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環》 、《血,總是熱的》、《傷逝》、《駱駝祥子》等影片。 2、尊重藝術的客觀規律,創造出各種真實生動的銀幕形象,塑造了各類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義》、《西安事變》、《廖仲愷》等影片對革命領導人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對蔣介石等歷史人物能實事求是地按照歷史本來面目表現。
3、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如《黃土地》、《青春祭》、《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獵場札撒》、《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別姬》等。在電影創作繁榮的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空前活躍,並在相當多的創作人員中發生影響。 中國美術片從形式到內容都極富有民族風格和特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美術片是中國影片在國際上獲獎最多的一個片種。新聞紀錄片已向縱深發展,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料,系統地編輯一些重要的文獻片,並對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與重要事件進行綜合報道、專題報道;還注意表現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豐富的細節,以情動人。科教片也有新發展。電影廠在原有的基礎上陸續增建八一電影製片廠、兒童電影製片廠、珠江電影製片廠、西安電影製片廠、峨嵋電影製片廠、瀟湘電影製片廠、內蒙古電影製片廠、天山電影製片廠、福建電影製片廠、廣西電影製片廠、青年電影製片廠、深圳影業公司、雲南電影製片廠13個主要生產故事片的電影製片廠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譯制廠和中國農業電影製片廠。
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國電影資料館,1989年在該館基礎上建立了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並創辦《當代電影》和《電影信息報》。電影工業和科研方面都有相當大的發展。國產電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決放映和製片需要,還研製成功立體電影、環幕電影等 。全國放映單位已達14萬之多,比1949年增長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1979年改組為中國電影家協會,頒發電影金雞獎;影協下設中國電影出版社;還編輯出版《大眾電影》,舉辦電影百花獎評選活動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上年度的優秀影片頒發政府獎。中國電影發展的關鍵在於提高質量,開拓新的題材和體裁,繼承和發揚中國電影的優秀傳統,借鑒外國影片的經驗,創作出既有中國特色、民族風格又有國際水平的影片。 1945—1955 衣缽南傳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香港電影又揭開了它新的一頁。由於中國內地爆發了解放戰爭,大批躲避戰亂的內地影人相繼南下,形成了第二次的移民風潮。在這一時期先後來港的有何非光、朱石麟、卜萬倉、但杜宇、任彭年、舒適、周璇、胡蝶、殷明珠等著名的導演明星,內地資本和人才的湧入也為百廢待興的香港電影業注入了一股活力。戰後初期,蔣伯英成立了大中華影業公司,拍攝了香港光復後的第一部影片《蘆花翻白燕子飛》。李永祖同製片家張善琨合作,創辦了「永華」,明星雲集的大片《國魂》和《清宮秘史》等就誕生於此。而張善琨隨後脫離「永華」成立的「舊長城」也出品了《盪婦心》、《血染海棠紅》、《一代妖姬》等影片。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香港國語電影界形成了「左派」和「右派」兩股勢力,以「長城」、「鳳凰」、「新聯」為代表的左派電影公司在與右派的角逐中一方面延續著中國主流進步電影的傳統,另一方面也促進了香港國語片市場的良性競爭。戰後,由於海外市場的需求,為香港製片業吸引到了大量的投資,但同時也助長了香港影壇粗製濫造的歪風邪氣。「七日鮮」和「雲吞面導演」之風對香港電影的發展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因而也就誕生了香港電影史上著名的「清潔運動」。吳楚帆、黃曼梨、白燕、關文清等164位影人聯合簽名,發表了「盡一己之責,期對國家民族有所貢獻,不負社會之期望,停止拍攝違背國家民族利益,危害社會,毒化人心的影片」的宣言。而這一時期拍攝的粵語片和國語片,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具有著濃郁的舊上海電影特徵。
