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反映二戰太平洋瓜島的戰爭影片
細細的紅線 The Thin Red Line (1998)
導演:
泰倫斯·馬力克 Terrence Malick
主演:
西恩·潘 Sean Penn
約翰·特拉沃塔 John Travolta
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類型:動作 / 劇情 / 戰爭
更多中文片名:
細紅線 / 紅色警戒 / 狂林戰曲
更多外文片名:
Mince ligne rouge, La
片長:170 min
國家/地區:加拿大 / 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20世紀福克斯阿根廷分公司
上映日期:1998年12月25日 美國
官方網站:Fox
劇情:本片是一部描述美國在1942年到1943年瓜達康納爾島(Guadalcanal)戰役期間一個名為「查理斯火炮連」的戰爭故事。在這次大規模的瓜達康納爾島戰役中,查爾斯連隊因設法要從日本人手中奪回名為210號的陣地,全連從登陸開始到持續數月精疲力盡的廝殺與流血,從叢林中巡邏偵察到...
⑵ 有關硫磺島戰役的電影有那些
主要有三部:《燃燒的太平洋群島》(其中一部分)、《父輩的旗幟》、《硫磺島來信》。
PS:樓上所說的《細細的紅線》講述的是瓜島戰役,而非硫磺島。
⑶ 有關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電影
《細細的紅線》是1998美國拍少數幾個描寫瓜島之戰的影桐逗鏈片,獲得過奧斯卡提名,但是最終輸給了湯姆.漢克斯出演的《拯救大兵瑞恩》。10年新出的美劇《太平洋戰爭》推薦你看看, 講的是三個美軍海軍陸戰隊官兵在太平洋戰爭局孫中的遭遇,其中講述了包括瓜島之戰、硫磺指者島絞肉機、沖繩島之戰等眾多戰役!
⑷ 求二戰經典戰役
最經典的坑爹要包括
細細的紅線 The Thin Red Line (1998)
導演:
泰倫斯·馬力克 Terrence Malick
主演:
西恩·潘 Sean Penn
約迅如翰·特拉沃塔 John Travolta
喬治·克魯尼 George Clooney
類型:動作 / 劇情 / 戰爭
更多中文片名:
細紅線 / 紅色警戒 / 狂林戰曲
更多外文片名:
Mince ligne rouge, La
片長:170 min
國家/地區:加拿大 / 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20世紀福克斯阿頌昌散根廷分公司
上映日期:1998年12月25日 美國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經典的-- 《細細的紅線》 。野氏
本片是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戰爭電影,講述的是太平洋戰場上美軍與日軍殊死搏鬥的故事。
⑸ 二戰電影
《再見螢火蟲》,日本紀念二戰的電影,在影片反映了二戰日本國內的情況,講述了一對兄妹在面對戰爭的相依為命和無助。
《男人們的大和》日本人自己拍的二戰片.
《山本五十六》的戰爭場面報多大希望,但脊虛是出乎意外,裡面的戰友陪爭場面拍的不錯,包括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瓜島戰役,拍的都不錯,不輸《虎!虎!虎!》和《中途島》。
日本所拍攝的二戰影片,大部分為挺戰作品.如: <<夏威夷馬萊灣大海戰>>(戰時拍攝),
<<太平洋的風暴>>(1960),
<<決戰沖繩>>,<櫻告燃<山本五十六>>,
<<啊系列四部曲>>(70年代),
<<聯合艦隊>>(1981),
<<燃燒的零式戰斗機>>(1984),
<<大日本帝國>>(1986),
<<自尊---命運的瞬間>>(1998).
<<姆爾迪卡>>(2001),
<<暴風女神>>(2004),
<<男人們的大和號>>(2005).
反戰的也有,但數量極少.據我所知的有: <<軍閥>>(70年代),
<<甘蔗地之歌>>(2003).
