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電影發行存在的問題,有什麼弊端 謝謝了 謝謝各位大俠
1.中國現行的發行體制,不發達又不健全。雖然現在是院線發行,但發行體制的不規范已經阻礙了中國電影的健康發展。就以中國電影集團這個內地最大的電影發行公司來說,即使每年有30部電影,也只有兩三部電影可以得到真正地宣傳推廣。剩餘的影片在製作之後全部放到倉庫里束之高閣。為什麼呢?中影集團的發行人員表示,『即使你將發行某部國產影片的全部收入給我,我也寧可去做好萊塢大片的發行』。這就是現實。2009年國產影片多達212部影片通過審查,比上一年幾乎翻了一番。其實這個數字並不驚人,今年極有可能要超過300部.雖然有200多部影片通過了審查,但去年真正在影院上映的國產片只有43部。如果電影拍出來了不能在影院里上映,根本就沒有市場效益可言,就更談不上什麼豐富國內電影市場,沖擊國際電影市場了。
2.從整個產業的投融資規模來看,電影產業的資金總量不足,從2004年的41億元,到2005年的50餘億,雖然有接近25%的增長率,但相對電影文化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而言,電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就完全不相稱了。電影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必須有大規模的投資拉動,實現整個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3.除了少數國產大片以外,大量的影片拍攝完成即進入倉庫保存,投資得不到有效回收。國產影片的這種市場表現和國內市場環境的不透明,導致了國際和行業外社會資金對於進軍電影產業信心不足。
4.電影是一門風險和回報率都非常高的產業,其持續的市場運轉有賴於金融服務和貸款保險等行業和機制的發展。目前,我國電影產業的信貸風險保障體系從《夜宴》和《墨攻》開始,在製片領域才剛剛起步;在電影院改造的環節因為受房地產開發商機的帶動有一定進展。但在產業鏈總體上還沒有形成氣候,不能保證產業的持續發展,而且極其容易受到國家總體金融形勢波動的影響。
㈡ 早期中國電影發展時期存在哪些問題
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文化和體繫上面。如果將電影題材分為五大類的話,分別是劇情片、科幻片、喜劇片、恐怖片和動作片。由於中國保守的教育文化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科幻片自然就不會是中國的強項,甚至出現了搜不到國產科幻片的情況。幾乎沒有科幻片的中國自然就失去了多元化發展的機會,再加上7、80年代港台片的風靡,導致中國的影視業單方向的在喜劇和動作片上發展。雖然中國的喜劇、動作片確實不錯,不過真正意義上的劇情片發展的還是很緩慢。由於我國的保守文化,劇情片的題材多為歷史和小康題材,講的就是我們身邊的事絲毫沒有創新,直到近幾年才出現發展。接下來要說的就是中國多爛片的主要原因,體制問題。「鬼片不能有鬼」這條可笑的條款是確實存在的。恐怖片分為血腥恐怖片和就是恐怖片兩種,說白了就是殺戮片和鬼片。但因為一系列條款的出台,從莫種意義上來說近些年來中國沒有一部真正意義的恐怖片,都是驚悚的劇情片,恐怖片已經被禁止了。接下來是劇情片,相對於其他片來說劇情片更需要演員的投入。按理來說中國擅長的小康題材應該很吃香,可結果呢?你看小康題材的劇情片卻從未會感到身臨其境。「為什麼總是別人家的女同學」「為什麼我的同桌就不這樣」,每年一批批俊男俏女從各大影視學院畢業,卻總也找不到合適的角色,這就造成了別人家打雜的都比你的明珠好這種現象。相對而言中國引以為傲的喜劇片也是只能在中國這個圈子裡火火的,由於鄉土因素太多,笑點多為「言辭」和「梗」上面。讓人笑本身是一種藝術,如果能讓所有人笑,這才是藝術大家。為什麼卓別林可以讓所有人笑,他的電影由於時代原因根本沒有一句台詞,但是他有一樣可以跨越語言障礙的』笑器『肢體語言。不過投資商們並不是很關心這個,畢竟娛樂只是為了利益,低風險,小投資,高收益,何樂而不呢。然而這一現象卻扼殺影視業上上下下對藝術現身的精神,在一個劇組中演員作著明星夢;明星作著導演夢;導演作著春夢,如果換做一個有覺悟的群體,連龍套都會為自己對藝術的付出而感到驕傲。