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修賢在邵氏拍的電影有哪些
導演:
單程路 (1981)
策劃:
金手指 (1980)
踩線 (1981)
沖鋒車 (1981)
演員:
雙俠 (1971)
愛情雷風雨 (1971)
水滸傳 (1972)
刺馬 (1973)
七十二家房客 (1973)
江湖行 (1973)
大刀王五 (1973)
洋妓 (1974)
香港73 (1974)
成記茶樓 (1974)
五虎將 (1974) ... 韋明輝
多咀街 (1974) ... 秋仔
小孩與狗 (1974)
大劫案 (1975)
大老千 (1975)
惡霸 (1975) ... 方達
搭錯線 (1975)
嬉笑怒罵 (1975)
七面人 (1975) ... 曾勇
中國超人 (1975)
愛心千萬萬 (1975)
盪寇志 (1975)
色香味 (1976)
流星蝴蝶劍 (1976)
油鬼子 (1976)
無法無天飛車黨 (1976)
財星高照 (1976)
剪刀石頭布 (1977)
應召名冊 (1977)
射鵰英雄傳 (1977) ... 歐陽克
猩猩王 (1977)
天龍八部 (1977)
子曰:食色性也 (1978)
射鵰英雄傳續集 (1978) ... 歐陽克
小李飛刀 (1979)
差人大佬搏命仔 (1979) ... 志強
孔雀王朝 (1979)
王拳王鍰 (1979)
大命撈家 (1979)
八絕 (1980)
龍處雙霸天 (1980)
金手指 (1980)
風流殘劍血無痕 (1980) ... [客串]
目無王法 (1981)
執法者 (1981) ... 容天鵬
單程路 (1981) ... 才
殺手營 (1981)
流氓千王 (1981)
踩線 (1981)
神鵰俠侶 (1982) ... 歐陽克
上海灘十三太保 (1984)
② 邵氏經典武俠電影系列有哪些作品
以下電影基本都是邵氏武俠作品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
《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就知道這些哦
③ 求邵氏所有影片目錄,以及時間!
邵氏電影目錄1970-2003
女校春色 1970/02/18 國 井上梅次音樂:王福齡
插翅虎 1970/02/18 國 申江
荒江女俠 1970/02/27 國 何夢華 武術指導:梁少松/音樂:王福齡
兒女是我們的 1970/03/12 國 岳楓 音樂:王福齡
遺產伍億圓 1970/03/19 國 井上梅次
五虎屠龍 1970/03/26 國 羅維 音樂:王福齡
玉女親情 1970/04/11 國 吳家驤 音樂:王福齡
金衣大俠 1970/04/17 國 岳楓
女俠賣人頭 1970/05/06 國 鄭昌和
報仇 1970/05/14 國 張徹 "獲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姜戴維)/武術指導:唐佳、袁祥仁/音樂:王福齡"
青春戀 1970/05/29 國 井上梅次 音樂:王福齡
鬼門關 1970/06/05 國 "穆時傑(村山三男)"
春火 1970/06/25 國 羅臻 音樂:王福齡
十二金牌 1970/07/01 國 程剛獲第九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武術指導:徐二牛/音樂:王福齡
新不了情 1970/07/18 國 潘壘 "獲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彩色片攝
影(董紹詠)/第八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優秀演特別獎(胡燕妮)"
江湖三女俠 1970/08/05 國 申江
十三太保 1970/08/14 國 張徹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劉家榮/音樂:王福齡
海外情歌 1970/08/29 國 "史馬山(島耕二)/桂治洪" 原名《南海情歌》
毒龍潭 1970/09/05 國 羅維
噴火美人魚 1970/09/11 國 吳家驤
武林風雲 1970/09/16 國 岳楓 "拍攝期間曾先後名為《紫電劍》、《紫光劍》"
胡姬花 1970/09/24 國 史馬山
餓狼谷 1970/10/06 國 鄭昌和
那個不多情 1970/10/16 國 桂治洪
大羅劍俠 1970/10/24 國 徐增宏
人頭馬 1970/11/04 國 穆時傑
愛情的代價 1970/11/06 國 吳家驤 音樂:王福齡
鐵羅漢 1970/11/13 國 嚴俊
女子公寓 1970/11/20 國 井上梅次
龍虎鬥 1970/11/27 國 王羽
虎膽 1970/12/17 羅維
小煞星 1970/12/22 國 張徹 動作指導:劉家良、唐佳
鷹王 1971/01/01 國 張徹武術指導:唐佳、袁祥仁/音樂:王福齡/作詞:張徹
關外雙雄 1971/01/09 國 申相玉
鍾馗娘子 1971/01/22 國 何夢華
新獨臂刀 1971/02/07 國 張徹 "獲第九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剪輯(郭廷鴻)/武術指導:劉家良、唐佳"
鑽石艷盜 1971/02/25 國 井上梅次
劍女幽魂 1971/03/05 國 郭南宏
"怕老婆是大丈夫" 1971/03/19 國 高立
六刺客 1971/03/25 國 鄭昌和
啞巴與新娘 1971/04/02 國 岳楓 "獲第九屆台灣金馬獎優秀演技特別獎(金峰)"
玉面俠 1971/04/09 國 嚴俊
五枝紅杏 1971/04/16 國 井上梅次
大決斗 1971/04/21 國 張徹 武術指導:唐佳/音樂:王福齡
鬼太監 1971/05/12 國 葉榮祖
千年狐 1971/05/22 國 申相玉
芳華虛度 1971/05/28 國 吳家驤
報恩刀 1971/06/04 國 潘壘
齊人樂 1971/06/11 國 井上梅次
金印仇 1971/06/23 國 田豐
女殺手 1971/07/01 國 "麥志和(松尾昭典)/桂治洪"
紅鬍子 1971/07/09 國 張曾澤 動作指導:何維雄
血符門 1971/07/16 國 黃楓
無名英雄 1971/07/24 國 張徹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影子神鞭 1971/08/06 國 羅維
我愛金龜婿 1971/08/18 國 井上梅次
來如風 1971/08/25 國 鄭昌和
夜合花 1971/09/04 國 羅臻
隱身女俠 1971/09/10 國 辛奇
血灑天牢 1971/09/24 國 申江
拳擊 1971/10/01 國 張徹 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
鳳飛飛 1971/10/15 國 高寶樹
蕭十一郎 1971/10/22 國 徐增宏 武術指導:巫敏雄
冰天俠女 1971/10/29 國 羅維
火並 1971/11/06 國 楚原 楚原為邵氏執導的首部電影
夕陽戀人 1971/11/19 國 井上梅次
狐鬼嬉春 1971/11/27 國 薛羣
萬箭穿心 1971/12/10 國 鮑學禮
雙俠 1971/12/22 國 張徹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俠士行 1971/12/31 國 何夢華
大殺手 1972/01/08 國 楚原 原名《喋血江湖》
玉女嬉春 1972/01/15 國 井上梅次
大地龍蛇 1972/01/21 國 李嘉
黑靈官 1972/01/28 國 何夢華
馬永貞 1972/02/11 國 張徹、鮑學禮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劉家榮、陳全/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惡客 1972/02/29 國 張徹 張徹客串演出/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
