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使徒行者》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近兩年,曾經低迷、蕭條的香港電影大有回潮之勢,而且還是港片最擅長也最經典的警匪動作片。比如之前的《寒戰》系列,不僅賺得盆溢缽滿,口碑也還不錯。而即將上映的《使徒行者》則繼續著這股經典港片回潮風。在這部集動作、槍戰、懸疑、燒腦於一身的純正港片中,既有香港早期吳宇森經典卧底電影《辣手神探》的暴力美學范兒,更不乏《無間道》的高智燒腦味兒,是近期甚為罕見的港產佳作。
《使徒行者》深得黃金年代港片衣缽,而且在視野上極具好萊塢同類型大片范兒。影片拍攝橫跨巴西里約熱內盧、澳門、香港、深圳等多地,爆炸、槍戰、飛車、追擊、動作、打鬥在保留港片傳統暴力美學的同時,又有所升級、精進,視覺效果,感官體驗幾乎復制了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經典警匪片,更絲毫不輸好萊塢同類型大片。直叫人看得腎上腺素飆升,荷爾蒙炸裂,極致體驗,前所未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錢嘉樂執導的動作戲份,酣暢淋漓的打鬥,招招致命的拳腳,難度系數逆天的肢體語言的設計,都足以比肩洪金寶、甄子丹等大師級水準,為影片增彩、加分不少。更讓人看到了華語功夫、動作、警匪電影的新希望。
除去動作場景、爆炸戲份的呈函數狀升級,《使徒行者》劇情上的加乘與加持,亦清晰可見。作為一部主打卧底的電影,影片具有卧底身份的不是一人或兩人,而足有五六人,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由此上演的燒腦大戰,難度可想而知。而在劇情細節的設置、架構上,影片緊緊圍繞卧底身份的真假虛實,讓懸疑上演的疑影重重,將反轉打造的環環相扣,使真相的水落石出進行的步步驚心。
「一入卧底深似海,千層煉獄求生難。」這句話足以將《使徒行者》中卧底的生存狀況之難、之艱、之狠、之慘,形容的淋漓盡致,而這,也大大提升了劇情的戲劇沖突,從而在心理上為觀眾營造了堪稱火山噴發的沖擊波。
對六大卧底身份真實性、虛偽度的揭露過程的製造,《使徒行者》既張揚了吳宇森執導、周潤發、梁朝偉領銜的《辣手神探》的暴戾與悲情,更升級了《無間道》系列的攻心、鬥智,既能在視覺上為觀眾提供珍饈美饌級的饕餮盛宴,更可在燒腦程度上挑戰觀眾的智力極限。
《使徒行者》的演員陣容也堪稱近年來港產警匪電影的頂配。除去張家輝、古天樂、吳鎮宇、佘詩曼四大領銜主演外,許紹雄、李光潔、張慧雯的表現亦可圈可點。而這其中最具看點的又非張家輝、古天樂這對黃金CP為主。片中,因為卧底身份的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兩人從兄弟到敵人再到兄弟,真情遭遇一次次考驗,人心遭受一次次折磨,但千溝萬壑中,千難萬阻里,最催淚,也最燃情的當屬這段兄弟真情。其戳心奪睛之力度絲毫不遜於《辣手神探》中的周潤發與梁朝偉。而從天王級的周潤發、梁朝偉,到中生代佼佼者張家輝、古天樂,觀眾也欣喜地看到了香港電影的傳承。
《使徒行者》還是一部非常應景的警匪動作片。說起應景,主要源於其現場拍攝地很多都源自巴西里約熱內盧。而這里恰恰正在舉行著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影片一開始不久就用里約那個標志性的基督雕像告訴觀眾,這將是一場非同尋常的「里約大冒險」。至於影片中的非比尋常與現實奧運會中的「里約大冒險」是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還得請觀眾移步影院,靜待《使徒行者》的盛大開映。
Ⅱ 香港經典電影你看過幾部
1倩女幽魂
2青蛇
3飲食男女
4鍾無艷
5逃學威龍
6大話西遊
7星語星願
8笑傲江湖
9倚天屠龍記
一言難盡!直接來個香港經典電影TOP10吧。
10、《倩女幽魂》系列 導演: 程小東 主演:張國榮、王祖賢
難以想像這部80年代末出品的電影到現在看來還是那樣的令人回味無窮,也許是現在的演員很少有張國榮和王祖賢那樣的氣質,尤其是王祖賢在倩女幽魂中的形象,只能用天上有地上無來形容,王祖賢在電影中的妖媚和深情讓無數人魂牽夢因,當之無愧的香港十大電影之一。
9、《古惑仔》系列 導演:劉偉強 主演:鄭伊健、陳小春、謝天華、林曉峰
黑 社會 也要講紀律,講道德,講正氣,講傳統,講學習,它也有一整套儀式和不成文的律條,如拜關公,如忌諱,如迷信,如論資排輩,如收保護費,如合縱連橫等等,如同一個小型的 社會 。黑 社會 也照樣出個貴族。任達華溫文爾雅,一派優秀政治家形象,新橋曉月MM說他精純堅韌,我們終於看到他死於非命,死於異國他鄉,死於幫派間你死我活的血腥斗爭,死於魯迅先生說的「背後的冷槍」,所以告訴我們混黑 社會 更要橫站,這和混文藝界是一樣的道理。
8、《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主演:張國榮、周潤發、狄龍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7、《無間道》導演:劉偉強、麥兆輝 主演: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
2002年,《無間道》橫空出世。《無間道》是香港電影近十年來最好的作品,被稱為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它聚集了四位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帝得主,撇開電影本身不談,就憑這四位影帝就足以讓這部電影成為經典,更何況還有劉偉強。《無間道》也因此成為不可復制的經典,在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一舉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配角等7項大獎。這部電影也使得導演劉偉強擠身香港最賣坐導演行列,也為梁朝偉奪得了他生平的第五個金像獎影帝。《無間道》在內地甚至全亞洲的影響都是空前的,他給處於低迷的香港電影注入了一針強效劑。
6、《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演員:張國榮、張曼玉、梁朝偉
《阿飛正傳》可說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傳奇,亦是一個巨星的發源地,片中的演員至今全是影壇的巨星,而最大的意義,就是成就了一位國際知名的大導演:王家衛。本片的敘事方式破格,當年亦因為這種手法而令觀眾吃不消,故在眾多紅星擔演的同時,票房亦要慘敗。不過本片在華語影壇上的意義的確無可取代,更開創了香港電影一種新氣候!
5、《賭神》導演:王晶 主演:周潤發、劉德華
《賭神》是王晶最值得稱道的一部作品,它不僅取得了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更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的記錄 (後來《賭神2》再次打破香港電影票房記錄) 。它開創了香港賭片時代,也使得影迷心目中又多了一個銀幕英雄——賭神高進。它的出現使得香港電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類型,使得後來的《賭聖》《賭俠》系列都受它的影響。我想很多人會不能理解我為什麼會把《賭神》放進十大經典電影當中,其實把它放進來不僅是因為它的經典,也是我對八九十年代王晶電影的一個認可,試問一下80後90後有誰不是看王晶的電影長大的呢?
