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台灣電影採茶女

台灣電影採茶女

發布時間:2023-06-14 16:31:22

① 求一部國產電影採茶女的女主角名字

《茶色生香》是由北京韓露影視公司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聯合出品
《茶色生香》是由北京韓露影視公司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聯合出品
《茶色生香》是由北京韓露影視公司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聯合出品

② 關於採茶女的故事

在連綿陡峭的茶山上,在平坦的山窩里,一群群採茶女穿梭在成行的茶林當中,組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採茶女的到來,也讓這寂寞的茶山多了一些亮色,充滿詩意,充滿生機與活力。這些來自河南、安徽的採茶女們平凡、勤勞、朴實。

她們每天早上6點鍾迎著朝陽上山勞作,夕陽西下時才收工。和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採茶女日趨大齡化。現在的就業機會很多,許多女孩子不看好採茶這樣辛苦的工作了,在外打工也收入不菲,所以現在的採茶女都十分搶手,

採茶女中年輕姑娘逐漸被年長的大嬸、大媽,甚至採茶奶奶所代替,採茶女中的熟手更是各家茶園爭搶的對象。春茶採摘得搶天奪時,新葉長得快,要及時採摘,否則一夜之間就老,特級茶就會變成1級茶、2級茶,最後就成了沒有用的大葉子。

為了確保品質,一次只能採摘一芽一葉,一個採茶女一天只能採摘到1公斤左右的合格鮮葉。雖然採茶女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於採茶的季節性特別強,勞動強度大,生活還是十分辛苦。對於採茶女們來說,二十多天的採茶季節,

她們每人平均能有兩千多元的收入,一些採茶快手甚至能收入4000多元。而且今年的工資漲幅較大,又報銷來回車費,簽訂勞動合同,有的還為她們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這讓她們辛苦中透著些許滿足。

(2)台灣電影採茶女擴展閱讀

進入茶季,每年有上萬名採茶工,像候鳥遷徙一樣來到茶場,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今天,我們將走近這些採茶工,走入她們的茶季生活。每天6點左右,採茶工就開始一天的採摘工作,小編只能上山尋找她們的蹤影。

在茶山上,小編邂逅了採茶女小趙。小趙今年35歲,來自山東臨沂蘭陵縣。今年是她第一次來安吉採摘白茶。小趙說,她是和村子裡的七、八個採茶工一起來的。每年一到三月中旬,就會有工頭來村子裡召集、挑選在家待業的婦女,把她們送到採茶場採茶。

小趙說,她是3月30日到這里的,坐了6、7個小時的大巴車。來的頭兩天,因為天氣冷茶葉還沒有大規模採摘,就先等著茶樹冒芽。在此期間請來街道衛生院和派出所的工作人員,給她們進行了體檢和消防演習。

由於小趙是新手,還經歷了兩三天的白茶知識科普、採茶培訓。經過學習,她熟練地掌握了採摘技巧。採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採茶工在茶季期間,每日起早貪黑,爭分奪秒。

天晴時,她們頂著烈日,戴著草帽;下雨時,她們披著雨衣,掩著茶簍;明前10度的天氣里,她們裹著棉襖採茶。穀雨後氣溫上升到30度,她們仍要穿著長袖長褲,防止蚊蟲叮咬。

③ 台灣一部老電影的名字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魯冰花>,魯冰花這首歌就是這部電影的歌.

劇情介紹:

春天,魯冰花盛開的時候,郭雲天由 大城市調到水城鄉小學擔任美術教師 。水城鄉山水秀麗但貧富懸殊。雲天發現班上的學生古阿明是個繪畫小天 才。阿明家境貧窮,調皮搗蛋,學業 不好,但對色彩和周圍事物有極敏銳的感覺和想像力。雲天走訪了阿明的家庭,知道他自幼喪母,父親是個朴實的茶農,姐姐茶妹身肩母職,善體人意。雲天關懷他們,並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雲天獨特的作風和氣 質也在學校兩位女老師心中盪起漣漪 。雲天受校長之託,主持美術選手訓練班,准備選出優秀者代表學校外出比賽。他極力培養阿明,阿明也是表現最傑出的選手。其他老師卻認為鄉長的兒子林志鴻才是最有資格的代表 ,他們抵制雲天的做法。經過投票, 阿明落選了。雲天被迫悄然離開水城鄉,帶走了阿明畫的茶蟲。阿明因老師離去而傷心,後因營養不良,感染上肝病而夭折。葬後不久,傳來阿明畫的茶蟲獲世界兒童畫的金牌首獎。記者爭相來水城鄉采訪,大家都說阿明是天才早逝。茶妹心想,在阿明生前,只有郭雲天老師說他是天才,現在都說他是天才也沒用了,因為阿明永遠不能作畫了。

④ 有誰知道《茶色生香》這部電影里,女主角在去寺廟的路上聽的歌名叫什麼

採茶歌: 茶韻人間 哎。。。恩掐掐。。。 一道茶未飲香透杯
大地碧綠女子美麗 二道茶 餘味久俳徊
兩手掐掐美人如畫 三道茶飄飄仙欲飛
誰家的女子,誰家的採茶女 沒有你的春天
咿咿呀呀,嘰嘰喳喳 百花不敢搶先
紅袖籮筐,茶色生香 象碧玉把群山鑲嵌
誰家的女子,誰家的採茶女 好一個茶香滿人間
大地下面催生了如此的美麗 你千里迢迢為我而來
一片兩片的世界開始自由的呼吸 等你摘取我芳香的愛
哎。。。這里美倫美奐 當我在水中為你飄擺
這里茶韻人間 來吧
誰家的女子,誰家的採茶女 飲盡我的等待
大地碧綠女子美麗 來吧
兩手掐掐美人如畫 融入我的胸懷
誰家的女子,誰家的採茶女 一道茶 洗掉徵人土
咿咿呀呀,嘰嘰喳喳 二道茶 輕舍黃金屋
紅袖籮筐,茶色生香 三道茶凡夫也脫俗
誰家的女子,誰家的採茶女 沒有你的容顏
茶樹芳香創造了綠色的奇跡 百花不敢嬌艷
一葉兩葉的採摘辛苦把明天堆積 象碧玉 把群山鑲嵌
哎。。。這里色彩美艷 好一個 茶韻滿人間
這里風景無限 你千里迢迢為我而來
誰家的女子,誰家的採茶女 等你摘取我芳香的愛

當我在水中為你飄擺
來吧

飲盡我的等待
來吧
融入我的胸懷

小母牛:

我是一隻小母牛,哞,哞……
我在雲間走,
游遊走走,停停留留,
沒人能夠管我
我是一個五百年前的精靈,
我是一個塵世間的領袖,
不願和誰並排,
不想和誰牽手……
看得出我生得美麗,還有皓齒明眸,
這些都是天作,沒誰刻意的強求
世界那麼大,我獨自遊走。
天地這么寬,哪裡是盡頭
直到有一天當我遇到上你,
你笑著給我 一個借口,
你說這里水草鮮美,
還有無盡的溫柔,無盡的溫柔
我拍拍肩,我抖抖土,
與你並排,與你牽手
我是一個五百年前的精靈,
我是一個塵世間的領袖,
不願和誰並排,
不想和誰牽手……
看得出我生得美麗,還有皓齒明眸,
這都是天作,沒誰刻意的強求,
怨不得我生的美麗,還有皓齒明眸,
這都是天作,沒誰刻意的強求……

⑤ 有關採茶戲啊啊

採茶戲
所謂採茶戲,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一種戲曲類別。在各省,每每還以流行的地區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來加以區別。如廣東的「粵北採茶戲」,湖北的「陽新採茶戲」、「黃梅採茶戲」、「蘄春採茶戲」等等。這種戲,尤以江西較為普遍,劇種也多。如江西採茶戲的劇種,即有「贛南採茶戲」、「撫州採茶戲」、「南昌採茶戲」、「武寧採茶戲」、「贛東採茶戲」、「吉安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和「寧都採茶戲」等。這些劇種雖然名目繁多,但它們形成的時間,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這一階段。