仙女下凡 1972/03/10 國 何夢華
水滸傳 1972/03/17 國 張徹/執導:鮑學禮、午馬 "獲第十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劉家榮、陳全/樂:陳永煜(陳勛奇)"
鬼新娘 1972/03/24 國 周旭江
吉祥賭坊 1972/03/30 國 張曾澤
太陰指 1972/04/14 國 鮑學禮
小毒龍 1972/04/20 國 岳楓
天下第一拳 1972/04/28 國 鄭昌和 "原名《鐵拳》;美國發行用譯名The FiveFingersofDeath"
羣英會 1972/05/11 國 岳楓/程剛/張徹 "三位導演分別執導:〈鐵弓緣〉、〈胭脂虎〉、〈白水灘〉/昔樂:陳永煜(陳勛奇)"
多謝老闆娘 1972/05/26 國 高立
林沖夜奔 1972/06/01 國 程剛 "武術指導:梁少松、梁小龍/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娃娃夫人 1972/06/08 國 金洙容
風雷魔鏡 1972/06/15 國 孫仲
我們要洞房 1972/06/24 國 高立
落葉飛刀 1972/06/29 國 張一湖 "拍攝期間曾先後名為《神拳燕子飛》、《血染銅山》、《落葉刀》"
年輕人 1972/07/07 國 張徹 動作指導:唐佳、劉家良
葫蘆神仙 1972/07/20 國 桂治洪
十四女英豪 1972/07/27 國 程剛 "獲第十九屆亞洲展優異演技獎(何莉莉)/第十一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盧燕)、最佳錄音/武術指導:程曉冬(程小東)、梁少松/音樂:王福齡"
大軍閥 1972/08/17 國 李翰祥 "獲第十九屆亞洲影展幽默滑稽片導演獎"
愛奴 1972/09/07 國 楚原
快活林 1972/09/20 國 張徹、鮑學禮 武術指導:劉家良、唐佳
雨中花 1972/09/29 國 金洙容
大內高手 1972/10/05 國 林福地
仇連環 1972/10/12 國 張徹、鮑學禮 "武術指導:劉家良、陳全/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香港過客 1972/10/27 國 劉芳剛、桂治洪
壁虎 1972/11/01 國 楚原
少奶奶的絲襪 1972/11/11 國 桂治洪
風月奇譚 1972/11/16 國 李翰祥
亡命徒 1972/12/06 國 張曾澤
黑店 1972/12/16 國 葉榮祖
四騎士 1972/12/22 國 張徹 動作指導:劉家良、唐佳
霹靂拳 1972/12/30 國 張一湖 又名《穿腸腿》
埋伏 1973/01/05 國 何夢華
豪客 1973/01/12 國 諸葛青雲、楊靜塵
盜兵符 1973/01/18 國 申江
戀情三千里 1973/01/27 國 羅臻 "拍攝期間曾先後名為《恨不相逢未嫁時》、《戀情九百里》"
牛鬼蛇神/秀才遇見兵 1973/02/01 國 李翰祥/程剛與《秀才遇見兵》同場放映
憤怒青年 1973/02/15 國 張徹、桂治洪 "又名《罪惡陷阱》(台灣)/動作指導:劉家良、唐佳"
刺馬 1973/02/24 國 張徹獲第十九屆亞洲影展表現突出性格男演員獎(狄龍)/第十一屆台灣金馬獎優秀演技特別獎(狄龍)/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土匪 1973/03/09 國 楚原
丹麥嬌娃 1973/03/16 國 呂奇 "首部在北歐拍攝兼由北歐紅星參演的中國電影"
盜皇陵 1973/03/30 國 丁善璽
北地胭脂 1973/04/05 國 李翰祥
叛逆 1973/04/20 國 張徹 "獲第十九屆亞洲影展「最有現代性格男演員」獎(姜戴維)/動作指導:唐佳、劉家良"
江湖行 1973/05/04 國 張曾澤
毒女 1973/05/11 國 何夢華
小雜種 1973/06/02 國 楚原
十段高手 1973/06/09 國 李作楠
虎豹兄弟 1973/06/12 國 侯錚
警察 1973/06/16 國 張徹、蔡揚名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失身 1973/06/23 國 余漢祥
龍虎地頭蛇 1973/06/30 國 巫敏雄
血證 1973/07/12 國 桂治洪
張保仔大海盜 1973/07/27 國 "張徹、鮑學禮、午馬" 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
風流韻事 1973/08/04 國 李翰祥
盪女奇行 1973/08/24 國 呂奇
梅山收七怪 1973/08/31 國 山內鐵也
黃飛鴻 1973/09/12 國 何夢華 原名《過山虎》
七十二家房客 1973/09/22 粵 楚原 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一樂也 1973/11/08 國 李翰祥 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桃色經紀 1973/11/29 國 孫仲
大刀王五 1973/12/08 國 張徹、鮑學禮 "武術指導:唐佳、劉家良/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女集中營 1973/12/21 國 桂治洪
鬼馬兩金剛 1974/01/03 國 李作楠 台灣攝制/原名《大野兩金剛》
惡虎村 1974/01/12 國 岳楓、汪平
金瓶雙艷 1974/01/17 國 李翰祥
蛇殺手 1974/02/05 國 桂治洪
五虎將 1974/02/15 國 張徹 動作指導:劉家良、唐佳
欲魔 1974/02/28 國 何夢華
太極拳 1974/03/07 國 鮑學禮
艷女還魂 1974/03/14 國 申相玉
早熟 1974/03/19 國 宋存壽
舞衣 1974/03/23 國 楚原
丑聞 1974/04/12 國 李翰祥
香港73 1974/04/24 粵 楚原
多咀街 1974/05/17 粵 王風
黃飛鴻義取丁財地" 1974/05/25 粵 王風 "武術指導:梁少松/洪拳指導:黃漢傑"
阿牛入城記 1974/06/01 粵 羅馬、張揚
面具 1974/06/12 國 張曾澤
洋妓 1974/06/21 國 桂治洪
朋友 1974/06/29 國 張徹 "原名《水仙》/獲第二十屆亞洲影展最有希望的青年男演員獎(傅聲)/動作指導:劉家良、唐佳"
鬼馬小天使 1974/07/06 國 孫仲 "又名《刁蠻小天使》/獲第二十屆亞洲影展最能表現親情的喜劇片獎(傅聲)/演技最動人的女演員獎(李菁)"
七金屍 1974/07/11 國 洛以活柏克 港、英合作
朱門怨 1974/07/19 粵 楚原 "於1980年易名《豪門春夢》再度上映"
聲色犬馬 1974/08/16 國 李翰祥
瘋狂大笨賊 1974/08/30 粵 呂奇
四王一後 1974/09/07 國 "亞拔天尼、桂治洪" 港、意合作
少年與少婦 1974/10/12 國 何夢華
成記茶樓 1974/10/19 粵 桂治洪
女人面面觀 1974/11/01 國 呂奇 影藝公司製作組攝制
鬼眼 1974/11/09 國 桂治洪
五大漢 1974/11/15 國 鮑學禮
天網 1974/11/28 國 程剛動作指導:程小東/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捉鼠記 1974/12/19 國 桂治洪
小孩與狗/愛 1974/12/22 國 林國翔/程剛 兩片同場放映
港澳傳奇 1975/01/09 國 李翰祥
大老千 1975/01/23 國 張曾澤
雙星伴月 1975/02/08 粵 羅馬 音樂:顧嘉輝
血滴子 1975/02/18 國 何夢華 音樂:王福齡
嬉.笑.怒.罵 1975/03/04 國 程剛
神女盪婦綽頭王 1975/03/08 粵 呂奇
攝青鬼 1975/03/15 國 申相玉、張一湖
