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電影院民營資本

中國電影院民營資本

發布時間:2023-09-25 05:59:34

① 中國內地民營院線哪年成立

2001年,中國相繼放開了民營電影投資、民營院線投資等限制,在隨後的幾年,中國電影業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2001年-2014年,14年間,票房從9億增長到300億。從2004年到現在11年裡,中國電影市場的擴張速度只有07年低於30%。

② 新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

新中國電影事業發展

(1)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70年代末

新中國成立後,模仿蘇聯電影的管理體制,建立起了一個從管理到生產、經營的完整配套的新中國電影事業體制。

1953年,在蘇聯專家幫助下,我國制訂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電影管理計劃。其中,對製片廠實行行政指令性管理,建立了攝制工作制度和製片主任制度及製片生產的各項規定。在發行方面,把中國影片經理公司改組為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將各大區公司建制為各省、市發行機構,並建立完善了發行放映經營管理的各種規章制度,在電影局設立了電影放映管理處,各省、市、自治區文化管理部門亦成立相應的各級機構,有一級政府就有一級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加強放映工作的統一管理。這一整套設施的建立,都是以行政化機制為依據和功能目標的,而市場效應和市場運轉則作為輔助的手段,因此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政企合一的電影發行體制。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逐步完善起來的電影產業結構體制,以它特有的規律運轉,除了1958年和1976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發生過幾次動盪外,30年來,其基本架構和內部經濟關系未有任何本質上的變化。同其他行業一樣,電影業走的是計劃經濟體制,統一由國家預算撥款和專項撥款維持其建設、生產和流通。製片方面,製片廠根據上級對數量及題材的嚴格計劃接受影片拍攝任務。發行方面,作為全國發行放映總代理的中影公司負責收購影片,之後通過等級分明的各個發行放映公司以業務和行政相結合的手段從省、市、縣往放映單位發放拷貝。

(2)20世紀80年代

改革開放後,電影業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出現了幾次改革浪潮。1979年的《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管理體制的請示報告》,調整了發行收入分成比例,增加了用於發行放映事業的生產基金。1980年,文化部又以1588號文件的形式規定,中影公司根據發行需要所印製的拷貝量按一定單價與製片廠結算,使製片廠產量增加,利潤上升。1984年5月,文化部正式提出成立中國電影總公司的體制改革方案。1985年1月,電影局在廣州召開電影體制改革座談會,提出簡政放權、政企分開和擴大製片業與發行業經營自主權的精神。同年,同意在一些地區對部分影片的票價實行浮動,以緩和電影收入的下降趨勢,電影的價格體制在經歷了35年之後(始終維持在50年代的0.20-0.35元之間),終於在市場競爭的沖擊下出現了初步的松動。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進展,錄像業、歌廳和綜合文化娛樂業開始興盛,電視日漸普及,使電影觀眾出現了明顯的分流。1984年僅一年時間,電影觀眾就減少了52億人次。迫於市場壓力,電影製片迅速走向娛樂化類型化。

1986年1月,電影局從文化部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領導,加強影視統一領導和統籌規劃是合並的初衷,但電影局合並到廣電總局後,各地電影單位特別是省、市、縣級發行公司仍由地方文化部門領導和管理,以至形成「上合下不合」的現象,對電影全行業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難。1986年,全國電影市場進一步萎縮,全國三分之一左右的發行企業虧損,許多放映單位該營它業,反過來又影響到了電影製片企業的嚴重虧損。針對這種情形,1987年曾經提出了代理發行、一次性賣斷和按比例分成等五種結算方式發行影片,但1989年又很快倒退回來,頑強地按拷貝結算的方式。

(3)20世紀90年代後至今

20世紀90年代的電影改革以1993年元月以「廣電字(3)號文件」即《關於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及其《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為標志。自此,40多年的計劃經濟下電影的統購統銷以及由此形成的製片、發行、放映三者之間經濟分配上的不合理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其中重要一條就是中影公司的全國壟斷經營被打破。但是問題緊接而來,各省級公司在自己的行政區域內獨家經營、壟斷發行以及發行行業中間環節過多的局面仍然普遍存在。經過發行影片直接面向地市級公司的「江蘇突破」、「山東突破」後,製片廠、中影公司與省級公司在發行上的矛盾更加突出。

1994年8月1日,廣電部電影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通知》(94年348號)。這個文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決定》精神,明確影片(著作權)發行權擁有單位可以直接向北京等21家省市(11家老、少、邊、窮省、區除外)的各級發行、放映單位發行自己的影片。這一指導思想使得電影全行業所有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得到認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市場多主體的形成。

