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一篇 對香港電影見解 的作文。。。
香港電影是電影史上的一個成功故事。20多年來,這個約600萬人居住的城市,一直擁有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電影王國,所製作的電影數量,幾乎超越所有西方國家,輸出電影之多,只僅次於美國。
只需稍為留意任何一種流行媒介,幾乎都可發現影響西方文化最深的亞洲電影,就是香港電影。……好萊塢的習慣打法也因功夫片面目一新。李小龍象徵了反叛青少年與民族自豪,成為超越時空的符號。 你知道嗎?我已厭倦了別人老是問:「閣下是否要挑戰好萊塢?」我真的覺得,我們有自己的一套,跟好萊塢的不一樣,但卻不比好萊塢差。 ——邵逸夫 如假包換的本土電影,但資源忽地極快流失;稱雄本區數十年,卻遇好萊塢霸權東漸節節敗退;海外移民的精神食糧,卻只存在於錄影天地里。眼下也許要問:究竟香港算不算締造了一種「全球性」電影? 單憑本土市場支持電影製作,能撐下去的國家沒幾個。電影要生存,要麼像美國電影般搞出口,要麼像歐洲般領取政府大筆資助。但不是拿下海外市場的,就可稱做全球性電影;有了影帶,任何影片其實都可輕易跨越國界。真正的全球性電影,不管在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都會在其影院銀幕上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用這個定義看,80~90年代的香港電影還未能稱作全球性電影,歐洲任何一國的電影也不可以,因為五部歐洲片中,只一部可在國外曝光。惟一的全球性電影,來自美國。巨制如《天煞:地球反擊戰》(Independence Day,1996)及《泰坦尼克號》(Titanic,1997),都成為國際影壇及媒體的盛事。中型製作的美國電視電影的配音版,皆充塞全球各地的電視熒光幕。廉價的美國動作片及恐怖片,填補從東歐到拉丁美洲,以至非洲等地在這方面的空隙。任何一家影帶店都清楚顯示,不管是《星球大戰》(Star Wars)或是粗糙的低成本電影,只要是美國片,便人人都願意掏腰包。 誠然,90年代香港影業出現危機以前,香港僅次於好萊塢,影片賣埠量一直居全球第二,惟兩者相去仍遠,港片幾乎只輸往東南亞市場,其1995年收益約1.3億美元,美國片現時的環球總收益則超過50億美元。而且,香港電影機構的規模,很難與北美、歐洲及日本等地的跨國企業相提並論。區內實力最雄厚的嘉禾,亦從未打入全球50大傳媒機構之列。時代華納、MCA環球、新力、Bertelsmann及迪斯尼等公司全部有國際融資,特別是銀行投資,故可確保影片打進全球市場。香港電影製片則由小公司推動,影片都是部頭製作居多。1995年港片總投資額為1.5億美元,單是成龍一部電影已佔去其中1200萬。1998年夏天港片處於淡季時,一部好萊塢大片的經費,已與港片全年總投資額相抵。而且,港片在海外發行的規模,亦從來比不上日本動畫此一最受歡迎的亞洲片種。東方的好萊塢不是香港,而依然是好萊塢。 山寨式作業的港片,確實一直欲打進西方市場。邵逸夫在60年代,一心想影片入選國際影展;不少香港電影公司,現在仍欲賣片到西方最賺錢的市場。然而,當地監制卻要面對長期存在的種種困難。首先,歐洲及北美觀眾對亞洲電影興趣不大,只偶然幾部異國情調色彩濃烈之作,或主角沒日本味的日本動畫是例外。其次,好萊塢大公司在全球各地都設有發行部門,送交當地院商的影片供應源源不絕。其他國家的公司從來沒有這類地方代理人,香港監制只能逐個國家賣埠,每回只可與當地發行商達成一次交易,且利潤微薄。他們除東南亞及幾處唐人街外,便沒有自己的影院,因此無法讓其製作在西方真正曝光。 香港在西方僅有過一次重大突破,而經濟回報盡管可觀,也只是曇花一現。邵氏也好,嘉禾也好,顯然都沒料到為本土與亞洲區觀眾度身訂造的功夫片,可賣埠到全球各地。邵氏的《龍虎鬥》(1970)開創功夫類型先河,但一直到1972年鄒文懷挾著兩出李小龍影片在戛納電影市場曝光後,舉世方大開眼界。兩片賣埠成績極佳,甚至打入中東市場。1972與1973年之交的冬季,邵氏製作《天下第一拳》(1972)在倫敦空前賣座。1973年上半年,7部功夫片在巴黎上映,26部在義大利曝光。1973年春,李小龍第二部作品《精武門》(1972)在倫敦打破票房紀錄。及1973年年底,不少歐洲影院每周皆放映功夫片。 更重要的,是功夫片也打入利潤最可觀的龐大美國市場。與英國一樣,美國最先引起鬨動的功夫片是《天下第一拳》,該片於1973年3月公映,李小龍的作品很快隨後推出。同年年終,在美發行的港片已多至38部,《綜藝》雜志於1974年年底報道,港片在美總票房超過1100萬美元。其實那時候,美國人對中國菜、中國宗教及武術的興趣愈來愈大,電影觀眾對功夫片入侵,早有心理准備。李小龍當不成主角的電視連續劇《功夫》(Kung Fu)於1972年秋首播,一般美國人因此更熟悉這種異色的打鬥風格。功夫片不像那電視連續劇,沒帶出以和為貴的信息,反而在《雌雄大盜》(Bonnie and Clyde,1967)、《流寇志》(The Wild Bunch,1969)及義大利式西部片出現後,銀幕暴力升級,功夫片亦因而受惠。 然而,觀眾容易貪新忘舊,對功夫片亦會失去興趣。好萊塢大公司最初也發行過幾部入口功夫片,但數年過去,功夫片只能以賤價賣給邊緣發行商,僅在白人都跑光的社區放映,靠亞裔、非裔及西班牙裔觀眾撐下去,直至80年代初影院生意給影帶搶走為止。但無論如何,亞洲電影的確曾破天荒在美國眾多影院放映,此情況並持續了差不多10年。
Ⅱ 香港十大經典電影,不多刷幾遍怎麼對得起經典~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電影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看,
等我再也看不到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人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我會對哪個電影說三個字:真好看!
香港有很多大家津津樂道願意翻來覆去看的電影
很多經典之作怎麼看都不會膩~那麼香港十大經典電影有那些呢?
