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香港人談內地電影票房

香港人談內地電影票房

發布時間:2023-09-10 11:56:24

1. 《長津湖》在香港上映,兩天票房122萬,這部電影為何在香港遇冷了

我覺得長津湖並沒有在香港遇冷,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兩天122萬的票房已經很高了,而且長津湖在香港首映當日多場滿座且市民連稱感動,《長津湖》在香港上映前兩天,不少開放訂票的場次顯示滿座及被預訂。上映當天,記者在一家影院門口看到一些觀眾結伴而來,不少受訪者表示,為了能夠觀看首場電影而特意調整了自己的工作時間。

2. 《水門橋》中國香港上映,觀眾打出3.9分,票房慘淡,原因為何

《水門橋》在中國香港上映,然而票房卻並不怎麼好,並沒有繼續延續長津湖的成功。很大的原因在於這次《水門橋》相比於《長津湖》口碑下降了不少,香港觀眾評分只打出了3.9分,而漫威新片《多元宇宙》是7.2分,差距確實很大,這跟電影是否能引發觀眾共鳴有很大關系。

也有網友表示:「人民志願軍的勝利不是靠一個又一個偶然和美軍不斷的失誤堆砌出來的。宣揚愛國情懷是對的,但愛國不是一門生意,不應該成為商業電影牟取利益披著的衣服...」。確實如網友所言一般,情懷一味地被消耗,網友們的愛國情懷全部變成了商人口袋中的「金錢」,這將是多麼「諷刺」的事情。

3.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被奉為經典,為什麼這部電影剛上映時被人說是爛片

《大話西遊》在現在我們看來是一部經典的電影,裡面蘊含著深刻且深奧的內涵。但是在電影剛上映的時候,它的票房慘淡,還有很多人批評它是一部「爛片」。為什麼這樣一部經典的電影,會在以前被人當作爛片呢?

孫悟空出家前有世俗的思想、慾望和仇恨也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這部電影可能和人們之前看到的《西遊記》中固有的性格關系和行為不一樣。這是一個創新的解釋。這是一次勇敢的探索。他的創新是值得稱贊的。

4. 香港人怎麼看待周星馳

香港人對於周星馳的評價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為太過於聰慧而其他人看不到他的層面而孤獨,另一方面則是智商高情商低。

其實在香港人的眼裡,周星馳是屬於第二種,盡管周星馳的電影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開創了一個時代,成為經典與標桿,但依舊彌補不了他的人情世故與待人接物的些許的缺陷。

很多人講覺得周星馳人很好啊,這是你不了解他的工作狀態,不了解他的生活狀態,只是從熒幕上了解到他而已。

香港人對於周星馳的態度:

第一,娛樂圈的人分三類:厭惡、無關、推崇。

像一些與之合作不滿的導演、演員會被周星馳產生厭惡。

而一些人保持中立,沒有交集或是交集不深,也許也有一些人並不想言語。

還有人便是能接受周星馳的性格,與之交際甚好,進而推崇他的才華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了。

第二、香港市民觀眾。

正所謂「雙周一成」,我想周星馳的影片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是雙豐收,這樣的完美形象觀眾怎麼能不愛。

周星馳的情商現象。

很多喜劇人都是這樣,台前逗趣搞笑,而私下卻是一個喜靜、孤僻的人。

周星馳也不另外,甚至尤甚。而且缺陷很大的為人處世能力,趕走了一大片合作了的人,尤其是他的團隊演員,幾近「眾叛親離」。

周星馳是一個比較自我的人,還是為其他人考慮的少了些。

周星馳捧紅過許多明星,一些知道感恩的,一直記得他的好,一些出了名的,卻離開周星馳,並且開始「炮轟」他,說著他的各種不好,比如拍戲的嚴厲,很多人就受不了他這一點,而且更是有的人抓住他把剩飯剩菜打包回家,說他摳門。

