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如何看電影懂建築

如何看電影懂建築

發布時間:2023-05-24 16:46:20

『壹』 看電影會提高建築設計水平嗎

怎麼說了,可以說能夠提高,以為你通過觀看電影從電影中觀看別人的建築風格和設計理念,如果你認真加以分析和實踐,就能提高建築設計水平。。

『貳』 哪些電影有濃厚的建築人文意味

說到電影,我首先想到的是國產電影裡面的香港的動作電影。說到建築的人文氣息,香港電影裡面除了有那些高樓大廈外,當然了,這些高樓大廈一般都出現在近幾年的電影裡面,我要說的是,香港的老電影裡面,那些經典的電影裡面,比如成龍大哥的早年作品。你像《警察故事系列》的。裡面有很的普通的居民樓甚至貧民窟,那時一個時代的縮影,很真實,人文意味應該不少吧。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大家有什麼別的好的電影推薦,積極補充。

『叄』 建築學學生該如何看電影

建築學,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築及其環境的學科。在通常情況下,以及按其作為外來語所對應的詞語(由歐洲至日本再至中國)的本義,它更多的是指與建築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因此,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


建築學的學生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單單靠課堂學到的實際經歷的遠遠不夠,還是要考一些平台去增長見識,這樣才能汲取大量的靈感,轉化成自己的作品。

由於建築學的學生需要了解的文化、技術、藝術、科學等等信息量非常大多,所以單單靠課堂學的和經歷是遠遠不夠的,那麼就需要靠電影這個可以囊括很多信息的平台來學習涉獵。所以建築學的學生應該接觸很廣泛的電影,各種題材的電影都可以了解以此來學習增長見識。

『肆』 有哪些值得建築專業學生看的書籍和電影

鳳凰衛視《築夢天下》。這款是強烈推薦,以帶你領略世界各國地標性建築為內容,會涉及到很多建築歷史知識:建築大師、風格流派、美學要素等。我當時是從初中開始看,吃飯的時候看著玩就看了。有時會記錄一些筆記,閑的時候會查找下外延知識。例如:我記著快中考那會,基升模有一期是將米拉公寓的。奇異怪誕,如沙堡般的造型一下擊中了我。我就去網上查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的資料,在節目之外還了解到他與新藝術運動的關聯,由此還挖到新藝術運動歷史上的背景與價值,還有其他的代表建築師。總之,自己探笑脊索的過程還很有意思。不用非得強行記住一些什麼,先建立對建築的初步印象與感搏緩覺。如果經常看相關內容:勒柯布西耶,密斯,奧托瓦格納,……會經常出現在你眼前。

『伍』 電影是怎麼影響建築的~~

1、電影是聲學、光學、表演藝術、文學藝術、地域文化的綜合反映形式,棚陪沒對建築的影響是有一些的
2、早期的無聲電影沒有對建築產生什麼影響,是因為電影處於起步階段
3、欣賞電影需要一個相對叫暗的環境,所以,放電影的場所,其窗戶都設計得比較高,也不大
4、追求聲音效果,需要內牆有吸音功能
5、電影是外來技術產物,一般的影院都做成比較現代,或是做成歐式的,少有中國古典式的影院
6、平幕電影要滿足所有觀眾都能觀看屏幕,電影亂或院就成扇形平面結構,地面也是前低後高的階梯狀分布
7、球幕電影院設計有巨大的穹頂,人可以或坐或躺的觀看
8、電影院一般都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如城市中心,風格有別於積木式的住宅建築,在城市建築群中要起到「點綴」的效果
9、恢宏、典雅是主基調
希鏈納望以上能夠幫助到你