4、《警察故事》導演:成龍,主演:成龍
這部警匪動作電影算是香港電影此類型片的分水嶺之作,回顧之前,動作片多為古裝功夫片,講究一招一式,硬橋硬馬的拳來腳往,雖然拳拳到肉,但是在速度上讓人感覺很慢,而成龍這部《警察故事》的出現,由古裝功夫片向時裝動作片進行了轉變,也有了翻天覆地的革新。其中節奏的快速、影片凌厲的間接、拳腳動作上的速度與力量都做到極至,影片的動作新奇流暢給人一種賞心悅目之感,而劇情的跌宕變化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心。
3、《暗戰》導演:杜琪峰 主演:劉德華、劉青雲、蒙家慧
警匪片是香港電影一個很大的片種,但往往警匪片中都會有很多槍戰,甚至血腥的場面。在《暗戰》中,杜琪峰突破過往警匪片的模式,以一種純鬥智的方式來捉賊,拍得清爽有型。杜琪峰是九十年代影壇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導演,作品多年來都保持高水平,而《暗戰》除了是警匪片的經典,亦是杜琪峰的經典。
2、《精武門》導演:羅 維 主演:李小龍
他是截拳道的創始人,他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令我們為之著迷,他在打鬥時常常發出怪鳥般的鳴叫聲……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功夫巨星——李小龍。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就如同彗星劃過天際,一閃即逝,但是那耀眼的光芒讓人不容忽視。在他短暫33年當中,他用電影這種媒體將中國功夫傳播到世界各地,由他主演的功夫電影也風行海內外,其實真正意義上他只主演了四部半電影就征服了世界,我想現在華語影壇再也沒人可以做到這點了。
1、《大話西遊》導演:劉鎮偉 主演:周星弛、朱茵、莫文蔚
沒有人不知道這部電影,它甚至已經超出了它本身的意義。也許很多人都比我更了解這部電影,它的許多經典台詞廣泛的流行於大街小巷,影響了整整一個年代。愛情往往都是傳說,迷茫宿命的白晶晶,莫名其妙的紫霞,還有那個早就被安排好命運的至尊寶,大家五百年來五百年去熱鬧了一番也就罷了,偏偏還讓世俗中人沉醉不知所以。說到底,全是一場騙局,到最後實在說不過去了,在至尊寶心裡弄出一滴眼淚來,讓大家一起為這場騙局哭泣,因為逃不出去,只好感受,只要有感受,一滴淚也是幸福的
香港經典電影太多了,下面我會根據主演列下:
1.周星馳
星爺的真的太多的,而且大部分大家都看過,我就列舉幾部最經典的
《賭聖》、《逃學威龍》、《大話西遊》、《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國產凌凌漆》、《審死官》
2.張國榮
《東邪西毒》、《新上海灘》、《霸王別姬》、《倩女幽魂》、《英雄本色》
3.劉德華
《無間道》、《天下無賊》、《十面埋伏》、《桃姐》、《賭神》
4.周潤發
《英雄本色》、《監獄風雲》、《龍虎風雲》、《秋天的童話》、《卧虎藏龍》
5.成龍
《警察故事》、《尖峰時刻》、《一個好人》、《紅番區》、《神話》
6.張家輝
《線人》、《掃毒》、《大追捕》、《千王之王2000》、《賭俠1999》
7.林正英
《僵屍先生》、《七小福》、《一眉道人》、《靈幻先生》、《僵屍道長》
8.古天樂
《保持通話》、《竊聽風雲》、《毒戰》、《門徒》、《河東獅吼》、《使徒行者》、《反貪風暴》
還有很多啦,今天就先推薦到這里啦。上面都是對應港星的代表作品,可以看看哦~
這部電影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 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可想而知《霸王別姬》是有多麼優秀才能獲此殊榮。
《霸王別姬》以戲劇為主題展開,蘊含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可謂說是雅俗共賞的典範。
電影到底好在哪裡呢?《貴妃醉酒》一折,張國榮把刀馬旦一角一氣呵成地演了出來,在觀眾的映像中, 他就是那個程蝶衣,他的眼神,他的神態把這個角色給演活了。
可以說這部電影也給我們的中國戲曲打了一個很好的廣告,外國友人也能從這部電影中了解到我們的戲曲文化。
它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故事有點俗套,講的是青樓名妓女與紈絝子弟的愛情故事。轟轟烈烈的愛情過後,少爺終歸是惜命的苟活於人世,沒有隨著愛他的女人一同離去,人終歸是怕死的。
這不禁讓人唏噓,真現實啊,生命還是重於愛情的,可當初又為何做出那樣的約定呢?
這部電影是梅艷芳第一次擔任女主角,然而並不影響她的實力的揮發,這部電影讓她獲獎無數。 畢竟好的演技可是能救活一部內容老套的電影的。
這么經典的電影應該大家都看過了,這部電影可是1993年香港電影市場的票房冠軍呢。
講的是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歷經挫折終於娶到沒人秋香的故事。
電影中的各種挫折變成了我們大大小小的笑點,這部經典喜劇也奠定了喜劇演員周星馳星爺在我們內心的地位。
改編自蒲松齡的小說《聊齋異志》,經過了徐克導演的製作和拍攝,不僅獲得多項金馬獎、金像獎,還獲得法國、葡萄牙的科幻電影獎。
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和張國榮飾演的寧采臣的凄美愛情故事更是動人心腸, 尤其是王祖賢女鬼的經典扮相,清人幽怨,卻又不讓人惶恐厭惡,可以說是女鬼中的典範了。
電影是王家衛的經典作品之一,看這部電影你會知道原來帥到炸裂的金城武和梁朝偉也會失戀啊。
電影的命名源於拍攝的地址重慶大廈,那是一個混居的大樓,導演在重慶大廈那個區長大,裡面居住的各種各樣的人群吸引著導演, 同時這些人群白天與黑夜不同生活也反映了香港的生活氣息。
又是星爺的無厘頭 搞笑 喜劇,只要不深究,就會覺得這樣的懸疑破案題材的電影以 搞笑 的形式演繹,也是蠻有趣的。吳啟華扮演的壞人形象也是很讓人印象深刻。
你好,我來說說我看過的經典香港影片!
曾經的香港影壇,那也是輝煌一時呀!至今為止也有很多影片是大陸電影不能超越的經典!但是盡幾年香港影壇的衰落的原因也是爭議不斷呀!好了,話不多說。來看看香港的我覺得比較經典的電影吧!
1:《無間道》2003
2: 劉偉強 麥兆輝 《花樣年華》
3:2000 王家衛 《喜劇之王》
4:1999周星馳 李力持 《大話西遊》
5:1995 劉鎮偉 《東邪西毒》
6:1994 王家衛 《重慶森林》
7:1994 王家衛 《倩女幽魂》
8:1987 程小東 《英雄本色》
9:1986 吳宇森 《警察故事》
10:1985 成龍 《精武門》
11:1972 羅維 《龍門客棧》1967 胡金銓
太多了,如果這些還不夠看!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哦!
