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
1895年,世界第一部電影誕生,人類的藝術創造和文化理想進入了嶄新的歷史紀元。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伴隨著世界電影的進程,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復興,以其鮮明的民族個性和審美特徵,取得了輝煌成就,鑄就了歷史豐碑,為世界電影做出了獨特的藝術貢獻。
民俗電影時期
這一階段從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前期,以陳凱歌的《黃土地》、張藝謀的《紅高粱》以及《霸王別姬》、《活著》為代表。中國電影邁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並開始在國際上受到關注,取得了金熊、金獅、金棕櫚、威尼斯等一系列大獎。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以封建家庭為背景,表現了在中國封建專制時期罪與罰的悲劇故事。這些題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外國民眾對中國的誤解,但卻使更多的人對中國產生了興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國電影人如鞏俐、葛優、張藝謀等中國電影人成長為世界電影人。
獨立電影時期
199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是近代中國電影業最低潮時期,一方面是由於我國政府對電影行業的審查過為嚴格,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電視文化的沖擊。在這種艱難的歷史背景下,第6代中國電影人從邊緣文化姿態、下層民眾的生活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等角度出發製作了一定量的作品,在世界各大電影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洗澡》、《頭發亂了》等。
跨國電影時期
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的電影產業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電影的巨大進步使得電影回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僅去年一年我國電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達19億,超過了國內票房收入(28億)的2/3。以古典題材、義俠主題、異戀故事、武打橋段為表現手法的中國電影贏得了國際市場的廣泛好評。《英雄》、《天下無賊》、《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便是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與此同時通過電影這一巨大的廣告載體,中國的文化也越來越為海外所知悉。
Ⅱ 中國電影1949-1966這17年是怎樣發展的
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這段時期文藝史家一般稱為「17年時期」。根據記載這個時期新中國一共拍了507部電影,從題材看,這一時期比較著名的電影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主要是反映1949年建國以前社會生活的影片;一類是反映新中國建立以後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斗爭和生活的影片。◆反映舊時代、舊社會生活的影片 主要有,反映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歷史片:《林則徐》和《甲午風雲》等;反映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戰爭片:《紅色娘子軍》、《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東進序曲》、《回民支隊》、《永不消逝的電波》、《紅日》、《紅旗譜》、《苦菜花》、《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渡江偵察記》、《冰山上的來客》、《柳堡的故事》、《董存瑞》、《劉胡蘭》、《小兵張嘎》和《雞毛信》等;反映舊中國舊社會人民生活的、根據名著改編的「改編片」:《祝福》、《林家鋪子》、《家》、《早春二月》、《我這一輩子》、《白毛女》和《青春之歌》等;反映封建社會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與斗爭的「戲曲片」:黃梅戲《天仙配》、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野豬林》和《楊門女將》和崑曲《十五貫》等。◆反映新中國建立以後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斗爭和生活的影片 如,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戰爭片:《上甘嶺》和《英雄兒女》等;反映建國初期我公安幹警同潛伏的美蔣特務斗爭的「反特片」:《秘密圖紙》、《羊城暗哨》、《霓虹燈下的哨兵》和《鐵道衛士》等;反映農村社會主義改造的「農村片」:《李雙雙》、《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老兵新傳》和《劉巧兒》等;反映少數民族邊疆風情的「風情片」:《阿詩瑪》、《劉三姐》和《五朵金花》等;反映社會主義新人新事新面貌新風尚的歌頌片:《今天我休息》、《大李、小李和老李》和《滿意不滿意》等。◆「17年電影」的不足和貢獻 以上這些電影讓我們覺得這17年電影離我們既遙遠又不遙遠,說遙遠,這些電影離我們畢竟有40多年了,說不遙遠,我們當中的有些人,尤其是有些歲數的人都是看著這些電影長大的,這些電影當中有一些優美的插曲至今我們還能唱出來,像《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艷陽天》、《冰山上的來客》中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上甘嶺》中的《一條大河波浪寬》、《英雄兒女》中的《風雲滾滾唱英雄》、《鐵道游擊隊》中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等。