在一個特效的著作上為什麼現如今一個個沒有名氣小製作組都能秒殺好自上萬的電影,是因為電影公司雇的人沒有能力嗎?不,是因為他們成就藝術的精神,因為從零開始的人沒有雜念,只有一顆創造奇跡的心。換句話說影視業最純凈的就是最下層,越往上越泥濘,只有沖出淤泥的人才會被大家知曉。轉回來說大片人人想拍大片,但沒人給你錢拍大片高投入,高風險,低收益,這也正是中國拍不了科幻片的原因之一,沒有上億元的投資在這種』』泥濘『『的環境下是發不了芽的。進而中國的劇情片和喜劇片就出現了入俗不朴實,空靈不通靈的現象。由於文化系統問題中國影視業已經失去了科幻片和恐怖片半壁江山,又因為體制潰敗了喜劇片和劇情片,動作片也不再是唯一未被污染的凈土,在層層因素的壓力下成就了中國今天的影業。(這是我原來答的,但我想應該也可以解決您的問題。謝謝)
㈢ 中國影視發展面臨的問題級解決的辦法
一、當今影視劇發展中思想導航的錯誤與價值取向的迷茫。
時代呼喚具有美好精神和高尚情操的電視劇精品,電視劇創作中應該承載健康的
人文追求。但是當前電視劇創作中對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張揚的還不夠,特別是部分電視劇中的表象沉迷和價值遮蔽現象表現為最為突出的問題,在這些作品中呈現給觀眾的是人類對物質的沉醉和對表象的迷戀,將正確的現實意義拋擲腦後,以娛樂性為核心內涵,將觀賞性、刺激性放到與思想性、藝術性分庭抗禮的地位,理所應當地進行純粹快感式的創作,滿足觀眾的好奇心理,讓電視熒屏之上,充斥的「現實」就是金錢、物慾、情慾、權欲,腐敗墮落的價值觀在電視劇
中大張旗鼓地全面滲透。
二,題材扎堆,追風模仿嚴重。
三、兒童題材的缺失和歷史題材電視劇的歷史虛無主義困境。
四、電視劇產業盈利模式單一,多元化經營理念欠缺。
五、我國尚未形成適應電視劇產業發展需要的健全的政策法規。
解決建議
一、電視劇的製作過程中,要更注重吸引觀眾的成分,同時與我國的特有文化成果相結
合,要與物質文化相結合,與風土人情相結合,與經濟發展現狀相結合,與觀眾的興
趣愛好相結合。
二
劇作者要有社會責任感,應該投身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主動了解社會
的變革,了解人們生活的變化,體驗人們觀念情感上的流向,探討人們精神層面的願
望和追求,閱歷豐富了,題材廣闊了,自然會創作出優秀的作品。題材開掘要有深度
三
劇作者對生活的表達不能僅僅滿足於表面的沖突,應該深入開掘深層次的
內涵,對社會、對人性應該有深度的洞察,這樣在為電視觀眾提供娛樂的同時,使觀
眾能夠自覺的反思人性、升華情感
四
國家要進行政策引導
五
電視劇產業中的企業要進行整合資源,建立規模化產業集群
㈣ 中國電影的創作目前存在什麼樣的主要問題,如何解決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中國電影總產量200餘部,但是,其中真正精心創作,用膠片拍攝,能在市場上引起反響的,不過二三十部。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年度電影票房收入為15億人民幣,其中一大部分是屬於進口片的,而人口僅為4793萬人的韓國年度電影票房收入達到了1萬億韓元(約等於70億人民幣)。電影似乎正在逐漸失去觀眾;大多數國產片,投放市場後都是虧損的,一國內著名電影製片廠導演對我說,70%的片子連三分之一的投資都收不回;許多電影場次,觀眾還不如工作人員多,上海一家重要影城的經理說,他們那裡,電影票房的收入,有時還不如賣飲料、卡通玩具等的收入。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電影真的沒落了嗎?非也。這里有體制上的原因,電影投資、融資渠道不暢,投資、製作、發行主體地位不對等,中國沒有電影分級制度、攝制影片許可以及發行許可審查主要是內容審查(電影投資風險不可控),等等。
我認為,中國電影的根本問題是「原創力」低下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電影是反映時代生活的,就想當然地以為電影對時代生活的原創表現力是天生具備的。恰恰相反,和其他藝術樣式相比較,中國電影對時代生活的原創表現力可能是極其低下的,比較而言,也許人們更願意看小說、看電視、聽歌劇,而不願意進電影院,進電影院也更願意看進口片。