傾國傾城 1975/03/21 國 李翰祥 "獲第十二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女主角(盧燕)、最佳彩色片美術設計(陳景森)/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龍虎走天涯 1975/04/03 國/ 英 安東尼達遜又名:鐵漢嬌娃/港、意、西合制
新啼笑姻緣 1975/04/10 粵 楚原 原名《新故都春夢》
惡霸 1975/04/19 國 張曾澤 "拍攝期間曾先後名為《黑幫》、《賭王》、《反黑道》"
"扭計祖宗陳夢吉" 1975/04/23 粵 王風 原名《陳夢吉三戲荒康鏡》
危險的十七歲 1975/05/03 國 羅馬 原名《浪子與處女》
盪寇志 1975/05/10 國 張徹
同居 1975/05/23 國 孫仲
阿牛出獄記 1975/05/30 粵 "羅馬、梁卓、張揚" 策劃:羅馬/音樂:顧嘉輝
女捕快 1975/06/07 國 申江
色中餓鬼 1975/06/19 國 潘壘 又名《牡丹燈》(台灣)
吃人井 1975/06/25 國 丁善璽
神化外母古惑妻 1975/07/11 粵 吳回 "又名《太太是神仙》/拍攝期間曾先後名為《俏冤家》、《淘氣冤家》"
大哥成 1975/07/16 粵 桂治洪
中國超人 1975/08/01 國 華山
三超人與女霸王 1975/08/06 國 歐柏尼 "拍攝期間曾先後名為《三超人大戰惡美女》、《女霸王》/港、意合制/羅馬實地拍攝"
七面人 1975/08/09 國 鮑學禮
的士大佬 1975/08/28 粵 鮑學禮 原名《的士》
墮落經 1975/09/04 粵 呂奇
古之色狼 1975/09/13 國 桂治洪 又名《鬼話連篇》(台灣)
大劫案 1975/09/19 國 楚原
搭錯線 1975/09/25 國 何夢華 原名《偷龍轉鳳兩福星》
降頭 1975/10/02 國 何夢華
賊公計小偷才 1975/10/10 粵 羅馬
陳夢吉計破脂粉陣 1975/10/17 粵 王風
逃亡 1975/10/25 國 張徹、孫仲 原名《山寒》
巴黎艷遇 1975/10/30 粵 呂奇
女金剛斗狂龍女 1975/11/07 國/ 英 柴克貝爾與美國華納兄弟合作出品
捉姦趣事 1975/11/14 國 李翰祥
神打 1975/11/28 國 劉家良
長發姑娘 1975/12/11 國 何藩
金毛獅王 1975/12/21 國 何夢華
妙妙女郎 1975/12/24 國 潘壘
春滿芭提雅 1976/01/08 國 吳家驤
香港奇案 1976/01/16 國 "程剛/華山/何夢華" "由三個故事組成,其中一個為《灶底藏屍》"
丁一山 1976/01/27 國 鮑學禮
阿牛發達記 1976/02/07 粵 羅馬
毒後秘史 1976/02/12 國 孫仲
瀛台泣血 1976/02/21 國 李翰祥 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索命 1976/03/13 國 桂治洪
"流星.蝴蝶.劍" 1976/03/20 國 楚原武術指導:唐佳、袁祥仁/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洞房艷史 1976/04/03 國 李翰祥
飛龍斬 1976/04/24 國 何夢華
色香味 1976/04/29 國 羅臻
陸阿采與黃飛鴻 1976/05/07 國 劉家良
狐天狐地 1976/05/20 國 吳回
死囚 1976/05/27 國 姜戴維 原名《囚犯》
乾隆皇奇遇記 1976/06/02 粵 王風
拈花惹草 1976/06/26 國 李翰祥
"天涯.明月.刀" 1976/07/10 國 楚原武術指導:黃培基、唐佳/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江湖子弟 1976/07/20 粵 華山
蛇王子 1976/07/31 國 羅臻
鬼才倫文敘 1976/08/05 粵 王風
兇殺 1976/08/14 粵 桂治洪/孫仲/華山 "《香港奇案》第二集/〈鬼頭仔〉導演:桂治洪/〈紙盒藏屍〉導演:孫仲/〈臨村兇殺案〉導演:桂治洪/〈大家姐〉導演:華山"
無法無天飛車黨 1976/08/26 國 桂治洪
騙財騙色 1976/09/11 國 李翰祥
油鬼子 1976/09/18 國 何夢華
男妓女娼 1976/09/23 粵 呂奇
老夫子 1976/10/02 粵 桂治洪
沙膽英 1976/10/07 粵 孫仲
伴遊小姐 1976/10/16 國 陳浩
五毒天羅 1976/10/28 國 楚原
酒簾 1976/11/05 國 羅馬
賭王大騙局 1976/11/24 國/ 粵 程剛於1980年易名《賭王之王》再度上映
辭郎洲 1976/12/04 潮 楚原
勾魂降頭 1976/12/09 國 何夢華
阿牛奇遇記 1976/12/17 粵 羅馬 原名《阿牛下南洋》
風花雪月 1977/01/01 國 李翰祥
搵食三十六計 1977/01/13 粵 潘壘
阿Sir.毒後.老虎槍 1977/01/20 國 孫仲拍攝期間曾先後名為《紅粉煞星》、《以毒供毒》
扭計三星 1977/01/29 粵 王風
老爺車縱火謀殺案 1977/02/04 粵 桂治洪/華山《香港奇案》第三集,由《法網難逃》和《老爺車縱火案》兩個故事組成
洪熙官 1977/02/16 國 劉家良拍攝期間曾先後名為《洪熙官與洪文定》、《洪熙官父子報血仇》
楚留香 1977/03/05 國 楚原 "武術指導:劉家良、唐佳/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變態女殺手 1977/03/19 粵 呂奇
俏探女嬌娃 1977/03/31 國 鮑學禮 原名《女神探》
海軍突擊隊 1977/04/07 國 "張徹(執導:午馬、劉維斌、鮑學禮)" 發行:邵氏
風流伯虎盪秋香 1977/04/15 國 陳浩
盪婦冤魂 1977/04/30 國 羅臻 原名《萬惡淫為首》
白玉老虎 1977/05/07 國 楚原 武術指導:唐佳
處女.紳士.拆白黨 1977/05/19 國 陳浩
乾隆下江南 1977/06/03 粵 李翰祥獲第十四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最佳彩色片美術設計(陳景森)
廟街皇後 1977/06/19 粵 孫仲/桂治洪《香港奇案》第四集,由《廟街皇後》和《摧花狂人》兩個故事組成
人蛇鼠 1977/07/01 國 孫仲
三少爺的劍 1977/07/07 國 楚原原名《劍神浪子》/武術指導:黃培基、唐佳
絕不低頭 1977/07/23 國 華山
射鵰英雄傳 1977/07/30 國 張徹 又名《大地群英》(台灣)
猩猩王 1977/08/11 國 何夢華
決殺令 1977/08/20 國 孫仲 原名《武林風暴》
天龍八部 1977/09/09 國 鮑學禮
財子.名花.星媽 1977/09/16 粵 呂奇 原名《名花.財主.星媽》
應召名冊 1977/09/30 粵 程剛
"多情劍客無情劍" 1977/10/14 國 楚原 "獲第十五屆台灣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武指導:黃培基、唐佳"
金玉良緣紅樓夢 1977/10/26 國 李翰祥 "獲第十五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陳景森)/第廿四屆亞洲影展最佳服裝、最佳美設計/作曲:王福齡"
奸魔 1977/11/11 粵 桂治洪/牟敦芾《香港奇案》第五集,由《奸魔》和《槍》兩個故事組成
紅樓春夢 1977/11/18 粵 邵氏編導組
唐人街小子 1977/12/02 國 張徹 "音樂:陳永煜(陳勛奇)/作曲、作詞:黃沾"
"初哥.初女.初夜情" 1977/12/15 粵 何藩 原名《青春豆》
"明月刀雪夜殲仇" 1977/12/22 國 楚原原名《快刀.浪子.亡命客》
佛跳牆 1977/12/31 粵 李翰祥
四二八 1978/01/05 粵 華山 動作指導:鄭麒膺
殘酷大刺殺 1978/01/19 國 程剛、華山 又名《清宮大刺殺》
少林卅六房 1978/02/02 國 劉家良 "獲第廿四屆亞洲影展最佳動作片獎/執行製片:黃家禧/攝影:黃岳泰/武術指導:劉家良/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陸小鳳傳奇之綉花大盜 1978/02/19 國 楚原