⑹ 瓜島戰役觀後感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或簡稱瓜島戰役,行動代號為瞭望台行動,是同盟國部隊(盟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中,於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間在瓜達爾卡納爾和周圍的島嶼進行的戰役。這是盟軍戰略計劃的一部分,以保護世游態美搜源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的運輸航線,也是盟軍在太平洋反攻的開始。這是在科科達小徑戰役實施數個月後,盟軍對日本實施的第2個主要攻勢。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是以美軍小型登陸戰為開始,隨後日軍為奪回島嶼而逐次增兵,並在海上、陸地、空中展開了空前的爭奪,從而演化成了日本與盟軍的決戰。雙方歷時半年多的爭奪,均損耗了大量的戰艦、飛機,而日本的人員傷亡也遠超美軍。最終,日本因無力進行消耗作戰,而選擇撤軍。美軍最終完全占據瓜島,爾後奪取了索羅門群島,最終是整個南太平洋地區的制海權,美軍因此開始進行戰略反攻。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是磨脊繼中途島戰役之後日本的再次失敗,也是日本從戰略優勢走向劣勢的轉折點,從世界范圍來看,1942年底盟軍在瓜島的反攻和勝利,與同時期的斯大林格勒會戰、阿拉曼戰役一起,成為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⑺ 《亞太戰爭審判》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亞太戰爭審判》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HZQ9yL5xAQboMnagQVA4Rw
⑻ 瓜島戰役雙方損失:美日兩軍均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戰爭名稱: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別名:瓜島戰役
戰役禪飢哪開始時間:1942年8月7日
戰役結束時間:1943年2月9日
作戰地點:瓜達爾卡納爾島
作戰雙方:日本和美國,其中日本派遣出的軍力大致有3.6萬人次,美國派遣出的軍力最大值是近6萬人次。
雙方死傷情況:據不完全統計,美軍的傷亡人數達到5800人,而日軍的傷亡人數是2.5萬人,日軍的傷亡人數是美軍傷亡人數的4.3倍。
作戰背景:因著中途島海戰,日軍慘敗收場,也導致了日軍在太平洋上霸主地位的消失。為此,日本做出了作戰調賀碼整,停止部分戰役的作戰計劃,轉而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投建航空基地,以進一步進攻南太平洋。
而美軍怎麼可能會讓日本的計劃得逞,盡管憑借中途島海戰,美軍在太平洋的作戰情況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美軍控制的僅僅只是太平洋的中部地區,為了確保二戰盟軍能夠順利的進行作戰計劃,防止日軍對盟軍作戰連線的破壞,面對日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投建航空肢沖基地的情況下,美軍決定粉碎日軍的企圖,攻佔瓜達爾卡納爾島,於是就有了瓜島戰役。
作戰經過:在瓜島戰役期間,一共經歷了以下幾個戰斗。
1942年8月7日的登陸作戰,也就是薩沃島海戰,日本稱之為第一次所羅門海戰。
1942年8月16日,美日雙方則經歷了泰納魯河口之戰。
1942年8月24日-25日,美日雙方進行了東所羅門海戰,日方稱之為第二次所羅門海戰。
1942年8月29日-9月4日,日方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派出了大量的航母、軍艦和士兵來迎接戰爭。
1942年9月7日,日美雙方經歷了埃德森嶺戰役。
1942年10月11日,美日雙方經歷了埃斯帕恩斯角海戰。
1942年10月1日-10月26日,美日雙方經歷了亨德森機場戰役。
1942年10月26日,雙方進行了聖克魯斯海戰,這是一場艦隊的比拼。
1942年11月12日-14日,日美雙方進行了瓜達爾卡納爾海戰,在日方被稱之為第三次所羅門海戰的戰斗。
1942年11月,日美雙方經歷了塔薩法隆格海戰,是瓜島戰役最後一次重大戰斗。
1943年2月,日軍徹底放棄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放棄了南太平洋的計劃。
在這次為期六個月的瓜島戰役中,因為有陸地作戰和海域作戰,因此不能給出很精確的數字。在後期雙方的傷亡統計過程中顯示,美軍方面傷亡人數達到5800人次,當然這並不是精確的人數,相對精確的人數是,二戰瓜島戰役美軍死了1592人,受傷的人數則有4200人。