1995年1月,隨著當時廣電部《關於改革故事影片攝制管理工作的規定》(廣發影字[1995]001號)的出台,昭示著製片行業幾十年一貫制的計劃管理模式的改革終於邁開了小小的、但卻極有意義的一步。根據文件規定,全國擁有故事片出品權的不再僅僅是原來的16家製片廠,一大批一直未得承認的省級電影製片廠終於贏得了自己的影片出品權。很快,一方面省辦廠的積極性很快調動起來。山東廠、浙江廠、山西廠等分別投拍了《孔繁森》、《信訪辦主任》、《劉胡蘭》等重點題材影片。但由於其他配套設施的缺乏,製片行業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復興。

由於市場上影片節目的嚴重缺乏,使得改革必須往前邁進一步。1997年,製片(出品權)進一步放開,無論「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團體」,甚至「個人以資助、投資的形式」都均可「參與攝制電影片」。1995年的改革還僅僅是打破原16家製片廠的壟斷,而1997年的改革則是完全取消了國有製片企業的壟斷保護權力。改革方案很快得到執行,北京紫禁城率先嘗到了改革所帶來的實惠。因《離開雷鋒的日子》一炮走紅的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得到了廣電部電影局果斷給予的極高獎賞——影片製作企業生產的出品權。

也是在1997年,單片發行權開始放開。《鴉片戰爭》以民間集資方式操作並以此成立四川《鴉片戰爭》影視製作有限公司,這一舉動在電影界引起強烈反響。發行上,電影局則對這家沒有單獨出品權的公司首次給予了影片單獨發行權,政策方面享有同峨影廠發行此片時一樣的權利。同年,地處深圳的南國影聯開始了從放映行業爭取單片發行權的第一步。這家以放映為主的股份公司,於1997年10月以委託代理方式購買了合拍影片《聯合出擊》的國內版權。

2002年開始,以新的《電影管理條例》頒發為總標志,中國電影業開始了新一輪的體制改革和產業化進程。其中重要一個環節是製片業的初步放開,一些民營機構也擁有了獨立拍攝電影的條件。這進一步促使民營資本注入到電影製片業中來,從而為電影製片業帶來新鮮血液。以往,民營機構拍攝電影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缺乏「資格」,所以必須與電影製片廠合作,使用廠標。近年來,廣東巨星、華誼兄弟、北大華億、中博時代、海潤等一些民營影視製作機構迅速成長,它們以其獨特的理念和手法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由於政策上的限制,他們只能以影視界「游擊隊」的身份存在。而此次改革意味著民營機構無需再買廠標,可以獨立投資拍攝電影。該措施適應社會主義文化市場規律要求——此次形成的製片格局打破了舊有的國有製作機構一統天下的格局,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雖然現在這個多元懸殊還很大),將更具有競爭性,因為它們都將在市場規律下平等坐次,優勝劣汰。

發行放映業的機制改革同樣激烈,主要體現在「院線制」的推廣上。經過近半年時間的醞釀組建和緊鑼密鼓的運作,2002年6月1日,全國23個省(市)的30條院線正式掛牌營業。其中,11條為跨省院線,19條為省內院線。同時,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廣東、四川、江蘇、浙江等8省(市)已率先完成了兩條院線的組建工作,而江蘇和浙江則分別組建了3條院線。

院線制的生命力在短時間內顯示出來,7月中旬上映的分賬大片《星球大戰2:克隆人的進攻》僅10天,30條院線的票房就突破2000萬元,院線制的威力可見一斑。上海聯合院線成立伊始,一個接一個創造票房佳績,遠遠超過院線制之前的票房指數。北京新影聯院線成立以來也是捷報頻傳,市場走勢強勁。重慶萬和院線所屬6家影院在經歷了6月份市場嚴重下滑之後票房全面回升。院線制最大的直接受益者當屬廣大電影觀眾,電影公司引進分賬大片的速度明顯加快,《精靈鼠小弟2》幾乎與國外同步上映,加盟溫州雁盪院線的一家縣城影院,已能與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影院同時上映分賬大片,使小城鎮的觀眾也能在第一時間欣賞到分賬片,這在實行院線制之前是絕對不可能的。

應該說,院線制是電影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電影發行放映與時俱進的必然。其深刻意義在於徹底改變了電影市場環境,使中國電影市場打破行政分割與封閉狀態,在國內地域間形成一個整體,從而擴大電影市場規模,促進電影資源的流動性,從而建立起良性運轉的電影市場機制。不過,由於在院線制的推廣上行政措施太多,組建的市場化因素過於弱小,組建時間倉促,目前院線之間實力、規模及運行機制相差較大,有的還不太正規,因此當前所建立起來的院線制僅僅是一個雛形,只能說它為過去的四級發行劃了個句號,至於院線的發展壯大,尚任重道遠。同樣,院線制中影院所應該享受的自主權,諸如充分的選片權,以影院為主、發行公司指導為輔的票價定價策略,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改制後的影院位置依舊停留在「一頭在市場,一頭在國營」的狀況中,還處於低級運行階段。

