六個來月的。可是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寫完這本書。錢用完了,梅塞德斯也沒吭聲。我不知道她是怎麼讓肉店老闆賒給她肉,麵包師賒給她麵包,房東答應她晚交九個月房租的。她瞞著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承擔起來了,甚至還每隔一段時間給我送來五百張稿紙。不管什麼時候也少不了這五百張稿紙。等我寫完這部作品,也是她親自到郵局把手稿寄給南美出版社的。
門:記得有一次她告訴我,她拿著你的手稿到郵局去的時候,一面想:「要是到頭來這部小說被認為很糟糕可怎麼辦?」可見,她當時還沒有讀過,是不是?
馬:她不愛讀手稿。
門:你的兒子也一樣,他們都是你作品的最後一批讀者。請你告訴我,你當時對《百年孤獨》會取得成功是否有信心?
馬:這部作品會獲得好評,這一點,我是有信心的;但是否會在讀者中取得成功,我就沒有把握了。我估計,大概能賣掉五千來本(在此之前,我的作品每種大約只賣出一千來本)。南美出版社倒比我樂觀,他們估計能賣掉八千本。而實際上,第一版僅僅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地半個月之內就搶購一空了。
門:咱們來談談這部作品吧。請問,布恩地亞家族的孤獨感源出何處?
馬:我個人認為,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愛情。在我這部小說里,人們會看到,那個長豬尾巴的奧雷良諾是布恩地亞家族在整整一個世紀唯一由愛情孕育而生的後代①。布恩地亞整個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秘密。我認為,孤獨的反義是團結。
門:我不想再問你別人問過你多次的問題,即為什麼書中出現那麼多的奧雷良諾,那麼多的霍塞·阿卡迪奧,因為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極富拉丁美洲特色的稱謂方式②。我們祖祖輩輩名字都大同小異。你們家的情況就更加出奇,你有一個兄弟,名字跟你一樣,也叫加夫列爾。不過,我倒想知道,為了區分奧雷良諾和霍塞·阿卡迪奧,有無規律可循?什麼樣的規律?
*******************************************************
① 見《百年孤獨》第二十章。
② 《百年孤獨》中姓名相似的人物很多。據統計,大約有五個霍塞·阿卡迪奧,至少三個奧雷良諾,三個雷梅苔絲(雷梅苔絲·莫科特、俏姑娘雷梅苔絲以及雷納塔·雷梅苔絲,即梅梅)。
*******************************************************
馬:有一條非常容易掌握的規律:霍塞·阿卡迪奧們總是使這個世家延續香煙,而奧雷良諾們則否。只有一個例外,即霍塞·阿卡迪奧第二和奧雷良諾第二這一對孿生兄弟,也許是因為他們倆長得完全一樣,從小就給搞混了。
門:在你這本書里,狂熱昏憒的總是男子(他們熱衷於發明、煉金、打仗而又荒淫無度),而理智清醒的總是婦女。這是否是你對兩性的看法?
馬:我認為,婦女們能支撐整個世界,以免它遭受破壞;而男人們只知一味地推倒歷史。到頭來,人們是會明白究竟哪種做法不夠明智的。
門:看樣子,婦女們不僅保證了這個世家不致斷絕香煙,還保證了這部長篇小說的連貫性。也許,這就是烏蘇拉·伊瓜朗特別長壽的原因所在吧?
馬:是的。早在內戰結束之前,她已年近百歲,應該歸天了。但是我察覺到,要是她一死,我這本書也就完蛋了。只有等到全書行將結束,以後的情節又無足輕重時,她才能死。
門:佩特拉·科特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
馬:有一種極其膚淺的看法,認為她僅僅是菲南達的對立面。也就是說,她是一位加勒比地區的女性,沒有安第斯地區婦女那種道德偏見。但是我認為,倒不如說她的人品和烏蘇拉極為相似。當然,她的感情比真正的烏蘇拉要粗俗得多。
門:我猜想,你在寫這部作品的時候,總有些人物偏離了你的創作初衷,你能舉個例子嗎?
馬:可以。聖塔索菲婭·德·拉·佩達就是其中一例。在小說里,她一發現自己患了麻瘋病,就應該象在現實生活中一樣,立即不辭而別,走出家門。盡管這個人物的性格被描寫成具有忘我的犧牲精神,以致這個結局讓人覺得還真實可信,我還是進行了修改,結果寫得太恐怖了。
門:有沒有哪個人物最後寫得完全背離了你的本意?
