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隆美爾電影國語

隆美爾電影國語

發布時間:2023-06-15 01:26:01

⑴ 誰有《隆美爾》百度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NikolausSteinvonKamienski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wkYem8qZtY95A4DFdrRWLQ


提取碼: td4h
《隆美爾 Rommel》
導演: Nikolaus Stein von Kamienski
編劇: Nikolaus Stein von Kamienski
主演: 烏爾里希·圖庫爾、蒂姆·博格曼、Ralf Dittrich、帕特里克·莫勒肯
類型: 劇情、歷史、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語言: 德語
上映日期: 2012-11-01
片長: 118
埃爾文·隆美爾是二戰中德國最負盛名的將領,也是希特勒最為寵愛的將領。稍對世界軍事史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他那個著名的綽號——「沙漠之狐」。由於他在北非沙漠戰場的一系列驚人戰績(隆美爾率領2個師的軍隊在北非僅僅用了2個星期就讓英軍之前2個月的戰果喪失殆盡)和德國媒體和盟國媒體的瘋狂宣傳,他在世時就已成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人和德國人崇拜的偶像。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隆美爾作為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指揮官之一,受到希特勒的器重。1940年2月,希特勒任命他為第7裝甲師師長,並贈給《我的奮斗》一書。5~6月間,在德軍閃擊西歐的侵略戰爭中,隆美爾指揮裝甲第7師沖在最前面,先克比利時,接著是阿拉斯、索姆,最後直搗法國西海岸,被法國人稱之為「魔鬼之師」。
1941年2月,希特勒又任命隆美爾為「德國非洲軍」軍長,前往北非援救一敗塗地的義大利軍隊。他到達北非的黎波里前線後,...

⑵ 請幫我介紹一些關於二戰名將隆美爾的電影,什麼時代拍的都行。

德國的《隆美爾》
美國的《沙漠之狐》

英國的《夜間的狐狸》
《襲擊隆美爾》http://www.subom.com/sub/15963
還有像《最長的一天》《兄弟連》之類的,隆帥不是主角

⑶ 世界名人隆美爾納粹名將的「鐵骨柔情」的故事

埃爾溫·隆美爾,納粹德國陸軍元帥,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但即使是個效力於納粹,且是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之一,卻有「鐵骨柔情」的故事,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世界名人隆美爾納粹名將的「鐵骨柔情」的故事吧,僅供參考,希望喜歡。

大戰在即,卻離開戰場回家為妻子慶生,這樣的將軍,浪漫倒是浪漫極了,但也夠上軍事法庭了!隆美爾,實在夠不上「偉大的將軍」。

他雖效力於納粹,且是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之一,丘吉爾卻評價他:「盡管我們在戰爭浩劫中相互廝殺,但請准許我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他堅信「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的軍事理念,被世人公認為戰術大師;他對妻子始終抱有熱烈而專一的愛,飛書傳情譜寫戰地浪漫曲;他雖被捲入暗殺希特勒的行動,卻始終無法擺脫納粹將領罪惡之名;作為反面人物,他無論活著還是死後,都擁有無數的褒獎之詞。

北非成名的戰術大師

隆美爾是一個天生的軍人,在他心目中榮譽和國家是至高無上的,只要有堅定的信念,一定可以戰勝任何困難。隆美爾抱負遠大,在自己的卧室和辦公室里分別懸掛著弗雷德里希二世和拿破崙的肖像。他曾對妻子說:「作為軍人,永遠應該以拿破崙為榜樣,他曾經征服整個歐洲;而作為德國軍人,我應該永遠記住弗雷德里希二世給德意志人民帶來的輝煌和榮譽。」希特勒的上台,使得德國重新走上軍事擴張的道路,隆美爾的雄心壯志有了施展的舞台。然而,上天可能在有意磨煉隆美爾的意志。雖然在1934和1936年,隆美爾曾幾次與希特勒會面,甚至到他身邊任職,但卻一直沒有受到重用。歷史的車輪轉動到1937年,一本書改變了隆美爾今生的命運。美國名將巴頓曾將其反復閱讀,認為「每個軍官都應該看看這部書」,它就是隆美爾的代表作《步兵攻擊》。「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是隆美爾貫徹始終的軍事思想,這在《步兵攻擊》一書中有很好的體現。「進攻、進攻、再進攻」的戰術思想與希特勒的霸權野心不謀而合,因而受到他的極大賞識。隆美爾從上校一躍而成為少將,在德國國內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隆美爾指揮第七裝甲師取得了一系列戰役的勝利,他的軍隊被英國人稱為「魔鬼之師」,隆美爾本人也晉升為中將。然而讓隆美爾成為納粹德國名將之花的並不是歐洲戰場,而是廣袤的北非沙漠。此時的北非戰場,英軍占據絕對優勢,義大利軍隊節節敗退。希特勒當機立斷,將力挽狂瀾的重任交給隆美爾。1941年2月11日,隆美爾奉希特勒之命到達北非,這里成為他造就輝煌軍事生涯之地。隆美爾非常贊同19世紀普魯士戰略家老毛奇的論斷:「在戰術勝利面前,戰略啞口無言。」他也因而被當時以及後來的軍事研究者稱為「戰術巨人」,卡扎拉會戰將他的這一特點顯現得淋漓盡致。此役,隆美爾採取了借鑒杠桿原理的「進攻力學」戰術,一舉打敗了兵力占優的英國第八集團軍,並向埃及挺進。此後,隆美爾又打敗英軍,受封元帥銜,英國人也送給了他「沙漠之狐」的綽號。隆美爾在北非戰場力挽狂瀾,在世界戰爭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將他帶到人生的巔峰。