同時,引進片的發行壟斷陸續被打破。雖然引進片依然由國家統一進口,但是開始調整了進口影片的供片機制,實行影片進口與發行分離。中國電影集團在2002年5月宣布將美國影片《浩劫驚魂》的播映權出售給上海嘉禾——一家由香港嘉禾部分所有的公司。這是該集團公司首次將電影發行權出讓給帶有外資色彩的非大陸中國公司,這在中國電影發行業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除中影集團原進口影片發行公司外的另一家股份制進口影片發行公司——華夏電影發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兩年時間的醞釀和籌備,於2003年6月19日正式宣布成立。華夏電影發行公司屬於股份制企業,注冊資本6000萬元,有19家企事業單位共同投資,中國廣播影視集團作為最大股東持有20%的股份,中影集團和上海電影集團各持11%,長春電影集團持10%,剩下的是國內電影系統有影響的製片廠和院線公司。這對進口片發行市場的多元化主體建設將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公司內部的多元化產權結構,也有利於公司的效率和良好監督機制的形成。

在農村,發行放映問題隨著改革的深入日漸開放。最基層的農村放映單位或個人拿到了屬於自己的權力。首先,1993年3號文件明確了縣級公司購買農村16毫米拷貝的權力,並一再強調,縣級公司應該通過更新觀念,轉變機制來成為16毫米的經營主體,而不是通過行政手段賦予。此後,1995年8月,廣電部頒發了《關於改進和家農村16毫米影片發行放映工作的通知》(即474號文件),進一步放開農村16毫米拷貝經營權,強調任何一級公司和集體、個體的放映單位都可以自由購買,每個16毫米拷貝均含有全國放映權。這種新的運行機制,引入了社會主義市場競爭機制,調動了農村放映隊的積極性,讓所有的農村電影經營者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激活市場。同時,打破人為的市場阻隔,放開區域限制,讓16毫米拷貝自由流動,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其價值。文件還明確要求今後每年定期舉辦16毫米影片全國性的交易會。同年11月在鄭州舉行了一次全國性的16毫米影片交易會。4天的交易會成交16毫米影片節目近400個,現貨、期貨拷貝達3500多個,成交金額為400餘萬元。交易會深受基層單位的歡迎,但是在執行474號文件的過程中,由於利益的沖突,仍有一些地方阻止農村放映隊購買影片和限制放映隊活動區域。而後農村電影放映推行「2331」工程和「西新工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③ 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簡介及詳細資料

簡介

公司由中國最大的國有電影企業集團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世界聞名和全球公認的娛樂電影業巨頭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和中國電影電視行業最大的民盯凳營企業橫店集團共同投資成立。中影集團、華納和橫店集團分別以4∶3∶3的比例持股,涵蓋了外資、國資和民資三種不同資本形式。

新公司的主要業務將包括投資、製作、發行和推廣華語電影及電視電影,並匯聚全球范圍內優秀的導演、演員、製作人共同打造一流的影視作品。

公司於2004年12月在北京注冊成立,並於2005年初在歷史悠久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內建立辦公室。公司高層由三大股東派出,中影集團董事長楊步亭擔任首屆董事長,華納兄弟執行副總裁理察· 福克斯出任副董事長,首任總經理由現任中影集團總經理韓三平擔任。公司目前有員工20人,主要部門有項目開發及製片、市場、發行及財務和行政部門。

"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影發展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它表明了中國的影視業進一步擴大開放,同時也標志著中國的影視業在全球范圍內佔有一席之地。"

製作&發行

面紗

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首部合拍電影《面紗》(《The Painted Veil》)的拍攝工作已經順利完成。《面紗》是根據英國著名作家毛姆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英文對白電影,由著名導演約翰·卡倫(《愛不再回來》)執導。該片完全在中國拍攝,分別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影棚,和上海、廣西的外景地進行了拍攝。明星雲集的演出陣容包括了好萊塢巨星愛德華·諾頓,娜奧米·沃茨,黃秋生和夏雨。

面紗

按計畫,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將於2006年12月29日在全國范圍發行該片,影片的北美發行將由華納獨立影業公司負責。

玉戰士

第二部合拍片《玉戰士》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中國芬凱岩旅蘭合拍片,開創此類合拍片的先河。 它是一部融合了芬蘭和中國民族神話的武術傳奇故事。這部電影由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Blind Spot Pictures和北京命之作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拍攝外景地遍及了芬蘭,愛沙尼亞和中國浙江省。演員陣容包括了托米·艾昂,馬庫·佩爾托拉和張靜初。該片將於2006年10月24日在國內上映。

玉戰士

瘋狂的石頭

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發行的第一部新片是青年新銳導演寧浩執導的現代喜劇《瘋狂的石頭》,於6月30日上映的該片上映僅一個月即取得票房成績1700萬元,該片的累積總票房最終高達2350萬 ,創造2006年度暑期票房奇跡。

