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電影娛樂片大討論是從哪一年提出的

中國電影娛樂片大討論是從哪一年提出的

發布時間:2025-01-05 02:05:43

⑴ 我國電影審查制度的好處有哪些

電影,盡管自誕生起至今僅僅一百餘年,但它卻是現當代最普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門類之一。電影集商品性、娛樂性、傳媒性於一身,也是眾多藝術門類中最復雜、最特殊的一種。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讓觀眾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事件,甚至創作現實中所無法達到的情境。每看場電影似乎隨著主人公經歷了各種不平凡的人生,體驗豐富甚至傳奇的人生經歷。電影的內容影響著觀眾的思想和意識,它真實的反映現實的殘酷,有時候似乎又超越現實給人震撼教育,它包含太多內容,承載各種社會上各種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暴力、犯罪、性愛……因為內容繁多,種類復雜,就必須有相關的管理和約束條例,各國幾乎都有自己的電影審查制度。盡管由於社會意識形態不同,各自都有特定的政治內容,但所有電影審查也有相同的部分,它包括限制色情、限制暴力、維護本國固有的文化傳統,維護社會安定,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這些基本內容。

中國電影誕生100多年,歷經了中國社會發展的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我國電影似乎又處於起步階段,雖然近幾年我國的電影票房異常火爆,電影市場似乎逐漸復甦,觀眾看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熱情有了很大提高,這也是一種好現象,但是我們似乎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又有幾部電影是真正得到專家和觀眾認可的呢?我們不需要震撼的特技場面,養眼的明星陣容,沒有好的故事,這些看過就忘。一部好的電影不需要太誇張的情景,最能打動人心的故事就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邊,簡單的內容,緩緩的講述,最後能讓每一個人細細品味,觸動內心,達到震撼效果。
中國電影需要好的劇本。我國的電影審查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阻礙了電影工作者自由的藝術創作。我國電影審查制度產生的早,並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改變,非常具有中國特色,但阻礙了中國電影的發展。要振興中國電影,必須建立分級制度,才能促進電影的繁榮發展。

一、電影審查制度概述
電影審查制度是指對具體影片所實行的檢查與審定,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於電影對何種人群產生負面影響程度的定義不同,卻在電影創作中與社會道德保持了一致和平衡。
一些國家的審查分級有強制性法律效力,未經分級或拒絕分級的電影不得發行;而有的國家只是對社會公眾提供參考性的意見,沒有強制性法律效力,如美國的電影審查分級。或者也有一些地區對採用了強制執行與建議指導相結合的方法,我國香港地區的電影分級即屬於這種模式。
每個國家的審查制度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審查內容也有相同的地方。包括限制色情和暴力、維護本國的文化傳統,維護社會安定,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這些基本內容。

我國電影審查制度,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和電影復審委員會負責電影片的審查。未經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發行、放映、進口、出口。《電影片審查》第三章,第十三條規定,凡包含以下內容的影片,都無法通過電影主管部門的審查: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違背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詆毀民族優秀文化的;
(十)有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我國的電影審查基本上屬於電影內容上的審查,在政治、暴力、性審查上較為嚴厲,特別是色情鏡頭的審查上,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二、中國電影審查制度歷史沿革與現狀
1896年電影第一次在中國放映,以新鮮的表現方式和繁多的題材成為了上海民眾間一種新興的娛樂方式,間接地說明了我國存在的巨大的電影市場發展空間。1904年慈禧太後七十大壽辰,影片在放映時摩電機突然爆炸,被慈禧認為不祥,禁止在清宮內放映電影。 但是電影在民間卻迅速流行,京城各戲院紛紛在晚間時段增加電影的放映,在清朝宮廷內部引起了爭論。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御史稗壽上書,認為「近日各戲院夜間增添電影,男女均准入座,而電影又非將燈光全行收暗不能開演,流弊尤不可問」,而且放電影所用「電鍋等項極為危險」,請傷令各戲院禁賣女座,此事奉旨交民政部辦理。而主管此事的外城巡警總廳卻認為「男女座位分別於樓上樓下,又各有出入途徑,臨演之際,先將燈光熄滅,然後引用電燈公司的電力發電,為時不過一二秒鍾,凡有傷風化之影片一律禁演,且有巡警往來執勤,開演數月,並無弊端,又可增益知識見聞,絕不可因無憑之毀譽而即行禁止電影放映」。後來,給事中王金溶又上奏:「外城戲院開演戲院,著民政部即行禁止」,外城巡警據理力爭:京城上演電影,發起於洋商,推廣於華商,與其聽任洋商攫取國人的資財,不如使華商分外人之利益。至於「城外戲院所演電戲,本廳有規則取締之,有警員監臨之,有時間限制之,尚無妨礙之處,」但總廳的努力並未奏效,直到該年年底,電影仍在京城內被禁演。電影改變了中國人傳統的娛樂習慣,官方對於電影放映的分歧在於電影夜場是否有礙於「雅觀」和社會治安,而不是針對電影內容的關注。

中國電影審查制度的提出,是在電影傳入中國後不久的清朝末年。由於電影放映的普遍流行,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1911年(清宣統三年)6月,上海的「自治公所」曾公布過類似於電影審查的七項規定《取締影戲場條例》,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它包括:不得放映淫裹影片,男女座位必須分開;收場時刻,至遲以夜間十二點鍾為限;如違犯,經查察屬實者,將執照吊銷,分別懲罰。民國成立後,上海「市政廳」也沿用了這一條例,它可以說是中國電影審查制度的雛形。這個最初的電影審查形態不是針對電影本身來制定的,而是對電影院的管理提出了限制性的要求。當時電影內容均以自然風光與風土人情為主,所以電影審查的實際意義並未凸顯。

民國時期的電影成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娛樂方式,全國也建立了許多電影院,電影放映的商業模式壯大。故事片是當時電影的主要類型,比較真實的反映社會的現象,表達了作者的意圖。因此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建立電影審查制度成了很多人的心聲。大量的有關犯罪與偵探的影片引起了負面的社會影響。同時,美國電影對華人形象有意的侮辱,加快了電影審查制度的建立。1923年江蘇省教育會電影審閱委員會的成立被看作電影審查制度的開端,並首次定出了電影檢查的具體標准:一、確合教育原理,能於社會發生良好之影響者,得加入「江蘇省教育會電影審閱委員會」認可字樣,以寓表揚之意;二、通常影片,但為營業關系,可無流弊者,本會不加可否;三、如確系有害風化,曾經本會勸告,未經改良者,本會當請官廳干涉。

抗戰時期1929年6月5日國民黨中宣部召開了全國宣傳會議,通過了《確立本黨之文藝政策案》,電影被納入國民黨文藝政策的總體框架中,對電影的統治主要體現在電影審查制度的創立,並施行由內政部與教育部合訂《檢查電影片規則》共16條。該規則實行的是地方分級檢查制度,規定省級由民政廳與教育廳辦理,縣和市有社會、教育、公安局辦理。