No.10 槍火
《槍火》是銀河映像出品的黑幫片,由杜琪峰執導,黃秋生 、吳鎮宇 、呂頌賢、任達華等主演。1999年11月19日影片在香港上映。 該片講述了黑幫龍頭被追殺,於是聘請一班黑道中人保護,在這個過程發生了一場黑幫兄弟之間的槍戰。2000年該片獲得了第5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電影等獎項.
《槍火》的驚喜在於杜琪峰延續以往電影的主題風格的同時,仍能在有限條件下作出一些成功的突破。在《槍火》中杜琪峰同樣沒有放棄對黑幫內外部矛盾的刻畫,黑幫之間的爭斗,犯錯小弟的命運,保鏢之間的友誼,杜琪峰將這些本該是大起大落的情節用側面的方法表現出來,讓觀眾換一個角度看黑幫行事,原來這個江湖還是那樣殘酷。
No.9 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是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投資拍攝的一部槍戰電影,由吳宇森執導,狄龍、張國榮、周潤發主演,狄龍為第一主演。影片以宋子豪、Mark、宋子傑三人作為主要人物,將江湖兄弟情與親生兄弟情的矛盾集結在一起,體現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挫折、失敗、懺悔和報復。
《英雄本色》中所觸及的男人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和報仇雪恨之情等,將男人心中的情義刻畫的淋漓盡致。而跟吳宇森的恩師張徹的電影作品比較來看,吳宇森不僅僅是在故事的層面上使得張徹的古裝拳腳武打戲過渡到了符合現代香港社會的時裝槍戰戲,而且,在故事的內核中,張徹的那種末路悲劇俠客也被吳宇森改造為現代的豪氣萬千的英雄,一直被張徹所忽略的女性的感情戲,到了《英雄本色》成為兄弟之間溝通的橋梁。
No.8 警察故事
《警察故事》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發行的動作片,由成龍執導,成龍、張曼玉、林青霞、董驃、太保主演。影片於1985年12月14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講述了警察陳家駒冒死抓捕大毒梟,由於證據不足,被人陷害設計嫁禍殺死同事,於是走上了為自己洗脫不白之冤道路的故事。
對於成龍而言,融武打、槍戰、喜劇、正劇於一爐的《警察故事》是其電影生涯的承前啟後之作。對於觀眾來說,它又是一部百看不厭的影視作品。
No.7 賭神
《賭神》是1989年上映的一部香港賭片。本片是由香港導演王晶執導,周潤發、劉德華、張敏、王祖賢等領銜主演的電影。該片講述了因賭術精湛聞名於世界的賭神高進。 由於意外,高進誤入小刀設下的陷井,頭部受重傷而失去記憶。高進手下與外敵勾結,企圖取代高進的地位並謀奪其家產。一場世界矚目的賭王大戰在公海拉開了帷幕。
《賭神》其實並不是以賭為主,更主要講的是一個人屢遭挫折仍然堅忍奮斗的故事,王晶在故事裡集結了親情,兄弟情,神化了的賭技,失憶症造就的性格分裂等極其豐富的戲劇元素,劇情結構完整,人物形象鮮明,個性突出,就連吃巧克力等細節都塑造得生動有趣,成為賭神高進的品牌特色。《賭神》往高處說,可以看做是港產賭片的巔峰作品,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同類型的電影能與其平分秋色。
No.6 黃飛鴻
作為一代武術宗師,「黃飛鴻」屢次被拍成影視劇,最經典的版本恐怕非李連傑扮演的黃飛鴻莫屬,90年初,李連傑接受徐克導演的邀請出演《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在香港引起轟動,之後他一連拍了五部《黃飛鴻》,前三部由徐克執導,後兩部分別由王晶、洪金寶執導。
李連傑版的黃飛鴻,青秀不失莊重,開化不失傳統,是一個亦中亦西,亦新亦舊的混合人物。在李連傑版的黃飛鴻身上,既能看到梁啟超先生所說的愚昧的「老大中國」的影子,更能看到一個英氣勃發的「少年中國」的形象。在這部戲中,主角黃飛鴻由當時「過氣少林小子」李連傑飾演。影片出於情節需要,添加了許多虛構人物,如與黃飛鴻關系曖昧的十三姨等。這些形象為日後黃飛鴻形象重新在觀眾心目中樹立高大形象,為劇情更有戲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No.5 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2000年,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該片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2009年,影片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位。
王家衛通過電影《花樣年華》創造了一個氤氳不明的惆悵溫婉的懷舊氛圍,通過悲傷痴纏的音樂與色彩飽和的畫面以及人物精簡的對話與故事情節,讓觀者不斷追問與思考,大量的留白也讓觀者從自身的角度和理解方式對影片進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解讀和想像。 在處理故事的敘述上,王家衛將其中的瑣碎細節和過渡情節剪掉,只通過情緒化的畫面和人物的語言將情節的結果交代給觀眾,從而給予觀眾更多的想像空間和思考空間。通過獨特的電影敘述模式,影片煥發出了脫俗的氣質和悠長的內蘊。
No.4 無間道
《無間道》是寰亞電影發行公司於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該片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卧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斗,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2003年,該片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等獎項。
《無間道》是香港電影中難得的佳片,它不是一部簡單的靠明星堆積的影片,它的成功更在於與以往的香港警匪片相比有了很大突破。這部電影並不像其他的香港警匪片那樣只依靠英雄出場,而是以精妙的劇情、瀟灑利落的鏡頭剪輯來感染觀眾,用跌宕起伏的情節來表現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
No.3 甜蜜蜜
電影《甜蜜蜜》由陳可辛導演,張曼玉、黎明和曾志偉主演,1996年公映。 1996年正值香港回歸前夕,也是一代歌後鄧麗君逝世翌年。電影藉助這一特殊時代背景,講述了20世紀末期香港新移民的艱辛歲月,並以鄧麗君的歌曲《甜蜜蜜》貫穿始終,成功抓住兩岸三地中國人的共通情感。影片劇情始於1986年,終於1995年鄧麗君驟逝當天,在中國出現移民潮的大背景下,通過小人物的命運展現了香港回歸前十年的歷史變遷。
陳可辛利用電影《甜蜜蜜》記錄了香港從1986年到1995年這十年間的群體無意識,並利用這樣的歷史資源來預言關於中國人命運的未知進程。1986年3月1日,黎小軍(黎明飾)告別了女友方小婷(楊恭如飾),一個人從天津來到香港。陳可辛一直想拍個移民題材的故事來反映香港人「無根的狀態」。陳可辛在處理這樣的香港題材時,主體並不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而是來自內地的新移民。
No.2 倩女幽魂