聽著這些熟悉的旋律,就能讓人想起很多逝去的青春歲月,倍感親切,甚至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就是在看這些電影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形成的。然而作為中國百年電影史的一部分,我們今天在總體上評價這個時期的電影時要一分為二,「17年電影」有長處也有不足。 先來看它總體上的三個缺陷:首先,17年時期的電影基本上是在一種封閉的環境中創作的。第一,這17年時期的中國基本上和西方國家斷絕了關系,處於「閉關鎖國」的狀態,缺少與外界的交流。第二,和整個中國古代文化也斷絕了關系,或者說基本摒棄了中國封建社會勞動人民和知識分子所創造的燦爛的古典文化,像唐詩元曲,《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當時都被打成封建主義的東西,老百姓是看不到的,電影文藝工作者也是不能看的。像《林則徐》那樣的電影可以說是漏網之魚,因為裡面含有反帝國主義和階級斗爭的內容,與當時的主流話語一致,所以才能僥幸出來。而且,即使當時「漏出」了這些影片,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這些電影的導演和演員也都受到了沖擊。第三,這17年與中國現代傳統也斷絕了關系。中國現代歷史上有兩大傳統,一是由毛澤東主席所領導的農民革命文化傳統,還有一個傳統是以魯迅為代表的「五四」知識分子所建構的「五四」文化傳統。而整個17年電影反映的都是工人、農民的斗爭,反映的是農民革命文化傳統,關於知識分子的文化傳統實際上是看不到的,僅有的兩部《早春二月》和《青春之歌》,前者一出來就受到了批判,後者還是和「五四」文化思想背道而馳的。所以,17年時期的電影基本上是在封閉的環境中創作的。 其次,以一種絕對的集體主義排斥個人的自我。我們說,集體主義是好的,但將它強調到極端的地步,不允許你有任何個人的私心雜念,也不允許你有個人的正常合理要求,這就可怕了。表現在文藝作品上,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都不許描寫愛情,不許談情說愛。即便可以,也是革命加愛情,愛情要和革命、集體主義掛上鉤才能露面。那時的詩歌是這么寫的,「要我嫁給你嗎?你的胸前還缺少一枚獎章」,你是勞模,是英雄我才嫁給你!還有一首,「小夥子,不要在我的窗前彈唱,我的心已飛向遠方,我的心上人正手握鋼槍,保衛著祖國的邊防」,也就是革命加愛情。17年中有一部寫愛情的電影《柳堡的故事》,其中描繪的就是一個革命戰士愛上了一位農村姑娘,但是為了革命放棄了愛情,整個電影表達的就是「先國後家」,在國家民族危難的時候,「我」是不能談戀愛的。還有一部電影《劉巧兒》,裡面有個唱段:巧兒今天去趕集,碰上了一個他,他又能寫又能算,他的名字叫趙振華……關鍵是最後一句話——他還是個勞模啊!17年時間社會將集體主義擺在最高位,用絕對的集體主義排斥了個人的自我,所以這個時期許多歌頌型的電影都有先人後己、先國後家的要求,像《李雙雙》和《今天我休息》等。 再次,流露了一種膚淺的樂觀主義。這個時期的電影都拍得比較樂觀,整個影片的基調是明亮的,充滿了歡聲笑語,因為新中國成立了,舊社會過去了,人民翻身解放了,精神舒展了,這是好事。但問題是,這些影片里所傳達的樂觀主義隱含著一種歷史觀,好像使我們在看完這些電影後有一個錯覺——新中國成立了,從此一切就萬事大吉了,好像解放戰爭的炮火已經把舊世界徹底埋葬了,從此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就是一條平坦的、充滿鮮花美酒的康莊大道,這就否認了歷史的曲折性和復雜性!我們知道,歷史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間布滿坎坷和曲折。所以樂觀主義是好的,但這種樂觀主義背後所隱藏的歷史觀是值得我們警戒的。 再看「17年電影」的貢獻:以上所說的缺陷只是我們站在今天的社會、今天的境況,以比較高的要求來看待過去的東西。其實,「17年電影」的成就是巨大的!當時美國好萊塢的電影將世界其他地方的電影沖擊得稀里嘩啦,但我們中國的電影卻能一花獨秀!在一種近似保護的環境下,中國的電影人以一種比較平和的心態創造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另外,它貢獻了一大批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或為了保衛新中國而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群像。今天,我們可以說出一連串的「17年時期」的英雄形象,像林則徐、鄧世昌、洪常青、江姐、楊子榮、董存瑞、劉胡蘭、小兵張嘎、王成等等。這些人就是魯迅先生說過的「中國自古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民族的脊樑」!也就是說,新中國的成立是來之不易的,是相當一批先烈貢獻了自己的青春熱血甚至性命換來的!今天的江山含著先烈的犧牲,所以無論我們中華民族歷史的未來是多麼輝煌,共和國將永遠不會忘記這些民族的脊樑!17年電影全面、深刻地展現了這些先烈和前輩,將他們的精神和品質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傳承了下來!這是一筆重要的精神資源,我們中國電影要和西方電影抗衡,首先要依託傳統的資源,再晚就不行了,美國都已經拍了《花木蘭》,已經拿著我們的傳統資源賺錢了。其次就是要依託我國近現代歷史所提供的若干資源,譬如中國現代史上那些先烈們傳奇性的經歷,他們的那種捨身成仁的高尚精神,就完全屬於中國電影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和資源,是我們同西方電影競爭的重要的文化資本。圖片: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photos/11025921/20050309/12156817.html