細細想來,慢慢了解,周星馳一直在做公益,捐出了許多的希望小學。而他對電影要求嚴格,也是對作品的尊重與熱愛。換一種思路,如果沒有他的嚴格,又怎會有那麼多經典的電影,留下了這多經典的橋段與角色?只是周星馳向來不善於溝通,要求又嚴格,容易被人記恨。

看他以前的照片,感覺只有在張國榮面前,他能夠笑得像個孩子

5. 香港市民看《長津湖》後稱慶幸自己是中國人,這部影片為何能令人感觸頗深

看完《長津湖》之後,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革命先輩真的非常偉大,他們每一個人都並不平凡,雖然他們都只是隊伍中的一個小小軍人,但是他們身體裡面卻有很大的能量。 在這部電影當中,每一個戰士其實都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






6.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相關爭議

更自信的香港影人?更保守的金像獎?
內地影評人魏君子身在香港感受了本屆頒獎禮的氣氛:「現場除內地影人外,香港影人幾乎全程說粵語,不再像前幾年那樣特別顧及台下內地嘉賓感受。原因不說自明,CEPA合拍近九年,香港影人已經從最初的彷徨,到現在的穩守,講到底,與其一味迎合求變,妄圖接內地觀眾的地氣,不如利用內地資金,拍自己最擅長的類型、題材,用專業經驗開拓新市場。」
香港影評人列孚也有同感:「現場到的電影人是近年來最多的一次,我感覺香港電影近兩年有一些復甦的跡象,有一些賣座電影,口碑也不錯,給了行業一些信心,所以出席的人也踴躍一點,氣氛也好一點。」
身為「老闆」的於冬更是更真切感受到這種香港導演的自信:「像許鞍華這么藝術堅持的導演商業上能成功、《龍門飛甲》、《竊聽》系列能取得票房成功,是能極大的提升自信的,他們找到一個方法和內地融合。麥庄和我合作了幾部戲後這么成功,給他們帶來了內地市場,多少人追著給錢拍戲,這批導演非常活躍,手裡都有7、8個項目,內地各種投資人老闆都追著買單。」
內地電影學者索亞斌則認為頒獎結果總體沒有大的意外,但有小的失望:「雖說《桃姐》的確是不錯的電影,但它以創紀錄的方式囊括了最重要的幾個獎項,從一定程度上顯示了現在香港電影人的保守心態,越來越強調這是一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電影節,要把獎留在香港的感覺。反而台灣的金馬獎會青睞一些低成本的文藝片,比如內地出產的片子可能我們原來都沒注意過,通過金馬獎反而為大家所熟悉,比如《玩酷青春》、《到阜陽六百里》等,形成和內地評獎的有效互補。香港金像獎越來越傾向本地製作,對內地觀眾的吸引力和公信力也在減弱。」
《桃姐》到底該不該拿那麼多獎?
內地電影學者索亞斌對《桃姐》以創紀錄的方式囊括重要獎項表達了擔憂,香港影評人列孚亦不同意給《桃姐》那麼多獎,但對港人的心態表示理解:「《桃姐》獲得5個大獎,我的感覺是有點香港電影人對香港電影復甦的境況很珍惜,對《桃姐》不僅是評價很高,而且票房不俗,於是產生了比較偏向的心理吧,盡管我個人不太同意它拿那麼多獎,但從良好願景來說也是可以接受吧。」
作為行業的一員,列孚也擁有一張香港金像獎的選票,他將「最佳影片」投給了《奪命金》,「最佳男主角」投給劉青雲,「最佳劇本」投給《竊聽風雲2》,葉德嫻的女主角是跑不掉的,「最佳導演」投給了姜文。
索亞斌對葉德嫻得最佳女主表示毫無疑義:「但劉德華就一定演得比葛優、姜文好嗎?這是值得商榷的。」
