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電影越來越

中國電影越來越

發布時間:2024-06-28 05:37:40

㈠ 如何評價鞏俐所說的「中國電影越來越商業化,只看票房,越走越偏的觀點

鞏俐所說的中國電影越來越檔桐耐商業化,只看票房越走越偏的觀點,這種觀點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看今天的中國電影是比較客觀的,確實中國的電影越來越商業化,你做電影叫座又叫好,才能夠賣的一個好的票房,如果票房很高,那麼就說明這個電影的質量比較上乘的,不過演員本身來說,他們更想要,創造出可以拿獎的電影,但是那種拿獎的電影要麼是不符合主旋律的,要不然就是特別小眾的電影,而這些電影雖然可以得到一些獎項,評委的好評,但是在觀眾心中,要麼就是太過高雅,要麼就是太過難懂,反而不容易被接受。
電影是一種通俗的藝術,也就是說,這種欣賞的門類,實際上是對於各個門檻的人,都是可以去涉足到的,電影本身是一種表達的藝術,是導演將自己所構建出來的故事,通過演員的演繹來傳達給大眾的一個紀實的影片,這種影片的輪信模式最早還是根據故事改編或者是實際的歷史拍攝出來的,但後來隨著馮小剛電影的進一步拍攝之後,又成立了所謂的商業片,這種商業片的衡量標准就是票房,似乎只有票房越高,就說明這部電影的成功性越大,市場向來是不太去管電影的,質量好壞,尤其是投資商,他們可看的是白花花的票子。
對於有良知的演員來說,他們在,挑選影片的時候會去考量一下影片的質量以及對自己後續口碑的影響,諸如鞏俐所說的,現如今的電影越來越票房化,或者是商業化開始越走越偏,對於她本人來說,選擇好的電影已經沒有了太多的空間,這是因為市場已經被壓縮,更多的投資人在投資電影的時候會比較考量票房,對於故事的好壞,當然能夠做到艱巨性,實則為最好,但是也不缺乏行春相當多的電影使用流量演員來充熱度,然後再電影市場割一波韭菜就走的這種做法也越來越常見,所以劣幣驅良幣的情況屢見不鮮,由此也給一部分電影演員帶來了不好的影響,使得他們在電影演員的市場中幾乎沒有了發展,這也是演員的困境之所在,當然,一部電影的好與壞,票房當然是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正在好票房的電影之下,劇本的質量是一定可觀的,所以各位演員還需要提升自身的名氣和實力,等到好的本子找上門來的時候才能接得住。

㈡ 國內為什麼好電影越來越少,電影藝術真的沒落了嗎

國內的好電影越來越少這也是因為現在很多資本意識到電影所帶來的暴力有多大,所以當資本進入到電影行業當中,也讓電影藝術越來越沒落。本身電影是應該搞創作的,但是現在很多電影人並不想要去創作更多好的作品,還是希望自己創造出來的電影能夠獲得很好的利益,所以就會選擇擁有著粉絲基底的明星藝人來保障自己的票房,所以這些投資方包括導演都是為了賺錢,根本不是考慮讓電影藝術怎樣進行有效發展。所以如果任由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的話,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電影藝術會逐漸的沒落下去。

最後小編也希望整個電影行業能夠沉澱一下,來在未來也能夠讓大家看到更好的影視作品。

㈢ 《戰狼》《你好,李煥英》等國產電影越來越受到外國觀眾的青睞,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戰狼》《你好,李煥英》等國產電影越來越受到外國觀眾的青睞,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國產電影的製作精良。不精不誠不能動人,在製作層面,這幾位導演們都是真心實意,盡最大努力想給觀眾們看他們用心血凝結出的故事。

在這些人的作品裡,都有著能讓許多觀眾共鳴的,屬於我們中國的精神,中國的情感,中國的故事。這個是大層面上的東西。中國國產電影,就應該講中國故事,講中國情感,講中國精神。

發展方向:

1、拒絕抄襲,融梗,創造原創電影

國產電影,要想雄起,必須從劇本抓起,堅持原創,做真正屬於自己的電影,真正反映社會的電影。有原創性,有前沿性才是中國電影的根基。

2、不要只依靠流量,要創造演技派的電影

流量時代,有流量就意味著有錢賺,國內在這方面監管不嚴就代表資本主義有縫隙可以鑽。我們要創造演技派的電影,而不是讓流量充盈一部富有「價值」的商業片。

流量想要轉型當演員沒錯,但這其中肯定是要經過演技的磨煉的。演員和影片是互相成就的,一部有質量的影片,必然少不了有演技的演員。

3、結合中國特色,創造中國味電影

國產電影要想聞名中外,就要打造具有中國味道的好電影。反映中國社會,傳遞中國精神才是中國電影最應該具有的特色。

㈣ 國產電影越來越受到國內外觀眾的關注的原因是什麼

近些年來,國產電影越來越受到國內外觀眾的歡迎,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整體電影的市場都在變得受歡迎。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日益提升,人們已經不再注重於那些物質或者生活上的滿足。而是越來越注重精神世界的滿足和享受,人們更希望在工作之餘,能夠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看電影就成了很多人首選的放鬆方式。