瘋狂的石頭

第601個電話

中華橫公司與上影集團聯合發行了都市青春情感片《第601個電話》,影片匯集了大陸港台的人氣明星張柏芝、周筆暢和胡歌等人,該片也已經於 2006年8月18日在國內上映。

保持通話

保持通話,改編自好萊塢電影《玩命手機》,在內地於2008年9月28日上映,集合了大陸、港台的一線明星,古天樂 、大s 、劉燁、張家輝等。

瘋狂的賽車

中影華納橫店與導演寧浩再度合作的電影《瘋狂的賽車》與 2009年1月20日上映。作為賀歲強檔,《瘋狂的賽車》也表現出了強大的實力。票房達到了1.088397億。觀影人次達到棗轎了363.95萬。

瘋狂的賽車

④ 在中國電影產業 4 大非常態現象下,如何破局

電影產業的幾大非常態現象
中國電影連續14年平均漲幅超過30%,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大量資本的進入導致電影發展的速度超出預期,BAT和電影業八大公司以基本形成寡頭市場,銀幕數首次超過北美。毫無疑問,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電影市場。從2016年開始,票房進入了瓶頸期,從30%的增速進入到次增長時期。中國電影在高速發展之後呈現出幾大非常態現場。
對此,參與起草《電影促進法》的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認為,電影產品的供給側已經基本飽和,中國市場容納量在數量上已經不可能再增加了。
他指出,目前中國電影非常態現象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國有電影企業逐漸邊緣化,民營企業成為這個市場的主體。
二是行業外資本非理性湧入,導致電影被過度商業化。資本的逐利性質,使得電影在製作過程中過度追求「效率」,產品變得非常粗糙,精品不多,傑作沒有。
三是整個電影行業都急功近利,同質化現象嚴重。
四是後影院市場狹窄,票房收入占影院收入的80%以上。
拐點是否已經到來
那麼中國電影的拐點是否已經到來?尹鴻認為票房增速下滑主要由以下幾點原因引起:一是票補杠桿的消失;二是近兩年是電影作品「小年」,缺乏優質影片;三是觀眾的規模和觀影需求歸回常態;四是宏觀消費環境的影響;五是網路大電影、網路直播等替代內容的產生。尹鴻判斷,票房非常態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中國電影會進入一個平穩的增長期。
他認為,未來中國電影會朝以下幾方面發展:一是製作工藝和創作品質是硬道理;二是影院性、必看性成為核心。生產電影必須要生產在影院里看的電影,這才是關鍵。三是多樣化、分層化、分眾化是重要策略。分眾選擇的需求越來越明顯,生產分眾影院必看性的電影未來會成為大趨勢。四是從黑馬、爆款時代進入常態市場。將來5億上下的電影類型會明顯增加,超過15億的電影會難見到。
電影院會不會消失
在本次論壇上壹娛觀察主編陳昌業的關於電影院會不會消失的問題,引起嘉賓熱議。他在「電影內容分發渠道的博弈現狀及趨勢」的演講中表示,北美市場90天的窗口期正在面臨考驗,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縮短窗口期。國內外院線面臨著與流媒體之間的競爭,美國高端付費點播平台PVOD平台,30美元的價格便可以讓觀眾看到影院同步上線的電影。
而在國內,由於點播影院管理方法的出台,點播院線從地下轉到了檯面上,點播影院作為影院市場的補充,其社交屬性會對影院造成威脅。陳昌業認為,影院的發行窗口期正在面臨其後端發行窗口不斷提前的趨勢。鑒於美國電信行業強勢進入網路電影領域以及愛奇藝等國內網路視屏網站的快速發展,一旦影院窗口期和流媒體同步或「准同步」,那麼電影院將會面臨命致命打擊。他認為沒有傳統是永存的。
影院並購現狀與趨勢
隨著電影產業的快速發展,影院的並購案例一直在小規模的發生。以下近年來發生的比較知名的並購案例。北京泰禾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建宏認為,從以上案例來看,目前影院並購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從大地收購世茂的例子來看,達到了4倍溢價。目前單體影院的主要估值為票房的2倍或凈利潤的10倍。雖然近2年內,票房增速放緩,但各大院線以及影投公司並未停止擴張的速度,萬達、大地、中影等紛紛參與影院並購交易。
同時,他判斷,未來三年是各大影投公司並購整合的高峰期,但是目前,我國影院還會持續泡沫,小影投難逃並購重組但大規模的並購不會出現。同時他指出,巨資收購的背後是收購對象未來盈利的不確定性。

⑤ 中國電影還有上升空間嗎,未來的出路在哪

總體來說的話,中國電影現在處在發展階段,所以上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中國電影已經成了所有一切服務於資本的階段,所有的目的都為了能賺錢而去。流量鮮肉能吸引粉絲群體帶來票房,所以把資金的90%都投入到了演員的身上,那麼本應花在特效的錢自然消失了。為了貼合演員的形象和資本的湧入,編劇更不可能像國外一樣奉為第一。這是資本第一導致的。

