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70年代台灣最賣座的影片主要是什麼類型
言情片和武打片,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門》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熱潮,而台灣武俠主流自此就轉化為功夫片仔彎伏、武打片繼續在台灣流行。接著張徹在卲氏公司幕後支持下,於1974年率奇子弟兵姜大衛、狄龍等來台成立的長弓公司,也讓功夫武打片,成為當時台灣電影的要角。
20世紀70年代中期之後,開始了一段念攜台灣電影的"政治宣傳片"時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嶺》《戰地英豪》《女兵日記》《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望春風》《香火》《黃埔軍魂》《成功嶺上》《鬧褲源》《皇天後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雙十》《血戰大二膽》等。
㈡ 電影《奇門遁甲》的導演是誰
由袁和平執導,徐克監制的《奇門遁甲》,首先,袁和平搭配徐克,這一組合對於古裝動作電影來說是絕對的天團。
其實電影就像導演自己的孩子,每個導演拍的電影都希望好看,能得到觀眾的認可,袁和平和徐克也不例外。《奇門遁甲》有很多不足,但也是袁和平和徐克為華語電影做的嘗試,我們要對這種試錯保持寬容的態度,這樣我們的電影工業才能不斷進步。加油吧!
㈢ 找一些描寫台灣60、70年代的電影或電視劇,誰能提供些,謝謝
1991年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就是反映台灣60年代的社會風貌的經典電影。
㈣ 誰知道一部台灣電影叫什麼,大概70年代的背景,講2個男學生綁架一個女明星,後來警察吧學生打死了
我也想知道,可是忘了男演員叫什麼名了,找了整整兩天沒找到。後來忘了在哪部動作片見到他跑龍套。
----以下引自「蜀釣寒江」在MTIME的日誌
影片背景大概是台灣70,80年代,主角是兩個個性不同的好朋友。一個學習刻苦就是A,一個叛逆不羈就是B吧。A很刻苦,但是那時台灣教育很刻板,老師課下還要辦輔導班,A的家庭條件不好,就沒上輔導班,經過自己的努力在考試中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成績,老師在課堂上拿他當反面教材,貶中蘊褒的把那些上補習班的學生批了一通,A很不服氣,和老師吵了起來,繼而憤然離開。
當A對自己的生活很不滿時,B卻春風得意,B早早離開了學校,開始混跡社會,所以也小有成就。一次,A在家和父親大吵一架後去B的公寓找他,只見B驚恐的躲在角落裡,手裡緊緊的攥著一把手槍!原來B去做了黑社會,因為案發所以緊張的躲在公寓,A好心勸B去自首,但是A死活不肯,就在二人爭執之時一個郵差恰好經過,驚魂未定的B遂開槍打死了郵差,被逼無奈的A只好和B開始了不歸路。
B為了逃離台灣,就策劃把當紅女影星綁架以求贖金,但萬萬沒想到,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女星根本不關心自己的安全,在她看來這只不過是兩個孩子的惡作劇。事情一天比一天遭,遲遲拿不到贖金的B心生歹意,A卻只想朋友不要一錯再錯,在二人爭執過程中,手槍不幸走火打死了B。A懊惱至極,遂帶著女星繼續逃跑,就在這朝夕相處間A漸漸走近了女星的生活,他們開始像情侶一樣亡命,可是好景不長警察發現了A的行蹤,在與警察對峙中A變得越發瘋狂,女星苦苦相勸,就在A決定放棄面對現實時,A卻被警察無情的射殺了。
㈤ 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歷史回顧
電影江湖五十載,金馬浮沉浪淘沙(1)
瓊瑤、胡金銓、歸亞蕾、徐楓
張艾嘉、柯俊雄曾合作的《我的爺爺》。
金馬獎過去半個世紀,從局限於台灣地區的獎項擴散至整個華語地區,已成為華語電影界最受矚目的電影盛會之一,也是華人電影工作者的最高榮譽。和大陸電影金雞獎和香港電影金像獎不同,金馬獎更具開放性。40屆之前,參賽影片只要是「以華語為主要發音的影片」即可(這之後刪去「主要」兩字,只要片中有華語都可參加),且沒規定是否曾公映。這種開放性,讓大陸、台灣、香港甚至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出產華語片、電影人都有機會獲得肯定。
