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簡介及詳細資料
公司由中國最大的國有電影企業集團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世界聞名和全球公認的娛樂電影業巨頭美國華納兄弟影業公司和中國電影電視行業最大的民盯凳營企業橫店集團共同投資成立。中影集團、華納和橫店集團分別以4∶3∶3的比例持股,涵蓋了外資、國資和民資三種不同資本形式。
新公司的主要業務將包括投資、製作、發行和推廣華語電影及電視電影,並匯聚全球范圍內優秀的導演、演員、製作人共同打造一流的影視作品。
公司於2004年12月在北京注冊成立,並於2005年初在歷史悠久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內建立辦公室。公司高層由三大股東派出,中影集團董事長楊步亭擔任首屆董事長,華納兄弟執行副總裁理察· 福克斯出任副董事長,首任總經理由現任中影集團總經理韓三平擔任。公司目前有員工20人,主要部門有項目開發及製片、市場、發行及財務和行政部門。
"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影發展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它表明了中國的影視業進一步擴大開放,同時也標志著中國的影視業在全球范圍內佔有一席之地。"
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首部合拍電影《面紗》(《The Painted Veil》)的拍攝工作已經順利完成。《面紗》是根據英國著名作家毛姆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英文對白電影,由著名導演約翰·卡倫(《愛不再回來》)執導。該片完全在中國拍攝,分別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影棚,和上海、廣西的外景地進行了拍攝。明星雲集的演出陣容包括了好萊塢巨星愛德華·諾頓,娜奧米·沃茨,黃秋生和夏雨。
面紗
按計畫,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將於2006年12月29日在全國范圍發行該片,影片的北美發行將由華納獨立影業公司負責。
第二部合拍片《玉戰士》是一部獨一無二的中國芬凱岩旅蘭合拍片,開創此類合拍片的先河。 它是一部融合了芬蘭和中國民族神話的武術傳奇故事。這部電影由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Blind Spot Pictures和北京命之作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拍攝外景地遍及了芬蘭,愛沙尼亞和中國浙江省。演員陣容包括了托米·艾昂,馬庫·佩爾托拉和張靜初。該片將於2006年10月24日在國內上映。
玉戰士中影華納橫店影視有限公司發行的第一部新片是青年新銳導演寧浩執導的現代喜劇《瘋狂的石頭》,於6月30日上映的該片上映僅一個月即取得票房成績1700萬元,該片的累積總票房最終高達2350萬 ,創造2006年度暑期票房奇跡。
瘋狂的石頭中華橫公司與上影集團聯合發行了都市青春情感片《第601個電話》,影片匯集了大陸港台的人氣明星張柏芝、周筆暢和胡歌等人,該片也已經於 2006年8月18日在國內上映。
保持通話,改編自好萊塢電影《玩命手機》,在內地於2008年9月28日上映,集合了大陸、港台的一線明星,古天樂 、大s 、劉燁、張家輝等。
中影華納橫店與導演寧浩再度合作的電影《瘋狂的賽車》與 2009年1月20日上映。作為賀歲強檔,《瘋狂的賽車》也表現出了強大的實力。票房達到了1.088397億。觀影人次達到棗轎了363.95萬。
瘋狂的賽車
㈡ 20世紀30年代三大影片公司主要指
20世紀30年代三大影片公司主要指的是天一影片公司、聯華影業公司、明星影片公司。
1、天一影片公司
天一影片公司是中國電影製片機構,由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於1925年6月在上海虹口橫浜橋成立,專門從事影片的攝制與發行。
邵醉翁任總經理兼導演,二弟邵邨人負責製片兼編劇。三弟邵仁枚、六弟邵逸夫負責去新加坡、馬來亞開拓南洋市場。
2、聯華影業公司
聯華影業公司是1930年由羅明佑主持合並華北電影公司、民新影片公司、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和上海影戲公司等多家公司而成立的。
聯華公司成立後,借鑒好萊塢的製片管理經驗,採取獨立製片的管理方式,即內部各廠自籌拍攝電影,激發了合作各方的積極性。隨著日軍入侵,公司開始攝制抗日題材的影片。
後來聯華公司開始在有聲電影的製作上與歐美一爭長短,於是加大投入,訂購收音機,培訓有聲片製作人。1935年,其發行的《漁光曲》在莫斯科國際電影博覽會上獲得榮譽獎,成為首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電影。