但如果你說中國電影沒救了,這是不可能的!如今好的中國電影大部分都是在資本缺乏的階段創作的,而票房和口碑完全不成正比。以去年上映的國產電影為例,豆瓣國產電影top10里僅有《湄公河行動》破10億,《百鳥朝鳳》的驚人一跪也不過換來8000萬,畢贛的《路邊野餐》更是只有600萬。
當然你可以說是排片量導致的,但我更覺得是觀眾自身對影片的品味導致。一部片子的票房歸根結底還是由觀眾決定,粗製濫造的影片沒人看自然導致排片量減少,會給好影片以一定的位置。可我看見的是觀眾瘋狂湧入口碑不好,特效不好的國產「大片」。觀眾的品味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從觀眾平時觀看的小熒幕就可以看出大熒幕如今現狀的原因。如何去引導觀眾,讓觀眾自動抵制爛片。這才是中國電影的出路。
關於電影類型,我同樣想說幾點。中國因為電影技術的不成熟,沒有好萊塢電影流程的積淀,想拍出堪比好萊塢的商業片是不可能的。只能從好萊塢方面慢慢學習經驗,把資本投入到技術,才有可能完成。但你說一個合格的商業片,我想《捉妖記》就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榜樣。

「美國電影票房從100億人民幣到100億美金經歷了30年。而中國,2010年票房100億人民幣,2017年已達到了559億,所以大家預測2020年就可以跨越100億美金。」深創投執行總經理劉綱曾預估,我們只需要10年時間完成美國30年的發展軌跡,因此中國電影產業還有非常巨大的發展空間。
這塊「肥肉」吸引了不少資本的關注,包括VC/PE機構。2009年,一壹影視文化股權投資基金正式設立,號稱是國內「首支以影視文化產業為主要投資方向」的人民幣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而2013年開始介入影視文化投資的東方富海,也已設立了專門影視文化基金。2015年,深創投聯合多方發起了北電紅土影視文化投資基金,首期規模20億元人民幣。如今,幾乎所有的大中型VC/PE都設立了影視投資部門,或者乾脆成立影視子基金公司。
目前,VC/PE 投資中國電影產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影片或影視機構的單獨投資。2014年,經緯創投投資韓寒導演的《後會無期》,這部製作成本6000萬元的電影,經歷8個月的投資製作之後,實現超過6億元的票房回報,成為VC/PE機構投資電影的典型成功案例。另一種則是瞄準了影視文化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公司。2017年大火的《前任3》,上映18天票房累計超19億,其背後營銷推手和聯合出品方自在傳媒功不可沒。值得一提的是,自在傳媒的背後投資方是本土老牌PE機構同創偉業。資本的進入,令中國電影行業各個環節生機勃勃。

粗略一算,中國電影行業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才不過短短15年,卻已成為了全球第二大市場,堪稱傳奇。回過頭來看,這股市場化的力量不可謂不強大,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如今,八一電影廠成為了歷史,而中國電影正創造著屬於自己的新歷史。
中國電影之路從中國引進電影開始就一直在路上。出路也在於中國電影融匯世界電影藝術,這是一個進程也是一個過程。如果不從一個曾落後的國家來說,而從一個崛起或者是一個正在走復興的國家來說。中國電影將伴隨著華夏文明的復興立足於世界文明一樣,而立足於世界電影之林。不偏執的去看待的話,中國電影一直在發展,好與壞共存,事物都是這樣的,陰陽互立。這符合中國這樣具有文化傳承的國家。一切的興衰都伴隨著這個國家的文明跌宕起伏,或高潮,或低谷。我們具有包容,學習,融匯等特質,善於學習優秀的文化,融合優秀的文明。

中國的電影人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模仿。也存在盲目追求電影的市場經濟,利益最大化。這有如何,當下便是現實。你說不足也有,你說缺陷也有,弊端也非常明顯。但是這不影響一些真正的電影人對於中國電影的思考。那些追求市場經濟利益最大化善於炒作的作品,終究是曇花一現,要被電影歷史所淹沒的。悲觀看待的話,當下自有悲哀之處。樂觀看待的話,要為中華文明之復興之引領做准備,為之努力。當下的不足不能懈怠。為迎來電影藝術的文化輸出做准備。前途應當光明。