Ⅲ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私營電影公司出品了哪些作品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故事片是《橋》,編劇於敏,導演王濱,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7年拍的《祝福》(魯迅著,夏衍改編,桑弧導演),北京電視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是1959年拍的《老兵新傳》,編劇李准,導演沈浮,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寬銀幕故事片是1962年拍的《魔術師的奇遇》,編劇:王棟、陳恭敏、桑弧、,導演桑弧,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紀錄片是1954年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編劇:徐進、桑弧,導演桑弧,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Ⅳ 中國近代電影發展歷程
1895年,世界第一部電影誕生,人類的藝術創造和文化理想進入了嶄新的歷史紀元。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伴隨著世界電影的進程,伴隨著中華民族的復興,以其鮮明的民族個性和審美特徵,取得了輝煌成就,鑄就了歷史豐碑,為世界電影做出了獨特的藝術貢獻。
民俗電影時期
這一階段從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前期,以陳凱歌的《黃土地》、張藝謀的《紅高粱》以及《霸王別姬》、《活著》為代表。中國電影邁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並開始在國際上受到關注,取得了金熊、金獅、金棕櫚、威尼斯等一系列大獎。
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以封建家庭為背景,表現了在中國封建專制時期罪與罰的悲劇故事;這些題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外國民眾對中國的誤解,但卻使更多的人對中國產生了興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國電影人如鞏俐、葛優、張藝謀等中國電影人成長為世界電影人。
獨立電影時期
199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是近代中國電影業最低潮時期,一方面是由於我國政府對電影行業的審查過為嚴格,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電視文化的沖擊。在這種艱難的歷史背景下,第6代中國電影人從邊緣文化姿態、下層民眾的生活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等角度出發製作了一定量的作品,在世界各大電影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洗澡》、《頭發亂了》等。
跨國電影時期
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的電影產業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電影的巨大進步使得電影回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僅去年一年我國電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達19億,超過了國內票房收入(28億)的2/3。以古典題材、義俠主題、異戀故事、武打橋段為表現手法的中國電影贏得了國際市場的廣泛好評。《英雄》、《天下無賊》、《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便是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與此同時通過電影這一巨大的廣告載體,中國的文化也越來越為海外所知悉。
(4)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影情況擴展閱讀:
由1896年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雖然外商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國電影活動的開始。1903年,德國留學生林祝三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回國,租借北京前門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京劇老旦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的部份場面。
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但是最早嘗試拍攝這種電影類型的豐泰照相館只屬小本經營,算不上是電影機構。
直至商務印書局「活動電影部」的出現,才真正代表中國製片業的開始。在這段期間,除了「商務」之外,先後出現的電影製片機構還包括由美商投資「亞細亞影戲公司」、「幻仙」、「中國」、「上海」、「新亞」等,由於他們的成員多是來自戲劇舞台,所以當時的電影題材和內容大多源於中國戲曲和文明戲。此外,他們也開始拍攝劇情短片和長片,對電影這種藝術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時期,有《孤兒救祖記》等關注社會改造的進步電影;抗日救亡時期,有《狂流》《中華兒女》等鼓舞鬥志、弘揚愛國主義的影片;抗戰後,《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又深刻揭示社會矛盾和本質,形成現實主義的創作潮流。
