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經典電影
二戰經典電影:
1、《虎口脫險》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歷史改變的故事。講述二戰,82空降師一個新兵的故事,他的特殊任務就是在進攻諾曼底前30分鍾,戰略定位,標記,投放區域,並設定絕密的導航儀器,以引導在D日突襲空降。
⑵ 二戰題材的經典電影有哪些能不能介紹幾部
二戰經典電影,在我心目中的前15分別是:1、《美麗人生》;2、《辛德勒的名單》;3、《西西里的美麗傳說》;4、《兵臨城下》;5、《敦刻爾克》;6、《拯救大兵瑞恩》;7、《鬼子來了》;8、《朗讀者》;9、《鋼琴家》;10、《至暗時刻》;11、《英國病人》;12、《珍珠港》;13、《血戰鋼鋸嶺》、14、《再見螢火蟲》;15、《我們的父輩》(電視電影)。
我看回答中有小夥伴已經列舉過《美麗人生》的好,這部由著名導演羅伯托·貝尼尼於1997年執導上映的一部二戰題材影片,一改傳統反戰題材的固話模式,藉由美好的父子視角告訴我們普通人:即使生活在悲慘世界,也要勇敢而又驕傲地笑著,這部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毫無疑問是經典中經典,溢美之詞已經有諸多評論大家誇贊。今日我只想聊聊以上15部中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5部。
故事本身並無太多新鮮感,交錯的人生,改寫的命運,我最喜歡《我們的父輩》的原因在於,這部片子極好地將戰爭背景下小人物生存的那種無力感展現出來了。對普通人而言,戰爭無輸贏,只有悲傷與苦痛。另外,我很喜歡片中的男二演員湯姆希林,最近他參演的《無主之作》同樣與二戰有關,也是一部優秀作品,推薦給大家。
以上。
⑶ 請問大家一部國產二戰電影
電影的名字叫《圍剿》李乃文主演的,這是一家三兄弟,最後只有老二活下來了。
⑷ 十部必看二戰電影
1、《決戰中途島》
《決戰中途島》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艾德·斯克林、盧克·伊萬斯、帕特里克·威爾森、豐川悅司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11月8日在北美、中國內地同步上映。
該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中,參戰士兵和飛行員等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
而伊夫林得知噩耗悲痛萬分。丹尼和伊夫林慢慢接近,互生愛慕,最後發生一夜情。
但在1941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現在伊夫林與丹尼駐扎的珍珠港。正當三人不知如何面對這個難題時,日軍也悄悄地准備偷襲珍珠港。
雷夫與丹尼這對好朋友又是情敵,還得一起並肩作戰,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兩人只能將兒女私情暫時拋在一旁,共同為自由、正義而戰。
⑸ 中國關於二戰的電影有那些
1,《血戰台兒庄》
《血戰台兒庄》是廣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戰爭電影,由楊光遠、翟俊傑執導,邵宏來,初國良、江化霖、趙恆多、翟俊傑等出演,於1986年上映。該片講述了1938年春,國民黨軍在台兒庄與日軍正面作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2,《鐵血昆侖關》
《鐵血昆侖關》是一部戰爭電影,由楊光遠執導,劉穎濤、劉大為、譚峰、鄭玉、鄭曉寧、舒耀瑄、王玉璋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1939年,侵華日軍精銳第五師團,為威脅重慶,在華南突襲登陸。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第五軍奉命抗敵於昆侖關。
3,《太行山上》