3、明星影片公司
1922年3月中旬,張石川在上海貴州路上創立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製片公司之一。1923年其製作的《孤兒救祖記》在商業和藝術上的成功,奠定了明星公司的基礎,標志著國產影片至此開始逐漸走入正軌。
1936年的明星公司已經居中國電影工業之翹楚。以較快時間內拍攝了《狂流》﹑《春蠶》﹑ 等一批以反帝反封建為主題的影片﹐成為左翼電影運動的基本陣地。
中國電影產業最初的發展: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電影現身於上海開始,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
在經過蹣跚學步的萌芽期之後,到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
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
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
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電影史
㈢ 國內電影公司有哪些
中國影業三巨頭分別是:英皇娛樂、萬達影視和華誼兄弟。
1、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陸一家知名綜合性民營娛樂集團,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1998年投資著名導演馮小剛的影片《沒完沒了》、姜文導演的影片《鬼子來了》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2、英皇娛樂集團,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是英皇集團的一家下屬子公司。英皇集團成立於1942年,從一間鍾表零售店鋪,發展成為涉足地產、酒店、金融、娛樂、電影、出版印刷、飲食及零售的多元化上市公司集團。集團在香港擁有六家上市公司。
3、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隸屬於萬達集團,成立於2009年,影視傳媒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萬達集團正式進軍影視行業,開展影視投資、製作、發行、放映及後產品等全產業鏈業務。
萬達集團以三年作為影視傳媒公司的考核周期,力爭做到行業第一。2017年11月,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獲2017年中國版權最具影響力企業獎。
五大影業公司:
這里的「五大」應該沒有多大異議:華誼兄弟、博納、光線影業、樂視影業,加上後來居上的萬達。2015年的《尋龍訣》,不僅製作上是電影工業的標桿,在幕後操盤上也比較符合電影工業的一種理想狀態:萬達、華誼、光線三巨頭聯合投資,風險共擔,共同推動項目進展。
三家閉仔公司各有所長,華誼資歷最深,1998年開始從事製片發行業務;萬達產業最大,國際化擴張買買買不停;光線做娛樂報道出身,營銷團隊實力驚人。因《西遊降魔篇》官司,華誼喪失了和周星馳合作的機會,《美人魚》投向光線,34億的票房分成必將為光線今年業績添彩不少。
從發展機遇上來講,光線是電影市場審美趣味轉變最大的受益者,不管是喜劇(《泰囧》、《港囧》)還是青春片(《致青春》、《左耳》),都是引領潮流者。
而華誼以馮小剛為代表的老派則在這場悄然無息的變化中落後了,提出了「去電影化」的發展思路,去年又以《老炮兒》重新揚眉吐氣。雖然華誼兄弟在電轎晌汪影行業佔有率快速下降,但仍然在上市公司層面保持著良好的盈利能力。
以9.8億的凈利潤在去年的影視類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華誼今後要激活實景娛樂等其他版塊,還是需要在電影業務上發力,沒有足夠多熱門的影片,其他版塊也難以為繼。
萬達就對此心知肚明,買下傳奇影業還是看重它旗下的IP,作為後起之秀,自己的影片庫不足以支撐起文化地產的大局。
和香港影人密切合作是博納的一大特色,以至於有「港片橋頭堡」之稱。於冬最先喊出了「電影公司都要給BT打工」的論斷,危機意識源於在《智取威虎山》之前,博納沒有一部在票房口碑謹陪雙贏的代表作。也正是因為《智取威虎山》,讓於冬做出了從美國退市的決定,票房大賣但同期博納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卻一直在下跌。
㈣ 「八大」國有電影公司何去何從