浪漫邂逅一見傾心

隆美爾不僅擁有輝煌的軍事生涯,更有世界名將中罕見的浪漫愛情。1911年3月,隆美爾幸運入讀但澤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在但澤軍官團體定期舉行的一次正式舞會上,他邂逅了一位有著義大利和波蘭血統,黑眼睛、漂亮苗條的美麗女子,這就是隆美爾日後的妻子露西·莫琳。他被她美麗的外表所傾倒,隆美爾開始對露西展開了追求。起初,露西覺得隆美爾是一個嚴肅呆板的人,並沒有接受他的愛意。隆美爾開動腦筋,為了引起露西的注意,他按照普魯士流行的方式戴上單片眼鏡,這招果然收到了奇效,露西常常被逗得哈哈大笑。隆美爾這樣做其實冒著很大的風險,因為軍官候補生在當時是禁止戴眼鏡的。他每次在城裡只要碰見一位上級軍官,就總是把眼鏡藏起來。隆美爾就是這樣一個大膽而謹慎的人,即使在戀愛中也不例外。返回符騰堡之後,隆美爾開始每天和露西通信。這時,隆美爾的聰明機智再次有了用武之地。為了防止信件被露西的母親攔截,隆美爾總是秘密地把信轉交到露西所在地的郵局。他們之間的通信,逐漸成為一種習慣,在婚後只要兩人不在一起,就飛書傳情。1916年11月27日,25歲的隆美爾和22歲的露西結婚。

背叛她就是背叛我的生命

有人將隆美爾的愛情用四個字概括,熱烈專一。這個評價十分貼切,不過還要再加上認真二字。一次在收到露西用自己照片做成的明信片後,隆美爾這樣寫道:「我收到了你從家鄉寄來的明信片,可我仍舊在等著更多的照片,如果你讓我等得太久的話,我很快會對你感到惱火的,我希望你得認真地對待這件事。」自從愛上露西之後,隆美爾一直保持這種熱烈的愛,從未改變。無論他身處何方,隆美爾的懷里始終都揣著妻子的照片。在外征戰的時候,無論多麼忙碌,無論戰斗進行得多麼緊張激烈,他都給自己的妻子寫信。而信的開頭也是從未改變過的「最親愛的露」(Lu,Lucy的愛稱)。這些信件不僅見證了隆美爾對妻子忠貞的愛,也讓我們窺探到他的內心世界,成為研究隆美爾和整個二戰的重要史料。隆美爾對妻子很專一,他對別的女性都保持一定距離。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我既不給其他女性機會,也不給自己犯錯誤的機會。露西已經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背叛她,就等於背叛自己的生命。」

隆美爾總是想把最好的東西給予妻子。在1941年3月26日的信中他這樣寫道:「今天是我在海邊度過的第二天。昨天,義大利的貝哥羅將軍送了我一件禮物,是一件極美麗的衣料,深黑的底子上有紅色的刺綉,做你的晚禮服一定十分漂亮。」每次見面之前,隆美爾總會為愛妻精心准備禮物,給她帶去驚喜。隆美爾認為妻子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對她十分感恩。他在1941年11月27日的信中寫道:「今天是我們結婚二十五周年紀念日。我想我不必開口說我們婚後的生活是多麼美滿一類的話。年華消逝得真快,這么多年來,你對家庭付出的一切,使我無盡地感激。」1942年11月3日,隆美爾又在信中寫道:「我時時懷著真誠的愛和感激之情想念著你,每當想到你時,心裡就充滿由衷的.熱愛和感激。或許命運會施以仁慈,我們還能重逢相聚。」隆美爾在戰場上是一個嚴肅的將軍,但是在生活中卻不乏幽默的調侃。當隆美爾聞名於世後,經常收到年輕女性的邀請信。一次,他打趣地對露西說:「要是我還是一個當年的年輕中尉,有這么多的邀請信該有多好啊!」

就連露西的朋友也覺得隆美爾把她給寵壞了,「看著隆美爾那樣大驚小怪的圍著她轉,實在讓人覺得有趣。他的口頭禪似乎總是『你有什麼就說吧,露西。』到頭來,露西的性情有點像潑婦了。倘若她驅逐了某個朋友,她的其他朋友也必須把那個女人排斥在自己的圈子之外」。甚至,在1944年,隆美爾就任B集團軍指揮官時,露西和他的參謀長高斯夫婦發生了口角,事後隆美爾解除了高斯參謀長的職務。雖然,不清楚這裡面是否有其他的原因,但露西無疑是重要的因素。

外人很難理解隆美爾這種對妻子的愛,簡直比父母對子女的愛還更甚之。其實,原因並不復雜。隆美爾是一個將領,但他不僅需要手下士兵的絕對服從,更需要家人的鼎力支持;同時,隆美爾也是一個普通人,在戰場上目睹血雨腥風的他,更需要一個寧靜的港灣,心靈的避難所,而理解他、包容他的露西恰好充當了這一角色。

偶然的巧合註定的命運

諾曼底登陸之前,希特勒意識到盟軍將會在法國開辟第二戰場,他把防守的重任交給了隆美爾。隆美爾對此也十分重視,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我將以我所做的每一件事來投身於這項新的工作。我將看到它獲得成功。」由於天氣原因,盟軍統率艾森豪威爾把原定於6月5日的登陸時間向後推遲了一天。早晨六點,他下令把一切事情暫時擱置。就在那個時刻,隆美爾則開始了向東的長途旅行,因為6月6日正是露西的生日,他要前往黑爾林根的家為妻子慶生。隆美爾在路上花了一天時間,在黃昏時分趕到了黑爾林根,沒有耽誤與妻子在暮色中的散步。他將專程前往巴黎選購的皮鞋送給妻子作為生日禮物。之後的兩天,隆美爾一直和妻子露西在一起。進攻開始後,德軍方面未能按照隆美爾的登陸日反擊計劃實施大規模及時有效的回擊。盟軍最終成功從諾曼底登陸,開辟了第二戰場。此時,房間中還到處是鮮花,其中最美麗的是隆美爾親自採摘來為妻子慶生的野花。但是,處在其中的人已經不再擁有往日的甜蜜與溫馨,美好的未來已經離他們越來越遠。假如露西的生日不是6月6日,登陸之戰的結果是否會發生改變呢?但是,歷史是不能假設和改變的。歷史就是這樣殘酷,或許偶然的巧合就是那註定的命運。