網路貼吧,曾列出了50部經典的香港電影,樓蘭娛姐就看過了差不多有一半左右。通過這些電影,周星馳、古天樂、周潤發、趙敏、李連傑、王祖賢、張曼玉、張國榮、梁朝偉、甄子丹、楊紫瓊等,都成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電影明星。
最近幾年翻拍劇、翻拍電影成風,《西遊記》《倩女幽魂》《白蛇傳》《封神榜》等經典作品,也成了大家翻拍新版影視的基本參照物,並對其中的大量人物進行了顛覆性創作。
對於這種現象,粉絲們持兩極分化的態度。一些人對劇情的改編吐槽個不停,而另一些人則持寬容態度。
樓蘭娛姐覺得有創新,有改編,文學作品才能在新的時代下煥發出新的生機,才能促進影視文化百花齊放 。下面我就通過曾經的一部經典香港電影予以說明。
在香港的經典電影作品中,王祖賢、張曼玉、趙文卓主演的《青蛇》,就是對民間的《白蛇傳》的一個改編和突破。
其中,王祖賢飾演的白蛇,打破了我們對白素貞賢良淑德、溫柔善良、端莊文雅的固有觀念,塑造出了一個妖嬈嫵媚、柔情似水,又堅毅痴情的白素貞。
除了王祖賢飾演的白素貞帶有了一種蛇妖的魅惑氣質,青蛇愛慕許仙的劇情也是一個顛覆性的創作。 她和姐姐白蛇一樣,愛上了清秀老實的許仙(吳興國飾),但為了姐妹情誼,為了道義,她選擇了放棄。
而另一個顛覆性劇情設置則在趙文卓飾演的法海身上, 這個法海終於年輕了、帥氣了,還有了人情味。 他過不了青蛇的情關,愛上了青蛇,而在看到白蛇在水中腹痛產子的那一刻,法海的心也軟了下來,不忍刺殺白蛇。
在我們的印象中,葉童飾演的許仙雖然清秀文弱,但好歹還很固執、痴情、有骨氣。 但《青蛇》中的許仙可實實在在是個提不起來的主兒,軟弱、無能,甚至有點小花心。
在青蛇誘惑他時,他生了二心,差點被勾引;在他看到白蛇青蛇真身後,又聽信法海讒言,拋棄白蛇,一心出家。當看到白蛇為和他在一起,水漫金山,被法海追殺,水中痛苦產子後被大水淹沒的那一刻,真為白素貞感到不值。
天下的女人原來都是一樣的,即使為妖,在面對愛情時,也是那麼奮不顧身、傻的可憐,甚至獻上了自己的生命。 可許仙呢,卻是那麼讓人失望。怪不得青蛇最後一劍刺死了他。他實在不值得白素貞付出的這一切。
這部香港電影重新詮釋了《白蛇傳》,用現代人的視角,用 時尚 的新元素,來展現新時代女性對愛情、友情的新觀念。白素貞(1000年)和小青(500年),這兩個修煉了千百年的蛇妖,本想來世間體驗一下為「人」的 情感 ,最終卻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尚不如她們妖來得真切實在。
可以說,這是對老套的民間傳說《白蛇傳》顛覆的最有味道、最有感覺,也最為經典的一部電影。 王祖賢和張曼玉,以及趙文卓,演出了妖、佛、人之間的真實 情感 ,堪稱經典。
這樣的成功改編還有《大話西遊》 ,你能說它不經典嗎? 所以,樓蘭娛姐還是希望各位觀眾在觀劇時,既能看到新版的缺點也能看到新版的優點。如果劇情千篇一律,總是那樣演,估計各位看官也會覺得味同嚼蠟,沒有意思了吧?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話西遊》
沒有人不知道這部電影,它甚至已經超出了它本身的意義。也許很多人都比我更了解這部電影,它的許多經典台詞廣泛的流行於大街小巷,影響了整整一個年代。
愛情往往都是傳說,迷茫宿命的白晶晶,莫名其妙的紫霞,還有那個早就被安排好命運的至尊寶,大家五百年來五百年去熱鬧了一番也就罷了,偏偏還讓世俗中人沉醉不知所以。說到底,全是一場騙局,到最後實在說不過去了,在至尊寶心裡弄出一滴眼淚來,讓大家一起為這場騙局哭泣,因為逃不出去,只好感受,只要有感受,一滴淚也是幸福的。
《無間道》
2002年,《無間道》橫空出世。《無間道》是香港電影近十年來最好的作品,被稱為香港電影的救市之作,它聚集了四位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帝得主,撇開電影本身不談,就憑這四位影帝就足以讓這部電影成為經典,更何況還有劉偉強。
《無間道》也因此成為不可復制的經典,在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一舉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 ,最佳男配角等7項大獎。這部電影也使得導演劉偉強擠身香港最賣坐導演行列,也為梁朝偉奪得了他生平的第五個金像獎影帝。《無間道》在內地甚至全亞洲的影響都是空前的,他給處於低迷的香港電影注入了一針強效劑。
《倩女幽魂》
難以想像這部80年代末出品的電影到現在看來還是那樣的令人回味無窮,也許是現在的演員很少有張國榮和王祖賢那樣的氣質。
「光棍節」是指每年11月11日用以慶祝自己的單身生活的 娛樂 性節日。「光棍節」產生於校園,通過網路等媒介傳播和商業因素的推動,近年來已蔓延到整個 社會 ,逐漸形成一種節日文化。
《賭神》
《賭神》是王晶最值得稱道的一部作品,它不僅取得了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更打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的記錄 (後來《賭神2》再次打破香港電影票房記錄。它開創了香港賭片時代,也使得影迷心目中又多了一個銀幕英雄——賭神高進。它的出現使得香港電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類型,使得後來的《賭聖》《賭俠》系列都受它的影響。
我想很多人會不能理解我為什麼會把《賭神》放進十大經典電影當中,其實把它放進來不僅是因為它的經典,也是我對八九十年代王晶電影的一個認可,試問一下80後90後有誰不是看王晶的電影長大的呢?
《精武門》
他是截拳道的創始人,他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令我們為之著迷,他在打鬥時常常發出怪鳥般的鳴叫聲……他就是當之無愧的功夫巨星——李小龍。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就如同彗星劃過天際,一閃即逝,但是那耀眼的光芒讓人不容忽視。在他短暫33年當中,他用電影這種媒體將中國功夫傳播到世界各地,由他主演的功夫電影也風行海內外,其實真正意義上他只主演了四部半電影就征服了世界,我想現在華語影壇再也沒人可以做到這點了。
《黃飛鴻》
一 九九一年《黃飛鴻之武狀元》正式上演。從此開始了徐克新武俠系列的又一次高峰。在這部戲中,主角黃飛鴻由當時「過氣少林小子」李連傑飾演。JET LI也藉此咸魚翻身,再此掘起。成為紅遍香江的明星。
李連傑版的黃飛鴻,青秀不失莊重,開化不失傳統,是一個亦中亦西,亦新亦舊的混合人物。在李連傑版的 黃飛鴻身上,既能看到梁啟超先生所說的愚昧的「老大中國」的影子,更能看到一個英氣勃發的「少年中國」的形象。影片出於情節需要,添加了許多虛構人物,如 與黃飛鴻關系曖昧的十三姨等。這些形象為日後黃飛鴻形象重新在觀眾心目中樹立高大形象,為劇情更有戲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古惑仔》
陳果的《香港製造》是失敗的青春,那麼劉偉強的《古惑仔系列》則是飛揚的青春。
中秋是黑 社會 體制外的成員,他要去砍人的努力在大幫會洪興看來只能是無謂的掙扎,他怎能和體製作對成功呢?
要想成功,就要參加正規的社團,最好是百年老店。在香港的電影上,你如果不是東星,那麼就得是洪興,否則就不會有前途。八十年代末的一天,浩南山雞大天二包皮蕉皮他們就被B哥拉進了洪興,幸運的是他們加入的是正宗的黑 社會 。
黑 社會 也要講紀律,講道德,講正氣,講傳統,講學習,它也有一整套儀式和不成文的律條,如拜關公,如忌諱,如迷信,如論資排輩,如收保護費,如合縱連橫等等,如同一個小型的 社會 。
《五福星》
為了對撼新藝城的《最佳拍檔》系列,嘉禾電影公司則製作了《五福星》(Lucky Stars Go Places)系列
於是在整個八十年代前期,香港電影每年的票房冠亞軍爭奪戰幾乎都產生在這兩部電影及其續集之間。
《最佳拍檔》
1982 年新藝城電影公司成立不久,就已成為剛剛從邵氏影業奪下大半江山的嘉禾電影公司最大的威脅。以石天、麥嘉、黃百鳴、徐克等人為首的「新藝城七怪」不計人力 財力,集眾人之智慧拍出的《最佳拍檔》(Aces Go Places)
上映時盛況空前,創下香港開埠以來最高的票房成績,其後開拍的續集《最佳拍檔大顯神通》和《女皇密令》的口碑票房亦是極佳。
《逃學威龍》
逃學威龍(於1991年上映)是周星馳在最為多產的幾年所拍攝的佳作之一,或許多少歸功於先前所拍攝的賭聖,因為在本片中的演員們,如:張敏與吳孟達也是賭聖的主角。由於逃學威龍的賣座,周星馳又接連拍了兩集續集。
逃學威龍二於1992年上映,由周星馳與朱茵主演,導演為陳嘉上。
逃學威龍三於1993年上映,這次周星馳則是與梅艷芳、黃秋生共同演出。導演為王晶。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
香港經典電影看過幾部?首先得定義好經典的含義,是傳唱度高的,還是作品的評風。
我就簡單的列舉一些吧,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香港經典電影。
1、《古惑仔》系列,陳浩南,山雞,大天二,蕉皮、烏鴉、大飛等等,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伴隨著我們進過熱情的青年時代。
2、《最佳拍檔》系列,許冠傑和麥嘉的組合,當時有很多被光頭佬吸引的!
