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港片對你影響有多深
香港電影「盡皆過火,盡是癲狂」。
曾經屬於香港電影光怪陸離的時代,隨著一陣嗚咽結束了。
可是港風卻留了下來,而且很多年輕人對此念念不忘,其實不是年輕人對港風念念不忘,而是對港味念念不忘。
港味是什麼?港味就是功利主義。
觀眾喜歡看什麼就拍什麼,而且加倍給,甚至超級加倍。
簡單來說,就是把觀眾當上帝,是那種正兒八經的上帝,掏心掏肺的尊重,賺實在錢兒。
1986年《英雄本色》火了,套用武俠浪漫主義的現代黑幫英雄片題材隨之得道升天。
既然觀眾喜歡看,那就召集原班人馬立馬開拍第二部,小馬哥、宋子豪、宋子傑再次在一年之後重聚大銀幕。
即使小馬哥在第一部已經死了,編劇也能讓他活過來,重新披風衣、重新叼火柴、重新點美鈔。
如果觀眾還是喜歡看呢?那就繼續拍。
就算導演吳宇森撂挑子了,監制徐克也可以接班上任。
就算沒有張國榮、狄龍,徐克也可以找來梅艷芳和梁家輝,還有觀眾最愛的周潤發。
1985年《僵屍先生》火了。
一時間,香港大大小小的山上都是僵屍,五年內,有上百部僵屍題材的電影出現。
觀眾看得眼花繚亂,類型都是千篇一律,時間長了就容易厭煩,因為僵屍片跳脫不了紙筆墨刀劍、手眼身法步的框架。
既然觀眾反感了,那就盡心去改,而且還是從林正英做起。
《靈幻先生》加入人、妖、鬼的恩怨,鬼分好鬼和壞鬼,還獨創了油炸鬼;《一眉道長》中中國法術對抗西洋僵屍,還有可愛調皮的小僵屍;
《驅魔警察》用警匪片的外衣套一個僵屍片的內核,《僵屍至尊》以陰謀內鬥引發怪力亂神的詭異故事。
《非洲和尚》把場景放在國外,僵屍更是成了驅逐入侵者的領導者之一。
這個把僵屍加入「政」斗的概念,比韓劇《王國/李屍朝鮮》早了幾十年,所以韓國的影視行業拾了很多香港電影的牙慧。
《音樂僵屍》引入變異元素,林正英還在片中秀了一大段僵屍語,與之前《僵屍至尊》中的鬼言鬼語不同,特有趣味。
《新僵屍先生》中甚至還加了林正英的兩段感情戲,以及極具唯美質感的紅白相撞。
直至最後林正英徹底沒創意了,觀眾也啥要求了,僵屍片才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⑵ 如何評價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真的是非常輝煌,一方面作品種類豐富,以功夫片為代表,涌現了諸多的動作明星,成龍、洪金寶、甄子丹等。他們通過影視作品,讓世界人對於中國功夫有了更多的認識。還有以曾志偉、周星馳、黃百鳴等人為代表的港式喜劇片,也讓華語影壇增添不少光彩。另一方,無數的經典,那個年代香港的影視產業已經形成了工業化製作,產業鏈完整,經典作品不斷,如《霸王別姬》《賭神》《卧虎藏龍》《少林寺》等。
⑶ 對香港電影的感想800
1909年,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俄裔美國人賓傑門·布拉斯基(Benjamin Brodsky)在香港攝制故事短片《偷燒鴨》,導演是香港人梁少坡,布拉斯基充當攝影師,演員有梁少坡、黃仲文及黎北海,全片皆在香港拍攝及香港人參與創作.另外還有另一部故事片就是是《莊子試妻》(1913年),此片由華美影片公司(Chinese American Film)出品。從此香港電影納判就產生了。
1930年代初期,有聲電影開始流行,黎北海的中華於1933年先完成一部局部粵語對白電影《良心》(白玉堂、唐醒圖),同年9月20日公映香港製作首部全粵語對白電影《傻仔洞房》(廖夢覺、楊倩儂)。
1934到1936年香港的電影製作公司數量倍增,以香港為基地大量拍攝粵語電影,成為香港電影的第一次繁榮期。
1940年-1960年代
戰後,資金和人材不斷從中國流入香港,令香港工業蓬勃發展,香港電影業也不例外。國共在1946年再開戰(國共內戰於日本侵華期間休戰)和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獲得勝利,都令資金和人才大量湧入香港.華語電影中心也因此南移至香港。另一方面,香港大量出口電影至東南亞國家(尤其是有大批中國僑民聚居的地方)和西方國家的唐人街(Bordwell,2000)。
隨後香港電影雙線發展:粵語電影和國語電影,由於當時香港電影配有英文字幕,是香港電影的發展更為快速。
盛世(1980年代早期-1990年代)