索亞斌認為《桃姐》之所以如此受認可源於香港電影人的心態——對香港身份的堅守,「從近幾年來看,最優秀的香港影人都已經北上了,就連聲稱要堅守本土的杜琪峰也沒有堅持住,拍了一些迎合大華語市場的商業電影,許鞍華是特別難能可貴的體現了對香港本土電影的堅守,許鞍華可能是整個中國電影屆心態最平和最淡定的導演,她曾經進軍過內地,但發現超出她的掌握後又退回到香港,以香港一地她所熟悉的人和事為題材。非常難能可貴的是她超越了香港的本地特色,即使是對香港生活不熟的內地觀眾也能從《桃姐》中看到很多普世性的東西,內地觀眾接受起來不會有太大難度,不像《打擂台》之類的電影內地觀眾看起來會比較莫名其妙,有一定隔膜。」
《讓子彈飛》到底冤不冤?
姜文帶著同聲傳譯耳機,在台下安靜地坐了一整晚,誰也不敢揣測他的心情——13項提名只得一個最佳服裝造型獎,而且獲獎的還是香港美術指導、服裝造型界的祖師爺張叔平。《讓子彈飛》讓姜文在香港電影導演協會、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上拿獎拿到手軟,13項提名大有橫掃金像獎之勢,最終卻只落得個黯然收場。
連在《桃姐》中有份出演的詹瑞文也忍不住在微博上為姜文喊冤:「姜文+《讓子彈飛》是我在2011年看過最厲害、精彩和牛逼的電影,在昨晚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中,什麼獎也拿不到,令我感到極大的沮喪。沮喪是「標准」在哪?如果獎項只是種商業和政治的游戲,那香港在玩什麼?」
索亞斌認為藝術沒有絕對的標准,誰拿獎都無可厚非,「但本來我覺得《讓子彈飛》會獲得一些獎項,比如最佳男演員之類,因為我覺得它的好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拍的比較像香港電影,姜文借鑒了很多香港電影的商業元素,他倆的表演風格其實是在向周潤發靠,這種既有生活真實,又有誇張游戲感的風格是內地的斯坦尼體系培訓出來的演員不一樣的,但很有種鮮活的感染力。整個電影的快節奏、喜劇元素的穿插是和香港過去電影帶跟我們的感覺很像的。我以為會獲得普通觀眾和電影人的認可,現在看來還是心態上更保守了一些。」
身為香港人,列孚認為《讓子彈飛》的劣勢在於文化的理解上:「這屆的競爭對手都蠻強的,《讓子彈飛》略處於下風也屬正常,也不能說香港電影人對大陸電影人有什麼看法,不是生活在大陸的人也許不太能了解《讓子彈飛》這種地道的大陸文化題材,又帶點魔幻色彩的風格,對普通行業人士來說,可能不是那麼容易看得懂。而評論界本身對電影會比一般行業人士的人有更多的解讀、挖得更深一點,所以才會把獎給姜文。」
列孚認為,相比之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作為具有台灣文化特色的電影,之所以在香港的認可度高,跟香港台灣電影界多年來的密切交流有很大關系。而內地和香港的交流和融合尚需時日。
合拍片已上軌道
在金像獎提名榜單中大熱的幾部電影,除《奪命金》外,均為合拍片,連看似地道港片的《桃姐》也不例外。《龍門飛甲》勇奪5億票房,3D效果有目共睹;《竊聽風雲2》票房口碑雙豐收,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實施距今已9年,合拍片終於不再是題材單調、風格夾生、台詞雷人的代名詞,慢慢走上一條內地資金、香港故事、兩地視野的正軌……
博納影業總裁於冬用「非常熟練」、「專業」、「和內地融合」來形容如今的合拍片,「很多導演和製片人都有了穩定的投資方和發行通道。」
列孚認為經過這么多年的磨合,從《桃姐》到《春嬌與志明》可以看出,香港影人把大陸市場的狀況和創作實施情況進行結合已經有一些經驗。「於冬的博納影業、王長田的光線這樣的電影公司對香港電影的了解比國內的電影人了解會更多,跟香港電影導演和編劇彼此比較熟悉,溝通也比較多,形成比較和諧互動。」