倩女幽魂《倩女幽魂》翻拍自1960年邵氏出品的同名影片,由徐克監制、程小東導演,張國榮、王祖賢、午馬等主演。也是鬼才導演徐克在香港電影最繁榮時期鬼怪奇幻類作中最重要的經典代表作。電影講述了書生寧采臣與聶小倩相愛,卻發現小倩是樹精姥姥所操縱的女鬼,之後劍客燕赤霞義助寧采臣對付姥姥,並促成他們這對人鬼戀人。
《倩女幽魂》不僅創造了當年香港電影的票房佳績,還掀起了一陣跟拍古裝鬼片的風潮,不僅香港出現一堆武俠古裝片,就連台灣也出現一些搞笑式的「倩女風格」作品。
No.1 大話西遊
大話西遊是1995年首映的一部香港電影,由在內容上有密切聯系的上下兩集組成,在香港首映時的名字分別為,上集《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下集《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大話西遊借用了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西遊記》作為故事背景,但其想要表達的思想已完全不同於小說西遊記,因此用「大話」暗示並非「小說」。
《大話西遊》在九十年代後期開始,成為一種文化上的圖騰,而且至今不失去其先鋒位置。孫悟空/至尊寶最終按照高層和唐僧達成的諒解性既定方針,輔佐唐僧去完成到西天取經的未競事業,而那份感情則只有在追憶或輪回中再度品味,或許他已經忘記,或許他將銘記,但是他只有遺忘了自我才能去看那種感情。
經典電影之所以經典是因為
什麼時候拿出來看
也總會被觸動
不說了
bang哥准備在刷一遍劇了。。。
Ⅲ 香港有史以來最佳十部電影
香港有史以來最佳十部電影如下:
1、《英雄本色》
是1986年香港犯罪電影,由吳宇森執導這部電影對香港電影製作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在國際范圍內。
2、《精武門》
是由羅威執導的1972年香港功夫小說,《精武門》是李**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電影在20世紀70年代發起了「功夫電影的黃金時代」。
3、《大話西遊》
是一部1995年香港奇幻喜劇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它融合了鬧劇喜劇和武俠的元素,圍繞著愛情故事的中心主題。
4、《阿飛正傳》
是一部由王家衛執導的1990年香港電影,這是一個關於多個角色處理渴望和拒絕的復雜故事。這部電影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中獲得了一大堆獎杯。
5、《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
是由袁佑平執導的1993年香港武俠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民間英雄黃飛雄和他的父親王基英的童年,以及他們與「鐵馬騮」的遭遇。
6、《倩女幽魂》
1987年香港浪漫恐怖片。它是幽靈電影的代表,幾乎是同類型其他電影無法超越的。惡魔般的世界,女鬼聶小倩的美麗形象,以及整部電影的浪漫氣息,成為觀眾心中揮之不去的獨特形象。
7、《甜蜜蜜》
是一部愛情故事是一部1996年的香港電影,這部電影既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浪漫故事,也是香港的一部閃爍的快照,捕捉了大都會在瀕臨深刻的歷史性變革的過程中的明顯焦慮和迷失方向。
8、《A計劃》
是由成龍執導的1983年香港武術,動作,喜劇電影。這部電影的最大噱頭是對1923年哈羅德勞埃德序列的致敬,哈羅德從一個追逐者那裡跑出來,最後從鍾樓的手中晃來晃去。
9、《最佳拍檔》
是一部1982年香港喜劇電影,這是一部令人難以置信的過時電影,但它包含了一些真正的享受。Hui和Maka有一些很好的化學反應。
10、《無間道》
是由劉偉強和AlanMak執導的2002年香港犯罪驚悚電影。這部電影被譽為復興了許多被視為移交後香港電影的奄奄一息的狀態,《無間道》超越了它的蹩腳的英文標題並將自己塑造成犯罪驚悚片的現代傑作。
Ⅳ 電影賞析 要文字 100分求 回答就給分
修改答復如下,增加《千與千尋》,《逃之夭夭》,《阿甘正傳的》
見2.,3.,4.
1. 關於《肖申克的救贖》
未看這部片子之前,聽朋友說,這片子是《越獄》的電影版。
剛看完,感觸頗深。我想,如果說《越獄》是對生的渴望,那《肖申克的救贖》更多的便是對生的思考了。
我想,朋友所認為的這部片子與《越獄》的關系,只是因為兩者都是以越獄為主題罷。只是,作為兩個多小時時長的電影,註定它給人咀嚼的蘊味要深刻得多.
《越獄》是上學期看的連續劇,印象中,那時候對社會這個無形的監獄感觸很大。有形的監獄與無形的監獄,到底哪個才能讓人找到安全的歸宿?~
在《肖申克的救贖》這部片子里,彷彿已找到了答案。
當在監獄里生活了50年的博斯獲假釋時,面對陌生的世界,他惶恐迷茫,「我不喜歡這地方,它令我太焦累」——世界變化得直快,或許,監獄才能給人一種安全?對於監獄,「開始,你恨它們;接著,你適應了它們;日子久了,你開始依賴它們。」博斯最終選擇了解脫,當看到他上吊時畫面固定了的那一幕,留給生的人又是怎樣的一種思考與無奈呢?「不再有痛苦的感覺了」——這是他離別前最後一句的感恩。或許,就像瑞德說的——「他應該死在這里(監獄)」。
影史上真正的無冕之王!如果一個人一生只看一部電影的話,那就應該看《肖申克的救贖》。
人人都知道,知識改變命運。其實,電影更能改變人的命運,特別是陷入低潮中的人,《肖申克的救贖》公認是史上最能改變一個人的電影,沒有誰能否認這一點。
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許多無奈和困難,甚至是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對無法自控的現實,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我們要以怎樣的姿態活下去呢?肖申克的救贖給了我們答案,讓芸芸眾生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一些真切的舉動,給我們力量和勇氣。
《肖申克的救贖》又名《刺激1995》,雖然它在奧斯卡敗給了當時另外一部偉大的影片《阿甘正傳》,但我依然認為它是最有現實意義的電影,最能告訴我們如何活的快樂生活的勇氣。它告訴我們,面臨災難,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勇氣和堅強才是最大的救贖。
銀行家安迪被當作是殺害妻子以及妻子情夫的兇手,盡管這些是強加在他身上的冤獄,但他卻無力改變這一切。他也從此開始了他漫漫的監獄生涯。故事一開始就將他定位在一個被飛來橫禍強加於身的人,在監獄裡面,安迪要面對變態的性騷擾,更要面對監獄長和獄警的殘暴,他始終保持著低調,他彷彿很無力的承擔著這一切。漸漸的他利用他銀行家的特長幫監獄其他人做帳,以至於最後幫監獄長以及其他監獄的管理人員做帳,逃稅,只道他最後成功越獄,獲得自由和新生。
故事情節彷彿有些老套,但卻表現如此有張力,情節安排緊湊,以至於倒最後當他成功越獄的時候,我都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他每天用一個小鋤頭挖一點土,然後第二天早上把土放在口袋裡面,散步放風的時候再把土悄悄的撒在地上,每次土不能多,不然就會被發現。安迪要忍受怎樣的煎熬,他也知道這樣做太慢,他縝密的思維和強大的意志讓我為他嘆服,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是否能做到呢?我會不會因為太過於心切而導致失敗呢?