上世紀90年代,金馬獎變成完全由民間舉辦後,包容性和前瞻性也更具顯露出來。大製作、大明星可以捧杯,小成本文藝片、不知名演員也能獲獎。很多如今知名的電影人第一個獎項肯定就來自金馬。
翻看過去50年的金馬獎,就像是閱讀一本濃縮的華語電影史。我們既能看到時代精神和評獎標準的變遷,更能領略到每個時代電影人的卓越風采。 取自金門馬祖
1962年台灣官方為鼓勵優良國語影片及優秀電影工作者,由「新聞局」舉辦金馬獎。在金馬獎的前二十年,由於評獎為官方主辦,獲獎人和電影多集中在台灣電影和香港國語電影。「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外島地名的字首,剛好也符合全球主要電影節名稱以「金」字為頭的潮流。前十屆,由於官方色彩濃厚,獲獎影片多由中央電影公司、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等出產。不少影片也頗具意識形態色彩,也經常有官員參與頒獎。
電懋VS邵氏
上世紀60年代,剛好是邵氏兄弟和電影懋業(簡稱電懋)在香港乃至東南亞展開激烈競爭的年代。第一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星星太陽月亮》就來自於電懋,當時電懋的實力可以說略勝於邵氏,舉例說,1964年金馬獎曾停辦一年,一方面因是與第11屆亞洲電影節(今亞太電影節)撞車,更重要的原因是當年電懋公司總裁陸運濤一行三十餘人在台中飛機失事罹難,當時這個事件震動華語電影圈。
1963年第二屆金馬獎,由邵氏電影公司出品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拿到6項大獎,是前十年囊括獎項最多的影片之一。可以說,在陸運濤罹難後,邵氏影業才開始了在華語影壇長達三十多年的統治地位。
李翰祥
作為華語影史的傳奇人物,李翰祥一生拍片無數,類型橫跨歷史、戲曲、奇情、風月、歌唱、恐怖等類型。第二屆金馬獎便憑《梁山伯與祝英台》就拿到最佳導演在內6項獎,第四屆《西施》再包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第九屆憑《緹縈》獲最佳編劇。李翰祥雖不是金馬獎獲獎最多的電影人,但其作品的票房紀錄、引發的爭議、對兩岸三地電影工業的影響則無可置疑。
李行
從第三屆開始,李行導演共有《養鴨人家》(上圖)《啞女情深》《婉君表妹》《還我河山》4部影片獲得金馬獎,其中《養鴨人家》獲1965年第三屆金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開啟台灣電影健康寫實主義風潮。從此李行成為台灣導演扛鼎人物,晚年更是為兩岸電影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工作。他是金馬50年歷史上獲最佳導演獎最多的電影人(和杜琪峰並列為三次),而他導演的7部影片曾獲最佳影片,更讓人難以望其項背。
-嶄露頭角
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有多部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獲金馬獎,除《啞女情深》《婉君表妹》外,還有《煙雨蒙蒙》《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等多部影片獲得表演獎項。進入70年代後更多瓊瑤小說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成就華語影視圈長達近五十年的瓊瑤傳奇。
與張徹一起開創華語新派武俠片的胡金銓,也在這個階段嶄露頭角,從演員起步的他憑借自編自導的《大地兒女》《龍門客棧》分獲第四屆、第六屆金馬獎最佳編劇。而更大的肯定在之後,1979年憑《山中傳奇》獲16屆金馬獎最佳導演。
直到今天歸亞蕾還活躍在華語電視屏幕。年近七十的她出道甚早, 1965年22歲的她主演首部電影《煙雨濛濛》,1966年獲第四屆金馬獎影後。後主演過多部電影、電視劇。1970年的《家在台北》,於第八屆金馬獎再獲影後。 二秦二林