新中國時期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根據袁牧之提交的《關於電影事業報告》。向東北宣傳局發出了《關於電影工作的指示》,對電影劇本審查方針和電影劇本故事的范圍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並且第一次明確了人民電影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方針。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到1969年,出現了中國電影界的「空白」,各電影制廠被停止拍攝新片,也不得放映舊片。從1970年起,八個樣板戲完全佔領全國的銀幕,出現了「八億人民八個樣板戲」的畸形電影現象,觀看樣板戲也成為了全國人民的政治任務。

當代中國,2001年國家頒布的《電影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中國電影審查制度主要是指: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局下屬的電影事業管理局設立電影審查委員會及復審委員會,依據《電影審查規定》對已經成品的電影做內容和技術質量的全面審查。未經電影局審查通過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進口、出口。進口公映的影片,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指定的電影進口經營單位經營,在進口前應報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進口國外的供科學研究、教學參考的專題片和中國電影資料館進口的電影資料片,不在審查范圍內,上報經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持批准文件到海關辦理進口手續,並於進口之日起30日內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備案。可見,凡在中國境內公開放映的影片,無論是國產片還是進口片,都必須首先通過電影審查。

三、中國現行審查制度實施及影響
(一)電影審查與電影創作
一些創作者為了迎合審查條例,符合黨政機關和國家的總體思想。寫出限制了自由表達與原創的能力,導致中國電影類型較單一的現象。電影市場並非一個大通鋪,它應該是多元的,有喜歡看商業片的觀眾也有喜歡看藝術片的觀眾,多元的電影市場需要的是多元的電影創作。為適應內地的電影審查體制,有些電影不得不對故事情節大幅度刪改,導演甚至不惜拍攝兩個完全不同的結局。在最新上映的電影《艋舺》中,導演為了能在內地播出,願意刪除一些原本符合劇情的場景,並且重新配音,因為該電影的題材,充斥大量暴力情節,幾位主角臟話連片。我認為這個很真實的事件,當地的特色。如果上映,也不能刪減成「老少皆宜」的模式,如果審核不通過,相信這是很多藝術創作者或者是愛好者所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曝光了陰暗的一面,但是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宣傳,並不是怕很多人看了效仿,而是正面的教育和指導,引發大眾的思考。這才是當下社會最真實的,而不是去掩藏或者無謂的消滅。生活本就是有許許多多善惡、真假、美醜所組成的畫面,什麼都要禁止,電影的「格調」必然就要「拔高」,這也未必就是所有電影導演所想要表達的思想和內容啊!

(二)電影審查與電影市場
不僅僅是國內的一些電影沒辦法上映,國外不少優秀的電影也是因為內容或者情節問題被拒之門外。例如《加勒比海盜2》因為涉及亡靈骷髏等內容在國內被禁播,而《加勒比海盜3》被刪減了30分鍾的內容。相信許多電影愛好者在電影院看不到的情況下也只能選擇網上下載,或者買盜版碟,導致盜版更加猖獗。

在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不少人看電影不是去電影院而是依靠網上下載,越來越多人嘗到甜頭,最新的電影上檔也不會引起太大關注,而是等著網路的資源。我認為第一,電影的票價較高,網路上只需免費欣賞。第二,在網路上可以看到更加原汁原味的電影。
在電影市場的萎靡,也與我國觀眾對藝術欣賞的程度有關系,一些拍小成本電影的新銳導演在國外得獎的影片拿到國內播放卻得不到很好的票房,由於國內的電影審查,刪除了一些敏感鏡頭,只能出售海外版權,從而收回成本。所以一些人提倡在大學開設影視欣賞的選修課程,我覺得很有必要。商業電影是市場的主流,一些小成本的新銳的導演得不到更好的發展,少有公司或者企業贊助。

電影市場的萎靡,我認為與中國觀眾對藝術欣賞的程度有關。一些拍小成本電影的新銳導演在國外得獎的影片,拿到國內播放卻得不到很好的票房,最後只能出售海外版權,收回成本。在國內放映時,由於審查,刪除了一些敏感並且重要的鏡頭。並且大多數觀眾都不願意捧場,普遍反映電影內容看不懂,枯燥乏味。宣傳的力度也不夠,得不到有關部門的支持,電影上映的黃金時期都被國外賺錢的商業大片取代。所以一些人提倡在大學開設影視欣賞的選修課程,我覺得很有必要。商業電影是一直是市場的主流,一些小成本的新銳的導演得不到更好的發展,少有公司或者企業贊助,發展艱難。真正好的電影卻得不到支持,挺悲哀的。

有些東西並不是靠電影不播放就能禁止的,它依然存在並且成為這個社會的長久滋生的陋習,甚至是特色。到了情感的某一程度,人都會做出出格的行為,或者是在某些人看來不堪入目的畫面,並不是說這樣才推進了整個故事的發展,或者說在整部作品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些導演在拍片時只追求在思想上無過,藝術上卻不求創新。在實行電影審查時,對那些有鮮明藝術傾向,有獨特風格和個性的導演或影片似乎也要嚴厲得多。這也正是不少中國電影屢屢在世界電影節上獲獎,而卻無緣同國內觀眾見面的原因。公務員之家

四、中國電影實施分級制的思考
我國的電影審查卻因此過度提倡「老少皆宜」的影視作品,從而忽視了電影可能給不同年齡階段的觀眾帶來不同的影響。我國的審查制度也存在著很多的缺陷,對於涉及政治、禁忌、色情內容的尺度掌握得非常嚴格;但對於含有暴力成份的電影則明顯要寬松許多,一些在國外並列入輔導級、甚至限制級的影片,在我國卻能夠毫無警示地公開放映,如《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甚至被視為華人武俠經典的《卧虎藏龍》,在我國已在電視黃金時段播出,而在海外卻因其「功夫暴力」等因素而被列入限制級。 《霸王別姬》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遠遠超越了「同性戀」的主題,同時宣揚了中國國粹,京劇和京劇藝人的歷史面貌和時代變遷中的悲歡,如此經典觸動心靈的電影,竟然當年也在被禁電影的行列。

這個問題如需得到科學的解決,就必須得使用電影分級制度了。如今,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實行了電影分級制度。盡管中國現今並未實行電影分級制度,但分級制度的建立已經是電影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國外很多國家的分級制度都很值得借鑒,可以去其糟粕,畢竟不同國家的文化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我國的國情。台灣和香港地區也都做了很好的示範,雖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但是我認為比中國內地前進了很大一步。其次,建立電影分級制度應該以怎樣的標准來制定。當然不能聽一些所謂的專家的判斷,必須聽取社會各界的聲音,尤其是電影藝術創作者和觀眾。同時,在建立起該制度後靈活調整,使其日趨完善。最重要的就是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影響程度制定具體的分級,擬定具體的法律條文。在不受外來文化腐蝕的同時,又能滿足不同受眾群體需要的,這樣的電影產品的產生,我國的電影產業文化發展才能向更美好的未來前進。

五、結論
當然中國電影不景氣也不僅僅是審查制度這一方面造成的,存在著觀眾自身欣賞藝術的水平,以及電影票價高的問題等,審查制度的問題是長久以來大家爭論的話題,不僅僅是那些電影發燒友,包括一些演員和導演對審查制度都有各自的看法,希望有關部門真的能慎重的考慮,讓老百姓看到更多更有價值的好電影,讓中國電影繁榮,更多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國電影目前最需要的是一個更加寬松和公平的創作和製作環境,電影體制的改革是中國電影迫在眉睫的要求。