《太行山上》是由韋廉、沈東、陳健執導,王伍福、宗利群、李樹生等人主演的一部戰爭片。於2005年8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講述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故事。
4,《南京!南京!》
《南京!南京!》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由陸川執導,劉燁、高圓圓、范偉、秦嵐、中泉英雄等主演。影片通過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國士兵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經歷,揭示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
5,《黑太陽731》
《黑太陽731》是中國香港導演牟敦芾拍攝的「黑太陽」系列電影中的第一部,由王剛、田介夫等主演,1988年上映。影片系統揭露侵華日軍發動細菌戰罪惡,大量的日軍細菌戰罪行被披露,對日民間索賠也從無到有,開始了艱難的歷程。
⑹ 網評六部經典的國產戰爭電影,每一部都是高質量,你看過哪個
《喋血孤城》第一部《喋血孤城》,這部國產戰爭影片由沈東執導,由呂良偉與安以軒領銜主演,講述八千名虎賁將士孤軍抵擋裝備精良的四萬日軍,而且時日長達半個月之久。
八佰可以說是中國近幾年來特別出色的戰爭題材電影,八佰這部影片無論是整體把控,還是演員的表演都是頂級水準,因此八佰是口碑和票房雙豐收,激烈的戰爭場面讓人看得熱血噴張。
⑺ 100部經典的二戰電影有哪些
1、伊萬的童年
《伊萬的童年》是由莫斯科電影製片廠於1962年出品的戰爭類劇情影片,該片由安德列·塔科夫斯基執導,由尼古拉·布爾雅耶夫、瓦倫丁·祖布科夫、尼古萊·格陵柯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個名叫伊萬的少年,他的父母在二戰期間被德國納粹殺害,伊萬懷著對納粹的仇恨,投身革命為國效力的故事。
⑻ 跪求國產二戰經典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國產二戰經典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巧奔妙逃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跟蹤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喋血孤城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鐵血昆侖關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貞貞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拉貝日記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平原游擊隊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紅色戀人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血戰台兒庄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野火春風斗古城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紅色娘子軍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劇名:捍衛者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⑼ 二戰中國電影
如果樓主指的是二戰時期拍的抗戰片,還是指任何一個時代都行?
如果是第一種,請看這里:
二戰時期中國拍過不少電影抗戰電影,不過今天除了《四萬萬人民》(紀錄片),其他的作品別想輕易在網上找到
一、(1932~1937年)
