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香港電影經常說38軍是什麼意思

香港電影經常說38軍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6-29 01:15:02

1. 電影奇襲炸的是什麼橋

《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朝鮮戰場上,敵人企圖阻止中朝人民軍隊的強大攻勢,從前沿到縱深加強了警戒。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某偵察分隊的偵察員們,在前沿敵人布置的雷區遇到了來往頻繁的巡邏隊,方勇連長根據早已摸到的敵行動規律,尾隨敵人前進,順利通過雷區。接著又幹掉了設在無名高地的火力點。偵察分隊越過前沿,須在天亮前闖過一條靠山傍水的七號公路到達鳳仙嶺。正當他們涉過河流准備沖過公路的時候,不巧敵人的運輸車隊在他們上岸附近的公路上停下休息,使偵察分隊動彈不得。方勇急中生智,和一班長等化裝成美軍的巡邏隊,嚇走敵人,順利通過公路。第二天,偵察分隊在山上隱蔽起來,方勇帶領一班長和戰士唐虎,去金石洞找一位兩年前曾救過他的朝鮮阿媽妮,以便和朝鮮游擊隊取得聯系。但金石洞已被敵人燒毀,方勇等遍尋不著。在村子的另一頭,敵偽警察正在搜尋老百姓,阿媽妮冒著生命危險留在村子裡為游擊隊和偵察小分隊作聯絡。敵人發現後,要把她綁走。正在這時,方勇等化裝成敵軍趕到,救出阿媽妮,與游擊隊取得了聯系。小分隊與游擊隊決定聯合行動炸毀大橋。橋頭被敵人嚴密封鎖。方勇等化裝成敵軍傷兵,在公路上奪得一輛中吉普,殺死車上的敵人,乘車進入橋頭,並以給水箱加水為名,騙過橋頭上的崗哨,搞清了橋梁的構造和橋頭的設防情況。敵人發現中吉普失蹤,從重傷的敵軍官口中知道情況後,立刻派部隊追尋。方勇等以熟練的射擊和駕駛技術擊毀敵人車輛,脫離了危險。偵察小分隊與游擊隊來到橋頭准備ZHA橋。狡猾的敵人從失車事件中猜測出我奪橋的企圖,派出部隊前來護橋。這些早已在我偵察小分隊和游擊隊的預料之中,游擊隊在公路上堵殲了增援的敵人。敵人又派橋南的兵力增援,並令守橋的敵人控制橋頭。偵察小分隊的爆破組剛接近橋墩搭好人梯就被敵人發現,敵人開亮探照燈,用火力封鎖橋墩,爆破組受挫,退了下來。我軍正面部隊發起攻擊的時刻迫近,爆破組接近不了橋墩,只有切斷探照燈的電源線才能掩護爆破組,而電源線又被敵人用火力嚴密地封鎖著。唐虎挺身而出去剪電源線,他在前進中負了重傷,掩護唐虎的朝鮮游擊隊女戰士朴金玉奮不顧身搶救唐虎,最後終於切斷電源線。橋頭一片漆黑,橋墩的ZHA葯安好,一聲巨響,增援的敵人和大橋同歸於盡。
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深入敵後,炸毀敵人一座公路橋--康平橋,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偵察隊在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時,根據早就掌握了的敵人的行動規律,尾隨敵人前進,巧妙地通過敵人的地雷區。當他們往聯絡地點鳳仙嶺進發,在穿越公路時,被李偽軍運輸隊所阻,他們化裝成美軍巡邏隊,嚇跑了運輸隊,救出了聯絡員、朝鮮老大媽阿媽妮,從而與游擊隊取得了聯系。然後,偵察員又化裝成李偽軍傷兵,奪得了一輛敵人的中吉普,騙得橋頭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橋的構造和橋頭的設防情況。敵人發現中吉普失蹤,立即派部隊追尋。在緊急關頭,方勇把中吉普開下懸崖墜毀,機智地擺脫了敵人的追擊。最後,偵察隊在朝鮮女游擊隊戰士朴金玉的幫助下,炸毀了康平橋,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了敵人。