除了這些,在獲取圖書館經費問題上,讓我看到了安迪的執著和樂觀。他為了監獄的圖書館,一次次的給州長寫信,他不知道寫了多少封信,最後終於如願以償。這份執著和毅力,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電影對於生活習慣和人的惰性給予了深刻的批判,當老人離開監獄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會做,最後他終於上吊自殺了。是的,是社會造成了他的悲劇,但是他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電影一次次的用一個普通人的執著和堅強告訴我們,只要不放棄希望,只要堅強,我們就會得到很多,盡管我們不得不失去很多,面對災難,面對不公,堅強是最好的註解,勇氣是最好的救贖。安迪最後把監獄長的錢騙光,監獄長的賬本也被送到了檢察官手裡,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審判。
生活存在於細節中,當最後安迪准備好一切的時候,我當時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帶上監獄長的皮鞋,最後只倒他出現在銀行,只有擦亮的皮鞋和西裝革履才能讓他如此輕松的提走如此大額的現金而不被懷疑,安迪永遠是安迪,冷靜,執著,信心,樂觀,只有他才能戰勝生活,獲得新生,我們何嘗又不是呢?
每次當我沮喪無奈的時候,我都會看這部電影,每次看我總能從那裡獲取勇氣,因為我知道,我沒有面對安迪承受的那麼多災難,我沒有理由放棄勇氣和希望,努力就是救贖,就有希望。這部電影,用普通人也普通的情節展示了一個偉大人物的偉大內心世界,也告訴生活中的每個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勇氣才是最大的救贖。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安迪,引用尼採的那句話說:那些不能將我置於死地的東西,只會讓我變得更加有力量!
2. 關於《千與千尋》
2001年出品
導 演:宮崎駿
·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
·第五十二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國際動畫電影協會動畫片大獎
·第二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獎
《千與千尋》是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獻給曾經有過10歲和即將進入10歲的觀眾的一部影片,它以現代的日本社會作為舞台,講述了10歲的小女孩千尋為了拯救雙親,在神靈世界中經歷了友愛、成長、修行的冒險過程後,終於回到了人類世界的故事。
佛教說,入世的生活是物質的、感情的、人群的生活,《千與千尋》正是藉由小女孩千尋的經歷,在積極探索一條入世的道路。千尋由一個物質世界跌入一個對於她來說全然陌生和充滿著困境的神靈的世界,「回歸」將是一切努力的終極目標,取勝的魔法只有一句話——「為了他人而做一件事」,不屈的千尋最終發現了自身存在的意義,她於是努力以成長的主題去實現自己對世界的懷疑與期待。
「在萬物重生的早晨,來到靜寂無聲的窗前,一切歸零之後漸漸充實,不再去追尋海的彼岸,耀眼的寶物一直就在這里,在我身上就可以發現。」
宮崎駿沒有迪斯尼那麼花哨,他甚至有些落伍,直到現在,他還堅持用手工繪畫而不是電腦繪圖來完成自己的卡通片。但他懂得一部卡通片,或者說是一部電影,用什麼去打動別人,這就是人文。所以,宮崎駿筆下的形象是一個個人,而不是一個個沒有知覺的卡通。
電影的力量在於動人,卡通的力量在於純真,宮崎駿掌握了這些力量,他取得了理所當然的勝利。
——《新聞晚報》
這是一個沒有武器和超能力打鬥的冒險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義和邪惡的斗爭,而是在善惡交錯的社會里如何生存。學習人類的友愛,發揮人本身的智慧,最終千尋回到了人類社會,但這並非因為她徹底打敗了惡勢力,而是由於她挖掘出了自身蘊涵的生命力的緣故。現在的日本社會越來越曖昧,好惡難辨,用動畫世界裡的人物來講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這就是我製作電影時所考慮的。
——本片導演 宮崎駿
《哈利·波特》和《千與千尋》都是很流行的幻想文學作品,都很受歡迎,但從想像力這點來看,前者不如後者。日本漫畫家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非常好,把孩童時期的想像力都發揮出來了。如果比較兩部作品,可用搭積木來做比,有一堆各色的積木,《哈利·波特》很好地使用這些積木搭了一座非常好的建築物,而《千與千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創造了另一套積木。
——評論人 楊 鵬
10歲的小女孩千尋和父母一起在森林裡迷了路,走過了一條神秘的隧道之後進入了一個小鎮。奇怪的是整個鎮子里一個人也沒有,千尋的父母看到有一處店鋪里存放著大量新鮮的食物,按捺不住誘惑便瘋狂地吃了起來。千尋卻感覺這里令她很不安,看到父母只顧著吃,她只得自己到別處轉悠轉悠。
天色漸暗,千尋忽然看到鎮子里有很多幽靈和妖怪出現,嚇得趕緊去找她的父母,誰知她看到父母竟然因為貪婪而變成了豬。無助的千尋只能逃跑,可她驚奇地發現自己的身體竟開始變成透明,就快要消失了。
這時,少年白龍出現了,他救了千尋,並告訴她這個鎮子是精靈棲息的世界,人類是不許進入的。一旦人類不幸進來了,想要生存下去必須遵守兩個條件:第一條是要為掌管鎮中大浴場的魔女湯婆婆工作;第二條是要被她剝奪名字。少年告訴她自己曾經叫白龍,如今被稱為白。千尋也被奪去一字,叫做千。
為了不被變成動物,孤獨的千在大浴場里拚命地工作,在這里,她還認識了很多朋友:指導她工作的小玲、負責煲洗澡水的鍋爐爺爺、煤炭屎鬼、入侵浴場搗亂的無顏以及各式各樣的客人等,每日都遇上超乎想像的奇幻事情,令她對生活有很多新體驗。
一天,千發現一條受了重傷的小白龍,並發現它其實是少年白龍的化身。因為他受湯婆婆的指使,偷了湯婆婆的死對頭兼孿生姐姐錢婆婆的寶物而遭錢婆婆追殺。錢婆婆為此還一氣之下把湯婆婆寵愛的孩子和僕人變成了小白鼠和小鳥。為了救白龍,千與湯婆婆進行了一項交易,她幫湯婆婆救回兒子,並要求湯婆婆把她的父母變回人類。湯婆婆答應後,千便拿著白龍偷來的寶物去找錢婆婆,並歸還了寶物,白龍也向錢婆婆道了歉。實際上,錢婆婆遠不像想像中那麼可怕,反倒是個通情達理的老太太,所以一切都很順利。
最後,湯婆婆終於放千尋和她的父母離開小鎮,回到人類世界。千尋的父母全然忘了小鎮的事情,而千尋卻還若有所思地回過頭去,看著身後,回想著不久前那些驚險離奇的事情……
與宮崎駿共話《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是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又一次巨大的成功,它不但創下日本國內票房的最高紀錄,而且還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最高榮譽,據說本片在美國上映後同樣引來一片贊賞聲,更是取得了史無前例的強勁口碑,許多人驚呼:「迪斯尼拜倒在宮崎駿的腳下!」據全美各種統計,《千與千尋》成為美國歷史上首部獲得全美影評100%贊好的電影。這一切不僅是對宮崎駿的肯定,也是對動畫片地位的肯定。
以下是對宮崎駿的訪談,它可以讓我們進入宮崎駿大師的內心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創作和心路歷程。
問:這部電影的創作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何以會想到創作這樣一部動畫片?