悲劇收場爭議人生

從法國返回德國後不久,隆美爾知道自己被捲入了暗殺希特勒的活動,1944年10月14日他在家等待著命運的宣判。讓歷史的記載為我們再現隆美爾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清晨,隆美爾穿著他最喜愛的褐色上衣,與身穿灰藍色空軍制服的兒子一起散步。

隆美爾:「今天有兩種可能:要麼平安無事,要麼今晚我就不在這兒了。」曼弗雷德沉默不語。

11點鍾:隆美爾走進自己的房間,換上他在非洲最愛穿的開領制服,並且佩戴上勛章,等待布格道夫一行的到來。

下午1點鍾左右:布格道夫和隨行人員來到隆美爾的家中,在和露西寒暄了幾句之後,進入他的房間。布格道夫支走其他人員。

「我是來傳達元首的指示:『元首允諾,如果你自盡,將對叛國罪嚴加保密,不讓德國人知道。為了紀念你,將會建立一座紀念碑,並舉行國葬。而且不對家屬採取非常手段。此外,露西將會領到陸軍元帥的全部撫恤金。』」布格道夫神色嚴峻地對這位昔日的朋友說。

聽到這些話語,隆美爾心中本來抱有的一絲希望完全破滅了,他即將和最心愛的妻兒生死分離,他再也不能夠在心愛的戰場上馳騁,不能擁有一個軍人最光榮的歸宿——戰死沙場。隆美爾的臉上閃出極度痛苦的表情。但是,一切已經不能改變,他只能接受現實。讓隆美爾感到一絲欣慰的是,自己最深愛的妻子和兒子能夠不受牽連,他們日後的生活將會有保障。

隆美爾向妻子告別,這將是他們今生的最後一個擁抱。露西背對著隆美爾不禁黯然淚下,低聲啜泣,然而一切已經無法挽回,一代名將就這樣彷彿一顆流星般悄然隕落了。

人物介紹

埃爾溫·隆美爾(德語: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納粹德國陸軍元帥,軍事家、戰術家、理論家。

1910年7月從軍,一戰時隨軍開赴法國,後又在東線與羅馬尼亞人和義大利人作戰,被德皇授予藍馬克斯勛章。一戰後曾擔任過步兵營長、陸軍學院教官。1938年,隆美爾任元首大本營司令。1940年2月,任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使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1941年1月,希特勒挑選隆美爾中將任駐非洲軍團軍長。他到達北非後,不到兩個月,就迅速扭轉了北非戰局的初期局勢,被提拔為上將。

1942年6月,被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隆美爾被卷進了密謀推翻希特勒的計劃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爾被迫於1944年10月14日在卡車上服毒自盡,時年53歲。

隆美爾綽號「沙漠之狐」「帝國之鷹」,與曼施坦因與古德里安一起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1]對他的評價趨於兩極化,支持的人將其稱為納粹戰神,他高明的軍事素質和出色的戰術指揮才能,受到了許多軍事愛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軍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對的人根據他戰略的失誤,將其稱為「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鑒於隆美爾既曾經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又是納粹政權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稱為「二戰縱火犯」。

歷史評價:

時任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這個人一到北非,便以閃擊戰術屢敗我軍,不僅挽救了處於危險中的義大利軍隊,而且還扭轉了整個北菲戰場的戰略態勢,僅數月的時間,他就吞噬了我軍在北非戰場上的所有戰果,並把戰線推到阿萊曼地區。為此,人們都稱他為「沙漠之狐」。一個勇敢的對手在同我們作戰,雖然我們雙方在戰爭的格鬥中相互攻殺,但請允許我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德國歷史學家弗蘭茨·梅林:

①埃爾溫·隆美爾就是在軍事上為法西斯軍國主義者對外侵略擴張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典型代表。隆美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的名將,深得希特勒的器重。在德國入侵法國時,他指揮的第七裝甲師進展神速、挺進最遠,被稱力「魔鬼之師」;在北非戰場上,他指揮德國的非洲軍團在兵力相差懸殊,戰場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屢敗英軍,並一度進抵阿拉曼、逼近埃及的開羅城;在盟軍大規模反攻時,他又成功地組織了千里大撤退,被稱為「沙漠之狐」;在擔任B集團軍群司令時,他主持修築了著名的「大西洋壁壘」,並指揮了諾曼底抗登陸作戰。為希特勒的心腹愛將,他為納粹德國付出了犬馬之勞,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德國國防軍26位元帥之一。

②從某種意義上說,隆美爾是歷史上的幸運兒。他不僅在生前就已紅遍德國、婦孺皆知,而且在希特勒納粹政權覆滅後,其他法西斯幫凶一個個變得臭名昭著,被世人所唾棄的情況下,隆美爾的名聲反而扶搖直上。

藝術形象:

影視

電影《隆美爾》(Rommel):2012年上映,由Nikolaus Stein von Kamienski導演,烏爾里奇·圖克

爾(Ulrich Tukur)飾演

電影《最長的一天》:1962年上映,由威爾納·亨茲(Werner Hinz)飾演

電影《沙漠之狐》(The Desert Fox):1951年上映,由詹姆士·梅遜飾演

電影《將軍之夜》(Night of the Generals):1966年上映,由克里斯托弗·普盧默飾演

電影《突襲隆美爾》(Raid on Rommel):1971年上映,由沃夫岡·普雷斯(Wolfgang Preiss)飾演

電視劇《戰爭與回憶》:1988年上映,由哈德迪·克呂格(Hardy Krüger)飾演

游戲

游戲《閃擊戰:燃燒的地平線》(Blitzkrieg: Burning Horizon):2003年發售,德國CDV公司發行

游戲《戰斗任務:非洲軍》(Combat Mission: Afrika Korps):2003年發售,德國CDV公司發行

游戲《巴頓對隆美爾》(Patton Versus Rommel):1987年發售,美國藝電公司發行

游戲《沙漠之狐》(砂漠の狐):1988年發售,日本Kemco公司發行

游戲《沙漠中的隆美爾》(Rommel in the Desert):1982年發售,美國Columbia Games發行

非洲軍的第二版軍歌即為《我們的隆美爾》(Unser Rommel)。

⑷ 二戰題材電影

《珍珠港》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夏天挾雷霆萬鈞之勢上映,勾起了人們對二戰電影的又一次狂熱。不過好萊塢在過去五十年拍過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太多,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也有好幾十部,實非這篇短文所能容納。 因此,筆者將介紹重點鎖定兩軍在戰場上交鋒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題材,如戰俘逃亡片《大逃忙》(The Great Escape)、軍人故事片《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大後方生活片《戰雲鵑血》、壓迫或拯救猶太人片《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戰犯審判片《紐倫堡的審判》(Judgement at Nuremberg)等精采之作,均不得不在此割愛。 以下按影片出品先後介紹十部值得一看的經典二戰電影: 《戰場》 (Battleground)1949 導演:威廉·A·韋爾曼 (William·A·Wellman) 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 (Bastogne)發生遭遇戰的故事。當時,德軍元帥馮德倫斯特企圖在歐洲的西部戰線進行最後一次大反撲,不料在巴斯涅鎮被美國空降步兵師奮勇阻截下來。德軍包圍小鎮,脅逼美軍投降,但美軍寧死不屈,終於獲得最後勝利。此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來飾演片中要角,編劇刻劃個性鮮明,導演韋爾曼也拍得細膩,因此能生動地重現戰時氣氛。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雲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透過傑出的攝影更加強了戲劇張力。壓軸的戰爭場面處理得十分緊湊刺激,堪稱一流的戰役電影。 《隆美爾傳》(Desert Fox)1951 導演:亨利·哈撒韋(Henry Hathaway) 有「沙漠之狐」稱號的艾爾溫·隆美爾(Rommel)將軍,是軸心國在北非戰場的陸軍元帥,他所率領的北非軍團行兵如有神助,看似不可戰勝,令同盟國備感困擾。在1942年6月的利比亞圖卜魯克(Tobruk)戰役中,德軍以15,000名的弱勢俘虜了33,000名英軍,令隆美爾聲名大噪。英美同意聯合進行北非大反攻,由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Montgomery)率領比德軍多五倍的坦克車於1943年5月在大沙漠進行摧毀性的決戰。此時,隆美爾知道希特勒(Hilter)的氣數已盡,個人無力可回天,乃返回德國,在聯軍保證其家人生命安全之下自殺殉國。詹姆斯.梅森演得出色感人,如今被公認為好萊塢最出色的戰爭英雄傳記片之一。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導演:戴維·里恩 (David Lean) 戴維·里恩執導的反戰電影經典作,堪稱影史上最出色的戰爭片之一。劇情描述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上校尼柯遜率領的六百官兵在新加坡被俘,日軍將他們運往緬甸叢林中的戰俘營囚禁,並逼令他們在該營所在的桂河建築一座橋梁,藉以接通曼谷與仰光之間的鐵路運輸。尼柯遜根據日內瓦條約堅拒軍官從事勞動工作,不惜被單獨囚禁暗室亦不屈服。營長齋藤大佐逼於無奈退了一步,讓尼柯遜取回對手下的指揮權,豈料當英兵將橋築好時,從戰俘營逃出生天的美軍少校希斯卻奉命回來突擊炸橋。全片製作嚴謹,劇力逼人而來,跟一般戰俘逃亡電影不同一個層次。此片更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七項大獎。 《最漫長的一天》(The Longest Day) 1962 導演:安德魯·馬頓 (Andrew Marton) 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此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布局和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恍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演員陣容亦屬空前,網羅了多位在六十年代走紅的一線巨星參與盛舉。流行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 《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1965 導演:肯·安納金 (Ken Annakin) 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間盟軍與德軍的一場坦克大戰,德軍由羅伯特.肖飾演的希斯將軍率領,企圖在聖誕前夕對盟軍作全面反擊,但計劃功敗垂成,被亨利·方達飾演的凱晨將軍發現,因而雙方發生殊死戰。原來的寬銀幕電影頗能表現出這部巨制的戰爭氣勢,在小屏幕上欣賞當然會打點折扣。不過,導演肯·安納金的敘事手法仍算流暢,加上一群老牌演員也演出賣力,使影片維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空軍大戰略》 (Battle Of Britain)1969 導演:Guy Hamilton 這部大型戰爭片由英國影壇精英空群出動拍攝而成,為重現他們祖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段重要歷史而賣力。影片以紀實戲劇的風格描寫德國納粹在1940年空襲英國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使英國損失慘重,但也激起了英國人民同仇敵愾對抗德國,尤其英軍的飛行員更是爭先上陣反攻不甘後人。片中戰機蓋天的空襲場面拍得十分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在眾多熠熠紅星中,邁克爾.凱恩、肯尼思.莫爾占戲較多,飾演龐瑪妻子的蘇珊娜.玉則表現浪漫。此外,勞倫斯·奧立弗飾演戰術高明的爵士令人印象深刻。 《巴頓將軍》(Patton: Lust for Glory)1970 導演: 富蘭克林·J·沙夫納 (Franklin J. Schaffner) 影片一開場,畫面填滿了一面美國星條旗,身穿戎裝的巴頓步上國旗前的講台,正對鏡頭發表一篇《美國軍人最偉大》的演說,一股名將氣魄不言而喻。片中有一段爭議頗大的場面,描述巴頓進傷兵醫院巡視時掌摑懦弱士兵,其創作靈感應來自寇比力克的反戰名片《光榮之路》(Path of Glory)。這部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七個大獎,但最佳男主角喬治·C·斯科特竟然公開拒絕了這項榮耀。他說他不是為了競爭奧斯卡獎而演出的,真是與巴頓個性如出一轍的一條硬漢。 《虎!虎!虎!》(Tora! Tora! Tora!)1970 導演:理查德·弗萊舍 (Richard Fleischer) 在二戰結束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昔日的敵對雙方:美國和日本,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坐下來,用電影共同探討觸發這一場人類浩劫的原因。本片由美國與日本電影界合拍,日方原想請大師黑澤明負責掌舵,後來日軍部分的戲由深作欣二執導。全片從美日雙方的發展狀況同時呈現珍珠港事變的歷史真相,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會成功的來龍去脈,故不像其它大型戰爭片那麼富有戲劇性和沖擊性,但嚴謹的製作可讓觀眾了解歷史,日機轟炸珍珠港的場面亦拍得逼真可觀,曾獲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中途島戰役》(Midway)1976 導演:傑克·斯米特 (Jack Smight)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東西方兩大戰場,好萊塢拍了很多以西方戰線為背景的戰爭片,但是發生在東方戰線的影片拍得很少,這部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算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本片的劇情焦點是美國與日本海軍對壘的中途島戰役。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以傳統戰爭片風格處理的本片不算是很突出之作,編導刻意加入美國將軍之子愛上日本女孩的通俗劇情節也相對比較平庸,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采,而海戰的場面也實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斯皮爾伯格其實在此之前拍過好幾部戰爭片,包括:《1941》、《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辛德拉的名單》等,似乎他對二戰歷史始終情有獨鍾。此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在這一天的進攻中,盟軍總部發放陣亡通知單的工作人員發現:一家姓賴恩的有三兄弟都陣亡了,只剩小兒子瑞恩仍在歐洲大陸作戰,萬一也死了就會全家絕後。盟軍司令馬歇爾(Marshall)將軍得知此情況,立刻下令派遣湯姆·漢克斯率領的一支小分隊去法國戰場搜救他。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則將其定為「極度渲染戰爭暴力片」。不過,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卻給予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⑸ 那是一部什麼名字的電影