血芙蓉 1978/03/11 國 何夢華
烏龍濟公 1978/03/23 粵 王風 原名《濟公三斗呂洞賓》
笑傲江湖 1978/03/30 國 孫仲
色慾殺人王 1978/04/08 粵 何夢華 原名《神秘摧花手》
殺絕 1978/04/21 國 華山 原名《劍魂》
非男飛女 1978/05/03 粵 呂奇 原名《女人》
射鵰英雄傳續集 1978/05/13 國 張徹又名《大地群英第二集》(台灣)
十字鎖喉手 1978/06/10 國 何夢華
螳螂 1978/06/28 國 劉家良
楚留香之二蝙蝠傳奇 1978/07/08 粵 楚原
師父教落 1978/07/13 粵 黃華麒 動作指導:游崇英
倫文敘與沙三少 1978/07/30 粵 王風
五毒 1978/08/12 粵 張徹 "武術指導:梁挺、戴其賢、儲陸峰(鹿峰)/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子曰:食色性也 1978/08/25 國 李翰祥 原名《吃.喝.嫖.賭》
淫獸 1978/09/01 粵 何藩 原名《桃花劫》
哈啰床上夜歸人 1978/09/07 粵何藩、朱牧、孫仲、華山、王風、夏祖輝、李翰祥
冷血十三鷹 1978/09/13 粵 孫仲 "獲第廿五屆亞洲影展演技最突出男
主角獎(狄龍)/第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剪輯(姜興隆)"
扮豬食老虎 1978/09/29 粵 桂治洪
乾隆下楊州 1978/10/06 粵 李翰祥獲第十六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倚天屠龍記 1978/10/19 粵 楚原
倚天屠龍記大結局 1978/10/27 粵 楚原
獅子頭玻璃肚 1978/11/02 粵 鍾國仁 原名《四三二》
蕭十一郎 1978/11/08 國 楚原
老夫子奇趣錄 1978/11/18 粵 王風
"南少林與北少林" 1978/11/19 粵 張徹 "武術指導:梁挺、儲陸峰(鹿峰)、戴其賢"
撈過界 1978/12/13 粵 牟敦芾 又名《大好彩》
殘缺 1978/12/21 國 張徹
中華丈夫 1978/12/30 國 劉家良獲第廿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國際功夫動作片獎
夠格女郎 1979/01/11 粵 呂奇
倫文敘智斗柳先開 1979/01/18 粵 王風
圓月彎刀 1979/01/25 國 楚原 作曲:顧嘉輝
軍閥趣史 1979/02/09 國 李翰祥
茅山僵屍拳 1979/02/15 粵 劉家良 原名《神打小子》
生死門 1979/02/22 國 張徹武術指導:儲陸峰(鹿峰)、梁挺/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鬼叫春 1979/03/03 國 李翰祥 又名《津津有味》(台灣)
色慾與純情 1979/03/13 國 林美年 又名《純愛》(台灣)
奇門怪招爛頭蟀 1979/03/16 粵 桂治洪 原名《爛頭蟀》
街市英雄 1979/03/24 粵 張徹 "獲第廿五屆亞洲影展動作片最突出男配角獎(鹿峰)/武術指導:江生、鹿峰、戴賢/音樂:陳永煜(陳勛"
梁天來 1979/04/05 粵 王風 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風流斷劍小小刀 1979/04/12 國 孫仲 原名《風流小刀》
差人.大佬.搏命仔 1979/04/27 國 華山 原名《兄弟》
出籠馬騮 1979/05/05 粵 羅馬 原名《猿步通臂拳》
大命撈家 1979/05/12 粵 華山又名《大名小子》(台灣)/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殘酷奸殺案 1979/05/17 粵 華一泓(華山)
風水奇譚 1979/05/25 粵 王風
孔雀王朝 1979/05/30 國 楚原 "獲第廿五屆亞洲影展動作片最佳導演/動作指導:唐佳/音樂:陳永煜(陳勛奇)"
教頭 1979/06/16 國 孫仲
雜技亡命隊 1979/06/29 粵 張徹 又名《亡命功夫》(台灣)
少林英雄榜 1979/07/11 國 何夢華 原名《少林至善禪師》
絕代雙驕 1979/07/19 國 楚原 武術指導:唐佳
爛頭何 1979/08/04 粵 劉家良又名《鬥智鬥力斗功夫》/武術指導:劉家良
"名流.浪女.夠羗妹" 1979/08/16 粵 呂奇 又名《香港79》
鬼咁過癮 1979/08/24 粵 李沛權 發行:繽繽
唐山五虎 1979/09/01 粵 羅馬 原名《醉猿》/動作指導:徐蝦、張有
奇招 1979/09/06 粵 華一泓(華山) 武術指導:元奎、袁振威、袁信義、錢月笙
麻瘋怪拳 1979/09/15 粵 羅棋 動作指導:黃蝦、陳狄克
賣命小子 1979/09/20 國 張徹
瘋猴 1979/10/05 粵 劉家良 動作指導:劉家良
豬仔血淚 1979/10/25 國 華一泓(華山)
金臂童 1979/11/02 國 張徹 武術指導:江生、鹿峰、戴其賢
八萬罪人 1979/11/09 粵 程剛
七煞 1979/11/23 國 孫仲 動作指導:唐佳
小樓殘夢 1979/11/29 國 楚原
銷魂玉 1979/12/22 國 李翰祥
④ 邵氏電影有那些
以下電影基本都是邵氏武俠作品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
《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邵氏武俠電影介紹
在世界華語影壇上,邵氏電影曾經紅極一時。我心儀很久,卻一直無緣見面。如今,被天映娛樂公司買斷邵氏電影760部,用2億多元人民幣以數字方式整理和修復,令這批珍貴華語電影化石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在令人感到興奮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把這來之不易「寶石」,好好欣賞品味。
真正的武俠電影早已經死亡,這點深有感受。當年看《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時,就聽說了哪全然是模仿之作,看過三十年前的邵氏武俠,更得以證實。邵氏的武俠,是武俠片的巔峰時期,從《大醉俠》到《獨臂刀》,從《大刺客》到《金燕子》,從《盜劍》到《奪魂鈴》,從《馬永貞》到《刺馬》,從到《俠女》到《長輩》,從《少林三十六房》到《天下第一拳》等等,高潮迭起。
古龍的作品為這一時期的武俠片,添上一抹瑰麗的色彩。古龍的作品是七十年代武俠電影的寵兒。當時重量級的導演楚原、王羽、羅維等也都非常熱衷於拍攝古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還活著的古龍也不時地為電影公司編寫劇本,《蕭十一郎》就是先寫成劇本,後改成小說的。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拍出古龍想抒發出的意境。
電影是屬於古龍的,電視劇是屬於金庸的。一部電影未必能把金老爺子的作品表達出來,但一部電影能把古龍的意境發揮的淋漓盡致。《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陸小鳳》、《英雄無淚》、《蕭十一郎》、《絕代雙驕》、《浣花洗劍》、《孔雀王朝》等等,就是那盛世留給懂得品味的人去體會的真正寶藏。
童年,看的第一本武俠書就是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名《風雲第一刀》),至今依舊覺得它是古龍作品的最佳代表之一,而主人公李尋歡和阿飛,是武俠虛擬人物中經典人物。原著三卷,七十餘萬字,它的問世,奠定了古龍在新派武俠小說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對金庸之後武俠小說不可讀的定論作了一次有力的沖擊。邵氏把原著《多情劍客無情劍》分成二部電影來拍攝的,1977年出品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主題是梅花盜,幾年後拍攝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之魔劍俠情》是以金錢幫事件為主軸。導演楚原拍攝此片,開創新派武俠片潮流,勇奪第15屆金馬獎攝制技術優良特別獎。