而日本方面,在二戰的整個瓜島戰役中,日軍的死亡比例在整個作戰軍力中佔比很高,光在戰斗過程中死亡的就達到了將近1.4萬人次,還有那些受傷治不好而死亡的以及在戰斗過程中下落不明的就達到了將9000多人。按照日本官方給出的數據是,二戰瓜島戰役,日方死亡人數達到了2.38萬人次。
⑼ 求瓜島戰役影片
《紅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又名細細的紅線)是美國導演泰倫斯·馬力克所執導的電影,於1998年上映。劇情描述美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紅色警戒》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並入圍7項奧斯卡獎。
《太平洋戰爭》(The Pacific)
本年度最震撼的作品即將登場,由好萊塢名導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影帝湯姆·漢克斯聯手打造的二戰史詩巨作《太平洋戰爭》,這是兩人繼迷你劇《兄弟連》之後的再次聯手。
⑽ 二戰中的瓜島爭奪戰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
圍繞著瓜島的爭奪,日美雙方在六個月的時間里進行過大小海戰三十餘次,其中較大規模的海戰就有六次,分別是薩沃島海戰、東所羅門海戰、埃斯帕恩斯角海戰、聖克魯斯大海戰、瓜達爾卡納爾海戰和塔薩法隆戈海戰。雙方損失的驅逐艦以上的艦只各24艘,美國海軍沉沒航空母艦2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14艘,陣亡約3300人,傷約2500人;日本海軍沉沒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11艘和潛艇6艘。傷亡2.5萬人。
在瓜島的地面作戰中,美軍參戰兵力最多時達到6萬人,陣亡1592人,負傷4200餘人,日軍投入瓜島的陸軍兵力約3.6萬,戰斗中陣亡約1.4萬人,因傷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9000餘人,合計死亡近2.38萬人,還有1000餘人被俘。
為爭奪瓜島制空權而進行的空戰中,美軍僅駐瓜島的「仙人掌航空隊」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先後就有六個戰斗機中隊參戰,涌現出十大著名的王牌飛行員,尤其第121戰斗機中隊的福斯上尉,在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間共擊落日機26架,成為二戰中美軍戰斗機飛行員第一個達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美軍頭號王牌瑞肯巴克的戰績,榮獲國會勛章,並回到美國本土巡迴演講。他的26架戰績在所有海軍陸戰隊航空兵戰斗機飛行員中排名第二。在六個月的空戰中,日機被擊落427架,美軍損失僅118架。加上被高射炮火擊落的,日軍共損失飛機892架,飛行員2362人。美軍共損失飛機約250架。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中,美軍共陣亡約5000人,傷6700人,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3艘,飛機約250架。日軍共有約5萬人喪生,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16艘,飛機892架(也有資料說600架)。日軍不僅海軍、航空兵損失慘重,甚至開戰以來從未失利的陸軍,最精銳的第2師團等部也蒙受了巨大損失,特別是日軍的大型軍艦、飛機和技術熟練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的損失,更是日軍所難以彌補的,戰役結束時日軍兵力上的優勢已盪然無存,雙方的戰略態勢也隨之改變,——中途島海洞前戰日軍的失敗是二戰中太平洋戰場的轉折,戰局開始向著不利於日本而有利於美國方面發展,日軍戰略主動權逐步喪失;而瓜島戰役,日軍不僅沒有實現重新奪回戰略主動的作戰企圖,反而其軍事實力進一步受到削弱,最終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陷入了被動的局面。納盯清從此後,日則頃軍不得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處處設防,步步被動,直至戰敗。而美國則通過瓜島戰役,逐步改善了不利的戰略態勢,贏得了動員人力、物力的時間,為太平洋戰場上即將開始的戰略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戰役開始之初,日美雙方在艦艇、飛機、兵力上相差無幾,日軍在航母、戰列艦等大型軍艦方面還稍占優勢,但戰役的最後結局,日軍遭到了巨大失敗,原因何在?