⑥ 受眾對中國電影檔期的影響

一、我國電影的市場結構狀況:目前我國的電影製片業還處於壟斷競爭階段,進入電影市場的門檻低戚清渣,發行環節高度集中。電影容的差異性比較大,在生產和發行上都具有一定的壟斷性。但整個電影產業對電影生產的依賴性比較強,院線天然的地域壟斷性,使得全國性的大型院線制還未形成,還處於一個競爭階段。總的來說,國電影產業還沒有形成規模經濟,對於國企業,電影的門檻進出不太高,民營資本在我國電影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國家對電影產業慢慢對外開放,為了電影行業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二、期檔定義:電影期檔其實是電影銷售的一種營銷方式。中國電影檔期是在1995年開始引進,到了2002年到達發展的穩定期。1、從發行方、院線和電影院的角度:檔期是由發行方、院線以及放映方根據影片的上映日到下檔日的時間間隔。2、從觀眾的角度講,檔期是市場上某類潛在觀眾有暇時間並且願意集中看到某種類型影片的時間段(觀眾有時間看電影的時間段)。三、電影檔期的意義▪電影檔期的出現作為電影營銷整體的一部分在電影攝制前期就高悄開始籌劃。▪它的出現以及針對不同檔期的電影市場營銷策略,是一個國家電影市場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它作為影響票房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越來越為電影營銷者所重視。▪如果說發行區域是一部電影的空間橫向市場,那麼檔期就是一部電影的時間縱向市場。四、檔期分析(一)中國電影檔期的現狀:▪中國的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還沒有自覺地與檔期的概念很好的結合起來,還沒有把檔期作為電影營銷整體的一部分在電影攝制前就開始進行籌劃。▪有關電影檔期方面的理論遠遠滯後於電影市場實際發展形勢,關於電影檔期的理論總結就變得特別重要和緊迫▪我國電影經營者對「檔期經營」還停留在粗放階段,經營各方基本依賴自然檔期,因此在有限的時空里為爭搶檔期有時影片扎堆,有時出現「青黃不接」缺少片源的現象。▪院線和影院過多的依賴影片而缺乏營銷創意,只停留在憑借影片自身實力產生效益,沒有更多的作為。
(二)中國電影檔期劃分:重要節假日檔期、周末檔期、特殊檔期1、重要節假日檔期:春節、五一、國慶節、聖誕節、元旦、暑假、寒假等在這些重要的節假日檔期,人們有充裕的時間來盡情消費和享受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帶來的快樂。2、周末檔期:好電影在周末上映,票房收入佔一周票房的70%以上,尤其是電影上映後的第一個星期的周末。電影營銷者在重大節日的前一個或者後一個的周末檔期,對於提高一部影片的票房成績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形成:暑期檔+周末檔、聖誕節+周末檔、五一節+周末檔…3、特殊檔期:情人節(西方)、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七一兒建黨節、八軍節如今連愚人節和清明節都有檔期,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也未能倖免。特殊的檔期是專門針對特殊的觀眾。(三)、檔期對電影市場的分析(主要介紹四個檔期)1、情人節檔 (1)檔期介紹中國出現的情人節檔期始於2005年,代表作《美人依舊》。街面上從2月13日晚間就開始有人叫賣紅玫瑰了,作為除聖誕節之外最具商機的西方節日,情人節消費在城市年輕族群的消費中佔有較大比重,畢竟它是春節後、五一節前最有運作空間的時間點,諸如餐飲、零售等等消費形式積極發揮拉動作用,努力醞釀多贏局面。由於性價比比較高,看電影已經發展成為娛樂消費的重要形式,不少年輕情侶選擇影院觀看作為共度情人節的主要選擇,這也是發行商非常看重這個檔期的主要原因。情人節檔期時間主要是二月份,緊接著賀歲檔,有時也會跟賀歲檔相撞。在此期間主要的受眾為15至35歲的年輕人,當然最受吸引的是在情人節尋找爛漫消遣的情侶。也由於情人節檔期處於學生寒假期間,自然學生也是這個檔期的主要受眾。(2)檔期票房簡介2009年情人節檔期票房通常情況下,情人節只是「一天檔期」,電影市場通常表現為情人節當天票房飈紅、第二天高台跳水,但是,2009年情人節恰逢周六,一天檔期趁勢擴為整個周末檔期,這也是本周市場票房總量再度攀升的主要原因。