邵氏電影的服裝、布景、道具、造型等等絕對是沒有話說,尤其是古裝片、武俠片,那才是正宗。古色古香,看著就舒服,尤其是現在「亂穿」的時代,格外令人懷念。記得「魏君子」在《邵氏作品41部小評》文章里說:「導演李翰祥的美術造詣在華語導演中堪稱後無來者,對服裝、造型、布景、道具,莫不精心考據,務求逼真實感,營造情境更是體現中國文化底蘊。比如燕赤霞身披虎皮的造型,今人以為可笑,實則中國古小說綉像圖畫中的俠客均做如此打扮,反而後來午馬版的才是不倫不類。」(1960年《倩女幽魂》)
《多情劍客無情劍》里也是如此,每每看見漂亮的屏風,精緻的桌椅被打鬥時劃破、損壞,還真有點不捨得。雖然很多是室內景,但是真實度比現在200萬元打造的「海棠金舍」,來得正宗多。楚原為了拍李尋歡從關外入關、與林詩音梅園重逢那一幕,遠赴韓國拍攝。片中的很多道具細節處理的相當不錯。
情節上,前後二部對原著都有改動,似乎預料之外,轉念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其實,改動不是很大,還能接受。全劇塑造的原著氣氛,更是「小李飛刀」系列影視作品中最上乘之作,只怕後無來者。也許是該片表達出了江湖、名、利、情、俠,恩怨情仇,對白、意境、氣氛,完全是古龍的原味風格。雖然看第一遍的時候,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後想來其實也可以這樣的詮釋。
1977年的《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狄龍飾李尋歡、余安安飾林詩音、爾東升飾阿飛、岳華飾龍嘯雲、井莉飾林仙兒。影片中,李尋歡蕭然走在雪中,埋下林詩音人像,李尋歡一滴眼淚沒掉,一句話沒說,凄楚心境卻表露無遺。狄龍飾演的李尋歡有評論者以為「活脫脫從小說中走出來一般」,被稱為「永遠的小李飛刀」。個人認為,如果去掉那把扇子,一定給滿分。對於角色的改編,井莉飾林仙兒傳統些,樸素些,還好在下一部時,轉變過來。余安安飾林詩音,的確漂亮,居然被改死了。當然在《魔劍俠情》改活過來了。爾東升飾阿飛,戲份並不多,但抓住了原著的精華部分,我給他打滿分。
⑤ 2007年賀歲大片
【2007年賀歲片】[[香港][男才女貌][正版VCD-Rmvb/309mb][國語]
◆中文片名:男才女貌
◆年 代:2007
◆上映日期:2007年元月9日 (音像製品同步發行)
◆國 家:香港 ◆類 別:愛情/喜劇
◆導 演:馬楚成
◆主 演:高圓圓 余文樂 王珏 鈴木仁
◆出 品:北京星光國際傳媒
◆片 長:96Mins
◆語 言:國語
◆字 幕:中文字幕
◆壓縮格式:正版VCD-RMVB
◆文件大小:2CD 309MB
劇情簡介:
幽美的古城小鎮,幼兒園教師小悠(高圓圓飾)帶領小朋友們列隊穿過馬路。執勤交警楊樂(余文樂飾)一邊指揮交通,一邊目送著他們,心裡為能夠見到小悠而興奮不已。正當美好的愛情開始萌動的時候,楊樂卻意外地從朋友處得知,小悠是一個有聽說障礙的聾啞人……大學生福田誠(鈴木仁飾)是楊樂同父異母的弟弟,經副導演(王珏(王珏博客,王珏新聞,王珏音樂,王珏說吧)飾)介紹,成為日本演員水野裕子(三宅尚子飾)的翻譯。兩人的感情在異國小鎮滋生、發展起來。隨著電影關機的日子越來越近,裕子即將離開中國返回日本……楊樂能否最終與小悠跨過障礙攜手一生?大明星水野裕子能否放棄名利和福田誠走到一起?他們的愛情結局是喜還是悲?影片《男才女貌》用唯美、浪漫的鏡頭語言展現出兩段不同尋常的愛情歷程。摘自:世紀環球在線電影版《男才女貌》的故事發生在雲南,主角從電納談視劇的陸毅、林心如演變成余文樂和高圓圓。擅長愛情動作片的馬楚成執起了導筒。兩個大導演共事,會不會有擺不平的時候?唐季禮說:「片場當然是導演說了算!」他和馬楚成的合作方式是一開始他想拍一部愛情電影,他覺得馬楚成以前拍攝的「簡單愛」很適合拍《男才女貌》這個故事,於是就把劇本架構給馬楚成看,兩人一拍即合.電影中除了高圓圓和余文樂一對戀人的感情線索,還有鈴木仁和三宅尚子兩位日本偶像派組成的一條感情線。他們的加盟為影片更增添了愛情洞告碰偶像劇的質感。但是駕馭新人演員可並非易事。幾年前,唐季禮監制的電視劇《男友殲才女貌》打響了這個品牌,也由此將他和林心如之間亦假亦真的感情曝光在媒體面前。而日後,他還可能以監制身份介入年底開拍的韓國版《男才女貌》電視劇,以及再之後的國際版、古裝版。是否因為林心如才讓這個故事在他心目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唐季禮正色答道:「我要用電影手法重新包裝中國傳統的婚戀觀,使國產電視劇的口味風格亞洲化,像日劇、韓劇那樣流行。這次拍電影,我也盡量不讓它地區化,並且和電視劇的差異分別出來。所以演員也沒有重復,給新人更多機會。」言語間也解釋了為何沒有起用林心如。
07年上映的電影
國外
2007.2.16 惡靈騎士 Ghost Rider
2007.3.23 忍者神龜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2007.5.4 蜘蛛俠3 Spider-Man 3
2007.5.18 怪物史萊克3 Shrek 3
2007.5.25 加勒比海盜3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3
2007.6.8 十三羅漢 Ocean's Thirteen
2007.6.15 神奇四俠2:神奇四俠和銀影俠
2007.6.29 哈利波特和鳳凰令
冒牌天神2 Evan Almighty
2007.7.4 變形金剛電影版 Untitled Transformers Film
2007.8.3 諜影重重3 The Bourne Ultimatum
2007.8.10 尖峰時刻3 Rush Hour 3
(納尼亞傳奇:凱斯賓王子 的上映時間待定)
國內
《門徒》
爾東升導演,陳可辛監制,劉德華、吳彥祖、張靜初、袁詠儀主演。爾東升自編自導,講述一個大毒梟和他的徒弟,以及藏在暗中的警方卧底之間的故事。因為陣容強大,故事商業,備受關注。影片在柬埔寨、泰國和香港拍攝。
《殺破狼Ⅱ:破軍》
《殺破狼》原班人馬打造。葉偉信、甄子丹導演,甄子丹、古天樂、呂良偉主演。講述澳門回歸前警察與當地惡勢力之間的斗爭,根據澳門本土真人真事改編。《殺破狼》雖然未在內地上映,但影片強於動作的凌厲風格獲得了大量影迷的擁護。
《長江七號》
周星馳新作,自編自導自演,新用「星女郎」張雨綺。流傳較為廣泛的版本是:周星馳扮演的宇航員將乘坐「長江七號」進入太空,誤降到一個外星球,巧遇一位外星小朋友,在相處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一段父子情。
《鐵三角》
杜琪峰、徐克、林嶺東聯合執導。採用接龍方式,由徐克「開頭」,再由林嶺東根據徐克的拍攝來「接力」,再次停機後將由杜琪峰來收尾。完全沒有劇本,講述一個類似《達·芬奇密碼》般的故事,男主角為任達華、古天樂、孫紅雷。
《刺馬》
陳可辛執導,重拍當年邵氏製作、張徹導演的經典電影《刺馬》,當年此片由姜大衛、陳觀泰及狄龍三位小生演出;現時陳可辛改邀李連傑夥同劉德華、金城武主演,由於背景是清朝,三位型男需剃頭演出三個結拜兄弟。
《赤壁之戰》
導 演: 吳宇森
演員: 周潤發, 梁朝偉, 林志玲, 姜大偉, 陳寶國, 鄒兆龍
《猛龍2》
導演: 李仁港
演員: 吳建豪, 余文樂, 黃聖依, 安志傑, 周俊偉, 洪金寶, 任達華, 夏雨
《男才女貌》
導演: 馬楚成
演員: 余文樂, 高圓圓,鈴木仁, Nao
《天堂口》
監制:吳宇森
演員:吳彥祖 張震 舒淇 劉燁 楊佑寧
《美猴王》
導演:羅伯·明科夫
主演:李連傑 成龍
雙J終於合作拍片子了,好來塢魔幻題材,人物取材《西遊記》 。李連傑主演,演唐僧和孫悟空,成龍客串一場和李連傑對打的戲。
⑥ 求刺馬(1973)井莉,井淼主演的高清百度雲資源鏈接,求免費分享
《刺馬(1973)》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SO8p6mxHaocEsgxp_5a0-w