3、《五福星》系列,鷓鴣菜 花旗參 犀牛皮 大生地 羅漢果這些名字, 是不是一出來就勾起你的回憶了,主要都是捉弄美女霸王花為主。
4、林正英的《僵屍》系列,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英叔的驅鬼畫符,絕對經典,自從英叔離開了以後, 香港的僵屍片就一落千丈了。
5、周星馳的無厘頭系列,這就不多說了,雖不說部部經典,但是能與之相比的就不多了,
7.周潤發的《賭神》系列,《阿郎的故事》《英雄本色》等等。
香港經典電影看過很多,但是其中只有幾部印象深刻。
第一部就是《甜蜜蜜》。《甜蜜蜜》由陳可辛執導,由、和等主演。大陸男孩黎小軍告別女友方小婷,一個人從天津來到香港。黎小軍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香港賺到許多錢風風光光的把小婷迎娶進門。在香港的日子中,黎小軍在麥當勞找工作時遇見了店員李翹,兩個孤獨和寂寞的人漸漸從朋友關系變成了似戀人而又非戀人的關系。直到有一天兩個人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來香港的理想所在,於是他們兩個人分了手,小婷成為了黎太太,李翹也跟了混 社會 的豹哥。兩個人的日子就這樣過著,並沒有任何交集,但是兩個人仍然深愛著對方,豹哥突然身亡讓兩個人再次相遇,然而時間已經是1995年了,他們在美國紐約的唐人街的商店內再次相遇。《甜蜜蜜》的部分畫面是黑白的,開場也只是簡單的表現了一名大陸小伙獨自來到香港打工的場景。單從片名看更像是兩個深愛著對方的人相濡以沫的故事。但是看完影片才會明白,著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愛情的片子,這部片子中的任務都和每一個特定的時代北京下進行了巧妙的結合。
第二部影片就是《大話西遊》。大話西遊是許多人的記憶,尤其是至尊寶的那句:「你應該這么做,我也應該死,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疼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也深深刻在了觀眾的心裡。《大話西遊》由兩部組成。第一部《月光寶盒》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前去西天取經之前的孫悟空因要殺唐僧被觀音菩薩懲罰轉世為至尊寶而後遇見白骨精、的傳奇故事。該片於1995年1月22日在香港首映並入圍第十五屆最佳編劇獎,周星馳憑借該片獲得第二屆最佳男主角獎。第二部《大聖娶親》主要講述了為了救白晶晶而穿越回到五百年前,遇見紫霞仙子之後發生一段感情並最終成長為孫悟空的故事。該片於1995年2月4日在香港首映並入圍第十五屆最佳編劇獎和最佳男主角獎,周星馳憑借該片獲得第一屆最佳男主角獎和第二屆最佳男主角獎。
Ⅲ 李小龍電影與他同一時期的香港傳統電影的區別與不同
當年,李小龍的功夫片在全球范圍內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中國功夫片熱潮,他的功夫片之所以如此轟動,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於其徹底顛覆了香港傳統武俠片的主體形象和觀念。
舊武俠片中的英雄人物更多地傳承了傳統儒家倡導的「家」、「國」、「天下」的責任感和歷史感,例如「黃飛鴻」系列電影中黃飛鴻的形象,承載更多的是傳統「父親」形象,很多時候人物更顯「符號化」。至於張徹的新武俠片,人物遠離了「符號化」而更趨近於「個體化」,但其英雄又並非單個人物,而更多的是惺惺相惜的男性「兄弟」群像;另一方面,「他片中的英雄人物視死如歸,因為他們執迷於一套源自崇高武學價值觀和行俠仗義理想的道德標准。張徹曾指這套標准就是忠、孝、節、義。」這表明張徹影片中的人物仍脫離不了傳統俠義精神和道德精神的影子,而並未達到純粹的「個體」境界。
而銀幕上的李小龍,則又有了新的變化,其一李小龍只是單個形象,雖然在《唐山大兄》中的鄭潮安和《精武門》中的陳真充滿了國仇家恨,但其復仇、決斗等行為基本上是他的個人所為;到了《猛龍過江》里的唐龍和《龍爭虎鬥》中的幼徒李,更是沒有被刻意安排的「家」、「國」負載或深仇大恨,而像一個帶有一定的頑皮和喜劇色彩的當代香港青年,獨自去漂洋過海、闖盪天下,顯示出了更為鮮明的個體特徵。
其二,李小龍出演的銀幕形象並未有刻意的俠義精神表現。盡管其形象中一直貫穿的對抗外辱行為非常符合中國的傳統俠義觀和道德觀,也代表了長期受外強欺壓的中國人捍衛尊嚴的民族精神,但他並非為俠而俠,他的俠義完全是一種在緊急時期的個體行為,而不具有表達中國俠義精神的符號性;而影片中對民族精神的表現也並非為了刻意突出這一符號性主題,而是為了贏得更多華人觀眾的一種商業手段。
因此,李小龍電影中的形象更多是「個人」的書寫,是充滿了當代香港精神的個體,而非承載歷史厚重感和道德責任感的符號。這樣影片就被賦予了較強的現代氣息,貼近了當下的觀眾,認同感和娛樂性也隨之增強。
這樣的美學轉變是一個由概念群體形象向鮮活個體形象轉變的過程,更是一種由載道向娛樂的創作觀念的轉變過程。李小龍電影也因此影響了以後香港電影的娛樂性傾向,促使了香港電影的本土化轉型。
其次,李小龍的明星氣質和打鬥動作是其吸引觀眾的另一個原因。
雖然李小龍的功夫片數量不多,且其中僅有《猛龍過江》一片和《死亡游戲》的局部由他執導,但對於喜愛李小龍的觀眾來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武功和形象。而李小龍神秘而傳奇的死,更是把這個永不言敗的英雄形象典故化了。
李小龍出生於粵劇世家,其父李海泉為粵劇名伶,他自小便隨父親出入片場,耳濡目染,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李小龍成為功夫巨星之前,就參與了23部粵語片的拍攝,與吳楚帆、黃曼梨、白燕等粵語片「大腕」們同台演出,頗受賞識;且「是個極有性格的好演員;無論演正派、反派以至喜劇角色,都能恰到好處,真的是渾身是戲」。他在《細路祥》、《人之初》、《慈母淚》、《危樓春曉》、《人海孤鴻》等經典粵語片中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因此,李小龍的表演經驗頗為豐富,在鏡頭前控制自如,銀幕形象獨具魅力,這也是他功夫片成功的基礎之一。
而李小龍的打鬥動作則是另一關鍵,他為詠春拳傳人葉問的弟子,在香港流行的南拳中,詠春拳不重拳道而重散手,有著更強的實戰效用,具有較高天資的李小龍很好地掌握了該拳術的精髓,但他又反對傳統武術界門戶森嚴、畫地為牢的限制,不為詠春拳的傳統所局限,在美國開設武館時開始研習新的拳術。李小龍在注重實戰效用的詠春拳基礎上。打破了其招式和套路的限制,充分吸收腳法凌厲的韓國跆拳道和注重徒手搏擊的日本空手道等拳術的優勢,自創截拳道拳術,將中國功夫發揚光大。這種拳術是「最能發揮打鬥功效的一種進取型招數,閃避敵人的每個動作本身,也同時爆發強大的攻擊力。
截拳道並非別樹一幟的門派,而是在基於實戰不能拘泥法則的前提下,集各派大成的一種武學」。這種拳術還融合了李小龍強調的「表現身體的藝術」特色,具有較強的表演性能,因此在銀幕上也頗具觀賞性。為了把打鬥場面拍得更好看,李小龍出拳極快,「銀幕上,李小龍從出拳到受拳往往只需6格畫面,相當於1/4秒」,而且動作靈活准確,總是先發制人、速戰速決;同時他還把上路踢腿的「凌空三彈腳」招式塑造為自己明星形象的個人標記,在出手前加進了一聲從日本空手道那裡借用的叫喊聲,不僅有助於他凝聚全身力氣,還提高了打鬥場面的戲劇性,這在他每部影片中最後的 「大決斗」中都有淋漓盡致的表現。