宮崎駿:《千與千尋》是我為5位小朋友而創作的。這5位小朋友是我朋友的女兒,都在10歲左右,每逢夏季,她們都會到我山邊的小屋來。有時我想,我們製作過不少關於小孩子的電影,卻沒有一出是為10歲女孩而製作的,大概也該為她們做點什麼吧。
問:你怎麼去了解10歲女孩喜歡些什麼呢?
宮崎駿:為了創作這樣一個故事,我看過好些時下女孩所看的漫畫——都是些俗不可耐的浪漫愛情故事。我深信這絕不是一個10歲女孩所渴求的。難道我們就不能創作一些能引起她們共鳴的故事嗎?
問:能夠引發這么多人的喜愛和共鳴,《千與千尋》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宮崎駿:《千與千尋》有別於其他故事,也有別於我過往的創作。以往,我筆下的主角都是我所喜愛的,但這次我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一個毫不起眼的日本女孩。我要讓每個10歲的女孩都從千尋那兒看到自己,她不是一個漂亮的可人兒,也沒有特別之處,而她那怯懦的性格和沒精打採的神態,甚至會惹人生厭。最初創造這個角色時,我還真有點替她擔心呢;但到故事將近完結時,我卻深信她會成為一個討人喜歡的角色。
3. 關於《逃之夭夭》
弗朗索瓦就是安東尼·齊默,只是整了容,以另一種身份在女友身邊.但是後來女友沒有揭穿他,兩人一起逃之夭夭了.
安東尼·齊默(Anthony Zimmer)是個天才的洗錢高手,作案多年,一直逍遙法外,沒人知道他的真實面目,更別說抓到他了。除了受到警方通緝外,他也是俄國黑幫的眼中釘。在所有想要抓到安東尼的人當中,只有專門負責金融案件的海關警察阿卡爾曼(薩米·弗雷飾)掌握了安東尼的唯一弱點:他美麗迷人、鮮為人知的女友吉雅拉(蘇菲·瑪素飾)。
弗朗索瓦(伊萬·阿達勒飾)是個剛遭女友拋棄的普通男人,打算去法國南部的藍色海岸散心度假。在南下的火車上,弗朗索瓦邂逅了神秘而美麗的吉雅拉,旋即被這個風情萬種的美女所深深吸引。這位熱情大膽的美女建議兩人一起共度周末,弗朗索瓦立刻欣然同意,他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好運氣,整件事如同一場童話般的美夢。
可惜美夢總是醒得太快,吉雅拉突然無故失蹤,弗朗索瓦一下子由天堂墮入了地獄。他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吉雅拉重新回到他的懷抱,但是事情遠非他所想的那麼簡單……
當齊默以弗朗索瓦的身份與女友吉雅拉周旋時,我仔細揣測他的心理,發現其中有許多秘而不宣的快樂。這種快樂來自用陌生眼光對熟悉事物進行重新審視時的新鮮感,來自破壞某種道德戒律時的刺激感。說穿了,《逃之夭夭》是一個男人偷窺自己女友的故事,這種偷窺不是通過陽台上的高倍望遠鏡進行的,而是通過另外一個堂而皇之的身份(名叫弗朗索瓦的男人)進行的,因此相比前者,後者要盡情盡興得多。
有一種說法,聲稱電影的發明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偷窺慾望。明亮的銀幕上是靚麗的男女明星,黑洞洞的台下坐滿面目晦暗的觀眾,這樣的場景最符合窺視心理的發生機制。不管這種說法是否適合每一部電影,至少《逃之夭夭》是這樣的。在《逃之夭夭》里,所有的觀眾都可以跟隨齊默的目光,把蘇菲•瑪索的美麗盡收眼底。懸念曝光,雖然少了猜謎的樂趣,但那種窺視的快樂,卻是翻倍的。我甚至猜想,《逃之夭夭》在法國的高票房,恐怕大部分是回頭客們的貢獻。
用車廂里吉雅拉試圖勾引弗朗索瓦的一場戲作例子。未知謎底前,你看到的是一個不露聲色、手段高明的漂亮女人,和一個心猿意馬卻強作鎮靜的男人;然而謎底揭開後,還是那些動作那些台詞,你對人物的印象卻截然相反:一個自以為得計的女人和一個洋洋得意、一切盡在掌握的男人。
對於齊默來說,他在這場游戲里的雙重身份為他帶來了雙重收獲,他既可以作為陌生男人,享受他和吉雅拉的一段嶄新關系,甚至憑借自己的出色表現,令吉雅拉再次愛上自己。又可以作為吉雅拉的舊男友,欣賞她對自己的忠貞不渝(吉雅拉不止一次在關鍵時刻,強調自己愛的人是齊默)。而且可以在真相大白時,將吉雅拉對兩個男人的愛集中在他一人身上。這是何等榮耀。只是在這種時候,萬一有人問,齊默所做的一切,對吉雅拉是否公平,那就大煞風景了。不過在這樣一部男性主導的電影里,如此擔心純屬多餘,因為就連吉雅拉自己都不曾記得為自己抱不平,她一心想的都是,這樣優秀的男人是多麼值得女人犧牲了自己去愛啊。
4.關於《阿甘正傳的》
導演:羅伯特·澤梅基斯 Zemeckis·Robert
主演:湯姆·漢克斯 Hanks·Tom
加里·西尼斯 Sinise·Gary
羅賓·懷特 Wright·Robim
薩莉·菲爾德 Field·Sally
獲1995年第6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改編、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六項大獎。
阿甘是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在學校里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
他跑著躲避別人的捉弄。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 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阿甘 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 接見。
在大學畢業後,阿甘又應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裡, 他有了兩個朋友:熱衷捕蝦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長官鄧 ·泰勒上尉。
這時,珍妮已經墮落,過著放盪的生活。甘一直愛 著珍妮,但珍妮卻不愛他。在戰爭結束後,甘作為英雄 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在一次和平集會上,甘又遇 見了珍妮,兩人匆匆相遇又匆匆分手。在「說到就要做 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甘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
天空。在他的生活中,他結識了許多美國的名人。他告 發了水門事件的竊聽者,作為美國乒乓球隊的一員到了 中國,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勞。貓王和約翰·列儂這兩 位音樂巨星也是通過與他的交往而創作了許多風靡一時 的歌曲。最後,甘通過捕蝦成了一名企業家。為了紀念
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並把公司的一半 股份給了布巴的母親,自己去做一名園丁。甘經歷了世 界風雲變幻的各個歷史時期,但無論何時,無論何處, 無論和誰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純朴而善良。