導演:張徹
編劇:張徹/倪匡
主演:狄龍/姜大衛/陳觀泰/井莉/井淼
類型:劇情/動作/愛情/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73-02-24(中國香港)
片長:118分鍾
又名:TheBloodBrothers
本片講述了清朝亂世,草莽中人張汶祥(姜大衛)、黃縱(陳觀泰)與馬新貽(狄龍)不打不相識,結拜為異姓兄弟,馬新貽被推為大哥,張汶祥做了三弟。馬新貽的勃勃野心引來黃縱妻子米蘭(井莉)的愛慕眼光,但因力求上進的雄心和道德觀念的約束,馬新貽沒接受米蘭的愛,到升任兩江總督後,馬新貽變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並在道德和感情防線徹底崩潰的情形下佔有了米蘭,同時設計殺害了粗豪魯莽一心向他的黃縱。
⑦ 【合集】邵氏經典武俠片,【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邵氏經典武俠片,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十八般武藝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⑧ 請問邵氏有哪些經典的影片!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邵氏電影大全 1. 大醉俠(1966) 2. 十三太保(1970)* 3. 星際鈍胎(1983) 4. 流星蝴蝶劍(1976)* 5. 香江花月夜(1966) 6. 江山美人(1959)* 7. 成記茶樓(1974) 8. 傾城之戀(1984) 9. 大軍閥(1972)* 10. 愛情的代價(1970) 11. 七十二家房客(1973) 12. 花心大少(1983) 13. 花田錯(1960) 14. 花月良宵(1967) 15. 藍與黑(1966) 16. 無名英雄(1971)* 17. 傾國傾城(197
希望採納
⑨ 這本香港電影誰知道啊
邵氏電影的光輝歷史
對許多人而言,邵氏電影已是一個經典,在中文影史上,更是一個重要的光影標記。
提及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最輝煌的年代,人們總會想起它當年的口號: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邵氏在最風光的時期,幾乎是香港的電影王國,它的成功與聲勢,當然不是一蹴而就。而這一切需要從頭說起。
就從50年代中期說起,當年東南亞的電影事業還在萌芽時代,而香港電影已開始蓬勃,可說是手執東南亞電影業的牛耳。在50年代中,香港影壇其實有三大勢力,就是邵氏、電懋(國泰)和左派的長城與鳳凰公司。它們的特色就是以拍攝華語片為主流,拍片數量多且穩定,而且製作都比其他獨立電影公司認真嚴謹。
以當時的情況而言,邵氏的實力與聲望,起初都不及新馬影業大亨陸運濤手創的電懋。當時電懋財雄勢大,明星與導演陣容強大。單論明星,電懋就有林黛、尤敏、林翠、葛蘭、葉楓、李湄、丁皓、王萊、蘇鳳。小生則有張揚、雷震、陳厚、喬宏、田青等。電懋的導演陣容則有岳楓、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等。更有高級職員宋淇、秦亦孚,更有張愛玲編劇助陣。在鍾啟文的領導下,成就蒸蒸日上。
迎頭趕上 與電懋一爭長短
在50年代初期,尚是邵氏父子電影公司的邵氏,可說是處於電懋下風,明星陣容不及電懋強大,除了同樣有當時兩邊走的林黛與林翠外,只有後來由長城轉投入的樂蒂,而斯時尤敏則已跳槽電懋,生角只有趙雷較知名。在此時期,連李麗華、嚴俊、張仲文等,起初都是為電懋效力。
50年代中,邵氏改組為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由新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主政。邵逸夫更由新加坡到香港主持電影拍片工作,與電懋一爭長短。可以說,香港的電影事業,其實是由南洋幫新馬大亨創立的。邵逸夫是商業奇才,在他的領導下,邵氏一洗頹風,迎頭趕上,甚至後來居上,把電懋拋在身後。
早期的電懋電影和邵氏電影的主要分別,簡單的說,電懋的電影時代氣息較濃,它電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則多數都還穿著唐裝衫褲。舉個例子,電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兒女》、《空中小姐》,這些女主角們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們都穿著搖曳生姿的西洋大傘裙。而邵氏同期的電影如《春光無限好》、《丹鳳街》、《夜來香》、《窈窕淑女》、《黃花閨女》、《月落烏啼霜滿天》等,女主角都還穿著當年大部份婦女所穿的唐裝衫褲,有些更是民初裝。
單從服裝,就可以看出50年代早期,邵氏和電懋電影的不同風格。電懋較城市化,邵氏則著重鄉土化與唐人街風味。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後,就有明顯的不同,首先他拉攏了當年最紅的林黛與李麗華,成為邵氏基本演員。小生陣容也加強,除了原本當家的皇帝小生趙雷外,也拉攏了陳厚跳槽加入,之後關山也由左派陣營投入邵氏,鍾情與張仲文較後也加入邵氏。
單是有大明星還不夠,邵氏此時更下大資本拍大片,影片改成綜藝體闊銀幕外,更投下重資拍彩色片,觀眾趨之若鶩。《江山美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成了那一年香港最賣座的中文電影。有一個「笑話」說,就因為《江山美人》這部片,香港觀眾此時才知道除了任劍輝和芳艷芬外,還有一個明星叫林黛。有這個笑話產生也不出奇,當年香港的主流市場是粵語片,而華語片則是以新馬南洋一帶有主要市場,電影都是在「南洋」上映。
迎合口味 帶起黃梅調熱潮
邵氏電影票房後來勝過電懋電影,是因為邵氏更會做生意,邵逸夫知道南洋觀眾的口味。以前的電影觀眾以婦女為主,她們喜歡的除了先苦後甜的「家庭倫理文藝大悲劇」外,更喜歡歌唱片,歌愈多愈受歡迎。
在早期的《桃花江》、《曼波女郎》時期,邵氏在歌唱片輸了腳步,但它更自傲的是,它帶起了另一個更風靡觀眾,轟動期更長久的港式黃梅調電影熱潮。在《江山美人》之後,《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王昭君》、《楊貴妃》等彩色闊銀幕大製作,更令邵氏真正擦亮了金字招牌,熠熠生光,相形之下,它的主要對手電筒懋已黯然失色。
在邵逸夫領導時,邵氏也拉攏了當年的大導演岳楓和陶秦加盟,如虎添翼,和原本的李翰祥等人,為邵氏開拍各類型大片。
岳楓除了可以拍《畸人艷婦》和《嬉春圖》這類時裝片,他也可以拍古裝片《花木蘭》、《寶蓮燈》、《妲己》,甚至武俠片《盜劍》、《奪魂鈴》,堪稱多才多藝。陶秦雖不擅拍古裝電影,但邵氏名作《不了情》、《曉風殘月》就是他的作品。陶秦更屬當年少數會拍歌舞片的導演,《千嬌百媚》、《萬花迎春》、《花團錦簇》、《歡樂青春》,都是他的作品。
邵氏公司的發展此時節節搶先在電懋之前,不僅因為走對了古裝歌唱片的路線,也因為邵逸夫是人在香港直接主持業務,而電懋方面大事則都要向新加坡方面報告等候批准,步伐節奏就已經慢人一步。
邵氏還有一個成功要點,就是擴大業務,建立邵氏影城,擁有多個攝影棚,並搭立古裝實景,方便拍片,省時省力也省錢。
它還有一個成功點,就是大量栽培新人,它設立了「南國演員訓練班」,招考新人,然後簽下有潛質的新人予以力捧,成為紅星。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必付出驚人的片酬拉攏天皇巨星加盟。胡燕妮、鄭佩佩、何莉莉、李菁,就是邵氏一手捧紅的大明星。甚至連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是由邵氏捧成紅極一時的凌波。
寫到這里想到,邵氏的演員訓練班叫「南國」,它的官方宣傳刊物則叫《南國電影》,它是暗示它的根源在南洋新馬嗎?