她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經歷十年文革浩劫,中國電影走出低潮,拍攝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實踐、針砭社會時弊的優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趙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離開雷鋒的日子》《喜蓮》《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還出現了《不見不散》等賀歲片、喜劇片的新樣式,涌現出一大批新生力量。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形成了國有、集體、民營多種所有制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電影發展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鄧小平》《可可西里》《台灣往事》等力作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英雄》《神話》等國產大片共同占據了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並在世界影壇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跡。中國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標志著第三次發展高潮的到來。
Ⅳ 中國電影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幾個時期,有哪些代表作
早期中國電影(1931年以前)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中國人嘗試拍攝了電影,主持人是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景豐,由該館照相技師劉仲倫擔任攝影師,拍攝了由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戲曲片,也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左翼電影運動(1931~1937)
1930年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於上海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生死同心》、《壓歲錢》、《十字街頭》、《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記》、《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1937~1945)
在國民黨統治區,1938年,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參加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領導工作,直接地推動了抗戰電影的發展。《保衛我們的土地》、《八百壯士》、《勝利進行曲》、《青年中國》、《塞上風雲》、《還我故鄉》、《警魂歌》
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1945~1949)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宣傳部和國防部分別接管了上海、北平、長春、南京等地的電影產業。1946~1949年間拍攝了《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松花江上》、《夜店》、《還鄉日記》、《遙遠的愛》、《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
新中國電影事業(1949年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50年代初期,上海原各私營電影製片廠聯合組建為公私合營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於1953年並入上海電影製片廠。
Ⅵ 中國電影的發展的簡單介紹
中國電影發展簡史
電影發明以後,很快傳入中國。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第一次放映了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戲曲片斷,譚鑫培主演)。1908年,上海建成中國第一座可容250人的影院虹口大戲院。1912年,美國商人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亞細亞影戲公司。1913年,中國生產了第一部有情節的故事片《難夫難妻》。以後中國電影有了較大的發展,成立了一批電影製片廠,其中較著名的有明星影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天馬影片公司、聯華影業公司等,攝制出一批對電影藝術發展有貢獻的影片,如《孤兒救祖記》、《故都春夢》和《歌女紅牡丹》等。通過這些影片培養出中國第一批電影藝術家。
抗日戰爭爆發之前,進步的電影工作者拍攝了一批優秀的影片,如《狂流》、《 都會的早晨》、《春蠶》、《姊妹花》、《上海二十四小時》和《漁光曲》等。這些影片藝術而又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第一次在銀幕上表現了工人、農民和底層人民的悲慘境遇和英勇斗爭。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出現了一批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國防電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字街頭》和《馬路天使》。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進步的電影工作者全力投入抗戰,有的直接戰斗在火線上。更多的人則在"孤島"上海,在國民黨統治區,在解放區堅持拍攝歌頌抗戰的電影,如《熱血忠魂》、《八百壯士》、《塞上風雲》、《中華兒女》以及紀錄片《克復台兒庄》、《活躍的西線》和《抗戰實錄》等。這些影片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鬥志。解放戰爭時期,又拍攝了一批優秀的影片,如《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三毛流浪記》和《烏鴉與麻雀》等,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預示了國民黨統治的末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電影事業獲得全面的發展,建立了10多個國有電影製片廠,建起了大型電影機械廠、電影洗印廠、電影膠片廠,成立了高等電影專業學府—北京電影學院和以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為龍頭的電影發行網。到90年代,全國放映單位(影院、放映隊等)已超過10萬個。故事片年產量最高達140部,每年觀眾在200億左右人次(不包括電視播放影片的觀眾)。60年代以來,為了繁榮電影事業,先後舉辦百花獎和金雞獎的評選活動,還在長春、上海等地舉辦了國際電影節。有不少優秀影片在權威性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Ⅶ 誰能告訴我中國電影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中國電影發展史有4個階段。