『陸』 如何欣賞一部電影

問題一:如何欣賞一部電影? 如何欣賞一部影片:
故事情節
大部分影片主要在故事情節上下功夫,製造懸念,吸引觀眾。一部好的影片,往往注重影片情節的起承轉合,即講究序幕、開端、發展、 *** 、結局和尾聲。因此,在影片欣賞過程中,可以從影片故事情節是否緊湊、連貫,安排的主線有沒有伏筆,懸念是否引人沉思等方面來思考。
人物表演藝術
電影人物刻畫得深不深刻,欣賞者要根據人物的語言、眼神、說話的表情、衣著這類細節來審度,並且要通過雕琢人物,深層次挖掘人物豐富的心靈世界,細膩地捕捉人物瞬時的內心情感變化。
台詞
台詞,或深刻,或詼諧,或白話,或煽情,總有幾句打動你的心。西方電影中的台詞和東方區別很大。東方的比較緊湊,西方的看似漫無邊際,卻機智幽默。電影中的人物台詞一般較少,較精煉,一部好的影片,旨在用較少的台詞體現人物的性格。比如阿償・施瓦辛格主演的《終結者》中的「I'll be back.」,便充分表現了電影中人物的果敢和勇氣。
敘事手法
影片敘事手法有7種,常規線性敘事、多線性敘事(影片有很多個小故事組成)、回憶敘事、環形結構敘事(影片的開頭與影片的結尾相互輝映)、重復線性敘事(整部影片在時間上會有一個重復的時間點,每個故事都會從這個時間點上再次開始)、倒敘線性敘事、亂線性敘事(整部影片毫無邏輯性,所有片段、情節、人物全部攪亂)。
不同的敘事手法會產生不同的感官思維,因此影片對敘事手法的選擇很講究,比如《撞車》採用多線性敘事;《英雄》使用了倒敘線性敘事;《瘋狂的石頭》所採用的則是亂線性敘事。只有掌握了影片的敘事手法,對影片的情節安排、人物性格和審美特性的欣賞才會顯得自然易懂。
畫面
電影表現人物活動背景、烘托環境氣氛和塑造人物形象都離不開畫面,包括它的布景和色彩。一部影片的畫面是否唯美、是否符合意境等,成為影片欣賞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攝像技術
電影攝像技術就是數字電影成像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融合,比如,特殊化妝技術可以從簡單的老人化妝成狼人;電子動畫學可以製作機器人演員;計算機圖形技術在《螞蟻》和《玩具總動員》中的展現;《阿甘正傳》中跟總統握手的場面運用了影像合成技術;把不可能實際拍攝到的布景、建築物、城市景觀、宇宙飛船等做成微縮模型的CG技術;爆破效果技術等。這些以假亂真的影視特技,就需要觀眾有欣賞的眼光。
另外,欣賞電影還有音樂、意境 *** 外之音等多個角度,不僅需要眼睛和耳朵,更需要憑借自己各方面的知識、經驗和理論,用心靈去感受,體會色彩、光影所帶來的獨特魅力。
如有幫助,請採納。

問題二:怎樣全方位的對一部影片進行分析 ? 不知你是要詳細的講解還是要概述的。我這里有一份講解詳細的!也是曾經從別人那裡COPY 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 主 題
正像其它藝術作品一樣,影片的主題是電影作品中的靈魂和精華,也是我們為之迷戀的「精神家園」。更是我們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後,力圖總結分析出來東西。
主題――是電影中內容的核心與內涵;
是電影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
電影作品中的內容與主題,滲透和體現創作者的世界觀,價值觀,體現著創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
電影的主題往往是多元化的、多側面的、多切入點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電影的主題是電影的動作和人物的內涵,是電影的情節和事件的外延。主題是編劇、導演的生活經驗和體會的暗示,藝術作品的主題轉化為形象時,是導演思想慾望的情緒宣洩。
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我們在看完電影以後所總結、歸納出來的「心得體會」、「社會意義」和「思想價值」。而是電影創作者的目標追求和靈魂凈化。
電影藝術的主題往往不是簡單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義的。需要我們整體的把握。
通常人們理解的影片主題應該包括如下兩個方面的層次:
1.影片的內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圖告訴我們什麼。這一點我們從影片的敘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號,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體現在充滿
視覺造型特點的銀幕效果上。
2.通過對電影的主題、立意及影片的整體視聽形象表達理解,我們感悟到了什麼。主題雖然是影片所表達的創作者對生活、對社會的認識、態度、情感和審美觀念,帶有明顯的個人主觀色彩和風格樣式,但不會是純主觀化的東西,一定是一種個人生活的感悟。
對於電影作品所表現出的主題,我們要全面的理解,切記不能片面化和簡單化。藝術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揚一種極有意義的思想,折射出豐富的思想內
涵,照耀和撫慰人們的心靈,從而提高和凈化人們的精神境界。
在我們分析、討論影片主題的時候,往往為了更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題,領會導演的創作意圖,應該查閱影片相關的文字資料,必須做如下十個方面的准備工作:
1)這部影片是改編自哪一部文學作品(名著)?原著作品中作者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主題思想,時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傳達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
2)這部影片的導演曾經導演過什麼作品?他(她)一貫的創作風格是什麼?在這一部作品中,採用什麼樣的手段、方法、風格、樣式來完成影片敘事及主題表達?
3)這部影片屬於哪一類型的風格樣式?同一類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們之間各有什麼區別?
4)描述一下,在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節、場景、細節對影片主題的表達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確、生動、完整地表達出這種心理的和藝術的感覺?影片中哪一些東西令你激動的回味?
5)關於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眾傳媒的相關報道你知道多少?
6)從你個人的專業、性別、年齡、文化、修養、價值觀、道德觀出發,你是怎樣認識這部電影的?或者你認為這部影片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上?
7)在一個什麼樣的層面上,我們認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達的東西,理解導演所要表達的思想,我們基於一種什麼樣的出發點?
8)我們在視覺生理上和審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對影片產生認同和共鳴?
9)影片中你認為最優秀的,最值得你學習的是什麼?影片中的風格樣式、敘事結構、造型風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讓你最感興趣的東西?
10)對於這部影片除了大多數公眾的意見以外,你有什麼不不的意見和看法?你認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麼?
這十個問題,基本上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影片的理解。
重要的是,我們觀看......>>