在隱居生活中,他時常思念珍妮。而這時的珍妮早 已誤入歧途, 陷於絕望之中。 終於有一天,珍妮回來 了。她和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 入了阿甘的懷抱,之後又在黎明悄然離去。醒來的甘木 然坐在門前的長椅上,然後突然開始奔跑。他跑步橫越
了美國,又一次成了名人。 在奔跑了許久之後,甘停了下來,開始回自己的故 鄉。在途中, 他收到了珍妮的信。 他又一次見到了珍
妮,還有一個小男孩,那是他的兒子。這時的珍妮已經 得了一種不治之症。甘和珍妮三人一同回到了家鄉,一 起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
珍妮過世了,他們的兒子也已到了上學的年齡。甘 送兒子上了校車,坐在公共汽車站的長椅上,回憶起了 他一生的遭遇。
《阿甘正傳》評析:
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角 逐中,影片《阿甘正傳》一舉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 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 效果等六項大獎。影片通過對一個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 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 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現。影片改編 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小說。只不過原著是一本充滿 了諷刺意味的荒誕小說,而影片則對故事進行了修飾和 美化。摒棄了原著的荒誕和揭露諷刺意味,為影片增添 了一種溫情。這無疑使影片更合觀眾和評委的口味,但
卻犧牲了原著的叛逆斗爭精神,使影片成為了一種理想 化道德的象徵。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 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純潔的 形象,而珍妮則成了墮落的象徵。這與原著有著極大的 出入。對於所敘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終都是以一種溫
情和善意的態度來表現的,甚至還加入了詩意化的成分, 這使得影片顯得柔和而無傷害性。影片對傳統道德觀念 的宣揚和體現。使影片變得易為人們所接受,導演高超 的編排技巧和電影語言的運用也使影片十分吸引人。影 片的內容為影片商業上的成功提供了保證,而導演藝術 上的處理也使得影片更加精彩,這就是影片成功的原因 所在。《阿甘正傳》成了美國當年最為賣座的電影之一。 湯姆·漢克斯在影片中的表演十分朴實自然。他以 在此片中的表現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桂冠。這已 是他連續獲得的第二個影帝金像。《阿甘正傳》的成功, 也使湯姆·漢克斯成了好萊塢最受歡迎的影星之一。對 湯姆·漢克斯來說,那兩年是他演藝生涯中最為幸運的 一段日子。
Ⅳ 香港經典電影介紹
1.《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2.《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3.《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4.《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5.《最佳拍擋》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擋》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擋》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擋》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6.《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8.《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9.《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10.《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這些電影真的很好看,我給你推薦的,望你能夠喜歡!
Ⅵ 第一爐香電影解析
《第一爐香》中,上海的女中學生葛薇龍跟隨家人一起到香港避難。後因物價飛漲,家人打算離港返滬,薇龍為了繼續求學,投靠了與親戚斷絕關系多年的,富有寡居的親姑母。
在姑母豪華、精巧的房子里,葛薇龍開始為姑母的物質款待所俘虜。三個月後,當初決心出淤泥而不染的薇龍在衣服與首飾的慢慢腐蝕下,對姑媽家的生活已經上了癮。
等薇龍已經迷戀上這樣奢華的生活後,姑媽梁太太便露出了真面目。她先是以薇龍為誘餌吸引青年才俊,以供自己之需,然後充當皮條客,企圖把侄女推到老情人司徒協懷里。陷入困境的薇龍,繼而為浪盪子喬琪喬的風儀震撼,迷戀而無法自拔。
梁太太為了達到人財兩全的目的,勸喬琪喬同葛薇龍結婚:可以先讓薇龍以出賣肉體掙錢,等薇龍不能掙錢養家了,喬琪喬盡可以離婚。在姑母指導下,葛薇龍最終和喬琪喬結了婚,卻墮入為梁太太弄人、為喬琪喬弄錢的交際花境地。
葛薇龍她實際上很清醒,在跟喬琪完婚以前,她早已清晰喬琪的為人與他的風格。她也清晰地了解,阿姨把她留到身旁的真實目的,但她還是在出走後又選擇重回回到這里。
葛薇龍心裡分歧而又擁有一股執著,她認為自個是為愛而嫁,卻不知道這一場愛的背後是多麼的荒誕與好笑,歸根結底,她才算是最不懂愛情的那人。
從一個美女學生去香港的社交名媛,她的一生正如同張愛玲筆下的那句為了愛而結婚對象,不是把和雲裝在壇子里的人一樣的傻么!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一個人看待感情的態度,體現了其看待人生道路的心態。這句話用於比喻葛薇龍正好,她挑選了她自已都覺得不靠譜的人,又要沉迷於在其中,也如她挑選了自暴自棄的生活一樣。
Ⅶ 香港電視電影中的詩詞賞析
首先申明:這是轉帖,原出處不明,我是轉自大話電影論壇.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繽紛,自春秋以降,《詩經》一領風騷,光照萬世,繼而唐詩,宋詞,元曲,一馬平川,開創三個時代。自此,我們就多了許許多多,琅琅上口的詩詞歌賦。比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謂千古傳唱;還有蘇東坡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只這一句,千古豪氣,躍然而出。
