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憑什麼能被譽為「東方好萊塢」
美國洛杉磯,不僅有著名的NBA湖人隊,同時還有世界聞名的電影中心——好萊塢。「好萊塢」指的是美國電影工業,很多「戰績彪炳」的電影公司均設於此,如迪士尼、福克斯、華納兄弟、環球影視等等,香港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地名「荷里活」正是好萊塢的譯名。
1994年,周星馳電影一枝獨秀,但是已經呈現兩極分化
體現非常明顯的是1994年,票房高於1000萬的僅僅只有20部,票房低於1000萬元的港片占據上映影片量6成,雖然仍舊有周星馳挑大樑。但這一數據在1993年,高於1000萬票房的作品占據30多部,1992年同樣有30多部。
在好萊塢電影的迅速擴張市場之下,影院追逐利潤的出發點是不變的,港片需求量下降,占據港片大頭的外埠市場同樣如此。此消彼長之下,西方好萊塢逐漸把東方好萊塢的市場吞噬
後記
東方好萊塢有著屬於他的驕傲,它曾讓港片成為全亞洲共同的話題,甚至讓大洋彼岸的歐美人也只能嘆服。現在的港片已經融入華語電影,不僅有古天樂、張家輝、劉青雲、郭富城這些老牌港星每年的作品,同時《流浪地球》(特效團隊有貢獻)、《紅海行動》(導演林超賢)等等電影里都有港片電影黃金時代積累下來的經驗。
相比曾經被稱之為「東方好萊塢」的香港,現在的華語電影儼然擁有更美好的未來,這里有更多的電影人,更大的市場,甚至讓漫威電影提前首映的能力,這就是華語電影的底氣。
㈡ 香港電影在國際影壇的地位怎樣希望能舉出具體例子
香港電影在國際上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動作方面,出了李小龍、成龍、李連傑這幾位真正可以稱得上國際巨星的人物,還有輸出了很多動作指導,比如袁和平、元奎、甄子丹等,對好萊塢動作電影影響很大。
㈢ 像《無間道》《暗戰》之類的香港經典電影在世界影壇里是怎樣的地位,在外國人眼裡的香港電影是怎樣的...
無間道被美國翻拍過,馬特達蒙和萊昂納多主演,獲得了奧斯卡,杜琪峰的《暗戰》倒沒怎麼在外國火,但杜琪峰的電影一直都很好,使創辦的銀河映像成為香港電影的中堅力量,杜琪峰也拿過外國的獎項也做過電影節的評委
㈣ 印度的寶萊塢和中國的香港,哪個在國際的影響力更大(電影方面)
如跟香港電影行業比,毫無疑問是寶萊塢的影響力大。能跟龐大的寶萊塢進行對比的,目前只有好萊塢。對比影響力,不能只看一兩部片子,而是應該從發展歷史、製作能力、受眾范圍、電影行業產值、文化傳播的影響鎮乎此等多方面去綜合衡量。
簡單來說吧,印度電影已經有1個多世紀的歷史了,香港電影?
觀眾群來說,印度電影是除好萊塢電影外,擁有最多電影觀眾市場,且還以每年15%的速度在遞增。加上受宗教因素等影響,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人不能看好萊塢以及其他地區的電影,但是可以看印度電影。可以不誇張的說,印度電影起碼占據了地球上將近1/3的人口及地區的有絕對壟斷的地位。頃瞎(甚至英國,每年都有幾十部印度影片在院線上映,印度影片占據了英國院線總票房的35%,香港影片能在別的國家或地區做到這一點嗎?)
從電影行業產值來說(以近五年為例),別說香港電影,就算整個中國電影的年產值加起來,與寶萊塢電影年產值比較,還不夠人家一半呢;
剩下的就不詳細分析了,如果有人認為寶萊塢的電影國際影響力為零的話,我只能說那你對於印度電影或者是寶萊塢的認識及了解基本為零。甚至就算比單部影片,《無間道》當然是港產影片的精品,但是僅憑說無間道被好萊塢改編就盲目認為港產影片的國際影響力超過了寶萊塢,這就太片面了。遠的不說,印度電影《印度往事》《德芙達斯》御迅還接連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呢;而李安的《卧虎藏龍》,你說它是港片還是好萊塢片?
㈤ 上個世紀香港電影在亞洲的地位
香港電影是中文電影的先驅者,有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電影的影蹤」,港產片多年來風靡全球,成為華人文化的一大標記。 相較於中國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香港電影的質素和數量已經有在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實力及口碑。
多年來,香港電影廣為華人熟悉,香港電影金像獎亦為華人電影的一大指標。香港一直以來都是大中華地區的電影殿堂,被譽為與印度寶萊塢、美國荷里活、日本東京、奈及利亞瑙萊塢齊名的全球五大電影生產基地、出口基地。1980年代的港產片無論在產量、票房,還是質量與藝術性上均創作出了驚人的奇跡,形成了龐大的電影工業,電影總產值超越亞洲電影強國印度的寶萊塢,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擁有全球市場的泱泱美國荷里活,香港更為亞洲第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和電影出口基地,被稱為東方荷里活、華人娛樂碼頭及華語夢工場。
㈥ 香港電影對大陸和國際的影響是什麼香港電影目前的現狀是什麼謝謝幫助啊!
