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部關於二戰諾曼底登陸的電影
最長的一日
拯救大兵瑞恩
兄弟連
諾曼底大風暴
幕後女英雄
諾曼底登陸日
最近的一部是《開拓者》,拍得真是坑爹啊
❷ 求一部2戰時期的電影,要國語音的,超爽的!!
蘇聯電影《解放》、《圍困》、《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第三次打擊》。《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最震撼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返正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漏運悔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中共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最難忘
《橋》南斯拉夫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在腳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見》更是讓人久久難忘。
最傷感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
導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貝魯奇
1941年,整個世界都被籠罩在二戰的硝煙之中,但西西里島仍是一片寧和,這里正是男孩雷納托的家鄉。他和所有13歲的孩子一樣,天真、快樂、不安分,對生活充滿幻想。終於有一天遇到了改變他生活的女人——瑪蓮娜。這位漂亮的寡婦令所有的男人著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戰爭在繼續。傳來了瑪蓮娜丈夫的噩耗。瑪蓮娜為了生存,開始了出賣肉體的生涯。
影片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但是戰爭留給女人的傷痕,永遠無法癒合。
最悲情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前蘇聯
導演:斯·羅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馬爾蒂諾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表現了一場局部戰斗,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影片結尾處,准尉在女兵們的墳墓前憑悄頃吊,觀眾們也都不由自主地為德國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憤慨並為女兵們的犧牲流下熱淚。
這部出品於1972年的戰爭影片,曾經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以及1975年列寧獎金等多項大獎。在中國,《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也享有極高的知名度。這不僅是因為片中有一幕在當時算是驚世駭俗的「裸戲」,更因為它將女性在戰爭面前的抉擇表現得淋漓盡致,從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戰爭,往往應該讓女人走開,而在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中,女人卻大膽地走入了戰爭。影片中,女兵們曾擁有的夢幻般愛情生活和戰爭的慘烈殘酷相交織。當這群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女孩子最終相繼戰死沙場時,影片控訴法西斯暴行的主題得到了完全的展現。
最經典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實
《最長的一天》美國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羅·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爾稱作「歷史上最長的一天」的諾曼底登陸戰。這也是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龐大的一部戰爭片,從盟軍和德軍雙方面的角度同時描述諾曼底登陸這一歷史戰役的來龍去脈,以及雙方在此期間的重要反應,手法平實,場面逼真,仿如在觀眾眼前重現整個事件。並且粗中有細,無論決策的將軍或登陸的士兵都顯得栩栩如生,成績相當難得。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屬空前,歌手保羅·安卡也演出了一個動人的角色,並為本片寫了一首雄壯的主題曲。《最長的一天》被影迷奉為二戰電影蓋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脫險》法國、英國
導演:傑拉爾·奧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戰期間,英國轟炸中隊第一支遣隊在執行一次名為「鴛鴦茶」的轟炸任務中,一架飛機被德軍防空武器擊中,幾個機上人員被迫跳傘逃生,並約好在土耳其浴室見面。但他們分別降落在德軍佔領的法國首都巴黎市內不同地點。
德軍展開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飛行員分別被油漆匠、動物管理員和樂隊指揮所救。迫於形勢,油漆匠和指揮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飛行員,去和中隊長大鬍子在浴室碰頭。在幾次誤會後,他們終於接上了頭。
在熱情的法國人的掩護下,飛行員們與德軍展開了一場場驚險緊張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戲。最終,油漆匠、樂隊指揮和飛行員們一起飛向了中立國瑞士。這部影片拍攝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曾創下法國歷史最高票房紀錄,成為法國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國喜劇大師路易·德·菲奈斯與演技派明星布爾維爾配合傑拉爾·奧利天才的編導手法,使影片成為世界公認的喜劇經典之作。