眾所周知,香港電影種類繁多,精品迭出,其中最具中國特色的就是古裝武俠片。刀光劍影,兒女情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江湖,什麼是江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既然古裝片的背景放在古代,自然也少不了詩詞的映襯,現在,我就來談談在香港電影的出現的詩詞。
一:首先說到的是《倩女幽魂》,話說寧采臣第二夜重回蘭若寺,欲用三個燈籠驅趕森林裡的野狼,為了壯膽,他大聲念起一首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好詩,端的是李太白的《將進酒》,氣貫如虹,一濤千里。一曲未完,旁邊的小倩嫣然一笑。還有一首,正是在一家野店,寧采臣與小倩正欲逃離魔掌,夜深了,他展開她的畫卷,在旁邊寫就一曲詩: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詩是好詩,情是深情。此詩原無出處,大意是參考《白衣卿相詩集 別思》一詩,但改後更符合這部電影的意境,此詩作者應該是本片編劇:阮繼志或監制:徐克。
二:接著說道的是《賭俠II之上海灘賭聖》。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是現代片呢?這里會有詩詞嗎?答案是:有的。是這樣的,但凡幫會,都有自己的組織,還有自己的暗號,也叫切口,用來辨別自己人與別人的。比如《智取威虎山》中的「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就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在這部電影里,情況也是一樣,話說一日,上海灘的街頭一派混戰,數十人亂砍,情形危急,這時,我們英俊瀟灑的星哥和極其委瑣的達叔出現在現場,冷不防一人要與星哥對暗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下句?星哥不假思索回道:低頭思故鄉。他並驕傲地想到:太簡單了,我小學國文可是考了六十幾分的啊!哈哈!從理論上說,從學術地角度出發,星哥是對地,可惜,這是黑社會,不說理論和學術。那人公布答案:應該是——橋斷水倒流!靠,我與星哥一起脫口而出這個字,居然是這樣!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上海黑社會的文化程度比東北土匪的文化程度要高不少,連暗號都那麼有文化底蘊。這可是李白傳誦千年的《靜夜思》啊,眾位!
三:既然說到了星哥,就再來一個,《唐伯虎點秋香》。唐伯虎,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屬虎,故又名唐伯虎。唐寅聰明絕頂,詩畫雙傑,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為當時男女老少所崇拜的偶像。這是電影里說的;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號桃花庵主,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等,這是歷史上記的。唐寅性格狂放不羈,在繪畫中則獨樹一幟,自成一路。這前半句倒是與星哥不謀而合,看看星哥在橋上,擺開陣勢,搖擺前進,狂放不羈四個字,倒沒有說錯,哈!還是說說他的詩,話說橋上江南四才子詩性大發,各出一句,「山下一群鵝,噓聲趕落河。落河捉鵝一肚餓,吃完回家玩老婆。」厲害厲害,佩服佩服,贊後我就回頭吐了一地。當然,這是搞笑而已,接著來真的,在夜裡,秋香的屋中,唐伯虎面對她的責難,吐出一句: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真是情景交融,傷心而去。此詩出處不得而知,但在梁祝戲劇的《訪友(明傳奇)》一段曾經出現過此句。接著秋香想起唐伯虎的風采,吟出一首: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此詩倒真是唐伯虎的真跡,出自他的《桃花庵歌》,詩中一股悠然之氣,飄然而出,想來他自號桃花庵主,倒不是虛名。秋香過後,伯虎出馬,自吟一首:別人笑我太瘋顛,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武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好詩,好詩,讓秋香醉倒,此詩凌厲,狂放,不愧於唐不羈的個性,它也是出自《桃花庵歌》,是末尾的四句。
四:回到古裝武俠,說道《方世玉》。此片風格清新,武打華麗,李連傑與蕭芳芳在元奎的手中,再創事業的高峰。當然,還有詩,美麗的詩。一曲詩出,無人能擋:「美人卷珠簾,深坐蹙娥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方老爺用之來哄苗翠花,方大玉用之來哄雷夫人,方世玉用之來哄雷婷婷,百發百中,到底是何方神聖所寫,原來就是李太白的《怨情》一首,果然了得,不愧為千年泡MM第一絕句。還有一首,也是大大有名,一日世玉在書房,搖頭晃腦地假裝讀書,讀的正是「春眠不覺曉,出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首熟的很,是小學必修課——孟浩然的《春曉》,琅琅上口,不絕於耳。
五:接著,上是一部的續集《方世玉II之誰與爭鋒》。開頭,世玉縱馬狂奔,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翻唱版之前,是另一首詩的翻寫版,「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世玉歸不歸?」想念之意,母子情深,溢與演表。此詩的原出處是王維的《送別》,末了一句,本是「王孫歸不歸?」改為這里的「世玉歸不歸」,更為符合意境。其實也可以改成別的,比如「無痕歸不歸」,等等,反正你想誰就寫誰上去,我這里則是一直想著無痕這小子還欠我一飯局,所以想他,沒有別的意思,呵呵!還有,苗翠華在家中與除非對詩時,除出上句「天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苗對下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還是李白的千古絕句《靜夜思》,雖然差了一個字,還是說明此詩的流傳之廣,無詩能擋。後來,陳家洛要方世玉去花子那要那個錦盒,方寫就一封情書,上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署名:情場浪子方世玉。果然是一流經典的情書,此詩淵源流長,出自孔子的《詩經.國風.關雎》,真是讓我不服也不行!靠,下次我也用這首寫情書!