2. 電影小兵張嘎里羅宗寶的扮演者是誰

《小兵張嘎》中羅金保的扮演者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張瑩
張瑩祖籍是山東省沂縣(今臨沂市),民國年間由於連年乾旱,臨沂一帶鬧了嚴重災荒。張瑩的父親舉家同鄉親們一道闖關東謀生,徒步行程三千多里路,落腳開原縣孫家台鎮(今開原市政府所在地),靠做雜活、當瓦工為生。1924年1月,張瑩出生在孫家台鎮轉盤街一個平民大雜院中。他本是姓宮,由於父親勞累過度而早逝,母親帶張瑩改嫁到張姓人家,他起名張松岩。自幼一邊打工幫父母養家糊口;一邊讀書學習,過著百姓人家平淡的生活。
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奉系軍閥張作霖統治東北,之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東北,從此東北四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勞苦大眾陷入了暗無天日民不聊生的境地。在此種情況下,人民的反日情緒逐漸高漲,許許多多的熱血青年用以文藝的形式表達他們反帝反封建的意志。在這里產生了大量的「滿洲」愛國文學、戲劇,開原便成為東北地區「滿洲」愛國文學基地之一。社會上諸多的具有進步思想內容的戲劇、曲藝演出喚起民眾的覺醒,激勵了人們的反日情緒。張瑩偕同同學及鄰里朋友活躍於各種演出,他能演、會說、會唱,面面俱到。他們演出曹雨的《雷雨》、巴金的《家》、《春》、《秋》和延安傳來的新劇《白毛女》等,抑或是話劇、歌劇,抑或是評劇、京劇;還演二人轉,說唱快板,樣樣俱全,都很精彩。張瑩的搭檔、莫逆之交——著名琴師王允生,他們只相差一歲,又是鄰居,他們天天在一起演出。王允生生前曾經說過:「張瑩天資聰慧,多才多藝,演什麼像什麼,正反派人物都能演得活靈活現。」說實話,張瑩的口才、演技和打快板的水平在東北地區至今也難找幾人能和他匹敵,可惜當時的條件所限沒有留下資料。

張瑩自幼善於接受進步思想,嚮往光明,追求正義,把自己的原名張松岩改為張瑩,「瑩」即光亮透明,以此表明自己如何做人的蓄意。張瑩的一生實踐已經證實了他是一個光明磊落、坦坦盪盪的人。在16歲那年他和幾位追求進步的同學一塊兒到河北昌黎縣尋找冀東抗日組織,在那裡積極參與並開展抗日演藝活動,這引起了反動當局的注意。昌黎縣偽政府要抓捕,他們巧妙地躲過偽兵的追捕,返回開原繼續進行抗日救國的宣傳活動。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卵翼下的偽滿洲國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摧毀。嗣後,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部隊先後挺進東北,建立政權,出現拉鋸形勢,各自紛紛徵兵。1945年8月12日,張瑩和一批青年秘密地參加了八路軍24旅(後編入38軍)。解放戰爭時期,張瑩和戰友們曾經回到家鄉開原為鄉親們演出歌劇《白毛女》等節目,喜兒的悲慘遭遇啟發了青年們的階級覺悟,激勵了他們為人民的解放而參軍入伍的決心。於是開原一帶約有三千多名男女青年踴躍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
張瑩廣交遊,重情義,他有許多朋友,可他參加八路軍的事卻沒有告訴他們。因為當時國民黨占據開原,不便透露實情,後來人們才知道他已參加了八路軍。新中國成立後張瑩曾回過家鄉,他當年的窮哥們、藝友們到車站迎接,還請他到家裡做客,張瑩這時候已經是東北電影製片廠(即長影)演出隊的隊長。他來到後和鄉親們十分親熱,不擺架子,促膝談心,問長問短。他真是家鄉人們心目中的可敬可愛而又值得自豪的電影藝術家。張瑩昔年往來最密切的摯友——王允生琴師的兒子王存孝和張瑩的戰友王勝革(王存孝的叔叔)等家鄉的老一代人們回顧當年的情景時,常常欽佩道:「張瑩為人正直、厚道,才華高強出眾。」他所創造的藝術形象——趙連長(《董存瑞》)、羅金保(《小兵張嘎》)等不僅感染了他的同代人,還在下一代人及家鄉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張瑩五十年代上半期拍攝的電影較多,有十部左右,57年錯劃右派被下放改造了幾年,六十年代摘掉帽子又回到了北影,文革前的幾年拍攝了幾部電影,當時正是張瑩演藝的黃金時期,不幸那場運動給他們帶來了災難,無休止的批鬥令人灰心喪氣,張瑩當過右派難逃厄運,多遭磨難英年早逝,非常可惜.