馬:從人物的性格及其命運來分析,有三個人物完全背離了我的本意:奧雷良諾·霍塞,他對他的姑媽阿瑪蘭塔產生了非分之想,這使我大為驚訝;霍塞·阿卡迪奧第二;我原來打算把他寫成香蕉工會的領袖,但並未如願以償,還有霍塞·阿卡迪奧,他從教皇的信徒竟變成了一個好色的懶鬼,跟全書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門:就這些人物來說,我們倒還能掌握全書的某些要領。書中有一段時期,馬貢多給你寫得不象你原來的鎮子了,倒象一座城市,象巴蘭基利亞了。你把你在那兒所熟悉的人物和地點都給安上去了。你這么一變,沒有發生什麼問題嗎?
馬:與其說馬貢多是世界上的某個地方,還不如說是某種精神狀態。所以,要把它從市鎮這樣一座活動舞台挪到城市中來倒並非難事。但是,如果既要挪動場所又不致引起人們對鄉土眷戀懷念心情的變化,那就難了。
門:創作這部小說的最困難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馬:開頭。我十分吃力地寫完第一句句子的那一天,我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我非常心虛,不禁自問:我還有沒有勇氣寫下去。事實上,當我寫到在一片叢林之間發現了一艘西班牙大帆船①時,我就覺得這本書無論如何也寫不下去了。但是,過了這個階段,我的創作便猶如江水奔流,一瀉千里;而且,心情也非常愉快了。
*******************************************************
① 見《百年孤獨》第一章。
*******************************************************
門:你還記得你寫完這部小說的日子嗎?當時是幾點鍾?你的精神狀態怎麼樣?
馬:為了創作這部小說,我每天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整整寫了一年半的時間。寫完全書的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這本書大約是在上午十一點鍾光景寫完的,不早不晚,有點不合時宜。當時梅塞德斯不在家,我想把這個消息打電話告訴別人,可一個人也找不到。我那天手足無措的窘態現在想起來真是歷歷在目。我竟然不知道怎麼打發還剩下來的這一大段時間,只好胡思亂想以便挨到下午三點鍾。
門:這部小說某些重要特點一定會被評論家們(當然是指你感到厭惡的那些評論家)所忽視。你看,哪些特點會被他們忽視?
馬:他們忽視了這部作品極其明顯的價值,即作者對其筆下所有不幸的人物的深切同情。
門:你認為,誰是這本小說的最好讀者?
馬:我的一位蘇聯女友看到一位上了歲數的婦女手抄我這本書,而且很明顯,是從頭抄到尾。我的女友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那位婦女回答說:「因為我想知道究竟是誰真正發了狂:是作者還是我。我認為,唯一的辦法是重新再把這本書寫一遍。」我想不出比這位婦女更好的讀者了。
門:這本書被譯成幾種文字?
馬:十七種。
門:聽說英譯本非常出色。
馬:是的,很出色。原文譯成英文,顯得明快有力。
門:別的譯本怎麼樣?
馬:我跟義大利文譯者和法文譯者一起工作了很長時間,這兩種譯本都很好。不過,我體味不到法譯本的優美。
門:該書在法國的銷售情況不及在英國和義大利,更不用說取得巨大成功的西班牙語國家了。這是什麼原因?
馬:這也許要歸咎於笛卡兒哲學吧①。我覺得,我和拉伯雷的激情較為接近,而離笛卡兒的嚴峻則相去甚遠。在法國,笛卡兒曾一度佔了上風。盡管我這本書也受到了好評,但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法國沒有象在其他國家一樣受到普遍的歡迎。前不久,羅薩娜·羅桑達②才給我把事情講明白:原來1968年法譯本在法國出版時,當時的社會局勢對該書並不十分有利。
*******************************************************
① 笛卡兒(1596-1650),法國哲學家、數學家。思維與存在的關繫上的二元論者,他還認為決定肉體和靈魂存在的是神。
② 生平不詳,想系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友人。
*******************************************************
門:《百年孤獨》的成功是否使你非常興奮?
馬:是的,非常興奮。
門:但是你對發現成功的秘密並不感興趣?
馬:是的,我也不想知道。我認為,如果一定要搞清楚為什麼我的一本只寫給幾個朋友看看的書會象熱香腸一樣到處出售,那將是很危險的。譯者:林一安