藉助有利檔期,院線表現突出,考量單片票房產出,情人節也是票房飈紅的關鍵時刻。本周共有四部新片入市,市場上映的新老影片總數達15部之多,這些影片大多在情人節當日拿到本周最高票房,憑借自身實力和放映規模的積極拉動,《玩命快遞3》情人節輕取1500萬票房,《海角七號》和正滾《愛得起》成為有力輔助,前者情人節當日票房700萬左右,後者則拿到660萬左右票房,上映時間較長的《瘋狂的賽車》則拿到440萬左右票房。據統計,情人節當日全國可統計票房高達4000萬左右,同比去年漲幅約為40%。2010年情人節檔期票房情人節當天碰巧撞上了春節,此前對情人節的擔憂,似乎並未出現,大年三十一過,這年關就過去了,初一出來活動,對於都市人來說在正常不過,更何況這天還是情人節,雖然各回各家了,但並沒有影響在情人節這天的消費熱潮。單日票房約7000萬,創造了歷史新高,而《阿凡達》依然是熱門,單日票房就有1800萬;《大兵小將》情人節一日票房1500萬;當天應景情人節的電影《全城熱戀》共在全國放映3212場,觀眾23萬,票房突破1044萬。(3)主要上映電影的票房分析2009年
電影 情人節單日票房 本周票房 佔百分比
《玩命快遞3》 1400萬 2500萬 56%
《游龍戲鳳》 1000萬 1900萬 52%
《海角七號》 700萬 900萬 78%
《愛得起》 660萬 950萬 69%
《瘋狂的賽車》 440萬 1560萬 28%
《玩命快遞3》情人節當日收獲約1400萬票房《玩命快遞3》周四首映日全國票房380萬左右,周五拿到460萬左右票房,周六情人節市場熱度激增,影片進賬1300萬左右,周日回落到260萬左右,影片首映周累計票房2500萬左右。《玩命快遞3》的票房曲線充分體現「一天檔期」的特點,情人節單日票房所佔比例高達54%。《游龍戲鳳》票房:1.0285億上映時間:2009年1月26日該影片上映第二周已出現超過52%的跌幅,但這部浪漫愛情喜劇演員陣容比較強大,再利用情人節檔期這個好時機,《游龍戲鳳》得利頗豐。
情人節期間,多部愛情大片在地電影市場展開正面交鋒。最終老將勝新兵,由德華、舒淇領銜的《游龍戲鳳》以單日票房1000萬的成績成為情人節檔期名副其實的「愛情大富翁」。情人節檔期成為關鍵籌碼,也為影片沖擊億元票房創造了必要條件。
2010年
電影 情人節單日票房 本周票房 佔百分比
《阿凡達》 1800 8500萬 21%
《全城熱戀》 1044萬 3000萬 34.8%
《錦衣衛》 391萬 3500萬 11%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314.8萬 1900萬 16.5%
《全城熱戀》票房:1.315079億
上映日期:2010年2月11日情人節單日票房1044萬。《全城熱戀》票房飄紅凸顯華誼兄弟綜合實力今年春節檔中華誼兄弟出品的《全城熱戀》在激烈競爭中取得良好的票房成績,2周合計票房達到8000萬,取得預期的回報,我們認為這充分顯示華誼兄弟在選材和檔期安排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實力。一方面,公司在檔期安排上避開競爭最激烈的元旦假期,另一方面,公司選擇了愛情題材,作為唯一一部愛情題材的片子,在此次情人節與春節雙節合一的檔期中無疑最大限度的吸引了眼球。
公司在《全城熱戀》中投資比例中佔30%,假設最終票房達到10000萬元,我們預計公司獲得的分成收入約1900萬元(包括發行收入)。
2、暑期檔(1)檔期介紹暑期檔泛指每年6月—9月的電影檔期。主要受眾群體為4-24歲的學生觀眾。「暑期檔」一詞,最早源於1975年6月20日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的成名作《大白鯊》的公映。從此,每年海外各大影業公司都對六七月份的排片給予重點關照,暑期檔也由此形成。暑期檔這個名字本身,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把它的目標觀眾定位在了學生族群上。由於處於暑假這個學生一年中休息最長的時間,很多適合年輕族群觀看的電影會在暑假推出,以吸引假期的年輕人,像皮克斯、夢工廠、迪士尼都會在假期推出新的動畫片以吸引青少年。而暑假增加了一批學生觀眾,從觀眾群上看,學生觀眾成為新增加的部分。
(2)檔期票房簡介2009年09年暑期檔就像博爾特在柏林田徑世錦賽創造9.58秒的新百米世界紀錄一樣,已經把歷年同期最佳成績拋到了後面。從6月1日到8月30日的13周時間里,國總票房達到了16.5億,佔全年票房份額的26.5%。值得留意的是,今年創造上佳票房的國產片雖然在製作上不是大片,在類型上卻很明確,基本以喜劇片為主。高調一點說,今年就是國暑期檔元年,國總票房達到了16.5億,比去年同期高出約七成,甚至比地位高高在上的賀歲檔(去年12月到今年2月)還多了2億,增長率令北美市場也黯然失色。過億影片像嘣豆子一樣嘣出8部(6部好萊塢電影,加上即將過億的國產片《大密探靈靈狗》和《非常完美》),直接導致億元俱樂部放下架子平民化。按老規矩,高成本的國產片不是扎堆賀歲檔,就是主攻五一、十一,然而五部中等規模但是類型明確的國產片卻在今年夏天出奇制勝,共同取下4億票房,為國產片打開新局面。2010年今年的暑期檔被稱為「史上最擁擠」的暑期檔,三個月共有超過60部片子上映。2010年6—8月的票房收入呈現逐月遞增的走勢,全國城市主流院線可統計票房約23.3億元,創歷年之最;比上年同期的增加34.68%。觀眾人數682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的5600萬人次增加1220萬人次,增長22%。其中,國產影片為157550萬元,佔67.62%;進口片75450萬元,佔32.38%。今年暑期檔的電影市場最大的亮點是國產影片唱主角票房佔七成,各月票房均創暑期檔新高,雖然今年暑期檔遭遇四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分流觀眾,以及懾於《震》的威力,不少中外大片都提前或推遲上映,但無論是票房收入還是觀眾人數都創歷年之最,城市主流院線各月可統計票房均創歷史新高。(3)主要上映電影的票房分析2009年