邵氏最高峰時期
邵氏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電影王國,也有兩個外在原因,其一就是國泰大老闆陸運濤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時墜機身亡。陸運濤當時本已有心要大施拳腳與邵氏一決雌雄,誰知出師未捷身先死,易名為國泰的電懋群龍無首,出品每況愈下,大明星更紛紛息影,影片成績差強人意,終於結束拍片。
還有一個外在原因就是香港1967年暴亂,造成左派電影公司沒落。
這時就只剩下邵氏公司獨占天下了。
邵氏公司腦筋快,眼光准,在黃梅調、山歌片漸漸被觀眾厭倦時,它在張徹導演的領導下,及時開拓了「武俠電影世紀」,由《邊城三俠》和《江湖奇俠》打頭陣,掀起了歷久不衰的陽剛電影熱潮,更改變了香港電影素來以女主角為主的風氣,此後的電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羅烈、岳華、張翼、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等掛頭牌,他們才是牡丹,女主角則只是綠葉。
邵氏的最高峰時期就是此時。
隨後,每個人都知道了,邵氏開始減產,甚至停頓了生產。但這么多年來,提起香港電影,人們首先想起的還是邵氏電影,邵氏足以驕人矣。在邵氏之後,沒有電影公司可稱「電影王國」。
重溫邵氏電影光輝(二)古裝片與黃梅調年代
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過人,是邵氏成為香港電影王國主要原因;而李翰祥為邵氏拍攝的彩色古裝巨片與黃梅調電影,除了令財源滾滾流入邵氏,也使當時的中文電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氣象,如此回首,我們稱之為:經典。
在50年代末,香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聲勢,已迎頭趕上宿敵電懋,與之並駕齊驅,到了60年代初,更有漸漸凌駕電懋之勢。這當然是邵氏兄弟領導英明有方,但座下重臣,也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在拍攝電影方面,有兩位大導演對邵氏功勞殊大,他們是已故的李翰祥與張徹。他們為邵氏執導的某些電影,不僅令邵氏聲名遠播,更流芳至今。在商業上,更協助邵氏發掘了電影票房的黃金礦場。
先說李翰祥,他率先為邵氏拍攝的古裝巨片與港式黃梅調電影,令財源滾滾流入邵氏。
如果要推舉最流行的黃梅調長青歌曲,相信不少人都會選出《扮皇帝》和《戲鳳》這二首歌曲。至今在卡拉OK,樂齡歌唱比賽中,仍時時聽到這兩首歌。而這兩首歌曲就是邵氏招牌產品,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的插曲。
膽識過人 為邵氏賺大錢
《江山美人》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壇第一部出巨資拍攝的華語片,當年的製作費令人咋舌,由此可見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氣魄與膽識過人。在他們的領導下,邵氏成為香港電影王國絕對不是僥幸的。
但物有所值,《江山美人》不僅為邵氏賺大錢,更錦上添花地得到1959年在吉隆坡舉行的亞洲影展的最佳電影金鑼獎。因《江山美人》的成功,邵氏決定拍攝古裝宮闈傳奇故事黃梅調電影,這一著可說走對了路線,而這一著也是電懋最弱的一環。
因為電懋是擅長拍時裝片,甚至連旗下的演員,除了尤敏和雷震外,其他的都因外型過於時代化,而不太適合拍古裝電影。
在這一點,邵氏就勝過電懋,它手中有林黛、李麗華和樂蒂,宜古宜今,且都是拍攝古裝片的能手。
在《江山美人》之前,邵氏兄弟已拍了彩色片《貂蟬》,票房鼎盛,之後邵氏就走巨片路線,彩色拍攝古裝電影,而電懋仍停留在黑白片時代,自《紅娃》、《空中小姐》與《龍翔鳳舞》之後,要隔了好久才重新拍攝彩色片,步伐已經又慢於邵氏。
此時邵氏的古裝彩色巨片就有《王昭君》、《楊貴妃》、《武則天》、《倩女幽魂》、《紅樓夢》,除了《紅樓夢》是袁秋楓執導外,前4部都是李翰祥的作品,尤以《倩女幽魂》和《武則天》成就最高。李翰祥重考究,楊貴妃所穿的古裝,也令觀眾大開眼界。
這時邵氏還未全面走黃梅調路線,但凡古裝片中的歌曲,都已以黃梅調唱出。樂蒂和任潔主演的《紅樓夢》,也是一部黃梅調電影。
反串魅力 凌波一片成名
拍閩南片出身的小娟,此時已入邵氏,初名沈雁,後由何冠昌為她改名為「凌波」,提到邵氏的黃梅調電影,不能不提凌波,因為她也是令邵氏黃梅調電影興盛至白熱化的功臣之一,她擁有反串魅力。
凌波因在《紅樓夢》中幕後代唱賈寶玉,受李翰祥賞識,提拔和樂蒂合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平地一聲雷,令凌波一片成名,炙手可熱,當年整個台北更掀起了令人吃驚的凌波熱潮。
邵氏也在此時正式邁入黃梅調電影時代,但同時也面臨人事變遷。首先是樂蒂拒絕再和凌波合演《七仙女》 ,跳槽電懋,繼後李翰祥又帶了《七仙女》的女主角江青到台北,自組國聯影片公司,搶拍《七仙女》。
邵氏這時開始重用新人,由方盈出任《七仙女》的女主角,影片一樣受歡迎,令邵氏知道影片質素最重要,此後更大膽起用新人如李菁、秦萍等主演古裝片,由大紅大紫的凌波帶起她們,這是60年代中的事。
所以雖然此時林黛已自殺身故,樂蒂跳槽,李麗華已離開,但邵氏新人女星如百花齊放,不愁沒有女主角。
但此時的黃梅調熱潮也帶來了一起不良的後遺症--陰盛陽衰。在這些古裝黃梅調電影中,所有的「男主角」幾乎都由女生反串,特別是凌波,更是「反串王」,她可以說是華語片中的「任劍輝」。
男演員此時都英雄無用武之地,陳厚和趙雷也在邵氏黃梅調熱潮中,先後跳槽電懋。
話說當年的古典美人樂蒂和皇帝小生趙雷,在效力已改名為「國泰」的電懋後,兩人也合演了多部黃梅調電影,如《嫦娥奔月》、《紅梅閣》、《鎖麟囊》、《金玉奴》、《扇中人》等,但不知為何,這些古裝片就比不上他們當年在邵氏拍攝的古裝電影,也足證邵氏拍古裝片確有一手,可稱謂之為「邵氏風格」。
黃梅調盛極而衰
在邵氏影城建竣之前,邵氏除了拍攝彩色古裝片外,也同時繼續生產黑白片,如《不了情》、《一毛錢》、《畸人艷婦》、《姊妹情仇》、《後門》、《手槍》等。其中《不了情》、《一毛錢》與《後門》,更可說邵氏名作。在彩色時裝片則有《千嬌百媚》、《花團錦簇》、《萬花迎春》等。
到了邵氏影城正式啟用時,邵氏從此摒棄黑白影片製作,正式全面投入彩色片時代。
這時候邵氏的「片頭」口號是「邵氏出品、必屬佳作」。在影城方面則是「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甚至連外國《生活》雜志都來采訪,作為封面故事。
黃梅調電影在大銀幕上連唱好多年,觀眾也開始膩了,邵氏此時又因中國大陸的《劉三姐》賣座,拍攝山歌片如《山歌戀》、《山歌姻緣》等,但不能掀起熱潮。