==============================================================

從《百年孤獨》感悟完美純粹的孤獨

在讀過的所有作品的開局中,我最喜歡這個精巧神奇的開場白,在這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隱藏著一種深沉的悲涼和無可奈何的宿命感,卻又憑借著巧妙的時空交錯形成了巨大的懸疑。在讀過的所有作品裡,《百年孤獨》給我最大的震撼。馬爾克斯那冷靜沉著的筆調描繪出一個魔幻般的拉丁美洲,刻劃了那麼多形形色色的孤獨者們,讓我在悒鬱中又帶著一點點訝異,同他們熱烈的交談,慢慢感到幸運和渴望,慢慢感受悲愴和荒涼,在酷烈的悲劇力的撞擊下,靈魂戰栗不已。

西班牙語為世界奉獻了兩部偉大不朽的巨著――塞萬提斯的《堂吉柯德》和這部《百年孤獨》,穿越三百五十年的光陰,隔著那曾被哥倫布征服過的茫茫大西洋遙遙對峙。作者虛構了一個叫做馬孔多的小鎮,描繪了在這個奇特的地方生活的布恩蒂亞家族百年的盛衰史。他把讀者引入到這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和最純粹的現實交錯的生活之中,不僅讓你感受許多血淋淋的現實和荒誕不經的傳說,也讓你體會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驚的情感。正如一個最初向我推薦這本書的朋友所言,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深刻得讓你覺得害怕的。

一開始讀《百年孤獨》時,可能會被他龐雜的家族系統和讓人頭暈目眩的重名嚇倒,象許多人所說的那樣,覺得這是一本難懂難讀、非常混亂的書。但是,正如聖伯夫所說的,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是因為「擁抱所有國家和所有時代」,它們不會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我相信,真正經過時間考驗的偉大作品,享受的時候就不必刻意求解,覺得滯澀的地方就暫時跳過,也就避免了整體上受熏陶的心理氛圍的消解。這部書的篇幅不長,可是我讀了很久,書中一直充斥著那種死亡的沉重壓抑得我無法自由自在的呼吸,一邊讀就一邊有許多許多的念頭紛至杳來,象冰雹一樣不停息的砸過來,卻覺得茫然沒有完整的思路。但或許也正是那種孤獨和宿命的感覺,讓我象著了魔一樣死死被縛住。

在我讀來,全書的脈絡非常的清晰。一口氣讀下去,讀到奧雷連諾上校冷靜對准備起義的自由黨人說「你們不是戰士,只是屠夫」,讀到憂郁的義大利樂手克列斯比在瘋狂的彈了一夜的大提琴後割腕自殺,讀到阿瑪蘭塔變態無恥的苟活著,只是為了給自己的姐姐也是自己的情敵編織殮衣,讀到第十七個小奧雷連諾躲過數十年的追殺,卻被家人拒之門外,最終逃不掉額頭被釘死的宿命,讀到那裝滿了兩百節車廂的死屍被倒入大海...會悚然驚覺,經過了開頭幾節的艱深滯澀,寫到這里已經是酣暢淋漓,彷彿馬爾克斯十幾年的悄沒聲息的創作磨練將所有的情節渾然一體,所有的情感在這一瞬厚積薄發不可抑制。我感覺自己似乎身處一個黑暗的隧道,面前是一個似乎無所不知的老太婆,說著自己的往事,那麼多驚心動魄的故事在平靜的語調中娓娓道來。你被每一個情節震撼,但是你能隱隱約約的清楚其實所有的事情都已註定,似乎每個人都被一個線牽引著無法偏離軌道。她偶爾會透露一些宿命的跡象,比如皮拉?苔列娜用來算命的紙牌,奧雷連諾上校對死亡的預感,羊皮紙上的梵語密文;但是,這些宿命的暗示卻被那些自認為清醒的人們當作瘋子的澹語和夢囈,而那些真正清醒的人從中得到的卻是更加無邊無際的絕望和痛苦――發現自己的孤獨和苦難是不可避免,無論你是否努力去抗爭都擺脫不了的絕望和痛苦。讀著讀著,你會被這種悲觀的念頭擊潰,會傻傻的想人生就是這樣,一切的命運都沒法改變,難道這樣就不要活了嗎?人生的意義何在?如何才能擺脫這宿命的孤獨?當我終於讀完這本書,合上之後唯一的念頭就是走出門外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我需要面對陽光來證明自己其實剛才只是做了一場惡夢。雖然走出去之後,我看著屋外的天空,怎麼也想不起到底是上午還是下午,但仍然覺得很幸運,真的是一種解脫,從惡夢里驚醒的感覺,一種逃離死境的慶幸,一種劫後餘生的喜悅。