這問題有時代劃分性與地域差異性,但簡而言之概論的話就是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首先,大陸分為改革開放前沿地區與後起地區,當中如廣東裡面又分為一線城市和城鎮區域等。香港電影在這些區域產生的影響是不一樣的。香港電影在國際上能具備競爭力的還是武打片或動作片,如早年的李小龍和近年的成龍等電影,在國際、中國內陸、廣東全域都有較大影響力。而香港的搞笑片則對廣東城鎮類地區影響較大,如河源、梅州、湛江等半城市半鄉村地域的影響比較濃厚。都市言情片、警匪片則在如廣州、深圳、珠海等相對都市化及國際化的城市有一定影響力。其次,談談香港電影在同語種地域廣東的細分影響。由於78年改革開放後,廣東屬於跑在最前的地域,文化、經濟、金融、影視作品等得到空前的發展趨勢,國際對廣東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可以感受得到,改革開放後出生的廣東人,伴隨長大的不再是早期的只通過傳統渠道獲得的影視娛樂音樂信息,而是多元化的國際內容,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所以,廣電對廣東的影響力也是在全國中相對較弱的,同理,近20-30年廣東難產生本土影視音樂明星也是這原因,因為有對比就有選擇,面對國際水平,明顯本土節目是有落差的,自然難聚焦和被仰視。數據表明,廣東內的一二線城市原生家庭中,每十個家庭就有一個海外留學生,每十個家庭中有年度出國旅遊、工作、公派進修的人就有10%的比例,因此視野與涉足面是比較開闊的。改革開放後出生的廣東人,看得最多的國際影視劇分別是《Friends》、《Bones》、《Person Break》等電視劇,最早期接觸到的歐美音樂大多是西洋樂類,包括了管弦樂和琴樂等,最早期接觸的pop star有例如west life、Backstreet boys、Céline Dion等,最早期接觸的幽默影視文化包括了卓別林、昂斗先生和各類帶有戲劇色彩的Drama類作品。所以,香港電影要在廣東產生影響力,不亞於在其自身地域上的激烈性和競爭性,甚至更為嚴峻。基於以上基礎原因,香港的動作片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成功輻射到整個廣東,但幽默類電影如周星馳的特色則在河源、梅州等地最為風靡(他們始終還是會把周星馳作為搞笑的代名詞),但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地,此類略帶市井色彩的接地氣搞笑是不及國際上的幽默巨星的地位的。另外,都市言情劇類,香港的代表作也比較多,但和國際電影比還是存在落差,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總而言之,香港電影的影響力要分類、分地區,特別在廣東。如在一線城市,還是國際化的明星及作品容易產生影響力,如成龍、劉德華、梁朝偉、王力宏、金城武、吳彥祖、謝霆鋒、陳冠希等;如在河源、梅州等地則周星馳是屬於陪伴他們長大的巨星,容易被列作無厘頭的代名。看每個人口頭禪拿來形容和比喻的明星類型,大概能推斷出其出身成長的區域,這也是反映出香港電影、音樂在廣東不同地區的細分影響基礎支撐。
㈦ 巔峰期的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哪個水平更高
香港電影吧,香港電影的巔峰時期在上世界90年代,當時的文化輸出也是相當厲害的,香港電影不僅是在國內地位高,在日韓的文化輸出方面也是相當厲害的,當時韓國誰還不知道張曼玉王祖賢啊,由此就能看出來,當時的香港電影是真的厲害,那一群港星基本上是拍一部火一部,很多電影放到現在都很經典。
但是最近幾年,香港電影的水平下滑很多,基本沒有什麼好作品出現了,還是重復十幾年前的套路,武俠搞笑也沒有了新意,觀眾不買賬,票房和口碑都很慘淡。但是台灣電影和電視劇最近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視線中,台灣的影視業正在發展,我還挺期待的。
㈧ 從產業和文化輸出兩方面看,香港電影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如何
香港電影在國際上的地位算是可以。香港電影的存在,為中國的娛樂產業在國際上提高了很高的檔次,但是它在我們普通群眾的心中其實也是不可磨滅的記憶。記得小時候,並不是家家都有電視里的時代,於是我們就經常去鄰居家或者村裡面比較有錢的人家去看電影。甚至於有時候別人家的電視機還是黑白的,但是並不能磨滅我們的激情,也正是從那個時候結識了香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