電影 票房(萬元) 上映日期
變形金剛2 43000 6月24日
冰川時代3 15690 7月8日
哈利·波特6 15635 7月15日
博物館之夜2 12132 5月26日
特種部隊 11300 8月7日
終結者2018 11232 6月9日
大密探靈靈狗 9940 7月29日
竊聽風雲 8660 7月23日
非常完美 7800 8月6日
飛屋環游記 7800 8月4日
暑期檔之王——《變形金剛2》《變形金剛2》破了《泰坦尼克號》創下的單片國票房紀錄。《變形金剛2》具有破紀錄的種種有利條件,可謂站在了巨人肩膀上,比如與北美同步上映,有叫好又叫座的前集在兩年前打頭陣,原班人馬齊聚,國觀眾最買賬的一流特效動作場面,再加上其聲勢已經嚇跑了各路可能的競爭對手,新建的電影院源源不斷地投入使用。《變形金剛2》6月24日公映當天就取得了3371萬的收入,首周五天有1.6億進賬,加上4.3億的總票房,這三項都是中國電影市場的新紀錄。最奇特的是,中美觀眾在對待《變形金剛2》的態度上做到了「臭味相投」,用腳投票把這部轟隆作響的機器人電影在太平洋兩岸分頭捧為暑期檔冠軍,而在其它國家,該片就遠沒有《冰川時代》或《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吃香了。2010年
電影 票房(元) 上映時間
《震》 6.4775億 7月22日
《敢死隊》 2億 8月20日
《槍王之王》 1.153億 7月2日
《玩具總動員3》 1.1億 6月16日
《戀愛通告》 5000萬 8月12日
《功夫夢》 5000萬 6月22日
《震》2010年暑期電影市場的絕對主角《震》截至2010年8月31日24時,在大陸地區上映41天,票房達到人民幣6.5億元,再度刷新了國產片票房紀錄,與第二名《建國大業》的差距也拉大到2.3億元。去年2月25日,華誼傳媒與廣播電視傳媒簽訂合約:該劇總投資額中公司、華誼兄弟和電影集團製片分公司的投資比例分別為50%、45%、5%,投資額分別為6000萬元、5400萬元和600萬元,合計1.2億元的總投資。據了解,對於《震》,華誼兄弟的投入只有3152萬元。業人士透露,一般公司作為投資製作方可獲得40%左右的票房收入。據商報記者初步計算,在扣除發行代理費以及返還電影集團製片分公司的投資款和固定投資收益、華誼投資款、公司15%的投資款後,與公司平均分配所得約為9776萬元。除此之外,植入性廣告也給華誼兄弟公司帶來巨大利潤。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中國電影檔期對電影票房的影響
一、我國電影的市場結構狀況:
目前我國的電影製片業還處於壟斷競爭階段,進入電影市場的門檻低,發行環節高度集中。電影容的差異性比較大,在生產和發行上都具有一定的壟斷性。但整個電影產業對電影生產的依賴性比較強,院線天然的地域壟斷性,使得全國性的大型院線制還未形成,還處於一個競爭階段。
總的來說,國電影產業還沒有形成規模經濟,對於國企業,電影的門檻進出不太高,民營資本在我國電影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國家對電影產業慢慢對外開放,為了電影行業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影院民營資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星野景子愛看電影網 瀏覽:790
愛就愛看電影292 瀏覽:224
哥斯拉電影粵語在線觀看完整版 瀏覽:234
2011年拍的中國電影 瀏覽:721
勵志戰爭電影 瀏覽:608
dc電影哪個比較好看 瀏覽:566
一個女人與男主舌吻的電影 瀏覽:711
電影粵語吧 瀏覽:200
有哪些奧特曼電影橫火又好看 瀏覽:652
去哪裡找高清電影剪輯 瀏覽:937
電影人物穿越到現實小說 瀏覽:170
陷害英文電影 瀏覽:578
外國女殺人電影 瀏覽:500
韓國電影一個老師一個廚師 瀏覽:690
如何建一個網頁把電影放進去 瀏覽:65
英文電影經典短片 瀏覽:46
狗狗題材的英文電影 瀏覽:842
四目道長電影演員表 瀏覽:693
ipad用什麼下載軟體下載電影 瀏覽:495
美女被活埋變成干屍電影名字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