上世紀70年代的台灣,以瓊瑤小說為代表的愛情文藝片成為主流,這些電影里的俊男美女迅速成為超級紅星,曾出現過一道人稱「二秦二林時代」的亮麗風景:秦漢、秦祥林、林鳳嬌、林青霞,這四位俊男靚女在銀幕上演繹出一樁樁動人的愛情故事;銀幕外也有精彩的感情戲。
秦祥林最早走紅,主演了《一簾幽夢》《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等。1975年他在第十二屆金馬憑《長情萬縷》獲得影帝,1977年第十四屆金馬憑《人在天涯》再獲影帝。不過與秦祥林相比,秦漢的金馬履歷就沒那麼輝煌了,秦漢唯一一次拿金馬獎卻不是瓊瑤電影,而是1978年李行導演的《汪洋中的一條船》,飾演殘障人士鄭豐喜。不過與這些演藝生涯比起來,觀眾似乎更熱衷當年兩人「爭奪」林青霞的八卦,而相較於林青霞,林鳳嬌在最走紅的年代(1982年)嫁給了成龍大哥,從此相夫教子。
徐楓
從一代俠女到國際知名製片人,徐楓在華語電影史上算是不多見的傳奇女子。17歲出演胡金銓的《龍門客棧》成名,1976年憑借在《刺客》中的出色表現,獲得第十三屆金馬獎影後,1980年在第十七屆金馬獎上憑《源》再獲影後。嫁給香港富商湯君年後,徐楓轉而成為製片人,成就更大。第二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滾滾紅塵》,唯一在戛納電影節獲得金棕櫚獎的華語片《霸王別姬》。
柯俊雄
柯俊雄是台灣電影界「勞模」,出演200多部電影,類型橫跨愛情、動作、歷史等。1979年柯俊雄憑《黃埔軍魂》獲第十六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1999年自導自演《一代梟雄:曹操》在三十六屆金馬獎再獲影帝。闖盪香港影壇期間,他參演的《江湖最後一個大佬》等在很多錄像廳青年心目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不過坊間更愛聊他的「江湖」傳聞,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欲女舒淇出道」和「斗毆古龍之死」。
張艾嘉
作為華語電影圈不可多得的全能女性電影人,張艾嘉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從影,入圍過導演、女主角、女配角、原著劇本、改編劇本等多種獎項,甚至還擔任過金馬獎主持人,七次入圍最佳女主角也抱回兩座金馬影後。1981年第十八屆金馬獎憑《我的爺爺》獲金馬影後,1986年第二十三屆因《最愛》再獲影後。
-嶄露頭角
徐克金馬獎從來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前瞻性屢屢被時間證明。1981年剛滿30歲的徐克在第十八屆金馬獎憑《鬼馬智多星》獲最佳導演,至今他仍是金馬獎史上最年輕的導演獎獲得者。這之前他的《諜變》《地獄無門》《第一類型危險》開創了香港新浪潮,但始終未獲獎項肯定。金馬的鼓勵讓徐克更加銳意創新。 新浪潮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香港電影黃金時期,金馬獎的開放性也為這時期香港電影給足肯定,包括周潤發、梅艷芳、周星馳、張曼玉、成龍、王家衛等明星、名導不斷涌現。與此同時,台灣電影「新浪潮」運動興起,侯孝賢、楊德昌、李安等導演脫穎而出。尤其在1989年的第二十六屆金馬獎上,最具標志性的便是侯孝賢和他的《悲情城市》,影片在獲得最佳導演獎等多項大獎的同時,獲得第四十六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也開啟了華語導演的歐洲電影節拿獎的風潮。《悲情城市》題材上直面台灣敏感的「二二八」事件,間接推動了台灣電檢制度的松動。該片不但奠定了侯孝賢個人風格,也開啟了台灣新電影輝煌之路。
楊德昌
1986年第二十三屆金馬獎上,戰勝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獲得最佳影片的是一部叫《恐怖分子》的電影。該片由楊德昌執導,時年39歲的他才執導過三部電影。《恐怖分子》是他第一部多主人公電影,他用現代變革的眼光來看待台灣都市的文化變遷與人情世故,偏重理性剖析,極具批判意識。1991年,楊德昌帶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上圖)更成為他職業生涯代表作,當年在第二十八屆金馬獎再獲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這部長達4個小時的史詩作品,也讓楊德昌為西方評論家所知。可惜的是,他於2000年憑借《一一》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迎來事業高峰卻罹患直腸癌,藝術生命戛然而止,2007年離世。