索亞斌則從內地創作的缺失的角度反正合拍片在內地電影市場上的重要位置和價值——「內地創作在商業和藝術上都沒跟上,內地電影人基本上沒有像許鞍華這么淡定的人,跟許鞍華一個級數的導演,比如第五代,都去拍商業片了。有的人做得比較好就走上了不歸路,比如張藝謀,有的人雖然不太成功也在不停的嘗試。有人曾做過數據的調查,除了屈指可數的幾個導演(馮小剛(微博)、張藝謀、陳凱歌、姜文,還算上寧浩(微博)、陸川(微博)吧)外,絕大多數的賣座華語電影基本都是香港導演拍的,香港影人利用比較發達的商業電影經驗整合適應內地的情況,而我們內地影人在商業電影創作上的確缺乏經驗,很多人努力的方向不太對,十年前第六代導演其實是有機會跟陳凱歌、張藝謀站在一個起跑線上的,但他們不屑,錯過了機會。中國商業電影出現斷檔,於是被香港電影人補上了。全世界范圍內能拍3D武俠的可能也就徐克一個人,這是多年的經驗積累起來的,稍稍委屈一些的是警匪片,因為在內地受到的審查的約束太多。」
評獎規則不太可能變化
金像獎的評獎規則也常成為被質疑的對象,《桃姐》連獲四獎、《讓子彈飛》被完全忽略、劉青雲有可能因為兩片入圍、選票分散而錯失影帝……這些都與金像獎的評獎機制不無關系——和三大國際電影節及金馬獎不同的是,金像獎參考的是奧斯卡的行業全民投票制,根據導演協會會長爾冬升的說法,有一千個選民。
詹瑞文在力挺《讓子彈飛》後繼續發微博炮轟金像獎評獎機制:「張叔平是好的,肯定,我說的是劇本、導演、演員……我不是想說拿到獎的有問題,都是被動的,我說是怎麼樣的評審機制會出到這個結果,支持香港電影不應等於以「喜歡」、「支持」、「鼓勵」作為成就的標准!」
爾冬升在2013香港導演會春茗上坦承內部有研討過要不要改一下,「因為確實會存在人情票,比如你朋友多,大家都投給你,我們也研討過要不要像四大影展。但電影不是靠商討,爭論是沒有意義的,會有段時間維持民選。我們的規矩是可以拉票的,但當然不能買票。」
列孚認為金像獎評獎機制短期內改變的可能性不大,「前段時間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蘇澤光建議把金像獎評選內容擴大變成兩岸三地金像獎,很多行內的人態度很鮮明地表示反對。」
索亞斌亦認為調整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純粹的香港電影在一段時期內其實是不會消失的,很多年輕的導演剛出道都會傾向於拍本土電影,比如今年得獎的《大藍湖》,只不過內地不會給予太多關注,我覺得香港人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感是越來越強的,在這個大的文化背景下,金像獎要尊重香港當地人的文化范圍。」

閱讀全文

與香港人談內地電影票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倫理電影國寶 瀏覽:68
夫妻拍攝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
什麼電影裡面有個小白鼠 瀏覽:986
台灣買電影票app 瀏覽:463
絕拳鷹爪功電影演員表 瀏覽:398
英文電影推薦學生芒果tv 瀏覽:297
電影里可以做題記的台詞 瀏覽:177
諾曼底登陸美國二戰電影國語免費 瀏覽:269
超級幸運的一個小孩電影中國 瀏覽:530
科幻大片美國電影排行榜 瀏覽:741
越南版古惑仔電影有哪些 瀏覽:258
泰國電影荷爾蒙高清 瀏覽:720
老電影演員項堃演張軍長 瀏覽:214
老電影決裂三首插曲 瀏覽:144
電影娃娃師傅女主劇照 瀏覽:126
香港電影樹妖 瀏覽:764
十大渣男電影經典片段 瀏覽:61
迅雷如何下載電影並轉碼 瀏覽:38
情人節只吃飯看電影 瀏覽:511
梅爾吉普森愛國者電影原型人物 瀏覽: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