⑵ 中國電影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跟經濟的發展有必然的聯系,中國電影以及動畫片都是從08年-09年開始迅猛發展的,因為遭遇全球經濟危機這么一個契機,人們在對金錢失去信心的時候,會轉頭回來用娛樂的方式來填補自己的心靈。這狀況就像當年美國大蕭條時期,娛樂業電影飛速發展一樣的,那個時候涌現出了非常多的經典電影
第二,是中國近年也有一些有思想有水平的年輕導演出現,比如陸川、姜文、王小帥、寧浩等等,這是中國電影的新鮮血液,而不僅僅張藝謀、馮小剛那些老調調。
第三,中國人們對電影的審美水平有所上升,近幾年電影一上映是好是壞,觀眾自己就會評判了。
最後一點,雖然大家很唾棄,但是確實是的,每年中國廣電局都想盡各種措施來保護中國電影,一到國產片的檔期,外國電影一部都沒有上映的。
基本就這幾點,還可以進行更加詳細的闡述。

⑶ 請幫忙!非常緊急!!!感激不盡!!關於電影發展

姓 名:呂克·貝松

出生日期:1959-03-18

出生地:法國巴黎

星 座:雙魚座

呂克·貝松被認為是歐洲的斯皮爾伯格,他的電影節奏明快,富於前沿時尚,風格詭異,幾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們的期待。代表作有:《地鐵》(1985年)、《碧海藍天》(1987年)、《尼基塔》(1989年)、《這個殺手不太冷》(1994年)、《第五元素》(1997年)、《聖女貞德》(1999年)。

進入21世紀以來,呂克·貝松完成了從導演向製作人和出品人的轉型,公眾的感覺是他一直致力於用大投資拍大片賺大錢,但他卻向媒體聲明,他是在打造一條電影生物鏈,用大製作養小製作,為年輕天才導演提供拍攝處女作的資金。尤其是近兩年,呂克·貝松更是被法國媒體冠以了「法國電影工業新大亨」或「影界法老」頭銜。從包裝國際明星,到成立超現代化的蒙太奇工作室「數字工廠」,還有在巴黎斥巨資1億歐元打造歐洲最大的55000平方米片場,呂克·貝松目的只有一個——叫板好萊塢。

⑷ 中國電影分哪幾個階段

1. 艱難的拓荒 (1905-1931 )
中國電影的拓荒期是漫長的。在將近30年的時間里,中國電影從放映外國影片起步到開始攝制自己的影片,從寄生於外國資本到開始自己獨立自主地製片,經歷了痛苦的蛻變。1905年秋,北京豐泰照相館的創辦人任景豐拍攝的京劇藝術紀錄片《定軍山》,開了中國人自己攝制影片之先河,《歌女紅牡丹》是中國第一部蠟盤配音有聲片,雖然有聲片在公演時,並未產生所期望的轟動效應,但是它們的大膽探索和努力實踐,畢竟揭開了中國電影歷史新的一頁。
2. 走向成熟(1931-1949)
中國電影發展到1931年,開始其劃時代的轉折。在觀念方面,突破早年的「影戲」說,使電影更趨電影化,並將早先著重娛樂、經營的思想轉向電影與時代、現實的結合,使中國電影與新文藝合流,表現出厚重的時代感與歷史感。觀念的轉變帶來了電影編劇的重大變化,促使了導表演藝術的飛躍和發展,中國電影正在走向成熟。這個時期的主要作品有 《狂流》、《漁光曲》、《馬路天使》、《桃李劫》、《船家女》、《神女》、《十字街頭》、《風雲兒女》、《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烏鴉和麻雀》、《三毛流浪記》等。
3. 曲折中的發展 (1949-1966)
中國電影發展到新中國17年,既經歷過艱難的曲折,又在曲折中堅韌地前進,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優良成就。一大批優秀的導演和表演藝術家的崛起,及其各具特色的審美追求與創造,將中國影壇點綴得搖曳多姿。這個時期的主要作品有《中華女兒》、《上甘嶺》、《祝福》、《李時珍》、《柳堡的故事》、《林家鋪子》、《風暴》、《紅旗譜》、《革命家庭》、《早春二月》等。
4. 停滯與倒退 (1966-1976)
中國電影發展到「文化大革命」時期,出現了嚴重的停滯和倒退。電影家被打倒,電影廠被關閉。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中國影壇顯現出令人窒悶的空白。後來雖然恢復了生產,但是在「根本任務」論、「三突出」論等嚴重框范下,影壇又成為「樣板戲」電影和陰謀電影的天下,現實主義電影只能曲折地伸展。從1970年開始, 「樣板戲」從舞台搬上銀幕,先後拍攝了《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海港》、《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
5. 在探索中前進(1979-1989)
十年動亂結束後,中國進入了新時期,中國電影也由此步入了自覺時代。在滾滾向前的歷史潮流中,有著70多年歷史的中國電影面對門戶開放後的八面來風和經濟改革中的多方挑戰,感受著當代思想理論和文學藝術的各種潮湧。電影藝術家們也開始解放思想,掙脫了長期束縛他們創作的「左」的枷鎖,不斷譜寫出中國電影史上絢麗璀璨的篇章,將中國電影的發展推向了第二個高潮。涌現了一大批的優秀作品:《牧馬人》、《巴山夜雨》、《芙蓉鎮》、黃土地》、《黑炮事件》、《霸王別姬》、《湘女蕭蕭》等就是他們中間的代表作品。
6. 蓬勃發展
進入90年代,中國電影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像《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紅粉》、《過年》、《陽光燦爛的日子》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⑸ 中國電影和日本電影的區別

不覺得中國電影的模式已經固定了嗎?大概就青春打胎劇,愛情買賣劇,裝逼扮酷劇,色情恐怖片,低俗網路段子劇這幾類(大部分,國產還是有好片的)。
本來日本電影並不算多好,但你看他們的電影,完全沒有讓你感覺重復。而且各類題材都有,即使相同題材也能有不同感覺,
反觀我們國內,青春就是打胎,愛情就是狗血,恐怖片就是露肉,喜劇就是前段時間的網路過氣段子大合集,還有全程不知道在干什麼只知道男主很帥女主很靚的。看過幾部之後其他的就是換個人名劇名的相同作品。



這樣看來就是觀眾決定了電影市場的方向,簡單的道理:有人看的電影有票房,所以大家都拍,沒人看的電影沒票房,所以導演就干不下去了。

國產電影和日本電影不同根本在於受眾的不同,大家樂意去看的電影不同所以市場的發展方向也會不同。

記住,我說的是大部分人喜歡看的,我們國家還是有很多人吃爛片那一套的。

⑹ 中國電影史的六個發展階段是怎樣劃分的並闡明時間劃分的依據。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2 武術與中國電影發展的三次高潮

2.1第一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當時,人們習慣稱其為「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第一次高潮。這個期間各種各類的武俠電影紛紛出現。

其武俠電影的急速發展,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武俠小說等都有一定聯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據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並攝製成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歷史上人們也一直認為《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