此外李小龍影片打鬥場面的敘事方式也別具一格,每一次打鬥,有打前的蓄勢,有虛實的試探,有勝負的轉折,有死裡逃生或敗中求勝的驚險,有許多小高潮積累而起的大高潮。他的一舉一動都伴隨著人物的情緒,塑造出一個生動的性格,善於製造懸念和意外,突出他新奇的創造性,有強烈、鮮明、流暢的節奏感。
第三、因為李小龍功夫片中主題的表現。
他的影片都是表現中國人受到外強的屈辱而奮起抗爭的主題,而李小龍飾演的人物總是嫉惡如仇,對無理與強權充滿痛恨,在他的血液里流淌著對長期受壓迫的漢民族的頑強捍衛。這些都能使分布在世界各地華人看了之後在精神和情感方面得到極大的宣洩,深受華人觀眾和長期受其他強勢欺壓的其他民眾所喜愛。
如在《唐山大兄》中,男主角鄭潮安背井離鄉,到泰國投靠親戚,他受盡屈辱後,身上所佩戴的相當於母親的玉石又被打碎,於是他奮起反抗,將欺辱他的毒梟及打手們消滅殆盡;在《精武門》中,陳真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匾踢碎,使受欺壓的華人情緒在剎那間得到了宣洩;在《猛龍過江》中,唐龍以截拳道大敗洋人,一方面證明了中國功夫的優越,另一方面展現出了在強勢面前,中國人保持民族尊嚴、決不低頭的英雄氣概。
第四、因為李小龍功夫片中精湛的電影語言。
李小龍的功夫片催生出了幾大經典的香港動作片語言模式,除李小龍本人外,《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兩片導演羅維、《龍爭虎鬥》導演高樂詩以及《猛龍過江》的日籍攝影師賀蘭山等人也功不可沒。這些經典語言模式雖然較多出現在了李小龍功夫片中,但它們卻是這一時期所有香港動作電影中經典語言模式的統一體現,這些語言模式成為香港動作片創作者所依賴的重要模式,並對後來香港電影的本土化敘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然,張徹、胡金銓、鄭昌和、劉家良等過渡轉型時期的著名動作片導演也為此付出了努力。
這種經典的語言模式包括以下3種:
第1種為「暴雨如注」的剪輯方式。
這種剪輯方式不光是指快速的剪接節奏,更重要的是靠剪接形成的連續密集的動作感,似「暴雨如注」。「這就是通過盡量縮小鏡頭與鏡頭之間的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使本來單個的、間斷的電影鏡頭形成一種完整的、連續的影像語言」。
其中最為經典的段落當屬《猛龍過江》片尾在古羅馬鬥技場中展開的「雙雄對決」,在這個高潮段落中,從貓叫的特寫開始,一直到唐龍擊敗對手為止,一共5分45秒,11個回合,86個鏡頭,平均4秒鍾一個鏡頭。盡管影像剪接的時間節奏並非很快,但靠剪接形成的連續密集的動作亦造成一種快速的剪輯效果,進而造成一種連續不斷的視覺影像激流,給觀眾形成一種「暴雨如注」的心裡效果,觀眾的心裡節奏在這個生死交鋒中顯得非常緊張。新武俠片的重要導演胡金銓亦是這類手法的促進者之一,詳見他的《龍門客棧》……
這種在電影視覺影像層面形成的標志性剪輯語法,正是中國武俠動作片的獨特美學風格所在,也是香港動作片的經典語法而被廣泛應用。
第2種便是被美國電影學者大為.波德威爾稱之為「構成剪接」的剪輯技巧。
「構成剪接即僅展現部分,卻能讓人明白整個完整的動作。用分鏡頭拍法,通常在顯示局部細節之前,先出現一個主景鏡頭。但構成剪接不會包括任何全景畫面,我們是把個別鏡頭所顯示的動作各部分,在腦海拼合而得出完整的印象。導演須細心設計鏡頭,以便剪輯後可清晰傳達動作內容。」
其實這也是典型的蒙太奇組接,但為了達到最後完整而凌厲的動作效果,單個畫面需要用近景去表現關鍵動作,表現的關鍵打鬥動作不但很有力度,而且清脆凌厲、鮮明生動、一目瞭然,鏡頭長度一定要控制但又不能不讓看清楚畫面所展示的各種關鍵動作,而且還需把握好剪輯點。這樣既能讓關鍵動作成為畫面的焦點,迅速切換的鏡頭又增強了節奏,呈現給觀眾的是不斷切換的凌厲動作,極大增強了武打片的審美情趣。
在李小龍的功夫片中,既有用長鏡頭和遠景展示其高超拳腳功夫的打鬥段落,也有大量用構成剪接技巧營造出的快節奏打鬥段落。如《精武門》中陳真與日本眾武師在武館中打鬥的一場戲,開始的一段是遠景長鏡頭,而後來表現幾個日本武師試圖偷襲,但均被擊倒的段落則是「構成剪接」的傑作,這一段落讓比武場面更加生動有趣,也增強了節奏感。此外一些如飛身、躍空等高難武功,以及踢飛等危險但很有賣點的打鬥場面,也可由此種技巧輕易完成。如在《龍爭虎鬥》中的高潮打鬥段落中,石堅飾演的反角在李小龍狂踢之下飛出畫面的鏡頭就是由「構成剪接」來完成的。「構成剪接」也成為其他武俠片或新武俠片的常用敘事手法,如張徹影片中對肢解等血腥場面的處理均靠這種模式完成敘事……
此後,「構成剪接」成為香港動作片創作中的重要技法,它對香港電影產生了深遠的意義,以至於得到了如此評價:「構成剪接可以視為香港動作片全面掌握國際電影技法的其中一個標志,沒有這套技法,港片不會這樣賣埠, 也不會有這種特殊的感染力。」
第3種是在快速打鬥段落中用切換停頓來營造出節奏感。
「香港功夫演員的打鬥動作,通常都不是連續不斷的。他們先來一輪急攻閃避,或連串拳打腳踢,或一陣刀光劍影;隨之稍息,時間通常選在一拳被擋,或雙方皆靜觀其變之際,那也許只半秒光景,之後再展開另一輪惡戰。結果,整體在銀幕上便出現有如打擊樂的節奏,短暫的停頓起著把動作分段的作用,帶來如同斷音的效果。靜止時刻是對比襯托,使動作看似打得更快。而每一停、打、停的布局,皆可配合不同的打鬥節奏。」
香港電影人創立的這種停、打、停的經典敘事模式使打鬥效果化、打鬥場面極致化,本來難以表現的混亂打鬥場面經過這種方法處理後變得如打擊樂般明快、清晰,觀眾盡可享受其中的招式和樂趣。
在《猛龍過江》里,這種方法被多次使用,如在男主角唐龍及同伴與當地黑惡勢力的打手們打鬥的一場戲中,唐龍為同伴解了圍,然後一拳打在對手的關鍵部位,對方痛苦至極慢慢彎下身子,這時突然停頓片刻,然後唐龍將對方推倒在地。這一停頓不但使混亂的打鬥場面變得有序而清晰,而且觀眾對惡勢力的仇恨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宣洩。在本片另一場小巷裡的打鬥場面中,在表現唐龍用木棍制伏黑手黨時多次出現片刻的停頓,唐龍的動作,就讓觀眾感受到擊鼓那種停、打、停的細微節奏。而他的每個姿勢都非常簡潔,前後都有靜止時刻分隔,令整個場面產生了輕微舒緩的節奏,觀眾欣賞到的這一打鬥場面就像聽一首打擊樂那樣輕松、明快。
這種追求清晰與節奏感的敘事方式,帶來了豐富的表現力,亦成為後來的香港影片爭相使用的敘事手段,而且在80年代香港電影的繁榮時期,動作片以外的文藝片也大量使用這種技法,足見其對香港電影的敘事產生的深遠影響。
摘自《香港電影史》
Ⅳ 《傳承》是一部什麼電影
《傳承沖神慶》是2016年詠春題材電影。電影《傳承》講述歷史典故五虎散握下江南後,南拳北傳的故事,故事延續了電影《瞎掘一代宗師》。
Ⅳ 《傳承.S01 》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傳承.S01 》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E4z-_XyOg9YtEZF7qNP6nA
Ⅵ 1980年,洪金寶創立「寶禾」,開拍《鬼打鬼》,僵屍片成功破圈
對於香港電影來說,1980年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這一年誕生了一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影片,那就是由洪金寶自編自導自演的《鬼打鬼》,560多萬的票房躋身年度前四,創造了港產恐怖片的票房紀錄。