或
《布穀鳥》\(俄羅斯\、《安妮日記》\(美國\、《狙擊手》\(蘇聯\、《老槍》\(法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南斯拉夫\、《橋》\(南斯拉夫\、《虎口脫險》\(法國\、《六月六日登陸日》\(美國\共8部精彩的二戰電影在每晚10時播出。 這其中《老槍》、《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橋》、《虎口脫險》
好萊塢在過去50年拍過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經典之作起碼有好幾十部,本文主要將重點鎖定在描寫戰爭場面的正統戰爭片,稍為邊緣化的二戰電影,像《辛德勒名單》、《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愛。
或
1。《西線平魔》1949年出品,描寫二戰末期德軍與美軍在比利時的巴斯托涅鎮發生遭遇戰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員,全片外景在歐洲西部高原拍攝,白雪覆蓋的天然美景和嚴寒氣候,通過傑出的攝影加強了電影的張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講述德軍將領「沙漠之狐」隆美爾,本片敢於將德軍主帥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國老兵爭議。
3。《桂河大橋》1957年出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等7項大獎。
4。《最長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國電影史上製作規模最大的一部戰爭片,手法平實,場面逼真。演員陣容空前,有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肖恩·康納利等。
5。《坦克大決戰》1965年出品,敘事手法流暢,加上亨利方達等演員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當的娛樂性。
6。《大布列顛之戰》1969年出品,由英國精英群起出動拍攝而成,片中戰機遮天蔽日的空襲場面拍得壯觀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頓將軍》1970年出品,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國與日本合拍,以近似個案檢討的方式交代日軍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來龍去脈,曾獲得奧斯卡最佳特別效果獎。
9。《中途島》1976年出品,二戰影片多以西線為背景,這部是極少以東線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陣容強大,海戰場面真實,使本片維持了相當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導演斯皮爾伯格對二戰情有獨鍾,此前曾拍過《1941》、《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等。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它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長達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
《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http://ke..com/view/25462.htm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http://ke..com/view/74996.htm
《鋼琴師》Pianist
http://ke..com/view/334821.htm
《兵臨城下》Enemy at the Gate
http://ke..com/view/65532.htm
《兄弟連》Band of Brothers
http://ke..com/view/14944.htm
<U-571
http://ke..com/view/59137.htm
《珍珠港》Pearl Harbor
http://ke..com/view/7738.htm
《父輩的旗幟〉
http://ke..com/view/439161.htm
《細細的紅線>
http://angelinecyq.bokee.com/viewdiary.14777254.html
❸ 經典國語抗戰電影、美軍二戰的國語電影。下載地址。詳細有加分
《辛德勒名單》
《諾曼底登陸》
《拯救大兵瑞恩》
《大平洋戰爭》
《最長的一日》
《兄弟連》
《細細的紅線》
《珍珠港》
《莫斯科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太極旗飄揚》
《中途島》
《血戰太平洋》
❹ 急尋一部與諾曼底登陸有關的二戰老片
中文片名
待到重逢時
外文片名
Till We Meet Again
Até Nosso Próximo Encontro.....Brazil (cable TV title)
Champagner-Dynastie, Die.....West Germany
Judith Krantz's 'Till We Meet Again'.....USA (complete title)
Kunnes jälleen tapaamme.....Finland
年代
1989年
國家/地區
英國
對白
英語
類型
愛情/劇情
片長
USA:240 min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無聲標准銀幕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UK:15 Iceland:L Iceland:12 Finland:K-3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電影1989版】--演職員表
[編輯本段]