《十字街頭》、《十九路軍抗日戰史》、《共赴國難》、《小玩意》、《聯華交響曲》、《狼山喋血記》、《還我山河》、《上海之戰》、《上海浩劫記》、《戰地歷險記》、《風雲兒女》、《熱血青年》、《春蠶》、《小玩意》、《人之初》、《春閨斷夢》、《瘋人狂想曲》、《小五義》、《惡鄰》、《馬路天使》、《天涯歌》、《同仇》、《新婚的前夜》
二、(1937~1945年)
《血濺寶山城》、《孤島天堂》、《白雲故鄉》、《民族的吼聲》、《四萬萬人民》、《保衛我們的土地》、《還我故鄉》、《好丈夫》、《長空萬里》、《氣壯山河》、《中華兒女》、《八百壯士》、《勝利進行曲》、《青年中國》、《東亞之光》、《孤城喋血》、《塞上風雲》、《火的洗禮》、《血濺櫻花》、《風雪太行山》
如果是第二種,請看這里:
《中國另類抗戰影片20部》
當你厭倦了帶有些大話色彩的經典作品(如《地道戰》和《地雷戰》)、或者高大全的《狼牙山五壯士》、亦或假大空的《太行山上》時,不妨換換口味,嘗試一下去欣賞那些表現戰爭的慘烈和恐怖、或者表現平民百姓情感世界的「非主流」作品。(當然,雖說是「非主流」,但《色戒》這些就還是免了吧……哈哈~)
國產軍事片其實也有比較出色的,甚至有的還在國外引起了轟動,其中《血戰台兒庄》可謂是中國在國際上唯一能夠發揮影響力的抗戰片。
1.《血戰台兒庄》(大陸):無可爭議的華語經典,這部片子是我們中國在國際上唯一一部拿得出檯面的抗戰片,影響力很大,知名度甚至要超過國內。票房收入2.7億,這個記錄直到張藝謀的《英雄》出現才被打破。《血戰》既是一部「政策片」,但更是一部民間片,它的成功與老百姓及解放軍戰士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當年為了追求片子的寫實感,劇組不但嚴謹地考證了史料,影片中的那些軍服還是人工一針一線縫出來的,盡管當時已經有了批量生產的技術。經常看軍事影片的朋友們,會發現不少二流的片子中那些軍服太新太粗糙了,而且還有摺痕。《血戰》是大陸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以正面戰場為主題的抗戰片,同時也是第一部大片級的國產軍事片,它給後來的《大決戰》提供了富貴的經驗借鑒。如今20年過去了,卻還沒有一部抗戰片能夠達到《血戰》的水平,原因當然各種各樣,令人感嘆不已……
2.《鬼子來了》(大陸):黑白片,少量彩色;改編自尤鳳偉的小說《生存》以及當地老人的回憶;完整版長達162分鍾。中國不乏禁片,哪怕是抗戰作品,但很少有一部片子像本作這樣引起如此大的爭議。影片里的中國老百姓看到日本軍人來臨後,不再是義正詞嚴、寧死不屈地站出來抗爭,而是笑臉相迎、唯唯諾諾。老百姓既善良、軟弱,又麻木、自私,更可怕的是,這並非姜文在吹牛,如果不是懦弱,為什麼幾十隻羊會被僅僅一兩匹狼追著到處跑呢?抗戰時期,偽軍的人數比日軍還要多,更無論其他出賣祖國的人種了,而當中大多數是平頭百姓,盟軍里,中國的這種情況最為嚴重,這難道不值得反思嗎?這還不是最震撼的,主人公所在的村莊最後遭到了日軍的屠戮,而這場滅絕人性的暴行,發生在日本投降之後……
3.《三毛從軍記》(大陸):《三毛流浪記》的名氣想必不用再多說,這次三毛又跑到了抗戰的前線去了,故事的背景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不過僅僅是故事背景而已,希望以後能有一部真正以淞滬會戰以主題的片子吧。本片繼承了「三毛」系列詼諧幽默又辛辣諷刺的風格,對國民黨高層進行了誇張化的挖苦。雖然是喜劇,但影片對軍服的考證卻很嚴格,高度地尊重史實,相比之下許多國產軍事大片就差多了,即使是《大決戰》和《亮劍》也免不了搞錯軍服或武器,至於《太行山上》則盡是瞎扯。俗話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搞笑的背後是一把血淚史,三毛用一個滿是彈孔的頭盔沖涼,但要知道一個彈孔意味著一個戰士的犧牲……