影片就叫<沙漠之狐>,以下是影片原型介紹

「沙漠之狐」——隆美爾

隆美爾 ,這個德國裝甲兵的戰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一位聲名顯赫的風雲人物。戰後,聯邦德國用他的名字給戰艦街道和兵營命名,美國還拍攝了吹捧他的影片《沙漠之狐》。一位美國歷史學家認為,構成出入隆美爾傳奇色彩的因素,首先是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詐和詭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揮裝甲部隊時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常使對手措手不及。世界各國研究和介紹他的著述甚多,其軍事指揮藝術和用兵特點,在軍界具有廣泛的影響。
隆美爾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任連長。戰後,曾在軍事院校任教,著有《步兵進攻》(1937年)一書。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任希特勒大本營衛隊長。1940年任第十裝甲師師長。在入侵法國的戰爭中,他的師雖然不在主要突擊方向上,但卻始終沖在德軍裝甲兵的前列,完成閃電式的突破、割裂、合圍、追擊等任務,高速突貫法國全境,最後攻佔法國西海岸的瑟堡要塞,在一個半月的作戰中,該師以較小的代價(傷亡2600餘人,損失坦克多輛),俘獲敵軍多人,繳獲獎輛坦克和裝甲車及大量物資裝備。隆美爾裝甲師取得顯著戰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英法聯軍作戰思想落後,無充分的戰斗准備和士氣低落等因素造成的。

1941年2月,為援救義大利在北非之危,隆美爾率領德國非洲裝甲軍到達利比亞,並統一指揮義大利軍作戰,他成功地在戰役,戰斗中,採用兵不厭詐的手法,藉助坦克的高度機動性,實現奇襲,從而在沙漠地區的惡劣環境和缺少制空權的條件下,常常以少擊眾,出奇制勝,他廣泛使用機動戰術攻佔著名的劃蘭尼加地區,攻克托卜魯克要塞,多次擊退英軍反攻。1942年5月隆美爾在比哈凱姆坦克會戰中擊敗強大的對手,把英軍逐回埃及境內。隆美爾因戰績卓著而連升兩級,成為德軍中最年輕的元帥。1942年7月,隆美爾及其疲憊的德,意軍團成了強弩之末,11月在阿萊曼坦克會戰中, 被B L蒙哥馬利指揮的英軍第二集團軍擊敗,從隆美爾方面來看,除了後勤技術保障遇到嚴重困難傷亡與疾病造成大量減員,缺乏制空權,隆美爾將戰線拉得過長也是一大因素。

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隆美爾任駐法國西線陸軍「B」集團軍群司令,在指揮諾曼底抗登陸戰役前,他主張將裝甲師靠前配置,以利於殲敵於海灘的意見沒有被採納。1944 年7月20日,隆美爾因希特勒被刺事件受牽連而被迫自殺。英國軍事理論家BH利德爾哈特將隆美爾作戰文書編輯成冊,名為《隆美爾文件》,其中肯關「沙漠戰爭規律」等論述,引起了許多軍事學術研究者的濃厚興趣。