起源

江西採茶戲,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採茶戲與盛產茶葉有關。明朝,贛南、贛東、贛北茶區每逢穀雨季節,勞動婦女上山,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以鼓舞勞動熱情,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被人稱為"採茶歌"。 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繼而成為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採茶戲總的特點是:表演歡快,恢諧風趣,載歌載舞,喜劇性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頗受群眾喜愛。

從唱採茶歌發展為采荼戲有幾個階段。採茶歌最早只唱小調,每句僅有四句唱詞,如"春日採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這種小麴生動活潑,委婉動聽。採茶歌再經發展,便由來茶小曲組成了"採茶歌聯唱",名曰"十二月採茶歌"。如"正月採茶是新年,姐妹雙雙進茶園,佃了茶園十二畝。當面寫書兩交錢。二月採茶......。"後來,"十二月採茶歌"又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燈彩行列,成為"採茶燈","採茶燈"的主要唱調是[茶黃調]、[摘茶歌]、[看茶調]、[報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採茶女,每隊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長者二人為隊首,手持花籃,邊唱邊舞,歌唱"十二月採茶"。這種"採茶燈"形式簡單,純屬集體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採茶戲邁了一步。

明朝,盛產名茶的贛南安遠縣九龍山茶區,茶農為了接待粵商茶客,常用採茶燈的形式即興演出以採茶為內容的節目。即從"採茶燈"中八個(或十二個)採茶女中分出二人,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個隊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採茶,手持茶籃,邊唱邊舞,唱著"十二月採茶歌"(每人輪唱六個月);扮丑角的手持紙扇在中間穿插打趣。這就是原始節目《姐妹摘茶》。再後增加了開茶山、炒茶、送哥賣茶、盤茶等細節,丑角扮成乾哥賣茶,便更名為《送哥賣茶》。這種採茶燈(又名"茶籃燈")的演出已是采荼戲的雛型了。贛南的"茶籃燈"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又涌現了表演其他勞動生活的、 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戲,如《秧麥》、《挖筍》、《補皮鞋》、《撿田螺》、《賣花線》、《磨豆腐》等等,因用採茶調演唱,一唱眾和,尚無管弦伴奏,便統名為"採茶戲"。 採茶戲因是從民間歌舞、燈彩發展形成的地方戲曲,演出劇目又多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其音樂唱腔又多民歌風味,故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影響

如果沒有採茶和其他茶事勞動,也就不會有採茶的歌和舞;如果沒有採茶歌、採茶舞,也就不會有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許多省區的採茶戲。所以,採茶戲不僅與茶有關,而且是茶葉文化在戲曲領域派生或戲曲文化吸收茶葉文化形成的一種燦爛文化內容。

採茶戲的形成,不只脫穎於採茶歌和採茶舞,還和花燈戲、花鼓戲的風格十分相近,與之有交互影響的關系。花燈戲是流行於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區的花燈戲類別的統稱;以雲南花燈戲的劇種為最多。其產生的時間,較採茶戲和花鼓戲稍遲,大多形成於清代末葉。花鼓戲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劇種為最多,其形成時間和採茶戲大致相差不多。這兩種戲曲,也是起源於民歌小調和民間舞蹈。因為採茶戲、花燈戲、花鼓戲的來源、形成和發展時間、風格等等都比較接近,所以在這三者之間,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營養的交叉關系。

茶對戲曲的影響,不僅直接產生了採茶戲這種戲曲,更為重要的,也可以說是對所有戲曲都有影響的,是劇作家、演員、觀眾都喜好飲茶;是茶葉文化浸染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至戲劇也須臾不能離開茶葉。如明代我國劇本創作中有一個藝術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稱臨川派),即是因大劇作家湯顯祖嗜茶,將其臨川的住處命名為「玉茗堂」而引起的。湯顯祖的劇作,注重抒寫人物情感,講究辭藻,其所作《玉茗堂四夢》刊印後,對當時和後世的戲劇創作,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在這點上,茶使湯顯祖在我國戲劇史上所起的作用,當不會限於流派的一個名字上。