這時因為黃梅調盛極而衰,邵氏製作已沒有一個明顯的主幹,除了繼續拍一些古裝片如《蝴蝶杯》、《盤絲洞》、《鐵扇公主》外,也拍了好一些時裝片,題材多樣化,如《人頭馬》、《寒煙翠》、《香江花月夜》、《垂死天鵝》,此時的最佳時裝電影,應以陶秦執導的《船》為邵氏名作。
重溫邵氏電影光輝(三)武打片 高潮疊起年代
在60年代中,古裝黃梅調電影式微,邵氏幸運的開拓一條新的戲路———武俠打鬥片。
邵氏的武俠打鬥片不僅令公司賺到更多錢,也使邵氏公司的名字在海外地區更響亮,因為武俠打鬥片不僅在東南亞華人社區大受歡迎,世界其他非華族地區的觀眾也趨之若鶩,掀起了功夫片熱潮。
論起邵氏武俠打鬥片的輝煌成就,就絕不能忽略張徹導演,他是邵氏找到新黃金礦場的大功臣。
張徹導演可說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文章寫得好,早年以「何觀」為筆名,是著名的影評人,更寫過不少劇本。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曾被人誤以為是台灣高山族民謠的《高山青》,其實是張徹譜曲。
張徹其實還譜了另一首歌,是《碧蘭村的姑娘》。
張徹在邵氏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都是古裝黃梅調電影《蝴蝶杯》,可能這非張徹所長,結果要勞煩高立協助補拍。當時誰都不看好張徹,誰都沒有料到,張徹後來憑武俠打鬥片的成就,成為香港殿堂紅導演。
張徹有後來的成就,旁人也要佩服邵逸夫的眼光,邵是伯樂、張是千里馬。沒有邵逸夫的信任與重用,張徹縱有天大才華也耍不出來。
很多人以為張徹是在進入邵氏才成為導演,其實張徹的第一部執導的電影叫《野火》,是李湄自組的北斗公司出品,由李湄和高原主演。
張徹帶動的武俠打鬥片,還有另一個更直接的稱呼「陽剛電影」。
在這之前,香港影壇一直是重女輕男,陰盛陽衰,排名都是女明星領先,女明星的片酬更遠遠超過男明星。
但在陽剛電影風氣席掛香港影壇後,正合了「風水輪流轉」這句俗語,在60年代中王羽帶頭,香港電影轉為「重男輕女」,男主角才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壯丹,女主角已變成綠葉,「林黛時代」一去不返。
武俠世紀 從摸索到成功
邵氏的「武俠世紀」一開始是摸索時代,這個時期的產品有《邊城三俠》、《江湖奇俠》、《鴛鴦劍俠》與《文素臣》等。到了《大醉俠》與《獨臂刀》面世,邵氏的武俠電影又走上了成功之道。
說起武俠片,一定會先想起邵氏,因為確是邵氏帶頭拍武俠片,但很諷刺的是,在60年代中,第一部最出色的電影卻是左派長城公司拍攝的武俠片《雲海玉弓緣》,由梁羽生原著改編。
在《雲》片中,王葆真凌空一劍,姿勢美妙、劍招凌厲,令觀眾嘆為觀止,而這部電影的武術指導正是劉家良與唐佳。
邵氏不久獲得劉家良與唐佳加盟效力,在武打招式特技上更如虎添翼,獨步香港影壇。
邵氏拍攝的武俠片多不勝數,但人們如果要選一部邵氏最好的武俠片,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推選《大醉俠》,這是胡金銓為邵氏執導的唯一一部武俠片,邵氏當年沒有留下「小胡」繼續效力實在可惜。
除了《大醉俠》,邵氏的武俠片代表作尚有《大刺客》、《金燕子》、《盜劍》、《奪魂鈴》、《十二金牌》。
《盜劍》與《奪魂鈴》是老牌名導岳楓的作品,其中《奪魂鈴》的劇情是改編自義大利牛仔片《裘尼祖馬》,但整部電影卻青出於藍,氣氛極佳。
《奪魂鈴》可能是當年邵逸夫最欣賞的公司成品,因為它時常代表公司去參加各類電影展。
邵氏的武俠片也把許多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捧成了大明星,最紅的自然是王羽和鄭佩佩,也是當年的票房之寶。
張徹開創時裝打鬥片
在1969年左右,張徹又開創了另一條電影新路線,就是摒棄刀劍的時裝打鬥片,打頭陣的是《死角》,由李菁和狄龍主演,其後還有《小煞星》、《拳擊》、《叛逆》等。
憑著這些電影,張徹又為邵氏捧紅了兩名皇牌新星:姜大衛與狄龍。
姜大衛更因主演了張徹的《報仇》,成為香港第一個「亞洲影帝」。《報仇》是以民初為背景,亦是邵氏此時的代表作之一。
邵氏的武俠打鬥電影基本上就是以張徹執導的電影為主線,這時張徹的作品除了時裝打鬥片外,也同拍清末或民初的打鬥片,有《馬永貞》、《仇連環》、《刺馬》。前兩部影片捧紅了陳觀泰。
《刺馬》是張徹代表作之一,亦是邵氏這個時期的名作,在這部片中,狄龍真正脫胎換骨。
整個邵氏影城,是陽氣勃勃,除了鄭佩佩外,無人可與男星一比長短,張徹不僅捧紅了狄龍、姜大衛等,也提拔了不少「配角演員」,如來自新加坡的陳星、日本的倉田保昭,以及王鍾,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綠葉演員。
邵氏當然不僅張徹一個導演,文藝片導演極多,但是一提起武俠片打鬥片年代提邵氏就必然和張徹脫不了關系,張徹作品就是邵氏最受歡迎的作品。
邵氏此時的作品又有《洪拳小子》、《洪拳與詠春》,捧紅了英年早逝的傅聲,他的頑皮與叛逆大受觀眾寵愛。
傅聲的其他電影還有《射鵰英雄傳》、《絕代雙驕》、《冷血十三鷹》、《五郎八卦棍》等。
劉家良指而優則導
在70年代中,邵氏又來了一位出色的武打片高手導演,他是「指而優則導」的著名武術指導劉家良。
劉家良的風格與張徹不同,他走的武打片招式美觀,拳拳到肉且招招可睹,有異於其他影片中的花拳綉腿,打得真實是劉家良影片的特色,所以大受歡迎。
劉家良與張徹一樣,拍片快捷生產,作品有《少林卅六房》、《神打》、《洪熙官》、《陸阿采與黃飛鴻》、《武館》,以及使惠英紅贏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長輩》等。
邵氏此時更有一部《天下第一拳》打入歐美市場,此片是由韓國導演鄭昌和執導,羅烈主演。
在觀眾看膩了時裝、民初打鬥片後,邵氏亦沒有放棄「刀劍拳腳」路線,這時由楚原執導的《流星蝴蝶劍》,掀起了古龍電影熱,楚原也再度翻身,從粵語片大導演成功轉變為華語片大導演。
邵氏拍的古龍電影,還有《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等,在70年代末期大行其道。
邵氏的古龍電影,令狄龍更上一層樓成為真正的大紅星,《三少爺的劍》也令新人爾冬升走紅。
電影王國 美麗的記憶
來到80年代,古龍式電影可以說是邵氏電影最後一個高潮的燦爛煙花。
之後,電視節目越來越精彩,搶走了大批電影觀眾。生活節奏越來越匆忙,人們都沒有餘暇和閑情逸致上電影院。
以前的邵氏導演,一個一個的離開影城,邵氏電影也逐漸少掉以往的特色,金字招牌也再無以往的光芒四射。
然後,它減產,甚至下來是停頓生產。
當邵氏後來大規模拍片的年代,不僅代表了一個電影王國成為美麗的記憶,香港電影業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熠熠光輝映亮整個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