港產片於70年代播種,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早期豐收:廣東話的獲勝、新式的電影院誔生、東亞市場的超強地位、和西方對香港電影的關注。
新藝城與德寶的興起
到了八十年代,邵氏漸漸退出電影製作。以九龍巴士雷氏家族為首的金公主影線,拉攏奮斗公司的黃百鳴、石天、麥嘉改組成新藝城公司,新藝城在1982年的最佳拍檔大收旺場,擊敗了嘉禾的龍少爺,於是嘉禾領先的優勢被新藝城所威脅。新藝城製作了最佳拍檔系列、英雄本色系列等知名的電影。在整個八十年代風光一時。
香港電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功夫,代表人物有成龍,李小龍,李連傑,喜劇:周星馳,曾志偉,文藝:張曼玉,張國榮,
國際市場
當時,香港電影工業是少數之一,在面對好萊塢日益壯大的全球影響力下仍然能夠茁壯成長的。事實上,香港洞慎改電影在香港及其鄰近地區中擁有媲美好萊塢的支配地位。不論戲院還是影帶店,像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韓國,這些地區的觀眾一向是香港電影的重要市場,而且現在香港電影比之前更受歡迎。台灣已成為起碼其中一個如同本地般重要的香港電影市場;在90年代初,一度蓬勃發展起來的台灣電影工業,在香港進口電影突擊猛攻之下,幾近滅絕(Bordwell,2000)。在日本,他們的電影業已高度發展,資本亦比香港充裕,日本觀眾又酷愛美國電影,香港電影只得到較少立足點,即使如此,異常地,成龍在日本廣受歡迎。
近乎偶然,建基於從70年代的功夫熱得來的注意力,香港也能伸展更遠,到達西方。香港電影在唐人街的電影院放映或在影帶店租售,令到西方的電影文化人有機會接觸香港電影,從而被當中的「異國情懷」吸引。在隨後的時代逐漸浮出到更廣大的大眾文化之中。
年代中期至今,電影業處於危機中
在 20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業由盛轉衰,而且一直未能復甦。2003年是香港電影業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經濟繼續低迷之外,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又稱非典型肺炎、非典、沙示、SARS)病毒爆發,使許多戲院空空如也,並令電影製作停頓四個月; 該年只共拍攝54部電影 (Li,2004)。香港的兩位著名歌手兼演員──張國榮(46歲)和梅艷芳(40歲)──的死,對電影業更是雪上加霜。
著名的香港演員
張國榮,代表作:《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阿飛正傳》《霸王別姬》、《東邪西毒》、《春光乍泄》
周星馳,代表作:《功夫》《喜劇之王》《大話西遊》《九品芝麻官》《食孝賀神》
周潤發,李小龍,成龍
⑷ 看了一天香港電影給我的一點感受
我想說一點自己的感受,在沒工作的日子裡,看了好幾部香港電影。
看的好幾部香港的電影,大部門都是張國榮哥哥的,《金枝玉葉》、《星月童話》、《滲鄭茄阿飛正傳》、《為你鍾情》、《大三元》、還有黎明和金城武的《墮落天使》、印度的《甘地傳》。這裡面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三元》這部電影,相比其他的不算很出名,但是裡面幾個片段很觸動我。電影《大三元》主要講了張國榮飾演的神父洪中在一次告解中無意間了解到袁詠儀飾演的會所小姐白雪花正在被高利貸追債,神父決定去幫助她改變人生。裡面有一段袁詠儀在被高利貸追債時跑去教堂告解間躲避時遇到張國榮時的對話,我反復看了很多遍,這個片段的打光和配樂讓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動,會所小姐白雪花講起自己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處境,神父體現出來的包容與溫柔,時不時出現的水晶高跟叢謹鞋的畫面,讓我覺得又美又心碎。當神父問她為什麼要出賣自己肉體時,白雪花說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未來,男朋友不要她、沒人關心她、再過一個禮拜就要被賣去中東做雞還高利貸。我感受到一點八九十年代的叢察香港環境,那是很繁華又很虛無的時代,無形中似乎和我現在的感覺很相似,可能正是因為引起了我的共鳴了吧,所以才會這么有感觸。