又如過去不僅彈唱、相聲、大鼓、評話等等曲藝大多在茶館演出,就是各種戲劇演出的劇場,又都兼營賣茶或最初也在茶館。所以,在明、清時,凡是營業性的戲劇演出場所,一般統稱之為「茶園」或「茶樓」。因為這樣,戲曲演員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館支付的。換句話說,早期的戲院或劇場,其收入是以賣茶為主;只收茶錢,不賣戲票,演戲是為娛樂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務的。如上一個世紀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樓」、「廣和茶樓」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園」、「天仙茶園」等等,就均是演出場所。這類茶園或茶樓,一般在一壁牆的中間建一台,台前平地稱之為「池」,三面環以樓廊作觀眾席,設置茶桌、茶椅,供觀眾邊品茗邊觀戲。現在的專業劇場,是辛亥革命前後才出現的,當時還特地名之為「新式劇潮或「戲園」、「戲館」。這「園」字和「館」字,就出自茶園和茶館。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稱:「戲曲是我國用茶汁澆灌起來的一門藝術。」另外,茶葉的生產、貿易和消費,既然已成為社會生產、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戲劇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許多名戲、名劇,不但都有茶事的內容、場景,有的甚至全劇即以茶事為背景和題材。如我國傳統劇目《西園記》的開場詞中,即有「買到蘭陵美酒,烹來陽羨新茶」,把觀眾一下引到特定的鄉土風情之中。

【幾種採茶戲的介紹】

贛南客家採茶戲

江西省戲曲理論家,戲曲史學家流沙曾說「贛南是採茶戲的老家」,贛南客家採茶戲就是贛南土生土長的採茶戲。

採茶歌是產生採茶戲的胚胎,採茶歌在贛南山區尤為盛行,其演唱形式比較簡單,先是一人乾唱,無伴奏,後來發展成為以竹擊節,一唱眾和的「十二月採茶歌」的聯唱形式,便是將採茶歌引入庭院戶室演唱的開始。明萬曆年間已有民間進入豪紳官吏府第演唱(見石城縣崖嶺熊氏六修宗譜《熊體甫先生傳》)。明中葉以後,「十二月採茶歌」聯唱在贛南民間燈彩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下,進一步發展成有紙扎茶籃,扇子,手帕等道具,邊唱邊舞的採茶燈,又叫「茶籃燈」(見明末諸生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和清康熙年間吳震方的《嶺南雜記》)。

明中葉以後,贛粵兩省的採茶燈交往頻繁,在相互交流中,贛南採茶又得到新的發展,由原來的十二個採茶女,兩個男隊首的採茶燈改為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並將原來一唱眾和的「十二月採茶歌」改為姐妹對唱形式,表現手持茶籃上山採茶,邊歌邊舞的歡樂情緒,而茶童既手搖紙扇,插科打諢,調節氣氛。以此形成了贛南客家採茶戲的第一個原始傳統劇目《姐妹摘茶》。後來又在由採茶燈的基礎上創造出了用一條板凳仿作龍燈戲耍的小戲《板凳龍》,由二旦一丑耍龍燈,二旦為大姐,二姐,丑稱作三郎子。這兩個戲被稱為最早最古老的採茶戲。

贛南客家採茶戲的流傳:贛州地區戲曲志載:「採茶戲在贛南老家誕生後,除在江西省廣為流傳外,還分數支先後向閩,粵,湘,桂等省流動。其路線為:1自贛南傳入閩西後分為2支:一支沿武夷山流傳導贛東,贛中和贛北,甚而過長江,傳入湖北黃梅;另一支流行到漳州一帶,並傳到台灣,成為歌仔戲形成的基本因數。」2自貢水流域進贛江中下游的萬安,遂川一帶,然後沿羅霄山脈向贛西及湘中流動。3經粵東粵北傳入湘南及桂南。