當時紅極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其票房和社會人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以後的3年內,為滿足觀眾的要求,《火燒紅蓮寺》的續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連今日的美國巨片《蝙蝠俠ⅰ》、《蝙蝠俠ⅱ》、《蝙蝠俠ⅲ》都會感到汗顏。《火燒紅蓮寺》說的是,湖南的瀏陽和平江兩地為爭碼頭而引發械鬥,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侖派和崆峒派,以及紅蓮寺廟等。劇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燒紅蓮寺》的連續18集,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以後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製作了兩集,從而使《火燒紅蓮寺》總共拍了20集。

在整個1929年至1931年期間,上海的50餘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餘部武俠電影,佔全部出產影片的60%。

由於日本侵華戰爭,中國電影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同時也導致了中國武俠電影第一次高潮的結束。

2.2 第二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二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術動作片和言情電影一樣,成為支撐香港和台灣電影業的兩大支柱。在這期間,涌現了一批代表這個時期武術動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員與導演。如李小龍、洪金寶等及以後的成龍、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製片公司首先拍攝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之後,台灣地區也出現了武俠電影,如1960年台聯影片公司的《七劍十三俠》等。

1973年,中國武術動作片翻開了重要的一頁。《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認的遠征歐洲打入世界影壇,並獲得成功的武術動作影片。同年的《龍虎爭斗》是李小龍與美國好萊塢華納影業公司合資生產的影片,成為中國第一部與國外電影公司合作的武術動作片。《死亡游戲》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最後一部影片,遺憾的是李小龍並沒有拍完這部電影就去世了。

此後,雖然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還繼續在生產,但作為群體性的武術動作片創作、拍攝、效應等逐步減退了。

2.3 第三次高潮

中國電影的第三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首拍了劉曉慶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開了武術動作片的先聲。1982年由河南開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聯華電影聯合公司攝制的、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這期間,大量的武術動作片題材的影片誕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當》、《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時,武術動作片有了將動作片與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韻。

由中國內地所引發的武術動作片與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即相比較而言,在敘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現了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術動作片又有了一個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1993年《東方不敗》、《獅王爭霸》等對中國電影具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間隔了半個多世紀的《火燒紅蓮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連續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龍八部》等等,都對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有的武術動作片中,以出生於廣東佛山的黃飛鴻的武術生涯為題材的武術動作片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從1949年的《黃飛鴻傳》至今,已有了100餘部關於黃飛鴻武術生涯的故事片。

3 武術動作片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在整個武術動作片中出現了許多代表人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從以下幾點探討。

3.1李小龍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期間,李小龍從武術的詠春拳開始創造截拳道,而後進入影視圈,轟動世界影壇。從而使中國武俠電影又進入了第二次高潮。

李小龍作品有童年時期的作品《富貴浮雲》、《細路祥》、《人之初》、《雷雨》、《人海孤鴻》;1969年《丑聞喋血》;1971年《唐山大兄》;1972年《精武門》;1973年《猛龍過江》、《龍爭虎鬥》;1973年《死亡游戲》(未完)。

在李小龍的電影中尤其是《唐山大兄》這部武術動作片,是由香港嘉禾電影公司所製作。該片成功塑造的中國英雄人物「唐山大兄」帶動了中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市場,主角李小龍由此而成為了一代國際電影巨星。

3.2 成龍

出生於1948年的成龍,數十年的從影使其成為全球的公眾人物。他的電影有很多,基本以《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為他奠定了武術動作片的地位。此外,具有影響力的電影有《群龍譜》、《A計劃》、《蛇形刁手》、《奇跡》、《紅番區》、《霹靂火》、《簡單任務》、《我是誰》、《一個好人》、《尖峰時刻》等等。成龍1995年就獲得了香港浸會大學的榮譽社會學博士。他的《醉拳ⅱ》赫然登上了美國《時代》雜志,被評為十大電影佳片。成龍熱心於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尤其是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當形象大使。

3.3李連傑

1996年在英國倫敦舉行了「李連傑作品專輯展映」,出現了異常熱烈的哄動場面,反映了李連傑已成為繼李小龍、成龍之後在歐洲備受矚目的中國功夫明星。李連傑的武打動作,除了傳統的中國功夫之外,又加入了好萊塢的動作特技效果。李連傑成功地打入了德國、比利時、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

李連傑作品有1982年《少林寺》;1984年《少林小子》;1986年《南北少林》;1988年《中華英雄》;1989年《龍在天涯》;1991年《黃飛鴻》;1992年《黃飛鴻ⅱ》、《笑傲江湖》等;1993年《獅王爭霸》、《方世玉》、《太極張三峰》等;1994年《洪熙官》、《精武英雄》及2004年《英雄》、2005年即將上映的《霍元甲》等。

李連傑的身價隨著其名聲業越來越高,從1982年《少林寺》的數百元,到1996年香港龍祥電影公司與永勝娛樂公司簽下了《黑俠》、《黃飛鴻ⅵ》等三部片子,達到了3600萬港幣;而以後的影片也在千萬美元之巨。

3.4 其他代表人物

《武當》中的司馬劍(趙長軍飾)、《塞外奇俠》中的卓已航(原文慶飾)、《武林志》中的東方旭(李俊峰飾)等。在眾多的武術動作影片中,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影片可以說是達到了武術動作之最。而飾演《黃飛鴻》的演員也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武術動作片名演員。如成龍、李連傑、洪金寶、元彬、甄子丹、趙文卓、王群、邱建國等;還有不少其他名星。如譚永麟、劉家輝、梁小龍等。在這其中《黃飛鴻》中的黃飛鴻(關德興飾)。1940年開始,關德興飾演《黃飛鴻》,一直到1970年,整整演了99部以《黃飛鴻》題材的電影。

4 中國武術動作電影的發展趨勢

從《定軍山》到《卧虎藏龍》再到2005年周星馳《功夫》、徐克的《七劍》的中國電影百年的發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俠電影的發展趨勢。

4.1重視電影節的評選與獎項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電影節有3000多個,而國際製片人協會承認的國際A級電影節一共是11個。在這林林總總的電影節中,其中奧斯卡是國際A級電影節中舉足輕重的國際電影節,同時也是商業性最強的電影節之一。中國的電影界對此十分重視與關注,如張藝謀近年來的每一部大片似乎都劍指奧斯卡,而且都是與武術動作片有關的電影。

對於中國電影來講,奧斯卡不僅僅是一個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好機會,更是一個爭奪世界電影市場的契機。參加奧斯卡,得獎不易,既使獲得提名也同樣具有意義。而如果獲得獎項,則對中國電影的整體形象提升和世界電影市場的定位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2001年的73屆在奧斯卡的獎項,稱為中國武術功夫電影的《卧虎藏龍》再一次使中國武術動作片亮相全球影壇。《卧虎藏龍》是由李安導演的,李安有著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美國的生活經歷。而整個劇組有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的演員以及美國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演員組成。在獲獎的時刻,輿論界稱其為「世界華人的電影藝術成就」。

在奧斯卡的獎項提名中,《卧虎藏龍》得到了10個獎項的提名。最終得到了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美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原作音樂獎等4項大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國際A級電影節奧斯卡中的舉足輕重的獎項。