1955—1966東方好萊塢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港英政府「積極不幹預政策」的鼓勵和「左右」政治勢力影響減弱,香港電影迎來了它自由發展的黃金時期。光藝、電懋、邵氏等大型製片企業在港登陸,標志著香港電影工業由獨立製片向「垂直整合」的流水線生產方式轉型的完成。同時,香港電影也掙脫了舊上海電影的束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品位和商業特色。從此,有人開始將香港這塊彈丸之地冠之以「東方好萊塢」的頭銜。在這一時期,「電懋」和「邵氏兄弟」在爭奪市場方面進行著激烈的競爭。「電懋」以拍攝時裝片為主,如《四千金》、《曼波女郎》、《空中小姐》、《香車美人》等;而「邵氏」則延續了前身「天一」公司的創作傳統,提出了「大中華文化圈」的發展戰略,積極製作《貂蟬》、《楊貴妃》、《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古裝片,並且在香港掀起了一股持續了十年之久的「黃梅調電影熱潮」。憑借這股熱潮,「邵氏」也在兩強之爭中始終處於優勢地位。為了逆轉不利的局勢,「電懋」的掌門人陸運濤親自上陣,先是花重金從「邵氏」挖走了林黛、樂蒂的當紅明星,又說服李麗華和嚴俊自組公司,最後策反李翰祥帶著凌波等一批「邵氏」的演職人員遠走台灣,組建了「國聯」。同時,兩公司大鬧「雙胞胎案」,爭拍同一題材的影片搶占市場。這種惡性競爭直到1964年雙方簽訂「君子協定」才宣告結束。不久之後,陸運濤意外辭世,「電懋」也無力再和「邵氏」抗爭,香港電影的格局就此從「楚漢相爭」變成了「邵氏」的一家獨大。
Ⅱ 中國電影發展的歷史特點有哪些方面
一、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
中國電影經歷了萌芽時期、成長成熟時期、新中國電影時期。
萌芽時期。1905年,譚鑫培先生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戲曲片電影《定軍山》。1913年,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成立,之後,成為當時規模最大、出片最多、歷史最長的製片機構。
三四十年代是中國電影的成長成熟時期。電影藝術從娛樂性轉變到反映生活、現實文化中。此時電影主要內容題材更多反映民族存亡,同時反映抗日戰爭、生活的黑暗、對封建文化的批判、社會人生的思考等,從而承擔起啟蒙教化、推動社會變革的使命。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有:《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東流》、《漁光曲》等。
新中國電影。這個時期的中國電影大致分為六代導演。第一代導演:鄭正秋、洪深等。中國第二代導演:費穆、鄭君里、史東山等。
第三代導演:成蔭、崔嵬、凌子鳳等。此時的經典作品有:《劉三姐》、《紅色娘子軍》、《甲午風雲》、《洪湖赤衛隊》、《小兵張嘎》、《英雄兒女》、《烈火中永生》等。
第四代導演:稱之為「學院派」。這個時期的導演有堅實的專業基礎。代表導演:吳貽弓、張暖忻等。經典作品:《城南舊事》、《小花》、《良家婦女》等。
第五代導演創作主體是北京電影學院1978級學生,八十年代初走上影壇,以飽滿的情緒力量、冷峻深刻的文化反思、高度個人化風格、富於挑戰性突破性的電影語言開創了「中國新電影」。代表人物: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黃建新等。
第六代導演也稱新生代,指60-70年代出生,80年代在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學習,90年代嶄露頭角的電影人。更具先鋒性、前衛性、青春性的創作群體。主要導演有張元、王小帥、賈璋柯等。
二、發展中的中國電影
當代的中國觀眾的主體是年輕的一代,他們觀影更多的是尋求精神上的寬松和舒適,體驗一種無拘無束的感覺,而不想在看電影的時候背負著一種好似必須要承擔的責任感,只有符合大眾口味的電影、一種平民化的電影,一種蘊含的「壓力」很少的電影,才更易被今天年輕一代觀眾所接受。
近期,中國國產電影出現了收視上的春天,收視達到了13億,影片的奇跡就是徐錚的新作《人在囧途之泰囧》,這部影片符合了大眾的口味,更能反應百姓的需求,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切入現實,讓浮躁的人們在繁雜的生活中,不僅知道事業的重要性,同時也知道更重要的是親情和友情,影片中戲劇成分沿襲了第一部《人在囧途》的風格,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囧事,影片讓人們看到在奮斗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並以喜劇的形式展現,讓人們既能產生笑感,又能激發深思。
中國電影需要科技的支撐。從技術角度上講,中國電影特技與好萊塢大片中的特技相差甚遠,當人們回味《阿凡達》影片中的虛擬技術時,人們或許會思考中國電影在技術上所存在的不足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電影需要藉助先進的技術條件,並且融入中國電影優秀的元素,以便發揮自身的優勢。
中國電影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著,雖然我們與國外的電影還具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自李安的《卧虎藏龍》,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張藝謀的《紅高粱》等優秀影片之後,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電影業一定能獲得更大的發展。
Ⅲ 新中國十七年主流電影的四個特點是什麼性
D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電影反映工農生活和革命戰爭題材的影片佔主流,這是新特點。而 A 、 B 兩項只是電影技術的革新, C 項早在 20 世紀 30 年代已經取得了國際榮譽。
Ⅳ 建國十七年時期是中國電影音樂發展的第幾階段
建國十七年時期是中國電影音樂發展的第二階段,新中國電影在題材的開掘和表現對象上得到了新的拓展,其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階級與權力結構的重新整合,過去受壓迫和剝削的階層翻身當家作了主人。電影作為一種媒介與意識形態工具,需要對這種現實生活的新秩序給予肯定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