第一在戰略上,日軍的作戰企圖大大超出了自己的作戰能力。日本一直存有擴張野心,其基本國策就是侵略擴張,在軍事上的表現就是得寸進尺,貪得無厭,每當佔領一地後,為了守住佔領的地域,就要進一步去佔領附近的其他要地,即使遭到了反擊,也不願主動放棄,這就違反了克勞塞維茲在《戰爭論》中所說的「進攻力量會逐步削弱」的規律,說得淺顯一點,就是進攻方隨著戰線的推進,需要防禦的佔領地區和至關重要的後方交通線越來越多,所使用的兵力也就越來越多,而用於第一線的部隊逐漸減少,相反防禦方隨著戰線的縮短,兵力逐步集中,因而第一線的部隊越來越多,於是隨著雙方前線兵力的對比轉變,防禦方一旦兵力大於進攻方就可以發動反擊,從而使戰局發生轉變。也就是說,進攻方的攻擊行動,如果超出己方力量的極限,就將遭受失敗。
日軍在戰爭初期,戰略進攻的第一階段,日軍佔領了拉包爾和新幾內亞東北部,企圖在俾斯麥群島建立起第一道防線,這一地區對於日軍而言,已經是進攻力量的極限了,但是在戰爭初期所取得出乎意料的巨大勝利,使得日軍利令智昏,忘乎所以,決定將戰線繼續向東南太平洋方向推進,因此在瓜島修建機場。原本瓜島被日軍視為無足輕重的小島,當美軍在1942年8月7日在瓜島登陸後,如果日軍乾脆撤出瓜島,就不會開始一場對其不利的決戰了,但日軍認為不奪回瓜島,美軍使用瓜島機場的話將對整個索羅門群島形成巨大威脅,那麼,日軍在南太平洋上的重要海空基地拉包爾就將失去屏障,進而威脅到俾斯麥群島一線,所以,決心全力奪回瓜島。
然而日軍這種戰略決策,與其軍事實力、工業潛力是極不相稱的,戰爭前,美國的工業總產值就相當於日本的9倍,1940年美國鋼鐵產量為6076.5萬噸,日本則僅為685.6萬噸,只相當於美國的11%;開戰後,美國全民動員,其工業能力的提升也比日本高得多,如果以1940年的工業產值指數為100,至1942年美國已達到136,而日本僅為102,差距進一步拉大。1942年底,美國的軍事工業就相當於德、意、日三國的總和。在爭奪瓜島期間,美國的造艦能力是日本的3.7倍,飛機生產是日本的6倍,這就是瓜島戰役的後期,美軍不斷得到修復和新建艦艇、飛機的補充,軍事力量不斷增強,而日本在作戰中損失的艦艇、飛機卻無法及時補充,軍事力量不斷削弱的根本原因。
美國運輸船的數量由於大量新造船隻的加入,不僅彌補了戰爭中的損失總數還上升了30%,日本卻由於新造船隻的數量還無法彌補在戰爭中的損失總數還有所下降。瓜島是個海島,需要大量的運輸船來運送部隊、裝備和補給,日軍瓜島地面部隊兵力、重裝備的不足,補給的極度匱乏,和日本運輸船舶的數量不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戰役後期,日本軍方強烈要求政府增加徵用民船的數量,但這是關繫到日本這個島國的國力與戰爭全局的重大問題,日本政府企劃院認為,民船的數量有限,如果軍方擴大徵用的數量,必將影響到日本國內生產原料的運輸,進而影響到軍事工業生產,也就必將對整個戰局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在這個問題上,軍方和政府之間,產生了尖銳的矛盾,甚至負責民船徵用調撥的政府代表陸軍省軍務局長佐藤賢了少將和軍方代表大本營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中將,曾為此大打出手,最終仍未能滿足軍方的需求。
瓜島距離日本本土3000海里,無論是從艦艇部隊和航空部隊的作戰能力,還是從後勤運輸所需的船舶,都是日本力不從心的。自中途島戰役失利後,日軍未及時收縮戰線,轉入戰略防禦,仍然繼續向索羅門群島發動進攻,顯然是不自量力的蠻干,所以說,日軍戰略企圖與軍事實力之間的不可解決的矛盾,是導致日軍瓜島戰役失敗的最根本原因。