4.《紫日》(大陸):受爭議的一部作品,有人說影片的內容是「錯誤的歷史觀」,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部很好的反戰片,筆者的看法則不同於這兩者,雖然導演的觀念不一定恰當,但至少還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本片雖然是所謂的國產「主旋律」,但卻很特別,故事的主人公不再是一臉正氣的高大英雄,也不是萬能的游擊隊或者地下工作者,主人公們是由一個失去家人的中國農民+一個失去朋友的日本女孩+一個失去戰友的俄國女兵所組成的弱勢群體,他們孤立無援,只有依靠彼此的互助才能走出困境,在殘酷的戰火中散發著人性的光輝……主人公秋葉子的扮演者前田知惠後來積極參與了不少抗戰題材的文藝作品的演出,如《秋雨》等等。
5.《七七事變》(大陸):這部片子的政治色彩和意識形態非常的濃,比起《血戰台兒庄》而言退步得很明顯,這類題材應該起到讓人反思的作用,而不應該如此的簡單片面。影片一方面強調了何基灃等人的事跡,卻淡化了吉星文在盧溝橋戰役中的作用,這並不客觀。有些劇情拍得很做作,例如趙登禹犧牲的情節,居然還要搞旋轉二圈+慢鏡頭,顯得不倫不類。當然本片還是比較嚴謹的,主要人物包括在盧溝橋上第一個以身殉國的排長,都有確切可查的事跡,現在中國的片子很少拍得如此認真。
6.《一個和八個》(大陸):影片一改過去抗日戰爭電影把罪犯土匪與漢殲偽軍掛鉤的慣例,第一次正確反映了在浩大的全國抗戰中,包括土匪和罪犯也加入保家衛國戰爭的動人故事,在80年代初難能可貴。影片取材於郭小川的長詩,講述在嚴酷的戰爭環境中,一位八路軍指導員因叛徒誣陷蒙受冤屈,與八個罪犯關在一起,隨時可能被處死。但他不考慮個人生死,繼續宣傳抗日救國,使大多數罪犯轉變,最後投身於抗日洪流之中。編導的獨特性首先表現在題材處理上,他將八名罪犯從陪襯地位推到主角地位,著力進行群象刻畫。戰爭在影片中是一種背景,突出的是戰爭環境中的人,他們的心靈的撞擊和關系的演變。在拍攝上,有意造成畫面不平衡,從而構成一種內在的緊張感,常用大反差的光線和黑白對比的版畫式色彩,以表現人物雕塑般的力度與沉重感。該片贏得多項國際國內大獎。
7.《梅花》(台北):台北地區的經典作品,與其他三部台北的抗戰大片《八百壯士》、《英烈千秋》、《筧橋英烈傳》不同的是,本片把中心放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講述八年抗戰期間百姓們的生活,帶有些詩情畫意,更難得的地方在於片子中對愛國人士的刻畫有著更深的層次,就連敗家子也有愛國的一面,可惜的是本片的日軍沒有使用日語,稍顯遺憾。
8.《八百壯士》(台北):林青霞的成名作,柯俊雄和孫元良的兒子秦漢也參與了演出,台北的四大抗戰片之一。雖然因為局限性無法展現更大的場面,但整體上已經達到了台北那邊能夠達到的水平。雖然這部片子也有一定的意識形態,但至少沒有《英烈千秋》那麼濃重,引進大陸也許還有一線希望吧。讓筆者感到不滿的地方是有些劇情拍得十分做作,配音太糟糕。
9.《筧橋英烈傳》(台北):空戰故事,請了日本特技攝影專家負責空戰場面,場面比較寫實,講述了空軍傳奇名將高志航等人在「814」、「815」和「周家口」等空戰中擊毀日艦出雲號和日機後壯烈犧牲的事跡,很悲壯,據說當年台北人民看到片尾處高志航的戰機無法起飛時,他們情不自禁地為之加油。本片與《八百壯士》、《英烈千秋》、《梅花》並稱台北的四大抗戰片。
10.《英烈千秋》(台北):張自忠將軍的個人傳記,拍得挺不錯,音樂方面我很不喜歡,至於演技和配音,和《八百壯士》一樣的做作,幾乎就剩下柯俊雄一個人在獨木支撐而已。《英烈千秋》「借」日軍之口說我黨在抗戰中「游而不擊」,《太行山上》亦「借」日軍之口說什麼「太行山是中國的脊樑」、「得太行者得天下」,不禁令人感到,影視作品其實並非是為人民服務的……
11.《鐵血昆侖關》(大陸):《血戰台兒庄》的姐妹篇。與《血戰》不同的是,本作是純民間作品,劇情根據小說《魂歸昆侖關》改編而成,而不像《血戰》那樣大量地參考了歷史資料。因為政治與投資的問題,這部作品最終拍得很失敗,原來設定的多兵種作戰的場面未得到展現。90年代兩岸交惡,不但嚴重影響了《鐵血》的拍攝水準,同時也讓它遭到禁播。盡管這部片子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在國外卻引起了轟動,在西班牙的電影節上好評如潮,獲得「歷史見證獎」,而且破例連放兩場。面對著外國人士的掌聲,楊光遠導演說自己當時「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湧上心頭」。