中國「八大」電影集團」包括:中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上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瀟影(瀟湘電影集團)、長影(長春電影製片廠)、八一(八一電影製片廠)、峨影(峨眉電影集團)、西影(西安電影製片廠)以及珠影(珠江電影集團)。
一、曾經輝煌
峨眉電影製片廠」曾出品:《焦裕祿》《鴉片戰爭》等30多部影片,獲國內外各種獎項80餘次。
西安電影製片廠則是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的搖籃,曾經出品:《天地英雄》《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等一系列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作品。
長影被稱為中國電影的搖籃,有著深厚的電影製作積淀,在70 年的歷史中,曾拍攝出:《上甘嶺》《英雄兒女》《五朵金華》等多部經典影片。
二、轉型路漫漫
除了中影、上影這種接近政治中心或經濟腹地所能得到的資源支持,包括峨影、長影、珠影等在內的其它國有電影集團,則基本都處於苦苦掙扎階段。
1、 中影集團兩項壟斷性業務足以令其徹底擺脫同輩的行列,讓人難望其項背。
一是外國影片的引進和發行權 。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惟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並且,中國目前只有中影集團和華夏電影具有進口分賬片的發行權,而中影集團亦持有華夏11%的股份,僅次於中國廣播電影集團持有的20%股份。
二是中影集團所擁有的電影頻道(CCTV-6)平均收視率和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保持在央視各頻道的第二名。
2、上影集團在上市前就已經擁有聯和院線、上海影城、永華影城等院線公司。其中,聯和院線在2016年實現31億元票房,佔全國市場份額7.14%。
在發行渠道上,上影集團去年聯手浙江時代電影、江蘇幸福藍海院線、河南奧斯卡院線、四川省電影公司組建成「四海電影發行聯盟」。根據上影集團總裁任仲倫對外的說法,四海發行擁有的院線資源佔全國近20%。
3、其他國有電影集團
1)沉珂
未上市,融資難,資金不足,國有電影企業錯過了中國電影與資本聯姻的第一個黃金機遇期
管理制度陳舊,體制僵化,身居高位的高資歷人士老齡化嚴重,行政色彩較濃,創新活力較低
人才流失嚴重,不僅是內容製作上的人才,還有公司治理以及符合現代標準的電影項目的管理人才
工資及退休補貼負擔大
2)比較優勢
得天獨厚政府的支持與相關政策的扶持的,尤其是在中國大環境下。「八大」國有企業每年都能獲得巨額的來自中央和地方的各類補助
因為歷史原因,有不少國企擁有先天的影院資源。峨影也有太平洋電影院線、峨眉電影院線、新天地數字院線的參股,合計影院超過100家,珠影旗下的傳奇院線和星光院線累計也有超過400家影院
CR:製片人內參《深度解析:相對於好萊塢「六大」,歷史悠久的「八大」國有電影公司何去何從》
㈤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是不是央企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是央企。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英語: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簡稱中影集團,稿銷英文縮寫CFGC)成立於1999年2月。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
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1個電影頻道,總資產28億元。
(5)中國電影公司基本資料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主業規模:電影主業規模發展 中影集團將影視創作生產兄扒作為重中之重,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把握正確導向,豐富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們的最大追求。
通過對具有50多年歷史,並拍攝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全國生產兒童電影的專業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專門從事對外合作製片的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等製片業鍵塵游務的重組整合,並加快對製片領域的股份制改造。
㈥ 中國現在有哪些電影公司,並且分別介紹一下!