《鬼打鬼》的開創性不只是在票房方面,這部「大雜燴」恐怖片最重要的意義是衍生出了恐怖片的一種亞類型,那就是此後風靡數年、涌現過不少經典的僵屍片。
1、寶禾公司的「試水之作」
1980年對洪金寶來說算是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他為嘉禾公司工作,身兼武術指導、演員、導演多重身份,如今在嘉禾公司的支持下,洪金寶得以成立寶禾影業公司,算是實現了多年來的一個夙願。
很多電影公司在成立早氏散之初,往往用投資較小的恐怖片、喜劇片「試試水」,賺了皆大歡喜,賠了也不至於太慘,《鬼打鬼》作為寶禾公司的第一部電影,正是洪金寶拍攝的「試水之作」。
在《鬼打鬼》出現之前,香港恐怖片遵循著傳統恐怖片的套路,往往是恐怖有餘而娛樂不足,很難吸引廣泛的觀眾群體,一直屬於小眾類型。
洪金寶正是看到這一點,所以選擇劍走偏鋒,在《鬼打鬼》中創造性地把將恐怖片和功夫片、喜劇片等大眾歡迎的類型進行交融,以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混搭,成功讓恐怖片「破圈」。
《鬼打鬼》不乏毛骨悚然的鏡頭,鏡子裡面目可憎的女鬼、爬滿蟲子的腐屍,既是對傳統恐怖片的套路傳承,又具有濃烈的邪典氣息。
同時洪金寶又以插科打諢的喜劇風格消解著恐怖,比如洪金寶經典的紅孩兒造型正是出於本片,膀大腰圓的洪金寶竟然能演出小孩子的嬌嗔可愛,不得不說演技了得。
值得一提的是,同期好萊塢的不少恐怖片也是採用「喜劇+恐怖」的類型混搭,像《活跳屍》、《鬼玩人》等,這也證明有著「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電影,確實和好萊塢有著一脈相通之處。
《鬼打鬼》的成功為寶禾公司贏得了名譽,此後出品的《人嚇鬼》、《僵屍先生》、《東方禿鷹》、《夏日福星》等片,鮮明體現了寶禾將功夫片和僵屍片兩手抓的策略,在香港影壇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黃金配角陣容
作為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江湖」,洪金寶在業界積攢了不少威望,因此這部《鬼打鬼》也拉來了不少明星。
飾演張大膽師傅徐真人的鍾發是「洪家班」的成員,和林正英還是同門師兄弟,從影多年基本只是以配角身份出演電影,尤其是那些反派角色,基本成了鍾陸氏發的角色標識。
2013年,已經退隱多年的鍾發在麥浚龍的《僵屍》中飾演「九叔」一角,無疑正是向僵屍片的傳奇人物林正英致敬。
《鬼打鬼》中也有林正英出演,但此時他還不是名震江湖的九叔,而是一個陰險毒辣的捕快。
片中的林正英完全是個惡人的形象,和譚老爺相互勾結企圖謀害張大膽,但看似冷酷的他其實是個外厲內荏的紙老虎,最後慘遭徐真人操控的官兵們群核基毆。
但在一眾黃金配角中,最令人意外的是演員是元彪,片中的那具腐屍正是由他扮演,完全就是「毀容式的表演」,足以和《僵屍先生》里的元華相媲美了。
三、行雲流水的動作場面
除了片中的恐怖和喜劇元素,其實《鬼打鬼》最令人稱道的是那些精妙的動作場面。
有洪家班給影片的動作戲保駕護航,片中的交手場面都打得漂亮扎實,一招一式都是真功夫的對決,讓人看得酣暢淋漓。
在馬家祠堂里,洪金寶與僵屍的對決堪稱經典,一人一屍你來我往,「僵屍式」的動作招招凌厲又有幾分滑稽,為這場驚心動魄的打鬥平添幽默氣氛。
還有在酒館和官兵對戰的場面,洪金寶手拿一條板凳對抗官兵的刀劍,把笨拙的板凳耍的行雲流水,十分賞心悅目。
就像專業人士說的,《鬼打鬼》披著恐怖片的外衣,實際是功夫片的變種,在傳統功夫片式微的時代,這樣的創新結合無疑給香港電影注入更多的可能性。
四、開創僵屍片的輝煌
作為僵屍片的先河,《鬼打鬼》為後來的僵屍片奠定了不少經典模式,比如怪力亂神的奇談和奇門遁甲之術,尤其是片中身穿清朝官服的僵屍,已然成為僵屍片的「標配」。
連洪金寶都不會想到,他的「試水之作」竟會讓僵屍片在此後的十年如此盛行,在看到《鬼打鬼》的票房佳績後,不少電影公司紛紛加入到僵屍片的創作中。
比如新藝城公司出品的「開心鬼」系列同樣主打喜劇元素,黃百鳴的開心鬼以善良可愛的形象一舉打破僵屍的「兇殘」印象,系列第一部獲得高達1700萬的票房後,這一系列又接連拍了四部,直到1991年宣告完結。
但最經典的還是林正英主演的一系列僵屍片,他從洪金寶手中接過僵屍片衣缽並發揚光大,甚至後來在僵屍片最艱難的時候,以一己之力支撐這一類型的余暉,這個本領高強的捉鬼天師是僵屍片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雖然如今的洪金寶不再年輕,他所開拓的僵屍片也早已沒落,但他和他的那些經典作品畢竟不會褪色,無論何時都會喚起人們對港片的美好記憶。(撰文:皮皮蝦)
Ⅶ 李小龍風格電影六大傳承者,全是一流高手,目前僅剩一位留在影壇
李小龍,功夫巨星,華人的驕傲。本來可以讓人們更多的欣賞他的熒幕風采,但很可惜,在拍攝了四部半影片後,突然離世,至今真實死亡原因仍然不被外界所知。一代巨星的英年早逝,不得不令人唏噓。
李小龍去世之時,風頭正盛,時值嘉禾公司的搖錢樹,他所拍攝的每部影片,都是叫好又叫座。突然離去,讓嘉禾公司措不及防,老闆鄒文懷此時正與邵氏的老闆邵逸夫在票房上打擂台,相互比拼實力。沒了李小龍,無疑是失去了一張王牌。鄒老闆趕緊讓手下人四處搜羅,找尋李小龍的替代者,趁著李小龍的火焰未熄,趕緊打造第二個李小龍。
不只是鄒老闆這么考慮,其它電影公司也看準了這個時機,都想分一杯羹。於是乎,突然之間冒出N個「李小龍」,這些演員無疑全部都以模仿李小龍的風格走上熒幕,其中出現幾個佼佼者。但需要說明一點,當年模仿李小龍的演員全部都是真功夫,南拳北腿樣樣精通,不但要求神似絕叢,身手敏捷、動作凌厲才是王道。
以下這幾位,便是當時衍生出的李小龍風格電影繼承人,雖然模仿李小龍的人很多,但我們只說這幾位老演員。
王羽
當李小龍去世後,第一個被看中的模仿者埋宏如就是王羽。王羽此時已經是當紅明星,他60年代初便已經加入演藝圈,到此時已經出演過近40部影片,其中憑借一部《獨臂刀》更是火爆華人圈。王羽是洪拳傳人,如今有名氣有功夫,正好可以將其抄的更紅。因此鄒老闆不惜血本挖角,把王羽從邵氏拉了過來。王羽接連主演了幾部李小龍類型的時裝動作片,確實也賣座,而且被好萊塢看中,將他請到國彎啟外,准備為其量身定製李小龍風格電影。
殊不知王羽除了演員的身份,還是台灣竹聯幫成員,而且還是大哥級的人物。不論是公司還是幫派都限制了他在好萊塢的發展仕途,最終不得不回港台拍戲。隨著其它模仿李小龍的演員走紅,王羽不再走李小龍路線,而是重新回到古裝片路線之中。後來王羽因為黑幫火並入獄,出獄後繼續在商界、政界、影視圈中稱大哥。直到2011年,陳可辛與甄子丹拍攝《武俠》之時,還請他出面,飾演最終BOSS。
梁小龍
梁小龍60年代末加入邵氏,從一個小小的龍虎武師轉變成演員,70年在《斷魂刀》中嶄露頭角。到李小龍去世時,梁小龍已經在近30多部影片中出演角色,但無一例外全是配角。梁小龍在李小龍去世後,被嘉禾從邵氏挖過來,讓他去國外拍攝帶有濃濃李小龍風格的影片《香港小教父》、《香港超人》等,這些影片無一例外全部跟倉田保昭和孟海合作。
梁小龍個頭不高,但是很能打,腿法一流,空中腳不落地連環快踢更是成為其招牌動作。76年,在喜劇動作片《李三腳威震地獄門》中,梁小龍飾演李小龍。不過是死了的李小龍,在地獄中大戰各方高手。雖然武打設計和思路都很好,但現在看起來,製作顯然有些粗糙。
