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家支持中小型企業及個人參與到影視,你跟我說一下,這個是多少條
國家支持中小型企業及個人參與到影視,你跟我說一下,...展開
查看全部2個回答
吉惜鑲007
超過56用戶採納過TA的回答
關注
成為第1位粉絲
在國家提振文化產業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 促進影視劇行業發展的扶持政策。
2016 年 11 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 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將長期以來中國電影產業改革發展的成熟經驗 上升為法律制度,為未來電影產業持續健康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對 電影產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主 要制度措施將對中國電影產業產生深遠影響:使電影產業成為拉動內需、促進就業、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降低電影行業准入門檻,激發市場活力;對 電影產業給予立體制度支持;進一步規范產業發展和市場秩序;明確電影正面導 向作用。電影產業促進法作為我國文化產業領域的第一部法律,是文化立法領域的重大突破,也是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座里程碑,將對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產生長 期深遠的影響。 2017 年 4 月 19 日,《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在 2017 年 全國文化產業工作會議上發布。
《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堅持正確導向、以人為本、企業主體、創新驅動、跨界融合、統籌協調的發展原則, 提出到 2020 年,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長 點、增長極和增長帶,全面提升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文化產業成為國民 經濟支柱性產業。
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更加完善,文化產業結 構布局不斷優化,文化市場的積極作用進一步發揮,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顯著提升,城鄉居民文化消費持續增長,文化創造活力明顯增強,文化產業吸納就 業能力進一步彰顯,文化產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和提升作用充分發揮。
2017 年 9 月、2018 年廣電總局《關於電視劇網路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 見》、「限薪令」,規定電視劇及上星綜合頻道 19:30-22:30 播出的綜藝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 40%,主要演員/嘉賓不超過總片酬 的 70%,其他演員/嘉賓不低於總片酬的 30%。
2017 年 9 月 27日《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十三五」發展規劃》為廣電轉型升 級提供了極具操作性的行動方案,是下一階段廣電發展的路線指南。 2017 年 9 月,《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從電視劇的創作生產、行業秩序規范、走出去、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扶持政策 和保障措施。
2018 年 4 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首次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要加快建設 電視劇強國,不斷適應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需求,實現由數量型增長向質量行發 展的根本轉變。
2018 年 12 月 13日,國家電影局下發《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 繁榮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到 2020 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 數達到 8 萬塊以上。
2018 年 12 月 25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規定》, 提出創新文化產業投融資體制,推動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有效對接,鼓勵有條件的文化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推動資產證券化,鼓勵文化企業充分利用金融資源,投資開發戰略性、先導性文化項目。