有意思的是,這部配英文字母的華語片還在美國引發了學中文的熱潮,甚至有的學校將《卧虎藏龍》劇本當教材用。

2005年,中國電影有了一個嶄新的評選活動——中國電影排行榜。排行榜4個項目,每個項目有5個提名。我們發現最佳製片人中的5部電影有2部是武術動作片,它們是《功夫》和《十面埋伏》。其中《十面埋伏》有3個項目的提名。

4.2電影市場的票房價值杠桿

從票房價值來看,《卧虎藏龍》僅在北美就達到了近2 億美元的票房、台灣的會宇多媒體以8位數即千萬元的價格取得了《卧虎藏龍》全球獨家動畫版權、包括碟片和商業性合作的授權等,《卧虎藏龍》得到數億美元的收入是毫無疑問的。

同樣,《英雄》在2004年的7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之後,在美國兩個周末的票房達到了1800萬美元,最後在全球達到了1.7621億美元的票房奇跡,而《英雄》在國內的票房收入僅占其中的17.24%。《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權被「索尼經典」購買了以後,其票房突破了7200萬美元。來自影片發行方中影發行放映分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7月29日開始放映的徐克的《七劍》,全國首個周末三天票房總計2600萬元人民幣,這個成績和《頭文字D》的首周票房基本持平。同時頭3天在東南亞已取得過4000萬的票房成績,發行負責人翁立表示,「從《七劍》的首周表現來看,總票房達到七八千萬難度不大。」因此《七劍》的中國電影排行榜估計也將是前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影排行榜以電影的票房收入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

4.3娛樂性的武術動作片將異軍突起

《我的功夫女友》被譽為2005年的中國「首部現代功夫喜劇」。它糅合了浪漫、搞笑、功夫、勵志等多種元素。《我的功夫女友》是繼韓國影視明星張娜拉的電視劇《明朗少女成功記》創下收視高峰,並捧紅了張娜拉的亞洲小天後地位之後的又一巨作。圈內人把其稱作是中國版的《明朗少女成功記》。雖然由於檔期的原因,張娜拉最終未能出演此劇,但《我的功夫女友》將中國功夫與喜劇的結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許多海外的影片商也看好該片,希望引進現代功夫喜劇《我的功夫女友》影片。

2005年3月香港引進內地的首部電影叫《精武家庭》。它是集武打、動作、喜劇溫情於一體的武術動作電影。該片由成龍監制,「成家班」參加了全部的拍攝工作。總投資為4000萬元的《精武家庭》有驚險的跳樓場面和高難度的武打動作。

而香港另一武術動作片的明星洪金寶也在2005年的4月推出了「洪式」的喜劇功夫電影《龍威父子》。《龍威父子》取景於雲南和廣西一帶,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壯觀的瀑布河流更襯托出了中國武術動作影片的傳奇色彩。

在2005年的賀歲片市場里,以周星馳為主演的,作為新年賀歲片的中國功夫電影《功夫》展現了「電腦功夫」和武術真功夫的結合。此外,影片使這賀歲功夫片不同於普通的功夫片。《功夫》一片投資1.5個億港幣,片中仿效了不少好萊塢影片的經典段落,十分搶眼。

沉寂了3年以後的徐克又推出了武俠巨片《七劍》。該片目前拍攝完畢,已經於2005年7月29日與觀眾見面。

徐克認為,劍是兵器之王,象徵著中國武俠文化的精神,劍中蘊涵著俠義的風度和修養,並且有一種浪漫盪漾在其中,無論在攻擊時和防守時,你會發現那其中藏有哲學。關於劍,徐克認為有很多內容可以發展,一招一勢讓人們重新認識劍,劍不僅僅是一個打鬥的工具,它應該有七種精神,有七種顏色。

雖然《七劍》一直被稱為2005年最受期待的香港電影。但是,一部《琴魔》日前在香港試映後,有搶走《七劍》的風頭的趨勢。《琴魔》是一部古裝武術動作片,耗資數千萬,光道具「天音琴魔」就花費了10萬以上。業內人士評論,《七劍》和《琴魔》這兩部動作片的競爭,將帶動整個香港電影市場的進一步復甦。

4.4 武術與中國電影發展的互存互進

中國電影的發展離不開武術的源泉。武術的全球化宣傳與推廣離不開中國電影。在《定軍山》成功拍攝之後100年的中國電影風風雨雨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始終與中國武術發展互存互進。

20世紀70年代,功夫巨星李小龍使世界認識了中國武術,形成了一個中國功夫的熱潮。

80年代,李連傑的《少林寺》掀起了全國的武術浪潮,據不完全的統計,在《少林寺》及其他武術動作片放映之後的數年內,全國的武術業余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竟達到了萬所之多,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登封地區有100餘家武術學校。其中有不乏規模較大和檔次較高的武術學校。比如塔溝武校的習武學生超過了萬人等。同時,全球的武術熱也再一次升起。

2001年獲得奧斯卡4項大獎的武術動作片《卧虎藏龍》,無論在全球電影界的影響力、票房收入的市場因素,還是在中國電影和中國武術的宣傳與推廣,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程度。

在中國電影發展的100年中,武術動作片的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不僅僅有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地位,擴大電影的市場效應的作用,而且更有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橋梁作用和宏揚民族精神的教育作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通過電影進行宣傳,從而使中國走向世界,使世界認識中國。如奧斯卡、如嘎那、東京電影節等等是中國影片成為世界各國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再如電影《霍元甲》的放映,使無數國人為之傾倒,從而使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自豪感大大提高。

中國電影是中國武術走向世界的橋梁,中國武術是中國電影發展的源泉。兩者的互存互進將永遠延續下去。

5 結語

武術是我國特有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其內容繁多,門派林立,表現形式多樣,具有極大的健身價值和技擊價值,同時更富於娛樂價值。電影正是反映人們的文化精神生活的一個體現,而武術動作電影又在電影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武術能夠與電影結合起來,共同促進雙方的發展。

⑺ 有關中國電影的資料 加分100!

20 世紀90 年代初的中國電影生產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國家投資、以宣傳為宗旨的主旋律影片,這類系列大片當時相當引人注目。第二類是藝術片,它們不如80 年代那麼前衛。因數量上( 而非質量上) 的銳減逐漸成為少數派片種。第三類是娛樂片或商業片,它們題材多樣,價值觀各異,已經成為電影生產的主流。到了90 年代末,藝術片和娛樂影片越來越接近官方意識形態,而主旋律影片則逐漸顯露出商業特徵,成功吸引了一些重要的藝術影片導演,1999 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的獻禮片即可作為代表。其結果是,藝術、政治和資本結成了新聯盟。這是一個強大的新生力量,它重新把旺盛的創作力轉向市場,也在90 年代暫時促使年輕的「地下」或「獨立」導演同時在製片廠體制內外嘗試電影運作。[1]