3. 老電影《上甘嶺》《奇襲》的主角原型現身屏幕 戰後他們曾任何職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一些志願軍老戰士在媒體采訪中紛紛亮相屏幕,這些戰斗功臣耄耋之年,仍然精神矍鑠,令人欣慰。

在電視新聞報道中,欣喜看到了老電影《上甘嶺》中張忠發連長的真實原型張計發,還有老電影《奇襲》中方連長的真實原型張魁印。

兩位老英雄都是九十以上高齡,說起七十年前朝鮮戰場的往事,仍是那麼思路清晰,表達流暢,在哪打了幾仗,犧牲了多少戰友,都記得清清楚楚。

真是歲月如歌,英雄不老。

出生於1926年的 張計發 ,是河北省贊皇縣人,抗戰末期19歲參軍入伍,在八路軍太行一分區獨立團當戰士。

他於1951年隨部隊奔赴抗美援朝戰場,在上甘嶺戰役中,擔任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135團7連連長。

殘酷的上甘嶺戰役中,張計發帶領連隊曾在缺水、缺糧、沒有葯品、彈葯不足的坑道里堅守了43天,不僅擊退了敵人一次次瘋狂進攻,還數次反擊奪回陣地,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堅守和反擊作戰任務。

戰後,135團7連榮立集體一等功。連長張計發榮立個人一等功,並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勛章。

戰後1954年回國,張計發作為英模代表,出席了中南軍區英模代表大會。1955年秋,已升任副營長的張計發,在組織的關懷下進入南京中高級步兵學校學習。1963年,他從團副參謀長崗位上因病離休,被組織上安排到河南信陽軍分區干休所休養。

1957年,毛主席指示有關方面將上甘嶺戰役拍成電影。擅長軍事題材影片拍攝的長影廠立即組成創作班子,由沙蒙、林杉擔任導演。因為林杉曾創作多部革命題材的作品,所以他和曹欣、沙蒙、肖矛又是《上甘嶺》劇本創作者。編導們兩次到上甘嶺進行實地考察,並到志願軍部隊體驗生活,還決定請主角原型張計發為劇組顧問。因張計發當時在南京步校學習,沒能成行。

但張計發的確是老電影《上甘嶺》中8連連長張忠發的原型,也是小學課本里課文《一個蘋果》的親歷者和作者。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前線,張計發打了10年仗,負過8次傷,榮立特等功四次,一等功兩次,是實至名歸的英雄連長。

電影《上甘嶺》上映後,張計發不知看過多少遍,但一直無法從頭看到尾,經常是只看一半就不敢再看下去了。原因是,他記憶中的實戰情景遠比電影更慘烈,那些犧牲的戰友讓他想起來就難過···。

離職休養後,張計發把關心教育下一代當作自己的神聖職責。在堅持與疾病作斗爭的同時,曾無數次深入湖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廣東等省區,到學校、進工廠、下部隊,作了上千場的革命傳統報告,聽眾多達百萬人次。

張計發的妻子名叫魏祖琴,是他從朝鮮回國後由組織牽線搭橋組成的家庭。兩人育有四個女兒,有三個從軍入伍。1967年出生的小女兒至今在部隊一線,已是一名指揮員。

(電影《上甘嶺》劇照)

94歲高齡的張計發新近現身屏幕,重新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一個蘋果的故事」,還講述了報務員因口渴說不出話,不惜自己將自己的嘴打出血來潤嗓子的動人情節···

張魁印

抗美援朝老英雄張魁印,就是老電影《奇襲》中偵察連長方勇的真實原型,如今已經98歲高齡。

當年他帶領38軍一支先遣隊機智深入敵後,一舉炸毀武陵橋,切斷了南逃敵軍退路和後援,為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

戰後,張魁印被志願軍總部批准榮立一等功。也是38軍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立一等功的唯一一位團職幹部。

(晚年張魁印)

他是山西平遙人,生於1922年,1937年參加革命,歷任山西政治保衛隊二大隊六中隊戰士,八路軍晉西支隊一團測繪員,晉西第二軍分區偵通隊偵察排長,第二軍分區司令部偵察參謀、偵察科科長。

1951年1月入朝參戰,張魁印任志願軍第38軍偵察科科長、38軍司令部情報科副科長。此後,歷任50軍作訓處長,38軍作訓處長,師參謀長、副師長,黑龍江省軍區副參謀長,1982年享受副軍職待遇離職休養。

驚險傳奇的戰場往事,起源於1950年11月24 日下午。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打響的前一天,志願軍38軍軍長梁興初傳令,把軍部偵察科科長張魁印叫來,開門見山說:

「給你一個任務。你與 113 師偵察科長周文化帶兩個連,兩個工兵排,配英、朝語翻譯,300多人,組成軍先遣隊。要在朝鮮平安南道內務署配合下,秘密潛入德川以南,在26日上午8時以前,把德川通順川和平壤的武陵橋炸掉。你敢不敢去執行這個任務?"