2019 年 1 月 23 日,國家稅務局影視行業自查自糾申報稅款已入庫,靴子落 地,針對行業突出問題有效解決,化解行業風險,促進行業未來健康持續發展, 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創造有利環境。
2019 年 5 月 29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影視業綜合改革促進我國影視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會議指出,推進影視業 改革,要從完善創作生產引導機制、規范影視企業經營行為、健全影視評價體系、 發揮各類市場主體作用、加強行業管理執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統籌推進 改革,既抓住當前群眾普遍關心、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又聚焦影視行業標准、 從業人員誠信建設等配套性強、影響長遠的要害問題,形成管用的長效機制。
在文化行業大力發展的當下,國家還先後出台了《關於支持中西部縣城數字 影院建設發展的通知》、《關於獎勵放映國產影片成績突出影院的通知》、《「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科技創新規劃》、《「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等一批影視政 策推動影視行業發展,與此同時,各地也陸續出台了相關政策加大影視產業的發展
B. 1979年電業局制定與電影發展相關的重點舉措有哪些()
1979年電業局制定與電影發展相關的重點舉措有:
1、召開各種會議,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
2、以抓國慶30周年獻禮片為重點,推動電影創作生產。
3、改革和加強電影事業的管理工作。
1979年的電影在題材范疇、主題表達、人物塑造和影像語言形式創新方面都有者悔新的突破。中國電影評獎、評價體系、對外交流和傳播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因而,1979年是中國電影的革故鼎新之變,為新時期以後的中國電影開創了健康、良好的譽卜生態環境和發展格局。
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發展:
80、90年代的中國電影,具有非常明顯的轉折意義,相當於中國商業電影的第二次發展浪潮,也為現在的中國電影產業奠定了基礎。
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使中國商業電影的發展獲得了合法性,市場機制與電影體制改革為中國商業電影的發展打開了空間,而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源的參與為中國商業電影製作注入了活力。
進首虛正入20世紀90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
除《孔繁森》、《離開雷鋒的日子》、《喜蓮》、《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還出現了《不見不散》等賀歲片、喜劇片的新樣式,涌現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C. 中國電影如何實現現代化轉型
中國電影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結構性矛盾沒有解決。過度娛樂化、過度商業化、過度產業化,導致「配方式生產」代替了富有想像力、創造力的藝術創作,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人文底蘊與文化擔當,不可避免地拉低了國產電影的藝術品質、藝術質量,降低國產電影的認同度和美譽度眾所周知,2013年上半年中國電影在高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新的突破: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超過了62%,創下了近年來同期最高紀錄。同時,上半年票房過億的28部影片中,國產影片占據了其中的16席。從整體上看,中國電影至少從市場層面而言處在良性進步和發展之中,多類型、多品種、多樣化的格局在逐步形成。毫無疑問,市場的繁榮、票房以及觀影人次的大幅度增長都是中國電影全面產業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和實績的標志。但是,中國電影一些深層次結構和矛盾、深層次觀念及評價體系和標准等諸多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體制改革推進的難點與市場發展狀態的矛盾、製片產權與盜版泛濫的矛盾、進口片與國產片爭奪市場的矛盾、影片傳統模式與網路傳播的矛盾、院線與影院之間的矛盾、片商與導演的矛盾、製片方與編劇的矛盾等不時凸顯,並且呈現出了某種「亂象」。一方面,相當數量的電影人在國內電影市場火熱的背景下片面、盲目、過度追求高票房和商業利潤,用「逐利時代」來形容中國電影目前的狀態絕不是無的放矢。過度娛樂化、過度商業化、過度產業化,導致「配方式生產」代替了富有想像力、創造力的藝術創作,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人文底蘊與文化擔當,不可避免地拉低了國產電影的藝術品質、藝術質量,降低了國產電影的認同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相當數量的電影人對於好萊塢電影給中國電影尤其是中國電影市場帶來的持續性的威脅缺乏清醒認識,對當下中國電影在工業、產業層面與好萊塢電影相比存在的多方面的「短板」缺乏理性反思。