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版權應該向誰買
如果是開設電影院,想要獲得放映權,尋找片源就必須聯系電影發行公司購買放映權,也就是電影拍攝後讓發行方聯系各個電影院放映。一般拍好的電影,電影公司都會直接聯系影院,繼續購買版權上映。
但是,要是想要購買出版的文學作品來拍成電影,則需要聯系作者,或者作者的代理人進行溝通購買。
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買來進行電視放映(類似於電視台購買電視劇版權),就不能不經電影方允許私自放映,這屬於侵犯版權的違法行為而且會遭到電影公司起訴索賠,除非個人在非公共場合或地下錄像廳欣賞。
(1)70年代電影海報價格如何擴展閱讀:
電影放映權的取得有以下三種方式:
1、電影公司直接聯系影院。一般電影拍完後得發行放映,中間有發行公司,一般全國出名的影院都知道,電影發行公司直接聯系影院上映,不過之前影院已有放映基礎(設備、投資、規模)。
2、 加盟國內某個院線。電影院加盟後直接獲取新片片源,但放映有限制。而且加盟院線也需要資質, 包括影院座位規模、設備、投資。放映一部片子需先交電影費給電影公司,無論放映結果如何,多的電影院留,有分成,少了則電影院賠。
3、 購買放映權。類似於電視台購買電視劇版權進行電視放映。
中國電影院一般都加盟某個院線進行電影放映,不過資金和規模非常重要。不能不經電影方允許私自放映,這屬於侵犯版權的違法行為而且會遭到電影公司起訴索賠,除非個人在非公共場合或地下錄像廳欣賞。
Ⅱ 70年代我國電影票價是多少
寬銀幕電影2毛,普通電影1.5毛
Ⅲ 設計一張電影海報的報酬大概在多少
如果你是學生兼職,自己接單的話,200到1000都有可能,因為難度不會太大
如果是小公司,大概3000到10000,要看電影海報的難度
如果是出名設計師,十萬都不一定咯
要看找你設計的人需要什麼樣的難度
Ⅳ 90後的電影海報有收藏價值嗎
你好,
這個應該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關於收藏品的收藏價值已經回答很多次了。值不值得收藏?它自有物質、精神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它是承載歷史、文化、藝術信息的商品,其價值具有不穩定性,隨著時代風尚、審美趣味的變化而變化。而整體上呈上升趨勢。以書畫為例,齊白石的同一幅畫,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現在,可達到30萬元。至於古代的書畫,經年累月,其漲幅就更大了。
在現代社會,從事收藏已成為人們重要的投資手段。相對較低的投入、和相對較高的產出,低風險、高效益的文物收藏已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在經濟日漸繁榮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為文人雅士的專利,而逐漸成為人們經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歷史上靠收藏而成為巨富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明代中葉,因為江南經濟的發達,涌現了一大批書畫鑒藏家,如文徵明父子、項元汴家族,王世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這些收藏家同時又是著名的書畫家,他們的收藏一方面推動著當時書畫市場的繁榮,同時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收藏品不僅是財富、更是品位、修養、以及地位的象徵。尤其是近年來眾多企業參與收藏,充分展示現代企業的層次和魅力,使其在激烈的商戰中永遠成為大眾關注的對象。
收藏在改變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提升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如果說,藏品之於內府,不過是眾多國家財產中一部分而已;而對於私人收藏家來說,每一件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每一件藏品的各個細節:色調、神韻都瞭然於胸,而且熟知關於它的故事和傳奇。它的得與失、來與去、聚與散都與你息息相關。
因此,說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是有道理的。它要求收藏者具備理性的經濟頭腦的同時,還要有很好的藝術的修養。收藏者在收藏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自己培養成理性和感性結合得相當和諧的現代人。
至於估價,通過幾張圖片或者描述這里無法給你准確的評定,即使給出價格也未必准確,而且即便說出來您也未必相信。所以對於真偽和估價建議找行家現場評定。
(以上供你參考吧~希望能幫上點忙~~望你採納~)
Ⅳ 70年代一個電影票多少錢
一般都是5分錢。80年代到了1毛錢。呵呵一毛錢的《少林寺》票房過億!那時候還有很多露天電影,不要錢的呢,當時是電影史上的奇跡。
Ⅵ 海報對於電影有多重要他畫一張要100萬
在國內影視業有這么一句話:一張好的電影海報價值2000萬票房。