問題三:求解如何去欣賞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應該從哪些方面去欣賞? 第一要看是什麼形式的電影和電視劇。第二要看電影和電視劇的畫面和拍攝技巧特技等。第三要看電視劇和電影的劇情是否嚴謹符合基本的邏輯。第四最重要,看的是電影和電視劇所突出的中心川想是否清晰感人肺腑。第五要看電影電視劇里的演員是否符合這個電影表達的中心思想而不是他們是否漂亮和帥氣。

問題四:如何欣賞和評價一部電影 評論一部電影好壞得先把它定型,畢竟電影分很多種類型
有的是純粹的動作片,只是用來消遣的,例如李連傑,成龍,阿諾等等,他們的很多片子沒有什麼主題思想,只有劇情和場面。像這樣的片子,只要情節跌宕起伏,場面火爆,打鬥精彩就可也算是好片子了
以前我只注重情節,場面。現在慢慢的開始欣賞演員的演技,琢磨導演的用意,贊美編劇的才華,聆聽音樂的奇跡...
知道阿爾帕西奴為什麼會紅,知道呂克背松為什麼被成為鬼才,明白《教父》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地位
電影還是好壞都得看,要不就失去分辨得能力了

問題五:怎樣欣賞和評價一部電影? 現如今,商業性電影居多,文學性電影很少,有的影院根本就不接受文學性的電影。你就要去判斷,哪些電影是具有文學價值的,哪些電影只是為了商業。當然,每一部電影都跟一篇文章一樣,有它的宗旨。你可以從它的敘事手法,鏡頭運用,人物的設定去評價