導演 Director:
查爾斯·加洛特 Charles Jarrott
編劇 Writer:
Judith Krantz .....(novel Till We Meet Again)
Andrew Peter Marin .....(teleplay)
演員 Actor:
麥克爾·約克 Michael York .....Paul de Lancel
柯特妮·考克斯 Courteney Cox .....Marie-Frederique 'Freddy' de Lancel
米婭·薩拉 Mia Sara .....Delphine de Lancel
Lucy Gutteridge .....Eve de Lancel
休·格蘭特 Hugh Grant .....Bruno de Lancel
Charles Shaughnessy .....Armand Sadowski
Maxwell Caulfield .....Alain Marais
John Vickery .....Anthony Alistair Wilmot 'Tony' Longbridge
Barry Bostwick .....Terrence 'Mac' McGuire
Bruce Boxleitner .....Jock Hampton
丹尼斯·阿爾恩特 Denis Arndt .....Swede Castelli
Juliet Mills .....Vivianne
Caroline Blakiston .....Lady Longbridge
Angela Browne
Linden Chiles
Niamh Cusack
Roland Curram
Christopher Chaplin
Paul Daneman
Vernon Dobtcheff .....Felix Penroux
David Griffin
Serena Gordon .....Jane Longbridge
伊莉莎白·哈諾伊斯 Elisabeth Harnois
Susannah Harker .....Laure de Lancel
Paul Humpoletz
James Hornbeck
Michael Johnson
Wolf Kahler .....Captain Ruttemann
Rosalind Knight
菲麗達·勞 Phyllida Law .....Madame de Lancel
Anthony Newlands
Olivier Pierre
Robin Polley
Michael Sarne
Keith Anderson
Conrad Bachmann
Rachel Bell
Jonathan Burn
Joan Campion
Glenn Cunningham
Kimberly Dunham
William Fair
William Foreshaw
Lucy Gradwell
Richard Gradwell
Joyce Grundy
Brenda Guthrie
Ted Haler
Preston Hanson
Hoke Howell
Lucy Jackson
Jasper Jacob
Hope Johnstone
Mike Kelly
James Langton
Patti R. Lee
David Marrick
John McKinney
Sam Mitchell
Annie O'Donnell
Candy Olsen
Sierra Samuel
David Scase
Alan Starkey
Stephen Tomlin
D. Geoff Tomlinson
Nick Wright
Aubrey Woods
Nic Wistreich .....French Boy (as Nicol Wistreich)
Fred Buch
Jackie Davis
Cordis Heard
Brian McConnachie
Bruce McLaughlin
Hamilton Mitchell
Mel Pape
Dan Resin
Ann Ryerson
Albert Salmi
Frank Schuller
製作人 Proced by:
Michael Brown .....associate procer
Anne W. Gibbons .....supervising procer
Steve Krantz .....executive procer
Steve Lanning .....procer
Keith Richardson .....executive pro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Vladimir Cosma
攝影 Cinematography:
Alan Hume
剪輯 Film Editing:
Michael Brown
選角導演 Casting:
Victoria Burrows
Rose Tobias Shaw
Mark Tillman
藝術指導 Proction Designer:
Roger Hall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Rhiley Fuller
Mike Long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Donald Elmblad .....(as Don Elmblad)
Peter Walpole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Jerry R. Allen .....(as Jerry Allen)
Robin Fraser-Paye .....(as Robin Fraser Paye)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Sara Fischer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James W. Gavin .....second unit director (as Jim Gavin)
Prue Haynes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Michael Mallinson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Buck McDancer .....second unit director: stunt unit