隆美爾在指揮裝甲部隊作戰方面具有以下主要特點:(1)善於利用戰場空間和時間因素,指揮部隊快速機動和集中兵力。在進攻中, 以裝甲部隊為突擊群,趁敵猶豫不決和混亂之機,冒著暴露側翼和後方的危險, 大膽穿插迂迴,攻擊敵人翼側和後方, 從而瓦解敵整個防禦,而步兵則在正面實施牽制行動,在抗擊敵優勢坦克的反沖擊時,常以防禦行動並使用高射炮平射打坦克的手段挫敗對手, 而後轉入反攻,在城鎮攻堅戰中, 一般以步兵先行突破, 而後投入坦克。當敵潰退時, 即以坦克不停頓地追擊來發展勝利,在防禦戰役中, 通常將裝甲部隊作為預備隊, 對突入之敵實施反沖擊或反擊。在退卻時, 則以機動防禦陰滯對方追擊。(2)慣於身臨前線,靠前指揮,他經常乘裝甲指揮車或坦克甚至飛機來指揮。他常常出現在最緊張,最緊要的時間和地點,臨危不亂, 一再死裡逃生,對下屬要求嚴格,倡導勇猛無畏的尚武精神。雖然常有輕率魯莽之舉, 便卻在士兵中享有較高聲淮。(3)主張在戰役戰鬥鬥中使用一切欺敵手段和偽裝手法,使敵產生錯覺,達到奇襲的效果。在入侵法國的進軍中, 他多次令坦克乘員坐在坦克外邊搖動白旗,開得敵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竟忘掉了抗擊。

某些資歷產階級歷史學家企圖將隆美爾塑造成超脫政治的軍事天才人物,這是徒勞的,其實隆美爾早在1938年就以十分贊許的口吻引述過希特勒的話:「今天的軍人必須有政治遠見,因為他必須隨時准備為我人瓣新政治而戰斗」。此後,隆美爾就一直是德國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的急先鋒。

⑹ 跪求一部講2戰時期的電影,很經典的

《珍珠港》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夏天挾雷霆萬鈞之勢上映,勾起了人們對二戰電影的又一次狂熱。不過好萊塢在過去五十年拍過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太多,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也有好幾十部,實非這篇短文所能容納。

《戰場》 (Battleground)1949
??
導演:威廉・A・韋爾曼 (William・A・Wellman)
??
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 (Bastogne)發生遭遇戰的故事。當時,德軍元帥馮德倫斯特企圖在歐洲的西部戰線進行最後一次大反撲,不料在巴斯涅鎮被美國空降步兵師奮勇阻截下來。德軍包圍小鎮,脅逼美軍投降,但美軍寧死不屈,終於獲得最後勝利。此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來飾演片中要角,編劇刻劃個性鮮明,導演韋爾曼也拍得細膩,因此能生動地重現戰時氣氛。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雲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透過傑出的攝影更加強了戲劇張力。壓軸的戰爭場面處理得十分緊湊刺激,堪稱一流的戰役電影。

《隆美爾傳》(Desert Fox)1951
??
導演:亨利・哈撒韋(Henry Hathaway)
??
有「沙漠之狐」稱號的艾爾溫・隆美爾(Rommel)將軍,是軸心國在北非戰場的陸軍元帥,他所率領的北非軍團行兵如有神助,看似不可戰勝,令同盟國備感困擾。在1942年6月的利比亞圖卜魯克(Tobruk)戰役中,德軍以15,000名的弱勢俘虜了33,000名英軍,令隆美爾聲名大噪。英美同意聯合進行北非大反攻,由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Montgomery)率領比德軍多五倍的坦克車於1943年5月在大沙漠進行摧毀性的決戰。此時,隆美爾知道希特勒(Hilter)的氣數已盡,個人無力可回天,乃返回德國,在聯軍保證其家人生命安全之下自殺殉國。詹姆斯.梅森演得出色感人,如今被公認為好萊塢最出色的戰爭英雄傳記片之一。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
導演:戴維・里恩 (David Lean)
??
戴維・里恩執導的反戰電影經典作,堪稱影史上最出色的戰爭片之一。劇情描述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上校尼柯遜率領的六百官兵在新加坡被俘,日軍將他們運往緬甸叢林中的戰俘營囚禁,並逼令他們在該營所在的桂河建築一座橋梁,藉以接通曼谷與仰光之間的鐵路運輸。尼柯遜根據日內瓦條約堅拒軍官從事勞動工作,不惜被單獨囚禁暗室亦不屈服。營長齋藤大佐逼於無奈退了一步,讓尼柯遜取回對手下的指揮權,豈料當英兵將橋築好時,從戰俘營逃出生天的美軍少校希斯卻奉命回來突擊炸橋。全片製作嚴謹,劇力逼人而來,跟一般戰俘逃亡電影不同一個層次。此片更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七項大獎。

《最漫長的一天》(The Longest Day) 1962
??
導演:安德魯・馬頓 (Andrew Marton)
??
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此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布局和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恍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寫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演員陣容亦屬空前,網羅了多位在六十年代走紅的一線巨星參與盛舉。流行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

《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1965
??
導演:肯・安納金 (Ken Annakin)
??
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間盟軍與德軍的一場坦克大戰,德軍由羅伯特.肖飾演的希斯將軍率領,企圖在聖誕前夕對盟軍作全面反擊,但計劃功敗垂成,被亨利・方達飾演的凱晨將軍發現,因而雙方發生殊死戰。原來的寬銀幕電影頗能表現出這部巨制的戰爭氣勢,在小屏幕上欣賞當然會打點折扣。不過,導演肯・安納金的敘事手法仍算流暢,加上一群老牌演員也演出賣力,使影片維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空軍大戰略》 (Battle Of Britain)1969
??
導演:Guy Hamilton
??
這部大型戰爭片由英國影壇精英空群出動拍攝而成,為重現他們祖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段重要歷史而賣力。影片以紀實戲劇的風格描寫德國納粹在1940年空襲英國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使英國損失慘重,但也激起了英國人民同仇敵愾對抗德國,尤其英軍的飛行員更是爭先上陣反攻不甘後人。片中戰機蓋天的空襲場面拍得十分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在眾多熠熠紅星中,邁克爾.凱恩、肯尼思.莫爾占戲較多,飾演龐瑪妻子的蘇珊娜.玉則表現浪漫。此外,勞倫斯・奧立弗飾演戰術高明的爵士令人印象深刻。