問題六:影視賞析的方法 (一)電影的五種軌跡:影像、音樂、聲音、對白、文字(二)電影中的情節(plot)與故事(story):情節:劇情中所有演出的事件,直接呈現在觀眾眼前;與故事世界無關的事物故事:所有看到、聽到的事件,以及其它想像或推論出來的事件 (或者:故事=一個依時序發展的事件中的素材;情節則牽涉作者以什麼樣 的方式,賦予故事一個結構。簡言之,情節指涉了作者的觀點以及場景的美學組 構。)(三)觀點問題:全知觀點←→限制觀點:誰(觀眾/人物)在什麼時候、 什麼地方,知道什麼情? (四)敘述結構:即故事的流程,敘述結構的形成是為了滿足、修正、破壞 或終結觀眾對情節與故事的尋求。但無論是講述橫跨百年的歷史故事,還是講述一個瞬間發生的微觀情感故事,所能給導演的,就只有90分鍾而已,而導演還要在這僅有的90分鍾里把整個故事講完整,因此,整個影片的每一個場景都是導演精心設計的,每一件道具都是有意義的,我們需要去琢磨。比如西文哲學是以邏輯為其基本核心的,因此,西方更講究其合理性,只要是優秀的影片,無論導演講了一個多麼虛妄的故事,都總是能經得起推敲。而且,當你看完整個影片,然後再把整個影片串起來統一想一遍的話,你就會得出一套完整的理論,這便是導演詮釋故事的邏輯,這時你會驚訝於導演講故事的能力,原本你感到奇怪的台詞這時會象謎底一樣,既合理又出乎意料,這便是欣賞好的片子的樂趣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仔細地聽每一句話,看每一件東西,對看到的、聽到的要仔細想想,這樣才能真正地品出電影的味道來;如果看完電影只是知道了電影的情節,那影片就是白看了,就是在浪費時間,我們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可以去浪費了,所以即使是看電影,也要這樣去看。然而我們還要有一個前提,就是,先不要去懷疑導演,先去努力地理解影片,而不是讓影片按照我們固有的邏輯去發展,然後去評判。 好的電影不能只看一遍,因為這樣會浪費了一次很好的學習的機會,也浪費了一部好片子。而能稱得上好片子的電影也確實少得可憐,縱觀整個電影史,基本上是5年出現一部經典的片子,那麼百年的電影史,屈指算來也只能找出幾十部好片子。因此,對於好片子,一定要仔細地去品。 就像前面說的那樣,每一部好的片子都有一些弦外之音,我們一定要體會出這樣的弦外之音。

問題七:如何評價一部電影? 個人認為 評價一部電影 在於是否和你產生共鳴 比如電影想表達美好 它是否讓你感覺美好 比如天使愛美麗
電影想表達恐怖 它是否讓你覺得害怕 如果他想表達庄嚴 他讓你覺得肅穆凝重 總之 每部電影都有他的題材分類 你是否感覺到了它想表達的那曾含義 如果有的話 就證明你和電影有了某種共鳴 也一定程度接受了導演要表達的意圖 這就是電影之所以有強大的輿論引導力 但是如果你不是以一個普通觀眾去欣賞 那麼就要講究專業的聲光效 欣賞了 通常這種影片只在乎商業運做 所以也沒一個標準的衡量尺度 總之 如果一部電影 無論它是 喜劇 悲劇 殘酷的 喜悅的 醜陋的 你能在它身上感受到它所展現的那樣感受 那這就是一部優秀的電影 因為導演本身的思考水平 和審美智慧 已經和你達成共識 反之 你看了一部電影它讓你覺得不是無聊 就是無知 要不做作 要不空虛 那它就不是一部優秀電影
如果你指中國電影 的話 那先要說一點就是這里包括台灣電影 香港電影 華人電影 和內地電影
總之內地電影是忽然內粗糙 而且導演總有一種強加給觀眾一個意識形態的傾向 所以這類電影往往有點偏激 看的時候要麼你覺得極度反感 要不就覺得理解不了 關鍵在於內地電影太脫離實際生活 而且太過於片面 從台詞角度你就可以看出來 無論是腳本的用詞 還是演員的口吻 都有嚴重的強加於人的惡劣形式 這種川觀眾降低智商的電影 中之。。。 至於港台電影就很人性化 但基於這二地當地的人文生活狀況 他不象偶美有很深厚的人文底蘊 當然中國也有悠久歷史 但注意了 我說的是一個思考尺度 我舉個例子你讓40 50 歲的人看老友記 他會完全不知所雲。。但他或許會很喜歡看紅高粱 港台電影的弊端在於他沒有一種很強的人文號召力 缺乏在同一道德尺度 上的感召 我的意思是 提到港台你最先想到的就是搞笑和工夫 但這永遠不會成為電影的主流 所以你不可能看到 華語電影里有 象勇敢的心 指環王 這樣有人文感召力的電影 華語電影更多傾向表現一種態度 一種導演的思想態度 和他強加於人的處世態度 這種帶有暗詼 和誘導性的電影 其實只會讓觀眾更不能自由思考 而陷入到電影的極度無聊中 所以這就是華語電影之所以落後的原因 以上是個人之見
還有大陸電影台詞和劇情都太過情緒化 不能思考的愚蠢橋段太多 而且演員都十分自大 自以為是