《百年孤獨》里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布恩蒂亞家族的孤獨者們。孤獨成了這個家族的徽記,如同他們血液中固有的冒險、沖動、勇敢和不屈,還有遺傳的高高的顴骨,以及骨子裡隱藏至深的亂倫渴望。這種孤獨不同於中世紀貴族的那種「高貴的憂郁」,象莎士比亞筆下的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它不是在華麗的客廳里,踱著方步慨嘆生命之短暫、薔薇之枯萎;也不是用天使的麗目俯察人世的風雲無常、世態炎涼。它是對世界本體的一種凄涼的絕望,是低賤的、卑微的,有一種濃灰色的壓抑感,有是一種慘淡的幽默。這是一種絕頂的憂郁,無可逃遁甚至無法減輕。

尼采說,孤獨者有三種狀態,神靈、野獸和哲學家。神靈孤獨,因為它充實自立;野獸孤獨,因為它桀驁不遜;而哲學家既充實自立又桀驁不遜。布恩蒂亞家族裡的孤獨者,正是對尼采這番話最好的詮釋。

烏蘇娜是第一種孤獨者――神靈。她勤勞善良,是母親的化身。她的孤獨是因不能與人分享智慧的快樂而獨自寂寞。如果是《百年孤獨》這作品還有一絲亮色,讓我對世界不曾完全絕望的話,就是發現了這個老媽媽身上閃光的品質。她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什麼深刻的思想,但是卻有著質朴的本色,無論什麼境遇。她一直活到自己的第六代出生,並且在暮年完全變瞎之後仍掩飾這一點,繼續自己的操勞和回憶。她可以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孫子,打得他滿街亂竄;也能夠去牢獄中探望造反的兒子,雖然對他的革命毫不理解,卻毅然偷偷捎給他一把手槍。她招待兒子的死敵,一位政府的將軍在她家裡吃飯,因為她覺得這將軍人品好,為窮人做了許多好事;她痛罵奧雷連諾上校忘記了自己的承諾,驕傲的宣稱只要他敢殺害自己的朋友,就把他拖出來親手打死。我非常喜歡這個總習慣於一個人獨處、一個人回憶的老人,因為她真正充實獨立。她是偉大的母親,更是偉大的孤獨者。

烏蘇娜的大兒子霍?阿卡迪奧是第二種孤獨者――野獸。他的孤獨是由於與愚昧並存的感情的匱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與心的離異和隔膜。他的身上野性表現得極為明顯,感情也最為熾熱。當他的弟弟奧雷連諾上校問他――當時他們都只有十來歲――愛情的奧妙到底是什麼,他毫不遲疑的回答:象地震!他得不到理解,在和父親的對抗中選擇了隨同吉普賽人的逃亡。然而,數年之後,他結束了流亡歲月,重新回到了家中,重新蟄伏在他憎恨的孤獨之中。當孤獨變成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時,當孤獨已經滲入他的血液時,他竟然無法離開這種孤獨了!阿卡迪奧回到家中的情節,讓我立刻回憶起池莉的小說《你是一條河》,從筆調、風格和情節上都看得出池莉模仿《百年孤獨》的痕跡,只是《你是一條河》的氣勢和深刻遠遠不及。

奧雷連諾上校是第三種孤獨者――哲學家。他的孤獨是擁有真理的靈魂而具有的高潔峭拔。這個人幾乎可以算是這部書的一個主角了(如果允許這部作品存在一個主角的話),給過我最深的震撼。他的身上,打上了尼採的烙印,如果不是馬爾克斯刻意為之的話,我認為這是一種心靈的不謀而合。奧雷連諾天生帶有孤獨的氣質,從小就孤僻異常,成天從事枯燥的煉金術,離群索居,不問世事。然而事實上,他在這種孤獨中結識了先知梅爾加德斯,他的創造力意外地得到了極大發展的機會。