⑸ 香港電影的特點
香港的製片模式、專業分工、組織結構雖比中國大陸、台灣完善,但較之好萊塢仍顯得隨意機動,工業化程度遠不夠嚴密有序。首先,按照好萊塢的工業規則,電影一旦開機便
需按部就班,不能隨意更改劇本、變動進度。然而香港的電影導演比如徐克、杜琪峰等,他們的拍攝方法卻大不相同:在保證按時交片的前提下,現場即興發揮、隨拍隨改、有時停工,有時趕拍。這種做法恰恰是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最正常的作風習慣。同時,香港盡管也有不少以導演強勢創作著稱的影片。
1、趕時間:領銜主演的明星通常身兼幾個片約,檔期有限,所以劇組人員就不眠不休的奮戰趕拍。
2、飛紙仔:導演開拍前只有故事大綱,開機後只能等編劇把當天要拍的劇本傳過來,當年程小東拍攝《倩女幽魂》、劉偉強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雋的「飛紙仔」。
3、第二組制度:由於香港武術指導的經驗豐富、十分專業,王晶這樣的導演經常只專注拍文戲,槍戰武打追逐撞車的場面交由動作指導全權負責,這樣,一部普通的商業片通常之用十幾天就能完成。如果是大製作,則會在武術指導這個組下面繼續啟用「子組」(第一組武指、第二甚至第三組武指)。說到香港電影的這種工業特徵的形成,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那時香港「新浪潮」風起雲涌,不少新銳製片公司紛紛冒起,打破了邵氏、嘉禾的壟斷地位,而邵氏經營多年的「東方好萊塢」片廠制度及風格亦由此逐漸沒落。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呈現「三魁報春、百花齊放」的興旺局面,從籌劃到攝制再到公映收成本,電影工業流程更呈現出香港獨有的迅速、機動、靈活、即興的特徵。這一特徵既為香港電影走向極盛奠定基礎,又為香港電影的迅速衰落埋下伏筆。若檢討香港電影衰落根源,創作過於即興投機當是禍因之一。昔日港片興盛時,是檔期等片的盛況:香港影人多是同時身兼數組戲,只管悶頭拍就是,完全不必擔心賠本。即興、靈活、迅速、投機的拍攝優勢亦成為了香港電影產量劇增、質量驟降的重要禍因。而如今不少影片即時早已排好也不能上映,需要耐心等待檔期、小心拍期,稍有不慎就可能有賠無賺。明星趕檔期、編劇飛紙仔的情況只出現在少數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影人身上,而香港電影的產量也逐年縮小,由當年的年產兩三百部,跌到2006年的年產三四十部。
姓名職業代表作品李小龍導演、編劇、演員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許冠文導演、演員半斤八兩、摩登保鏢、鬼馬雙星、賣身契趙雅芝演員傻探出更、英雄無淚、彈指神功、發錢寒 周星馳出品人、製片、導演、編劇、演員大話西遊、喜劇之王、功夫、少林足球成龍導演、編劇、演員、歌手醉拳、警察故事、尖峰時刻、紅番區周潤發演員英雄本色、賭神、卧虎藏龍張國榮演員、歌手阿飛正傳、倩女幽魂、霸王別姬劉德華演員、歌手賭俠之大戰拉斯維加斯、桃姐、天若有情王家衛導演阿飛正傳、重慶森林、一代宗師、春光乍泄許鞍華導演瘋劫、書劍恩仇錄、女人四十、半生緣徐克導演黃飛鴻、新仙鶴神針、倩女幽魂杜琪峰導演暗戰、意外、毒戰吳宇森導演發錢寒、英雄本色、喋血雙雄、諜中諜陳可辛導演門徒、金雞、如果愛洪金寶演員、導演、製作人福星高照、A計劃、殺破狼許冠傑演員、導演半斤八兩、摩登保鏢、最佳拍檔、鬼馬雙星楚原導演英雄無淚、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劉鎮偉導演、演員、製作人大話西遊、東成西就、情癲大聖張徹導演大上海1937、獨臂刀、上海灘十三太保麥兆輝導演、編劇無間道、頭文字D、傷城爾冬升導演新不了情、早熟、竊聽風雲主要電影公司:電影懋業公司、邵氏、嘉禾、寰亞、銀都、東方電影、新藝城、銀河映像等。
⑹ 當提起「港影」與「港樂」時,你會想起什麼