問題八:應該從哪些角度去賞析一部電影 第一要看是什麼形式的電影和電視劇。第二要看電影和電視劇的畫面和拍攝技巧特技等。第三要看電視劇和電影的劇情是否嚴謹符合基本的邏輯。第四最重要,看的是電影和電視劇所突出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感人肺腑。第五要看電影電視劇里的演員是否符合這個電影表達的中心思想而不是他們是否漂亮和帥氣。

問題九:是怎樣一部電影,怎麼會得這么多獎 豆瓣評分從來就不是我們去衡量電影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他代表的是大眾普遍的一個欣賞水準。廣覆蓋,低標准,對於月光男孩這種類型較偏,文藝氣息較濃的電影,不受大多數人的待見也是情理之中。

『柒』 有哪些關於建築設計的電影推薦

建構非洲,這片大陸的建築,阿爾瓦.阿爾托:科技與自然。窄地建造。

『捌』 請大家推薦點學建築要看的書籍和電影!@!!

本人是學建築的。。。。。。。。呵呵同命相連

1,《我的建築師》是路易斯康兒子拍的,可惜沒有漢語翻譯,我們曾經組織看過,聽的稀里糊塗,看一看可以,里邊還能看到飛利浦約翰遜以及貝聿銘的友情出演啊~ 不過則芹電影當愛好是非常推薦的,因為建築師和導演的身份很相似。

2,書的話,首先我要說:「好書真的很難找!」給你推薦兩本《現代建築:一步批判的歷史》;《建築的矛盾性與復雜性》 (彭大爺的《建築空間組合論》只能算是少兒讀物了吧),這兩本書可能你學完孫慶畢近現代建築史以後看會有一點感覺吧。《走向新建築》一定要看,《柯布西耶全集》必差襪須要買回來放在床頭!!

3,學建築一定要出去旅遊!比如西安,比如南京,比如上海,比如雲南,比如山西比如蘇杭,比如紹興,比如青島。對了,江南園林應該全部去一遍(我這個暑假剛把江南園林看了個遍,太享受了啊)

4,不要被「建築」限定死了,一定要有其他的愛好,十分強烈的愛好。學什麼都是對建築的促進

『玖』 建築師看電影(8):仰望康的靜謐與光明:《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

        你問磚塊:『你想成為什麼?』

   磚塊說:『我要成為拱門。』

   你說:『拱門很貴,我可以用混凝土結構取代你,你覺得呢?』

   磚塊說:『我還是想成為拱門。』」

        很久辯臘沒有這樣耐心地坐在電腦前凝神看完一部電影了,同樣也很久沒有在看完後用很長的時間回味電影中的細節並急切地渴望寫下一點什麼。由於這些理由,我覺得我需要再安靜地坐下來,認真地來「談談想法」。

[關於電影]

如片名《My Architect: A Son』s Journey》所透露的,這是一個兒子尋訪父親的旅程。如果拋開一切真實的環境,我想這個題材也可以拍成一部關於回歸、關於內省、關於寬容和原諒雲雲的感人電影。兒子是一個私生子,他被父親承認,可是不被公開,他出生的時候父親已經六十二歲了,而在十一歲時父親便離數灶敏開了人世。在這短暫的十一年裡,他只有與父親很少的回憶。父親偶爾去看望他和他的母親,給他講睡前故事,像所有父親那樣,可是,這樣的溫馨場景還是很少。在他的心中總有一種被遺忘,被忽視甚至是被拋棄的感覺,不能釋懷。於是在三、四十歲上,他決定去尋找父親,去了解父親,去給自己尋找一個答案。而這一段旅程,便給我們呈上了一堂意義深遠的建築課程,因為他的父親不是寂寂無名的普通人,而是——路易•康(Louis Kahn)

[關於路易•康]

在此之前,對康的了解很少,遠遠不如柯布、萊特這些如雷貫耳。知道康,是在做大二的「大師作品分析」的作業,班上一個女生選擇的康的「Fisher House」,她並且說,「我特別喜歡路易•康的建築。」這樣知道了,也就是知道了而已,依然很少關注到康的作品,除了這個Fisher House,其它的大概看到了也沒有用心去記住,僅僅是當別人說起康,頭腦里可以冒出:嗯,我知道這個人,也是個大師。