侯孝賢
如果要評選近三十年最能代表台灣本土導演,侯孝賢排第二,沒人敢說排第一。李安更多的作品在美國創作,楊德昌則以拍片慢著稱。侯孝賢1973年以場記身份踏入電影圈,1989年《悲情城市》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1995年第三十二屆《好男好女》再獲最佳導演肯定。金馬獎肯定的只是侯孝賢作品的一部分。
無論是《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還是自傳性的電影《童年往事》《戀戀風塵》都引領過風潮。而台灣三部曲(悲情三部曲)《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確立了他的大師地位。如今的侯孝賢已成為台灣電影領導者,擔任金馬執委會主席幾年來,已將該獎項做成華語電影界影響力最大的盛會。
李安
1991年第二十八屆金馬獎,是電影導演人才輩出的一年。當時和王家衛、楊德昌同時提名最佳導演的還有李安和關錦鵬。1991年李安是以處女作《推手》(上圖)參賽,該片讓郎雄獲得金馬影帝,王萊獲得最佳女配角的肯定。躲在背後的李安似乎被人忽視,但就是這部片開啟了李安的電影夢。1993年第三十屆金馬獎上,他以《喜宴》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2000年《卧虎藏龍》獲得最佳影片肯定、2007年《色,戒》再獲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成名於金馬的李安,如今享譽全球影壇,擅長於中西文化融合的他,兩度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肯定,也是唯一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人。金馬50周年之際,這位台灣電影影壇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導演擔任評審團主席,金馬獎重新向更開闊的視野出發的意味異常濃烈。
-港星「翻身」
周潤發
1985年二十二屆周潤發憑借《等待黎明》首次拿到金馬影帝,這是他結束和電視台的合約,專心電影領域後獲得的第一個肯定。對於片中主演周潤發而言,《等待黎明》雖然不是他演藝生涯的分水嶺,但也重要。在這部寫盡悲情之能事的影片中,他的演技成功突破了以往的瓶頸。自此,星路逐漸走出低谷步入高峰。1987年二十四屆金馬獎上,周潤發憑《秋天的童話》再獲影帝肯定。
成龍
誰是金馬史上首個蟬聯影帝的人?梁朝偉、周潤發,不,是成龍。1992年作為台灣女婿的他在第二十九屆金馬獎憑《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稱帝,第二年再憑《重案組》稱帝。盡管成龍當時紅遍亞洲,但動作片一直是商業片的代表,經常和電影獎無緣,金馬將成龍納入視野,也是這個老牌電影獎從固守藝術和思想性,向擁有越來越多受眾的商業電影妥協的一種轉變。
王家衛
1991年第二十八屆金馬獎上,贏了楊德昌獲得最佳導演獎的人叫王家衛,當時他的參賽作品叫《阿飛正傳》。許多年回頭來看,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是公平的。王家衛是現在香港乃至華語影壇最負國際盛名的導演,獨樹一幟的敘事和影像美學,建立強烈的個人風格,甚至影響到不少國外導演。王家衛曾五度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雖只有《阿飛正傳》獲獎,但《重慶森林》《東邪西毒》《花樣年華》《春光乍泄》部部都能獲得國際影展的肯定。2013年第五十屆金馬,王家衛再攜《一代宗師》而來,被譽為獲獎大熱門。
張曼玉