一部電影,成功的基礎是什麼?是劇本。但是,中國電影恰恰忘記了這一點,不重視編劇的勞動,許多片子在劇本上的投入低於總投資的3%至5%,許多甚至不到3%,對比一下,征服全世界的好萊塢對好劇本趨之若鶩。
這種情況導致的結果是:一、中國電影最多隻能在「奇觀模式」里打滾。去年受到所謂好評的《可可西里》其實也是這樣一部片子;二、深度模式「平庸」,電影可以表現老生常談,但是,要對老生常談的東西作深度挖掘,這就產生了電影創作的「深度模式」,比如張藝謀的《千里走單騎》就是這種模式的電影,父子情是老生常談,張藝謀繼續老生常談,是因為他想對這個情感做主題和表現方式上的深度挖掘,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張藝謀的深度挖掘是不成功的,他得到了一個有意思的故事,表現方式是新的,但對父子情的挖掘依然是平面的,沒有新意;三,「異見模式」缺乏。李安的《斷臂山》為什麼能成功?因為他採用的是異見模式,他表現兩個男人的愛,讓女人退場的愛,他對人類長久以來形成的兩性愛情觀定式構成了異見,他把電影對愛的表現推向了一個異見的領域,相比較而言,這個模式要比張藝謀《千里走單騎》的模式,其創新的程度就大得多。「異見模式」是電影創作真正的創新模式,中國電影要走出困境,有待異見模式的真正崛起和繁榮,然而,恰恰是這一點,它正是我們的死穴,異見模式在中國電影中幾乎是空白,不斷觸碰觀念禁區的地方。
一部電影,成功的基礎是什麼?是劇本。但是,中國電影恰恰忘記了這一點,不重視編劇的勞動,許多片子在劇本上的投入低於總投資的3%至5%,許多甚至不到3%,對比一下,征服全世界的好萊塢對好劇本趨之若鶩。
.美國的大片為什麼還看?就是是因為編劇編的好,很多都非常精彩,而再看國內的很多電影,有以下的毛病:
1,矛盾沖突不明顯,電影故事敘述速度過於緩慢;
2,對話太長,很僵硬,缺乏幽默;
3,故事結構鬆散,
4,在思想主題的新意方面挖掘不深;
5.喜歡搞所謂的大片,觀眾不知道是電影的投資大還是電影場景大還是演員名氣大.很多人對「大「的認識進入誤區.
6,故事越來越看不懂,千萬不要在電影里玩深沉,不要忽悠觀眾,觀眾的欣賞力是很高的;
這段時間,我認為<瘋狂的石頭>很不錯,如果大家覺得本片還不錯的話,我認為國產電影還是有希望的.
㈤ 你覺得中國電影業現在有哪些問題呢
我覺得中國的電影業與現在有很多的問題,就比如有很多的電影,他並不是一些好的電影,然後中國電影業卻在肆意的去播放這些電影
㈥ 您認為現如今中國電影那些方面存在不足
主要有這么幾個,拍攝 投資 演員
拍攝電影的時候導演、製片人、投資公司、演員、編劇這些人為了不同的目的聚在一起,導演想拍成名作、製片人響應和投資公司為了能有更多地機會、投資公司只想賺錢、演員呢出了名的想賺錢沒出名的想出名,所以大家為了這么多目的就會把一部電影搞得很混亂。這種方式拍出來的電影通常會按著某些人的意願來創作。通俗的說就是店大欺客誰有實力就聽誰的。所以,現在很多電影被一些不懂電影的人拍出來,造成現在我們看不到好電影,只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炒作、花邊新聞、投資宣傳。
大概就是這些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你覺得中國的電影發展存在哪些問題有什麼制約
縱觀好萊塢電影,遇到有題材相近的,製片商則會盡力拉開它們的距離,比如這一部強調了風格,另一部就可能會突出人物.而神秘東方取之不竭的題材,對於已經接近題材危機的好萊塢來說,是一片令人興奮的新大陸. 可看看中國人自己,除了古裝武俠,就是農村民俗,抽掉了這幾塊板子,中國電影還能剩下什麼?以中國現在有限的資源來說,不發展投資小,見效快,利潤高的喜劇片,恐怖驚悚片,還有為當代年青人喜愛的都市愛情片,卻全都砸在了幾部類型風格極其相似的所謂大片上.將國產大片與古裝片,武俠片劃等號,但願是一段時間內題材巧合,如果成為必然,那就是一種非正常的電影思維. 合拍片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希望,李連傑說得好:「不光是中國的電影人想要搶占國際市場,國際的電影人也想來搶佔中國市場,因為中國的電影市場實在是太大了。」兩岸三地的合拍逐漸融合,形勢一片大好,亞洲地區,中日中韓合拍也漸入軌道,呈現欣喜的勢頭,像《神話》、《無極》等,國外明星都有出色的表演,如果這個市場再擴大,大到歐美,整個世界,中國未來電影全面走向世界將不再是夢想!