第二思想准備上,日軍狂妄自大,對美軍的戰略反攻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備,並因此主觀武斷地作出了錯誤判斷,日軍統帥部一直有著根深蒂固的想法,即美軍的反攻是在1943年後,正是基於這種想法,日軍才力圖搶在美軍反攻之前盡量將戰線前推,而不願過早轉入戰略防禦。日軍認為既然美軍的戰略反攻尚未准備就緒,那麼繼續向索羅門群島的推進,就不會遇到什麼阻撓,這才敢於一舉越過數百海里,在瓜島修建機場。這種做法,根本沒有意識到所面臨的威脅,從拉包爾到瓜島數百海里間,沒有可以居中策應的前進基地,在瓜島上也只顧突擊修建機場,忽視必要的防禦准備,使島上的日軍對美軍的突然進攻無論精神上還是物質都毫無准備,在美軍的進攻下一觸即潰。
反觀美軍,早在1942年3月,就開始為此次戰役進行准備,向南太平洋調集兵力兵器,建造艦艇、飛機,儲備裝備和補給品,在新喀里多尼亞和新赫布里底修建海空基地。因此,8月7日的瓜島登陸,是美軍一次預有準備,計劃周密的戰略反攻行動。日軍完全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以為只是美軍為破壞機場而發動的騷擾性質的行動,直到10月底,第2師團的總攻失敗後,才逐漸認識到這是美軍的反攻,並可能發展為雙方的戰略決戰,但為時已晚,日軍被迫在瓜島與美軍進行一場極為不利的決戰。
美軍當得知日軍進駐瓜島後,就有人指出,這未曾不是好事,因為,從地理上講,瓜島遠離日本本土,而靠近同盟國的澳大利亞等地,地理上對日本是極為不利的,孫子兵法雲:「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易、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既然地形不利,就應當避免不利形勢下的決戰。但被戰爭初期的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日軍統帥部,並未能從順利中看到初露端倪的危機,更未能預見到戰局可能出現的逆轉,從而未能及時轉入防禦,當遭到美軍的反擊後,又未能果斷撤出,直到戰役後期,才在極其不利的局勢下作出撤離瓜島的決定,此時戰役中的巨大消耗,使其艦艇部隊和航空力量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美軍爭奪戰略主動權。
第三作戰指揮上,從1893年起,日本的陸軍參謀本部和海軍軍令部就是兩個完全獨立平等的統帥機關,分別指揮陸軍和海軍。雖然後來設立了大本營,作為最高統帥機關,但因為陸、海軍之間各種矛盾根深蒂固,所以還是難以實施統一指揮。最高統帥名義上是天皇,實際上天皇能夠直接指揮的機會並不多,很難起到統一指揮的作用,而別人根本無法同時統帥陸海兩軍,當陸、海軍對某個問題爭執不下時,大本營只好採取協調雙方妥協通過一個折衷方案,而即使是這種方案也並不能真正起作用,到了戰役進行中,往往陸、海軍各行其是。為了避免陸海軍之間不必要的摩擦,大本營將某些地區分別指定陸軍或海軍負責,各司其責,但這樣做的缺點使陸海軍之間互不通氣。如在瓜島,是劃歸海軍負責,最初就沒有一名陸軍,陸軍對於海軍在瓜島建機場,就全然不知。後來為了協調陸海軍的行動,大本營於8月13日制定了關於索羅門群島作戰的《陸海軍中央協定》,但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並不起作用。
因此,在瓜島爭奪戰中,陸軍、海軍都存在著嚴重的本位主義,各行其是,絲毫談不上協同配合。陸軍在島上的總攻,未能與海軍協調行動;而海軍艦隊的出擊,也不與陸軍的進攻相配合,也就發揮不出陸海軍協同作戰的威力。特別是在10月下旬的總攻中,陸軍與美軍地面部隊相差無幾,海軍則佔有幾乎一倍的優勢,如果陸海軍密切配合,奪回機場不是沒有可能,而實際上,陸軍在島上發動第二次總攻,海軍則在海上組織聖克魯斯海戰,結果,由於力量分散,陸地上既未能奪回機場,海上也沒有消滅美軍的艦隊。在整個瓜島戰役過程中,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陸海軍之間的矛盾始終沒有很好解決,因此說,日軍沒有統一的指揮,是瓜島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