時年28歲的張魁印胸脯一挺,堅定地回答:「那有什麼不敢的!」

梁軍長也沒多說,只是把手一揮命令:「好,那就出發吧!」

這是抗美援朝二次戰役中的真實一幕。

有關這次巧妙、大膽穿插敵後奇襲的戰斗經過,在許多記載抗美援朝的史料中都有詳盡描述。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張濤志著)上卷中的第23回,章節題目就是:《毛岸英捐軀大榆洞 張魁印奇襲武陵橋》。

而老電影《奇襲》,則是藝術的再現了這個驚心動魄的經過。

據記載,德川之戰結束後,當志願軍西線總指揮韓先楚把38軍在德川的戰報送達志願軍總司令部時,彭德懷司令員禁不住高興地評價說:「這個38軍很厲害嘛,奇襲武陵橋這著棋妙不可言···。」

196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在已有軍教片《奇襲武陵橋》的基礎上,再以這一戰例為素材,由黎陽、鄭洪編劇,許又新導演,張勇手、邢吉田、曲雲、袁霞、王孝忠等主演,成功拍攝了後來家喻戶曉、盛演不衰的故事影片《奇襲》。

這部深受觀眾喜愛的影片奇特之處在於,是由真正經歷過朝鮮戰場烽火的軍人執導,用的是真實素材,拍戲使用真槍實彈。而片中主演方連長的演員張勇手,也是一位參加了抗美援朝的老戰士。

張魁印曾說:「電影《奇襲》我看過好多遍,雖然較之真實事件藝術化了,但影片拍得很真實。每看一遍,我都要想起我的戰友們,可電影畢竟與實際戰例不能相提並論,還有許多精彩的地方沒拍出來···」

追憶往事,晚年張魁印經常感慨萬千。

他喜歡講述犧牲的戰友,唯獨不談自己。他解釋,在電影中,有一段方勇和一班長三人喬裝敵傷兵在路上截車,對康平橋進行偵察的情節,是電影編導們藝術虛構的。

影片《奇襲》的核心是插入敵後「炸橋」阻敵。也可以說,這座橋是影片劇情圍繞的重中之重。片中的橋被定名為「康平橋」。

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電影中的這座「康平橋」實景,是在位於浙江奉化溪口鎮的「藏山大橋」拍的,不是朝鮮前線的武陵橋。

當年拍攝驚險的跳車鏡頭時,導演要求一個鏡頭下來。片中的方連長從一班長手中搶過正在疾馳的吉普車方向盤,戰友們跳下 汽車 後,他獨自駕車吸引追兵至山崖邊,在 汽車 墜崖前一瞬間,他飛身躍入路旁,吉普車則墜入山谷燃起大火。

敵追兵見到山崖底下熊熊燃燒的車骸,誤以為共軍人車俱毀,得意洋洋地獰笑說:「跑,我看你往哪兒跑!···」

對於當年自己在片中的勇敢表現,張勇手只是淡淡笑道:「那時年輕,又有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的經歷,所以拍這類驚險的鏡頭,基本上是一條就過,也從沒受過傷。」

張魁印離休後,曾任哈爾濱市南崗區育紅小學校外輔導員。其它時間,喜歡閱讀古今中外的軍事書籍。他至今還珍藏著破襲武陵橋的經過要圖,還有榮獲的一堆軍功章。

面對這些記載著戰斗功勛的勛章,張魁印常想到的總是犧牲的戰友。

張魁印的妻子遲秀琴,也是他的戰友,曾在志願軍司令部任打字員。張魁印在打完四次戰役後,調至志願軍司令部工作一段時間。兩人1954年結婚,育有4個子女。

好多年來,張魁印從不透露自己是電影《奇襲》中主角原型的事,直到後來軍史戰史研究者找上門來,人們才知道張魁印的英雄事跡。

(電影《奇襲》劇照)

張魁印說:「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為祖國為人民而戰,是一個共產黨員革命軍人的天職。比起犧牲的戰友們,我又能說什麼呢?一切榮譽都是同志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4. 國產的抗美援朝戰爭電影有幾部,叫什麼名字

比較經典的有《上甘嶺》(1956,長春電影製片廠)、《英雄兒女》(1964,長影),這些影片我主要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後來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而《上甘嶺》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原著的名字叫《團圓》,作者就是巴金。

還看過《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不過,真實中又是什麼情況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此後我們還看過一部關於炸橋的電影,名字就叫《橋》。而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也叫《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有:

《斬斷魔爪》(1954,上海電影製片廠。抗美援朝的間諜戰)