1989年,《三個女人的故事》戰勝《悲情城市》獲最佳影片,這部影片導演在之後也大放異彩,他的名字叫關錦鵬,但更重要的是25歲的張曼玉那年憑此片獲得金馬女主角,從此開啟了這位香港女星獲獎之路。在這之後,張曼玉分別在第二十八屆《阮玲玉》第三十四屆《甜蜜蜜》、第三十七屆《花樣年華》獲得女主角肯定,同時也在香港拿到金像獎女主桂冠。至今,張曼玉還是金馬歷史上唯一四奪女主角的女演員,男主角都沒有出現四冠王。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她還憑借《滾滾紅塵》獲第二十七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周星馳
1988年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頒給了周星馳,這個香港電影圈的新人在參演這部影片之前,只是個多年跑龍套的電視劇臨時演員、兒童節目主持人,這個獎項似乎象徵著「多年媳婦熬成婆」。從此他的電影片約開始變多,1990年的《賭聖》小兵立大功在港台創下票房佳績,這之後三年他連演三十多部喜劇片,奠定了獨樹一幟的「無厘頭」風格。在第一次獲金馬17年後,2005年周星馳憑《功夫》在第四十二屆金馬拿下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本土低潮
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頻繁,這十年大陸電影開始進軍金馬獎,姜文、陳沖等導演揚威金馬獎,而劉燁、李小璐和秦海璐等演藝生涯的開端也來自於金馬獎的肯定。而這十年台灣本土電影開始陷入低谷,除《美麗時光》《愛情萬歲》《卧虎藏龍》外,最佳影片都由香港和大陸電影獲得。這十年中,杜琪峰和梁朝偉後程發力,開始三奪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的歷程。而《卧虎藏龍》更是在全球掀起華語武俠片風潮。 梁朝偉
1994年出道12年的梁朝偉,終於憑借《重慶森林》摘得金馬男主角,這是他第一次獲得主角類的獎項。這個獎似乎打通了梁朝偉的任督二脈,他開始了香港電影金像獎五拿男主角、金馬獎三度奪魁的歷程,均創造兩個獎項的最高紀錄。而2000年憑《花樣年華》拿到戛納電影節男主角,更是讓他得到國際聲譽。金馬50他再度憑《一代宗師》入圍男主角,對手是梁家輝、李康生和王羽等,這次他會將金馬紀錄再度提高嗎?
蔡明亮
1994年似乎是蔡明亮年,那一年他的第二部電影作品《愛情萬歲》連拿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第31屆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蔡明亮是繼侯孝賢、楊德昌和李安之後,又一位在歐洲電影節享有盛譽的台灣導演。他之後的作品《河流》《不散》《你那邊幾點》《天邊一朵雲》等都有不錯的聲譽,但因對評委會看法有異議,曾攜《洞》和《黑眼圈》兩度退出金馬獎評選。2013年他的威尼斯參賽作品《郊遊》再度參與金馬,不知結果如何。
杜琪峰
2000年杜琪峰《槍火》首次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對手有《卧虎藏龍》的李安、《花樣年華》的王家衛,最終他突圍而出,此時他已出道二十年。進入21世紀,香港電影頹勢盡顯,但杜琪峰卻越拍越順手,2004年憑借《大事件》、2012年憑借《奪命金》又兩次獲得最佳導演,和李行導演並列金馬獎最佳導演紀錄保持人。更重要的是,通過杜琪峰的電影,劉德華、劉青雲也是在事業奮斗多年後終於獲得金馬男主角的肯定。
桂綸鎂
在第49屆金馬獎中,以《女朋友。男朋友》獲最佳女主角,也是繼舒淇得獎7年後,該獎項再次回到台灣演員手中。
戴立忍
2009年第46屆金馬獎上,由演員轉導演的戴立忍憑借《不能沒有你》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影片涉及台灣最底層貧民生活,對社會關懷的態度得到評委會肯定。而業界也認識到了戴立忍身上具備表演、編劇、導演多重才華。
鈕承澤
和魏德聖一樣,鈕承澤也是台灣導演「觸底反彈」的代表人物,2010年他導演的《艋舺》讓台灣本土片重新進入春節檔,並取得票房佳績。他本人雖未獲金馬獎肯定,但卻推出阮經天、趙又廷等新一代台灣男演員。與大陸合拍的《愛》也在兩岸都贏得市場認可。 觸底反彈