有的甚至盲目沉浸在市場層面取得的對好萊塢電影暫時性的「優勢」中,毫無理性地預言數年後中國將會超過好萊塢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但事實上,中國電影產業依然處於電影產業化初級階段,很多基礎性電影工業機制、電影產業機制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行業規范、產業規范也沒有有效形成並且被大家遵循,市場效應尤其是社會效應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如果我們不能全面、客觀、科學地分析和認識中國電影產業深層次的矛盾,中國電影、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可能會遭遇瓶頸,甚至出現混亂和危機。好萊塢不僅僅賣電影產品,而且賣電影產品的標准,它的奇觀化、游戲化、電子化趨勢深度地影響了中國的年輕觀眾群體。中國電影要在競爭中獲得地位,要依靠差異化策略,還必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電影「概念」好萊塢藉助強大的電影工業基礎、迅猛發展的高科技優勢、強大的資本實力及完善的資本運作體系,大幅度提高了現代電影生產的門檻。經濟、科技相對落後的國家可能有電影藝術,甚至可以有藝術質量較高的作品在國際電影節獲獎,但是,卻很難形成獨立、完善的電影工業體系、電影產業體系,其民族電影也就無法有效、可持續地支撐自身的電影市場。更重要的是,好萊塢不僅僅賣電影產品,而且在賣電影產品的標准。在中國,有相當數量的年輕觀眾自覺不自覺地以美國電影為參照系,甚至乾脆以美國電影為標准來看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產業。從美國最近幾年電影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以《鋼鐵俠》、《變形金剛》等為代表的電影越來越奇觀化、游戲化、電子化。盡管這種奇觀化、游戲化、電子化降低了美國電影的敘事指標、人文表達,但如果單從傳播學的角度看,其傳播影響力的折扣越來越小,傳播空間越來越大。馬克思這樣表述人與社會的關系:「正像社會本身生產作為人的人一樣,人也生產社會。」近期一些高票房的中國電影,也是由於年輕觀眾群體越來越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消費主體,他們的口味及其選擇無疑也反過來影響、制約中國電影。面對這樣一個現實,我們必須從各方面提高國產電影的專業水準和標准,滿足年輕觀眾對電影視聽、電影消費的要求,最大化地爭取未來觀眾。我認為,好萊塢電影越來越忽視故事的講述、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人性層面的挖掘和表達,其忽視的層面正是國產電影生長的空間和機會。事實上,當下中國電影在與好萊塢影片的較量中,主要依靠的還是差異化路線,憑借與好萊塢大工業規格、高科技水準不一樣「概念」的生活片、青春片,憑借「接地氣」的策略,在本土市場形成了自身的相對優勢。差異化無疑是一種有效的策略,但完全依靠這種策略恐怕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也不能成為戰略。我們必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電影「概念」,同時體現文化創造力,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人文表達、獨特的美學氣質和精神。總之,中國電影要真正與好萊塢形成抗衡,必須實現全面的、深刻的現代化轉型,必須在創意系統、工業規格、產業標准及規模上有新的發展和突破。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市場競爭將會是一場長期的經濟戰爭、文化戰爭,打不贏經濟戰爭,也就不可能贏得文化戰爭。面對著更加開放的國內電影市場,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做好各種相應的准備,否則將會陷入長久的被動。這不是杞人憂天,也不是危言聳聽。「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利潤分配不合理、同質化競爭和無謂的內耗等,減緩了中國電影發展進程。中國電影要實現現代化轉型,需要推進現代電影生產體系、現代電影傳播體系和現代電影評價體系的建設中國電影要實現全面的、深刻的現代化轉型,就必須全面推進現代電影生產體系、現代電影傳播體系和現代電影評價體系建設。就電影生產體系而言,中國電影雖然「不差錢」,每年生產影片數量眾多,但國際化、高科技化尤其是專業化水平不能令人滿意。從生產主體而言,必須盡快擺脫「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形成具有行業標準的話語權、控制力,同時又有跨界影響力、傳播力的企業集團。在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高科技化的背景下,中國電影要借鑒「好萊塢」為代表的國際電影業的先進經驗和經營模式,如「製片人中心制」、「完片擔保制度」、電影「權益共享」融資模式等,促使中國電影逐步擺脫「作坊式」的運作模式,走向現代化大生產,從而促進規模擴大、結構優化,實現質量型、集約式增長。在美國,製片方分成53%,而在國內現行分賬比例中,製作方分成只有43%,利潤向院線和影院傾斜,呈現「一邊倒」現象,嚴重製約了電影製片方的積極性,不符合現代電影生產的基本規則。