1中影集團2上影集團3八一製片廠4上海製片廠5長春電影集團
中影全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簡稱「中影集團」)是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電影衛星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是以影視產業為依託,多種產業綜合發展的國內一流的大型電影集團。 中影集團的發展戰略是,創造品牌、佔領市場、立足國內、走向世界。
擁有50多年歷史、拍攝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和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為中影集團奠定了影片製作品牌的基礎。1999年組建以來,集團創作生產了《橫空出世》、《張思德》、《花妖新娘》、《無極》、《雲水謠》、《我們倆》、《六月男孩》、《看車人的七月》、《寶葫蘆的秘密》等200多部影片,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吸引了一批國內外優秀製片人才和多家國內外著名公司加盟合作。
中影集團電影數字製作基地(國家電影數字工程)是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也是北京市首批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之一,被列為2008年北京人文奧運工程項目,可滿足各種影視製作需求,為全世界的影視製作人提供一站式、高品質的服務。
中影集團擁有完善的市場發行體系和豐富的影片營銷經驗。《張思德》、《雲水謠》等多部重點影片的成功發行,《無極》、《功夫》、《滿城盡帶黃金甲》、《霍元甲》、《夜宴》、《十面埋伏》等商業巨片超億元的票房佳績,進一步確立了中影集團在影片發行市場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近年來,中影集團通過參股的方式,組建了七條電影院線,簽約加盟影院達400多家,票房佔全國市場份額一半左右。目前,中影集團正在組建一條控股院線,目標是百家影院、規范化管理、規模化運作、優質化服務,提高控制力和影響力。
中影集團是全國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家電影機構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中影集團還致力於國產影片的對外輸出,其每年舉辦的「北京放映」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個國產影片的國際展銷市場,成為海外了解中國電影文化的重要窗口。
中影集團的成員單位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CCTV-6),是唯一的國家級專業電影頻道,每天播出10部中外故事影片和各類動畫片、紀錄片、專題片。近年來,該頻道承辦了中國電影華表獎、金雞百花電影節等大型電影慶典活動,並在奧斯卡金像獎等國際重大電影頒獎典禮當天做全程轉播。1999年,電影頻道開始組織拍攝數字電影,用於電視播映,產量達每年110部左右。
中影集團的發展目標是,突出主業、做大做強、以影視製片、電影數字製作基地、發行放映、院線投資、電影進出口、電影頻道等為支柱,全面帶動洗印加工、電影器材營銷、後電影開發、光碟生產、,媒體運營、廣告、物業管理和房地產開發等多種產業綜合發展。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上海電影製片廠
中國電影企業。以生產故事片為主 。1949年6月 ,中國共產黨接管了國民黨在上海的中央電影企業總管理處及其一廠、二廠,中國電影製片廠攝影場和上海實驗電影工場等機構,由夏衍等負責在此基礎上籌建電影廠。1949年11月16日上海電影製片廠正式成立 。1950~1952年 , 上海長江電影製片廠、昆侖影業公司 、文華影業公司 、國泰影業公司等8家私營電影企業聯 合組建 為國營 的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 。1953年 2月上海電影製片廠與上海聯合電影製片廠合並 ,仍沿用上海電影製片廠廠名。此後它成為中國影片生產基地 ,拍攝了許多優秀影片,如《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 》、《女籃五號》、《林則徐》、《聶耳》、《紅色娘子軍》 、《 枯木逢春 》、《 李雙雙 》、《舞台姐妹》、《白求恩大夫》、《苦惱人的笑》、《天雲山傳奇》、《巴山夜雨》、《城南舊事》、《秋天裡的春天》、《芙蓉鎮》等。
1957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曾一度改為上海電影製片公司,下設3個電影製片廠 :江南電影製片廠 、海燕電影製片廠和天馬電影製片廠。不久,撤銷江南廠,上海電影製片公司改建為上海市電影局。1973年後,海燕廠(當時名為紅旗電影製片廠)和天馬廠(當時名為東方紅電影製片廠)重新合並為上海電影製片廠。
補充: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基地,成立於1957年4月。她是融美術片、兒童片的製片、製作、發行、放映及圖書、雜志、音像製品、多媒體產品的出版、發行、銷售;版權授權經營與開發:兒童卡通服裝、玩具、文具禮品的開發與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影視文化機構。
這里匯集了蜚聲動畫影壇的編劇、導演、美術設計師、攝影師、作曲家和技術專家,具有較強的影視動畫片創作、製作和衍生產品研發實力。
