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電影《集結號》評論
集結號是什麼東西呢?顧名思義,就是把人召集起來的號角,在軍事上用作撤退的指示,大概追溯到古代與鳴金收兵是一個意思吧。片子以集結號取名,貫穿了整個情節的發展,然而戰場上的那一聲號角卻遲遲未能吹起,反倒是到了和平的年代,卻補上的這一聲號角,然而這種感覺已經截然不同了,片子將集結號牽動的人的表情和內心描寫都刻劃的很生動,馮導這次在人物的塑造上無疑是成功的,而在煽情的效果上個人認為也是相當到位的。然而,這次影片的效果雖然號稱是與韓國方面合作,但在我看來也並不是十分完美,的確,一些戰爭的畫面做的是比較壯觀,但是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尤其是片子開場的那一段,畫面抖動相當的厲害,基本上是看不清畫面中的人物,視覺效果很是不佳,這些就暫且不談了。
首先要講述片子的角色們,沒有他們的出色表演就不會有那一幕幕的感人畫面,雖然幾位演員都不是一線的大牌,但是依舊演的相當的真實和逼真,穀子地的扮演者張涵予原先僅僅是在馮導的天下無賊中露一小臉,然而卻已經讓人記住了他的形象,這次的他更加出色的詮釋了穀子地這個角色,從前線的小領導帶領弟兄們殺敵到委屈成為戰俘到之後的抗美援朝再到退役之後的為弟兄們正命,他的變化是很顯著的,不僅僅是一個外部造型的轉變,人物的內心、舉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不僅將年輕時候的穀子地的英勇表現了出來,也將中年穀子地的執著給表現出來,更將人物飽經滄桑的那種感覺刻劃了出來,使得這個角色變得相當具有感染力。
片子中臉熟一些的就要屬任泉了,可惜才認出他的幾分鍾之後他就被殘忍的殺害了,雖然昔日的傻根目前憑借電視劇士兵突擊異軍突起,但是對於我而言,依舊是沒有什麼感覺,而他演的角色也只是是個佐料罷了,之前看集結號的宣傳采訪還提到他的一些鏡頭,不過在電影中這些幕過得太快,也就沒有什麼太多的印象,給予他的表現空間畢竟還是有限,其他的演員如廖凡、胡軍和鄧超,寥寥幾個畫面也沒有辦法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於是我發現原來這部片子倒有點像是穀子地的傳記,絕對的主角。
片子跨越了幾個不同的時期,通過集結號將各個段落串連了起來。戰爭時期,集結號有如軍令,令不下,誰都無法撤離,這就是為何穀子地堅守到最後一刻的直接原因,也是為什麼和他同學的團長戰斗至死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才為大軍贏得了時間和機會。但是,從另外一個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被大軍所拋棄,穀子地他們出發的時候是約定了要吹起集結號的,但是事實上就未曾響起,每個士兵在死之前想的都是那一聲集結號,戰爭的殘酷催生人反戰的情緒,這就是為什麼焦隊長死前要勸人離開的緣故,然而穀子地是一個執著的軍人,受過軍事教育的軍人,這就導致他將命令貫徹到底,直到失去戰鬥力,當然,這也給他自己帶來了無盡的疑惑和愧疚。他的這種感覺最後化作憤恨全都潑灑在死去團長的墓前,卻又很快消失一空,一切就此逝去,這就是軍人的魅力,那種對命令至死不渝的服從。
片子中有個人物很吸引眼球,那就是指導員王金存,起初的他是一個臨陣畏縮的逃兵,但是到後來他居然是堅守到最後一刻的勇者,其實按理他是最希望聽到集結號的人,然而最後考驗心智的那一刻他卻異常的堅決的給予了否定,他開始成為一個真正的戰士,那種不是為了集結號而戰的戰士,雖然這樣看似很傻,但卻是軍人真正的寫照。
片子看罷,感觸頗多,不過這部片子中帶著濃厚的中國元素,還是需要一些背景知識才能去理解透片子的,尤其是解放之後的那段故事,我想老外們看了應該是有點眩暈的吧,難怪馮導拍這個片子的時候感覺還是沒有什麼底,畢竟這部應該完全意義上是屬於給國人看的片子,賀歲與否,誰在乎~
❷ 不知道台灣人在看《集結號》時有何想法
當時真的很震撼~難得大陸能拍出如此國際水準的史詩片~
雖說戰爭場景拍攝手法類似老美的"雷"片或"兄"電視劇,(特效好像大部份是韓國人)
但完全無損其華人拍攝的有史以來最佳戰爭劇情片的地位~
至於台灣人對劇中的"那段歷史",說實話,一點感覺就沒有,因為這是~電影.
實話一句,看電影就是要欣-賞-電-影,去計較裡面的情節的真實性,那叫傻子.
台灣有句俗諺~演戲瘋子,看戲(入迷)傻子.就是這個意思.
❸ 電影《集結號》是有誰導演的此影片獲得了什麼獎項
馮小剛重回賀歲檔,這次帶來了《集結號》。此時中國電影已經進入高速發展的時代,這一年進口好萊塢《變形金剛》國內票房的官方統計數字達到2.7億人民幣。現在不是電影沒人看,而是在看誰的影片——國產影片的吸引力顯然沒有好萊塢影片的大,國產電影依然面臨著為好萊塢培育了市場後,黯然退出舞台的尷尬。因此,中國電影應該是什麼面貌依然和十年前一樣,緊迫而模糊。
從《集結號》來說,這個未必是國內最好的戰爭電影,正如《甲方乙方》不是國內最好的喜劇電影,但是如果《集結號》能夠像《甲方乙方》一樣,為中國電影指明未來的道路,一樣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