12.《黃土地》(大陸):本片容易被歸於抗戰電影之列,事實上影片本身的故事遠離抗戰,是一部講述上世紀三十年代黃土高坡人民生存狀態的電影。是中國為數不多反映戰爭其間的普通人情感電影。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同年獲法國第七屆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瑞士第三十八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英國第二十九屆倫敦及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薩特蘭杯導演獎,美國第五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西方文化技術交流中心電影獎和柯達最佳攝影獎。
13.《棲霞寺1937》(大陸):本片的名氣不大,沒有名導,沒有巨星,投資只有400多萬——而是還是傳真法師跑了三年多的路子才籌備完成的,但卻拍得可圈可點,勝過國內許多「大製作」。本片的遺憾的地方在於盡管日軍角色是由日本演員扮演的,但表現太生硬,不像《南京1937》那麼自然,不過總體上來說要比《南京1937》和《黃石的孩子》更值得一看。這部作品從1994年開機,直到2004年才公映,開機時間和公映時間都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14.《大上海1937》(香港):幫會勢力也抗日。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佔領上海,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在這民族危難的關頭,黑社會頭子,所謂的上海「三大亨」的表現各不相同。他們的弟子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為虎作倀,淪為漢奸特務,也有的為了民族大義,投身於抗日洪流。
15.《南京1937》(大陸、香港、台北):影片集合了大陸、港台、日本、歐美多方的演員,使得這部作品具有國際性,吳宇森、劉若英、以及孫元良之子秦漢等人參與了影片的製作或演出。故事是以一個日本女性的視角來展開,將人道主義上升到超越民族主義的高度,這曾引起爭議,但筆者覺得這樣的設定還是值得嘗試的。筆者看過不少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作品,絕大多數片子除了一味地煽情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內容,本片沒有過多地去渲染種族主義,但卻看得筆者咬牙切齒,對日軍恨之入骨。不過本片確實拍得很一般,期待陸川的《南京!南京!》。
16.《我愛夜來香》(香港):這部影片對我們而言已經是熟悉得不用再作介紹了,片中可謂明星雲集,林青霞、林子祥、泰迪羅賓、徐克、秦沛參與演出。影片的意識形態是否恰當並不重要,因為它已經成了一部無數中國人心目中的經典,尤其是那段令人捧腹的暗號:「我是女人!;我也是女人!;女人十八一朵花;男人十八玩泥巴;女人四十好年華;男人四十豆腐渣;阿婆八十頂呱呱;阿公八十軟趴趴……」
17.《東京審判》(大陸):本來我不打算選入這部影片的,但考慮到這是一部導演首次執導、舉債高達500萬、沒有任何官方支持、於北京郊外的菜棚子里拍成的電影,想想也不容易,雖然不如兩部《紐倫堡大審判》,但至少要好過那些惡心的國產政策片。本片的不足之處網路上批評的言論多的是,在這里不作贅述,不過說真的,當中的愛情線俗不可耐。雖然影片不再像過去那樣對反面人物進行簡單的「臉譜化」,但卻將其「雕塑化」,他們表情生硬、個性蒼白,我們沒有必要去站在人渣的立場上去「理解」他們,但卻有必要去思考人渣「形成的過程」。日本拍「招魂片」《自尊》時得到了各界強而有力的支援,而《東京審判》卻差點因資金缺乏而流產,這很令人深思。導演在新浪博客上明確地表示,本片原版長達4個小時(但目前只能看到2小時的刪節版)。梅汝璈在「反右」和「文革」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最終於1973年去世。