紛繁的「後社會主義」電影圖景
在當前的英語學術研究中可以區分以下幾種「後社會主義」觀念:(1) 後社會主義作為歷史分期的標簽,(2) 後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情感結構,(3) 後社會主義作為一系列美學實踐,(4) 後社會主義作為一個政治經濟體系。畢克偉(Paul Pickowicz) 是把後社會主義與中國電影聯系起來的第一位學者。他受到詹明信後現代理論的啟發,推演出針對當代中國的一套類似體系。如果說「現代」指的是「在18、19 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起來的後封建的資產階級文化」,「現代主義」指「19 世紀末20 世紀初在西方出現的先鋒……文化」,[2 ]那麼,對於後毛澤東時期的中國研究來說,現代主義框架就既沒有用處,也沒有建設性,而只會產生誤導,尤其是當我們考慮到社會主義中國長期使得現代主義非合法化的歷史過程。出於同樣原因,畢克偉從歷史主義基礎出發,強烈反對後現代主義框架:「後現代框架主要指後工業語境。也就是說,後現代主義是以發達資本主義為前提的。」他主張不用「後現代」,而用「後社會主義」作為「後現代主義的意識形態對應物」。他認為,既然「後社會主義以社會主義為前提」,這個新框架就可以解釋20 世紀80 年代的中國文化,這種文化「包含了封建帝國晚期文化的痕跡、民國時期現代文化或曰資本主義文化的殘余、傳統社會主義文化的殘跡,也有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因素」。
畢克偉把後社會主義用做一個歷史分期標簽, 涉指「主要在晚期社會主義社會中盛行的一種負面的、反烏托邦的文化狀況」。然後,他進一步把中國後社會主義定義為一種「流行的看法」,「一種異化的…… 思想和行為模式」,而它們無疑在毛澤東去世前就已出現。[3] 從這一定義看,後社會主義似乎是一種情感結構,在毛澤東時代一直被壓抑,在後毛澤東時代則得到了有力表達,異化和幻滅是它的兩個主題。畢克偉在研究黃建新的第一個城市三部曲時,認為《黑炮事件》(1985) 是對列寧主義政治體系的後社會主義批判,《錯位》(1986)通過「戲仿」(mimicry) 將後社會主義與荒誕派戲劇聯系了起來,《輪回》(1988) 則表現了後社會主義社會中個體的聽天由命和雜亂無序的狀態。在另一篇文章中,畢克偉進一步用《頑主》(1988,米家山導演) 和《瘋狂的代價》(1988,周曉文導演) 作為後社會主義城市電影的例證。他從改革時代電影生產的政治經濟角度得出結論說,20 世紀90 年代初是一大團矛盾,此時半持政治異議的導演(如張藝謀和陳凱歌) 專門創作逆向的東方主義作品,而張元(1961 年生) 與何一(何建軍,1960 年生) 等「第六代」導演則在製片廠體系外拍片,甚至還有一些與創作初衷適得其反、可能會削弱國家權力的糟糕的宣傳片。[4]
畢克偉的研究表明,作為一種情感結構,後社會主義可以體現在一系列不同的電影作品中。只要它們表達了一種異化的思想和行為模式,甚至第三代名將謝晉於後毛澤東時代初期導演的電影,也可稱為後社會主義。因此,後社會主義可以進一步看成各代導演採用的一套另類的美學視角。所謂「另類」,也就是與毛澤東時代主導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模式不同。就城市電影而言,《本命年》(1989,謝飛導演)就先於第六代之前,描述被邊緣化的出獄犯人在新興的市場經濟造成的全新的城市社區中拚命掙扎,深刻地表達了幻滅與悲觀的情緒。裴開瑞(Chris Berry) 和法克哈(Mary Farquhar) 拓展了畢克偉的後社會主義觀念,兼以涵蓋電影風格。他們提出了以下問題:「後社會主義能否看成是後現代主義的補充? 它對其他風格的拼貼(pastiche),它的模糊性和游戲性,是否表示它的美學類似於後現代主義?」[5]換言之,我們能否按畢克偉所說,在闡釋後社會主義問題時,不需面對它的他者——後現代主義?
對德里克(Arif Dirlik) 和張旭東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絕對的否定。他們認為,「我們應該記住的是,後現代也是後革命、後社會主義」。[6]他們心目中的後社會主義觀念是一個新的政治經濟體系,它囊括了正在變化中的社會—經濟狀況中所有可想像到的方面,這一狀況導致了後現代在當代中國的形成。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張旭東在對當代中國的雙重勾勒(後現代主義與後社會主義) 中,分析了極為廣泛的問題。這些問題從改革的兩面性、生產過剩危機、中國式馬克思主義(尤其是毛澤東主義) 的烏托邦沖動、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公共領域、市場的瘋狂和平民的奢侈,到知識分子的政治焦慮(他們如今分化成幾個彼此論戰的意識形態陣營)。張旭東的結論是,「中國社會的經濟—社會—階級—政治—意識形態分化、矛盾、兩極化、分裂化的日益深入,日益凸顯,造成了焦慮」——中國的後現代主義於是隨之出現在這個可以確認為是「後社會主義的」 社會。[7]
以上我簡述了近年關於後社會主義的英文學術成果,旨在說明「後社會主義」並非是涵蓋整個後毛澤東時期( 即1977 年後的「新時期」) 的一個單一概念。相反,我把後社會主義看成後毛澤東時代中國的多樣的文化圖景。在這一圖景下,具有不同美學追求和意識形態立場的各代影人,努力在新的社會、政治、經濟條件下,重新調整、重新定義自己新的戰略位置。我之所以強調「不同」,是因為我相信,90 年代初第六代導演出現的時期代表一個新的政治經濟體系,是當代中國文化史上新的一章。這一時期有時被稱為「後新時期」,它與畢克偉等研究的新時期有顯著差別。[8]因此,研究20 世紀90 年代的中國電影要求我們關注新的文化生產、藝術追求、政治控制、意識形態定位以及制度變遷等問題。