1、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
2、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3、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4、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
(7)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影情況擴展閱讀
中國第一部電影介紹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影片《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
Ⅷ 1949年到1978年中國電影的發展變化
從1949年到1966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政府非常重視電影,成立了北影、上影、長影等一些電影基地,以它們為骨幹也成立了一些電影廠,每一年都做出了很多好的影片,尤其是1959年到60年初這一段,當時出的《難忘的1959備忘錄》、《早春二月》、《阿詩瑪》、《五朵金花》都是這一段時間出現的。當時產生了一批優秀的藝術家。
從1966年開始到1978年是電影相對困難的時期,尤其是在1976年之前,因為這一段時間中國出現了比較多的政治運動,四人幫控制著,但是就在這一段當中,電影人頂住壓力,拍出了《創業》、《海峽》、《閃閃的紅星》,而且有一些得到了毛澤東和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度肯定。從1978年到90年代,開展了思想解放運動,拍出了《芙蓉鎮》這一批帶有傷痕的電影,而且拍出了《開國大典》、《大決戰》這些革命歷史大片,形成了一次新的高潮。
從進入90年代以後,世界電影除了美國一枝獨秀以外,其餘的民族電影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中國政府非常重視電影的發展,1996年專門在湖南長沙召開了一個電影工作會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影視河流」等等方針政策保證了中國電影的正常順利發展。特別是最近幾年進行文化體制改革,按照黨的十六大方針,2002年中國電影只有100部,2003年到了140部,2004年到了212部,2005年到了265部,而且整個票房開始上升,綜合實力開始增強。尤其是從2002年開始到現在,我們的好多影片進入國際市場,不僅得大獎,而且高居票房榜首。比如說《英雄》在國內創造了2.5億票房,在國際上北美地區連續兩周票房榜首,這是以往中國沒有的情況,應該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作者: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新聞發言人朱虹。
應該說比較權威吧。
Ⅸ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早期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是
中國早期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由蔡楚生、鄭君里導演並編劇,白楊、陶金、舒綉文、上官雲珠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47年在中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家庭在中國抗日戰爭巨變之時發生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9)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影情況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上海某紗廠的女工素芬(白楊飾)和夜校教師張忠良(陶金飾)相識並相愛。張忠良為宣傳抗日,給義勇軍募捐,引起紗廠溫經理的不滿。沒多久,素芬和張忠良結婚了,一年後又了一個兒子。抗戰全面爆發以後,張忠良因參加救護隊離開了上海,與親人告別。
素芬帶著孩子、婆婆(吳茵飾)回到鄉下。但農村已被日寇侵佔。忠良的弟弟張忠民和教師婉華參加了抗日游擊隊。父親因向日寇要求減少徵收糧食,被弔死。素芬又和兒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難民事務所。
張忠良在參加抗戰過程中歷盡磨難,好容易逃出到了重慶,但無依無靠,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戰前認識的溫經理的小姨王麗珍(舒綉文飾)。已成交際花的王麗珍在乾爸龐浩公的公司里給張忠良找了份工作。漸漸地,張忠良經不起墮落生活的誘惑,終於和王麗珍結了婚。
這時,素芬和婆婆則過著艱難的生活。張忠良當上了龐浩公的私人秘書,終日來往穿梭於上層社會的人群中,將素芬等早已拋置腦後。而抗戰勝利後,素芬還盼望著得到丈夫的消息。張忠良回到上海後又和王麗珍的表姐何文艷(上官雲珠飾)發生了關系。
素芬為養家糊口,到何文艷家做了女傭。一次在何文艷舉行的晚宴上,素芬認出了丈夫張忠良,當她說出真相時語驚四座。
後素芬收到張忠民的來信,張忠民已與婉華結婚,並祝兄嫂全家幸福。這時,素芬才將事情告訴婆婆。張母找到兒子,當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張忠良仍不悔改,素芬萬般無奈,投河自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