說起港影和港樂,這真的是我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印象特別深的兩樣東西。
關於港影,印象中應該分為香港電影和香港電視劇。
一、香港電影
我很小的時候,看電影,除了到電影院最重要的途徑就是看家庭VCD和DVD。大家觀看的絕大多數都是香港電影,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間。
說起香港電影就不得不提到以下幾個題材:
(一)武俠電影
香港人寫的武俠小說很好看,香港人拍的武俠電影也很好看。70後,80後有很多都有武俠夢,大多是受香港電影的影響。但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武俠電影中的喜劇片《東成西就》,這部電影簡直是長在我的審美點上。
(二)警匪電影
香港電影裡面的警匪片也是非常出色的,有地域特點又很有張力。有成龍那一帶拍的功夫警匪片,也有年輕人比較喜歡的言情警匪片,但總的來說都是很符合當下的審美的,所以票房都還不錯,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新紮師妹》。
(一)四大天王時代
當然,四大天王時代並不是香港電影的起始,只是我個人對香港音樂有記憶的啟蒙。因為那個時候我表姐經常向我安利他們,雖然我不懂,但現在仍然可以想得起他們那個時候唱的歌曲的旋律。
(二)百花齊放的時代
之所以會被稱為百花齊放的時代,是因為我自己覺得那個時代有好多好多優秀的香港音樂人。陳奕迅、謝霆鋒、容祖兒……這個時期有很多很優秀的歌手,也創造了特別多優秀的歌曲。
但很不幸的是,好像現在的香港音樂圈也出現了斷層現象,新的一代沒有太多特別出圈的人。但這也給老一輩的音樂人更多的機會,很多香港音樂人經過一些綜藝節目翻紅的,比如這兩年很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裡面就有很多優秀的香港歌手。
⑺ 香港電影與大陸電影的區別有那些
接觸香港電影是從「警匪片」開始的,可以說「警匪片」是香港電影的一大特色,在香港電影中佔有很大的比重。早期的香港電影在故事取材上都比較單調,電影本身沒有什麼深度,主題比較明確,節奏很快,基本都是純娛樂性質的。另一方面,香港電影的演員以及導演的文化素質相對不高,使得電影在很多方面給人的感覺是在做秀,不過香港電影比較適合喜歡尋求刺激的人。現在的香港電影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無任是電影的題材,演員的表現力,還是導演的素質,與當初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基本擺脫了純娛樂性質的電影模式。香港電影的進步與香港和大陸多層次的文化交流有關,這使得香港影業人士對漢文化有了更多的認識,使他們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香港電影《無間道》的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看台灣電影總讓人很郁悶,感覺不是在看電影,而是在看一場奇特的鬧劇。台灣演員的演技之差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的,他們的表演方式就是一個字---喊,所有台灣演員的嗓門都很大,他們在電影里不停的喊,喊的同時擺出一些做秀的動作,或是擠出幾滴眼淚來。台灣電影的節奏很差,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如下場面:某個人奄奄一息躺在他的情人(或好兄弟)的懷里,說著臨死前最後要說的話。但這一說就是半個小時,說得觀眾都有些受不了了,只好請求他(她)快些死。總體來說台灣電影不應該稱其為電影,應該歸為「舞台戲」的一種比較恰當。建議大家在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看台灣電影,以免影響食慾,台灣電影給人的嘔吐感太強了。