康出生於愛沙尼亞一個猶太家庭,三歲隨父母移民至美國費城,一個被他稱作「小男孩可以找到畢生志業」的城市。在高中時,很偶然地上了一堂建築課,因為這堂課,他確定了以建築為其畢生追求的事業,「I realized,only architecture is the life.」但這條道路走得並不順暢,他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直到1951年他游歷了埃及羅馬等一系列古老的國家後,才終於明晰了自己的方向:設計現代的建築,但卻帶有古跡的感覺和風格。這時他已過五十。

康被成為建築界的詩哲,他鍾情「靜謐」和「光」,追求建築從質朴中表達永恆和不朽。在影片中,以Kimbell Art Museum為背景,康說道:「藝術作品不是活生生的東西,不會走路,也不會跑,但是光線的控制,卻可賦予藝術品所有的行動力,照亮了人類手指薯枝的神奇,照亮了心靈的神奇,照亮了技術的神奇,照亮了他有多麼真實,照亮了他有多麼超越。」

而康卻也像許多執著於追求藝術,忠於自己思想的藝術家們一樣,單純而偏執,不善交際。他總是不分晝夜地工作,也不管工作室里其他人並不能承受這樣的生活,他會在凌晨三點打電話給合作夥伴大罵一聲「你做的那模型實在太爛了!」旋即掛斷電話。得說,是業主、同伴以及家人的包容成就了康。康是孤寂的,於是他總是在路上,他是那種隨時會打個包出門游歷,某一天又突然出現在你面前的人。而他生命的終結,是在賓州火車站的廁所里,幾天後才被人發現。一位朋友說:「雖然說死在火車站是個悲劇,但是卻與他的人生很吻合…他的心才是游牧民族。」當人們找到康時,卻發現他護照上的地址被塗掉了,他有三個家庭,他卻不知自己的家在何方。

[關於家庭]

「康喜歡女人」,一位老友這樣說,但他對女人的態度,卻是被許多人批評的。他有三個女人,第一個是相伴終生的妻子,生有一個女兒。而後兩個女人,他各給了她們一個孩子,卻都沒有娶她們。三個家庭相距並不遙遠,而直到康的葬禮上,三個家庭才第一次相遇。

可以說康是那種埋頭於事業的男人,對三個家庭他幾乎給與了同等程度的忽視,而三個女人都不約而同地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包容,這點很是讓我驚訝。被采訪的第一位,Ann Tyng,康的第二個女人,也是個建築師。在那個單身母親是種極大屈辱的年代,她懷了康的孩子,康得知後,卻說了句很無厘頭的話:你得從「哲學的角度」看開一點。垂垂老矣的Ann說起這件事依然很哭笑不得,「這意味著我的餘生都必須很『哲學』。」她獨自躲到羅馬生下了女兒,然後回到費城和康一起設計了一個淋浴房的項目,一件被康稱為讓他「發現了自己」的作品。被采訪的第二位,即這個尋訪者自己的母親,一個景觀建築師,在說起往事時,會感到屈辱。她與康一起參與Kimbell的設計,而因為她與康的關系,她有時會被鎖在工作室里獨自工作,後來的落成儀式,也因康的妻子的阻撓而不被邀請參加。但回想起這些,眼中閃著淚光的老人依然說:「…那就是我必須付出的代價…我覺得值得…」而康的妻子在拍攝之前已經去世,只留下了一段曾經的采訪錄像,錄像中她說起他們的生活,其實這個家庭一直是她在支撐,因為康並不會經常接到項目,直到康去世,她還替他背負了幾十萬的債務。想到的是《增廣賢文》里一句老話:妻賢夫禍少。應該說,這位大師能取得至高的成就,除了他自身的才華和努力外,背後這三個女人的支持與包容也是不可忽視的。

[關於建築]