到了70年代末期,觀眾對熒幕上出現的各類李小龍風格電影不再買賬,此時以許冠文的喜劇影片最受歡迎。梁小龍因此又走起了古裝武打片路線,不過此時人們已經快要將他忘記,梁小龍淪為配角,直到《大俠霍元甲》的出現,才讓他又紅了一段時間。
唐龍
唐龍是韓國人,跆拳道高手。李小龍遺留的作品《死亡的游戲》(後改為『死亡游戲』),便是找來唐龍作為主要替身。不過這部影片中,唐龍沒有出現正臉,全部以側面、背面出境。不過足能以假亂真。此時另一位武打巨星隨他同時被帶到香港發展,一起培訓,那就是「霸王腿」黃正利。
此後,洪金寶、吳思遠等人決定將李小龍只拍攝了開頭的電影《死亡塔》重新製作,於是讓唐龍和黃正利分別飾演正反派。最終這部東拼西湊的影片被製作完成,唐龍也自此藉助李小龍名氣正式走上熒幕。
唐龍在出演完《死亡塔》後,悄然回到韓國發展,參演了十幾部時裝片和動作片,後來又在元奎導演的電影《血的游戲》中出演過李小龍。八十年代中期,唐龍移居美國,自此消聲滅跡。
巨龍
巨龍又名雷小龍,是朝裔馬來西亞人,自幼學習各派功夫,並且是螳螂拳高手。當年他同另一位馬來西亞動作影星庄泉利被發掘後,前往香港拍片。 「巨龍」這個名字是製片方給他取的藝名,意在把他打造成「復製版李小龍」。 自此後,巨龍全部影片都走李小龍風格路線。
巨龍的表演風格無論從眼神、神態、表情等方面都像極了李小龍。一身健碩的肌肉更達到健美先生級別,拳腳更是十分了得。但因為身材寬大,以至於不如李小龍靈活。在出演了多部李小龍風格電影後,巨龍跟另一位韓國動作高手黃正利前往韓國合作拍攝了幾部影片,雖然武打設計很好,但是製作相對來說比較粗糙。80年代中期,巨龍退出演藝圈,回到馬來西亞發展商業,成為富裕商人。
呂小龍
呂小龍是澳門人,洪拳高手,願身份是功夫教頭。70年代初期前往邵氏發展,李小龍去世後,他被迅速發掘。從邵氏被挖角後,先後拍攝了多部李小龍風格電影。以《龍拳精武指》走紅,後來的影片全部走這種李小龍路線,以至於限制了呂小龍的發展,讓其無其他類型可拍。
呂小龍一直到90年代才退出娛樂圈,後期不但做演員,而且還兼任製片人和導演,自導自演的《長城大決戰》、《黑色走廊》等影片,被內地觀眾廣泛認可。
95年,呂小龍正式退出娛樂圈,不再擔任任何跟電影有關的角色,轉行做期貨生意。當年曾大賺一筆,現在的呂小龍雖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但依舊神采奕奕。前幾年還偶爾出現在港台的經濟類雜志中。
何宗道
何宗道是筆者比較喜歡的一個演員,目前收錄了他的所有作品。何宗道被港台公認為「李小龍第二」。在早期眾多李小龍模仿者中,何宗道無疑是個佼佼者。無論是外形、身段、身手,都像極李小龍。拍攝《李小龍傳奇》時,葉問之子葉准在片中飾演葉問,就曾誇贊何宗道最像李小龍。
何宗道自幼學習空手道和武術,而且長相比較俊朗。被發掘後,製片方大力策劃,意圖將他捧到李小龍的位置。但很可惜,何宗道雖然像李小龍,但不是真的李小龍。雖然他電影也比較賣座,也非常叫好,但終歸不是太令觀眾十分滿意。
在連續拍攝了近20多部李小龍風格電影後,何宗道嘗試轉型,改拍民國類動作片,但是此時的電影市場已經不再以動作片為主。何宗道後期的電影越發的沒有力度,因此他審時度勢,在80年代末退出演藝圈,回台發展商業,競選議員。目前何宗道的身份是商人,生活很平淡,如今已經是68歲高齡。去年有人曾拍過他照片,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卻不顯老邁,神清氣爽,非常和善的在路旁與一群年輕人談家常。
李小龍的模仿者實在是太多了,知道今日還有很多年輕人在模仿他。後起之秀如吳大維、陳國坤、李治廷等都是非常好的演員。內地也有石天龍、陳天星等模仿者。雖然都是模仿,但除了陳國坤之外,其他人真的不怎麼樣。
Ⅷ 這種正宗港味的港產片,看一部少一部 盡管它很糙
又逢周年紀,關於香港電影的一些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進入視線。20年間,時事變遷,可以探討的內容真的太多。
回到1997,這一年,很遺憾,有兩位重要的香港電影人在年初和年尾相繼辭世。
其中一位是聞名世界的武俠電影大師 胡金銓 ,另一輪碧旁位慧或就是香港僵屍片的代言人—— 林正英 。
林正英 (1952-1997)
從1985年《僵屍先生》開啟風潮到1993年《驅魔道長》的獨力苦撐、再到1995年亞視劇集《僵屍道長》的熒幕重生,從他一個人身上我們便可以看到一個片種在香港由興盛到衰落的發展弧線。
用「 一個人撐起一個類型 」來評價林正英,的確不為過。
救僵清道夫 (2017)
導演:甄栢榮、趙善恆
主演:錢小豪、蔡瀚億、林明禎、吳耀漢、袁祥仁、趙學而、羅莽、邵音音
今年3月份,一部為紀念林正英逝世20周年而製作的香港本土僵屍片《救僵清道夫》上映,最近也出了資源。好多熟悉的老面孔如 錢小豪、吳耀漢、袁祥仁、羅莽 等都在片中出現,無疑又是一波回憶殺。
其中錢小豪與吳耀漢均為林正英僵屍片時代的重要演員,這也是二人在《僵屍》(2013)之後的再度合作。
談《救僵清道夫》,還是要再啰嗦一下麥浚龍導演的《僵屍》,兩片都是主打對傳統港產僵屍片的懷舊/致敬,將這兩部具有一定承繼關系的僵屍片放在一起看待顯得很有必要。
《僵屍》中的錢小豪、陳友
四年前的《僵屍》集合了錢小豪、陳友、吳耀漢、鍾發等80年代僵屍片的代表演員,但導演又用一個反類型的定位徹底將其顛覆。
濃烈的迷影氣息、電影類型和電影人在戲里戲外的高度呼應讓觀眾回味無窮。
《僵屍》在香港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成功,甚至刺激了僵屍類型片的小幅度回潮,緊接著就出現了《天師斗僵屍》(2014)、《屍城》(2014)、《天師歸來》(2017)等片。
當年的僵屍片黃金陣容:(左起)劉觀偉、許冠英、錢小豪、林正英
可惜的是,沒有一部為用心之作,而更像是借著《僵屍》掀起的懷舊風來繼續榨取剩餘價值,終究不過是純商業居心的跟風投機。
在這樣的形勢下,再度打著致敬/紀念旗號,並且主演又包括錢小豪與吳耀漢的最新香港僵屍片《救僵清道夫》難免要背負質疑。
對於當下更年輕的一代觀眾而言,這部沒有名導演與名演員、劇情套路、類型有些含混的僵屍片可能真的沒什麼特別,搞不好還以為又是一部網路大電影呢。
可是對於那些從小看港片、長大後還念念不忘的廣大「中年人」來講,《救僵清道夫》在意義層面上的東西已經超過了本身的質量而成為一部話題性電影。
從個人角度講,它的劇情完全無新意,人物關系也很常規,可是若放在香港僵屍片歷史與當前創作環境中來看, 所有俗套的設置又都帶上了一點互文和雙關意味 。
雖然依舊有老影人面孔,套用的也還是傳統的類型框架,但《救僵清道夫》不論在角色設置、故事走向還是主題上都與《僵屍》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種區別是在項目醞釀和電影拍攝之前就已經決定了的。
《僵屍》是麥浚龍個人趣味與情感的集中表達
所以麥浚龍說不會因為票房口碑的成功而去拍續集,因為他的某一種情感已經在這部電影中宣洩完了(與此類似的還有郭子健的《打擂台》)。
而《救僵清道夫》是為紀念林正英逝世20周年而拍攝的電影,這種 「主題先行」的既定性使得影片超出了私人意志 而具備一些更宏觀、更現實的意義。
整部影片 處處都是對香港電影的自我指涉 ,「 傳承 」成為了一個臘橡核心主題。
大量的有意突出的情境與符號讓這部本身質量並不出眾的香港僵屍片具備了 類型自覺意識, 熟悉這一類型的觀眾也會收獲迷影層面的觀賞樂趣。
85後小生蔡瀚億,自《狂舞派》起已在多部本土港片中有不錯表現