大陸無論是演員、導演,還是製片的素質上都遠遠高於香港和台灣,大陸從影人士對漢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是香港和台灣所無法比擬的。大陸電影的層次和深度都要高於香港和台灣,在題材上也更為廣泛,演員的表現力和對電影的把握都相對較強,不會有太多的做秀的成分。大陸電影往往都能夠切入到生活中去,比較貼近普通百姓,像60年代的電影是以搞大生產,大建設為主流的,到了70年代農村題材的電影較多,80年代是知識分子的生活為主流,90年代是商戰片較多,可以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層次比較分明。
綜合分析我認為,喜歡看台灣電影的人文化素質一般較低,喜歡一些矯揉造作的東西,這些人都沒什麼內涵;喜歡看香港電影的人文化素質比喜歡看台灣電影的人要高一些,他們比較喜歡尋求刺激,對生活有很多的激情,但容易迷失方向,誤入歧途;喜歡看大陸電影的人文化素質普遍較高,他們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對漢文化有較深的認識。我可以肯定的說,大陸電影在華人區將會成為主流,在大陸,香港,台灣電影中,唯一能夠和歐美抗衡的就只有大陸電影了。
⑻ 香港電影特點
1、趕時間:領銜主演的明星同唱身兼幾個片約,檔期有限,所以劇組人員就不眠不休的奮戰趕拍。
2、飛紙仔:導演開拍前只有故事大綱,開機後只能等編劇把當天要拍的劇本傳過來,當年程小東拍攝《倩女幽魂》、劉偉強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雋的「飛紙仔」。
《倩女幽魂》三部曲
3、第二組制度:由於香港武術指導的經驗豐富、十分專業,王晶這樣的導演經常只專注拍文戲,槍戰武打追逐撞車的場面交由動作指導全權負責,這樣,一部普通的商業片同唱之用十幾天就能完成。如果是大製作,則會在武術指導這個組下面繼續啟用「子組」(第一組武指、第二甚至第三組武指)。說到香港電影的這種工業特徵的形成,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那時香港「新浪潮」風起雲涌,不少新銳製片公司紛紛冒起,打破了邵氏、嘉禾的壟斷地位,而邵氏經營多年的「東方好萊塢」片廠制度及風格亦由此逐漸沒落。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呈現「三魁報春、百花齊放」的興旺局面,從籌劃到攝制再到公映收成本,電影工業流程更呈現出香港獨有的迅速、機動、靈活、即興的特徵。這一特徵既為香港電影走向極盛奠定基礎,又為香港電影的迅速衰落埋下伏筆。若檢討香港電影衰落根源,創作過於即興投機當是禍因之一。昔日港片興盛時,是檔期等片的盛況:香港影人多是同時身兼數組戲,只管悶頭拍就是,完全不必擔心賠本。即興、靈活、迅速、投機的拍攝優勢亦成為了香港電影產量劇增、質量驟降的重要禍因。而如今不少影片即時早已排好也不能上映,需要耐心等待檔期、小心拍期,稍有不慎就可能有賠無賺。明星趕檔期、編劇飛紙仔的情況只出現在少數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影人身上,而香港電影的產量也逐年縮小,由當年的年產兩三百部,跌到2006年的年產三四時部。
具體案例:《英雄本色》及《英雄好漢》、《江湖情》。1986年《英雄本色》創了票房紀錄,於是1987年徐克開始拍攝續集,徐克讓吳宇森帶領周潤發、石天去美國拍攝,自己則指導狄龍、張國榮演出香港的部分,並且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吳宇森在美國導的那一部分《英雄本色續集》根本沒有劇本,只有故事大綱,然而影片上映時卻仍然斬獲了2200萬票房。《英雄本色》及續集的票房大旺,惹動了向氏兄弟找麥氏兄弟跟風拍攝黑幫英雄片。
⑼ 從產業和文化輸出兩方面看,香港電影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如何
香港電影在國際上的地位算是可以。香港電影的存在,為中國的娛樂產業在國際上提高了很高的檔次,但是它在我們普通群眾的心中其實也是不可磨滅的記憶。記得小時候,並不是家家都有電視里的時代,於是我們就經常去鄰居家或者村裡面比較有錢的人家去看電影。甚至於有時候別人家的電視機還是黑白的,但是並不能磨滅我們的激情,也正是從那個時候結識了香港電影。
⑽ 香港電影的介紹
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