奧雷連諾上校血液中流淌著堅強不屈的因子,也許由於孤獨把他同紛繁的世俗生活拉開了距離,他獲得了一種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的、完全獨立的眼光。他的岳父是保守黨人,想拉攏完全不懂政治的他加入政府,但是奧雷連諾堅定的說:如果一定要選擇,他寧願選擇自由黨,因為他發現保守黨人是騙子,操縱選舉;他的朋友是自由黨,為了發動暴力革命決定採取暗殺行動,准備殺掉他身為鎮長的岳父,奧雷連諾便天天拿著火槍守在岳父的門口保護,因為他堅信「這是屠殺,不是革命」。在他看似簡單的行為中蘊藏著巨大的力量和堅定的信仰。

奧雷連諾上校血液也流淌著桀驁不遜的因子。當政府軍開始殘殺無辜時,他主動糾集了21個年輕人發起了暴動。許多所謂的評論家評論說奧雷連諾是魯莽的發動了戰爭,但在我看來這樣的爆發絕對是必然。因為孤獨的宿命只有三種,第一種是烏蘇娜那種在孤獨中自得其樂,對她而言孤獨是一種具有形而上意味的人生境遇和體驗;第二種是象阿瑪蘭塔那樣生活在孤獨的陰影里不能自拔,在郁悶中可恥的墮落和變態;最後一種就是象奧雷連諾上校這樣充分的燃燒,為了不變質而毅然燃燒。其實他何嘗不明白自己的宿命,何嘗不懂得人生的沒有意義,在他和朋友馬克斯上校交談時就悲嘆過自己在革命里沒有信仰,但是他就是不能容忍一個沒有意義的人生,寧願去尋找一個假想來讓欺騙自己。這個假想,對尼采來說,是美學和藝術,是希臘悲劇里的酒神,對奧雷連諾?/td>

H. 百年孤獨電影在哪裡可以看

豆瓣電影。好余《百此襪好年孤獨》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改編而成,其制森鉛片方和豆瓣電影官方簽約合作,此劇只在豆瓣電影軟體上獨播,用戶可以搜索觀看。

I. 百年孤獨電影在哪裡可以看

各個影音視屏播放軟體都可以看。
如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暴風影音、西瓜視坦賀頻、人人網等等。
去手機app商店下載這些影音播放app,點擊進去搜讓彎派索片名,六能找到你鬧配想看的電影。

J. 電影版百年孤獨

沒有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一直沒有同意影片拍攝.因為你要知道,要拍攝根據名著為題材的電影是要經過作者的同意的,到現在,百年孤獨的版權已知沒有出售給電影商,雖然太多的導演想要百年孤獨的拍攝版權.可惜,加西亞.馬爾克斯已經不在了.也就是說,百年孤獨從他去世的那一刻開始就不可能拍成電影了
當然,有根據它內容改編的電影,但是這些電影不能叫百年孤獨,叫了,就是侵權,侵權!!

閱讀全文

與百年孤獨電影完整版國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劇情電影印度大片有哪些 瀏覽:137
刺殺電影完整版國語高清 瀏覽:33
合肥自由人影城今日電影票 瀏覽:217
快遞小哥每天收到100萬什麼電影 瀏覽:692
好看的豆瓣評分電影 瀏覽:895
電影10大恐怖的地方 瀏覽:550
周潤發和外國女人拍的電影 瀏覽:546
歐美青春電影豆瓣 瀏覽:166
電影觀後感英語簡短 瀏覽:652
十佳恐怖動畫電影 瀏覽:159
電影山上的孩子劇情 瀏覽:567
偷心電影台詞 瀏覽:588
三屏科幻電影推薦2015 瀏覽:782
義大利霸道總裁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56
春節期間電影哪個最好 瀏覽:859
發電影鏈接如何舉報 瀏覽:962
女人的村莊的電影 瀏覽:173
如何選擇靠近過道電影座位 瀏覽:19
安吉麗娜朱莉科幻電影 瀏覽:968
電影風平浪靜其中的女孩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