進入2004年之後,華語電影圈生態再次發生較大的改變。由於大陸電影市場的興起和香港電影市場的衰落,內地、香港合拍片數量增多,也讓這些影片慢慢占據金馬獎舞台,兩岸三地電影人的融合呈現前所未有的高潮。從2008年開始,台灣本土電影以《海角七號》《艋舺》為代表的影片開啟「觸底反彈」的態勢。
阮經天
在第47屆金馬獎中,以《艋舺》獲最佳男主角,也是繼柯俊雄得獎11年後,該獎項再次回到台灣演員手中。
陳可辛
進入21世紀,香港電影產量下降比較快,陳可辛是少量能保證出品數量和質量的導演。1996年的《甜蜜蜜》讓他在香港金像獎拿到最佳導演肯定,但金馬獎的肯定則要遲到10年。2006年43屆金馬獎上,憑《如果·愛》獲得最佳導演認可。頒獎當晚當時他正在北京籌備《投名狀》,劇本剛被投資方否定,正處於極度絕望中的他接到頒獎人吳君如打來的電話,可謂「雪中送炭」。巧合的是,兩年後的45屆金馬獎上,《投名狀》為陳可辛贏得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郭富城
如今總結娛樂圈「咸魚翻身」的例子時,郭富城總是會第一個入選。2005年他在《三岔口》中的頹廢演出,為其贏得第42屆金馬獎影帝,讓他迎來演藝生涯第二個春天。從那之後,郭富城在表演方面似乎開竅,連續出演多部頗有挑戰性的角色,更於2006年借《父子》蟬聯金馬影帝,成為成龍之後第二人。
鍾孟宏
台灣新生代導演中,鍾孟宏是最受歐洲電影節肯定的。49歲的他只有三部作品,《停車》獲2008年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第四張畫》獲2010年最佳導演獎、《失魂》入圍金馬50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並代表台灣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競爭。鍾孟宏的作品比較擅長對准城市人的黑暗面,和鈕承澤、魏德聖主攻類型片不同,鍾孟宏似乎更像是楊德昌、蔡明亮這類的導演。
劉德華
被譽為華語電影圈勞模的劉德華,2004年在第41屆金馬獎終於獲得最佳男主角,這是他2000年《暗戰》和2004年《大隻佬》兩獲香港金像獎男主角後,演技得到兩岸三地電影人的全面肯定。2004年的金馬男主角對劉德華意義很特殊,因為前一年他和梁朝偉因《無間道》同時入圍,不僅輸給後者而且還被主持人蔡康永調侃;2012年劉德華因《桃姐》再獲得影帝時,已學會自我調侃:「我就自己付錢拿影帝。」(《桃姐》有劉德華的投資)
㈥ 跪求70年代台灣武俠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70年代台灣武俠電影,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保鏢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㈦ 歷屆金馬獎最佳影片都是什麼.
歷屆金馬獎最佳影片資料如下:
第1屆《星星月亮太陽》
第2屆《梁山伯與祝英台》
第3屆《養鴨人家》
第4屆《西施》
第5屆《我女若蘭》
第6屆《路》
第7屆《小鎮春回》
第8屆《家在台北》
第9屆《緹縈》
第10屆《秋決》
第11屆《忍》
第12屆《吾土吾民》
第13屆《梅花》
第14屆《筧橋英烈傳》
第15屆《汪洋中的一條船》
第16屆《小城故事》
第17屆《早安台北》
第18屆《假如我是真的》
第19屆《辛亥雙十》
第20屆《小畢的故事》
第21屆《老莫的第二個春天》
第22屆《我這樣過了一生》
第23屆《恐怖份子》
第24屆《稻草人》
第25屆《七小福》
第26屆《三個女人的故事》
第27屆《滾滾紅塵》
第28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第29屆《無言的山丘》
第30屆《喜宴》
第31屆《愛情萬歲》
第32屆《女人四十》
第33屆《陽光燦爛的日子》
第34屆《甜蜜蜜》
第35屆《天浴》
第36屆《千言萬語》
第37屆《卧虎藏龍》
第38屆《榴連飄飄》
第39屆《美麗時光》
第40屆《無間道》
第41屆《可可西里》
第42屆《功夫》
第43屆《父子》
第44屆《色戒》
第45屆《投名狀》
第46屆《不能沒有你》
金馬獎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與金雞獎、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而大陸電影近年來已成為華語影片中公認的最重要力量。