㈧ 目前我國的電影院存在什麼問題
1、組織架構冗餘 職位分工混亂
目前影投管理公司普遍的管理結構是分業務管理線的總部-區域-終端(管理線分為運營部、市場部、賣品部、財務部、人事部、技術部,大地影院、萬達影院等全是這個業務結構。
這個結構問題導致什麼呢?績效關系、業務權責不明,終端影院對多個業務線執行,導致影院業務端的執行力降低,終端內的內部管理不明確。
2、團隊建設不理想
有很大一部分影院的管理者並非「科班出身」,不是看不起"非科班",他們只懂團隊管理,而不懂影院運營,甚至缺乏市場營銷,成本管理的意識。或者說,有些管理者只重經營效益,而忽視團隊管理建設,久而久之,軍心渙散,反噬於影院運營。
這些都可謂為是不專業的影院管理。所以,作為影院管理者首先要熱愛電影,其次對影片的發行放映也要了解。
有的影院管理者從非影院行業到影管公司高管僅僅用1-2年,這樣的團隊領導能給管理帶來什麼樣的理念和策略呢,更不要談戰略了。
3、水平參齊不齊
由於每家院線、影投公司的開發戰略不同,管理模式也不一樣。因而,各影院之間在服務和管理的細節上多少會存在差異化,管理能力也是高低不一。即便同一家影投公司有統一的管理標准,也很難全面推行下去。造成以上現象的關鍵性因素在於人才。
影院建設發展勢必需要更多的人才供給,但是由於影院行業人才培養渠道單一,且缺乏一套系統的自下而上的人才培養制度,導致影院人才短板現象加劇。
未來影院運營管理市場營銷的發展方向
面對當下影院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影院必須要有兩個清楚的認知:首先,管理,是為經營服務的。影院追求的經營效益必須以高效管理為前提。如今影院經營效益普遍下降已是現實,我們亟需更加專業的管理來輔助影院經營。
同時,高效管理不一定能確保高效收益,但這是影院得以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石,那麼我們影院管理應從以下幾點出發即:實現部門專精化、傳播互動化、服務個性化與標准化、營銷多元化、會員營銷五個方面的改進,以及合理的市場定位策略。
㈨ 現在中國的電影作品都存在著什麼問題
你是拍電影的嗎?問題似乎比較無聊啊
要我說中國電影的問題是主流電影缺乏人文關懷,無聊透頂的追求大場面,內容實在無味。
一些所謂新銳導演拍的邊緣電影太邊緣了,學王家衛那一套,確實有人文關懷在裡面,但是過於追求電影的表現形式,大耍電影拍攝手法,要我說更加無聊。電影拍出來是給人看的,不是拿去給學生上課的。老百姓也不想讓電影導演普及電影知識。說到底還不如馮鞏那些意圖表現真實小市民生活的片子。
另一些應景的宣傳意義大於電影本身的意義的片子就不再說了。
順便,港片越來越爛了,甚至還不如90年代的老片子了,一幫白吃在片子里擺造型,無聊之極。
倒是韓國人拿走了當年港片的精髓,要我說是一種現代衣著包裝的老港片。
㈩ 中國電影面臨的挑戰
盡管中國的電影業發展快速,但其仍面臨著巨大挑戰,電影界面臨著缺乏好劇本,資金短缺,修改不成功及票價高等方面困難.
找不到好的電影劇本
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曾抱怨說:你們知道我整天都在幹嘛嗎?閱讀。我每天都在閱讀我所能找到的資料。比如報紙雜志和
小說等試圖來尋找一些好的電影素材。然而,結果卻讓人失望。另一位名導馮小寧,他經常自己寫劇本。其實他並不喜歡這樣
做,但沒有辦法。由於缺乏好的電影劇本。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講,真正有才能的作家他們都不願意創作劇本,他
們喜好自己拍電影。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多真正知道怎麼寫出一個好劇本的電影編劇。
資金不足
資金不足的難題時時困擾著許多中國導演。盡管一些知名導演能夠吸收到國內外投資,比如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但
大多數的導演都面臨 資金不足的問題。中國拍一部電影的平均支出費用才400-500萬元,這樣使得電影界人士陷入資金不足的
困境。而美國拍一部電影的平均支出費用就有千百萬美元。馮小寧說:「我們只有美國投入拍電影的2%的資金用來拍電影。」
一般來講,當一部電影開始上演時,電影攝制者能得到三分之一的票房收入。也就是說,只有當票房收入達到1500萬元時
才能平衡他們的支出。然而並不是每一部電影都能賣得這么好。結果許多年輕的導演們,包括從電影學院的畢業生,在他們開
始職業生涯之時不得不用有限的資金選擇性地拍電影。
修改:婆婆太多
胡安,一位專長拍魔幻電影的導演對導演職業有著獨特的理解。她說:「拍電影就好像寫一篇作文,拍攝的過程就是寫作
的過程。從選擇劇本開始,到設置場景到整個故事情節的編排到演員的分配等等,每一步都是一個基本的組成部分。我們都是
學生,我們有太多的考官。每一位觀眾都是我們苛刻的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