新千年交替的收編和共謀
現在我們可以重新檢視一下我在本文開頭提到的中國電影的三股力量,重新勾勒WTO( 世界貿易組織,2001 年12 月同意中國正式加入) 時代後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為此,我加上了地下電影所代表的「邊緣」及其自稱的真實、現實,作為一個正在形成的力量,以取代前面的三分法,使描述更加精密。我們現在可以用圖解的方法,把藝術、政治、資本、邊緣作為四個互相競爭的力量,看一下它們相互抗衡和結合的形式( 見圖)。
首先,藝術以想像為特徵,由創造力產生,它追求美學、聲譽,從民營企業和海外獲取相當的資助,製作藝術電影,對象是國內外受過教育的小眾。其二,政治的特點是權力,由審查制度維持,追求宣傳和控制,利用國家撥款製作主旋律影片,以巨大的經濟代價將其加諸於全國觀眾。其三,資本以金錢為特點,由市場推動,追求利潤和控制,從民營企業——有時也有國家來源——獲得大量資助,製作針對大眾的娛樂片。最後,邊緣以真實為特點,以異議為靈感,追求現實和聲譽,從民營企業和海外獲得低成本投資,製作「地下」或「獨立」電影,主要在海外傳播,偶爾也通過非正規渠道( 酒吧等,影碟) 在國內傳播。
20 世紀90 年代中期以後的情況是,四種力量現在都把市場( 包括國內和海外市場) 作為它們的核心中國電影| 產業與敘事舞台。除了政治和邊緣之間的扭結外,各種力量之間產生越來越多的融合和妥協。政治重新調整了與藝術的關系,從全面控制改為誘惑和收編。而藝術也可能會自願融合政治,有時甚至達到了與官方意識形態完全一致的程度,如《我的1919》(1999,黃健中導演)和《國歌》(1999,吳子牛導演)。同樣,資本也改變了對藝術的戰略位置,從控制轉向收編。有時,聲譽和利潤分成的誘惑推動著藝術融合資本,如《十七歲的單車》(2001,王小帥導演);或與資本共謀( 甚至依賴資本),如《英雄》(2002,張藝謀導演)。[9]藝術和邊緣之間的聯系是最不穩定的。從現有格局來看,藝術常常漠視邊緣聲稱的真實,而邊緣則揭示後社會主義現實中令人不快的景象,故作反抗藝術的姿態,如《小武》(1997,賈樟柯導演)。[10]有時藝術和邊緣之間會出現奇特的結合或妥協,如《月蝕》(1999,王全安導演) 和《蘇州河》(2000,婁燁導演),它們都類似地下電影,卻公認取得了藝術成功。邊緣顧名思義必須對資本表示蔑視,但在實際操作中,邊緣可融合資本,而資本則部分收編了邊緣,其方法是通過投資拍攝某種「中國」的現實,它被認為比藝術和政治所表現的中國現實更真實、更客觀,如《郵差》(1995,何一導演) 和《站台》(2000,賈樟柯導演) 所彰示的。[11]
20 世紀90 年代中期以後,最醒目的變化出現在政治和資本的聯結上。政治和資本以分享利潤和資源為借口,達成了共謀關系。紫禁城影業公司就是一例,它既追求政治正確性,也追求最佳市場效應。[12]《紅色戀人》(1998,葉大鷹導演) 和《不見不散》(1999,馮小剛導演) 這兩部由紫禁城出品的商業片,是這種政治—資本夥伴關系的早期產物。扭結和妥協這一規則的例外情況,就是政治和邊緣之間的聯系,那裡是可能存在政治異議和文化抵抗的唯一場所。但由於被政治禁止、被藝術忽略,邊緣的影響和所呈現的現實影像主要是在海外國際電影節上被人接受,如《鬼子來了》(2000,姜文導演)。既然民營資本可以輕松吸引潛在的邊緣者來搞藝術,邊緣作為異議和反抗場所( 或者如白傑明所稱的「寄生地」) 的未來,仍是無法確定的。[13]邊緣缺乏與國內市場的結合,也使其成為新千年中國電影業政治經濟中的一支弱小力量。新千年中國電影業再次被藝術、政治、資本三股力量控制,或更確切說被這三者的重新聯合( 包括各自對邊緣的收編) 所控制。
鄧光輝在回顧20 世紀90 年代中國電影時,找出了一種合流模式,其中的「新主流電影」包括藝術片、娛樂片和新生代( 即第六代) 電影。鄧光輝注意到新生代在敘述、影像風格上朝新主流運動,娛樂片則喜歡快樂原則而不是性、暴力等敏感題材,藝術片從文化批評的象牙塔沉淪到了個人幻想的後台。[14]如果重新闡釋鄧光輝的說法,可以說在主流的後社會主義製片模式中,收編和共謀已經是其有機成分。我對「新主流電影」這個提法有所保留,[15]但我同意鄧光輝的一個論點,那就是90 年代中期以後的新變化改變了中國電影的政治經濟格局。如戴錦華所說,「在80 和90 年代的社會紛亂中被放逐的邊緣文化力量,現在同其他流放者一起聚集力量,開始挺進中心」。[16]戴錦華質疑兩種針鋒相對的未來相當令人深思:「邊緣是否正在成功進軍,佔領中心? 還是無所不在的文化
工業及其市場策劃了一場奪權? 新一代導演是給飄搖的中國電影注入了活力,還是體系淹沒了軟弱的個性藝術家?」[17]盡管戴錦華希望她的兩種極端的未來圖景都是錯的,但我覺得新千年的跡象表明,後社會主義製片系統在迅速融合,電影藝術家越來越具有依賴性和共謀性,他們在相當的程度上被制度化或職業化,他們是被迫捲入而不是「挺進中心」——而這個中心就是當今無所不在的市場。
表面看來,中國電影在WTO 時代存活下來的必要性,是最近藝術、政治、資本戰略結盟後面的一個主要推動力。國家在媒體業中採取了進一步的平行、垂直整合的措施,一方面以現有的製片廠為基礎,發起成立了區域性的電影集團,另一方面則把電影、電視、廣播、廣告、出版等整合成規模宏大的媒體集團。從制度上來說,現在的行業改組迫切要求各種力量進行更多融合和妥協。雄心勃勃的導演們則欣然抓住機會,宣布他們在市場中的存在( 雖然也許還未宣布他們自己的藝術聲音)。傳媒也對新一代城市導演投入了許多關注。從2002 年起,中國每年引入的好萊塢大片計劃將增加兩倍或三倍。在中國與好萊塢的這一新的遭遇中,新一代城市導演被看成中國的先鋒。
很多新一代城市導演對WTO 時代中國電影的未來保持樂觀。2000 年在回答《大眾電影》雜志提出的問題時,王小帥說,好萊塢對中國藝術導演的沖擊不會太大,中國電影應發展更多的「東方特色」。以地下電影《北京雜種》(1993) 著名、但已於《過年回家》(1999) 後重返「地上」的張元,把引入的好萊塢大片看成「文化的侵略和佔領」,但認為年輕導演憑自己的才能和風格,會在未來十年成為最有希望的中國影人。在《頭發亂了》(1994) 之後導演了《古城童話》(1999)和《西施眼》(2002) 的管虎承認,大家已達成共識,那就是電影首先必須「 好看」,導演若不考慮市場因素就會遭到拋棄。張楊拍了兩部票房成功的影片,《愛情麻辣燙》(1998) 和《洗澡》(1999),因此說得更直接:「我覺得好電影就有商業性」。[18]但是,正如真實、客觀、現實、真理等概念一樣,這些導演沒有定義他們說的「好電影」或「好看」是什麼意思。從這個角度上說,張藝謀認為第六代的美學有泛泛之嫌,也許有一定道理 :第六代「彷彿有很多不同的標准和參照物」,導致他們明顯缺乏開創性的作品。[19]不少批評家也在新千年的新電影中注意到這種經典缺席的遺憾。
可以說,WTO 時代的後社會主義市場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新一代城市導演的藝術風格( 從先鋒到通
俗劇式)、意識形態立場( 從激進到保守)、體裁實驗( 從喜劇到犯罪恐怖片) 如此駁雜復雜。他們雖有明顯缺點,但在新千年出現的新導演數量( 包括大量獨立製片),以及他們某些處女作引人注目的特點,讓我們有足夠的理由保持樂觀。引用毛澤東在文革中的語錄,世界屬於年輕人,雖然這一次,「世界」不再指沉浸在政治理想主義中的紅色王國,也不是被青春怒火引爆的自我放逐的個人空間,而是一個受到後社會主義電影業的力量場——資本、政治、藝術、希望還有邊緣——相互作用的廣闊天地。