Larry Powell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Carol L. Vitkay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電影1989版】--製作發行
[編輯本段]
製作公司:
Steve Krantz Proctions [美國]
Yorkshire Television (YTV) PLC [英國]
發行公司:
Future Film [芬蘭] ..... (2007) (Finland) (DVD)
其它公司:
Pacific Title [美國] ..... titles and opticals
Panavision, Dallas [美國] ..... camera equipment provided by
Sync-Pop Inc. [美國] ..... sound supervision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1989年11月19日
德國
Germany
1991年10月2日
【電影1989版】--劇情介紹
[編輯本段]
一個跨越一戰、二戰和戰後歲月的漫長曲折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十七歲的法國姑娘伊芙(露茜·格特里奇飾)迷戀上歌手阿蘭(邁克斯韋爾·考爾菲爾德飾),跟隨他跑到巴黎。後來她成為一個歌星,但男朋友卻拋棄了她。戰爭爆發了,伊芙到前線演出,遇到外交官出身的軍官保羅(邁克爾·約克飾)。保羅為參戰,放棄了外交官的職務,引起丈人家的不滿,導致妻子自殺。戰爭結束前一年,保羅在巴黎再次見到伊芙,二人相愛結婚。戰後保羅重新成為外交官,長期在國外供職,他們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小女兒弗蕾蒂從小就迷上了飛行,瞞著父親跟著特技飛行員邁克(巴里·博斯特維克飾)學飛行。
十多年後,保羅攜妻子和兩個女兒回家鄉休假,與分別近二十年的兒子布魯諾(休·格蘭特飾)相見,但布魯諾對父親很冷淡,對繼母伊芙更是充滿敵意。
大女兒德爾斐恩(米阿·薩拉飾)像當年的伊芙一樣,在巴黎愛上了年輕的電影導演阿蒙德(查爾斯·肖內西飾),並在演藝界發展。二女兒弗蕾蒂(考特妮·考克斯飾)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持學習特技飛行,被趕出家門,與邁克同居。不料在一次特技飛行中,代弗蕾蒂駕機飛行的邁克失事身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保羅再次從軍,伊芙留在家中照顧葡萄園。二女兒弗蕾蒂也參加了英國皇家空軍,與英國軍官托尼(約翰·維克里飾)相愛並結婚。大女兒德爾斐恩在德軍佔領下的巴黎繼續從事演藝事業。布魯諾勾結德國佔領軍,出賣民族和家族利益,槍殺同胞,德爾斐恩不願像他那樣巴結德寇,布魯諾氣急敗壞,竟將同父異母的妹妹強奸。伊芙為救成為戰俘即將被運往集中營的女婿阿蒙德,參加游擊隊的伏擊戰而受傷……
戰爭結束了,保羅回到家鄉,怒打布魯諾,將其逐出家門。布魯諾懷恨在心,背地裡使手腳,使家族葡萄園的經營陷入困境,並奪得所有權,卻被村民認出其是法奸而處死。
弗蕾蒂和丈夫托尼戰後加入了戰友瓊克(美國人,布魯斯·博克斯雷特納飾)的航運公司來到美國,托尼拈花惹草,夫妻感情失和而離婚。弗蕾蒂在一次飛行事故中死裡逃生,從此懼怕飛行。在戰爭期間一直就默默深愛著她的戰友瓊克的幫助下,弗蕾蒂終於重上藍天……
第一部,劇中年代為1913-1936年。
第二部,劇中年代為1936-1944年。
第三部,劇中年代為1944-1960年。
【電影1950版】--基本信息
[編輯本段]
中文片名
待到重逢時 / 來日再相逢
外文片名
Till We Meet Again
年代
1950年
國家/地區
日本
對白
日語
色彩
黑白
混音
單聲道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膠片長度
3040 m
【電影1950版】--演職員表
[編輯本段]
導演 Director:
今井正 Tadashi Imai
編劇 Writer:
水木洋子 Yôko Mizuki
Toshio Yasumi
演員 Actor:
河野秋武 Akitake Kôno
久我美子 Yoshiko Kuga .....Ono Keiko
杉村春子 Haruko Sugimura .....Ono Suga
瀧澤修 Osamu Takizawa .....Eisaku
岡田英次 Eiji Okada .....Tajima Saburo
【電影1950版】--製作發行
[編輯本段]
製作公司:
東寶 Toho Company Ltd. [日本]
上映日期:
日本
Japan
1950年3月21日
【電影1950版】--劇情介紹
[編輯本段]
1943年,日本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在一次空襲避難中,田島三郎和小野螢子相識了,兩顆純潔的心因此緊緊地連在了一起。三郎的父親是一個冷酷的法官,母親早已去世,大哥一郎戰死,已經懷孕的大嫂正在家裡戰戰兢地過日子,二哥三哥哥是陸軍中尉。螢子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她是美術學校的學生,母親在工廠里幹活,為補貼家用,螢子經常到街頭去為人們畫像,母女的生活雖然清貧但很快樂。自從認識螢子以來,三郎整日陶醉在幸福的感覺中。然而不久,三郎就接到了應征入伍的通知單,為了等三郎,在空襲中螢子沒有及時躲避,結果中彈身亡。三郎不知道螢子已死,他懷著對螢子的美好回憶和戰後重逢的信念,登上了軍用列車。戰爭結束了,三郎回到家鄉,等待他的,卻只有螢子為他畫的那幅肖像。
【電影1950版】--幕後製作
[編輯本段]
此片拍攝於日本戰後第五年,它的問世受到了進步派和藝術派的一致好評。該片是水木洋子根據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小說《皮埃爾與柳斯》而改編的。描寫了戰爭時期一個對戰爭產生迷茫的年青戀人的浪漫愛情故事,是一部令人感動的反戰影片。當時日本人既想對戰爭進行自我批評,又限於當時很難得到這種題材的著作權,因此就借用了很多外國作品進行改編。影片利用音畫對位表現一對情人兩地相思的情景,成為電影史上的著名段落。此片曾入選日本名片200部。
摘於網路
❺ 誰有關於諾曼底登陸的電影,請提供下載網站!謝謝!
《諾曼底登陸日的雙重間諜》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8A5aGRXuxbpT25lVsjNg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