發行和影院完全可以通過現代電影傳播體系的建設擴大利潤空間和渠道,而不僅僅單純依靠分賬制度擠壓製片方的利潤空間,從而為中國電影的內容製造提供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最終形成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新局面。與國內市場主要靠票房盈利不同的是,在好萊塢,票房只佔整體收入的20%到25%,其餘收入均來自不同種類的版權和衍生品領域。中國電影要想創新盈利模式、完善電影產業鏈,必須推進電影傳播體系建設,其重點包括家庭娛樂市場、網路手機播映市場,要在衍生品領域發展授權業務等。隨著電影數量日益增加及競爭白熱化,建立科學有序的電影檔期協調機制,推進特色化、差異化的院線建設,已成為中國電影發行的當務之急。由於沒有建立科學有序的電影檔期協調機制,中國電影無謂的「內耗」令人痛心,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而由於沒有特色化、差異化的院線,使得一大批有特色、有思想、有情懷的中小成本電影得不到更大層面觀眾的接受,得不到媒體的更多關注和報道,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全社會整體上對中國電影的誤讀、誤判、誤評。壞口碑「成就」一部電影的高票房令人糾結、令人心痛,也令全社會質疑電影人的社會責任,質疑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品的道德底線。對於一部電影的評價,有的人從導向角度入手,有的人從市場角度出發,有的人從技術質量方面考慮,有的人從社會娛樂角度衡量,應當說也是正常的。當務之急是要建立與電影產業化、電影全球化相適應的電影評價體系和標准,建立不同類型電影的科學評價體系和標准,對不同類型、不同品種的電影做出合理的、恰當的、有說服力的分析和闡釋,盡可能地避免誤讀、誤評乃至誤判。現代電影生產體系與現代電影傳播體系、現代電影評價體系是分不開的。換句話說,三個體系建設相互依存、相互推動、相互制約、相互交融。中國電影只有全面推進現代電影生產體系、現代電影傳播體系和現代電影評價體系建設,才能有效實現現代化轉型,實現產業整體上的升級換代,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電影、現代電影產業體系,也才能真正做大做強。(饒曙光)
D. 香港電影為什麼沒落了
事實上從90年代中期開始,香港電影已經展現出了疲態。如果說香港電影是一種情懷,那今天他已經是過去式了,如果把香港電影看做地域發展的產業,時至今日香港電影依然是前進的。經濟危機,盜版,好萊塢電影的興起,韓國電影搶占市場,sars,本土電影票房劇降都是造成香港電影衰落的原因!香港電影的拐點,在1993年達到頂峰後,開始走下坡路,單從電影產量就開始下降了。
1993年發生了兩件事情,一是在美國 Turner 及Disney 購並New Line 與Miramax,二是中國電影改革的關鍵文件3號推出,這都推動了香港電影走向衰落。
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在1997年回歸之前,香港已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如何走向了沒落,至少有這幾個原因是起了決定性作用的。
E.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改革具備開創性意義的影片是什麼
《霸王別姬》是具有開棚雀創性意義的影片,它是中國電影產業改革的里程碑。該片把中國電影纖前從一種依賴動作片、殺青及戲劇片的偏見中解放出來,允毀和清許更大膽、更新穎的題材及技術被使用,大大地影響了中國電影發展後的24年。
F. 誰能告訴我中國電影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中國電影發展史有4個階段。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
2、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
(6)中國電影改革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部電影介紹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
G. 電影院線上映難度
一、院線制發行模式:從十六年前走到今天新中國成立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國最初的電影發行放映體制主要借鑒了蘇聯模式,基本形成了「製片方—中影公司—省級電影公司—市級電影公司—地方影院」的流線架構。1993年1月,原廣播電影電視部下發《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規定將國產故事片由中影公司統一發行改為由各製片單位直接與地方發行放映單位對接,進口影片仍統一由中影公司向各省、市、自治區公司發行;電影票價原則上放開,製片單位可同地方發行公司直接進行結算。此舉打破了以往計劃定價與壟斷發行的局面,中國電影發行放映業的體制改革真正地邁入新台階。中國電影改革歷程,圖片來源:前瞻網到了2001年12月,在院線制試點取得較大成效之後,國家廣電總局、文化部聯合頒發的《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實施細則》正式拉開院線制改革大旗。細則詳細列出了院線成立條件並鼓勵組建院線,要求發行公司需與院線公司達成業務合作,全權由院線公司負責對其所屬的影院進行統一的安排和管理。從2002年開始,我國電影發行正式採用院線制發行模式,當時國內首批30條電影院線投入運營。由院線統一安排,連鎖經營等運作方式避免了單一電影院管理混亂的情況,同時得益於院線制度的改革,我國電影市場長期被進口影片壟斷的局面得到了不斷的改善。