贛南採茶戲的《姐妹摘茶》流傳到武寧,景德鎮和湖北黃梅等地區叫《姑嫂摘茶》或《和尚鋤茶》;傳至廣西合浦後叫《送哥賣茶》。《板凳龍》傳至贛東,贛中後叫《三姐妹觀燈》或《三矮子觀燈》;而傳至廣西雲南仍叫《板凳龍》。還有諸如《補皮鞋》,《補瓷碗》,《撿菌子》,《拾田螺》,《挖筍》,《賣花錢》,《賣小菜》,《賣紙花》,《瞎子裁衣》,《瞎子鬧店》,《磨銅鏡》,《當棉褲》,《大勸夫》,《小勸夫》,《四姐反情》,《賣雜貨》等劇流至各地後與當地風情民俗結合演化,有的成了當地自己的傳統劇目。

粵北採茶戲

(一)歷史之幕。粵北採茶戲舊稱唱花燈、唱花鼓、採茶戲、大茶或三腳班。是源於廣東北部山區節慶燈彩歌舞的地方民間小戲。以韶關市為中心,主要流行在粵北的南雄、始興、曲江、仁化、樂昌、乳源、新豐、連平、和平、龍川、河源佛岡、清遠、英德、連縣、連南連山等縣。原有南雄燈子、韶南大茶、連陽調子等三種流派,1950年後逐漸交融匯合,1959年統一稱為粵北採茶戲。

粵北採茶戲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亦有兩百多年。據清乾隆年間李調元(南越筆記)載:「粵俗歲之正元,飾兒童為采女,為隊十二人,人持籃,籃中燃一寶燈,罩以絳紗,以縆為大圈緣之,踏歌,歌十二月採茶。」清朝乾、嘉年間,粵北和粵東北流行唱採茶,府縣志書及文人著作多有「唱採茶歌」、「歌十二月採茶」、「採茶歌尤妙麗」等一類記述。農村藝人組織調子班、燈班、大茶班,劃地作場,由1男1女或1男2女登場表演,邊唱民間小調邊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稱唱花燈、唱花鼓。後來藝人運用花燈歌舞的曲調去演唱勞動生產、愛情婚姻的故事,如《裝雕》、《夫妻採茶》等,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馬為主要特徵的程式動作,這時人們稱之為「三腳班」、「採茶戲」。根據調查,清朝已有連縣的何家子弟堂調子班,南雄縣的里溪燈班,曲江縣的老樂群英、樂群英大茶班。清末民初,粵北地區的採茶戲逐漸由農村走向省內省外的市鎮演出,本省和外省的一些劇種也常來這些山區縣份演出,通過與江西、湖南一些劇種的交流,採茶戲的音樂和表演得到豐富,在原來的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陸續編演了《壺瓶記》、《九蓮寶燈》、《八寶山》等人物情節比較復雜的古裝戲。後來調查挖掘出這時的流行劇目有150多個,如《打柴頭割魯基》、《磨豆腐》、《雙雙配》、《賣雜貨》、《打狗勸夫》、《阿三看姐》等,還有少量的神話戲和公案戲。粵北採茶戲最興旺時有專業戲班30多個,職業藝人200多人,其中劉吉增、沈松、潘金鳳、劉榮華、鍾南石、唐任喜、謝啟池等享有聲譽。民國32年(1943年)後,由於戰亂動盪,粵北採茶戲漸趨衰落。建國後,由於黨和政府的重視,於1957年組建粵北民間藝術團,1959年改名粵北採茶劇團。與此同時,曲江、翁源、南雄、連縣等縣也建立專業採茶劇團。這些採茶劇團收集整理粵北採茶戲的傳統藝術,共得傳統劇目200多個,音樂曲調200多首,同時舉辦演員培訓班進行傳統藝術的研究革新工作。50、60年代,粵北採茶戲的演出劇目相當豐富,其中一部分是經過整理改編、具有劇種特色的傳統劇目,如《補皮鞋》、《裝畫眉》、《王三打鳥》、《哨妹子》、《釣蛤》、《借親配》等;另一部分是為了擴展劇種的藝術表現力而移植改編的劇目,如《牛郎織女》、《劉三姐》、《紅葉題詩》等;還有一部分是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如《劉介梅》、《瑪瑙山》、《血榜恨》等。通過多方面的藝術實踐,對傳統藝術進行了認真的繼承革新,廣泛借鑒其他戲曲劇種和話劇的長處,粵北採茶戲藝術獲得了全面的提高。羅發斌、何瑤珠、何勝祥、謝福生等,成為這個時期深受觀眾歡迎的演員。1966年,粵北採茶戲因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演出活動,直到1976年之後,才開展正常的演出、研究和創新活動。20世紀80年代後,通過創作、改編、整理而演出的一批劇目,如《女兒上大學》、《稱心花》、《阿三戲公爺》、《人生路》、《青峰山傳奇》等,既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又在廣東省的多項評獎中屢屢獲獎。舞台上也涌現出吳燕城、陳聯鳳、藍興朗等一批優秀中青年演員。