從故事和角色設置上看,《救僵清道夫》與《僵屍》最大的不同在於蔡瀚億飾演的男主人公是一個生活在當下的普通香港青年。
影片圍繞著這個稚嫩的年輕人講述了他如何從不相信僵屍、不認同僵屍獵人到一步步融入組織並成為新一代僵屍獵人的成長故事。
包括錢小豪、吳耀漢、袁祥仁、羅芒在內的老一輩電影人作為配角出演了主要的組織成員,同時也都是教授男主角如何捉僵屍的導師。
借用傳統港片(比如成龍電影《醉拳》)中經常出現的「學藝」模式,以及錢小豪、吳耀漢為代表的港產僵屍片力量,《救僵清道夫》用電影化的虛構故事 寄託了對重振香港僵屍片的一種美好希望 。
當然,由缺乏經驗的年輕人擔此重任肯定不能一蹴而就,代際之間產生的溝通隔閡也是一大難題。
所以影片在表現蔡瀚億首次進入組織內部時突出了他的種種不解與試圖逃避。
例如他在聽吳耀漢介紹香港僵屍出沒以及組織歷史的時候說「我根本不相信有僵屍啊!」。
此外,組織內部之間 為是否招新人而產生的爭執也正對應了當前香港僵屍片創作的老化和人才斷層現 實,比如下面三位演員之間的這段對話:
趙學而: 上面削減了預算,哪有錢請新人?
(僵屍片大多成本低廉,如今更甚)
吳耀漢: 不請這些年輕人,將來我們這群老傢伙死光了怎麼辦?
(港產僵屍片面臨後繼無人的現實)
錢小豪: 也不行,萬一他出事了,你心裡過得去么?
(新人培養不好的話會自砸招牌)
影片中蔡瀚億在一次捉僵屍行動中巧遇了林明禎飾演的女僵屍,因不忍心殺害而將她保護起來,在相處的過程中人與僵屍產生了情感聯系。
女僵屍由馬來西亞90後歌手/模特林明禎飾演,本片也是她的電影處女作
這樣的設定如今看來很套路甚至已顯濫俗,早在此前就已有《暮光之城》系列以及《溫暖的屍體》等好萊塢熱門電影涉及此類話題。
《救僵》在這一點上確實缺乏新意,在漂亮女僵屍出現後大家基本上都可以猜出影片接下來的故事走向。
所以,這樣的設計到底還有什麼意義?還是要回到前面的話題——將電影里的故事、人物與影片製作的先行主題相參照。
片中作為師傅的錢小豪一直向蔡瀚億強調,僵屍一定要殺。但蔡瀚億卻向袁祥仁表達疑惑:「僵屍一定要殺么? 真的就沒有其他的路么 ?
袁祥仁回答道: 你既不是人也不是屍,就看你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路了 。
其實,這個基於電影本身的劇情而提出的疑問也是幕後人員對於當下僵屍片創作的自我發問。
之所以說男主角「既不是人也不是屍」,是因為影片中他獨特的血液能夠抵抗屍毒。
以此作為比喻,可以理解為新一代的香港年輕電影人已經與老一輩電影人有很大的不同。
前輩的經驗固然重要,但他們的未來,香港電影的未來,還是要靠自己去摸索和探路。
片中出現的另一幕則可視為男主角為代表的年輕人的回應:他不僅固執地選擇保護女僵屍,還試圖讓她融入世俗生活。
比如教她學走路,並對女僵屍說「 我們一步一步 來」。
這正是透過電影向年輕的導演以及觀眾們傳達的信息——走出新的路的確很難,但不要著急,去盡力嘗試吧。
片尾,已成為新一代僵屍獵人的蔡瀚億在為新加入的組織成員講解時,影片用一個 面向觀眾的儀式化的鏡頭 讓他說出了下面這段話:
「 其實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好或壞,就看你自己怎麼走 」。
這不就是一種自我砥礪和想像中的圓滿結局么。
《救僵清道夫》是由甄栢榮、趙善恆兩位香港新人導演執導的尚顯生澀的作品,成片品質雖然不算優秀但也保留了一定的香港本土味道。
關於V.C.D特別行動組(Vampire Cleanup Department)的設定、現代與傳統的對比也挺有意思。不過在漂亮女僵屍出現後整部影片基本上滑向了愛情片,僵屍元素以及大反派的線索突然消失又突然出現,斷裂感明顯。
片中僵屍場面非常少
影片並不旨在展現僵屍的類型化場面,而就是一次 借類型之名而為僵屍片、為香港電影所作的一本紀念冊和勵志薄 。
與《僵屍》相比,它更直白、更加主旋律,也更帶有一種 明亮感與樂觀精神 。
一兩部新的僵屍片、幾個新的電影人並不能挽救一個業已衰落的類型,或許香港僵屍片在短時期內真的無力回天,但香港電影還是要走下去。
文藝一點的話,就借用《一代宗師》里的那句台詞:留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通俗一點的話,就是本片中邵音音老奶奶對孫兒講到的——「 你想這個世界變成什麼樣,你就努力嘍 ,阿天,努力一點!」。
文:張琦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奇遇電影:cinematik
Ⅸ 洪金寶癱瘓在床、成龍息影療傷,國產電影動作巨星為何難再傳承
洪金寶不是票房最高,但他卻是江湖地位最高的,成龍的電影事業比師兄還要輝煌,但成家班只捧成龍,而洪金寶的洪家班卻捧紅無數巨星,這就是造成地位差距的原因。其實他們一幫師弟都是洪金寶一手帶出來的,李小龍去世後,班底就被洪金寶接手了,而洪金寶也很有大哥風范不妒才,只要你有才華肯努力付出一定給你機會。
在港片黃金年代,洪金寶也是響當當的票房巨星,他開創的動作喜劇片十分風靡。此外他還拍火了鬼片等題材,如林正英,午馬等人就是這類電影的代表人物。在培養人才方面他也是貢獻很多,武打女巨星楊紫瓊就是洪金寶一手捧出來的。進入90年代,洪金寶逐漸轉向幕後,成龍那時候如日中天,但他的很多電影還是要請師兄來幫忙才搞得定。
洪金寶還是最被外界低估的巨星,他巔峰時候票房戰績一流,對港片的貢獻更是比肩李小龍,然而他輝煌成就卻經常被人無視。說起洪金寶他的經典作品太多了,比如《五福星》系列,他的鬼片系列等至今還被影迷津津樂道。洪家班培養出來的人才太多了,他的愛徒鄒兆龍還打進好萊塢。
甚至即便到現在,洪金寶也在為了恢復自己的身體而承受巨大的痛苦,從2015年後,因為膝蓋磨損破裂等原因,洪金寶需要一直呆在床上修養並靠輪椅來活動,直到上一年才能勉強進行站立和行走。這些武打明星的例子無不向人們印證了一個道理,動作演員或替身就是靠出賣身體健康賺錢。
Ⅹ 香港經典電影介紹
1.《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2.《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3.《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4.《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5.《最佳拍擋》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擋》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擋》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擋》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6.《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8.《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9.《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10.《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這些電影真的很好看,我給你推薦的,望你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