《巴頓將軍》(Patton: Lust for Glory)1970
??
導演: 富蘭克林・J・沙夫納 (Franklin J. Schaffner)
??
影片一開場,畫面填滿了一面美國星條旗,身穿戎裝的巴頓步上國旗前的講台,正對鏡頭發表一篇《美國軍人最偉大》的演說,一股名將氣魄不言而喻。片中有一段爭議頗大的場面,描述巴頓進傷兵醫院巡視時掌摑懦弱士兵,其創作靈感應來自寇比力克的反戰名片《光榮之路》(Path of Glory)。這部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七個大獎,但最佳男主角喬治・C・斯科特竟然公開拒絕了這項榮耀。他說他不是為了競爭奧斯卡獎而演出的,真是與巴頓個性如出一轍的一條硬漢。

《虎!虎!虎!》(Tora! Tora! Tora!)1970

導演:理查德・弗萊舍 (Richard Fleischer)
??
在二戰結束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昔日的敵對雙方:美國和愛貓撲,愛生活,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坐下來,用電影共同探討觸發這一場人類浩劫的原因。本片由美國與愛貓撲,愛生活電影界合拍,日方原想請大師黑澤明負責掌舵,後來日軍部分的戲由深作欣二執導。全片從美日雙方的發展狀況同時呈現珍珠港事變的歷史真相,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會成功的來龍去脈,故不像其它大型戰爭片那麼富有戲劇性和沖擊性,但嚴謹的製作可讓觀眾了解歷史,日機轟炸珍珠港的場面亦拍得逼真可觀,曾獲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中途島戰役》(Midway)1976

導演:傑克・斯米特 (Jack Smight)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東西方兩大戰場,好萊塢拍了很多以西方戰線為背景的戰爭片,但是發生在東方戰線的影片拍得很少,這部七十年代出品的大型戰爭片算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本片的劇情焦點是美國與愛貓撲,愛生活海軍對壘的中途島戰役。在當年的一批同類電影之中,以傳統戰爭片風格處理的本片不算是很突出之作,編導刻意加入美國將軍之子愛上愛貓撲,愛生活女孩的通俗劇情節也相對比較平庸,但超級明星陣容卻可以令今天的觀眾重睹上一代巨星風采,而海戰的場面也實在拍得逼真,使本片仍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斯皮爾伯格其實在此之前拍過好幾部戰爭片,包括:《1941》、《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辛德拉的名單》等,似乎他對二戰歷史始終情有獨鍾。此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在這一天的進攻中,盟軍總部發放陣亡通知單的工作人員發現:一家姓賴恩的有三兄弟都陣亡了,只剩小兒子瑞恩仍在歐洲大陸作戰,萬一也死了就會全家絕後。盟軍司令馬歇爾(Marshall)將軍得知此情況,立刻下令派遣湯姆・漢克斯率領的一支小分隊去法國戰場搜救他。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美國電影協會則將其定為「極度渲染戰爭暴力片」。不過,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卻給予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這是反映二戰時期比較經典的十部電影,你回憶一下看有沒有,僅供參考。
不是很好找啊,因為我也沒看過。你在咨詢咨詢別人吧!!

⑺ 求一部2戰時期的電影,要國語音的,超爽的!!

蘇聯電影《解放》、《圍困》、《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第三次打擊》。《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最震撼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返正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漏運悔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中共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最難忘

《橋》南斯拉夫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最傷感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導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貝魯奇

1941年,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二戰的硝煙之中,但西西里島仍是一片寧和,這里正是男孩雷納托的家鄉。他和所有13歲的孩子一樣,天真、快樂、不安分,對生活充滿幻想。終於有一天遇到了改變他生活的女人——瑪蓮娜。這位漂亮的寡婦令所有的男人著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戰爭在繼續。傳來了瑪蓮娜丈夫的噩耗。瑪蓮娜為了生存,開始了出賣肉體的生涯。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最悲情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前蘇聯

導演:斯·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表現了一場局部戰斗,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悄頃吊,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流下熱淚。

這部出品於1972年的戰爭影片,曾經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1975年列寧獎金等多項大獎。在中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不僅是因為片中有一幕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裸戲」,更因為它將女性在戰爭面前的抉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爭,往往應該讓女人走開,而在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中,女人卻大膽地走入了戰爭。影片中,女兵們曾擁有的夢幻般愛情生活和戰爭的慘烈殘酷相交織。當這群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女孩子最終相繼戰死沙場時,影片控訴法西斯暴行的主題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最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實

《最長的一天》美國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羅·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顯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屬空前,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最長的一天》被影迷奉為二戰電影蓋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脫險》法國、英國

導演:傑拉爾·奧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飛機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在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在熱情的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這部影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曾創下法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與演技派明星布爾維爾配合傑拉爾·奧利天才的編導手法,使影片成為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共8部精彩的二戰電影在每晚10時播出。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http://ke..com/view/25462.htm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http://ke..com/view/74996.htm

《鋼琴師》Pianist
http://ke..com/view/334821.htm

《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
http://ke..com/view/65532.htm

《兄弟連》Band of Brothers
http://ke..com/view/14944.htm

<U-571
http://ke..com/view/59137.htm

《珍珠港》Pearl Harbor
http://ke..com/view/7738.htm

《父輩的旗幟〉
http://ke..com/view/439161.htm

《細細的紅線>
http://angelinecyq.bokee.com/viewdiary.14777254.html

⑻ 二戰期間有三個人在德國後方搗亂那個電影叫什麼

「閃電劍」 - 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國陸軍元帥。工作人員德軍A組,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南」和集團軍群司令等職二戰期間前首席。