高安採茶戲

古稱「江右上縣」的高安,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而高安採茶戲則是這塊古老土地上勤勞智慧的人民孕育出的一壇老酒,噴發著醉人的醇香。高安的農民或在蠶桑耕種之中,或在收獲喜慶之際,有感而發,信口引吭,一人呼,眾者和,管弦助興,鐃鈸取鬧,儺面雉首,相聚而樂,於是,一個古老的劇種便在農民們不經意的嬉鬧中誕生了。

縱覽高安採茶戲形成發展的畫卷,最引人注目讓人激動的還是建國以來的那部分,經過數百年的演繹發展,高安採茶戲形成了語言通俗質朴、唱腔淳婉清越、表演風格亦庄亦諧的藝術特色。曾被斥為「有乖禮俗」的野樂已登上藝術大雅之堂,成為在全國頗有影響的江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至今,贛中、贛西等地多個縣市劇團演出劇種均為高安採茶戲。

高安採茶劇團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以強盛的生命力創造了一個個輝煌。劇團曾於1959年在廬山黨的八屆八中全會上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中央領導獻演《四九看妹》。當年10月經中共宜春地委決定,一次從高安地方劇團調去15名演員,成立宜春專區地方劇團。進入60年代中期,高安採茶戲再度進京,地采、高採在中南海懷仁堂為中央領導聯袂演出《小保管上任》,引起轟動。隨即此劇在全國贏得一片喝彩,由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舞台藝術片公映。高安採茶戲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既注重弘揚時代主旋律,又保留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底蘊,充分展現了贛中文化的濃郁風情。地采、高采致力於對戲劇內涵的開掘和表現手法的創新,編、導、演、音、舞美等各方面均進入成熟階段。1979年地采《孫成打酒》劇組進京參加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榮獲一等獎。爾後,《郎當索》、《樟樹坳風情》、《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斷雞》等劇目在歷屆江西省玉茗花戲劇節均奪得一等獎;《一家人》、《鄉潮》、《寒儒求監》也獲得較好成績。《寒儒求監》、《斷雞》還獲得華東「田漢戲劇獎」二、三等獎。1991年,高安採茶劇團又奉調進京參加首屆「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榮獲「稀有劇種演出特別獎」。不久,由高安採茶劇團與江西電視台聯合攝制的《孫成打酒》榮獲第八屆全國戲曲電視劇評比二等獎、全國第十四屆「飛天獎」短篇戲曲電視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中央電視台、江西電視台緊接著又將高安採茶劇團的《南瓜記》、《斷雞》、《四九看妹》、《游湖》搬上熒屏,拍成舞台藝術片與專題片向全國播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宜春地區採茶劇團創作演出的大型高安採茶戲《木鄉長》一舉奪得第四屆江西省玉茗花戲劇節劇目一等獎及編、導、演一等獎,緊接著又榮獲「全國戲曲現代戲交流演出」優秀演出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和編、導、演單項「文華獎」,劇本獲「曹禺戲劇文學獎」,並參加四川成都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演出。