數據顯示,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從2002年院線制改革之前的8.9億元上升到了2018年的609.72億元;觀影人數從2005年的0.73億人次飛升至2018年的17.2億人次;電影院線數量(城市院線)、影院數量和銀幕數量分別從2002年的35條、872家、共1581塊銀幕上升到2018年的48條,超過1萬家影院和6萬塊銀幕。經過十多年的驗證,院線發行制度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體現了較大的優越性,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目前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院線出現了諸如盲目擴張、加盟費用下降、影院不規范運行等情況,助推著我國院線需重新探索新的機制。2018年12月,國家電影局下發的《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深化電影院線制改革:對新組建的院線牌照劃了「年票房5億且控股影院至少50家、300銀幕」的門檻;對於長期管理不善、經營乏力的院線公司,將實行市場退出。
H. 中國電影要怎樣改革
第一,建構既能滿足中國觀眾精神需求又能為全球觀眾帶來價值共享的電影文化「通用體系」。我們知道,好萊塢一直「避諱」自己的「美國電影」身份,總是願意宣稱為全球而不是美國生產所謂的「世界電影」。即便某些帶有明顯國家意識的電影作品,都必然會用自由、平等、正義為核心的人道主義價值觀進行包裝來「遮蔽」其作品的「國家符號」,實際上就是用這種普適性文化來達到最大限度的全球共享性。同時,好萊塢還大量與歐洲、南美以及亞洲的印度、日本、中國合作拍片,《勇敢的心》《泰坦尼克號》《指環王》《哈利波特》等等,題材來自全球而不僅僅是美國本土,這些影片還使用其他國家編導、明星來吸引不同市場的觀眾,通過這些策略,穿透文化壁壘,使跨國傳播的「文化折扣」最小化,令不同國家、不同市場的觀眾意識不到這是一部「美國電影」,而是將其作為「通用」文化產品來接受,甚至還會帶來某種文化「親近」的想像。比如中國觀眾也許很難自覺意識到好萊塢主導的《功夫熊貓》《長城》《尖峰時刻》等許多電影的「文化」差異,這些電影的中國文化元素甚至讓觀眾產生更加強烈的自豪感和認同感。而像《阿凡達》《2012》《銀翼殺手》這樣的影片,更加模糊其「國家性」,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電影」,影片所包含的復雜而隱蔽的意識形態系統往往並不能被普通觀眾所覺察,其政治和文化影響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實現。相反,中國電影在這方面,可以說還完全處在「本土性」階段,我們缺乏將中國故事「全球化」的能力和信心。中國發展階段的特殊性、國情的復雜性,必然會催生一大批以滿足國內市場為主的電影,但是中國還需要生產出更多具有全球共享價值的電影產品,才能真正成為世界性電影強國。在這方面,無論是文化觀念還是制度設計,無論是文化自信還是文化融合力,中國電影乃至整個中國文化都還有艱辛的道路要走。長期以來,我們只習慣於用中國眼光看世界,甚至過度強調「中國中心」,這種「自我優越感」在傳播過程中往往很難被其他國家觀眾所接受。我們還需要用世界眼光看中國,用世界眼光看世界,將中國利益納入全球共同體之中來思考,只有這樣,中國電影才能真正做到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甚至中國就融匯於世界之中,在保持世界文化多元中維護人道主義核心價值,在人道主義的核心價值中體現文化多樣性。
第二,建構完善的互聯網化電影工業體系。應該說,中國電影目前還處在快速而粗放的發展階段,產業邊界模糊,行業規范缺失,版權意識不足,領導性企業缺乏,行業結構也缺少集中度,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急功近利的行業行為比較普遍,各產業環節發展很不均衡,因而導致電影整體藝術質量和工藝標准不穩定,市場風險難以規避和控制,企業缺乏培養人才和其他產業要素的耐心和恆心。如果企業規模難以做大做強,就不可能出現好萊塢六大公司那樣的企業,更難以出現包含了好萊塢公司在內的如同時代華納、迪士尼、維亞康姆、新聞集團、索尼這樣的跨國、跨媒介的綜合性文化集團。中國電影行業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優勢,深度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CG技術、生態系統相互融合,形成與好萊塢相比更加互聯網化、更加智能化、更加全媒體化的工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成原始積累,在公平競爭前提下,形成互聯網與影視相互結合的產業鏈完整的領導性企業,制定並遵守行業和市場規則,參與全球競爭,培養人才、培養品牌,為中國電影建構既能減少無序競爭又能帶來創新活力的工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生產出達到國際標準的電影產品,並且使中國電影形成國內影院—國際影院—網路—電視—音像—授權的完整市場窗口體系。只有這樣,中國電影才能真正完成從數量增加到質量提升的轉變,才能使得電影版權價值最大化同時,實現對經濟社會文化帶動作用的最大化。互聯網作為新媒體對電影的介入,很可能成為中國電影彎道超車的重要動因,互聯網所提供的分享、共享、集約、整合、精準等優勢有可能幫助中國電影走在建基於傳統工業的好萊塢前面。