電影海報構成了人們對電影的第一印象,這對於作品的宣傳有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會為了一張海報而去為一部電影買單。
國內有這么一位頂級電影海報設計師:他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而且工期長,給出的作品不再返工,並且開價100萬起。
但很多大導演仍願意花時間等他的作品,觀眾甚至會為了他的海報,走進影院去看一部爛片。
這個設計師叫做 黃海 ,福建人,畢業於廈門大學設計系。
在黃海之前,我國電影業對於電影海報的重視程度並不高,片方主要還是停留在用明星吸引觀眾的階段—— 一張張大臉往海報上堆砌,根本談不上審美。
2015年 《尋龍訣》 的海報就是典型的例子。
什麼,你說看著有點眼熟?我也這么覺得。
黃海在意識到喜歡堆砌明星頭像這一問題後,決定打破這一慣性思維。
在他的海報里,電影本身的故事才是重點,明星的臉只是電影的一小部分而已。所以他為《尋龍訣》設計的先導海報是這樣的——
自從2007年開始設計電影海報,黃海就是在做減法——刨去無用的邊角料,挖出電影的內核。
他最感謝的是姜文,因為他的第一款作品就是姜文導演的 《太陽照常升起》 ,這也奠定了他往後的設計風格。
當時姜文對海報的要求簡單粗暴:看感覺,不拍寫真,素材就從電影里找。在否決掉了幾百個設計後,黃海的作品被姜文一眼相中。
這款海報在戛納電影節上「一炮而紅」:大紅色的背景,赤腳的女人,掛在樹枝上的綉花鞋,故事一下子就出來了。
這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獨特的意境令所有人印象深刻,他又接連給這部片子設計了另外幾款海報,一下子就揚威國際。
之後黃海的海報開始更多中國風的嘗試。
他總是會先仔細研讀劇本,從劇照中挑選人物和素材,然後到拍攝現場體驗,細致捕捉人物的 情感 ,把中國傳統元素作為視覺語言運用到海報設計中。
2014年黃海受邀為許鞍華導演的 《黃金時代》 設計海報,他給出這樣一幅作品:
一位知識青年裝扮的女性站在凌亂滴落墨汁中的一角,墨汁灑落的痕跡毫無規律,肆意鋪開,暗喻女主生逢亂世卻又安靜平和的姿態。
動與靜的結合體現了時代背景和人物的矛盾與沖突。女主頑強佇立紙上,就如小人物置身大時代的洪流之中。
女作家蕭紅的故事歷歷在目,也預示了一生的飄零。
之後黃海還設計了五個國際版本,總共用了半年多時間。向來對細節嚴苛的導演許鞍華看到海報後,說了一句「好」,再無修改。
黃海對於水墨、書法的運用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既不喧賓奪主又能畫龍點睛。
在張藝謀 《影》 的海報設計中,他只用了黑白兩種顏色,把墨汁的黑和宣紙的白提煉出來,形成海報基調。
整部影片圍繞替身與真身展開,兩者既對立有統一的關系,就像太極八卦的形狀——相互融合又永遠分立。
「影」字運用行書,筆法蒼勁飄逸,尤其最後一筆時斷時續的走筆和收筆時的間斷,給人以艱澀的感覺,恰好暗示了「影子」的性格特點。
在為王家衛 《一代宗師》 設計的美國版海報中,黃海用了中國傳統的拱門元素。
門內兩個人對立而站,擺出了武術的步態和拳法——拱門、武術、長袍,是動與靜的完美平衡與詮釋,是朦朧細膩的情誼表達,也有綿長的 歷史 感。
既展現了一代宗師葉問的風采,又極具鏡頭感和文藝感。這些都與王家衛的個人風格相當契合。
在動畫電影的海報設計上,黃海也展現了超高的水平。
《大魚海棠》 的海報就用了飽和度很高的顏色,通過線條、層次、顏色的變化,描繪出了一副色彩瑰麗,想像奇幻的畫卷。
一條線條流暢的紅色大魚在中央,少女觸摸著魚嘴,畫的是兩者奇妙的相遇。
紅色與青色的交織,是海洋和火焰的交融,包括展翅的鳳凰都有濃郁的東方美學特徵,也開啟了觀眾對一場神秘夢境的想像。
在為數碼修復版 《龍貓》 設計的中國版海報中,小梅和小月歡快地奔跑在龍貓毛茸茸的肚皮上,整個風格溫暖而治癒。
這張海報一問世便在日本引起了強烈反響,一度還登上了熱搜,大家盛贊該海報的設計絲毫不遜於原版。
在日本電影 《小偷家族》 中國版海報中,黃海以浮世繪風格,結合影片經典一幕加入了一把雨傘,形成「家」的感覺。
在具有強烈美感之外,也將電影所傳達的關於家庭的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導演是枝裕和看完後,大加贊賞這種委婉含蓄的東方美。
在英國某電影雜志評選的2018年全球最佳海報中,《龍貓》和《小偷家族》均入選前20名。
包括2016年大火的紀錄片 《我在故宮修文物》 的一系列海報也是黃海設計的。
其中一張,他選取了「汝窯天青釉弦紋三足樽」的局部作為海報的背景色,在碎裂的瓷片中加入了一個色調統一的人物側影。
不僅使人物和器物融合為一,也細致地展現了工匠日常的修復工作。將「大 歷史 、小工匠、擇一事、終一生」的主題完美傳達出來。
黃海還幫陳凱歌的 《道士下山》 設計過一款非常吸睛的預告海報。
當時這張水墨風的海報一出,讓人覺得高級感十足,大家對電影的期待高了不少。
無奈最後的正式版海報,導演還是選擇了明星扎堆的版本,也算不負爛片之名了。
也是,沒有明星誰會去看這部電影?故事?陳凱歌已經不會講故事很久了。
一張優秀的電影海報,所承載的是一部電影背後所傳達出最真摯的 情感 和意境,不是簡單的堆人頭。
是在充分引導電影商業性的同時,又能將東方的美學發揚光大。也難怪那麼多人說: 基本上都是電影配不上他的海報。
最後再來欣賞幾張大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