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電影講的是有一群來自各國的士兵參加集訓,其中有中國的,期間遇到中國的閱兵式,他們就在部隊中看
沖出亞馬遜
侯勇主演
劇情簡介:
《沖出亞馬遜》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拍攝的一部現代軍事動作片。亞馬遜是南美洲委內瑞拉的一條古老河流。聯合國相中了這里惡劣的氣候和艱苦的環境,創辦了國際特種兵訓練中心,代號"獵人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某軍特種兵大隊的王暉和胡小龍,參加國際軍事組織舉辦的「獵人學校」的訓練中,經歷了近乎泯滅人性的殘酷考驗。圓滿完成了38個科目的訓練任務,最終榮獲了「勇士勛章」榮譽勛章。
⑵ 電影開國大典的梗概
電影《開國大典》劇情簡介:
1948年年底,毛主席、黨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揮了舉世聞名的 三大戰役 。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鄉親們在歡慶勝利。毛主席、朱德、劉少奇等領導人來到鄉親們中間。我軍在三大戰役中不斷取得勝利,國民黨軍隊連連受挫,蔣介石迫於形勢,推出李宗仁作代總統。
為了保護古城北平,毛主席、黨中央多次做國民黨將領傅作義的工作,希望他率軍起義,和平解放北平。經過大量的工作,傅作義終於認清形勢,順乎民意。蔣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飛離南京。但他完全拋開了李宗仁,對重要文件和人員進行了安排。
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揚秘密訪華,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的熱烈歡迎。一個月後,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我黨政機關遷移北平後,蔣介石更加不安。接著周恩來與張治中開始了國共和談,進展甚微,毛主席發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打響了渡江戰役。
南京解放,人民解放軍佔領了總統府。鄧小平和陳毅進入南京,並制定了《入城守則》。蔣介石最後一次拜別蔣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號,悄然離開了大陸。進入北平後,毛主席在中南海會見了起義將領程潛,也接待了湖南來的老鄉,為開國大典做了最後的准備工作。
9月30日,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時,毛主席在神聖的禮炮聲中,庄嚴地向全世界宣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人們歡聲雷動,整個廣場沸騰了。
(2)中國閱兵的電影擴展閱讀:
一、影片介紹
《開國大典》,由李前寬、肖桂雲執導,由黃凱、盧奇、古月、孫飛虎等主演的電影,於1989年上映。
影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開國大典這一歷史的瞬間,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蔣介石、宋慶齡等100多位歷史人物的風貌。
二、獲獎記錄
1、1990年「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開國大典》,獲獎。
最佳導演:李前寬、肖桂雲,獲獎。
最佳剪輯:吳方海,獲獎。
最佳編劇:張天民、張笑天、劉星、郭晨,獲獎。
最佳男配角:孫飛虎,獲獎。
最佳男主角:古月,提名。
最佳錄音:李振鐸,提名。
最佳化妝:郭珍、劉曉紅,提名。
2、1990年「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開國大典》,獲獎。
最佳男主角:古月,獲獎。
最佳男配角:孫飛虎,獲獎。
3、1990年「1989-1990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優秀故事片:《開國大典》,獲獎。
4、1990年「第12屆長影「小百花」獎」
優秀故事片:《開國大典》,獲獎。
優秀故事片男主角:古月,獲獎。
優秀故事片男配角:孫飛虎,獲獎。
優秀故事片編劇:張天民、張笑天、劉星、郭晨,獲獎。
優秀故事片導演:李前寬、肖桂雲,獲獎。
⑶ 《我和我的祖國》中的「護航」篇以前是不是有這么一部電影
護航篇是《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分故事當中的一個。
可以說他們為了力圖展示出女飛行員的神采。可以,真是非常盡心努力了。這部戲也把大家拉回了70周年閱兵式震撼回憶當中,導演對這部戲的拍攝是非常到位的,大家值得去電影院當中一看。
⑷ 記得有一部反映軍人為了閱兵刻苦訓練的電影
《大閱兵》,陳凱歌導演,張藝謀攝影,演員:王學圻 孫淳 吳若甫。該片獲加拿大第1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獎、義大利第5屆都靈青年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故事的情節很簡單,發生的背景也很清楚,以1984年的大閱兵為背景,講述了一群軍人為了祖國的榮譽和光輝形象而進行異常艱苦的訓練。
1984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上的受閱大軍,由352人組成的一個方隊,在同一秒里一齊邁步,一齊甩臂,一齊高呼的壯觀場面,令人激動!為了天安門前這一秒鍾,有多少人為之付出了代價!解放軍某部的體檢室,正在進行受閱士兵體檢工作。教員孫放拿著一疊表格,士兵們正興奮地等待教員最後的口試和通過。黎明時分,十幾輛滿載全副武裝士兵的卡車,駛向空軍某基地,一個地處偏僻、空曠又略帶荒涼的機場。352名戰士站成一個方隊,教員孫放嚴厲的表情和不可抗拒的話音,意味著艱苦的訓練生活開始了,他們邁出了走向天安門的第一步。呂純是個倔強、有抱負的戰士。參軍、上軍校、干一番大事業是他的理想。可日復一日單調、枯燥、艱苦的訓練和教員的嚴厲,使他無法理解,他准備離隊。一切在緊張地進行。小戰士劉國強發燒40度仍站在隊伍里;郝小園母親病故,歸途中又返回方隊;老戰士江俊彪為盡快達到訓練標准,每夜用背包帶捆住自己的羅圈套腿,白天拖著紅腫的雙腿,照樣和大家在原野上奔跑。望著這些堅強不屈的戰友,呂純明白了。這是一場和平時期的"戰爭",這就是精神--一個民族的精神!根據閱兵要求,方隊在合練之前要淘汰一批隊員。孫放經過反復思考,決定讓吃盡辛苦的親密戰友江俊彪離隊。李偉成這個當兵十五年的老連長,跟大家磨破了四雙皮鞋走完了9993公里的訓練路程。為了避免在天安門前受檢閱時舊病復發,他放棄了上北京的機會,放棄了受檢閱的榮譽,讓預備隊員郝小園接替了他的位置,自己悄然離去。閱兵前夕,戰士們面對庄嚴的軍旗簽名宣誓,離隊戰友首先在軍旗上簽上了他們的名字。耀眼的軍旗升起來了。無數戰士的名字像是寫下了各自不同的艱辛、快樂和希望。10月1日,空降兵方隊走上了天安門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