  這樣一趟旅程,自然不能不提建築,因為之前對康的疏忽,這便成了我的一次「補課之旅」。康的建築是我所鍾情的,現代的,有工業化的意味,卻又給人古典靜穆的感覺。在他自己最滿意的作品——Salk Institute,在他那著名的流水廣場上,一條水渠如中軸線伸向遠方,兩旁是秩序井然的聯排大樓,整個廣場上沒有一塊綠地,沒有一棵樹,反似一個苦行僧的朝聖之地。在觀影同時,我一邊翻看著建築史的筆記去尋找曾經也許一閃而過的康的作品,而在這一次我才強烈地感覺到,當你看到真實的建築,看到它三維的影像,看到有人置身其間活動,才能真正體會到這棟建築。比如在印度班加羅爾的印度管理學院,當看到當時協助設計的印度建築師多西坐在學院的路易•康廣場上聊起這個設計,聊起康此人,這一組建築群才真正進入我的腦海,否則它大概就只會停留在筆記本里那簡單的一行:印度 班加羅爾 印度管理學院 多西 1962~1974。不知為何教材里在提到這個設計時甚至沒有提到康的名字。而也只有進入到孟加拉國達卡的國家會展中心內部,才能理解到那些孟加拉平民對康的尊敬,才能理解參與設計的孟加拉建築師韋爾斯為何那樣激動地說:「對我們這樣的國家來說,要有這種建築幾乎是不可能的…自從我們邀請他來後,他覺得他有這個責任,他要成為這里的摩西…表面上他給了我們這棟殿堂,而實質上卻是給了我們民主,我們從這里才開始得以提升…」而未能付諸實踐的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會堂,大概是康最大的遺憾吧,作為一個猶太人,他沒有為自己的民族設計出一個偉大的猶太建築,作為康,一個追求完美的大師,這是人生一個多大的缺憾。

[其他]

在影片最初讓我激動的,是看到了「活生生的」菲利普•約翰遜,看到他從他那著名的玻璃盒子里走出來跟你打招呼聊天,然後是看到笑盈盈的貝聿銘,很想說貝老這老了的樣子其實跟外國人長得也差不多了,後來,後來又看到蓋里,在他的工作室里。一下子看到這么真實的大師們,真是內心激動啊,曾經這些人對我來說,也僅僅就是書本里一個個生硬的名字而已。也看到康在賓大授課的錄像,印象最深的一段是:

「如果你要讓某些東西有存在的價值,你就必須跟大自然商量,然後才開始設計。

以磚塊做例子。

你問磚塊:『你想成為什麼?』

磚塊說:『我要成為拱門。』

你說:『拱門很貴,我可以用混凝土結構取代你,你覺得呢?』

磚塊說:『我還是想成為拱門。』」

滿堂學生都笑起來,康接著說:「尊重你所用的材料是很重要的,你要了解材料想成為什麼。我們必須尊重磚塊,讓磚塊發揮最大的用處,不能讓磚塊覺得委屈。」

[結語]

很讓我感動的一部片子,裡面有很多話,因為原話記不清楚,所以不能復述。這里有一個建築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既是對社會,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

昨天剛好看了董豫贛先生寫的一篇關於路易康的《秩序是》,喜歡他文章最後對於康的一個總結,引來作結:

「所以,在康所認為的人類三大願望:學習的慾望、會聚的慾望以及健康的慾望之外,恐怕我要說,那裡還有一種獨處的慾望。

        因為在獨處中,人們才能遠離大眾並將自己沉沒在靜謐的非光(lightless)與非暗(darkless)中。

        沉在非光中,外在的感覺才能得以被靜謐與光明的秩序照亮。

        沒在非暗中,內在的思考才能抵達現實的真正起點並被度量。

        非光與非暗正是康對靜謐的分別解釋。

        分開來,只是為了便於思辨。」

文中部分觀點和語句引用自網路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電影懂建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10大恐怖的地方 瀏覽:550
周潤發和外國女人拍的電影 瀏覽:546
歐美青春電影豆瓣 瀏覽:166
電影觀後感英語簡短 瀏覽:652
十佳恐怖動畫電影 瀏覽:159
電影山上的孩子劇情 瀏覽:567
偷心電影台詞 瀏覽:588
三屏科幻電影推薦2015 瀏覽:782
義大利霸道總裁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56
春節期間電影哪個最好 瀏覽:859
發電影鏈接如何舉報 瀏覽:962
女人的村莊的電影 瀏覽:173
如何選擇靠近過道電影座位 瀏覽:19
安吉麗娜朱莉科幻電影 瀏覽:968
電影風平浪靜其中的女孩 瀏覽:816
美國電影新冠 瀏覽:530
天堂電影院台詞英文 瀏覽:84
電影玫瑰的故事 瀏覽:968
國產動漫電影的英文 瀏覽:677
電影老笠粵語版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