18.《大捷》(大陸):很多人認為《集結號》是第一部表現士兵怯懦一面的國產影片,但其實早在90年代的《大捷》就已經突出了這一點。這部作品一方面批判了國民黨的正規軍及上層官員,同時也表現了前線戰場的堅苦。雖然是個好題材,也具有一定的反思,但其實影片的拍攝水平很一般。
19.《烽火佳人》(香港):杜琪峰執導的作品。這是「天若有情」系列的第三部,相信大家應該還記得這個系列,本作由劉德華和吳倩蓮主演,講述一個空軍戰士在抗戰期間與一個農村姑娘的愛情故事,劇情的核心地點也是在這個農村裡頭。個人感覺本作勝過前兩作。
20.《集結號2:烽火》(大陸):老實說這部影片的執導水平很一般,不過影片和《集結號》一樣,當中有不少雖然並不精彩、但值得贊賞的地方,如果這片子能夠得到更多方面的支持的話,也許能夠拍得更好些,正如《集結號》顛覆了傳統的內戰片一樣,本片也顛覆了傳統的抗戰片,是一部很另類的抗戰作品。
*除了以上這20部,還有一部片子也很另類,就是前田知惠主演的《秋雨》,片子反思了戰後中日兩國青年的微妙關系,故事雖然還行,但這類片子顯然由日本人來拍的話更有意義,這種反思也需要建立在雙方都互相理解的基礎上。德國電影《過客》也是屬於這類題材的,對日爾曼人與猶太人的相處進行了反思,但《過客》的視野明顯比《秋雨》更為廣闊一些,而且正因為片子是德國人拍的,顯得更為誠懇。
PS:不算入合拍片和《地道戰》等只在國內倍受青睞的作品,中國大陸在國際上,大概只有《血戰台兒庄》和《鬼子來了》這兩部二戰影片拿得出檯面,其中《鬼子來了》因為禁播導致票房慘淡,所以影響力最大的還是《血戰台兒庄》,這部影片的實際投資其實只有180多萬,主要由民間出資,參與演出的解放軍戰士們不得不睡在很破舊的地方,但他們的認真、執著,使影片最後獲得了成功,贏得了國際影界的稱道(其中在香港地區打入TOP10排行榜前三位),這股堅韌的精神今天又有多少劇組能夠擁有呢?現在拍抗戰片的可以說每隔一段時間偶有一部,然而真正有誠意認真地去拍攝的,幾乎沒有……其實,中國不是沒有能力拍出軍事大片,而是把大量的資金花在拍言情劇、偶像劇、宮廷劇、以及那些做作的「政策片」上去,與其是說沒有「能力」,不如說是沒有「誠意」,中國現代軍事片不如歐美的地方,絕不是在畫面、投資這些表面原因上,而是意識形態的問題,因而有人諷刺道:「情場糾葛+婚外戀+三角關系+分手+一點點的已經運用幾十年的軍營生活的老段子+刻意修飾的場面+嬌柔造作=中國當代軍事題材影視劇」。沒有解決好意識形態這一問題,花再多資金也只能拍出外表華麗、但嬌柔做作的爛片而已,這無非就是在一塊發臭的麵包上塗著一層美麗的奶油,卻還恬不知恥地稱它為「蛋糕」。1986年,美國著名導演、共產主義者伊文思曾來到中國講課。有個中國學生向他推薦了自己的一部作品,影片中有個戰士在哭的畫面,伊文思問這名學生戰士哭了多久,學生回答「十幾分鍾」,伊文思又再問這個情節拍了多久,學生回答「十幾秒」,伊文思聽後十分生氣,批評道:「為什麼不能把你看到的、讓你感動的東西原原本本地交給觀眾呢?你們都叫我老師,可我在這里沒有一個學生!」
⑽ 國產十大必看戰爭片
國產十大必看戰爭片有《紅高粱》、《紅海行動》、《高山下的花環》、《湄公河行動》、《閃電行動》、《大捷》、《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彈道無痕》、《大決戰第二部:淮海戰役》和《捍衛者》。
《捍衛者》是由佳澤(上海)影視文化工作室、北京盛鈺影視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聯合製作,於2017年9月22日在中國上映的劇情片,由廖希、韓平執導,白恩、赫子銘、呂星辰、王璐、宋撼寰、楊俊生、小林成男等演員主演。
《捍衛者》創作背景
電影《捍衛者》是根據淞滬會戰中壯烈殉國的抗日英烈姚子青將軍的事跡改編,影片的投資人抱著讓更多的人都銘記歷史、銘記英雄,認識姚子青這位連日本人都被深深折服的抗日名將,在淞滬會戰中是如何以弱御強,如何壯烈殉國這樣的情懷,投資拍攝了這部電影。
從到姚子青將軍的故里采訪姚子青的兒子姚鴻逵、對客家民俗民風采風,去淞滬抗戰紀念館參觀,收集素材,以及翻閱查證歷史史料,最後伏案寫了十六稿才定稿劇本,整個劇本創作過程歷時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