第三,建構適應全球市場的國際傳播體系。電影強國重要標志之一,是全球傳播能力和效果。雖然好萊塢電影目前還具有比較明顯優勢,只有中國有可能形成一種新的全球制衡力量,一方面中國有即將超越北美廣闊本土市場作為堅強的發展「根據地」,另一方面中國又有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崛起」背景支撐,完全有可能成為世界電影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力量。因此,通過更加積極的開放合作機制,通過培養跨國性文化和電影企業,通過吸引大批海外境外優秀電影人才,通過大膽採用不同國家和傳統的故事題材,通過重要產業環節的全球介入和深入,我們完全有可能在滿足本土觀眾、華人觀眾需求的同時,生產出更多能夠滿足世界不同市場觀眾需求的產品。當然,中國電影在全球傳播的過程中,也可以借鑒當年美國電影「全球化」過程中的一些經驗,採取不同區域的差異性策略,分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東亞、亞太、非洲、中東、東歐、北歐、西歐、南美、北美以不同的模式逐漸產生更大的影響,用10年左右的時間,形成全球性電影傳播體系。這樣,中國電影才能真正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體現,不僅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而且用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去豐富、完善世界文化,讓中國與世界人心相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享性電影文化,中國電影不再以「走向世界」作為目標,而是成為能夠被世界接受和尊重的全球電影一部分。
I. 中國電影市場在經歷了哪些變化
978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電影的歷史分兩段來寫。
這一年後,中國開始大轉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電影的發展有了無限可能性。
這種轉變帶來的效果是可觀的。
1979年,《保密局的槍聲》上映,共有六億人次觀影,獲得了1.8億票房,是改革開放後中國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電影。
1980年的《405謀殺案》,1982年的《少林寺》,在那個票價不到一毛的年代,紛紛創造了票房過扒殲億的奇跡。
有了80年代的野蠻生長,在1993年,院線市場化改革,全面擁抱信大市場經濟。
之後的進口片《亡命天涯》《紅番區》《真實的謊言》,以2600萬、9500萬、1.02億的票房成績,接連打破內地影滑此豎史票房紀錄。
1997年,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以3600萬的票房確立了賀歲檔,國產電影開始重視檔期的概念。
次年,《泰坦尼克號》引發萬人空巷,3.6億的票房紀錄,直到2009年的《變形金剛2》才將其打破。
而國產電影再次拿下億元票房已是千禧年,2000年的《生死抉擇》,從暑期一直上映到國慶節期間,總票房1.2億元。
到了2002年是中國電影巨變的一年,只因一位天降猛男來了。
《英雄》讓上一年略顯蕭條的電影市場一下火熱起來,內地票房2.5億,佔全年的四分之一。
還固定了大片邏輯,即大導演、大投資、大場面、大明星,幕後班底都是大師級別的人物。
張藝謀、張偉平、江志強聯手讓內地電影進入大片時代。
帶動了中國電影走向商業化,改變了電影的宣發模式與盈利模式,讓電影公司開始注重營銷的重要性。
同時,也使得內地電影市場與韓國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成為全世界為數不多的沒有被好萊塢電影蠶食的電影市場
也許是看到了《英雄》中香港與內地的合作空前成功,2003年,香港和內地簽署了CAPE協議。
協議中提到,香港電影人與內地合拍片可獲得國產片的待遇,從此香港和內地進入了合拍片時代。
第二年,華誼兄弟跟周星馳合作《功夫》,1.6億的票房讓張藝謀的《十面埋伏》,馮小剛的《天下無賊》皆不是《功夫》的對手。
國產電影年冠的成績,讓更多香港導演開始北上。
彼時的香港電影市場已經日薄西山,陳可辛、徐克、王晶、吳宇森、葉偉民、劉偉強、林超賢等香港導演瞅准機會,來到內地。
不僅繁榮了內地電影市場,讓一眾香港電影人可以開工,還給內地帶來了香港電影已經成熟的工業化製作。
如吳京的《狼牙》《戰狼》《戰狼2》的幕後製作團隊都是香港電影人,以及博納的一系列主旋律電影。
合拍片的作用可不僅僅體現在工業化方面,在檔期選擇上也不遑多讓。
2008年,得益於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電影市場跟著飛升,《畫皮》在國慶檔當天,內地票房突破一億,憑借一己之力打開了國慶檔的大門。
第二年《風聲》上映,單單國慶檔累計票房就有1.5億,成功奠定這一檔期「黃金檔」的地位,使其成為僅次於春節檔的全年第二大檔期。
這一年,香港演員不再一家獨大,內地演員中的黃曉明、鄧超等人開始獨當一面。
但演員的更迭對內地電影的影響,根本無法與《阿凡達》所帶來的變化相比,13.4億的票房與3D技術令內地大驚失色。
這種改變直接讓國內院線更新換代,讓銀幕數大幅度增加,讓2D電影成為時代的眼淚,讓內地年度總票房第一次過百億。
票房的增長,市場的變大,讓院線與電影公司關於票房收益分配的矛盾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又是張藝謀站了出來,他用《金陵十三釵》與院線談判,經過多年的調節,票房分賬終由之前的3:7變成了4:6。進步了是一定的,中國在發展,電影也在進步,無非是進步快慢的問題。個人覺得,國產電影進步很大的。從近些年觀看可以看出,國產電影票房也是捷報頻傳,明顯可以看出國外電影不是那麼香,沒有那麼驚艷了,這就說明國產電影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