注釋:
[1]有關20 世紀90 年代中國電影的概述,見Yingjin Zhang,Chinese National Cinema. London: Routledge,2004,281-296 頁.
[2] 畢克偉 (Paul Pickowicz).Huang Jianxin and the Notion of Postsocialism. Nick Browne,Paul Pickowicz, Vivian Sobchack, and Esther Yau,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58-59 頁.
[3] 畢克偉引文同上書,60-62、80-83 頁.
[4]Paul Pickowicz. Velvet Prison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ese Filmmaking. eborah Davis, Richard Kraus,Barry Naughton,and Elizabeth Perry,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and Community in Post-Mao China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193-220 頁.
[5] 裴開瑞 (Chris Berry) and Mary Ann Farquhar. Post-Socialist Strategies: An Analysis of Yellow Earth and Black Cannon Incident. Linda Ehrlich and David Desser,Cinematic Landscapes: Observations on the Visual Arts and Cinema of China and Japan.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4, 84 頁.
[6]Arif Dirlik and Xudong Zhang. Introction: Postmodernism and China. Boundary 2 24.3 (1997),4 頁.
[7]Xudog Zhang. Epilogue:Postmodernism and Post-Socialist Society—Historicizing the Present. Arif Dirlik and Xudong Zhang,Postmodernism and China .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437-38 頁.
[8]參見Xudong Zhang 編,Whither China? Intellectual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Durham,NC: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1 .
[9]《十七歲的單車》是一部感傷的藝術片,由台灣和法國聯合製作。《英雄》是中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北京、香港和哥倫比亞亞洲公司都參與製作。
[10]張藝謀的話闡述了藝術和邊緣之間的這種張力:「其他階層的人中也存在著這種年輕的叛逆精神。第六代的反叛也是如此。我們不清楚這一反叛針對的是政治、藝術形式、藝術內容、上一代,還是傳統美學。」 見Frances Gateward 編,Zhang Yimou:Interviews. 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1,153頁.
[11]在製作《站台》時,賈樟柯得到了香港胡同製作公司、日本萬代娛樂公司、法國Artcam 公司的資助。比較有諷刺意味的是,張藝謀在20 世紀90 年代初從海外獲得了很多資金,1999 年卻抱怨年輕導演與資本的共謀「第六代很有實際考慮。這是無法抗拒的 :對金錢的需求,審查制度造成的兩難處境,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等等」(同上書,162 頁)。
[12]我給「民營」這個詞加上引號,是因為紫禁城公司在1996 年完全是國家資本建立的,投資的518 萬元來自以下政府單位:北京電視台(25.5%),北京電視藝術中心(25.5%),北京電影公司 (24.5%),北京文化藝術音像出版社(24.5%)。見《1997 中國電影年鑒》 ( 北京:中國電影年鑒社,1998),第342 頁. 在推出大受歡迎的「賀歲片」後,紫禁城在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成績驕人。
[13] 白傑明 (Geremie Barmé). In the Red: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9,39 頁.
[14] 鄧光輝. 論90 年代中國電影的意義生產. 當代電影,2001,1 期.
[15] 對從上海發出的「新主流電影」的提法的批評,見Yingjin Zhang,Screening China:Critical Interventions,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2002), 324-31 頁.
[16] 見Jing Wang and Tani Barlow 合編, Cinema and Desire:Feminist Marx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the Work of Dai Jinhua . London:Verso,2002, 85 頁.
[17] 同上書,97 頁.
[18]李彥.WTO 來了我們怎麼辦. 大眾電影. 2000,6,50-53 頁.
[19 ]Frances Gateward,Zhang Yimou:Interviews,162 頁.

⑻ 為何民國人喜歡看電影那時候的追星族是啥樣的

電影作為一門集視覺與聽覺於一體的藝術形式,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與完善,早已經融入了現代人的業餘生活。

事實上早在十九世紀末的英法美等國家,隨著生活水平不斷上升人們的娛樂需求也不斷提高,「電影」這種新興產物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

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清朝一直都是,腐朽、落後、陳舊的代名詞。但是在其王朝統治末期由於「洋務運動」,以及來自西方列強瓜分的影響,為行將就木的晚清注入了一股,錯綜復雜的新鮮思想與意識形態,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其實就是西方文明。

(2)民國時代年輕追星族

除了這些既多金又有臉面的上層追星族之外,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市民、學生等群體,其實也是民國時期追星族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當時追星只是上游社會的一種消遣游戲,但是在民間其實也有一大部分狂熱的追星族。

很多民國時期的年輕人都對看電影特別著迷,因為電影在當時社會作為一種新奇事物,對正處於人生關鍵時期的年輕人非常有吸引力。大多數年輕追星族甚至還以能模仿,電影中的各種橋段或者歌唱主題曲而受到歡迎。

雖然當時社會依然處於波譎雲詭的態勢之中,但是擅於接受新思想的年輕人,卻依然成為了民國電影最忠實的觀眾。

同時,他們也是電影明星以及歌星的忠實粉絲,其中大多數人甚至還因為熱愛電影,在畢業之後從事了與電影有關的工作。

筆者認為生活在民國時期的年輕人,之所以會對電影這種新鮮事物特別鍾愛。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因為中國在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從未出現過一種如此有吸引力的娛樂文化形式,所以當電影出現之後才會讓民國人,如此熱衷。

結 語

如果說二十世紀初一直到四十年代末其,除了戰爭之外還曾留下過玫瑰。筆者猜想這些所謂的玫瑰就應該是民國女明星。因為玫瑰不僅有熾熱鮮紅的外在美,同時還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尖刺。當民國女明星遇到多金多才帥氣的紳士時,或許才會淪陷在愛情的泥淖中。

對於現代人來說電影就是一種普通的娛樂文化,只要有時間隨時隨地都可以去看電影。如果說民國時期的電影是一種群體性文化活動,那麼現代社會中的電影就具有一種獨享意味。

因為即使一個人去看電影也不會覺得孤獨,尤其是去看偶像拍的電影時更有韻味。

民國電影文化其實既是中國電影文化的開端,同時也是後世電影文化的重要積淀。以電影為中心而形成的娛樂文化,雖然在民國時期的發展時間並不長,但是卻為香港以及整個中國電影行業,都做出了無法替代的重要標志性貢獻。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影娛樂片大討論是從哪一年提出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國電影給最愛人的信 瀏覽:654
好看的倫理電影韓國三級 瀏覽:145
十大高分科幻電影解說 瀏覽:570
國產老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740
如何節約電影票 瀏覽:936
國產喜劇荒誕電影 瀏覽:958
楊紫演過的電影有哪些2020 瀏覽:241
女孩向你推薦電影 瀏覽:384
小學生英文電影如何下 瀏覽:585
老電影虐心催淚國產電影 瀏覽:572
在什麼軟體上可免費看電影 瀏覽:704
適合元宵節看的兒童電影 瀏覽:154
感人的電影親情國產 瀏覽:437
電影求求你愛上我歌曲 瀏覽:151
1942電影王子文被賣到哪裡 瀏覽:194
有個外國電影創造人跟世界 瀏覽:238
但是到了電影院英語 瀏覽:285
圍繞地球跑的科幻電影 瀏覽:458
泰語童聲是哪個電影里的 瀏覽:624
最早的電影怎麼剪輯的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