第三,國人對電影的鑒賞力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以往我們看電影,大部分看的是明星陣容,但是現在我們會更加註重一個電影的劇情和電影所要表現出來的內涵。
以往的國產電影總是給人一種商業痕跡,過重高不可攀的形象。但是這段時間,國產電影變得越來越接地氣,明星效應越來越小,電影的剪輯和後期製作反倒越加精彩。

希望國產電影能夠堅持這樣的好苗頭,給我們帶來更優秀的作品。

㈤ 為什麼國產電影越來越受歡迎

1、影院硬體

中國內地已經成長為全球銀幕數最多、票房第二高的電影市場。國產電影的產量和品質迅速崛起。中國電影實現了質的飛躍,不但中小成本電影類型趨向多樣化,內容日益精緻化,觀眾口碑也在日益提高,逐步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2、技術手段

線上、移動端購票選座為代表的新科技火速發展,方便了受眾。

3、觀眾欣賞水平

在看片過程中陶冶了藝術情操,不但懂得了分辨好片與爛片,還懂得自己喜歡什麼樣的電影,有選擇地去看,而不是一味地追逐流行。站在時代的路口,回顧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不變的是觀眾對高水平電影的渴求,電影人對卓越的追求。

國產電影的現狀:

從資金投入方式看,中式大片已經探索出了中國獨資、中外合資、民間融資、大陸香港合拍等多重電影投資渠道,並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環的投資環境,這對於我國電影產業的又快又好發展是重要的進步。

從電影管理機制看,我國電影管理部門已經在電影指導、審查及監控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這對於國產大片的持續發展是必要的。

國產影片的發展成績喜人,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足,需要認真關注和反思。

㈥ 為什麼最近幾年中國電影越來越難以入圍戛納了呢

首先我們先來科普一下,戛納國際電影節(英文:),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中國電影與戛納國際電影節打得火熱的時期應該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第五代導演集體尋路戛納。

舉幾個例子吧。1993年,第4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三度入圍,侯孝賢的《戲夢人生》摘得評審團大獎。緊隨《霸王別姬》光芒萬丈的第二年,張藝謀迎來了他的戛納時代。1994年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張藝謀導演的《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主演葛優成為首位華人影帝。2000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是中國電影的一個頂峰,姜文憑借《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中國台灣導演楊德昌憑借《一一》獲得最佳導演獎,梁朝偉憑借《花樣年華》封帝。



「唯票房論」的商業電影自然入不了主打情懷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眼。沉下心來少些唯利是圖,或許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㈦ 中國電影越護越爛,你覺得中國電影還能指望著什麼改進

中國電影越護越爛,你覺得中國電影還能指望什麼進步?

這些是我能夠想到的,目前的,能夠讓中國電影發展的,進步的一些觀點,但我總覺得,這些道理大家都會說,他們也都懂,也可是中國電影這么多年仍然沒有進步,卻又倒退的趨勢,讓我很費解,那些搞電影的,明知道怎麼做會有效果,會讓大家認可,卻不那麼做,到底是為什麼,這裡面有什麼更深的利益呢?

我不得而知。

㈧ 如何評價鞏俐所說的「中國電影越來越商業化,只看票房,越走越偏的觀點

鞏俐說的?原來她最近在思考這么深層次的問題(但願用的是腦,而不是某個部位)。

來看看中國的一個小省份,台灣,最近一些年我們看到的一些所謂的文藝片,小成本,小製作,票房不高,觀感那是杠杠的好。輕度商業化影響它成為好電影的事實了嗎?所以中國電影,要想發展的更好似乎並不一定要靠重度商業化,還是那句話,要想抓住一個男人,先要抓住他的胃。電影市場的好壞,取決於觀眾想吃哪口。

中國電影未來的出路在於有那麼一些人,目光深邃,看的夠遠,通過泡沫塵埃,把帆對准未來的方向。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影越來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英語必看英文電影推薦 瀏覽:937
電影畫框女人 瀏覽:212
電影芝加哥劇情 瀏覽:154
韓國電影老千3賭場女演員 瀏覽:921
電影預告片字幕插件 瀏覽:164
中國特種兵軍旅電影 瀏覽:832
電影清算日劇情 瀏覽:730
香港電影多重人格 瀏覽:677
好看電影新娘開槍 瀏覽:62
最好看的監獄類國產電影 瀏覽:93
看電影對眼睛有影響嗎 瀏覽:545
電影功夫歌曲下載 瀏覽:850
中國喜劇電影2017 瀏覽:274
電影和電視劇你最喜歡哪個 瀏覽:824
不給錢就直播造人是哪個電影 瀏覽:795
動畫電影中國傳統文化 瀏覽:767
金色盾牌這首歌是哪個電影 瀏覽:526
電影裡面比武歌曲 瀏覽:854
艾汶萊拉是哪個美國電影的 瀏覽:867
給孩子的電影一看就想哭的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