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由劉德華主演的《見龍卸甲》中存在有幾處歷史常識的缺失
有四處很明顯的bug,因為這里編劇出手直接改變了歷史。其實如果是虛擬人物也就罷了,比如裡面的女主曹嬰,就是虛構的。但是,既然打著三國的旗號,起碼也應該做到保持原有的歷史真相,而不是隨意更改。
單從電影的角度來說,《見龍卸甲》場面宏大,人物塑造的也不差,算得上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但是,既然定義為三國,成為了歷史,就不應該如此改變歷史。電影是要面向大眾的,這樣會給觀眾錯誤的記憶。如果這里要是說明是杜撰,這部電影也是不錯的,但是既然是講三國,那麼還是要尊重歷史的好。
② 見龍卸甲里趙子龍最後的結局什麼怎樣的
是開放性結局,電影鋒者結局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被曹操的孫女曹櫻帶著十萬大軍重重包圍。
如果按照電影開頭(電影用了倒敘手法)所說,趙子龍應該不會死。電影的開頭,曹嬰跪地向祖父曹操的亡靈祈禱:「孫女一定要活捉趙子龍!」,她要替自己崇拜的祖父還心願,就只能抓活的趙雲。
(2)見龍卸甲電影全集國語擴展閱讀:
電影跟三國歷史的差別:
1、影片中劉備稱帝時封五虎上將,且提到曹操在世。這應是《三國演義》中劉備稱漢中王的事件,而非稱帝。書中劉備稱帝時曹丕已經廢除漢獻帝,立國號「魏」。劉備隔年稱帝,續國號「漢」。事實上,作為打著漢室旗號的蜀漢,是不可能在漢朝江山還存在哪怕名存實亡時立國號的。
2、書中諸葛亮從未在戰役上放棄趙雲,只是讓趙雲作為偏師吸引曹軍主力的注意。事實上,在多次北伐戰役中,諸葛亮雖無大勝但也鮮有敗績。
3、趙雲系討伐袁紹時帶兵投靠劉備銀纖薯,而非片中所提從小卒做起。
4、趙雲在長坂坡一役後不可能回到老家常山,因為常山豎茄在當時冀州屬於曹操勢力范圍,而且常山在北方中原地區,而趙雲跟隨劉備從未再回中原。
③ 劉德華主演的電影《見龍卸甲》里,為什麼趙子龍非要去鳳鳴山
這個看不懂就對了。因為這些都是導演和編劇瞎編的,不僅和正史《三國志》不符合,和作為演義小說的《三國演義》都對不上號。導演實際只是利用三國人物的姓名特徵,生造著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英雄遲暮,命運無常,宿命不可解脫。因為是生編硬造,所以邏輯錯誤、硬傷比比皆是 ,非要較真就輸了。
在小說中,趙雲出道於192年的大戰文丑;到了這部電影中,導演李仁港把時間推後了20年,即諸葛亮六齣祁山之時。
我有三種見解 ,一是導演故意這樣設定劇情 ,趙子龍成名於鳳鳴山 ,這是他一生輝煌開始的地方 ,生命終結於此地 ,使他一生畫了一個圓滿的記號 ,這是導演的邏輯思維 。
還有一種說法,諸葛亮 在趙子龍出征之前給了他錦囊 ,讓他走到交叉口時 ,打開錦囊 ,發現寫的前往鳳鳴山 ,牽制曹軍 ,趙子龍是一個忠勇之人 ,他的性格也註定了他一定會去鳳鳴山。
再有一種說法,趙子龍前往鳳鳴山 ,是曹英的設計 ,當趙子龍得知自己兵馬被圍時 ,派斥候探路 ,發現三面被圍 ,唯有西面可退 ,為了不被全殲 ,只得退往鳳鳴山 。
曹英故意留了鳳鳴山這一個口子 ,就是為了完成他爺爺曹操 ,當年在鳳鳴山他爺爺曹操 沒有完成的事 ,那就是生擒趙子龍 。