六:江湖,終於要說到江湖了,《笑傲江湖》,徐克的武俠世界,是我最沉迷的一個世界。「問天下英雄,誰不想笑傲江湖?」開篇頭一句,就有一股獵獵的氣息迎面而來,這不是古詩,卻更有詩意。在林家染布房,令狐沖一展手中劍,一路華山劍法飄然而出,「會當凌高峰,獨覽群山小。狂風掃落葉,花落知多少。挺劍數蒼穹,枯樹盤根老。來到山窮處,回身再一招。舉手及問天,」連劍招也帶有森森古意,這幾句,第一句出自杜甫《望岳》詩,詠東岳(泰山)一篇,原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第二句採用的是孟浩然的《春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其他估計是徐克的自創。幾句詩連起來,表現了華山劍法的飄逸,輕靈之意,甚為貼切。「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掏盡,紅塵俗世幾多嬌!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這個雖是歌詞,但更是詩詞,作者:黃沾,與江湖的氣氛互相呼應。
七:還是江湖,卻多了一個爭奪天下的《東方不敗》。東方不敗在江邊一展神功,風雨欲來,她一展手中寶典,「葵花在手,江山我有!」豪氣漫天,她勢在江湖一展雄心。一心退出江湖的令狐沖和小師妹流落荒野,岳靈珊映著晃晃悠悠的篝火,拔劍刺進跨下白馬的土墳,「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幾人回,他們只能嘆氣。令狐沖夜闖密室,帶著不知名的女子穿行山林,在寒風凜冽的山頂,仰頸喝下一口江湖的酒,伴著幽幽的簫聲,吟出一首,「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摧。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也許沒有人能退出這個心中的江湖。以上三首詩詞,沒有出處,卻帶有一種江湖韻味,想來是出自徐克之手。後來,東方不敗神功大成,准備一統天下,在她的密室,她懷抱妃子思思,口出一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雄心一起,無可抵擋,可惜一腔抱負,最後還是逃不出一個「情字」。此詩也是眾所周知,來自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
八:多少雄心壯志,還是隨風而去,東方不敗還能《風雲再起》嗎?!多年以後,在海邊,在顧長風的面前,她撕開面具,滿頭青絲隨心飄散,「天地有情盡白發,人間無意了滄桑」。有情也好,無意也罷,光陰歲月,誰也無法逃避。重出江湖,其實只是一個借口,揮之不去的寂寞,才是真正的夢魘。在苗人的祭禮上,他們唱道:「天地無盡,星辰有光,日出東方,唯我不敗」。但是,問天下英雄,誰又能真正的不敗!?這兩句詩詞,也無出處,料想,也是處於徐克之手。
九:大漠風沙,《新龍門客棧》,有刀有劍,有情有仇,又未嘗不是一個江湖!金鑲玉,一介女子,卻在江湖經歷風雨,她有情有義,她敢說敢做。這名字可能來源於一句古語:有眼不識金鑲玉。一個有內涵的名字,一個復雜的女人,其真正的出處卻不得而知。當金鑲玉在屋頂大唱「蠟燭小曲」的時候,周淮安出現了,他聽到她的名字,評價是「金璧生輝玉玲瓏」,看著自己的前途,他又口佔一絕「龍門山有雨,月圓虎下山。」江湖的人,也只有江湖的命運。這兩句也是沒有出處,估計還是徐克自己寫的。厲害,不愧我佩服徐克這么久,他對江湖的理解真是深得我心,連其詩詞也帶有江湖的醉意。
不過,在我看來,這部新派古裝武俠電影中的經典之作,有一首曲配上的話,真是天衣無縫,絕代雙驕。這就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Ⅷ 香港十大經典電影
導語:香港電影曾在過去有著很高的地位,也是廣東人引以為豪的一種文化,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香港的十大經典電影,還沒看過的朋友們都去看一下吧~
第十名:太極張三豐
內容精彩,劇情不談了。武打設計和音樂一直非常欣賞。但對於有考據癖的人來說,服裝和人物太誇張。張三豐據說跨了三個朝代。但裡面同時出現的卻是宋朝的兵,元朝的將,明代的太監。看得我直想笑。
第九名: 刀
即使徐克的電影邏輯和倫理過度混亂,眾人依舊期待多多。大概是他營造出武功之飛花落葉、輕盈鬼魅,又帶著殘陽如血的悲情。我以為,武俠片的導演,但凡能於動作之間流露真我性情,就成功了一半。
第八名:新仙鶴神針
93年的港片,徐克監制,陳木勝導演 我仰慕已久的香港電影鼎盛時期古裝武打跟風作啊,終於看上了! 關芝琳,梅艷芳扮相超美 梁朝偉則復制了一貫的好心搞笑的武林小人物形象 徐克的痕跡太濃,他的想像力的痕跡還帶點小色情,古裝武俠明星幽默和小色情,應該足以復制票房成功了吧,蠻好看,一了夙願
第七名:功夫皇帝方世玉
香港那個時代的武俠片很難再超越了,也許偶爾也能可以做到與它齊頭並進,總是在那臨轉身一眼的韻味中差了千里之遙。 但說方世玉和黃飛鴻這兩部系列,可以說是李連傑演藝生涯的一個里程碑也是武俠片里登峰製作。
第六名:笑傲江湖
小時候,看所有金庸小說,最喜歡的'人物就是令狐沖。外在風流瀟灑不羈,可內在又正直善良有責任感,該站出來的時候總能站出來。但當時徐克版《笑傲江湖》沒敢看完,那種誇張變形的影調和大肆渲染的血腥場面超過了我的承受力。
第五名: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這部老片,好久沒有看過了,印象漸漸淡去,唯有華山二老身披紅十字標志,彷彿天國王朝里的客串嘉賓,讓我們武林各正派圍攻“邪教”聖地光明頂的盛事變成了最露骨最不留情面的滑稽演出。
第四名: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林青霞英氣的臉龐,笑則妖而不媚。 曾無意讀到她因琢磨進入東方不敗這個角色而走火入魔,幾度抑鬱,一個演員只有將自己的心交給了角色,才會把戲演活。 一壺酒一個朋友。海中的以酒會友看得人盪氣回腸,無須過多的言語。
第三名:新蜀山劍俠傳
幾十年前的片子能拍到這個水準,很經典了,那時候各位大腕都很年輕啊,年輕的都難以相信。劉松仁那瘦瘦的身材,林青霞一副少女身段,徐少強原來也演過好人,洪金寶也曾經沒那麼胖,哈,這么多將來的巨星,現在看簡直有穿越的感覺。
第二名:東邪西毒
已經忘記是因為喜歡梁朝偉才喜歡上王家衛的電影,還是因為喜歡王家衛的電影才喜歡上樑朝偉,總之,王家衛的電影,是值得期待的。喜歡那些變幻迷離的光影,那些支離破碎的片段,那些欲語還休的愛情。看不懂王家衛電影的人,只是因為還太年輕。
第一名:新龍門客棧
我最愛的始終是新龍門客棧 不是徐克最愛,是港片最愛 看多少遍都覺得好看 完全符合我的審美 故事好看,場景好看 很man很酷的氣場,又不乏性感妖嬈 完美 這是我心中完美武俠的典範 程小東的武指也是巔峰,每個動作都漂亮,絕不拖泥帶水。梁家輝超贊被林青和張曼玉這倆女人夾擊,完全沒有失色而且讓兩個女人都愛他這件事變得很有說服力。浩然正氣,風流倜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