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早期港產片為何演員說普通話
在50/60/70年代,香港電影是有國語片/粵語片之分的,也就是說國語片就是只說國語(普通話)版不發行粵語版,粵語片就是只說粵語版不發行國語(普通話)版.
拍國語片的電影廠大多是在1949年後從北方遷到香港的,演員也大多是南下香港的非廣東籍的演員,廣東籍演員如果要拍國語片的話是要先學國語(普通話)的.
在50/60年代,香港國語片數量比不上粵語片,但製作質量明顯高於粵語片,所以那個時期香港國語片占據了主流地位,粗製濫造的粵語片在60年代末幾乎近於絕跡,但到70年代中期,粵語片重新興起,而國語片反而走向了沒落,到80年代後,香港已經再無國語片/粵語片之分了,而是一部電影分為國語/粵語兩個配音版,粵語版供應香港本地或粵語地區,而國語供應給非粵語地區放映.
一些從國語片時代過來的演員,如去世了的鮑方/陳鴻烈,還在的岳華等人,如果留意的話,能聽出他們所說的粵語並不純正,可聽出明顯的口音,而廣東籍的曾江,因為拍國語片的緣故,學了一口不錯的"國語.
順帶說一下,在50/60年代,香港歌壇也是"國語時代曲"的時代,那時的粵語歌曲只有一些戲曲小調,完全不成氣候,直到70年代中期,現代粵語流行曲才開始興起,到70年代後期以後取代"國語時代曲"成為香港流行曲的主流.
② 香港老電影,為什麼裡面的人都說普通話的
香港電影分三個時期,一個是解放後,大批上海電影工作者南下補充香港電影從業人員,從導演編劇到演員都不是廣東人,基本上是上海口音的普通話,到70年代左右,本土電影從業人員成長起來後,開始了粵語長片和功夫片,基本上都是粵語口音(因為普通話是大陸,感覺很土很落後),2000年後香港電影沒落了,大陸的電影起來了,主要是熱錢多,有金主願意投資電影,現在的香港電影沒有一兩個大陸演員肯定投資都不大。
如果你指的香港老電影,指的80年代的,那是因為香港電影要考慮台灣票房,所以都有兩版粵語和國語,注意,只有台灣的普通話叫做國語,大陸的普通話就叫做普通話,你現在買正版的DVD香港電影,都是國粵雙語的,比如像《卧虎藏龍》還能買到國粵英三語,而好萊塢的動畫片,有時會有兩版的國語配音,就是一版是台灣配音一版是大陸配音的
③ 早期的很多香港電影,為什麼是說普通話的
(1)香港電影有些是台灣取景的投資的,所以演員有些是台灣的,就會有說普通話的
(2)香港是多移民的,新移民的人中說普通話的多,他們當時去當演員時還不會說粵語。
(3)當時電影要出口到台灣等華人地區去,只是粵語的話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配音是必要的
題外話:據說台灣有一個老闆為了讓他的母親看得懂周星馳的電影,還特地為她配了個閩南語版
④ 為什麼以前的香港舊電影周星馳那個時代的電影粵語怎麼這么少了怎麼都是國語
邵氏電影時代說粵語被認為是不入流的,沒層次的,比如粵劇,都是窮苦人的戲曲,非常下里巴人。因之前電影工業的輝煌年代是舊上海時代,說的是國語京腔。
⑤ 為什麼香港最早期的電影是普通話的
因為當年的香港電影還要顧及台灣市場,所以是以國語為主的。即使是後來粵語片興起以後,大多數也要製作國語版。
⑥ 關於七十年代香港電影說普通話
最早的香港電影就是說普通話的,後來逐漸流行廣東話的,現在都是用配音解決,樓主可以看一下第十放映室裡面介紹的香港電影專輯,裡面有說過
⑦ 為什麼以前香港的電視電影字幕都是用粵語字的,現在都是普通話字幕了,雖意思一樣,但就不是逐個字對應寫
以前的香港電影,並未將內地作為開放市場。
很多香港電影,字幕是粵語且用的多是『香港俚語』,很多字在普通話是沒那意思的,也就是『當地的土話』。
90年代末香港電影已經褪去浮華,而那個時候的內地才剛剛開始經濟發達。
所以後期的電影肯定用了普通話,才夠標准。畢竟香港電影以前那種輝煌,在香港那種彈丸之地今後是不可能的了,而大陸電影則蓬勃發展,市場又大,以標準的普通話作字幕才符合龐大的內地市場需求!
⑧ 為什麼香港早一點的電影口型是普通話的
香港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早期過去的很多電影人都是講國語的。60/70年代國語電影是主流,粵語片當時反而是偏小製作的。
不過就成龍出道的年代來說,應該已經粵語片流行了。不曉得你看得是什麼時候的片子,莫非是成龍大哥當年配角的電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