50多年來,《大鬧天宮》、《牧笛》、《三個和尚》、《寶蓮燈》等優秀作品享譽國內外,獲得了包括丹麥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中國電影「金雞獎」、「華表獎」、「童牛獎」等在內的200多個獎項。在致力於發展中國民族動畫片的同時,還和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合作拍攝了《狐狸列那》、《諾亞方舟》、《不射之射》、《環游地球八十天》、《番茄醬》、《鴨子偵探》、《天才發明家》等影視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具有較完善的影視發行網路。所創作的影視動畫片發行至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動畫片電視播放欄目《卡通王》在全國近30家電視台播出。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擁有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上海卡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卡通王》雜志社和上海美術電影專修學校等實體,以動畫產業化發展為目標,為社會各界提供影視片、廣告片的製作、形象設計、卡通產品的研製開發、製作和動畫片創作人才培養等服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六里橋北里, 佔地面積392.1畝。1951年3月,以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八一電影製片廠。該廠於1952年攝制完成的第一部電影為軍事教育片《河川進攻》,1952年完成第一部紀錄片《荊江分洪》,1952年譯制完成第一部漢語教學片《神經系統和條件反向反射》,1955年投產第一部故事片《沖破黎明前的黑暗》,1960年完成中國第一部立體紀錄片《灕江游記》,1982年起攝制第一部電視劇《考場》,1988年起開始攝制美術片。
八一電影製片廠始建於1952年8月1日,以拍攝軍事題材影視片為主,是一個具有攝制故事片、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國防科研片、電視片和電視劇等多片種生產能力的綜合性電影製片廠。
半個多世紀以來,八一廠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鞏固提高部隊戰鬥力服務的方向,大力弘揚我軍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拍攝各類題材電影作品2400餘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餘部: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回民支隊》《戰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戰》《野火春風火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閃閃的紅星》《歸心似箭》《四渡赤水》《風雨下鍾山》《巍巍昆侖》,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革命歷史題材戰爭巨片《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的誕生——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異彩紛呈的電影畫面,熠熠生輝的銀幕形象,為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一頁。
進入新世紀,八一廠又攝制完成了《沖出亞馬遜》《驚濤駭浪》《驚心動魄》《情暖萬家》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尤其是近年來,在配合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及重大慶典紀念活動中屢有建樹: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時,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軍》;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時,推出了《我的長征》、《雄關漫道》;在紀念建軍八十周年時,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擊》等一系列屢獲大獎的優秀影視作品,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
「用光影寫史,為軍旗增輝」,是八一電影人的崇高使命和神聖職責。隨著電影產業化進程的逐步推進,曾經締造了無數輝煌與榮耀的八一廠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八一廠一定會奮發努力,始終不渝的堅守主流文化陣地,堅持繁榮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謳歌英雄,展示崇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推出更好更多的優秀作品,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譜寫新的篇章。
㈦ 中國有哪些電影製片廠
1,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六里橋北里, 佔地面積392.1畝。1951年3月,以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2,北京電影製片廠
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故事片生產基地之一,簡稱「北影」。1948年北平(今北京)解放,中國共產黨接收了原國民黨中央電影企業公司第三製片廠,並從延安及東北抽調一批文藝工作骨幹,於1949年4月20日成立了北平電影製片廠。
3,峨眉電影製片廠
峨眉電影製片廠建於1958年,坐落在成都市青羊區清江東路360號。經過4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電影的重要基地之一。幾十年來,峨影先後共攝制了各種類型影片、電視劇共計400餘部(集)。先後計有20餘部故事片、電視劇及科教片在國際、國內獲得過50餘次獎項。
4,長春電影製片廠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先後拍攝故事影片900多部,譯制各國影片1000多部。
5,西安電影製片廠
西部電影集團或稱「西影」、「西影集團」即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的簡稱。前身為西安電影製片廠, 1956年04月籌建,1958年08月成立。西部電影集團是中國六大電影集團之一,是國家電影產業布局的四大集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