其中一年李安在金馬結束後接受采訪表示:「我們希望就藝術論藝術,藝術是很純粹的。我希望大家能尊重這一點,金馬獎能有今天這樣的成果,今天有95%以上的影人都出席了,在華語區沒有一個影展可以這樣,所以金馬在大家心裡是有分量的。請大家給電影人一點尊重。」
金馬獎對李安的意義非凡,在以往的采訪中多次提及它的凝聚力,除了拍電影,在推動華人電影事業這件事上,李安無疑是認真的。在金馬背後所做的宣傳和努力,堅持了數十載,品牌建立來之不易。
㈧ 林正英有哪些電影
參演作品1970年:《金刀大俠》1970年:《金衣大俠》1971年:《俠女》<sup>[1]</sup> 飾 持刀兵士1971年:《鬼怒川》1971年:《鳳飛飛》1971年:《天龍八將》1971年:《六刺客》 飾 抬轎衛士1971年:《唐山大兄》1971年:《血符門》1971年:《金印仇》1972年:《飛龍奪寶》1972年:《霹靂拳》1972年:《落葉飛刀》1972年:《精武門》1972年:《合氣道》 飾 黑熊武館武士1972年:《吉祥賭坊》1973年:《馬路小英雄》1973年:《跆拳震九州》1973年:《老虎煞星》1973年:《海員七號》1973年:《偷渡客》1973年:《冷麵虎》1973年:《龍爭虎鬥》 飾 白衣武士1974年:《死亡挑戰》1974年:《黃面老虎》1974年:《珠江大風暴》1974年:《黃飛鴻少林拳》1974年:《小英雄大鬧唐人街》1975年:《神打》1975年:《直搗黃龍》1976年:《陸阿采與黃飛鴻》 飾 彭氏門徒1976年:《龍門秘指》1977年:《決殺令》1977年:《洪熙官》1977年:《破戒》1977年:《功夫小子》1977年:《三德和尚與舂米六》1977年:《多情劍客無情劍》1977年:《四大門派》1977年:《發錢寒》1978年:《肥龍過江》1978年:《蝙蝠傳奇》1978年:《盲拳、怪招、神經刀》1978年:《秀花大盜》1978年:《贊先生與找錢華》1978年:《老虎田雞》1978年:《荷京喋血》1979年:《林世榮》1979年:《無名小卒》1979年:《醒目仔蠱惑招》1979年:《搏命單刀奪命槍》1979年:《雜家小子》1980年:《錢作怪》1980年:《鬼打鬼》1980年:《咸魚番生》1980年:《甩牙老虎》1980年:《身不由己》1981年:《敗家仔》1982年:《人嚇人》1983年:《奇謀妙計五福星》1984年:《神勇雙響炮》1984年:《雙龍出海》1984年:《人嚇鬼》1985年:《龍的心》1985年:《僵屍先生》1985年:《福星高照》1985年:《時來運轉》1986年:《霹靂大喇叭》1986年:《富貴列車》1986年:《英雄無淚》1986年:《僵屍家族》1987年:《靈幻先生》1987年:《東方禿鷹》1988年:《血玫瑰》1988年:《中國最後一個太監》1988年:《七小福》1988年:《鐵甲無敵瑪利亞》1988年:《學校風雲》1989年:《一眉道人》1989年:《群龍戲鳳》1990年:《笑傲江湖》1990年:《舞台姊妹》1990年:《玩命雙雄》1990年:《驅魔警察》1990年:《鬼咬鬼》1990年:《靈界風雲》1991年:《九月初九之重見天日》1991年:《黐線枕邊人》1991年:《洪福齊天》1991年:《密宗威龍》1991年:《天地玄門》1991年:《零時十分》1991年:《贏錢專家》1991年:《鬼幹部》1991年:《僵屍至尊》1991年:《非洲和尚》1991年:《人鬼神》1992年:《誓不忘情》1992年:《鬼打鬼之黃金道士》 又名《鬼打鬼之靈幻天師》1992年 :《甩皮鬼》又叫《金裝鬼打鬼》1992年:《音樂僵屍》1992年:《嘩鬼旅行團》1992年:《黃大仙》1992年:《新僵屍先生》1992年:《神槍手與咖喱雞》1992年:《妖怪都市》1992年:《黃飛鴻系列之一代師》1992年:《精靈變》1992年:《特區愛奴》1993年:《畫皮之陰陽法王》1993年:《公海強奸風暴》1993年:《驅魔道長》1994年:《青蜂俠》1994年:《鍾馗嫁妹》1994年:《少林英雄之方世玉洪熙官》採納吧~~~~~~~~~~~~
㈨ 跪求70年代台灣武俠老電影,【免費高清】在線觀看百度網盤資源
70年代台灣武俠老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資源
劇名:保鏢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㈩ 這個圖片是李翰祥執導的哪部電影