高安採茶戲好戲連台,人才輩出。50年來,這塊紅土地不但集結和造就了諶國泰、黎花英、羅運憨、吳其多、彭金花、劉如南、黃銀泉、彭金城等幾代表演藝術家,也培養了黃凱、馬正太、漆薪傳、胡桔根、趙日祥、劉敏濤等著名編導作曲家,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和創作功力一直為贛中老表津津樂道。
採茶戲:《睄妹子》 免費在線視頻欣賞
http://8181000lg.16789.net/s-helpSite/index.asp?ActionX=ReadArt&NewsID=1414103

⑥ 有關女茶藝師的電影

微電影:《創業三章》
其他很多的。

《採茶女》出品:中國

評價:中國電影尚處於黑白無聲片的童年時代,採茶人就已成為了銀幕上的主角。

《劉三姐》出品:中國

經典台詞:憑他刀來有刀對,茶要采來歌要唱。

《利休》出品:日本

簡介:利休是日本著名的茶道祖師,但卻最終因為理想與性格上的差異死在豐臣秀吉的手裡,在茶道的歷史上留下一抹血痕。

《茶館》出品:中國(1982年)

簡介:以茶館常客善惡美醜的眾生相,敘述了三個被埋葬的時代。老茶館幾十年的變遷,折射出一部蒼涼悲愴的中國近代史。

《春秋茶室》出品:中國香港

簡介:描寫老闆娘與小叔子一起經營「春秋茶室」的故事。十幾年平凡而瑣碎的生活,有過喜悅,但更多的是憂傷,像茶的味道。

《龍鳳茶樓》出品:中國香港

簡介:周星馳在片中扮演一個與茶樓女郎廝混的黑幫嘍羅,最終死於幫會火拚。

《綠茶》出品:中國

經典台詞:我的一個朋友會用茶葉算命。

《菊花茶》出品:中國

簡介:一對青年男女因共同愛喝的菊花茶而逐漸接近,因共同的理想和生活情調而萌生愛意,最終雖然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妻子卻由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而無法過正常的生活……

《吃一碗茶》出品:美國

簡介:王穎是好萊塢華人導演中的代表,這部《吃一碗茶》,以19世紀末的美國排華法案為背景。當時,嚴重的種族歧視不僅摧殘了華人社區,更帶來了嚴重的精神創傷和性功能障礙。直到影片結尾,憑借一種來自中國的特殊茶葉的幫助,一對夫妻的正常生活才得以恢復,「茶」在這里具備了精神支柱和文化臍帶的雙重寓義。

《和墨索里尼喝下午茶》出品:英意合拍

簡介:影片中多次出現英國式茶飲的場面,並以茶具被摔壞表現平靜生活的終結。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採茶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app買電影票最便宜 瀏覽:904
中世紀電影經典前10名 瀏覽:97
新鳳霞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196
漫步電影網倫理片 瀏覽:622
三部最好看的歐美電影 瀏覽:633
Miranda在電影中的台詞 瀏覽:24
你對昨晚看的那部電影的看法英語 瀏覽:644
秋霞電影怎麼 瀏覽:745
英文電影價格談判 瀏覽:285
美女暗戀帥哥的電影 瀏覽:681
關於藏獒的動漫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41
國產二戰空戰電影大全 瀏覽:818
如何在抖音上介紹電影視頻 瀏覽:274
貓和老鼠今日電影 瀏覽:899
青春韓國電影手機觀看視頻 瀏覽:730
胳膊炸掉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72
英俊少年中文版的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47
外國人惡搞的喜劇電影 瀏覽:640
藍龍是什麼電影里的人物 瀏覽:620
外國驚悚恐怖電影土裡面有怪物的電影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