曼施坦因精通戰略戰術,機智,聰明的反應,超人的軍事想像力,他是公認的最強的德國軍隊司令,還被評為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甚至臭名昭著的納粹n的身份也掩蓋不了他的軍事才華。之所以很多他的將軍和整個德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會脫穎而出,在森林裡,因為他既是一個軍事天才,又是軍事全才。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幫倫方元帥指揮德軍迅速席捲波蘭,華沙的秋天,它的頭參謀長的作用。而真正讓他傳奇的是他的進攻法國提出的作戰計劃,被稱為「曼施坦因計劃」,德國人是按照這個大膽的計劃(以坦克穿過阿登迅速突擊部隊在法國北部),以「閃電戰」動力發揮到了極致 - 德國打敗了英法聯軍六周入侵荷蘭,比利時,法國征服了所謂的「大陸第一軍事強國」。此後,曼施坦因成為最好的一個在歐洲的戰爭策略的歷史,雖然他是侵略戰爭服務。

許多戰略家只適合運籌帷幄,而曼施坦因親自帶領他在戰爭中沒有比他的作戰計劃制定了不同的水平更好的軍隊。作為一個前線指揮官,他在侵略蘇聯的戰爭中連連得手,保持蘇聯,尤其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使蘇聯損失慘重。即使在蘇德戰爭德軍戰敗的情況下,他的部隊仍然抵制蘇聯的進攻,反擊取勝,這是罕見的軍事史。曼施坦因比作劍德國閃擊戰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沙漠之狐」 - 隆美爾

隆美爾(1891--1944),德國陸軍元帥。昔日的「非洲軍」的指揮官?在德國的集團軍群司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B等級。

隆美爾是德國最著名的二戰將領,幾乎沒有什麼了解世界軍事史就知道了他那著名的綽號 - 「沙漠之狐」的因為他的驚人紀錄在一系列北非沙漠戰場的瘋狂宣傳德國媒體和媒體的盟友,當他是誰已經成為一個傳奇偶像活著的德國士兵。

狡猾多變,大膽和勇敢是他的軍隊的最大的特點。他在法國的入侵戰爭軍事指揮官透露,在那個時候,他只是一個老師,他的部隊所有的沖刺方式,進展迅速,擊敗了法國軍隊,被稱為「分裂的魔鬼。」來到北非,強英的臉後,他迅速機動部隊用坦克,突破對方的防線,或欺騙,或猛攻,英打幾次措手不及,幾乎沒有喘息的空間。他的軍隊曾一度來到阿拉曼,逼近開羅,震驚了整個英國。即使在沒有電源的,由蒙哥馬利,英國戰敗後,他仍然可以組織特退,真的是只狡猾的狐狸。

在惡劣的環境中,在一個沙漠中的綠洲,作戰是非常困難的,而隆美爾創造了沙漠戰的奇跡,雖然比同期的策略,武將稍差,但戰術已經達到了極限,即使丘吉爾都大大稱贊他的對手,又是軍事歷史學家他漢尼拔,拿破崙為「尊貴會被打敗。」隆美爾對西方軍事史學家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

「鎧甲怪人」 - 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1888--1954),德國陸軍上將。曾任裝甲兵司令,坦克兵,導演,工作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的陸軍參謀長。

古德里安是一個典型的主理論聯系實際,他在現代裝甲戰,即使在今天,N納粹德軍恨他仍被認為是世界的先驅「裝甲之父」。裝甲戰專家相比同時代朱可夫,巴頓,隆美爾,誰,古德里安的影響對坦克戰的大部分歷史發展的。 「專注於在狹窄的正面突然一貫執行高速使用了大量坦克」的理論,結合自己的坦克攻擊了震驚世界的戰爭,所以他讓他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裝甲會的。」

當英國軍隊的法律,人們還在議論的時候,古德里安已經開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實踐,這被看作是不可能的,當時裝甲戰,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但古德里安仍堅持追求自己的目標,並最終推動其軍事思想和非凡的組織可以憑借一己之力創造了強大的德國坦克部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古德里安終於有機會施展,他第一次率領他的軍隊的坦克迅速擊敗波蘭後,部隊經過法國色當戰役席捲,盡可能的達到英吉利海峽。在早期的蘇德戰爭,他指揮的部隊在坦克包圍蘇聯基輔等地多次,創造了連續作戰坦克突擊典型的例子。這是他的盔甲理論和實踐,使侵略XTL竟如此震驚。

三將軍用自己非凡的藝術軍事指揮XTL幫助改寫了世界的歷史,使德國無敵在二戰的早期階段。無論是曼施坦因的「閃電戰」的策略,或隆美爾的「沙漠戰術」,以及古德里安的「裝甲突擊理論與實踐」,所有的二戰軍事發展進程和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的軍事理論和戰爭推動了現代作戰的發展,而即使在今天仍然值得學習和研究。

閱讀全文

與隆美爾電影國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豆瓣高分青春劇電影 瀏覽:899
什麼app買電影票最便宜 瀏覽:904
中世紀電影經典前10名 瀏覽:97
新鳳霞演過哪些電影 瀏覽:196
漫步電影網倫理片 瀏覽:622
三部最好看的歐美電影 瀏覽:633
Miranda在電影中的台詞 瀏覽:24
你對昨晚看的那部電影的看法英語 瀏覽:644
秋霞電影怎麼 瀏覽:745
英文電影價格談判 瀏覽:285
美女暗戀帥哥的電影 瀏覽:681
關於藏獒的動漫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41
國產二戰空戰電影大全 瀏覽:818
如何在抖音上介紹電影視頻 瀏覽:274
貓和老鼠今日電影 瀏覽:899
青春韓國電影手機觀看視頻 瀏覽:730
胳膊炸掉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372
英俊少年中文版的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47
外國人惡搞的喜劇電影 瀏覽:640
藍龍是什麼電影里的人物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