導演作品
五十年代
1953年《金鳳》(與嚴俊合作,在台北舉行的「國語片展映式」上榮獲最佳國語片獎、最佳女主角獎)
1954年《嫦娥》(與姜南、古壽林合作)
1955年《雪裡紅》、《水仙》、《馬路小天使》、《黃花閨女》
1956年《窈窕淑文》、《移花接木》
1957年《春光無限好》、《安用兒》、《丹鳳街》
1958年《貂蟬》(獲第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等五項大獎)、《全家福》、《給我一個吻》、《殺人的情書》、《妙手回春》
1959年《江山美人》(獲第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等多項大獎)、《兒女英雄傳》、《倩女幽魂》
六十年代
1960年《後門》(獲第七屆亞洲影展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
1961年《楊貴妃》(獲第1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室內彩色攝影獎,第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錄音 鄺護、最佳剪輯 姜興隆 )
1962年《武則天》、《王昭君》
1963年《一毛錢》、《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黃梅調電影從此風靡港台二十年之久,鄧麗君也因演唱插曲《訪英台》獲黃梅調歌曲演唱一等獎)
1964年《七仙女》、《狀元及第》
1965年《西施》(獲第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
1968年《冬暖》(台灣文藝片經典作品之一)、《四季花開》
1969年《揚子江風雲》(即《一寸山河一寸血》,獲第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情節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富貴花開》《鬼狐外傳》
七十年代
1970年《喜怒哀樂之樂》、《緹縈》(獲第十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第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古裝片獎)、《八十七神仙壁》
1971年《騙術奇譚》
1972年《騙術大觀》、《只愛鴛鴦不羨仙》、《大軍閥》(獲第19屆亞洲影展描寫人物最成功喜劇片獎)、《風月奇譚》
1973年《牛鬼蛇神》、《騙術奇中奇》、《北地胭脂》、《風流韻事》、《一樂也》
1974年《金瓶雙艷》、《聲色犬馬》、《丑聞》
1975年《港澳傳奇》、《傾國傾城》(獲獎影片)、《捉姦趣事》
1976年《瀛台泣血》、《洞房艷史》、《拈花惹草》、《騙財騙色》
1977年《風花雪月》、《乾隆下江南》、《金玉良緣紅樓夢》(獲第1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獎)、《佛跳牆》
1978年《乾隆下揚州》、《子曰食色性也》
1979年《銷魂玉》、《軍閥趣史》、《鬼叫春》
八十年代
1980年《乾隆與三姑娘》
1981年《徐老虎與白寡婦》
1982年《武松》、《三十年細說從頭》、《乾隆皇君臣鬥智》
1983年《火燒圓明園》與《垂簾聽政》(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特別獎,香港演員梁家輝因主演咸豐皇帝榮獲第3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84年《火龍》(著名女演員潘虹因飾演李淑賢獲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1986年《八旗子弟》
1988年《一代妖後》(即《西太後》)
1989年《金瓶風月》、《敦煌夜譚》
九十年代
1993年《金瓶梅》、《情人的情人》、《少女潘金蓮》
1996年《火燒阿房宮》(四十集電視連續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