《長空比翼》(1958,八一。講志願軍空軍)

《前方來信》(1958,天馬電影製片廠)

《三八線上》(1960,八一)

《烽火列車》(1960,長影。抗美援朝中軍事後勤題材的不少)

《鐵道衛士》(1960,長影。軍事後勤+間諜戰)

《慧眼丹心》(1960,珠江電影製片廠。後勤系統的題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裝甲兵剛剛組建,參戰不多)

《打擊侵略者》(1965,八一。電影中將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濃縮在了一起,有邱少雲的故事,有奇襲白虎團的故事)

《激戰無名川》(1974,八一。同樣也是軍事後勤題材,反「絞殺戰」內容)

《碧海紅波》(1975,西安電影製片廠。雷達兵+間諜戰+反「絞殺戰」)

《長空雄鷹》(1976,長影。反「絞殺戰」題材)

不過「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1972,長影)。白虎團的團旗我看過,在北京的軍博。不過這部樣板戲沒有看全過,看過幾次片段。楊育才在電影/京劇里改名叫嚴偉才。楊育才是十二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中活著回到祖國的三位之一,還有兩位是彭德懷和胡修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中國的電影繼續著,先後有《心弦》(1981,上影)、《心靈深處》(1982,長影)、《戰地之星》(1983,八一)、《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瀟湘)、《神龍車隊》(1993,八一)、《鐵血大動脈》(1998,八一)、《北緯三十八度線》(2000,八一)、《三八線上的女兵》(2000,CCTV電影頻道)等故事片上影。至於記錄片還有不少,我看過的有《共和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共和國之戰》有一個系列,記錄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記錄片(比如《狙擊英雄》等),這些主要是電視記錄片。記錄電影比較有名的是《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沒有看過。
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劇,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後,畢竟中國的電視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煙散去》,記得那是講一位被魏巍「寫死」的志願軍戰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願軍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的士兵,魏巍「寫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來讀書時候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沒有死,回國之後長期隱姓埋名,後來為了幫他兒子參軍「走後門」,找到當地的徵兵部門說,自己就是那個魏巍筆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隊看在一個志願軍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個堅決要當兵的兒子。後來魏巍和他筆下「壯烈犧牲」的李玉安還見過面。還有一部我看過的叫《中國戰俘》,反映的是志願軍戰俘的故事。

5. 為什麼電影《金剛川》里的橋炸不斷

如果有人問,電影《金剛川》的主角是誰?

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橋。

有一天啊,俺還真遇到一個美國老兵,他到現在都還記得那座人橋,他說:我知道你們不信神,但你們,卻創造了神跡;那不是人類能夠完成的事,但你們,做到了。

或許吧,或許這就是「神跡」,卻是中國志願軍們用血肉築起的「神跡」,他們向世界證明了: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然而,美國牛仔們更加想不到的是,這樣的「神跡」僅僅是一個開始:

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兩彈一星」到「北斗、探月」,從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到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從京張鐵路到復興號,從大慶油田到「地殼一號」……今日之中國,1小時能創造超百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大約1.5億斤糧食,新建近500米高速鐵路,處理約600萬件快遞,往來貨物貿易額超過5億美元……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14億中國人更是在2020年的這場戰疫中再次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速度」。

這一切的成就與榮耀,都和金剛川上的那座橋脈脈相通。

美國牛仔不懂,金剛川上的那座橋為什麼炸不斷。所以他們永遠也不會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究竟從何而來。

閱讀全文

與香港電影經常說38軍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變身動作科幻電影 瀏覽:688
女主喜歡自己家教的韓國電影 瀏覽:766
擁抱我在線觀看高清電影 瀏覽:704
有什麼經典電影跟建黨有關 瀏覽:712
哪裡能破解電影下載 瀏覽:540
電視電影怎麼免費看 瀏覽:218
電影院錄視頻怎麼 瀏覽:637
小馬寶莉哪個大電影最好看 瀏覽:768
我在電影院看電影句子成分 瀏覽:621
中國上海無聲黑白電影 瀏覽:734
閃電俠變喪屍什麼電影 瀏覽:883
蘋果上的電影找不到文件在哪裡找 瀏覽:800
播放的經典鬼電影 瀏覽:602
中國父母和子女的電影 瀏覽:558
推薦手機能看恐怖電影 瀏覽:554
三個孩子與修女的電影 瀏覽:91
科幻系類電影 瀏覽:17
韓國素媛真實故事改編電影 瀏覽:72
十大勵志電影推薦國產電影 瀏覽:947
電影我的母親中文字幕 瀏覽: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